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讲标题-中考记叙文阅读二十讲_第1页
第04讲标题-中考记叙文阅读二十讲_第2页
第04讲标题-中考记叙文阅读二十讲_第3页
第04讲标题-中考记叙文阅读二十讲_第4页
第04讲标题-中考记叙文阅读二十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记叙文阅读二十讲第第四讲标题知识储备知识储备一、标题的含义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窗户”,它往往是文章信息最凝练的表达,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理解了文章的标题,判断出文章的题意,会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更正确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提高阅读效率。1.表面意义与真实意义。理解标题的含义,往往这个标题具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表层含义,从理解文章标题的关键词的本义、字面义人手;二是深层含义,就要联系文章内容、主旨,得出标题的深层含义。分析文章标题深层含义的四个角度:深层含义修辞义指出标题采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象征义找出标题中本体与文中象征体之间的关系情感态度明确标题所表明的情感态度和文中人物特点主旨指出标题与主旨的内在联系2.指代意义与比喻意义。如果题目运用了修辞,特别是比喻句,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的。3.一语双关,双层含义。题目往往一语双关,甚至拥有几层意思,含意丰富。要特别关注三个方面的意义,并结合文意具体回答:①表面意义与深层意义;②指代意义与比喻象征意义;③情感意义和结构意义。想一想,用“驿路梨花”做标题有什么妙处?答案示例:“驿路梨花”是盛开在边疆驿路上的梨花,在作者笔下,这既是自然界的梨花——开满枝头,洁白如雪,香气四溢;又是梨花姑娘——助人为乐,充满朝气,渟朴热情;还是雷锋同志助人为乐精神的象征——处处盛开,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也是边疆民族优良民风的体现——朴实热情,知恩图报,从善如流。“驿路梨花”将标题与主题,形式与内容,梨花的自然美和人物的心灵美,巧妙联系,和谐一体;同时,“驿路梨花”语出陆游的诗,这也为文章增添了文化的韵味。二、标题的作用记叙文标题的特点(1)以人物(主要人物或次要人物)为标题,如鲁迅《藤野先生》(2)以物为标题,如茅盾《白杨礼赞》(3)以线索为标题,如郑振铎《猫》《背影》(4)以主题为标题,如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5)以事件为标题,如莫怀戚《散步》(6)以时间或地点为标题,如鲁迅《秋天的怀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标题内容的不同,标题的作用也就会有不同,因此分析标题作用一般需从标题涵盖的具体内容来进行:(1)以人物为题的作用:①突出人物形象;②展开故事情节;③紧扣中心,突出主题。(2)以形象特征为题的作用:①铺陈情节,呼应细节;②对比讽刺,强化效果。(3)以物象为题的作用:①表层含义,深层含义(隐含比喻象征意义);②线索,贯穿全文;③概括故事情节;④悬念,引发联想,吸引读者;⑤寄托某种情感,突出文章主题。(4)以事件为题的作用:①突出主要故事情节;②紧扣中心、突出主旨。③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5)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的作用:①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②渲染环境氛围;③具有隐喻象征含义。考点全解考点全解一、标题的含义(1)联系全文,理解文章标题“××”的内涵。(2)阅读全文,体会作者的情感,说说文章为什么以“××”为题。(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文章标题中“××”含义的理解。(4)作者为何不用“××”作为标题?表层含义(本文、文章内容等)+深层含义(情感、主题)或:××(题目)指……(释义:可以是表层意义,也可以是深层意义),点明(或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背景、线索、写作对象、故事环境、主要内容、主旨)。一般来说,标题是对文章内容、主题、描写对象以及作者思想情感等的高度概括与提炼。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需从标题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方面入手,可按照“提炼表层含义→体会深层含义→联系全文内容→结合文章主旨”的思路分析。表层含义可以结合文章内容来理解,深层含义往往要结合文章主旨来理解。(1)提炼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表层含义来源于内容,包含词语本身的意思、点明写作对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等。理解表层含义,要从理解文章标题关键字词的本义、字面义入手,联系全文内容,看其体现了什么内容、点明了什么写作对象等。标题的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意思,大多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如《走一步,再走一步》题目的表层含义是:父亲鼓励“我”一小步、一小步走下悬崖。《秋天的怀念》题目的表层含义是:文章回忆的往事发生在秋天,文章表达的是对母亲的怀念。(2)体会深层含义(标题的语境义——比喻义、象征义、双关义、引申义等):深层含义来源于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写作方法(如象征、一语双关等),和文章内容相关的引申义、双关义等。深层含义往往是抽象的精神品质之类,常常是文章要揭示的中心。分析标题的深层含义,要联系全文内容,抓住文章中的点题句,从文章的主旨、主题思想、作者的情感入手,具体分析标题所揭示的深层含义。《走一步,再走一步》题目的深层含义是:大目标化解成小目标,一个个击破,取得最后成功。《秋天的怀念》题目的深层含义是:“秋天”常常隐喻着生命的成熟、思想感情的沉淀;“秋天的怀念”,暗示着作者经受过命运残酷的打击,经历过暴躁绝望的心理过程,在母亲去世后,在风轻云淡的秋天,在菊花绽放的时节,才真正体会到母爱的坚忍和伟大,懂得了母亲的期望,悟出了生命存在的意义。体会标题的深层含义,需要联系文章具体内容,可从以下角度作答: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阿长与〈山海经〉》这一题目便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表现阿长真诚、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品质,表达“我”的感激和怀念之情。②寻找文章线索。如《背影》以标题“背影”为线索,抓住外貌特写来表现父子情深。③分析标题的修辞义。将标题中运用的修辞手法还原后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④分析标题的象征义。关键在于找出象征本体和象征对象之间的联系和共同点。如《海燕》以“海燕”为题,象征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有献身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李森祥的《台阶》,用“台阶”象征地位的高低。《白杨礼赞》就以挺拔坚毅的白杨树象征勇敢坚强、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抗日民众的形象。⑤分析标题的双关义。有些标题有双关义,在理解标题含义时就要先找出其表层含义,再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挖掘其深层含义。如《美丽的颜色》这一标题既指居里夫妇发现的镭具有美丽的颜色,又指他们的坚韧执着、以苦为乐、热爱科学等精神品格的美丽。《驿路梨花》一文,标题的表层含义是指驿路上的梨花,深层含义则是指梨花姑娘及她的雷锋精神。《白杨礼赞》表层含义是赞扬白杨树,深层含义则是赞扬像白杨树一样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抗日民众。⑥把握文章情感的出发点。有的文章标题是对作者内在情感的一种概括,或者是作者寄托情感的事物。如《秋天的怀念》,标题以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为感情出发点,此即标题的含义。《伟大的悲剧》,标题表达的是对人类勇于探索、为事业献身精神的赞美。《白杨礼赞》,标题表达的是对白杨树及像白杨树一样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抗日民众的赞美。⑦分析标题和主旨的关系。寻找文章的文眼,把握文章的主旨。有些文章的文眼和主旨阐释了标题的含义。如《再塑生命的人》在标题中即透露情感主旨,这一题目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温馨提示】解答时要注意,标题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则需写出本义和比喻义;若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则需写出由浅到深的多层含义;若有象征意义,则需写出本义和象征义。不是所有的标题都有表层和深层含义,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二、标题的作用(或妙用)(1)文章以“××”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结合全文内容分析,以“××”为题有哪些作用?(3)谈谈你对文章标题“××”的理解。(4)文章以“××”为题,好在哪里?(5)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文章以“××”为标题的妙处。根据不同的问法,从下面几个方面选择作答。(1)内容:概括文章……内容,交代时间、地点,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或性格特征,突出人物形象。(2)结构:贯穿全文线索。(3)主旨:点明(暗示、突出、凸显)文章的主题;寄托……情感;奠定全文……感情基调。(4)手法:设置悬念,引发联想,吸引读者;运用(比喻、拟人、双关等)……修辞手法;对比讽刺,强化效果。(5)效果: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人深思,营造氛围,富有诗情画意等。示例:(1)××(题目)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2)××(题目)富有诗意(新颖),为全文营造了……的氛围+效果(常用词: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言简意赅,发人深思,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三、拟(改)写标题(1)请为本文拟一个合适的标题。(2)请为选文选择一个恰当的题目并说明理由。(3)本文取题为“×××”。如果换个角度另拟一个题目,你会以什么为题?说说你的理由。(4)文章为什么以“×××”为题,而不以“×××”为题?请说说你的理解。(5)文章标题能否换成“×××”?(或文章原标题是“×××”,现在改为“×××”,你认为哪一个标题好?)为什么?(6)有人认为标题改为“××”更合适,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分别从内容、结构两方面说明理由。(1)解答分析文章取题原因类试题,既要结合标题的特点(含义及作用),又要联系文章主要内容、情感主旨等。答题时,重在将题目与文章对接,从内容、结构、情感抒发、主旨表达、表达效果等方面答出标题的独特之处。(2)解答标题选择类试题,一般遵循以下步骤:①表态(如选择标题“××××”)。②从含义和作用等方面分析所选择标题好在哪里。(3)解答标题替换类试题,一般遵循以下步骤:①确认回答题干。回答用语用“好”或“不好”,“能”或“不能”。(如果是作者改的,通常是“好”或“能替换”,如果是命题人改的,通常是“不好”或“不能替换”。)②分析语言特点及风格。语言特点,如准确、简练、生动、形象等;语言风格,如幽默、辛辣、自然、简明、含蓄、深沉等。③联系文章中心。采用抽出关键词句的方法获得信息,找到那些能集中体现作者写作意图和文章主旨的语句,含义较深、富有哲理的句子等,看标题与中心的关系,如紧扣中心、点明中心、深化中心、形象地表现中心等。④比较置换点优劣点。比较时主要从语言特点、技巧、风格、中心联系的紧密与否、结构安排上的合理与否上回答。当然回答时不一定面面俱到。解答标题替换类试题的一般步骤:①表态;②从作用和含义等角度比较两个标题的不同点;③重申观点(“因此能更换”或“因此不能替换”)。(4)拟写文章标题可以从标题的作用入手:①从贯穿全文的线索的角度拟写;②从写作对象(即关键的人、物)的角度拟写;③从中心事件的角度拟写;④从特定环境的角度拟写;⑤从作者的情感的角度拟写;⑥从文章的主旨的角度拟写(用能概括文章主题的一个词语或短语);⑦从文中反复出现的某一句话关键的话的角度拟写。注:拟写标题时,要明确文章主旨和思想感情;反复研读文章开头和结尾;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所拟标题要简洁、凝练、概括、鲜明,要能吸引读者注意或触动人心。2、确定拟写标题的角度。主要人(事)物主要人物及人物显著特点《老王》《紫藤萝瀑布》主要事件提炼文章叙事内容拟写标题《散步》文章线索文章主要事物线索《背影》《台阶》《一棵小桃树》文章主旨作者情感、哲思感悟《白杨礼赞》《我为什么而活着》专项精练专项精练(一)(2023·湖北鄂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面小题。时间不等人毕啸南①意识到爸妈老去,是一个模糊而漫长的过程。第一次有这样具体的感知,是十四年前,我出发去济南念大学的那一天。②舅舅开车送我和我爸去火车站,村子里的街坊邻居都来送行。大家左一句叮咛右一声嘱咐,热热闹闹中,青涩的我意识到自己要去一个遥远的地方,有些茫然,有些期待,也有些恐惧。③妈给我准备了六大包的行李,我坚持只带一个皮箱。她像雨前忙着搬家的蚂蚁,左右摇晃着略显圆润的身体,自顾自地来来回回,连拖带抱,硬生生地把大大小小的包裹都塞进了舅舅的车里。她又叮嘱我爸,哪个包里有贵重的物件,去济南的路上一定要小心照看,别被贼偷了。爸站在一旁一直愣愣地点头,像个没开悟的和尚。④临行时,妈又要逐一把包裹拆开来检查一遍。她一边拉开一个军绿色大提包的拉链,翻着里面的衣服,一边扭着头跟我说:“你看着,这里面一共有九件毛衣和毛裤,应该够你过冬了。”我敷衍地点了点头。她便麻利地又把拉链拉上,去拆旁边的小包袱。“你看,这里面是换洗的内裤,自己记得换。”⑤来送别的三姨在旁边站着笑,少年的我觉得脸上有些挂不住了,冲妈大声嚷嚷:“哎呀,你别翻了,说了不带不带,跟逃荒似的。”说着,我便转身蹿进车里。⑥“哪里像逃荒,满嘴胡诌。”妈见我恼了,笑中有些歉意,旋即又笑哈哈地招呼着亲戚邻里。她天生一张鹅蛋脸,嵌了一双美丽的大眼睛,笑起来嘴巴像弯月挂在满是晚霞的天空中。⑦记忆中,妈妈平日里特别爱笑,总是隔几米远就能听到她“哈哈哈”的招牌式大笑声,也不知道那些贫乏的日子中,哪里能冒出来那么多让她开心的事。⑧车快发动了,妈突然大喊了一声:“糟了糟了,到底是忘了东西。”我和爸还在恍神中,她不知何时已经跑进了院子,又跑了回来,手里拎着一大袋子煮熟的花生。她一只手托着袋子从车窗递给我说:“差点就忘了。刚刚煮好的,别烫着,带着路上吃。”⑨热腾腾的花生冒着热气,蒸得我眼前发白。妈的脸挤进了车窗里,我望着她,竟感觉有些陌生。⑩十八年来,这似乎是我第一次这样近距离地看她,看她的脸。她的眼角已不知何时爬上了皱纹,曾经光滑的额头已藏不住淡淡的褶子,右耳的鬓边几缕青丝也已成了白发。我望着她,妈也凝望着我,我在她水汪汪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个泪眼汪汪的少年。⑪爸说:“走吧,时间不等人。”⑫车终究还是开动了。⑬我坐在车里,整张脸贴在车窗的玻璃上,目光透过车窗看妈离我远去,越来越远。她的身影越来越小,我有些困惑,有些懊恼,妈怎么突然变得这样矮小了呢?直到视线里再也看不见她,我才意识到,远去的人原来是我啊,而她只是停留在了原地。⑭上了火车,爸从威海到济南送我入校。等我安顿好,天已经渐渐暗了,落日刚刚垂入山间,几颗淘气的白星已经急不可待地在湖蓝色的夜幕上眨着眼睛。为了省钱,爸订了当晚回老家的火车票。我送他到校门口的路上,他似乎又想起了些什么,拐弯去了学校的超市,给我在大学刚刚认识的舍友一人买了一袋苹果,挨个放在大家的桌子上。⑮在我念大学以前,我与父亲很少交流。每次放学一回家,我最常跟他说的一句话就是:“爸,我妈呢?”⑯爸性格内敛,常常沉默,我并不知道,也从来没有关心过他在想什么。来济南的路上,我们坐了一夜的绿皮火车,老式的火车晃晃荡荡,一直摇晃了七个小时,我与他也就这样彼此沉默了一整夜。⑰送父亲去校门口的路上,我们依然沉默。那条校园里的小路,我们却走了很久很久。第一次,对父亲,对眼前的这个男人,我心里涌动着一股巨大而微妙的情绪,我想说点什么,却又不知如何开口。⑱我读过朱自清写他父亲的《背影》,对文中描写的他与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的场景记忆犹新。⑲我和父亲走在校园的路上,他在前,我在后,我心里默默念想,这场景是多么相似。我也想目送一次父亲远去,看看父亲的背影。⑳路并不长,再放慢步子也有终点。送我爸到了校门口,我仍只是缓缓吐出几个字:“爸,路上注意安全。”㉑爸说:“你先回去吧,我在这儿看着你回去再走。”㉒我的泪水开始在眼眶里打转,只能先转身往回走,一转头,泪就“吧嗒”掉下来了。㉓走了几步,我停下往回看,爸依旧在那儿站着,穿着卡其色的夹克,宽宽的黑色裤子,擦得锃亮的黑皮鞋,那是他为了来送我上大学而特意添置的新行头。他一动也不动,我突然有些逃离般地加快脚步往学校里跑,不敢再回头。生怕稍慢一些,自己就要被这离别的悲伤吞噬掉。似乎走了好久好久,我忍不住再次回望他,只见父亲还在那里,只是,他已经变成一个很小很小的人了,我已看不清楚他的模样。㉔这个男人,曾经是我心中的天地,头顶的日月,远望的山海。而那一刻,我才意识到,他只是我的父亲,一个正在老去的男人。㉕这一次,是我送父亲,但最后远去的依然是我,停留在原地的,还是父亲。(选自《读者》2023年第6期,有删改)1.本文的题目《时间不等人》有什么含义?【答案】表面上看,指的是赶火车要抓紧时间;深层含义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父母会逐渐老去,我们应该趁父母还健在时,多孝顺父母,多感恩父母。【解析】本题考查标题含义。结合第⑪⑫⑬段中“爸说:‘走吧,时间不等人。’”“车终究还是开动了”“我坐在车里,目光透过车窗看妈离我远去,越来越远,越来越小。直到再也看不见她,我才意识到,原来远去的人是我,而她只是停留在了原地”的内容可知,标题“时间不等人”指“我”去济南上大学临行前,面对母亲的反复叮咛时父亲说的话,怕耽误时间赶不上;结合第㉔段中“这个男人,曾经是我心中的天地,头顶的日月,远望的山海。而那一刻,我才意识到,他也只是我的父亲,一个正在老去的男人。这一次,是我送父亲,但最后远去的依然是我,停留在原地的,还是父亲”的内容可知,父母年龄已大,培养出来的孩子离开了自己,他们从此就成了家庭的守护者,等候者,盼望着“我”的归来,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也会渐渐老去,“时间不等人”暗含着“我”对父母的理解,对自己之前行为的愧疚,以及对父母老去的一种惆怅与心酸之情。同时,点明了文章中心,岁月匆匆,要珍惜爱自己的人,珍惜当下的生活,据此理解概括即可。(二)(2023·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面小题。皮鞋谢志强①出发前,应对沙漠的一切,都准备得很周密。可是,傅队长总觉得还差点儿什么,却又琢磨不出。等到进入沙漠后,他终于想起,要是带个维吾尔语翻译就好了。②师部决定开发塔里木,组织了一支勘探队。傅队长是老红军,凭着经验,他带了一张地图,一辆木轱辘马车,还有羊皮水囊、军用水壶。他说,那个地方,塔克拉玛干,意思是进去出不来,要是一个月不见我们回来,就给我们开追悼会吧。③进塔里木没有现成的路,一行五人,轮换着坐马拉的大车。阿克苏到阿拉尔有一百二十多公里,他们走了七天。④阿拉尔在塔里木河北岸,他们要到河对岸去勘探。于是乘独木舟过河,远处是巨浪一般的沙丘群,那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傅队长一边走一边抓一把沙土,放在舌尖上舔一舔,不咸。他说:含盐碱量低,是好地。他的挎包里装了一小袋一小袋的土样。⑤待返回北岸时,麻袋空了——超过了预先计划的时间。光顾着勘探荒原,却忘了所带的干粮已经消耗完了。大家饥肠辘辘,唱起了“空城计”。⑥傅队长拿着望远镜四处搜寻,天上有一堆白云,遍地是死亡的颜色——毒辣辣的日头照射出一片惨白色。突然,他看见了一群羊,仿佛天上的云朵落在地上了。沙漠活了。⑦放羊的是一个维吾尔族中年男子。傅队长走到他面前,说了句汉语,发现他表情疑惑。看出对方听不懂汉语,傅队长指指嘴,摸摸肚子,弯弯腰,表示出“饿”的样子,然后,掏出纸币,指指羊。羊倌儿看懂了,却摆摆手,摇摇头。⑧傅队长用钱买不成羊,弄不清到底是因为什么。他对四个队员嘀咕了几句,像是下命令。于是,五个人如同操练,立即躺倒在沙丘的一面上,还闭上眼,不是睡觉,分明在采用另一种方式,表现“饿”的样子,饿得不能动了。⑨傅队长眯缝着眼,观察着羊倌儿。羊倌儿双手往上指,要他们站起来。同时,他的目光;盯在傅队长的脚上——傅队长穿着一双翻毛皮鞋。显然,羊信儿看中了皮鞋。在戈壁滩上放羊,皮鞋能护脚。⑩傅队长站起来,指指鞋,又指指羊——我的鞋,你的羊,要我的鞋,就用羊换。羊倌儿也打起手势,傅队长看懂了其中的意思:不能用皮鞋换羊,羊是公家的;换鸡蛋吧,我家有很多鸡蛋。⑪傅队长需要证实羊馆儿比画的是鸡蛋。他模仿母鸡“咯咯咯”地叫,又比画着鸡蛋的形状。队员们看着傅队长费那么大的力气,都憋不住,笑了。羊倌儿也笑了,点点头,指着远处,那里有他的家。⑫傅队长用皮鞋换回一百个鸡蛋和一大摞馕。他笑嘻嘻地赤着脚,踩在滚烫的沙地上,自言自语道:这也是皮鞋嘛,父母给的,磨破了还会恢复,这可是磨不坏的皮鞋呀。⑬队员们将各自五枚鸡蛋埋入沙地煨熟的时候,傅队长割了麻袋,像编草鞋那样,动作麻利,编织出一双鞋来,套在自己的“皮鞋”上,不烫了。⑭当晚,围坐在篝火边,队中一名刚参军的大学生好奇地问傅队长:那么滚烫的沙地,你的“皮鞋”不怕烫坏吗?傅队长淡淡地说:两万五千里长征,都是就地取材,自编草鞋,穿破了多少双早没准数了。续不上的时候,就靠这双“皮鞋”行军。我这双“皮鞋”爬过雪山,趟过冰河,穿过沼泽,早就磨制成了这世上最坚实的“皮鞋”。说完呵呵笑起来……(选自《2022年中国小小说精选》,有删改)2.小说以“皮鞋”为题,有何妙处?请结合全文进行赏析。【答案】①以“皮鞋”为题,层层铺垫后,在小说后半部分才出现和皮鞋相关的情节,引发读者好奇;②标题的“皮鞋”,既指傅队长的翻毛皮鞋,也指他的赤脚,一语双关。【解析】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和作用。这篇文章以《皮鞋》为题,可是读文章时①——⑧段却一直久久未出现对皮鞋的描写,这不禁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想要探究为什么去沙漠探险却写到皮鞋;结合第⑨段“傅队长穿着一双翻毛皮鞋。显然,羊信儿看中了皮鞋。在戈壁滩上放羊,皮鞋能护脚”和第⑫段“他笑嘻嘻地赤着脚,踩在滚烫的沙地上,自言自语道:这也是皮鞋嘛,父母给的,磨破了还会恢复,这可是磨不坏的皮鞋呀”以及第⑬段“编织出一双鞋来,套在自己的‘皮鞋’上”和第⑭段“我这双‘皮鞋’爬过雪山,趟过冰河,穿过沼泽,早就磨制成了这世上最坚实的‘皮鞋’”可知,“皮鞋”一语双关,既可以指傅队长穿着的一双翻毛皮鞋,又是他戏称自己的一双脚,这双脚爬过雪山、趟过冰河,穿过沼泽,早已经磨出厚厚的茧子,像是一双坚硬的皮鞋一般。据此理解概括回答即可。(三)(2023·四川眉山·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小题。春联儿叶圣陶①出城回家常坐鸡公车①。十来个推车的差不多全熟识了,其中有个老俞,最善于招揽主顾,见你远远儿走过去,就站起来打招呼,转过身,拍拍草垫,把车柄儿提在手里,这就叫旁的车夫不好意思跟他竞争,主顾自然坐了他的。②老俞推车,一路跟你谈话。他原籍眉州,苏东坡的家乡,五世祖放过道台,只因家道不好,到他手里流落到成都。他跟小儿子各推一挂鸡公车为生。大儿子前方打国仗,由二等兵升到了排长,隔个把月二十来天就来封信,封封都是航空挂。他记不清那些时时改变的地名,往往说:“他又调动了,调到什么地方——他信封上写的清清楚楚,下回告诉你老师吧。”③约摸有三四回出城没遇见老俞,听旁的车夫说,老俞的小儿子胸口害了外症,他娘听信邻居妇人家的话,没让老俞知道请医生给开了刀,不上三天就死了,老俞哭得好伤心,哭一阵子跟他老婆拼一阵子命,哭了大半天才想起收拾他儿子,把两口猪卖了买棺材。那两口猪本来打算腊月间卖,有了这本钱,他就可以做些小买卖,不再推鸡公车,如今可不成了。④一天,我又坐老俞的车。看他那模样儿,上下眼皮红红的,似乎喝过几两干酒。颧骨以下的面颊全陷了进去,左右陷进更深,嘴就见得歪了。他改变了往常的习惯,只顾推车,不开口说话,呼呼的喘息声越来越粗,我的胸口也仿佛感到压迫。⑤“老师,我在这儿想,通常说因果报应,到底有没有的?”他终于开口了。⑥我知道他说这个话的所以然,回答他说有或者没有,一样地嫌啰嗦,就含糊其辞应接道:“有人说有的,我也不大清楚。”⑦“有的吗?我自己摸摸心,考问自己,没占过人家的便宜,没糟蹋过老天爷生下来的东西,连小鸡儿也没踩死过一只,为什么处罚我这样地凶?老师,你看见的,长得结实干得活儿的一个孩儿,一下子没有了!莫非我干了什么恶事,自己不知道?我不知道,可以显个神通告诉我,不能马上处罚我!”⑧我不敢多问,随口地说:“你把他埋了?”⑨“埋了,就在邻居张家的地里。两口猪,卖了四千元,一千元的地价,三千元的棺材——只是几块薄板,像个火柴盒儿。”⑩“唉,说不得了,孩子死了,猪也卖了,先前想的只是个梦,往后还推我的车子——独个儿推车子,推到老,推到死!”⑪我想起他跟我同年,甲午生,平头五十,莫说推到死,就是推上五年六年,未免太困苦了。于是转换话头,问他的大儿子最近有没有信来。⑫“有,有,前五天接了他的信。我回复他,告诉他弟弟死了,只怕送不到他手里,我寄了航空双挂号,我说如今只剩你一个了,你在外头要格外保重。打国仗的事情要紧,不能叫你回来,将来把东洋鬼子赶了出去,你赶紧就回来。”⑬“你明白。”我着实有些激动。⑭“我当然明白,国仗打不胜,谁也没有好日子过,第一要紧是把国仗打胜,旁的都在其次。——他信上说,这回作战,他们一排弟兄,轻机关抢夺了三挺,东洋鬼子活捉了五个,只两个弟兄受了伤,都在腿上,没关系。老师,我那儿子有这么一手,也亏他的。”⑮他又琐琐碎碎地告诉我他儿子信上其他的话,吃些什么,宿在哪儿,那边的米价多少,老百姓怎么样,上个月抽空儿自己缝了一件小汗褂,鬼子的皮鞋穿上脚不如草鞋轻便,等等。我猜他把那封信总该看了几十遍,每个字都让他嚼得稀烂,消化了。⑯他似乎暂时忘了他的小儿子。⑰新年将近,老俞要我替他拟一副春联儿。他说好几年没贴春联儿了,这会子非要贴一副,洗刷洗刷晦气。我替他拟了一副:有子荷戈庶无愧为人推毂亦复佳⑱约略给他解释一下,他自去写了。⑲有一回我又坐他的车,他提起步子就说:“你老师替我拟的那副春联儿,书塾里老师仔细讲给我听了。好,确实好,切,切得很,就是我要说的话。有个儿子在前方打国仗,总算对得起国家。推鸡公车,气力换饭吃,比哪一行正经行业都不差。老师,你是不是这个意思?”⑳我回转身子点点头。㉑“你老师真是摸到了人家心窝里,哈哈!”(节选自《叶圣陶作品精选》)【注】①鸡公车:当时成都地区一种独轮手推车。3.文章以“春联儿”为题有怎样的妙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答案】示例:(1)“春联儿”是指“我”写给老俞的一幅对联,其内容是大儿子为国打仗是值得骄傲的,老俞推车拉人,靠力气吃饭,能自食其力是很自豪的,刻画出一个爱国劳动者的形象。(2)春联内容是老俞的真实写照,揭示本文的主旨,升华中心,饱含了作者对老俞勤劳朴实、深明大义的高度赞美。(3)新年将至,春联儿也表现了老俞重燃生活的热爱和希望。(4)春联出现在文章结尾部分,卒章显志。作者不仅赞美老俞,更是对当时一批像老俞一样的勤劳朴实、爱国的普通劳动者的讴歌。【解析】本题考查文题的作用。根据第⑰段“新年将近,老俞要我替他拟一副春联儿。他说好几年没贴春联儿了,这会子非要贴一副,洗刷洗刷晦气。我替他拟了一副:有子荷戈庶无愧为人推毂亦复佳”,第⑲段“你老师替我拟的那副春联儿,书塾里老师仔细讲给我听了。好,确实好,切,切得很,就是我要说的话。有个儿子在前方打国仗,总算对得起国家。推鸡公车,气力换饭吃,比哪一行正经行业都不差”可知,“春联儿”是指“我”写给老俞的一幅对联,其内容是大儿子为国打仗是值得骄傲的,老俞推车拉人,靠力气吃饭,能自食其力是很自豪的,刻画出一个爱国劳动者的形象;再联系第⑫段“我说如今只剩你一个了,你在外头要格外保重。打国仗的事情要紧,不能叫你回来,将来把东洋鬼子赶了出去,你赶紧就回来”可知,春联的内容反映现实是老俞的真实写照,揭示本文的主旨,升华中心,是作者对老俞勤劳朴实、深明大义的赞美;春联内容位于结尾,卒章显志,通过写老俞,来写这一类人,表现对像老俞一样的勤劳朴实、爱国的普通劳动者的赞颂。“春联”,新年将至时张贴的对联,寓意着希望、未来,表现了老俞重燃生活的热爱和希望。(四)(2023·江苏徐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散文,完成下面小题。______王国梁①母亲从来不吃鸡蛋,是天生不爱吃,她说见到鸡蛋就没胃口。可她每年都要养一群母鸡,下了蛋全都留着,等我周末回老家时让我带到城里吃。②我跟母亲说过很多次,超市有的是鸡蛋,价钱也不贵,养鸡每天都要侍弄,既辛苦又麻烦,图什么呢?我劝她赶紧把鸡棚拆了,别费劲养鸡了。母亲却不听我的,固执地认为自己棚里产的柴鸡蛋比超市的好多了。③母亲说:“超市的鸡蛋能跟我养的鸡下的蛋比吗?我给鸡吃的都是菜园里自家种的菜,是纯天然的饲料,这样鸡下出来的就是真正绿色有机的柴鸡蛋,不仅好吃,营养也丰富!”母亲的话把我逗乐了,我笑着对她说:“老妈,你真厉害,连‘绿色’‘有机’这样的词儿都知道,不简单啊!”结果是我年年说,母亲年年养,我们也就年年有真正“绿色、有机”的柴鸡蛋可吃了。④冬天冷的时候,母鸡下蛋就少了。为了提高产蛋量,母亲会在鸡棚里拉上电线,安装两个一百瓦的灯泡,借以加强照明、提高温度。这样的话,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天,我们也能吃到柴鸡蛋。⑤有一次,我们周末回老家看望母亲,吃过午饭后准备回城里。母亲抱出一个纸箱,里面照例是她给我们攒的鸡蛋,满满一箱子呢。(A)母亲轻手轻脚地把纸箱放到地上,对我们说:“你们每次回来都着急忙慌的,沾沾屁股就走。再呆会儿吧,陪我说说话儿。”我们便又坐下来,陪母亲东一句西一句地聊天。⑥跟母亲聊天的时候,她一会儿去院子里看一下,出去了好几趟,都顾不上跟我们聊天了。我疑惑地问母亲:“你这进进出出的,忙活啥呢?”母亲笑着对我说:“哎呀,那只母鸡真讨厌,憋着个蛋一直不下。上午就应该下的,可到现在也没下。我出去就是看看它下蛋了没有,下了好给你带上。”⑦我和妻子被母亲逗得哈哈大笑。这鸡下蛋也不是着急的事儿呀,再说已经有这么多蛋了,不在乎那一个。母亲却紧盯着那只鸡,精神高度集中。我开玩笑说:“妈,你既然这么着急,干脆把鸡杀了,把鸡蛋拿出来得了。”妻子笑着补了一句:“这真成了杀鸡取卵了。”母亲非常认真地说:“那可不行,这可是一只高产量的鸡呢。”过了一会儿,母亲又出去了一趟,看着她回来时的表情我就知道,鸡蛋还是没下出来。我对母亲说:“妈,我下午还有事,我们先回去了,下次拿着也是一样。”母亲只好答应。⑧我把鸡蛋放到车上,回头却没看见母亲。我感到很纳闷,因为她每次都会送我到胡同口的。我关上车门,打着火,正要挂挡起步的时候,突然通过后视镜看见母亲快步追来。(B)“下了!下了!这个该死的鸡终于把蛋下了!你摸摸,还热乎着呢!”母亲手里握着一个鸡蛋,高兴地笑着,开心得像个孩子。我接过母亲递过来的鸡蛋,果真还是热乎乎的。我不知说什么好,鼻子有点酸酸的。⑨我把母亲给的柴鸡蛋带到城里,每天必定吃一个。这是母亲嘱咐我的,说每天都要吃个鸡蛋补充营养。我每次吃的时候,都会感受到一阵踏实和温暖。(选自《中国城市报》2023年4月24日,略有改动)4.下面三个标题,你觉得哪个作为本文的标题最合适?(

)A.母亲的柴鸡蛋 B.母亲“等蛋” C.柴鸡蛋【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拟写文章的标题。结合第①段“母亲从来不吃鸡蛋,是天生不爱吃,她说见到鸡蛋就没胃口。可她每年都要养一群母鸡,下了蛋全都留着,等我周末回老家时让我带到城里吃”、第②段“母亲却不听我的,固执地认为自己棚里产的柴鸡蛋比超市的好多了”、第③段“结果是我年年说,母亲年年养,我们也就年年有真正‘绿色、有机’的柴鸡蛋可吃了”、第④段“这样的话,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天,我们也能吃到柴鸡蛋”、第⑤段“有一次,我们周末回老家看望母亲,吃过午饭后准备回城里。母亲抱出一个纸箱,里面照例是她给我们攒的鸡蛋,满满一箱子呢”、第⑧段“母亲手里握着一个鸡蛋,高兴地笑着,开心得像个孩子”、第⑨段“我把母亲给的柴鸡蛋带到城里,每天必定吃一个。这是母亲嘱咐我的,说每天都要吃个鸡蛋补充营养”,可知文章内容都围绕“母亲的柴鸡蛋”展开;故选A。(五)(2023·山东济宁·中考真题)阅读散文,完成下面小题。①永远记得那个流淌着鲜血的身影,像坚挺的岩石一般,刚强地站立在我的眼前。六十多年以来,还常常在我的心里闪烁和升腾着。②那是初冬季节的一天傍晚,我背着书包,走出中学的校门,逐渐靠近驻扎着日本宪兵队的那座围墙时,听到了高墙里面一阵阵狼狗的吠叫声,自己的心里恐惧得有点儿颤抖起来,于是回想起国文老师对好多同学倾诉的话语,教诲我们一定要保持民族的气节,默默地抵制野蛮和暴虐的侵略者。③我渐渐抬起了头颅,抿住了嘴唇,加快了脚步,沿着那条浑浊的河流,急匆匆地往前边走去,隐隐地瞧见紧贴在桥梁的中间,好像有个纹丝不动地直立着的人影。④我紧张地走着,惊讶地瞧着,在拐向宽阔的木桥时,终于很清晰地瞅见了他,灰色的布衫和长裤上面,沾满了鲜红的血迹,还点点滴滴地掉向身边的尘土中间。他整个受伤的身躯,从脖颈直到双腿,都被粗长的麻绳死命地捆绑在栏杆前边。他昂着英气勃勃的脸庞,睁着明亮的眼睛,在吹落了一片片树叶的寒风底下,在河边几个扛着长枪的日本宪兵面前,镇静地张望着汩汩流淌的河水,张望着天空中朵朵飘荡的白云。⑤我默默地思忖着,他为什么会鲜血淋漓地被捆绑在这儿?想必是跟狠毒的鬼子兵发生了什么冲突吧,他竟有这样的胆量和勇气,将自己的生死都置之度外。瞅着他那种决不屈服和无所畏惧的神情。我不住震撼的心灵中间,感到深深的钦佩。从前只是在课本里边,读到过像岳飞和文天祥这样伟大的英雄,今天才亲眼目睹了也是如此大义凛然的人物,矗立在自己的身旁。⑥我又很尊敬地瞧了他一眼,才缓缓地走下桥去,穿过两条狭长的小巷,觉得一座座黛瓦白墙的房屋,好像也变得高耸了起来。⑦回到家里,我立即将刚才瞅见的情景,悄悄地向母亲诉说。她轻轻地给我卸下肩头的书包,抚摩着我挥舞的胳膊,说是左右街坊的邻居们,都已经知道这样的消息,有人在昨天傍晚,就瞧见了这个被捆绑在桥上的好汉,听说他是共产党游击队的排长,在县城北边一场突然爆发的战斗中间,被日本军队的枪弹击中了,当他身受重伤之后,依旧开枪扫射着凶残的敌人,掩护几个射尽了枪弹的战士,转移到稠密与幽深的树林里去。⑧听着母亲简略的叙述,我才知晓这个多么坚韧的英雄,已经在那里挺立了整整一个昼夜。因为今天早晨上学的时候,我绕了东边的一条远路,去亲戚家里借一本自己没有买到的字典,好在课堂里面仔细地查阅,所以未曾经过这一座木桥,否则就会在霞光的照耀底下,见到这震撼心灵的身影了。⑨我在心里默默地思忖着,他为了反抗和歼击霸占我们国土的外国强盗,多么英勇和无畏地贡献出自己的生命。不断流血的损伤,再加上饥饿与疲倦的折磨,却并没有使他垂下坚毅的头颅,还始终在凛冽的寒风底下,闪烁着不屈的眼光,表达出自己战斗到底的决心,这真是一种无比崇高的意志和力量。⑩为了抵抗侵略和霸占我们疆土的日本军队,为了保卫亲爱的祖国,他时刻都坚持和洋溢着战斗的激情,直到抵达自己生命的尽头。这种多么高尚的精神,从那一天的傍晚开始,就悄悄地蕴藏在我的心里,不住地盘旋与飞翔。于是从十四岁的少年时代开始,我就永远记住了这个共产党游击队员的身影,永远记住了共产党这多么神圣的名称。(林非,选自《人民日报》20110413,有删改)学校举办“迎七一微视频展评”活动,班级准备将上面的文章拍成微视频,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5.视频拍摄完成后,需要拟个题目,你会以什么为题?说说理由。【答案】示例一:难忘的身影。理由:本文回忆了六十多年前“我”亲眼所见一位共产党游击队员为抗击日本侵略者而英勇献身的身影,赞美了游击队员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伟大品质,表达了“我”的崇敬之情。该标题突出了文章的中心。示例二:震撼心灵的身影。理由:本文回忆了六十多年前“我”亲眼所见一位共产党游击队员为抗击日本侵略者而英勇献身的身影,赞美了游击队员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伟大品质,表达了“我”的崇敬之情;文中“否则就会在霞光的照耀底下,见到这震撼心灵的身影了”一句突出了“背影”的“震撼心灵”,该标题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解析】本题考查拟写文章标题。散文的标题是文章的“文眼”,有的点明了写作的对象,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有的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含义丰富,暗示文章的中心。结合第①段“永远记得那个流淌着鲜血的身影,像坚挺的岩石一般,刚强地站立在我的眼前”,第④段“他整个受伤的身躯,从脖颈直到双腿,都被粗长的麻绳死命地捆绑在栏杆前边……”,第⑧段“否则就会在霞光的照耀底下,见到这震撼心灵的身影了”,第⑩段“于是从十四岁的少年时代开始,我就永远记住了这个共产党游击队员的身影”可知,文章回忆了六十多年前“我”亲眼所见一位共产党游击队员为抗击日本侵略者而英勇献身的身影,并且多次写到游击队员“身影”,据此,可拟写标题为:难忘的身影、震撼心灵的身影等。赞美游击队员舍生忘死、决不屈服和无所畏惧的伟大品质。突出中心,吸引读者阅读。(六)(2023·四川自贡·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换床位老汤①老伴离世后,老孙头不顾儿女们反对,坚持搬到名士养老公寓养老。②公寓档次不高,养老的基本没什么名士,都是普通老人。老孙头起初是自己占一个双人房间,很舒服,很方便。但是一个月后,他就不能享受单间待遇了。新来的,也是一个胖,一打眼,估计体重最少也有二百斤。新来者自我介绍说:“我姓王,你贵姓?”老孙头说:“免贵姓孙。你来我不反对,我睡觉可是打呼噜哈。”老王头一笑说:“只要不梦游就行。”③老孙头来得早,自然占据了靠窗的床位,看窗外的风景方便。其实也没啥风景可看,就是一块空地,周围有几架健身器材。不过服务员小田过来交代说:“半年后必须互换床位。”老孙头说:“我来得早,这个床位就是我的,不换!”小田说:“这是公寓领导定的。”小田还要说什么,老王头打手势制止小田,对老孙头说:“不换就不换,多大一点事儿?换来换去怪麻烦,我这床位离门近,离厕所也近,也不错的。”④老王头的大度让老孙头对他有了一些好感,闲着没事时,俩也唠唠散嗑。老孙头说:“这养老院的名字没起好,叫啥‘名士’,叫老百姓养老院多接地气。”老王头说:“老百姓也是名士,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平等的,都应该被尊重。”老孙头“哦”了一声,觉得有些道理。⑤两个一天几乎二十四小时在一起,小摩擦也是经常有。比如天热时,夜里,老孙头喜欢开着空调睡,温度调到20℃,老王头就反对说:“空调整夜这么开最伤人,最舒服的温度是26℃,你这浪费电不说,还伤身。”老孙头早晨刷牙刮脸,水龙头老是开着,水哗哗地流,老王头看见了就说:“你这么长流水,多浪费!不用水时,把水关掉行不行?”⑥服务员小田每日进屋打扫卫生时,总是对俩很客气,嘘寒问暖,问有什么需求。老王头也没啥特殊需求,只是有时让小田帮忙用转账。老孙头对小田说:“你王叔以后就不要问他了,他是个老财迷,有钱也舍不得花。”又转过头对老王头说:“你我都是黄土埋到脖子的人,要钱有何用?给孩子攒钱?”老王头笑笑,说:“算你说对了。我家孩子多啊。”“多?有多少?”老孙头问。老王头说:“也不多,也就十几个。”老孙头嘲讽说:“十几个?真能胡扯,吹牛吧。”⑦两个胖在一起住了半年,老王头因为身体有病,离开养老公寓到医院治疗,老孙头又可以享受单间待遇了。老孙头心想,你可别再回来,自己住一个屋,多宽敞。两个月后,老王头没有回来,却来了一个瘦。老孙头问瘦,老王头不回来了?瘦说:“你不知道吧?人都不在了,脑梗。”老孙头心里一激灵,觉得心口发堵。⑧几分钟后老孙头又问瘦:“你怎么知道?”瘦答:“他是我们班长。”老孙头说:“你这个班长人品不错,就是太节约了,甚至抠门。”瘦说:“他这个人是挺节约,但是可不抠门,无偿资助十多个山区孩子读书,你行吗?反正我做不到。”⑨瘦的话让老孙头好像当头挨了一闷棍,顿时结结巴巴说不出一个字。憋好久,才缓过劲儿来,长长叹息一声说:“谁说咱这养老院没有名士,我看老王头就是!”⑩瘦来了后,又过了半年,一个早晨,老孙头对他说:“兄弟,咱们互换床位吧。”瘦说:“不用啊。”老孙头很坚决,说:“必须换。”换完床位,瘦趴在窗口向外一望,外面楼下的空地已经改造,变成一个小花园,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有删减)6.编辑部在采用稿件时,建议将原标题“换床位”更换为“名士养老公寓”。如果你是作者,你是否同意更换?请简要说明理由。【答案】可以换。“名士养老公寓”表面是代表这个养老公寓的名字,实际上是表现出文中的老王头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是“名士”,他的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影响着老孙头等人,值得学习和敬佩。而“换床位”则没有囊括全文内容,也不能突出人物的精神,弱化了文章的主旨。(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标题含义的能力。可以换。理由如下:依据③段“老孙头说:‘我来得早,这个床位就是我的,不换!’小田说:‘这是公寓领导定的。’”“小田还要说什么,老王头打手势制止小田,对老孙头说:‘不换就不换,多大一点事儿?换来换去怪麻烦,我这床位离门近,离厕所也近,也不错的。’”可知,本段文字仅是叙述关于老王头的一个相关情节。而全文除了这一事件外,还写了关于老王头的其他事件,但这些事件均与换床位无关。所以,“换床位”这个标题没有涵盖全文的主要内容。从人物性格刻画上,也不能够突出强调老王头高尚的精神品质;从主题角度来说,也弱化了对人物的精神品质的颂扬。(七)(2023·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记叙性文章,完成各题。30年的重量余秋雨①时至岁末,要我参加的多种社会文化活动突然拥塞在一起,因此我也变得“重要”起来,一位朋友甚至夸张地说,他几乎能从报纸的新闻上排出我最近的日程表。难道真是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