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导言+第一讲)_第1页
中国传统文化(导言+第一讲)_第2页
中国传统文化(导言+第一讲)_第3页
中国传统文化(导言+第一讲)_第4页
中国传统文化(导言+第一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选讲)主讲教师:叶朝红导言一、什么是文化二、文化创造三、文化传统一、什么是文化

在中国的典籍中,文化的概念是“文治”和“教化”。如“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道”,这就是说,文化是管理教育的基本手段和内容。西方“文化”—词源于拉丁文Cultura,有三种解释:(1)耕种;(2)耕种的作物;(3)转义为精神的表现,即文化。Cultura着重从人类的功能上来解释文化,这与我们今天所指的文化在涵义上已很相近。按照今人的一般说法,文化的概念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概念是指人类社会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切,主要表现为物质和精神两大方面的内容。换言之,历史过程中,人类所有的物质创造内容和不断发展着的思想意识都表现为人类文化。考古学上将所发现的早期人类遗址称作为“某某文化”,它—方面明确地囊括存留下来的古代具体遗物,同时又通过具体遗物来追踪了解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意识。

狭义的文化概念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这主要偏重于了解积淀在具体物质之中的,体现在人的行为模式上的人类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及与其兼容的社会制度和组织结构。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它是人类在历史过程中创造的,并随社会物质生产和知识水平、精神生活的发展而发展。文化是人类的历史的产物,一方面,通过物化的形式表现出创造者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又反映于正在活动着的人的发展意识,诸如精神、思想、道德、风俗等内容中。因此,文化既表现为已经积淀下来和正在积淀下来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又表现为正在发展着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这些观念不断地附着于物态文化(具体可视可感的文化创造物,如建筑物、器皿、服饰、生产物等)和方式文化(组织方式、生活方式、管理方式等)之上,并更进一步深化为精神文化(理论、观念、心理等,其中的外部形态就是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科学等)的核心内容。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就文化的定义,得出结论:文化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

二、文化创造

文化是人类的创造物,就人类的文化创造来说,它必须包含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文化的地域性,指的是“每个地方的文化都有自己不同于其它地方的特征”。一种文化产生于一定的地理环境中,或者说,早期人类的活动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地理环境来进行,因此,人类的文化就不可避免地带有特定的地域印记。不同的地理环境对文化个性的形成和成熟有不同的影响,作为文化创造主体的人,并非是仅仅接受自然的恩赐,成为自然条件的附庸,而是在积极地改造自然,使之更有效地为文化创造服务。—般说来,早期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依附性较强,后期的创造则愈来愈多地表现出人的能动作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改造也更深刻。文化的超地域性,指的是“文化超出原有地界,带有一种普遍性质”。这句话包含两层意义:第一层意义,是各地域文化虽然具有独特的个性,但文化在互相接触、吸收、同化的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一些共性,或者说,各地文化虽然不同,但总有一些东西为全人类共有;第二层意义,是有些文化开始时只在某一特定地方发生和成熟,以后传播到其它地方,成为世界性的文化。

其次,文化具有超个人性。这就是说,“文化是群体创造的,个人不能创造文化”。人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人在文化创造过程中必然地结合成一定的群体,建构成—定的社会组织模式。因此,文化所要体现的是人的群体本质、群体现象以及类的本质和类的现象。文化不是对个别人的描述,仅表现个别人特征的现象不属于文化现象。当然,具体的文化作品可能由个人完成,但其中也体现了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群体意识的潜在诱导和熏陶。

群体意识是在长久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得到认可的,它通过个人的行为表现出来,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规范着人类的文化创造,还影响着人类群体和社会组织结构本身的变化。一定的人类群体和社会组织以相应的集体意识为纽结,同时也制约着个人的文化创造和文化观念的流变。再次,人及人类群体的心理差异决定了文化内容的多样性。人类的文化创造最终必须落实在一定的文化物或作为文化载体的人的行为模式上。人类在历史过程中都走过了大致相同的几个发展阶段,制造使用过大致相同的生产工具。这反映了客观条件对人类活动的作用,以及人类在适应这种挑战时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的心理特征。然而,大致相同的地理条件下的人类群体,在创造文化时,依然会表现出种种差异:喜欢这样而非那样的表现形式;成就这种造型排斥那种造型;偏重这种色彩、图案,否定另—种色彩和纹饰;情趣迥异的建筑风格,好恶相异的价值观念,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则反映了人类群体和个人之间的心理差异。这种心理差异在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历史的积淀,民族文化系统的建构及其稳态作用(如文化系统自体的保护机制),而得到保持甚至加大,使得文化个性愈益鲜明,内容也更加多样化。这是人类文化整体综合进化的必备条件。三、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指由历史沿传而来的文化特征或个性。文化传统是在民族或群体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完善,并通过群体的共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表现出来。它既是历史的,现实的,又是将来的。之所以说它是历史的,是因为它是在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说它是现实的,是因为它通过社会生活的潜移默化而被人们所接受并身受支使;说它是将来的,是因为它是未来的基因,控制着未来文化的定向进化。

传统是一个动态系统,在历史过程中或随机涨落,或保持稳定,在不断的变异中转化、扬弃、突变,使传统得以从过去走至今天,又从今天走向未来。

一般说来,能够成为传统的文化,必有其内在的凝聚力和保持性,这种力量使传统处于平衡状态中,通过内在的自省与非加合性组合(各组成要素不是简单累加在—起,而是共筑具有有机联系的结构),塑造民族文化独立的个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整体,是一个要素群(物态文化、方式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等)的有机整合。既然不是只有一个孤立的要素,传统内部必然会出现控制局面,以此保持各要素之间的均衡。一旦某一要素在随机涨落的过程中得到放大或缩小,超越控制或失去控制,传统便处于非平衡状态,暂时失去原有的稳定,成为一个开放系统。这时候,传统充满活力,在不失个性的前提下,广纳信息,与外部世界进行充分的交流与融合,在这个过程中,与外部世界的碰撞有时是相当激烈甚至是残酷的。但是,只要传统能够保留,仍然保持其民族文化的个性,那么传统最终会出现扬弃,传统又从无序跃迁(突变)至更高层次的组织状态。传统正是在这种平衡与非平衡状态交替进行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不断进化。

为此,我们试作两点结论:

(1)能够称之为传统的文化体系,没有性格上的绝对的封闭与开放之分。封闭与开放或者同时共处在某个文化传统中,或者只是交错发生在某个文化传统进化的历史过程中:没有相对“封闭”(此即稳态阶段),传统不可能内聚成独立的性格;没有“开放”,传统不可能出现新质代替失势的旧质的过程,不可能进化至今。换言之,纯封闭的文化,没有进化的可能,不能称为传统;纯开放的文化,没有独立的个性,同样不能称为传统。

(2)中国传统文化延绵数千年,仅其生命价值便足以证明其是进化着的文化,是具有独立个性的文化。第一讲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一个民族要立于世界,必须要有自己的文化,而传统节日就是这文化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时代的发展中,许多民族文化不应只是“古化石”或“历史残留物”,国人有必要保护好,发扬好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从历史引向未来,节日习俗是展现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着民族的历史风貌和社会生活,在增强国威,加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加不能遗忘了自己的传统文化习俗,因为我们都是国家的希望,我们要做的不只是记住它,更重要的是向其他人宣扬,让我们的文化流传下去。春节元宵节二月二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

中秋节重阳节

冬至节

腊八节除夕春节习俗

在漫长悠久的历史岁月中,春节从萌芽到定型,不断发展,形成独具中华民族特色、丰富多彩的习俗。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祖敬老、感恩祈福、阖家团聚、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童谣孩子孩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尘日;二十五,炖豆腐;二十六,炸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您新禧,您多礼;白肉馍馍馋馋您。祭灶神

祭灶,是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传说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百姓供上红烛、糖瓜,以隆重的礼节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如今,农村很多地区还沿袭这种风俗。

扫尘

“二十四,扫尘日”。迎新首先要除旧。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民间素有的传统习俗。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其实,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

贴春联

贴春联这种春节期间的活动从宋代开始盛行,每到过年时家家有贴春联的习俗。

春联,俗称“门对”,又名“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称春联。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史料记载,有一年过年前,朱元璋曾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春联堪称中华民族独创的艺术奇葩,它以雅俗共赏的特性深受世代人民喜爱。有人曾这样概括春联:“两行文字,撑天柱地;一副对联,评古涵今。”贴春联,是重要的年节民俗。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红的春联,一副副透着喜庆和热烈的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贴年画

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雕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盛行开来。江苏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杨家埠,是我国三个重要的年画产地。民国初年,上海出现了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形式,以后发展成为今天的挂历。倒贴福字

在我国,人们往往用一个“福”字来表达对福运、福气、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每当辞旧迎新的时刻,家家户户都要把“福”字贴在屋门上,意味着福气进入家门。许多地方还倒贴“福”字,利用“倒”与“到”的谐音,寓意“福到了”。

除夕守岁踩岁

除夕是指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与春节首尾相连,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时刻。“除”是“去”的意思,除夕的意思就是“月穷岁尽”,表示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除夕之夜是年节的第一个高潮。守岁,俗称“熬年”,是从吃年夜饭开始。年夜饭是一年中最具家庭亲情、充满温馨祥和的家宴,此时,人们不仅享受着满桌佳肴,更享受着浓浓的亲情和节日的喜庆。年夜饭之后,除了年幼的孩子外,全家人开始守岁,共同辞旧迎新。在晋代就有除夕守岁习俗,南北朝时已很普遍,进入隋唐后守岁很盛行,宋代沿袭唐风更盛。另外,汉代已有除夕夜晚饮椒柏酒(用草药配制的药酒)以驱邪祛病的习俗,后世改为饮屠苏酒,王安石有诗“春风送暖入屠苏”。现如今,我国南方仍有年节时全家老小欢聚酣饮屠苏酒的风俗。

除夕夜,我国民间还要举行踩岁活动,即在院内将芝麻秆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如今踩岁习俗已被燃放鞭炮替代年夜饭

全家人在一起吃顿团圆饭是除夕的重要习俗。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是全家团圆的好机会,特别是随着很多人工作变得越来越忙碌,春节团圆的意义更大。除夕夜的团圆饭也叫年夜饭,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以往都是家人一起动手,在家做上一顿丰盛的晚餐。如今,一些家庭为了避免麻烦,就直接将年夜饭的地点放到了饭店。无论在哪里吃,团圆的主题是不会变的。压岁钱除夕守岁之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也叫压胜钱。因为“岁”与“祟”谐音,长辈们希望压岁钱能驱邪免灾,保佑孩子平平安安。压岁钱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殷切希望和深情关爱,因此,同学们不要相互攀比压岁钱的数量,而应该注重它的情感价值。同时,要合理使用压岁钱,把它用在学习上或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劈劈啪啪的爆竹声辞旧迎新。燃放鞭炮是中国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在中国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据史料记载,最早的爆竹是用竹竿之类的易燃品制成的火炬。因为我国南方盛产竹子,这个习俗首先是从南方流行起来的。当竹子燃烧时,竹节里空气膨胀,引起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爆竹的名称也由此得来。大约到了唐代,人们把火药装在竹筒里点燃。宋代人们已经普遍使用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