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陈情表》教学设计西安市临潼区华清中学刘晓爱三维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鉴赏本文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骈散结合、形象精粹的语言艺术。(2)指导学生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知识和有关文化常识。2、过程与措施:(1)通过诵读,丰富文言语感,提高诵读能力,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师生交流等方式,理解作者所陈之情,以及陈情的技巧和措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让学生爱惜亲情,学会感恩。教学重点:1、在吟诵中解读作者的“情”,体会本文悲恻感人的原因。2、把握本文陈说的层次及语言上的特色,体会情之深,理之透。教学难点:在较短时间内把握文意且背诵全文;对“忠”“孝”的理解。教学措施:诵读法;小组讨论法。教学用品:教案、导学案及多媒体课件。教课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中华民族有诸多老式美德,如勤快、善良等,尚有一种更重要的便是“孝”了。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说:“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愈《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后人补:读《报任安书》不堕泪者,其人必不为人。”)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称强烈的感人力量。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以“孝”著称的《陈情表》。二、课文诵读:●学生活动:对照注释,自由诵读,注意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感情。●学生活动:听范读。校正字音,并注意语言特点。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势如行云流水般畅通。对偶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琅琅上口,说服力强。比方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三、整体感知:题目解读:“陈”:陈说、禀报。“情”:状况、情理、隐情、苦衷。“表”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说己见的一种奏章,如《出师表》。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多种不一样的名称,战国时期称”书”,到了汉代,则分为章、奏、表、议四类,写法上有叙有议,不过叙事和议论都带有感情色彩。●学生活动:教师结合“表”的特性设问,学生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文章大体内容。1、谁在陈情?(知人)2、向谁陈情?(论世)3、陈什么情?(主旨)4、怎样陈情?(手法)(一)理解作者:李密(224-287),又名虔,字令伯,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李密自幼丧父,母改嫁,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为人正直,颇有才能,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一再出使东吴,很有辩才,体现出相称高的外交才能。蜀亡后来,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巩固新政权,笼络蜀汉旧臣人心,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应召。后来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他又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由,上表陈情,婉言辞谢。晋武帝看了表章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终准如所请。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后被谗免官,死于家中。本文写于西晋初晋武帝泰始三年(公元267)。(二)理解写作背景:晋武帝,司马昭之子司马炎。魏国后期,魏的实权落在司马氏手里,到魏元帝曹奂咸熙二年(公元265),司马炎靠杀戮废帝自立,建立西晋王朝,改国号为晋,年号泰始。晋武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他为笼络人心,安抚蜀汉旧臣,同步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用了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以示恩宠。以文学见称、曾多次出使东吴、历职郎署的李密,当然被列为笼络的对象。李密原是蜀汉的旧臣,故国灭亡才三四年,难免有伤感之情,又由于司马氏阴险多疑,前朝的臣子改事新朝难免有戒心,因此他上表陈情,以侍奉祖母为由,辞不就职。(三)明确所陈之情:●学生活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自主完毕)(2)梳理构造,把握主旨。(小组合作)教师点拨:全文围绕“愿乞终养,辞不赴命”八个字展开,共分四段。第一段:论述自己的不幸遭遇和家庭的困境。感情基调:凄苦,悲凉第二段:论述朝廷多次征诏的通过及自己进退两难的处境。感情基调:感谢,恳切第三段:深入阐明祖孙相依为命的关系,委婉体现自己辞不赴命并非为了保全名节。感情基调:诚挚,诚恳第四段:提出先尽孝后尽忠,恳请武帝同意终养祖母的规定)感情基调:恳切,期待关键词句:“夙遭闵凶”;“更相为命”;“不能废远”;“愿乞终养”。明确主旨:李密借《陈情表》重要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苦衷,文章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阐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祈求辞官终养祖母。言辞恳切,感人至深,又言之成理,才致使君王收回成命。★附同步板书:(一)自诉家境困顿多舛,祖孙更相为命之状。(基调:凄苦,悲凉)(二)明写感谢朝廷之情,实诉屡不奉诏苦衷。(基调:感谢,恳切)(三)喻之以孝道之大义,明降臣之不矜名节。(基调:诚挚,诚恳)(四)处理忠孝两全矛盾,提出愿乞终养祈求。(基调:恳切,期待)(四)明确陈情手法:(1)以情感人。作者抓住“孝”字大做文章,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融理于情,融情于事。常言道,君命不可违,更何况李密是蜀汉降臣,拒绝帝王的征诏,自身是非常危险的,因而为了防止杀身之祸,就必须用言辞打动君王。文中反复出现祖孙相依为命的内容,祖母对他的照顾,祖母病笃,祖母时日无多,让人看到作者对祖母深切而诚挚的情感。尽管作者没有着意抒发感情,但在简洁的笔墨中寄寓了深深的情感。(2)布局巧妙。本意是辞官,奉养祖母,但文章直到第三段才道出真意,试想假如一开始便点明主题,势必引起武帝不满。作者思及此,从回忆自己悲惨的童年开始,婉转论述,极尽铺陈,为后文主题思想的提出作了情感铺垫,也成了辞不赴命的强而有力的根据。课堂小结:本文以情感人,朴素细腻,语句恳切,文笔委婉,记叙详尽,说理周密,体现感情淋漓尽致,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作者紧紧围绕“孝”字表明自己要奉养祖母,辞不就职,既动之以情,又晓之以理,言辞恳切委婉,感人至深。下节课我们继续研读全文,赏析作者所陈之情及陈情的艺术。课后作业:1、研读全文,理解作者所陈之情以及陈情的艺术。3、背诵课文一、二段。★附课前预习知识点归纳练习题:(见学案)提醒:自主学习,积累古汉语知识及文化常识。规定结合注释,圈点勾画,整顿重点字词,理解文章基本内容。包括如下7个知识点: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出自本文的成语及有关文化常识。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并把你认为重要的其他词语整顿在空白处。①生孩六月,慈父见背②行年四岁,舅夺母志③零丁孤苦,至于成立④门衰祚薄,晚有儿息⑤而刘夙婴疾病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⑦逮奉圣朝,沐浴清化⑧前太守逵察臣孝廉⑨寻蒙国恩,除臣洗马⑩诏书切峻,责臣逋慢⑾母孙二人,更相为命⑿皇天后土实所共鉴⒀过蒙拔擢,宠命优渥⒁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⒂庶刘侥幸,保卒余年⒃谨拜表以闻⒄无以至今日⒅本图宦达,不矜名节2、找出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①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闵:通“悯”,可忧患的事②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零丁:通“伶仃”,孤单的样子③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褥蓐:通“褥”,草席子④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有:通“又”3、辨析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的不一样。①零丁孤苦,至于成立至于:到;另提一事。成立:成人自立;(组织机构等)筹办成功,开始存在;或(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②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秀才:优秀人才;科举中最低级者③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告诉:申述;诉说让他人懂得。④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区区:谦言私爱;数量少。⑤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不行:不能走路;不可以。⑥臣之辛劳辛劳:辛酸苦楚;身心劳苦。4、找出句中活用的词语,指出活用类型并解释。①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名词,可忧患的事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名词作状语,在内、在外③臣具以表闻使动,使皇上闻④则以刘病日笃名词作状语,一每天地⑤猥以微贱,当待东宫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微贱的身份⑥历职郎署名词活用为动词,任职⑦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年老之人⑧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远离⑨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名词作状语,像犬马同样⑩谨拜表以闻使动,使皇上闻5、写出下列各字的不一样义项。门衰祚薄犹蒙矜育(1)薄但以刘日薄西山(2)矜不矜名节厚古薄今愿陛下矜悯愚诚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臣具以表闻得复见将军于此臣以供养无主(3)于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4)以谨拜表以闻急于星火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吾祖死于是猥以微贱,当待东宫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余船以次俱进6、指出下列句式的类型。①臣具以表闻(省略句)②州司临门,急于星火(状语后置。比流星的坠落还要急)③今臣亡国贱俘(判断句)④而刘夙婴疾病(被动句。婴疾病——被疾病缠绕,为疾病所困)⑤过蒙拔擢,宠命优渥(省略句)⑥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状后置。这样看来,我给陛下尽职的时间还很长)7、出自本文的成语:零丁孤苦:即孤苦伶仃,形容孤单困苦,无依无靠。孤苦:没有依托,生活困苦。茕茕孑立:形容孤苦伶仃,无依无靠。茕茕:孤单无靠的样子。立:孤单单地呆着。形影相吊: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形容十分孤单。形:身体。吊:慰问。日薄西山:太阳将近落山,比方人衰老临近残废或事物腐朽即将灭亡。薄:迫近。气息奄奄:气息微弱,形容将近断气的样子。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人命危浅:寿命已经不长,即将死亡。人命:寿命。危:危险。浅:很快,时间短。朝不虑夕:上午不能考虑晚上会怎样,情势危急,随时都也许发生变故。8、有关文学常识:孝廉、秀才、拜、除、拔擢、太子、洗马、功服、刺史、太守(详细略))★附第一课时板书设计:陈情表李密(一)自诉家境困顿多舛,祖孙更相为命之状。(基调:凄苦,悲凉)(二)明写感谢朝廷之情,实诉屡不奉诏苦衷。(基调:感谢,恳切)(三)喻之以孝道之大义,明降臣之不矜名节。(基调:诚挚,诚恳)(四)处理忠孝两全矛盾,提出愿乞终养祈求。(基调:恳切,期待)第二课时检查作业:一、二段背诵。复习回忆上节课内容:(略)四、研读赏析:●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完毕如下问题。中心问题:违反圣旨,拒不受命,在封建社会,是“抗旨不遵”,罪当杀头;况且李密乃“降臣”,更多一份风险,他的拒绝,会被认为是“不乐意侍奉新朝”,具有反叛性质。然而,李密一封《陈情表》,不仅没有被杀头,并且令晋武帝十分感动,赏赐有加。试分析课文,作者是怎样到达这一目的的?回答如下小问题:1、第一段“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一句在全段起什么作用?它总提了哪几种方面?提醒:总摄作用。如下分述他人生的四大不幸:第一:父丧母嫁。(或: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第二:多病零丁。(或:年幼多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第三:门衰祚薄。(或: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第四:夙婴疾病。(或: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纵的方面:(生孩六月——至于成立)写本人的孤苦经历。横的方面:(外、内)写人丁不旺、两代孤传的特殊关系。(突出“孤弱”二字)写祖孙相依为命的:“零丁孤苦”——靠祖母怜惜、抚养(照应“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夙婴疾病”——靠孙子侍汤药(照应“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直接写凄苦的:“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体现其孤苦之状,令人读而生悲。父死母嫁,写“躬亲抚养”的原因;多病不行,写“躬亲抚养”的不易。目前祖母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作者是她唯一的感情支柱和生活依托,他怎能置之不理?于情于理都必须照顾祖母,不忍离开,也不能离开。这些都是他不仕的事实根据。描写凄楚哀婉,感人肺腑,为下文“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故不能“废远”、“愿乞终养”做铺垫(伏笔)。◆学生试背第一段。过渡:悲苦的家庭境遇最轻易引起他人的同情。李密在第一段里诉说了自己的“四大不幸”,足可以引起晋武帝的同情了。不过,仅仅有第一段的悲苦说辞,可以打动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吗?晋武帝会不会认为这是他为保留名节坚辞不仕的托辞呢?这个问题对于李密来说至关重要,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那么,李密是怎样陈说的呢?我们再看第二段。2、第二段分几种层次?各自的重点是什么?提醒:两层,第一层重点叙朝廷征召之殷;第二层重点写自己进退两难的处境。(1)前一层按什么次序来写的?和时间词相对应的表征召的词有哪些?由这些词可以看出什么?为何官职递增他却“辞不就职”呢?明确:时间次序:逮、前、后、寻表征召:察、举、拜、除、当;孝廉、秀才、郎中、洗马作用:先郡,再州,后朝廷,可见征召级别越来越高,体现作者的感恩戴德之情。推辞理由:供养无主,刘病日笃(承上文“夙婴疾病”,张下文“日薄西山”)(2)第二层怎样见事态的严重、紧迫和作者处境的狼狈?这样说的目的何在?“奉圣朝”“沐浴清化”等句想表明什么?明确:事态严重:诏、责、逼、催等,含蓄地表明了强己所难之窘迫。处境狼狈:“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可是“供养无主”;“欲奉诏奔驰”,但“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情辞悲切,感人心肺。目的:诉说自己辞不就职的矛盾心理;“奉”“沐浴”则在称颂朝廷,并表感恩之情。(语言得体机智)小结:在陈请终养祖母这个规定期,李密碰到了难题:“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他处在一种忠孝两难的矛盾境地里,即祖孙之情与君臣之义的矛盾,尽忠与尽孝的矛盾。第一段侧重论述祖孙之情——祖母情深似海(“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第二段侧重写君臣之义——圣上恩重如山(“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学生试背第二段。过渡: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在这样一种二难的境地里,李密是被动的,言辞稍有不慎,不仅达不到陈请的目的,尚有也许招来杀身之祸。下面我们来看看李密是怎样化解矛盾,变被动为积极的。3、(第三段)李密面对尽忠与尽孝的矛盾时,他是怎样为自己辩解的?提醒:李密从“孝”的角度展开说理,借“孝”来掩饰自己的观望之意,提出不仕的理由,从而解除晋武帝的疑忌之心。分三层,分别以“伏惟”“且”“但”来转换文意。A、抓住晋“以孝治天下”的大理,解释自己应得到同情。(圣朝“以孝治天下”。)B、自陈宦历,称颂君恩。表明辞职与“名节”无关,以求皇帝谅解,明白自己的忠心。(仕伪朝“本图宦达,不矜名节”)C、正面陈说祖母病重现实状况是“不能废远”的唯一理由。“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以一幅祖母病笃图深深打动晋武,让他明白自己克尽孝道,合情合理)小结:本段语言委婉流畅,诚挚诚恳,多用四字句,反复表明心迹,凄恻婉转,感人至深,并且恭谨虔诚,外表象是俯首乞怜,令人同情,实质是态度坚决,还是不去就职。◆学生试背第三段。过渡: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在这样一种两难的境地里,李密是被动的,言辞稍有不慎,不仅达不到陈请的目的,尚有也许招来杀身之祸。下面我们来看看李密是怎样化解矛盾,变被动为积极的。4、(第四段)李密最终提出处理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措施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措施的?提醒:尽忠日长,尽孝日短,提出先尽孝后尽忠。以理喻人,明确提出陈情目的“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主旨句)。李密深入论述祖孙相依为命的关系,同步保证祖母终老之后一定出来为国效力。在分析矛盾时将孝治天下的理与祖母病重须尽孝的情作了对照,应作什么选择其情理不言而喻。作者以对比的方式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的措施,祈求晋武帝赐他在“日短”之内“报养刘”,那么他后来将“日长”地“尽节于陛下。”阐明终养祖母不会有碍于报效国家,两者并行不悖,只是有先后缓急之分。这一祈求合情合理,再加上李密在最终再表忠心,不容晋武帝置疑,因此他不得不答应李密的陈请。本段足见全文感情诚挚、悲恻感人,原因在于:事之实(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言之切(愿乞、愿矝悯、听臣微言、明知、共鉴),心之诚(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思索:能否将第三段和第一段调序,先讲理后讲情?提醒:不能。出于情,归于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再示之以忠。首先,陈说个人悲惨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母孙的特殊关系,作为陈情的根据。另一方面,写自己乐意奉诏,但又以刘病日笃,处在狼狈之境,借以博取晋武同情。再次,抬出“孝治天下”大旗,恳求准许,并表明心迹,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原因。最终,提出处理矛盾的方案——先尽孝后尽忠。前四个问题小结:全文感情诚挚、悲恻感人,陈情于事,寓理于情,自始至终都围绕一种“孝”字大做文章,但又不离一种“忠”字,构思缜密,脉络分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逻辑力量。所陈之情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因处境狼狈产生的忧惧之情;二是对“诏书切峻,责臣逋慢”的畏惧之情;三是对祖母刘氏的孝顺之情。并且对以往之情、现今之情和后来之情都做了陈说:陈以往之情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陈现今之情进退狼狈,不能废远简洁朴实,诚挚感人陈后来之情愿乞终养,死当结草晋武帝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祈求,一是为了彰显孝治天下的恩德,二是为李密的言辞和情理所动。★附同步板书:孝情孤苦祖母抚养祖母情深似海祖母病笃忠心沐清化蒙国恩圣朝恩重如山孝治天下——揭示矛盾——(情)尽孝日短,尽忠日长——分析矛盾——(理)先尽孝后尽忠——处理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融理于情,融情于事◆学生试背第四段。小结:综合全文看,作者在“孝”这个字上大做文章,比较真实地写出了自己的境遇和终养祖母的愿望,这种在长期艰难生活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骨肉之情,在利欲熏心、尔虞我诈的封建统治阶级中,应当说是少有的,因而也是可贵的。五、拓展延伸:1、有人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情,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故意寻找借口。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何?提醒:观点1:不一样意。他是真心因终养祖母才难能应诏的。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斥了孙儿对祖母的一片真情。观点2:同意。李密对蜀汉念念于怀,他曾说刘禅“可次齐桓”。更何况司马氏是以屠杀篡夺获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不幸的是他这种想法,被晋武多少察觉到了,因此“州书切峻。责臣逋慢”。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闻”时,发生了更大的困难。然而李密抓住“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处理了“不从皇命”的难题。我们今天读这篇文章,就应从感情和政治两个方面来考虑它的内容和体现技巧,而不能仅仅看作是一篇“以孝感人”的“至文”了。当时,晋武帝是以孝治天下,李密的“孝”就是“忠”,“孝”敬祖母就是“忠君爱国”,“忠”是一种大孝。因此有人认为,忠孝两全是《陈情表》的中心,也不无道理。2、结合历史上有关“孝”的故事,说说作为子女的我们将怎样为父母行孝,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提醒:古人有关“孝”的故事:舜、曾参、汉文帝刘恒、仲由、郯子、老莱子、董永等人“有某些事情,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远无法弥补。“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赶紧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种口信;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种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种红五分;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只是,天下的子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毕淑敏《孝心无价》)六、巩固练习:1、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B)A.晋武帝征诏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不愿应诏,就写了这篇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苦衷的表文。B.本文开篇就提出不愿应诏,接着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阐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致使君王收回成命。C.本文论述委婉,辞意恳切,语言简生动,富有现表力与强烈的感染力。D.文章一直围绕“愿乞终养,辞不赴命”八个字展开,在简洁的笔墨中寄寓了深刻的情感。2、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论述,不对的的一项是:(C)A.古代称妇女在丈夫死后不再嫁为“守节”,“舅夺母志”的“母志”就是指母亲守节抚孤的志愿。B.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功,指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这些都是同族关系较近的亲属。C.太守在晋朝时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D.“孝廉”、“秀才”都是汉代以来推荐人才的一种科目,“孝廉”即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秀才”即优秀人才。明清科举考试中,以生员为秀才,以举人为孝廉。参照:1、B不是开篇提出辞官,而是第三段才道出真情。 2、C在晋朝时太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刺史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七、作业布置:1、背诵全文。2、中国古代统治者重视“以孝治国”,“忠孝两全”被看作封建社会的老式美德之一。阅读课后材料,谈谈你对老式孝道的见解。规定:书面作业,500字左右。★附课后材料:(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二)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孝经纪孝行章第十》★附第二课时板书设计:陈情表李密孝情孤苦祖母抚养祖母情深似海祖母病笃忠心沐清化蒙国恩圣朝恩重如山孝治天下——揭示矛盾——(情)尽孝日短,尽忠日长——分析矛盾——(理)先尽孝后尽忠——处理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融理于情,融情于事★附课后作业参照翻译:(一)一种人的身体,或者很细小的一根头发和一点皮肤,都是父母遗留下来的。身体发肤,既然承受之于父母,就应当体念父母爱子女的心,保全自己的身体,不敢稍有毁伤,这就是孝道的开始。声誉传诵于当时,并且将要播扬于后世,父母的声名,也因子女的德望光荣显耀起来,这便是孝道的完毕。孝道,可提成三个阶段,幼年时期,一开始,便是承欢膝下,事奉双亲。到了中年替长官办事,藉认为国家尽忠,立身,这才是孝道的完毕。(二)第一,要在平居无事的时候,当尽其敬谨之心;第二,对父母,要在奉养的时候尽其和乐之心;第三,父母有病时,要尽其忧虑之情;第四,万一父母不幸的病故尽哀戚之情;第五,对于父母去世后来的祭祀要庄严厉敬。★附历史上有关“孝”的故事:1、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祥。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能,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通过数年观测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2、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备考2024年记者证考试的正确姿势
- 调酒师饮品配比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单面阶梯型展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单层空气分布器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千斤顶弹簧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医用电脑一体化氩气刀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刀闸检修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内衬塑镀锌复合管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内画圣诞球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多位股东协议合同范本
- 书法的章法布局(完整版)
- 最全的冷轧知识材质牌号分类及生产工艺
- 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安全培训
- 美女金喜善写真集
- 入伍简历当兵简历.doc
- 国家旅游局新版团队出境旅游合同模板
- 4S店三表一卡标准模板
- 南京地铁四号线风井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 高中生物竞赛 第九章 染色体畸变课件
-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和复习
-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对比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