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教学设计教案_第1页
《红烛》教学设计教案_第2页
《红烛》教学设计教案_第3页
《红烛》教学设计教案_第4页
《红烛》教学设计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红烛》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选录的第二首必读诗歌。这是闻一多写于1923年的一首诗歌,其主题被确立为化用“蜡炬”这一古典意象,赋予它新的含义,赞美了红烛以“蜡炬成灰”来点亮世界的奉献精神。要注意体会诗人如何借助与红烛的对话表达青春的困惑与希望,以及对理想的坚毅追求,关注洋溢在诗中的幻想与情绪渲染,感叹词的回环使用,诗句长短错落形成的节奏美。

设计理念

《红烛》的内容、情感及其表达,都与当下中学生的审美趣味存在较大的距离。如果不能在教学中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唤醒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意识,便无法建立文本与学习者之间的情感桥梁,也就无法让学习真正发生。而要真正激活学习思维,使学生自觉沉浸到文字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朗诵与对话。

教学目标

通过多层次地朗诵诗歌,感受诗歌长短错落形成的节奏美,感受诗人炙热的爱国之情;

通过朗读过程中呈现诗歌创作背景,深入了解诗歌情感,读出诗歌情感;

通过合作探究,抓住意象解读诗歌内涵,揣摩这些独特的意象营造的意境,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深入了解诗歌情感,读出诗歌情感;

抓住意象解读诗歌内涵,揣摩这些独特的意象营造的意境。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

支架式教学法

朗诵法

教学流程

以诗导入奠定基础

通过李商隐的《无题》“春蝉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导入,提问学生对该句诗的理解,为本节课学习奠定基础。

任务驱动创设情境

任务一:声声朗诵感诗情

初读纠字音

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歌,教师在学生朗读过程中纠正学生的字音,纠正后齐读《红烛》。

二读找节奏

教师示范读,学生根据教师朗读停顿处划分节奏。划分节奏完成后分男女生分别齐读。

再读悟诗情

1)要求同学有感情的朗读《红烛》,学生不理解诗歌感情时,借助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了解到本诗的创作背景,并播放《最后一次演讲》的视频片段,让学生了解诗歌所承载的情感。

【明确】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1923年“五四运动”落潮、黑暗势力笼罩全国的时候,闻一多正值青春年少,有一颗报效祖国的赤胆忠心,他探索、奋斗,遭遇挫折后再次斗争,却没能找到正确的道路与方法。他苦闷、彷徨,但心中革命的烈火从未熄过………学生了解了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就能初步体会诗人的情感。

视频内容:1945年,闻一多参加李公朴的追悼会,并发表了演讲。在回家的途中,他被国民党反动派暗杀了……

2)了解诗歌背景及情感之后,学生再次自由朗读,教师点名朗读,要求读出情感。

3)再播放朗读名家林达信的朗读音频,让学生细细品味。

4)全班学生再次齐读,把握音调、语速,读出闻一多先生的矛盾、痛苦、彷徨……

【设计意图】任务一的设计主要以朗诵为主,分为三步,从读准字音、读通诗歌到找准节奏,再到读出诗情,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一步步加深对诗歌的印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灵活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情感。以朗读贯通任务一,使学生对文章有整体印象。另外,在活动中利用多媒体创设阅读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深入了解诗歌背景及情感的同时引导学生阅读、鉴赏、探究与写作。

任务二:细读文本解诗意

主问题:诗中多次表达红烛“放光”之意,通过带领学生在讨论细节问题的同时,梳理红烛四次不同的“放光”,探究“红烛”的形象。

本诗名叫《红烛》,为什么以“红”形容烛?

【明确】红烛的红本是平常颜色,诗人在诗歌的开端却说“吐出你的心来比比”,这红色便成了心的颜色,而且是“吐出的心”

“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这句中的“诗人”是闻一多吗?“吐”字让你联想到哪一个成语?“吐”可以替换成其他动词吗?

【明确】“诗人”指向所有愿意为时代鼓与呼的人。成语是“呕心沥血”。“吐”最为恰当,能体现出一种忘我的奉献,表现诗人的赤诚。

诗歌第一节能够看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对红烛颜色之红的赞美。

如何理解第2节的“一误再误”?诗人心中的矛盾是什么?

【明确】“一误再误”指向“燃烧成灰”。诗人心中的矛盾在于作为个体的蜡烛,为什么必须牺牲自我才能实现奉献的目标。

诗人对这一矛盾有没有给出自己的答案?

【明确】给出了,第三节就是诗人对这一矛盾的解答:“自然的方法”即应该有的方法。蜡烛本就为燃烧而诞生,这是蜡烛的天赋使命。

这两节中,诗人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

【明确】第二节困惑于红烛的自我燃烧,第三节找到红烛燃烧的高尚理由。

第4节中的“红烛”与世人的价值观形成了一种对立与反差,“世人”是什么样的人,与“诗人”有何差别?该节中的“监狱”有何含义?表达了诗人对红烛怎样的情感?

【明确】“世人”即普通国民,具有鲁迅所言的劣根性;“诗人”则是播种者,起着唤醒民众的作用。“监狱”更多指向囚禁进步思想和现代文明的精神牢狱。诗人感伤怜悯红烛的燃烧。

红烛为何“伤心流泪”?这一节中诗人的感情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明确】为“烧得不稳”而流泪,意指未能更好地奉献,这是自责的泪。诗人困惑于红烛的流泪到最终明白缘由。

在我们分析的以上小节中,诗人共写了红烛四次“放光”,请同学们找出来,并总结红烛的形象。

【明确】四次“放光”分别是“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你心火发光之期”“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

第一次是点燃灵魂、燃烧躯体、“烧蜡成灰”才放出光,第二次燃烧放出光是来自“自然的方法”,第三次是心火发光、开始流泪,第四次是残风侵光、着急流泪。通过四次蜡烛发光的全方位描写塑造了“红烛”形象:以灵魂、躯体燃烧发光,坚持自然的方法,坚定自己的道路,发光是为了“烧沸世人的血”,发光受到侵扰以致流泪,树立起了“释放光明,牺牲自我”的形象。

如何理解“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在六、七节中,诗人对红烛在干什么?

【明确】这是一种“不可为而为之”的道德主张,呈现的是传统文人一以贯之的忠诚,诗人开导安慰红烛的流泪。

“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李商隐的是一首诗,而“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则出自曾国藩,去掉之后诗歌内容也没有发生变化,那诗人为何要引用这两句?能不能去掉?

【明确】“蜡炬成灰泪始干”总领全诗,是整首诗的中心,而且这一句的引用更能让读者理解诗歌的内涵,在时代背景和诗人的创作中,这句诗被赋予了新的思想感情,即表达了对理想信念无比忠贞的坚守和歌颂。“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去掉的话,诗歌就感觉没有说完一样,同时,这一句也在重申红烛精神,与“蜡炬成灰泪始干”相呼应,诗人的情感也归于理性沉静,诗歌的情感结构也由此得以完美构建。

【设计意图】《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鉴赏活动中,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鉴赏文学作品,能具体清晰地阐释自己对作品的情感、形象、主题和思想内涵、表现形式及作品风格的理解。在任务二的设计中,以问题为导向,分为两条线索,一是梳理红烛四次不同的“放光”,探究“红烛”的形象;二是感受诗人情绪的变化,在两条主线下分设多个小问题,使学生从细节入手,感受诗人情感变化。

(三)课后练笔拓展迁移(二选一)

本节课学习了有关“红烛”意象的诗歌,赏析了“红烛”所代表的形象和感情,其实“烛”在古代诗歌中也多次作为意象被世人青睐,但不同时代和心境下“烛”所传达的情感和形象是不同的。请同学们课后搜集有关“烛”这一意象的诗歌作品,分析“烛”在中国文人笔下的不同特点,梳理“烛”意象发展的脉络,写一个专题研究报告,不少于800字。

在阅读、梳理“烛”意象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烛”的认识,创作一篇有关“烛”意象的诗歌作品并做展示。

【设计意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