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生物考前冲刺过关查补易混易错点12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稳定性_第1页
2023届高考生物考前冲刺过关查补易混易错点12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稳定性_第2页
2023届高考生物考前冲刺过关查补易混易错点12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稳定性_第3页
2023届高考生物考前冲刺过关查补易混易错点12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稳定性_第4页
2023届高考生物考前冲刺过关查补易混易错点12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稳定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查补易混易错点12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稳定性【★01教材方位直击】专题选自人教版必修三第五章的内容,这个专题要求学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以及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准确判断图中各成分的名称及生理过程的名称,同时对于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都要有一定的理解与记忆能力。学生要掌握食物网中生物的种间关系,准确分析题图和题干,获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食物网分析方法的掌握和对群落结构及生态系统能维持相对稳定的机理理解是解题的关键。同时考生要注意信息传递的种类以及相应的作用,掌握生态系统稳定性相关的内容。【★02易混易错归纳】易错点01:生态系统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范围(1)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2)范围:生态系统的空间范围有大有小。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类群比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营养方式自养异养(捕食或寄生)异养(腐生)生物类群绿色植物(主要)+光合细菌+化能合成细菌(如硝化细菌)捕食性动物+寄生性动物、植物(如菟丝子)、微生物腐生动物(如蚯蚓、蜣螂等)、细菌、真菌作用物质:无机物→有机物;能量:太阳能eq\o(→,\s\up7(光合作用))化学能,无机物中的能量eq\o(→,\s\up7(化能合成),\s\do5(作用))化学能加快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有利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有机物→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地位生态系统的基石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成分生态系统的关键成分(1)组成生产者的生物除绿色植物外还有哪些生物?提示:光能合成细菌和化能合成细菌,比如硫细菌、硝化细菌。(2)动物都是消费者吗?举例说明。提示:动物不都是消费者,比如蚯蚓、蜣螂属于分解者。(3)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可以作为哪些成分?提示:细菌可以是生产者、消费者,也可以是分解者,因营养方式不同而不同。如硝化细菌等自养型细菌是生产者,肺炎双球菌等寄生细菌则为消费者,枯草杆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则为分解者。(4)群落中包括生态系统的哪些成分?若要维持一个生态系统的存在,至少需要哪些生物成分?提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和分解者。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与类群的关系(1)生产者一定是自养型生物,但不一定是植物,如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2)消费者一定是异养型,但不一定都是动物,如植物(菟丝子)及一些微生物等。(3)分解者一定是异养型,但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如蚯蚓、蜣螂等。(4)植物可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菟丝子)。(5)动物可作为消费者和分解者(蚯蚓、蜣螂等)。(6)细菌可作为生产者(硝化细菌)、消费者(寄生生活的细菌)和分解者(腐生细菌)。3.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因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食物网(1)概念: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2)形成的原因:①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②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3)功能: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易错点02生态系统的功能功能1.物质循环(2)特点eq\b\lc\{\rc\(\a\vs4\al\co1(循环流动,具有全球性))例如.1.碳循环的分析(1)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或者是部分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2)碳元素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通过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3)碳元素在循环过程中的形式:①在无机环境中:CO2和碳酸盐等无机物。②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CO2。③在生物群落内部:含碳有机物。2.碳循环平衡的破坏——温室效应(1)大气中CO2的来源和去路:①来源eq\b\lc\{\rc\(\a\vs4\al\co1(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动植物的细胞呼吸,化石燃料的燃烧))②去路: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2)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①工厂、汽车、飞机、轮船等对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的CO2。②森林、草原等植被大面积的破坏,大大降低了对大气中CO2的调节能力。(3)防止或减缓温室效应的主要措施:①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核能、水能等),尽量减少煤炭的燃烧量(减少CO2的来源)。②大力推行植树造林活动(增加CO2的去路)。规律方法碳循环过程中各种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1)被其他三种成分指向的A为大气中的CO2,因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都能通过呼吸作用释放CO2进入大气。(2)与A有双向箭头的B为生产者,在释放CO2的同时,也能固定CO2,形成有机物进入生物群落。(3)被B与C指向的D为分解者,它可以分解动、植物的遗体,剩余者C为消费者。功能2:信息传递1.生态系统信息的种类及实例[连线](1)信息传递的双向性:信息有从输出者向输入者的传递,也有输入者向输出者的反馈。(2)信息传递的功能:信息传递存在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把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联系成一个整体,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层次作用举例个体①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蝙蝠的②“回声定位”种群生物种群的③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植物④开花、昆虫交尾生物群落调节⑤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⑥生态系统的稳定食物链中⑦“食”与“被食”的关系3.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如利用模拟的动物信息吸引大量的传粉动物,就可以提高果树的传粉率和结实率。(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如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易错点03:生态系统稳定性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2)原因: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调节基础是负反馈调节。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1)基础:负反馈调节。(2)负反馈调节不仅存在于生物群落内部,还存在于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3.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表现类型(1)eq\a\vs4\al(抵抗力稳定性)eq\b\lc\{\rc\(\a\vs4\al\co1(概念: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大小,特点: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反之则越低))(2)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4.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03真题好题演练】真题演练:1.(2021·浙江省6月)下列关于大气层中臭氧的叙述,错误的是()A.臭氧能吸收紫外线和X射线B.臭氧减少会导致人类皮肤癌患者增加C.臭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D.避免臭氧层破坏需要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答案】C2.(2021·广东省)“葛(葛藤)之覃兮,施与中谷(山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节选自《诗经·葛覃》)。诗句中描写的美丽景象构成了一个()A.黄鸟种群 B.生物群落C.自然生态系统 D.农业生态系统【答案】C【解析】1.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2.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3.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分析题意可知,诗中描写的有葛藤、黄鸟、灌木等生物,同时山谷包括了生活在其中的所有生物及无机环境,故它们共同构成一个自然生态系统,C正确。3.(2021·广东省)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环境也持续改善。研究人员对该地区的水鸟进行研究,记录到146种水鸟,隶属9目21科,其中有国家级保护鸟类14种,近海与海岸带湿地、城市水域都是水鸟的主要栖息地。该调查结果直接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A.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B.种群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C.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D.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答案】C【解析】1.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基因(遗传)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2.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遗传)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题干中描述了146种水鸟,体现了物种多样性,而近海与海岸带湿地、城市水域等生态系统,体现了生态系统多样性,综上所述,C正确。故选C。4.(2021·河北省)雄性缝蝇的求偶方式有:①向雌蝇提供食物;②用丝缕简单缠绕食物后送给雌蝇;③把食物裹成丝球送给雌蝇;④仅送一个空丝球给雌蝇。以上四种方式都能求偶成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求偶时提供食物给雌蝇有利于其繁殖,是一种适应性行为B.④是一种仪式化行为,对缝蝇繁殖失去进化意义C.③是雌蝇对雄蝇长期选择的结果D.④可能由③进化而来【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四种方式都能求偶成功,④虽然是一种仪式化行为,但对缝蝇繁殖也具有进化意义,B错误;故选B。5.(2021·河北省)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丰富,鸟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者对某湿地生态系统不同退化阶段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典型湿地季节性湿地中度退化湿地严重退化湿地湿地特征常年积水季节性积水无积水完全干涸,鼠害严重生物多样性指数2.72.42.11.5鸟类丰富度2517129注:生物多样性指数反映生物多样性水平A.严重退化湿地中的鼠类吸引部分猛禽使得食物网结构最为复杂B.因湿地退化食物不足,鸟类死亡率增加导致丰富度降低C.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是其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D.湿地退化对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影响最大【答案】D【解析】湿地具有可以蓄水调洪、补充地下水的生态功能,因此湿地的退化对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影响最大,D正确。故选D。

6.(2021·河北省)烟粉虱为害会造成番茄减产。研究者对番茄单作、番茄玫瑰邻作(番茄田与玫瑰田间隔1m)模式下番茄田中不同发育阶段的烟粉虱及其天敌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种植模式番茄植株不同部位成虫数量(头叶)若虫(头叶)天敌昆虫多样性指数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番茄单作22.73.20.816.51.2番茄玫瑰邻作1.40.20.11.82.2A.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的年龄结构改变B.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中成虫的空间分布类型改变C.由单作转为邻作,群落的水平结构改变D.玫瑰吸引天敌防治害虫,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功能【答案】B【解析】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由番茄单作转为番茄玫瑰邻作,可以显著降低番茄植株不同部位烟粉虱成虫数量,降低烟粉虱若虫的数量,同时增大天敌昆虫的多样性指数。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中成虫在番茄植株不同部位的分布比例并无变化,仍然是上部叶最多,中部叶次之,下部叶最少,所以空间分布类型没有改变,B错误;故选B。7.(2021·河北省多选)我国麋鹿经历了本土野外灭绝、圈养种群复壮、放归野外等历程,成功建立野生种群。2020年,我国麋鹿分布点已从最初的2处发展至81处,数量超过8000只,基本覆盖麋鹿野外灭绝前的栖息地,展现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智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采用逐个计数法统计麋鹿种群密度B.增加我国麋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有利于种群的进一步发展C.麋鹿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种内斗争最小D.对麋鹿种群进行圈养复壮、放归野外的过程属于就地保护【答案】AB【解析】由于麋鹿数量较少,个体较大,可采用逐个计数法统计麋鹿种群密度,A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增加我国麋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有利于种群的进一步发展,B正确;故选AB。8.(2021·湖南省多选)有研究报道,某地区近40年内森林脊椎动物种群数量减少了80.9%。该时段内,农业和城镇建设用地不断增加,挤占和蚕食自然生态空间,致使森林生态系统破碎化程度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高时,可为动物提供多样的栖息地和食物B.森林生态系统破碎化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C.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禁止一切森林砍伐和野生动物捕获的活动D.农业和城镇建设需遵循自然、经济、社会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答案】AD【解析】植物的空间结构可为动物提供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高时,植物可以形成更复杂多样的空间结构,可为动物提供多样的栖息地和食物,A正确;农业和城镇建设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策略,遵循自然、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下一代人的利益,D正确。故选AD。9.(2021·浙江省)我省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木繁茂,自然资源丰富,是高校的野外实习基地。设立该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A.防治酸雨B.保护臭氧层C.治理水体污染D.保护生物多样性【答案】D【解析】(1)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二是迁地保护,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其中就地保护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3)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滥捕乱杀)、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自然保护区是在原始的自然状态系统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人为地划定一个区域,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对那里的生态系统加以严格的保护。设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的具体措施之一,其目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D正确。故选D。10.(2021·全国甲卷)捕食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是沿食物链流动的。回答下列问题:(1)在自然界中,捕食者一般不会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这一现象对捕食者的意义是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2)青草→羊→狼是一条食物链。根据林德曼对能量流动研究的成果分析,这条食物链上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3)森林、草原、湖泊、海洋等生态系统是常见的生态系统,林德曼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特点的研究成果是以__________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得出的。【答案】(1)避免自己没有食物,无法生存下去(2)单向流动,逐级递减(3)(赛达伯格湖)湖泊【解析】(1)在自然界中,捕食者一般不会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对捕食者而言,不会导致没有猎物可以捕食而饿死,无法生存下去;(2)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是沿食物链流动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转,也不能循环流动,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能量传递效率一般在10%-20%;(3)林德曼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特点的研究成果是对一个结构相对简单的天然湖泊——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最终得出能量流动特点。11.(2021·广东省)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在2020年的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于2030年前确保碳达峰(CO2排放量达到峰值),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O2排放量与减少量相等),这是中国向全世界的郑重承诺,彰显了大国责任。回答下列问题:(1)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等从大气中摄取碳的速率与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释放碳的速率大致相等,可以自我维持___________。自西方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CO2的浓度持续增加,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生态后果主要是___________。(2)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获取碳元素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消费者通过食物网(链)取食利用,___________。(3)全球变暖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从全球碳循环的主要途径来看,减少___________和增加___________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举措。【答案】(1)碳平衡(2)极地冰雪和高山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3)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捕食、分解作用(4)从而将碳元素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5)碳释放(6)碳存储【解析】1.碳达峰就是我们国家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碳中和主要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存储碳的过程以及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释放碳的过程达到动态平衡。2.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是以二氧化碳形式进行循环的。碳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机物形式存在。大气中的碳主要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中的碳通过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等方式可以回到大气中。(1)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光合作用摄取碳的速率与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释放碳的速率大致相等。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化学燃料,使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而积存的碳元素,在很短的时间内释放出来,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平衡,使大气中的CO2浓度迅速增加,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地冰雪和高山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严重的生态后果。(2)生产者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获取碳元素,从而碳元素将通过生产者进入生态系统,消费者通过摄食生产者和低营养级的消费者来获取碳元素,分解者通过分解生产者的遗体残骸和消费者的粪便、遗体残骸来获取碳元素。消费者通过食物网(链)取食利用,从而将碳元素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3)全球变暖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从全球碳循环的主要途径来看,一方面从源头上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等来减少二氧化碳,另一方面增加二氧化碳的去路,主要可以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扩大森林面积、保护森林等,增加碳存储和减少碳释放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举措。12.(2021·浙江省)原产于北美的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生长迅速、竞争力强的特性,近年来在我国某地大肆扩散,对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产造成了危害。回答下列问题:(1)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了某草本群落,会经历定居→扩张→占据优势等阶段,当它取得绝对的优势地位时,种群的分布型更接近_________。为了清除加拿大一枝黄花,通常采用人工收割并使之自然腐烂的方法,收割的适宜时机应在_________(填“开花前”或“开花后”)。上述处理方法改变了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组成格局,同时加快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积聚的能量以化学能的形式流向________。(2)加拿大一枝黄花与昆虫、鸟类和鼠类等共同组成群落,它们之间建立起以_______关系为纽带的食物网。某种鸟可以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处于不同的环节,其原因是_________。若昆虫与鸟类单位体重的同化量相等,昆虫比鸟类体重的净增长量要高,其原因是鸟类同化的能量中用于维持________的部分较多。(3)加拿大一枝黄花虽存在危害,但可以运用生态工程中的_______技术,在造纸、沼气发酵、肥田等方面加以利用。【答案】(1)均匀分布(2)开花前(3)分解者(4)营养(5)该种鸟的取食对象处于不同的营养级(6)体温(7)物质良性循环【解析】种群的分布型有随机分布、集群分布和均匀分布;分解者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每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的去向为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以热能形式散失(维持体温)和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1)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了某草本群落,会经历定居→扩张→占据优势等阶段,当它取得绝对的优势地位时,种群的分布型更接近均匀分布,有利于种群个体发展,减轻种内竞争;为了清除加拿大一枝黄花,通常采用人工收割并使之自然腐烂的方法,收割的适宜时机应在开花前,防止该种群开花后结种子,否则自然腐烂后会将种子留在土壤中;采用人工收割并使之自然腐烂是分解者的作用,加快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积聚的能量以化学能的形式流向分解者。(2)加拿大一枝黄花与昆虫、鸟类和鼠类等共同组成群落,它们之间建立起以吃与被吃的营养关系为纽带的食物网;某种鸟可以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处于不同的环节,形成食物网,原因是该种鸟的取食对象处于不同的营养级;每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的去向为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以热能形式散失(维持体温)和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若昆虫与鸟类单位体重的同化量相等,昆虫比鸟类体重的净增长量要高(说明鸟类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更少),其原因是鸟类同化的能量中用于维持体温的部分较多。(3)加拿大一枝黄花虽存在危害,但可在造纸、沼气发酵、肥田等方面加以利用,说明物质可以循环利用,运用生态工程中的物质良性循环技术。好题演练: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的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B.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C.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D.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解析:选D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现象是大量有机物污染导致藻类大量繁殖,为物质循环的再生利用,说明物质循环的反复性,而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也可能是化学能,如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等;能量流动是单向递减的,每个营养级有10%~20%的能量流向下一营养级,而不是有10%~20%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根的吸收等进入生物群落被生物利用。2.下列关于土壤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土壤微生物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D.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解析:选D土壤微生物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物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化能自养需氧型生物,因而属于生产者。3.碳是生物圈物质循环的最主要部分,下图是碳循环过程图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随着工业的发展,①过程的加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节能减排主要是控制该过程B.参与②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通过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可以增强③过程,能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D.①②③过程中,都伴随着能量的循环转移、利用和释放解答:选D①②③过程中,物质能够不断地循环转移,但是能量不能循环利用。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错误的是()A.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无法适应环境B.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C.缩短短日照植物黄麻的光照时间可提高麻皮产量,这属于物理信息的合理利用D.在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解析】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A正确;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主要是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等,B正确;提高黄麻麻皮产量应促进其营养生长而抑制其生殖生长,缩短光照时间有利于短日照植物开花,因此不利于提高产量,C错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它们共同把生态系统的各个组分联系成一个统一整体,D正确。【答案】C5.下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②甲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一定较乙复杂③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④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选B据图可知,在S点气候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对甲生态系统影响不大,说明甲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较强,而乙生态系统变化较大,说明乙生态系统对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较弱。乙生态系统在S点时,种群类型及数量几乎接近于零,而后又逐渐恢复到原来状态,所以可确定乙在S点后经历了次生演替过程。如果是严重的寒、旱灾等引起乙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急剧减少,从而导致种群类型的数量减少,并不能说明乙生态系统的营养关系简单,②错。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题目中的信息不能说明此现象,③错。6.下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②甲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一定较乙复杂③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④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选B据图可知,在S点气候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对甲生态系统影响不大,说明甲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较强,而乙生态系统变化较大,说明乙生态系统对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较弱。乙生态系统在S点时,种群类型及数量几乎接近于零,而后又逐渐恢复到原来状态,所以可确定乙在S点后经历了次生演替过程。如果是严重的寒、旱灾等引起乙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急剧减少,从而导致种群类型的数量减少,并不能说明乙生态系统的营养关系简单,②错。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题目中的信息不能说明此现象,③错。7.(2021·安徽省怀宁中学)下图1表示生态系统的两种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间的关系。图2中“置位点”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某个理想状态。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某农田生态系统受到蝗虫较轻灾害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说明生态系统具有图1中__________曲线所表示的稳定性,也体现出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2)草原大火后恢复的速度要比热带森林大火后恢复得快,原因是__________。草原生态系统与沙漠生态系统受到同等强度的干扰下,__________恢复的速度慢,说明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与__________有关。(3)生态系统如果处于图2中的“置位点”,则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__________的状态。如果一养鱼池输入大量污染物,并导致生态系统偏离“置位点”,则会发生的反馈调节类型是__________。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导致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偏离其“置位点”,则会通过___________(填反馈调节类型)使__________的分泌活动减弱,从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恢复到“置位点”。【答案】(1)a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2)草原营养结构简单,恢复力稳定性高于热带森林沙漠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所处的自然条件(3)相对稳定正反馈负反馈甲状腺激素【分析】1.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而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2.分析图1,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越大,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恢复力稳定性越弱,说明a为抵抗力稳定性,b为恢复力稳定性;分析图2,反馈信息与输入的信息起相同作用,使得输出信息进一步增强的调节是正反馈,其反馈结果是越来越偏离置位点水平,而反馈信息与输入的信息起相反作用,使得输出信息减弱的调节是负反馈,其反馈结果是逐渐恢复置位点水平。【详解】(1)图1中的曲线a表示的是抵抗力稳定性,曲线b表示的是恢复力稳定性,农田生态系统受到蝗虫较轻灾害时,其结构和功能并未受到明显的影响,这体现的是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即图1中曲线a表示的稳定性,体现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能保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2)由于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较森林生态系统简单,所以其恢复力稳定性较高,即发生火灾后恢复得更快;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沙漠生态系统的自然环境条件更恶劣,在两者受到同等强度的干扰下,沙漠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慢,说明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所处的自然条件有关。(3)图2中的“置位点”上,生态系统处于某个理想状态,说明此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养鱼池输入大量污染物,即受到严重污染,会导致鱼类死亡,而鱼类死亡后会导致更严重的污染,所以这种反馈调节属于正反馈调节;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甲状腺激素分泌会增加,通过负反馈调节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从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活动减弱,最终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恢复到正常的“置位点”。8.(2022·湖北·荆州中学)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可应用某些特殊植物改善农作物的生活环境和控制虫害。如利用害虫对某些特定植物所具有的视觉、触觉或嗅觉的喜好,在田间种植这些特定植物来吸引害虫,就可以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如在果园的果树下种植豆科植物苜蓿,能提高土壤中氮的含量,减少化肥的使用。回答下列问题:(1)种间关系属于____________(填“种群”或“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害虫与农作物的种间关系除捕食外还有____________。(2)利用特定植物来吸引害虫,主要是因为这些植物可为害虫传递___________信息,从而调节种间关系,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生产中也常使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从而破坏害虫种群的____________,导致出生率降低,从而减轻害虫的危害。(3)种植苜蓿通过与根瘤菌蓿互利共生能提高土壤中氮的含量。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根瘤菌在氮元素从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除此外,苜蓿还以“牧草之王”著称,请从群落结构和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角度分析,在果园的果树下种植苜蓿,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图为该果园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图中碳以有机物形式传递的有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甲同化的能量通过遗体残骸和_____________流向分解者。【答案】(1)群落寄生(2)物理信息和化学性别比例(3)非生物环境生物群落充分利用光能,增大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4)③④⑦初级消费者的粪便【分析】中间关系包括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等。据图分析,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丁为二氧化碳;碳循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在生物群落间循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生物与无机环境间循环。【详解】(1)种间关系涉及多个种群属于群落水平,害虫与农作物的种间关系除捕食外还有寄生,如害虫吸取植物汁液。(2)植物可为害虫传递物理和化学信息,如花的颜色和气味,使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