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氢气加气机检测规范_第1页
压缩氢气加气机检测规范_第2页
压缩氢气加气机检测规范_第3页
压缩氢气加气机检测规范_第4页
压缩氢气加气机检测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压缩氢气加气机检测规范范围本标准给出了压缩氢气加气机(以下简称加氢机)的检测方法和检测规则。本标准适用于加氢机的首次检测、后续检测和使用中的检查。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JJG693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GB3836(所有部分)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GB4962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T10543飞机地面加油和排油用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规范GB/T24499氢气、氢能与氢能系统术语GB/T26466固定式高压储氢用钢带错绕式容器GB/T29729氢系统安全的基本要求GB/T31138汽车用压缩氢气加气机GB/T31139移动式加氢设施安全技术规范GB/T36126汽车用液化天然气加气机GB/T34583加氢站用储氢装置安全技术要求GB/Z34541氢能车辆加氢设施安全运行管理规程GB/T37244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燃料氢气GB/T16491电子万能试验机T/CECA-G0018-2018氢燃料电池车辆用加注规范第一部分:通用要求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汽车用压缩氢气加气机compressedhydrogendispenser给汽车提供压缩氢气燃料或天然气混氢燃料充装服务,并带有计量和计价等功能的专用设备,简称加氢机。[来源:GB/T31138]加氢枪dispensernozzle安装在加氢机加氢软管末端,用于连接加氢机与车辆的加注接口。[来源:GB/T31138]车载高压氢气罐on-boardhydrogenstoragetank氢能车辆上用于储存气态氢气,工作压力10MPa~100MPa的压力容器。[来源:GB/T24499]拉断阀breakawaycoupling在外力作用下可被拉断成两节,但拉断后具有自密封功能的阀门。[来源:GB/T24499]质量流量计massflowmeter流量计检测元件的输出信号直接或间接反映流体质量流量的计量装置,质量流量计的输出信号与流体的物理性质如压力、温度、密度等无关。[来源:GB/T24499]紧急停机装置emergencyshutdowndevice加氢机上的专用保护装置,紧急情况下人工触发后,能执行相应关断逻辑,切断或隔离氢气燃料来源,并关闭由于继续运行将导致事故加剧和扩大的设备,一般设在加氢机的明显位置。3.7加注率stageofcharge,SOC 加注后稳定时压缩氢气储存系统中氢气的密度,与温度15℃、公称工作压力下氢气密度之比。加注率用百分比(%)表示,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式中:ρ(P,T)——压力为P、温度为T时的氢气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3);ρ(NWP,15℃)——公称工作压力下,温度为15℃时氢气的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3)。概述构造加氢机主要由高压阀门、质量流量计、压力变送器、拉断阀、高压软管、加氢枪、电脑控制系统等零部件组成。工作原理工作时,将外部输送来的高压氢气,通过高压阀门、质量流量计、由压力变送器测量并计算出氢气密度、质量、流量等,经由拉断阀、高压软管和加氢枪为燃料电池车辆加注,处理后的数据由电脑控制系统显示屏实时显示给用户,从而完成一次加氢计量过程。如图1所示。图1加氢机工作原理示意图用途加氢机是用于加氢站中为燃料电池车辆加注氢气,并准确计量的专用设备。参数4.4.1工作压力加氢机加注过程涉及的压力等级见表1:表1氢气加注涉及的压力等级类型额定工作压力/MPa最大工作压力/MPa设计压力/MPa35MPa加氢机3543.7548.12570MPa加氢机7087.596.254.4.2流量范围加氢机的流量范围不大于7.2kg/min。结构和功能性要求通用要求整机外观表面涂层应光泽、均匀,铭牌与标识应清晰。整机零件结合面的边缘应整齐、匀称。整机中滑动、转动部件运动应轻便、灵活、平稳,无阻滞。紧固件应连接牢靠,无松动。接插件应接触良好,应有防误插的互联结构,并有防脱拔措施,连接导线应压接或焊接良好。电气设备外壳接地线与整机接地线应连接良好、牢固。计量部件和装置应有可靠的铅封或锁定装置。显示屏能显示加氢量、加注金额、单价等信息,显示字符应完整、清晰。加氢机所使用的质量流量计应铭牌清晰、标识齐全。加氢机应配备流量调节阀,具有自动调节流量流速的功能。额定工作压力为70MPa的加氢机应设置预冷功能,预冷温度范围为-40℃~0℃。额定工作压力为35MPa的加氢机宜设置预冷系统。误差调整装置或关键部件应配备带机械封印的防护装置,当机械封印不能阻止对测量结果有影响的重要参数被更改时,应施加电子封印。加氢机电气设备和电控系统的设计、制造与检验应符合GB3836的相关要求,并应取得国家指定的防爆检验单位颁发的防爆检验报告和整机防爆合格证。紧急停机装置5.2.1紧急停机装置应设在加氢机明显位置并标示其功能,同时具有保护措施,防止误动作。5.2.2按下紧急停机装置,应能关闭阀门,停止加氢,并可以向加氢站内控制系统发出停机信号。5.2.3紧急信号触发后,应经人工确认后才能复位。静电释放装置静电释放装置应设置在加氢机上易于操作人员接近的地方,并良好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氢气检测报警装置氢气检测报警装置应设置在加氢机内部氢气易积聚处,当发生氢气泄漏时应能向加氢站内控制系统发出停机信号,并自动关闭阀门,停止加氢。安全阀在加氢机的加注管道上应设置安全阀,安全阀开启压力为加氢机最大工作压力的1.05~1.1倍。拉断阀5.6.1拉断阀的分离拉力为220N~1000N。5.6.2拉断阀在外力作用下分开后,两端应自行封闭。5.6.3拉断阀在外力作用下自动分开的两部分,可以重新连接,保证加氢机的继续正常工作。通讯接口通讯接口应符合与汽车相连接的相应标准,以便在加注过程中将车载高压氢气罐的温度、压力信号输入到加氢机。若通讯中断或者有超温或超压情况发生,应能自动停止加注氢气。加氢枪、加氢软管加氢枪、加氢软管与加氢机应可靠连接并导电良好,加氢软管的导静电性能应符合GB10543的相关规定。技术性能要求环境适应性在下列条件下加氢机能保持正常工作:环境温度:环境温度:-40℃~55℃;相对湿度:20%~95%;环境大气压:80kPa~110kPa;气密性加氢机在最大工作压力下,保持24h,使用无脂肥皂水检查加氢机各个气路的连接处,不允许有泄漏现象,表压降不应大于保压初始压力的0.5%。耐压强度加氢机在1.1倍最大工作压力下,保持10min,不应出现永久性变形和破裂现象。管道清洁度加氢机管道内应无铁锈或其他杂物,在排气口应设白色油漆板检查,应以10min内板上无铁锈或其他杂物为合格。误差调整加氢机应具备计量误差调整功能。对能改变计量性能的重要参数,应采用机械或电子封印以确保加氢机的参数不能随意被更改。掉电保护与复显加氢机具备掉电和复显功能,加氢机在加氢过程中,因故停电而中断加氢时,应完整保留所有数据,并能在恢复供电后重新显示。限压保护和加注率6.7.1当车载高压氢气瓶加注压力达到额定工作压力时,加氢机应能自动停止加氢,加注率(SOC)应不低于95%。6.7.2额定工作压力为35MPa的加氢机,在加注过程中,加氢软管压力达到30MPa时,应进行泄漏检测,如果测得压力迅速下降,加氢机应停止加氢。6.7.3额定工作压力为70MPa的加氢机,在加注过程中,加氢软管压力达到30MPa、60MPa时,应分别进行泄漏检测,如果测得压力迅速下降,加氢机应停止加氢。计量性能要求计量准确度加氢机计量应采用质量流量计计量,最小分度值10g,加氢机的最大示值误差应不超过±1.5%。重复性加氢机的计量重复性应不超过0.5%。付费金额误差加氢机显示的付费金额与计算的付费金额(单价和示值得乘积)之差的绝对值,不应超过加氢机的最小付费变量。计量单位和计数示值范围加氢机的计量单位和计数示值范围设置如下:加氢量:kg;金额:元;单价:元/kg;单次计数范围:0.00kg~999.99kg或0.00元~9999.99元;累计计数范围:整数位8位,小数位2位;单价设置范围:0.01元/kg~999.99元/kg。试验条件检测条件加氢机在装配完整并符合有关技术条件要求后,在下列环境条件进行各项试验:环境温度:-40℃~55℃;相对湿度:20%~95%;环境大气压:80kPa~110kPa;供电电源:标准电压220V+10%-15%,频率50Hz±1Hz。主要检测仪器及配套设备7.2.1通用要求检测设备应具有有效的检测/校准证书,检测所使用的电气设备还应具备防爆标识或防爆合格证,并满足相关防爆要求。7.2.2主要检测仪器7.2.2.1电子天平电子天平应具有良好的氢相容性,不能影响加注的氢气品质,其准确度等级不低于eq\o\ac(○,Ⅱ)级,须满足防爆要求,应配备有效的检定证书,不同检定流量区对应的电子天平技术参数见表2。表2电子天平技术参数表检定流量区准确度等级加氢净称量值最大实际分度值(d)最大检定分度值(e)R(1)、R(3)eq\o\ac(○,Ⅱ)≥3kg0.2g2gR(2)、R(4)eq\o\ac(○,Ⅱ)≥2kg0.2g2g7.2.2.2标准砝码不低于F2等级,质量在80%~100%最大秤量之间。7.2.2.3高压气源装置高压气源装置应能提供不小于100MPa的稳定气源。7.2.2.4高压氢气罐高压氢气罐技术指标满足GB/T26466和GB/T34583的要求,具备有效期内的特种设备检测证书,高压氢气罐应与待检定的加氢机相匹配,满足最大工作压力为35Mpa或70MPa的压力容器要求,且容积不小于74L。7.2.2.5标准表选用计量等级不低于0.5级的高压气体质量流量计作为标准表。7.2.2.6精密压力计压力范围(0~100)MPa、准确度度等级不低于0.4级。7.2.2.7流量指示仪最大允许误差为±1.5%。7.2.2.8拉力试验机测量范围不小于1000N,满足GB/T16491要求。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检测项目见表3表3加氢机检测项目序号试验(检验)项目名称检验项目章条号试验方法章条号首次检验使用中检验1通用要求检查5.18.1√√2紧急停机装置试验5.28.2√√3静电释放装置试验5.38.3√√4氢气检测装置5.48.4√√5安全阀开启试验5.58.5√√6拉断阀试验5.68.6√√7通讯接口5.78.7√√8加氢枪、加氢软管5.88.8√√9环境适应性试验6.18.9√-10气密性试验6.28.10√-11耐压强度试验6.38.11√-12管道清洁度6.48.12√-13误差调整6.58.13√-14掉电保护和复显试验6.68.14√-15限压保护和加注率6.78.15√-16计量准确度试验6.8.18.16.6√-17重复性试验6.8.28.16.7√-18付费金额误差6.8.38.16.8√-注:“√”表示应检项目;“-”表示不检项目。通用要求检查使用目测和常规方法检查加氢机,应符合本标准第5.1的要求。紧急停机装置试验在加气过程中,按下紧急停车按钮,应满足5.2的要求。静电释放装置试验用万用表检查静电释放装置接地电阻,应符合本标准5.3的要求。氢气检测装置氢气检测报警器试验按JJG693的规定进行,应符合本标准5.4的要求。安全阀开启试验8.5.1检测前准备8.5.1.1加氢机的安全阀开启试验使用洁净无油压缩空气或氮气作为试验介质。8.5.1.2将加氢机的入口与气源相连接。8.5.2检测方法在关闭加氢枪的情况下,逐渐升高压力达到加氢机最大工作压力的1.05~1.1倍,安全阀应能开启卸压。符合5.5的规定。拉断阀试验8.6.1检测前准备加氢机的拉断阀试验应使用洁净无油压缩空气或氮气作为试验介质。8.6.2检测方法8.6.2.1将加氢机内充满压缩空气或氮气至最大工作压力,使用拉力试验设备对拉断阀施加外力,拉断阀应能分成两部分,应符合5.6.1的要求。8.6.2.2当加氢软管内的工作压力在0.8MPa至最大工作压力时,用拉力设备将拉断阀拉开,用无脂肥皂水检查拉断阀分开的两端,应符合5.6.2的要求。8.6.2.3将分开的拉断阀的两部分内的气体排出,将拉断阀连接,应符合5.6.3的要求。通讯接口试验(若适用)将加氢机通讯接口与车载高压氢气罐温度压力信号模拟发生器相连,启动加氢机,加氢机应能正确读取车载高压氢气罐温度压力信号模拟发生器发出的温度和压力信号。当模拟信号中断或模拟信号超温超压时,加氢机应能自动关闭进气阀。符合5.7的要求。加氢枪、加氢软管导静电性能试验用仪表检查加氢枪的导电性能、加氢软管导静电性能,应符合5.8的要求。环境适应性试验加氢机的环境适应性试验按GB/T36126第5.13条款进行,应符合本标准6.1的要求。气密性试验8.10.1检测前准备加氢机的气密性试验使用氦气或氦氮混合气(其中氦气体积分数不低于5%)作为试验介质。8.10.2检测方法将加氢机的入口与气源连接,关闭加氢枪,使实验系统压力保持平衡,每次将压力升高5MPa,然后在该压力下保持15min,使用无脂肥皂水检查全部管路系统,确定无泄漏后,逐级升高压力直至达到最大工作压力,保压24h,应符合6.2的规定。耐压强度试验8.11.1检测前准备加氢机的耐压强度试验使用洁净无油压缩空气或氮气作为试验介质。8.11.2检测方法首先将加氢机的入口与气源相连接,关闭加氢枪,用堵头替换安全阀,然后使实验系统压力保持平衡,逐步升高压力达到1.1倍最大工作压力,保持10min,应符合6.3的规定。管道清洁度8.12.1检测前准备8.12.1.1在加氢机管道系统试压合格后进行。8.12.1.2介质应采用氮气或干燥无油空气,要求如下:纯度大于或者等于99.99%的氢气系统,应采用氮气进行吹扫;当采用空气吹扫时,在吹扫合格后应以氮气置换吹扫。8.12.2检测方法将气体压力调整为0.1MPa~0.3MPa,气体流速不得小于20m/s,进行吹扫,吹扫后观察,应满足6.4要求。误差调整功能加氢机整机运行中检查电脑控制系统,误差调整功能应满足6.5要求。掉电保护和复显试验加氢机从通电状态转变为掉电状态时,可以保护和调出当次加氢的数据,并检查显示器的掉电复显时间,应符合本标准6.6的要求。限压保护和加注率正常加注过程中,当车载高压氢气瓶加注压力达到额定工作压力时,加氢机应能自动停止加氢。停止加注后,车载高压氢气瓶内的压力和加注率(SOC)应符合6.7.1的要求。计量性能试验测试加氢机计量性能的现场装置应满足防爆要求,可采用质量法气体流量标准装置测试,或采用标准表法气体流量标准装置测试,仲裁时可采用质量法气体流量标准装置测试。8.16.1检测前准备8.16.1.1检测介质为压缩氢气,并充满管道及流量计,气质应满足GB/T37244的相关要求。8.16.1.2在每个检测区间的测试过程中,环境温度变化应不超过3℃,相对湿度变化应不超过10%。8.16.1.3在每一次检测过程中,测试气源的各管线压力波动应不超过2MPa。8.16.1.4检测人员应遵守被检单位安全管理制度(如穿戴安全防护防静电用品、消除火种火源并准备灭火器具、不应使用手机等)。8.16.2试验区间及试验次数计量准确度试验按加氢机的额定工作压力区分不同试验区间进行试验,分别是R(1)、R(2)、R(3)、R(4),每个试验区间试验次数不少于3次,试验区间的加注压力控制范围见表4。表4加氢机额定工作压力与试验区间对应表加氢机额定工作压力试验区间高压氢气罐起始压力高压氢气罐终止压力35MPaR(1)(1~5)MPa(30~35)MPaR(2)(10~15)MPa(30~35)MPa70MPaR(3)(1~10)MPa(60~70)MPaR(4)(20~30)MPa(60~70)MPa8.16.3检测方法(质量法)8.16.3.1检测人员应穿戴安全防护用品、消除火种火源并准备灭火器具、不应使用手机等;8.16.3.2电子天平放置在坚硬的平面上,并使得电子天平可靠接地,四周放置防风装置;8.16.3.3将电子天平调整至水平位置,电子天平通电预热至规定时间。按照现场使用的称量范围,使用标准砝码将电子天平校准,检验其在最大允许误差范围内;8.16.3.4按照图2方式连接好被检加氢机和标准装置,检测介质应充满管道;图2质量法工作原理图8.16.3.5清除高压氢气罐表面的霜和水,将排空后的高压氢气罐平稳放置在电子天平上,然后将电子天平示值归零(去皮)。8.16.3.6开启加氢机,打开加氢枪阀门和高压氢气罐阀门进行加氢,观察精密压力机示值,当高压氢气罐的压力达到流量区要求的起始压力时,停止加氢,关闭加氢枪阀门和高压氢气罐阀门,断开接入点;8.16.3.7将高压氢气罐平稳放置在电子天平上,然后将电子天平示值归零(去皮);8.16.3.8将加氢机示值归零;8.16.3.9连接接入点,开启加氢机,打开加氢枪阀门和高压氢气罐阀门进行加氢,观察精密压力机示值,当高压氢气罐的压力达到流量区要求的终止压力时,停止加氢,关闭加氢枪阀门和高压氢气罐阀门,断开接入点;8.16.3.10记录电子天平示值和加氢机示值。8.16.4检测方法(标准表法)8.16.4.1检测人员应穿戴安全防护防静电用品、消除火种火源并准备灭火器具、禁止使用手机等。8.16.4.2标准装置通电预热至规定时间,并应良好接地。8.16.4.3按照图3方式连接好被检加氢机和标准装置,检测介质应充满管道。8.16.4.4开启加氢机,打开加氢枪阀和高压氢气罐阀门进行加注,观察精密压力计示值,当高压氢气罐上压力达到流量区的要求的起始压力时,关闭加氢枪阀和高压氢气罐阀门。8.16.4.5将加氢机示值回零,同时将标准表回零。8.16.4.6打开加氢机阀门和高压氢气罐阀门进行充气,观察精密压力计示值,当高压氢气罐上压力达到流量区要求的终止压力时,停止加氢。关闭加氢枪阀。8.16.4.7记录标准表示值和加氢机示值。图3标准表法工作原理图8.16.5气体泄放检测完毕后的氢气泄放应符合GB4962、GB/T29729、GB/T31139、GB/Z34541中氢气放散的规定。8.16.6计量准确度计算按公式(1)计算加氢机计量准确度:Ei式中:Ei——加注质量的示值误差,%m1——空高压氢气罐的质量值m2——加氢机显示的加注质量值m3——加氢后高压氢气罐的质量值,kg本项试验结果应符合6.8.1的要求。8.16.7重复性计算根据8.16.2中表4每个试验区间的检测数据,按公式(2)计算重复性:Er式中:Emax——在某试验区间上最大示值误差Emin——在某试验区间上最小示值误差Dn——极差系数(见表5)表5级差系数表n345678Dn1.692.062.332.532.702.85n——每试验区间检测的次数本项试验结果应符合6.8.2的要求。8.16.8付费金额误差1)单次加气完成后,记录加氢机面板显示的加气量和付费金额,用公式(3)计算单次付费金额误差。(3)式中:——第次加氢机付费金额误差,元;——第次加气后加氢机面板显示的付费金额,元;——第次加气后加氢机面板显示的加气量,kg;——加氢机面板显示的压缩氢气单价,元/kg。2)重复进行3次,付费金额误差应符合6.8.3条要求。检测结果表达按本规范进行检测,出具检测报告。原始记录格式参照附录A。复测时间间隔整机的复测时间间隔一般为6个月,也可以根据整机的使用条件,使用频率和管理要求,由被测单位自行决定复测时间。T/HNJXXXXX—XXXXT/HNJXXXXX—XXXX附录A(资料性附录)压缩氢气加气机检测原始记录参考格式型号名称:压缩氢气加气机试验环境温度:-40℃~55℃相对湿度::20%~95%大气压力:80kPa~110kPa检测人员:专业检验人员主要试验设备:序号仪器/设备技术指标备注1电子天平准确度等级不低于eq\o\ac(○,Ⅱ)级。2高压氢气罐满足最大工作压力为35Mpa或70MPa的压力容器要求,且容积不小于74L。3标准表计量等级不低于0.5级的高压气体质量流量计。4精密压力计压力范围(0~100)MPa、准确度度等级不低于0.4级。A.1结构和功能性检查结果检查项目技术要求结论备注通用要求整机外观表面涂层应光泽、均匀,铭牌与标识应清晰。整机零件结合面的边缘应整齐、匀称。整机滑动、转动部件运动应轻便、灵活、平稳,无阻滞。紧固件应连接牢靠,无松动。接插件应接触良好。电气设备外壳接地线与整机接地线应连接良好、牢固。计量部件和装置应有可靠的铅封或锁定装置。显示屏能显示加氢量、加注金额、单价等信息。加氢机所使用的质量流量计应铭牌清晰、标识齐全。检查流量调节阀,应具有自动调节流量流速的功能。检查预冷功能,预冷温度范围为-40℃~0℃。误差调整装置或关键部件应配备带机械封印的防护装置。电气设备和电控系统应取得防爆检验报告和整机防爆合格证。紧急停机装置按下装置,关闭阀门,停止加氢,并向加氢站内控制系统发出停机信号。静电释放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氢气检测报警装置检测到氢气泄漏时应能向加氢站内控制系统发出停机信号,并自动关闭阀门,停止加氢。安全阀安全阀开启压力为加氢机最大工作压力的1.05~1.1倍拉断阀拉断阀的分离拉力为220N~1000N。通讯接口应符合与汽车相连接的相应标准。加氢枪、加氢软管可靠连接并导电良好,加氢软管的导静电性能应符合GB10543要求。管道清洁度吹扫完毕后管道内应无铁锈或其他杂物。误差调整应具备计量误差调整功能,对能改变计量性能的重要参数,应采用机械或电子封印以确保加氢机的参数不能随意被更改。掉电保护与复显在加氢过程中,因故停电而中断加氢时,应完整保留所有数据,并能在恢复供电后重新显示。限压保护和加注率达到额定工作压力时,加氢机应能自动停止加氢,加注率(SOC)应不低于95%。A.2气密性检查结果序号时间压力试验情况试验结果备注前/后(MPa)可附页123456789A.3耐压强度检查结果序号时间压力试验情况试验结果备注前/后(MPa)可附页A.4计量准确度、重复性、付费金额误差检查结果:序号流量区加气机示值(MJ)ij(kg)标准装置示值(Ms)ij(kg)示值误差Eij(%)流量区示值误差Ei(%)流量区的测量重复性En(%)单价p(元/kg)最小付费变量Pm(元)加气机显示金额(元)付费金额误差Ej(元)1R(3)起始压力(1~5)MPa终止压力(30~35)MPa231R(4)起始压力(10~15)MPa终止压力(30~35)MPa23计量功能测量不确定度Urel/(%):检测结果:检测员:核校员:年月日附录B(资料性附录)报告(内页)参考格式1结构和功能性检查:2气密性检查:序号时间压力试验情况试验结果备注前/后(MPa)可附页1234567893耐压强度检查:序号时间压力试验情况试验结果备注前/后(MPa)可附页4计量准确度、重复性、付费金额误差检查:序号流量区加气机示值(MJ)ij(kg)标准装置示值(Ms)ij(kg)示值误差Eij(%)流量区示值误差Ei(%)流量区的测量重复性En(%)单价p(元/kg)最小付费变量Pm(元)加气机显示金额(元)付费金额误差Ej(元)1R(3)起始压力(1~5)MPa终止压力(30~35)MPa231R(4)起始压力(10~15)MPa终止压力(30~35)MPa23计量功能测量不确定度Urel/(%):附录C(资料性附录)不确定度评定实例参考C.1概述C.1.1测量依据测量依据为T/HNJXXXXX—XXXX《压缩氢气加气机检测规范》。C.1.2被测设备选取流量为(1~3.6)kg/min、额定工作压力为35MPa、最大允许误差为±2.5%的压缩氢气加气机。C.1.3检测环境及方法环境温度10.5℃,相对湿度50%RH,大气压力101kPa的环境下,采用质量法进行检测。C.1.4检测所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检测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见表C.1。表C.1主要仪器设备计量标准及主标准器测量范围编号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溯源机构证书编号及有效期质量时间法(标准表法)气体流量标准装置(1~70)kg/min/质量时间法:Urel=0.06%,k=2;标准表法:Urel=0.11%,k=2/豫量标证字第223号/2022-07-04电子天平(0~300)kg2990694①级河南省计量院质字20201203-1922/2021-12-06秒表(0~30)min206240MPE:±0.1s河南省计量院无字20201008-1665/2021-10-14C.2示值误差不确定度评定C.2.1数学模型=M-M0(1)式中:M—被检表累积质量,kg;M0—标准表累积质量,kg。C.2.2差和传播系数由(1)式求偏导,可得:c1(M0)==-1c0(M)==1所以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uc(δ)=(c12(M0)·u2(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