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培智学校校本课程中的童谣教学关键词: 理解 体验发展 生存内容摘要:童谣自身所具有的贴近生活、贴近自然、想象丰富、用辞简练、琅琅上口、资源丰富、易于收集等特点,加上教学中赏、读、画、唱、编等教学手段的运用,能更好的促进弱智儿童思维力的发展,及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从而为弱智儿童的社会化打下良好的基础。中提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又是母语教学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第一学段、阅读教学阶段目标中提出让学生:“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根据的要求和多年面对弱智儿童语文教学的经验,我认为应在培智学校语文校本课程中大力推行童谣教学。因为课程的最大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而童谣教学对于弱智儿童的发展来说优势很多,论述如下:一、 从童谣自身特点看童谣的内容取材贴近生活、贴近自然。易于弱智儿童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记忆。符合弱智儿童的学习认知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1/5规律。童谣内容中渗透出的人文理念也易于弱智儿童理解内化。例如,学习“大树大,小鸟小,小鸟给大树唱歌,大树让小鸟乘凉”这首童谣,由于都是弱智学生熟悉的事物和概念,弱智学生可以很快理解、接受并记忆它的内容。再经过教师的点拨,弱智学生也较容易的理解、内化这首童谣中所包含的互帮、互助、互爱的人文精神。从而培养弱智学生的人文素养。童谣的内容想象丰富,富有情趣,更易激起弱智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弱智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例如,学习“星星是月亮吹出的泡泡,露珠是小草吹出的泡泡。吹呀吹呀吹泡泡,我吹出的泡泡是一首首歌谣。苹果是花儿吹出的泡泡,葡萄是藤儿吹出的泡泡。吹呀吹呀吹泡泡,我吹出的泡泡是一串串欢笑”这首童谣,由于其内容富有情趣,联想丰富,一开始教学就能充分吸引弱智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弱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思维想象力,模仿着说“什么是什么吹出的泡泡”等诗句,锻炼他们的思维想象力。童谣所具有的用辞简练,富于音韵,琅琅上口等特点,更易于弱智学生建立口语表达自信。弱智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是语言发生得晚,表达力差,词汇贫乏,语法简单,发音不准,吐词不清。而基于以上原因,弱智学生大多对口语表达负面体验多,缺乏信心,难于或羞于口语表达,这样就阻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2/5碍了他们的语言思维的发展,而语言思维发展的缓慢又制约了他们的口语表达。久之,形成恶性循环,对弱智学生的成长发展及将来的社会化极其不利。但童谣教学却能给弱智学生以机会,简单有趣、琅琅上口的童谣能让他们大胆的说,大胆的练,较易体验口语表达成功的喜悦。久之,他们就会重建口语表达的自信,从而达到弱智儿童会说话、敢说话、会表达、敢表达的目标,也更有利于他们将来在社会上的的生存。二、 从童谣资源特点看我国童谣资源丰富:流传于民间的、收集成册的、古代的、现代的、儿童写的、成人拟作的,数不胜数。对弱智学生来说,资源越丰富,也就越易于收集,也越易于让弱智学生体验收集的成就感。这样,也就越有利于培养弱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促进他们对语文的学习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我国童谣丰富的资源也给弱智学生识字量、词汇量的积累创造了有利条件。在童谣教学中或课外收集童谣时,弱智学生可以较轻松的随文识字、识词,这样,大力祢补了弱智学生普遍的拼音识字能力的不足。我国童谣丰富的资源也给弱智学生创造了较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的机会和语文实践机会,从而也可以更好的提高弱智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他们语言思维的发展。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3/5总之,开发和应用童谣教学,不仅符合语文教学、校本课程编制的理念,对弱智学生的发展也是十分有利的。 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可尝试以下几种教法:一、欣赏童谣据心理学家研究,人类通过五官吸取知识的比例是:视觉80%,听觉11%,嗅觉%,触觉%,味觉%,可见通过视听获取的知识信息高达90%,那么,在童谣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情境教学,用课件制作,表达童谣的意境,让学生欣赏,感受童谣的意境和美,为诵读、理解、记忆童谣打下基础。二、朗诵童谣朗读训练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教学中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朗诵环节,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朗读,有助于弱智学生感受,记忆童谣,增强语感,发展语感,体验情感,同时也培养了弱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三、画童谣教学中,教师可启发弱智儿童把头脑中的童谣情境画下来,这样让艺术走进了语文教学,使原本枯燥,抽象的,符号式的语文教学罩上审美的光环,而且通过让弱智儿童用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想象来表现童谣,达到了提高弱智儿童思维力,丰富弱智儿童想象力的目的。四、唱童谣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童谣的句式特点,为童谣配上学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4/5生熟悉的曲子,让学生唱一唱。在音乐中体会童谣的韵律美,节奏美。五、续编童谣。童谣的内容,富有情趣,联想丰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童谣的句式,大胆的想象,续编,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弱智儿童思维想象力的发展,也可以让弱智学生体验多思考、大胆想给他们带来的喜悦,建立其学习自信心。六、收集童谣教学时,教师可在课的开始阶段,让学生汇报课外收集的童谣,在课的结束时还可以布置收集童谣的作业。这样,不仅可以刺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还可以促进他们识字量、词汇量的积累,更可以丰富弱智儿童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房屋终止合同协议书模板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2《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北师大版
- 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的综合复习(教案 )
- 五金厂的劳动合同(2025年版)
-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 儿童乐园-北师大版
- (高清版)DB45∕T 838-2021 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百家宴服务规范
- 2025年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一套
- 【单元测试】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分层训练B卷(提升篇)-(含解析)
- 2024年海洋石油修井机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年物流仓储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借哪吒精神燃开学斗志 开学主题班会课件
- 2025年初中主题班会课件:好习惯成就好人生
- 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全套会议会务资料汇编
- 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山东传媒职业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
- 2025年广东省深圳法院招聘书记员招聘144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GB/T 45107-2024表土剥离及其再利用技术要求
- 2025年春西师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 课题申报书:“四新”视域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