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论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论
一、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科定位
二、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发展历程三、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文化体系四、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术创新
一、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科定位
(一)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二)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文化模式(三)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术宗旨(四)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政治思想是社会成员在政治思考中形成的观点、想法和见解的总称,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政治活动、政治现象以及隐藏在其后的各种政治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的自觉和系统的反映,是政治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
政治思想最主要的就是各个阶级对待国家政权的态度和主张,即关于国家的产生、性质和作用,以及如何维持国家政权的理论观点和政治主张。
中国政治思想史主要阐述中国古代和近代历史上处理各种政治关系的思想,以及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四书五经是政治思想史的基础。“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
1.关于政治哲学问题
政治哲学:研究政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和政治理论的概念体系的学科。20世纪政治科学兴起后,学者就把传统上用思辨方法,从纯理论角度探讨政治的本质、目的和发展规律,具有浓厚道德色彩与价值色彩的政治研究称为政治哲学。其内容:一是对政治的一般理论的研究,探讨政治的起源、本质、规律、规范、目的和手段;二是对政治理论、学说、思想、观念本身的研究,具有“元理论”或“超理论”的特征,主要分析词汇和概念的含义、论证的逻辑、命题的根据等。在国家存在的条件下,其他一切哲学形式都受制于政治哲学,所以政治哲学是第一哲学。在当前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国家最高的行动指南,所以,由马克思哲学演变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前中国的第一哲学。
政治思想与政治哲学
就中国先秦的政治思想理论看,政治思想与哲学思想浑然为一体。人们常说“哲学是时代的精华”。在政治思想史的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各个流派和不同人物的认识有深浅精粗之分,这种认识上差别最明显的标志之一是哲理化的程度不同。缺乏哲理的政治思想,一般地说属于直观性的认识。先秦诸子中的多数,为了充分和深入论述他们的政治思想,特别注意哲理性的认识。从先秦政治思想史看,至少如下一些问题,都可以算为政治哲学。如天人关系;人性论;中庸、中和思想;势不两立说;物极必反说;理、必、然、数、道等等必然性理论;历史观;圣贤观等等。这些问题与政治思想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其中一些问题是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中国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其政治思想系统。在《大学》中作了精辟论述。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
《大学》即大人之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大学》开篇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所谓“明明德”,就是要彰明人类天生的美德,也就是天性、良知。
何谓亲(新)民?顾名思义,新民就是要刷新民众的思想。
“止于至善”是对“明明德”与“新民”的要求。
如何实现上述要求呢?《大学》提出了“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格:至,达到。物:事。穷事物之理。朱熹注:“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致知。格物是致知的基础,致知是格物的目的和深化。“致”有推致和穷尽两重意义。——诚意、正心。格物致知虽是为学的基础,但对理学家来说,它的意义实际上在于为诚意正心提供手段和前提。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旨在研究中国政治思想史学术系统,揭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历史背景、社会作用、发展规律、思想联系、价值取向、文化底蕴和历史局限等问题。2.关于社会模式的理论
(又可称之为理想国的理论)
社会模式思想与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思想,虽有密切的关系,两者不是一回事。社会模式或理想国理论是关于社会总体结构与相互关系的理论或设计,它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政治思想史中具有独特的意义。就先秦情况看,这一类的论述是相当丰富的,许多有关的思想和设计别开生面,耐人寻味。孔子的“有道”之世的模式孟子的王道世界荀子的“王制”社会《礼记·礼运》篇中的“大同”境界老子关于“小国寡民”的设想庄子的“至德之世”、“无何有之乡”的幻境农家人人劳动、自食其力,不分君臣的美境杨朱童子牧羊式的田园生活,等等。3.治国的方略和政策
国家和法与治国方略和政策有密切的关系,但两者又有区别。我们从先秦政治思想中不难发现,一些人在国家组织体系和法律规定上并没有什么原则区分,但在治国方略和具体政策上却有明显的不同,甚至形成水火之势。比如在农商关系上,有的主张重农抑商,有的主张唯农除商,有的主张农工商协调发展,有的主张以商治国,凡此等等,在政策上分歧甚多,各有一套理论。政治思想是一个复杂的领域,包含有多方面的内容,并且具有多层次性。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层次与政治实践有远近之分,有关治国方略和具体政策方面的主张与实际政治最为接近。实际的政治家常常从这些主张中选择行动方案。在政治思想史研究中应特别注意这方面的研究,从中可以得到许多可资借鉴的东西。
4.伦理道德问题
从学科上划分,伦理道德应该是另一个独立的领域。伦理道德不同于政治思想,比如在法家那里,他们便把政治和道德分为两种不同的事情。不过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有些派别把伦理道德政治化,这一点在儒家那里表现得十分突出。比如“孝”,早在周初,周公就明确地把它作为一种政治规定。儒家继承和发展了这种思想,孔子把孝视为直接的政治。儒家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贯通为一,也就是把道德与政治合而为一。把道德政治化,以道德治国虽不是中国古代所独有,但由于儒家在封建社会占正统地位,因此伦理政治在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有着深远影响,应给以足够的重视。
关于政治实施理论以及政治权术理论也应是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内容。进行政治决策以及如何把政策、政治规定和各种行政措施付诸实现,这是政治思想家们经常讨论的问题,比如关于进谏、纳谏、庭议、兼听、独断、考课、监察等等,都属于这方面的问题。
(二)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文化模式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乃以人文化成天下。文化整合的过程就形成了具有一定价值取向的文化模式。文化模式:文化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按其价值取向产生、积累、形成和发展,逐步成为一种稳定的形态,这就是文化模式。和谐文化模式:以人际和谐为基础,进而实现群体和谐,最终实现天人和谐的理想目标,经过文化整合过程,从而形成了基本的文化模式。它注重和谐,以和谐为纽带,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个人与全人类、乃至人类与自然有序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构成三大和谐。它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科学的文化模式,也是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文化模式。中国政治思想文化模式:以人际和谐为基础,进而实现群体和谐,最终实现天人和谐。
1.人际和谐(基础)
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大千世界,丰富多彩。事物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地区之间,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同和差别是正常的,也可以说是必然的。我们主张,世界各种文明、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应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鉴,在和平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江泽民在乔治·布什总统图书馆演讲(2002.10.24)
飞所谓“和而不同”,是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君子和而不同”正是对“和”这一理念的具体阐发。“和而不同”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以和为贵”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
所谓“同而不和”则是指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与小人不同,真正的君子并不十分注重人际往来中的利益纠葛,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却勇于坚持立场;真正的君子并不十分计较人际往来中的是非恩怨,但却能在正视不同意见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因此,真正的君子或许也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至少能保持思想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这,也便是“和而不同”的境界所在。
2.群体和谐(核心)
“同群”、“人能群”。群体和谐:一是指国家、社会对民负责,以民为本,将爱民、重民、富民作为基本治国方略;二是指人生活在群体中,要树立群体意识、人对群体有责任感、义务感和奉献精神。3.天人和谐(最高境界)
“以和天人”、“统和天人”。主张通过平天下实现天人和谐,即一种自然和谐。
(三)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术宗旨
1.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成为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2.树立中华民族文化形象
发掘民族文化底蕴提高民族综合素质重振礼仪之邦雄风
3.确立中华民族文化价值观
4.参与世界多元文化融和
二、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发展历程
(一)思想形成期(先秦时期)
(二)思想发展期(秦汉隋唐时期)
(三)思想完善期(宋明时期)
(四)思想反思期(明末清初)
(五)思想转型期(近代历史时期)(六)思想变革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比较: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1940s)
绪论第一篇封建天下之政治思想——创造时期第一章先秦政治思想之流派第一节历史背景第二节地理分布第三节交互影响第四节时代先后第二章孔子第三章孟子与荀子第四章墨子第一节墨子之身世及时代第五章老子与庄子第六章管子第七章商子与韩子第二编专制天下之政治思想——因袭时期第八章秦汉之墨之法第九章贾谊至仲长统第十章《吕氏春秋》至王充《论衡》第十一章王弼至葛洪第十二章韩愈柳完元林慎思第十三章唐朝五代道家之政论第十四章两宋之功利思想第十五章元佑党人及理学家之政论第三编专制天下之政治思想——转变时期(上)第十六章明代专制思想之反动与余波第十七章王守仁与李贽第十八章明末清初之反专制思想第十九章王夫之第二十章太平天国第四编近代国家之政治思想——转变时期(下)第二十一章戊戌维新第二十二章梁启超第二十三章戊戌前后之维新思想第二十四章辛亥革命第五编近代国家之政治思想——成熟时期第二十五章孙中山(本编缺文)附录引用书目(一)思想形成期(先秦时期)学派代表人物传统文化典籍传统政治思想政治思想基本范畴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尚书》《周礼》《论语》《孟子》儒家政治思想义利、民本、法治、德治、任人唯贤、修身、治国、平天下道家老子、庄子《老子》《庄子》道家政治思想法家商鞅、韩非《韩非子》法家政治思想墨家墨子《墨子》墨家政治思想(二)思想发展期(秦汉隋唐时期)
特点:“儒道传而墨法废”。儒家政治思想逐步成为主流思想。
代表人物:汉朝董仲舒、汉武帝;唐朝唐太宗。
传统文化经典:董仲舒《春秋繁露》;五经博士注解五书:《诗经》、《书经》、《礼经》、《易经》、《春秋》。
(三)思想完善期(宋明时期)
完善的主要标志:一是宋明理学政治思想。代表人物:张载、二程(程颢、程颐)、朱熹、王阳明;二是宋代功利政治思想。代表人物:李觏(gòu)、王安石、陈亮、叶适。
(四)思想反思期(明末清初)
政治主张:反思中国政治思想,反对君主专制。
代表人物: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甄。
(五)思想转型期(近代历史时期)
特点:形成中西方文化冲撞,传统思想向近代性转变。
政治思想:一是反对封建专制的太平天国政治思想;二是封建社会内部的洋务派、改革派、戊戌变法思想。
(六)思想变革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特征: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终结,出现了辛亥革命政治思想。
三、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文化体系
(一)究天人之际
(二)明修身之道(三)施治国方略(四)求天下为公
(一)究天人之际
天人之辨是中国政治思想史中一个重要理论基石性的命题。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就说,他撰述太史公书的目的是“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汉书·司马迁传》)“通古今之变”,是认识历史古今发展变化的轨迹;“究天人之际”,是追求认识天人的关系。
天人之际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理性之辩和基本范畴。
1.殷周天命观天命观源于殷周之际。认为天命是指上帝的意志和命令,统治者奉天命作为统治的根据。儒家天命观有两个含义:一是继承殷周的天命观,认为天命是上帝意志和命令,君主代天理世,君权神授;二是认为天命是自然界的必然性和自然规律,人可以利用天命为人类造福。最早是对神和天的盲目崇拜,周文王打败商纣王,夺去天下,被公认为是天意,是一位天命人物。孔子与董仲舒的天命观
孔子的天命观:修己而体认天命。
孔子不相信迷信,但继承殷周的天命观,认为天命是世界万物的主宰。强调人事上修己而体认天命,与天为一。董仲舒的天命观
董仲舒继承殷周的天命观。“天以天下予尧舜,尧舜受命于天而王天下”,“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从事”,天任德教不任刑罚,君主应当行仁政,“天之任德不任刑”。司马光与韩愈的天命观
司马光认为,天命是人世间最高的主宰,人的富贵寿夭贵贱由天命所决定,圣人承天命制定礼法,有君臣父子之别,设人伦之序。“天地设位,圣人则之,以制礼立法,内有夫妇,外有君臣。妇之从夫,终身不改;臣之事君,有死无贰;此人道之大伦也。”韩愈认为人命决定于天命,圣人受命于天,天命是有神灵的,能赏善罚恶,主宰人间的善恶祸福,用天命观为儒家仁政道统和封建道统作论证。天命观的第二层涵义
——以荀子和柳宗元为代表。
荀子认为天命是自然规律。天与人各有职分,人可以胜天,可以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造福。从而为他的民本观,义利观奠定了哲学基础。
柳宗元强调天人不相干预。天即自然,有其运行的规律;人事也有运行的规律,天人各行其是,圣人之道就是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造福,“利于人,备于事”,而为其民本观进行哲学论证。小结:天命观是殷周之际的观念。儒家继承了天命观,衍生为两种相反的涵义:一是天命有意志,天主宰一切,君主代天行政,从而以神权为王权作论证。二是修正了殷周天命观的神权性和意志性,视天命为自然界的必然性,人可以利用这一规律性造福人类,为民本观奠定了基础。
2.自然天道观
儒家的天道观,到了荀子手里就变了质,即由有意志的天变为自然的天、物质的天。这中间显然受了道家自然天道观的影响。“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循)道而不贰(贰=忒),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祅怪不能使之凶。”(《荀子·天论》)
“行”就是道。“天行有常”,即是说自然有规律,不因人的善恶而变更其运行。天也不能主宰人的吉凶,一切祸福都是人所自取。
《天论》篇所谓“天职”、“天功”、“天官”、“天君”、“天养”、“天政”等术语中的“天”字,都只有“自然”的涵义。荀子的唯物主义观点,不但表现于他对自然实体和自然规律的理解,而且也表现于他对“形具而神生”的“人”的理解。天道观是春秋时期比较流行的思想。春秋时期,天道多指天象变化,并含有推算人的吉凶祸福的迷信成分。老子把天道赋予了本体论的含义。本体论方面的抽象思维是老子对中国古代文化作的突出贡献之一。
儒家提出与人道相联系的天道观,为儒家治国主张进行哲学论证。
孟子主张,以人道上的主观修养,求得与天道的必然性相一致,旨在为仁政观进行论证。
陆贾认为,天道生养万物,圣人效法天道而立人道准则,制定君臣、父子、夫妇、长幼的秩序,天道与人道是合一的;天道运行有规律,圣人贤君应行善政以适应天道。
周敦颐主张,天道自然无为,天道运行,阴阳生长万物,圣人达到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效法天道,以仁义化育万民,从而为儒家仁政观奠定哲学基础。“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成,义也。故圣人在上,以仁育万物,以义正万民。天道行而万物顺,圣德修而万民化。”张载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即自然,从民情可体察天道,强调民心可畏,主张天与人合而为一,其目的是确立人的地位,从而为其民本观奠定哲学基础。
小结:
儒家天道观从抽象思维角度论证了世界万物的本源和规律,总体而言,比天命观更加精深了,儒家哲学思想从继承殷周天命观发展到天道观是理论思维的一个飞跃,摆脱了神秘主义天命观的人格神的原始形态,走向了理性思维的道路。儒家讲天道与人道联系在一起,讲天道是为人道立定准则,为儒家治国方略进行哲学论证。
3.理学天理观
天理观是宋明理学家提出的哲学思想。宋明理学之前的天理概念多指自然法则,如庄子讲“顺以天理”,韩非讲“不逆天理”,《礼记·乐记》“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
理学讲的天理是一种神秘的宇宙本体。通过对天理的论证,把自然与社会的秩序永恒化,天理是自然与社会的最高准则。二程与朱熹的天理观
二程认为,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是天理的体现,天与人是合一的,圣人遵循天理治理天下,“圣人奉天理物之道”,从而为其仁政思想进行哲学论证。
朱熹认为天理是宇宙间最高的主宰,是万物的最高原则,治理天下必须遵循天理的准则。“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盖三纲五常,天理民彝之大节而治道之本根也。”“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朱熹的天理观为其仁政观、民本观、君臣观奠定了哲学基础。陆九渊与王阳明的天理观
陆九渊心学体系下的天理观:心即理。为其仁政观奠定基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致当归一,精义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王阳明的天理观主张心即理、致良知。“天命之性,具于吾心,其浑然全体之中,而条例节目,森然毕具,是故谓之天理”。“良知即是天理。”“盖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现处”。“去人欲,存天理”达到“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的修养目的,从而修心、成圣、治国平天下。
天理观小结:宋明理学的概念,兼容了道家、道教和佛教的思想。天理观是理学思想体系的宇宙本体论学说。天理观的理性思维程度更高,论证的方法更精深,是在天理与人理合而为一的理论形态下为儒家修身治国进行哲学论证。
总之,儒家治国方略的哲学论证,以天命观、天道观、天理观为核心而展开,从本体论角度为儒家治国方略奠定理论基础。在天人合一的理论框架下,论证了封建君主专制的合理性,论证了人的重要地位和能动性,论证了人事必须遵循自然法则,论证了人道与天道的统一、人理与天理的统一,从而为儒家仁政观、民本观、君臣观、义利观进行哲学论证。
(二)明修身之道
儒家思想体系充分体现在《大学》所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中,总的说起来就是,究天人之际,明修身之道,述治国方略,求天下为公,最终实现天人和谐的境界,即从哲学的高度认识宇宙,以伦理准则规范人生,落实到治国平天下,最终实现天人和谐。1.人性论奠定修身的理论基础
人性论的宗旨:探讨人性本质、来源,由此说明能否通过修养而达到理想的精神境界。
先秦的人性论:强调性之修养,以致善界。
孔子的人性观:“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孟子人性理论:基本观点是性善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汉唐宋的人性论汉唐的人性论:品级层次之分,为了修养,提升层次。
董仲舒的性三品说:他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他认为上下两种人的性都不能叫做性,只有中民之性才可以叫做性。因为圣人生而知之,不必受教育;斗筲之人则是愚昧,不能受教育。
韩愈的性三品: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原性》)宋代的人性论:分两种人性,在于强调后天的修养,以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张载的两种人性:“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朱熹的两种人性理论:“论天地之性,则专指理言;论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也”。2.修养论阐发修身的基本途径
宗旨:解决如何通过后天修养恢复和保养先天的善性。
孔子提倡内省的修养方法,即“志于道,据于德”两个方面的修养。道之行为规范和准则,德之情感和信念。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内省方法:“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荀子的修养论为“化性起伪”。化性即教化,起伪即礼仪是人为的,主张通过后天修养,用人为的礼仪道德去教化、改变人性之恶。
3.境界论展现了修身的理想追求
境界论的宗旨:解决修养目标、人生理想的道德境界,指明人生追求目标和努力方向。
孔子的“仁”为道德的最高境界。“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的境界论。
王守仁的心学境界论:“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修身,主要指人的心性修养,达到“来也不御,去也不追,乘夫天理,各安其性”。
(三)施治国方略传统政治思想的治国方略以伦理为准则,以贤者为关键,以民本为核心。1.义利统一是治国的伦理基础
义利之辨就是讲如何处理义与利的关系,是中国哲学、伦理和政治的重要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北斗应急预警通信行业资本规划与股权融资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行业资本规划与股权融资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消费性服务行业营销创新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工艺品行业并购重组扩张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 自动售卖机创业计划书
- 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科学发展
- 新员工入职培训课件12
- 2024年幼儿园成长手册寄语
- 狗狗护主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中国头孢拉定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MOOC】药理学-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脑卒中抗血小板治疗
- 机器人操作系统ROS原理及应用 课件 07 ROS简介
- 螺杆压缩机安装施工方案
- 杭州宋韵文化课程设计
- 营销课件教学课件
- 2024时事政治考试100题及参考答案
- (赛斯资料)健康之道(全本)
- 汽车常识课件教学课件
- GB/T 5267.5-2024紧固件表面处理第5部分:热扩散渗锌层
- 装配式叠合板安装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