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
理气剂第11章理气剂气的病变气的不足气机运行失调气虚补气四君子汤气脱益气固脱独参汤生脉散气陷益气升陷补中益气汤气逆
肺—
咳、喘胃—
呕吐呃逆降气气滞局部胀满肝—胁、乳房、少腹脾胃—脘腹行气补益剂第11章理气剂第一节行气第11章理气剂目的与要求:1、掌握:越鞠丸2、熟悉:半夏厚朴汤、枳实薤白桂枝汤3、了解:厚朴温中汤、金铃子散、天台乌药散、暖肝煎第11章理气剂越鞠丸(《丹溪心法》)
第11章理气剂方名释义:越,发越也。鞠,郁也。本方有发越郁结之气的功用。第11章理气剂1、越鞠丸主证分析与组方原理2、越鞠丸用治六郁证,为何不用化痰药?第11章理气剂越鞠丸组成
苍术香附川芎神曲栀子各等分
【用法】
为末,水丸如绿豆大,每服6-9g。第11章理气剂
气郁所致的六郁证。
(气、血、痰、火、湿、食六郁证)
肝气不舒血行不畅(血郁)—
郁久化火(火郁)—
脾失健运,聚湿生痰脘腹胀痛脾气郁滞(痰郁,湿郁)吞酸呕吐食不消化(食郁)饮食不消
主治越鞠丸气郁胸膈痞闷脘腹、胸胁刺痛、胀痛口苦吞酸第11章理气剂【治法】
行气解郁(疏肝理脾)
第11章理气剂君:
香附─行气解郁(治气郁)臣佐:川芎─行气活血(治血郁)
栀子─清热泻火(治火郁)
苍术─燥湿健脾(治湿郁)
神曲─消食和胃(治食郁)
方解越鞠丸第11章理气剂
以五药治六郁,贵在治病求本;诸法并举,重在调理气机。配伍特点越鞠丸第11章理气剂胸膈痞闷,脘腹刺痛或胀痛,饮食不消等。辨证要点运用越鞠丸第11章理气剂本方行气解郁不过示人以大法,只有随证加减才能提高疗效气郁为主:香附为君,加木香、枳壳、厚朴血郁为主:川芎为君,加桃仁、红花、赤芍火郁为主:栀子为君,加黄芩、黄连湿郁为主:苍术为君,加泽泻、茯苓食郁为主:神曲为君,加山楂、麦芽痰郁为主:神曲为君,加半夏、瓜蒌加减变化越鞠丸第11章理气剂
消化性溃疡、胃神经官能症、肋间神经痛、慢性胰腺炎、肝胆疾患等属肝脾气郁者。现代运用越鞠丸难点思考
怎样理解“本方行气解郁不过示人以大法,只有随证加减才能提高疗效”这句话?第11章理气剂4、附方:
(1)
瓜蒌薤白半夏汤
组成:瓜蒌实、薤白、半夏、白酒
功用:通阳散结,祛痰宽胸
主治:胸痹(痰浊较盛者)。胸中
满痛彻背,背痛彻胸,不能安卧者。(2)
枳实薤白桂枝汤
组成:枳实、厚朴、薤白、桂枝、瓜蒌实
功用:通阳散结,下气祛痰
主治:胸痹(气结较盛者)。气结在胸
胸满而痛,心中痞气,气从胁下
上逆抢心,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
第11章理气剂枳实薤白桂枝汤﹡(《金匮要略》)
第11章理气剂枳实薤白桂枝汤中配伍桂枝的意义第11章理气剂枳实薤白桂枝汤组成枳实四枚(12g)厚朴四两(12g)薤白半升(9g)桂枝一两(6g)瓜蒌实一枚,捣(24g)第11章理气剂方歌:枳实薤白桂枝汤,瓜蒌厚朴俱煎尝。第11章理气剂用法枳实薤白桂枝汤
以水五升,先煎枳实、厚术,取二升,去渣,内诸药,煮数沸,分次温三服。第11章理气剂主治枳实薤白桂枝汤病证:胸阳不振,痰气互结之胸痹(气结较盛者)病机:胸阳不振,痰气互结第11章理气剂胸阳不振(津液不布)痰浊中阻(阻滞气机)痰气互结于胸
结胸胸满而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咳唾,短气气从胁下冲逆,上攻心胸苔白腻,脉沉弦或紧第11章理气剂症状:胸阳不振,气结在胸症:胸满而痛,甚或胸痛掣背。胸阳不振,阴寒之气上逆:气从胁下冲逆,上攻心胸。痰浊阻滞,肺失宣降:咳唾喘息,短气苔白脉沉弦紧。第11章理气剂功用枳实薤白桂枝汤通阳散结,祛痰下气。第11章理气剂方解枳实薤白桂枝汤君药:瓜蒌:甘寒,入肺,涤痰散结,宽胸开痹。
薤白:辛温,通阳散结,化痰散寒散胸中凝滞之阴寒化上焦结聚之痰浊宣胸中阳气以宽胸治胸痹之要药。第11章理气剂臣药:枳实、厚朴:辛苦温,下气散结,燥湿化痰。二药共助君药通阳散结,祛痰下气,宽胸通痹之效。佐药:桂枝:①通阳散寒,②降逆平冲。
第11章理气剂配伍特点枳实薤白桂枝汤1、寓降逆平冲于行气中,以恢复气机之升降;2、寓散寒化痰于理气之内,以宣通阴寒痰浊之痹阻。第11章理气剂辨证要点运用枳实薤白桂枝汤本方是主治胸阳不振,痰浊中阻,气结于胸所致胸痹之常用方。临床以胸中痞满,气从胁下冲逆,上攻心胸,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为辨证要点。第11章理气剂加减变化枳实薤白桂枝汤若寒重者,可加干姜、附子以助通阳散寒之力;气滞重者,可加重厚扑、枳实剂量以助理气行滞之力;痰浊重者,可加半夏、茯苓以助消痰之力。第11章理气剂现代运用枳实薤白桂枝汤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肋间神经痛、非化脓性肋软骨炎等属胸阳不振,痰气互结者。第11章理气剂半夏厚朴汤﹡
(《金匮要略》)
第11章理气剂半夏厚朴汤配伍苏叶的意义第11章理气剂
半夏厚朴汤组成
半夏一升厚朴三两茯苓四两生姜五两苏叶二两
【用法】
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第11章理气剂方歌:半夏厚朴与紫苏,茯苓生姜共煎服。第11章理气剂主治
痰气互结之梅核气。
梅核气:是一种由于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肺胃宣降失常,津聚为痰,与气相搏,结于咽喉而成,以咽中如有物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
半夏厚朴汤第11章理气剂肝气郁结肺胃宣降失常,津聚为痰情志不畅痰气相搏逆于咽喉咽中如有物阻,吞咽不下,咯吐不出
胸胁满闷,咳嗽喘急,恶心呕吐苔白润,脉弦滑或弦滑第11章理气剂【病机】
痰气互结于咽喉
【治法】
行气散结,降逆化痰第11章理气剂
君:半夏─化痰散结,降逆和胃臣:厚朴─行气开郁,下气除满佐:茯苓─健脾渗湿,助君化痰,治生痰之源
生姜─温胃和中降逆,并解半夏之毒,
治储痰之器。
苏叶─①芳香行气,入肺经,理肺疏肝②清轻上行,引诸药上行到肺达于咽喉方解
半夏厚朴汤痰气互结的基本结构第11章理气剂咽中如有物阻,吞吐不得,胸膈满闷,舌苔白腻,脉弦滑。辨证要点运用
半夏厚朴汤第11章理气剂
气郁甚者,加香附、郁金;
胁痛者,加川楝子、玄胡;咽痛者,加玄参、桔梗;
半夏厚朴汤加减变化第11章理气剂
癔病、胃神经官能症、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等属痰气互结者。现代运用
半夏厚朴汤第11章理气剂如气郁化热伤阴津少者,虽有梅核气特征,亦不宜用。使用注意
半夏厚朴汤第11章理气剂天台乌药散(了)
(《圣济总录》)第11章理气剂
天台乌药散中川楝子如何炮制?有何意义。第11章理气剂组成天台乌药散天台乌药木香小茴香青皮各半两
高良姜半两槟榔二个川楝子十个巴豆七十粒
第11章理气剂用法天台乌药散先将巴豆同川楝子用麸炒黑,去巴豆,研末为散。(现代用法:巴豆与川楝子同炒黑,去巴豆,水煎取汁,冲入适量黄酒服。)第11章理气剂
肝经寒凝气滞之寒疝。
寒凝肝脉,气机阻滞
少腹引控睾丸而痛,偏坠肿胀或少腹疼痛,苔白,脉弦
主治天台乌药散第11章理气剂
【治法】
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第11章理气剂君:
乌药─行气疏肝,散寒止痛臣:小茴香─暖肝散寒
高良姜─散寒止痛青皮─疏肝行气木香─行气止痛
佐使:槟榔─行气化滞而破坚积
川楝子、巴豆─两药同炒,去巴豆而用川楝子,既可减川楝子之寒,又能增强其行气散结之力方解天台乌药散增强止痛第11章理气剂辨证要点运用天台乌药散少腹痛引睾丸,舌淡苔白,脉沉弦第11章理气剂天台乌药散加减变化阴囊偏坠肿胀,加荔枝核、橘核寒甚者,加肉桂、吴茱萸第11章理气剂天台乌药散因巴豆峻烈有毒,故用量不宜过大;湿热下注之疝痛不宜用。使用注意第11章理气剂睾丸炎、附睾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等属寒凝气滞者。
天台乌药散现代运用第11章理气剂暖肝煎(了)第11章理气剂组成暖肝煎当归二钱(6~9g)枸杞子三钱(9g)小茴香二钱(6g)肉桂一钱(3~6g)乌药二钱(6g)沉香一钱(或木香亦可)(3g)茯苓二钱(6g)
趣记:乌龟(归)狗(枸)肉香云(云苓)香,炖时莫忘放生姜。第11章理气剂暖肝煎功用温补肝肾,行气止痛第11章理气剂暖肝煎主治肝肾虚寒证。睾丸冷痛,或小腹疼痛,畏寒喜暖,舌淡苔白,脉沉迟。病机:肝肾不足,寒客肝脉,气机郁滞。第11章理气剂肉桂辛甘大热,温肾暖肝,散寒止痛;小茴香味辛性温,暖肝散寒,理气止痛,两药合用,温肾暖肝散寒,共为君药。当归辛甘温,养血补肝,枸杞子甘平,补养肝肾,两药以补肝肾之不足;乌药、沉香皆辛温之品,行气散寒而止痛,均为臣药。方解暖肝煎第11章理气剂
阳虚阴盛,水湿不化,故用甘淡之茯苓渗湿健脾;少佐辛温之生姜,温散寒凝,为佐药。第11章理气剂辨证要点运用暖肝煎本方适用于肝肾阴寒,气机阻滞之少腹疼痛,疝气痛。以睾丸或少腹疼痛,畏寒喜温,得温痛减,舌淡苔白,脉沉迟为证治要点。第11章理气剂若寒甚者,加吴茱萸、干姜等以增其温中祛寒之功;腹痛甚者,加香附行气止痛;睾丸痛甚者,加青皮、橘核疏肝理气。本方补、温、行三法并重,运用时应视虚、寒、滞三者孰轻孰重以调整药物配伍关系。暖肝煎加减变化第11章理气剂
精索静脉曲张、腹股沟疝、鞘膜积液等属肝肾虚寒者,可加减用之。暖肝煎现代运用第11章理气剂第二节降气第11章理气剂目的与要求:1、掌握:苏子降气汤、定喘汤、旋复代赭汤2、熟悉:橘皮竹茹汤3、了解:小半夏汤第11章理气剂苏子降气汤(《备急千金要方》)第11章理气剂1、方中肉桂,当归的配伍意义2、本方上实和下虚的关系第11章理气剂组成苏子降气汤紫苏子二两半半夏二两半当归两半甘草二两前胡一两厚朴一两肉桂一两半
第11章理气剂方歌:苏子降气半夏归,前胡桂朴姜枣随上实下虚痰嗽喘,或加沉香去肉桂趣记:苏大官盛夏前后归国。第11章理气剂用法苏子降气汤上为细末,每服二大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二片,枣子一个,苏叶五片,同煮至八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加生姜2片,大枣1个,苏叶2克,水煎服。)第11章理气剂
上实下虚之喘咳证。
肺实
肺失宣降
痰涎壅盛,喘咳短气,
痰阻气滞
胸膈满闷,苔白腻,
上实
下虚
腰失所养
腰痛脚软
肾虚
水湿内停
肢体浮肿
肾不纳气呼多吸少、气短动则尤甚
主治苏子降气汤第11章理气剂【病机】
痰涎壅盛,肾阳不足。
【治法】
降气平喘,祛痰止咳(为主)(兼温肾纳气)
第11章理气剂
君:苏子─降气平喘,化痰止咳
---润肠通便,以助降肺气
臣:半夏─燥湿化痰降逆
厚朴─降气平喘,宽胸除满
前胡─降气祛痰止咳佐:
肉桂─①温肾纳气,使气能归元
②温阳化气,使气化水行而不致停蓄为痰,外泛为肿。③温通血脉,与当归合用,体现了气病治血。
方解苏子降气汤第11章理气剂当归
①“治咳逆上气”,以助平喘止咳②活血调血,使血行气随,血治气降。③养血补肝
A与肉桂一起可达到同治下虚的目的
B防止诸药的温燥④润肠通便:肺与大肠相表里,大便通导,有助于肺气下降。
第11章理气剂【方解(续)】
佐(续):苏叶、生姜─宣肺散寒、和胃降逆使:炙甘草、大枣─调和诸药,调和脾胃
第11章理气剂
标本兼顾,上下并治,治上治标为主,治下治本为次。配伍特点苏子降气汤第11章理气剂辨证要点运用苏子降气汤喘咳气急,痰多色白,胸膈满闷,苔白滑或腻。
第11章理气剂苏子降气汤加减变化1、痰多喘甚+泻肺平喘药:葶苈子、桑白皮2、喘不能平卧或动则气短难续:
+纳气平喘药:胡桃肉、沉香、诃子3、肾阳虚明显+温肾助阳药:附子、补骨脂4、水肿、小便不利+利尿药:猪苓、泽泻第11章理气剂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不张、嗜酸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属上实下虚者。苏子降气汤现代运用第11章理气剂
本方药偏温燥,以降气祛痰为主,对于肺肾两虚而无邪的喘咳,以及肺热痰喘之证,均不宜用。苏子降气汤使用注意第11章理气剂苏子降气汤:治寒痰壅肺,肾阳不足之上实下虚之气喘,以治上实为主;小青龙汤: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之喘;麻黄汤:风寒束表,肺气不宣之喘;麻杏甘石汤:治表邪化热,壅遏于肺之喘;泻白散:治肺热阴伤,肺气不降之喘;七味都气丸:治肺肾两虚,肾不纳气之喘;肾气丸:治肾阳不足,气不摄纳之喘。治喘六方临床运用区别点苏子降气汤、小青龙汤、麻黄汤、麻杏甘石汤、泻白散、七味都气丸、肾气丸第11章理气剂病案分析:李某某,男,65岁,患支气管哮喘已十余年,每立冬发作更甚而频,前日因气温下降而喘咳加重,现喘咳短气,不能平卧,咳痰清稀量多,胸膈满闷,腰膝酸软,四肢浮肿,苔白腻,脉滑而浮。第11章理气剂定喘汤(《摄生众妙方》)第11章理气剂
苏子降气汤—定喘汤—小青龙汤的区别第11章理气剂组成定喘汤白果二十一枚麻黄三钱苏子二钱甘草一钱款冬花三钱杏仁一钱五桑白皮三钱黄芩一钱五半夏三钱
【用法】
水三盅,煎二盅,作二服,每服一盅,不用姜,不拘时,徐徐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第11章理气剂方歌:定喘白果与麻黄,款冬半夏白皮桑,苏杏黄芩兼甘草,外寒痰热喘哮尝。第11章理气剂
风寒外束,痰热内蕴证。
痰热内壅,
哮喘咳嗽,痰多气急,
肺失宣降
痰稠色黄,苔黄腻,脉滑数
风寒束表
微恶风寒
主治定喘汤第11章理气剂【病机】
素体多痰,又感风寒,肺气壅闭,不得宣降,郁而化热。
【治法】
宣降肺气,清热化痰第11章理气剂
君:麻黄─宣肺平喘,兼散风寒
白果─敛肺定喘,化痰
▲
两者相配,一散一收,散不耗气,收不留邪,加强平喘之功
臣:杏仁、苏子降气平喘
款冬花、法夏止咳化痰佐:桑白皮─泄肺平喘
黄芩--清热化痰
使:甘草─调和诸药
方解定喘汤第11章理气剂
散收合方,宣降协同;表里同病,寒热并用。配伍特点定喘汤第11章理气剂辨证要点运用定喘汤喘咳气急,痰黄稠,苔黄腻脉滑数第11章理气剂加减变化定喘汤
无表证者,麻黄减量;痰稠难出者,加瓜蒌、胆南星;
肺热重者,加石膏。第11章理气剂现代运用定喘汤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肺结核、嗜酸细胞增多症、肺炎等属风寒外束,痰热内壅者。第11章理气剂
苏子降气汤—定喘汤—小青龙汤
相同点:
三方均有降逆平喘,祛痰止咳之功。用治痰涎壅肺,肺失宣降之喘咳证。
不同点:
本方所治之喘咳证,乃因寒痰壅肺,肺失宣降(上实)为主,且有肾虚不纳气(下虚)而致,属上实下虚之喘
苏子降咳证,故以降气祛痰平喘,温肾纳气
气汤立法,临证以喘咳痰涎壅盛,痰多清
稀,胸闷,呼多吸少,腰酸脚软,苔
白滑,尺脉偏弱等证为特征。
第11章理气剂
本方所治之喘咳证,乃因素有痰浊
蕴肺,郁而化热,复感风寒,肺失
定喘
宣降所致。故以宣肺降气,祛痰定
汤
喘兼清肺热,散风寒立法。临证以
哮喘咳嗽,痰多色黄,伴微有恶寒发
热,舌苔腻而黄,脉滑等证为特征。
本方所致之喘咳证,乃因寒痰水饮壅
肺,外感风寒,外寒引动内饮,水寒
小青
射肺,肺失宣降而致,属外寒内饮之
龙汤
证。故以解表散寒,温肺化饮立法,
临证以发热恶寒而无汗,喘咳痰多清
稀,胸闷,苔白滑等证为特征。
第11章理气剂旋复代赭汤
(《伤寒论》)第11章理气剂1、旋复代赭汤配伍代赭石有何作用?其用量如何掌握?
2、为什么方中生姜用五两?第11章理气剂旋覆代赭汤组成旋复花三两代赭石一两半夏半升
人参二两生姜五两甘草三两
大枣十二枚
用量特点:重用旋复花三两、生姜五两,轻用代赭石一两第11章理气剂方歌:
旋覆代赭仲景方,半夏人参草枣姜第11章理气剂用法旋覆代赭汤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用法特点:本方采用煎后去渣再煎。第11章理气剂
胃气虚弱,痰浊内阻证。
痰浊内阻
心下痞硬
伤寒误吐、下
于心下
频频嗳气,或反胃,
伤及胃气
胃虚气逆
恶心呕吐,舌淡,
苔白腻,脉缓或滑
主治旋覆代赭汤第11章理气剂【病机】
胃虚痰浊,胃气上逆
【治法】
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第11章理气剂
君:旋复花─下气消痰,降逆止嗳臣:代赭石─甘寒质重,降逆止呕
*君臣相配,降逆下气,止呕化痰
生姜─和胃降逆以止呕;
--宣散水气以祛痰;
--制约代赭石的寒凉之性。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
方解旋覆代赭汤第11章理气剂佐:人参、大枣
使:炙甘草
旋复花+代赭石配伍特点①益气健脾养胃,使中气振奋,清浊升降复常②防金石之品伤胃第11章理气剂辨证要点运用旋覆代赭汤心下痞硬,嗳气不除,苔白腻,脉缓或滑。第11章理气剂旋覆代赭汤气逆较著,胃虚不甚者,可去人参、大枣,加重用代赭石;痰多苔腻者,加茯苓、陈皮;腹胀较甚者,加枳实、厚朴;脾阳不足者,加干姜、吴茱萸;内有蕴热者,加黄连、竹茹。加减变化第11章理气剂现代运用旋覆代赭汤慢性胃炎、食道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幽门不完全性梗阻、胃神经官能症神经性呃逆、膈肌痉挛等属胃气虚弱,痰浊内阻者。
第11章理气剂橘皮竹茹汤﹡
(《金匮要略》)第11章理气剂为什么用竹茹,而不用黄连清热?第11章理气剂组成橘皮竹茹汤橘皮二升竹茹二升生姜半斤人参一两甘草五两大枣三十枚
用量特点:重用陈皮、竹茹【用法】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第11章理气剂
胃虚有热之呃逆。
胃虚有热,气逆不降
呃逆或干呕,口干,舌嫩红,脉虚数
主治橘皮竹茹汤第11章理气剂【病机】
胃虚有热,气逆不降
【治法】
降逆止呃,益气清热第11章理气剂
君:橘皮─行气和胃止呃,竹茹─清热安胃止呕*两药相配,既能降逆止呕,又能清热安胃
臣:人参─益气补中生姜─和胃止呃
佐使:甘草、大枣─益气和胃
【配伍要点】橘皮+竹茹
方解橘皮竹茹汤第11章理气剂辨证要点运用橘皮竹茹汤呃逆或干呕、舌嫩红,脉虚数。本方是治疗胃虚有热,气逆不降证的常用方。第11章理气剂橘皮竹茹汤加减变化胃阴不足甚者,加石斛、麦冬;胃热较甚者,加黄连;呃逆重而气虚不甚者,去参、枣,加杷叶、柿蒂。第11章理气剂橘皮竹茹汤现代运用幽门不完全性梗阻,腹部手术后呃逆不止,妊娠恶阻属于胃虚有热者第11章理气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建设合同审查流程与标准
- 2025年房地产行业自查整改报告范文
-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进度及措施分析
- 历史建筑修复监理日记范文
- 乡镇副主任的公共服务职责
- 社区教育服务中心工作计划
- 社会问题关注:漫画“理性和包容”探讨
- 在线教育平台“零起点教学”课程开发策略
- 度采购合同样本模板
- 蔬菜水果供应合同书样本
- 中建10t龙门吊安拆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 国内外测井技术现状与展望文档
- 《销售人员的培训》课件
- 国防动员课件教学课件
- 特殊作业安全管理监护人专项培训课件
- 卫生技术人员准入制度
- 自行车被盗案汇报课件
- 律师事务所案件管理手册
- 《节水评价技术导则》
- 简单酒店装修合同书范本(30篇)
- 2024-2030年中国核桃油行业消费趋势及竞争格局分析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