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登楼形象简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009335174ad9366e032cf93dd5d3c65/7009335174ad9366e032cf93dd5d3c651.gif)
![古诗词中的登楼形象简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009335174ad9366e032cf93dd5d3c65/7009335174ad9366e032cf93dd5d3c652.gif)
![古诗词中的登楼形象简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009335174ad9366e032cf93dd5d3c65/7009335174ad9366e032cf93dd5d3c653.gif)
![古诗词中的登楼形象简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009335174ad9366e032cf93dd5d3c65/7009335174ad9366e032cf93dd5d3c654.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中的登楼形象简析卞之琳的具有朦胧美的著名短诗《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好像是说楼上的人有闲情逸致在那里看风景。那么古诗词中又有谁在楼上眺望呢?让我们一起登上高楼,看看那些登楼远望的人是谁。一、是送别亲友的依依惜别的文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李白站在黄鹤楼之上,在烟花三月的美景之中,极目远望,一直看到朋友孤单的帆船消失在碧空尽头,水天相接之际。对朋友的挂念、惜别之情笼罩了整座黄鹤楼,随着无穷无尽的江水,扯动着离人的神经。唐人送别多于楼台,离别情绪经常为吟咏内容,然亦各有特色,彪炳千秋。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托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以示清亮纯洁、操守不移,展现出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并以此告慰洛阳亲友,别具一格的抒写心志亦使芙蓉楼大增其色。赵暇《江楼感旧》:“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全篇语言自然浅显,意境却空灵神远,读来意蕴含蓄,联想无穷。《登楼寄王卿》韦应物“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读这首小诗,我们眼前仿佛浮现出诗人韦应物的形象,见到他正在拾级登楼,对景吟唱。从前当他和王卿相聚时,经常一起游览:他们曾携手登楼(“踏阁”),纵目远眺;并肩上山(“攀林”),寻幽探胜。而如今呢,王卿已经远去楚地,只有诗人自己还滞留在海边的州郡。这会儿,当诗人孤独地登楼送目时,一种强烈的怀念故人之情不觉油然而生二、是心怀苍生的有志之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杜甫在万方多难之时登上高楼,虽是锦色繁花扑入眼帘,却仍因忧国忧民而黯然伤神。在高楼上望到的锦绣河山正是作者心急如焚焦虑的对象。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李益《上汝州郡楼》:“今日山川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李商隐《夕阳楼》:“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虽然因人因时而内涵有所不同,但皆忧天下之忧,故千古传唱。三、是怀才不遇的英雄杜甫登上岳阳楼,面对浩大的“吴楚东南诉,乾坤日夜浮”的洞庭湖,忧从中来,“凭轩涕泗流”。辛弃疾登上建康赏心亭,在高楼之上“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楼外的玉簪螺髻只能献愁供恨,自己满腔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无人理解,恢复中原的抱负只能在楼上呐喊。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则以苍劲悲凉的笔调,将生不逢时、孤单寂寞、壮志难酬、空怀无限的悲怆与茫茫空间、悠悠时间以及辽阔荒漠的北方原野相融,使人仿佛看到台上兀立着胸怀大志却报国无门之诗人在满目凄凉地对景咏叹。四、是闺中幽怨的女子“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I。”(温庭筠《望江南》)这位女子梳妆打扮后在楼上眺望,只为等心上人的归来,在望尽千帆过后,还不见自己所等的那条船,满腹的幽怨就像悠悠江水一样,绵绵不绝。“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就连不知道什么是愁的少妇,登上高楼之后,看到青青杨柳也会生出无限悔意。五、是充满诗意的哲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王之涣)。登上高楼,眺望美景,触发的不仅是普通情怀,更将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辽远开阔的胸襟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成为一种深邃的哲理。六、是不懂世事的少年辛弃疾《采桑子》“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词的上片,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我们知道,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上层楼”,无愁找愁。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耐磨用塑料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包装印刷器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动油脂泵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康尔健胶囊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铝材挤出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薄荷夹心软片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分析考核试卷
- 实验室仪器设备批发考核试卷
- 2025-2030年户外探险冻干能量棒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商用蒸汽炉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慢性病患者门诊身份管理方案
- 2025年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讲义(新高考)第2部分语法第23讲状语从句(练习)(学生版+解析)
- 连铸工职业技能大赛考试题库-上(单选、多选题)
- NB/T 11459-2023煤矿井下直流电法勘探规程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新高考Ⅱ)含答案
- 十七个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手册
- 爆花(2023年陕西中考语文试卷记叙文阅读题及答案)
- 自主签到培训课件-早安!幼儿园
- 2024-2030年中国大宗商品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一年级二年级奥数暑期培优题库
- 室内装饰拆除专项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