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等学校艺术类学生就业与择业观的统一_第1页
论高等学校艺术类学生就业与择业观的统一_第2页
论高等学校艺术类学生就业与择业观的统一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高等学校艺术类学生就业与择业观的统一

学生就业是所有社会的中心问题,也是影响社会、学校和学生的复杂现象。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毕业生既是全国高校毕业生这一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同时又具有不可忽视的特殊性。作为艺术类学生,其就业特点呈现出严重的地域选择性、行业集中性等特点。我们应当针对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在择业时所表现出的这些不同特点,开展行之有效的就业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择业观,满足毕业生的就业需求,从而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一、艺术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一)毕业生人数分析以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学院为例,学院现设有:戏剧影视表演、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艺术、舞台美术设计(形象策划艺术、影视美术设计、戏剧影视服装设计)等五个专业。毕业生人数基本成逐年递增的趋势,2006年毕业生人数92人,2007年毕业生人数112人,2008年毕业生人数204人。毕业生人数的增长幅度远高于就业需求的增长,且艺术类学生在择业时有着严重的地域选择性和专业集中性,以戏剧学院的学生为例,在选择就业城市时过多集中于济南和青岛两座城市,这就使得众多的相同专业的就业人员同时涌入一个狭小的就业市场,增加了就业难度,同时加剧了就业岗位增长缓慢和就业需求增长迅速之间的矛盾,客观上造成了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困难现象。(二)对就业的期望过大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除了“就业市场需求增长缓慢与就业人数增长过快的矛盾”这一客观原因外,毕业生主观方面缺乏科学的择业观也是原因之一。很多毕业生不能给自己恰当的就业定位,出现了很多高不成、低不就的例子,艺术类学生更是如此。由于艺术类学科高投入的特点,造成了大部分学生甚至是学生家长在就业时特别注重高回报,缺乏理性的思考,往往就业期望值过大,严重与社会客观脱节,出现了“有业不就,择业难”的尴尬局面。笔者在日常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常有县市级的电视台和招聘单位主动上门招聘,但少有学生问津。部分学生宁可在省会城市做临时性工作,也不愿意屈尊到基层。由此可见,帮助毕业生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将会有助于缓解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二、艺术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特征分析(一)业时期望值过高由于艺术类毕业生在择业时缺乏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的随意性,经常会出现自愿性的失业,这类学生在择业时期望值过高,对未达到自己预期的工作往往选择放弃,一味地等待自己预期的工作,就业的机会就在等待中一个个错过。艺术类毕业生往往注重个性的张扬,喜欢无拘束的环境,不愿意受到过多的束缚,这在客观上影响了他们的充分就业,导致他们就业积极性不高,这也使得艺术类学生较易出现自愿性失业。(二)正式就业情况以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学院为例,在近几年的总就业率中灵活就率业远远高于正式的就业率。一方面这是由于艺术类学科自身的专业特点所决定也是社会就业压力加剧的一个客观表现。2006年戏剧学院毕业生人数92人,表演(含播音)专业34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13人,舞台美术设计专业45人。在表演(含播音)专业34人中,正式就业12人,正式就业率35.29%;灵活就业18人,灵活就业率52.94%;总就业率88.24%。在戏剧影视文学专业13人中,正式就业2人,正式就业率15.38%;灵活就业8人,灵活就业率61.54%;总就业率76.92%。而舞台美术设计专业45人中,正式就业6人,正式就业率13.33%;灵活就业28人,灵活就业率62.22%;总就业率75.56%。2007年毕业生共112人,表导专业42人,播音与主持专业36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16人,舞台美术设计专业16人,研究生2人。其中表导专业42人中,正式就业5人,正式就业率11.19%;灵活就业32人,灵活就业率76.16%;总就业率87.66%。播音与主持专业36人中,正式就业4人,正式就业率11.51%;灵活就业26人,灵活就业率72.97%;总就业率84.48%。戏剧影视文学专业16人,其中正式就业2人,正式就业率12.5%;灵活就业12人,灵活就业率73%;总就业率85.5%。台美术设计专业16人,其中正式就业1人,正式就业率6.25%;灵活就业12人,灵活就业率74%;总就业率79.25%。2008年毕业生共204人,表演专业35人,播音与主持专业61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27人,舞台美术设计专业61人,导演专业16人,研究生4人。表演专业35人,其中正式就业12人,正式就业率34.29%;灵活就业18人,灵活就业率51.42%;总就业率85.71%。戏剧影视文学专业27人,其中正式就业3人,正式就业率11.11%;灵活就业17人,灵活就业率62.96%;总就业率74.07%。舞台美术设计专业61人,其中正式就业6人,正式就业率13.33%;灵活就业28人,灵活就业率62.22%;总就业率75.56%。导演专业16人,其中正式就业2人,正式就业率12.5%;灵活就业8人,灵活就业率50%;总就业率62.5%。播音主持专业61人,其中正式就业35人,正式就业率57.37%;灵活就业11人,灵活就业率18.03%,总就业率为75.4%。艺术类毕业生选择灵活就业者多,一方面是由于艺术类毕业生缺乏科学的就业观教育,在择业时表现出了很多的脱离了客观社会现实的想法,主动放弃了很多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是由于所学专业的特点所致,部分学生主动选择了更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灵活就业方式。三、艺术毕业生的就业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艺术专业的实际出发,开展适时的就业教育,适应市场需求,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一)从源头上防范就业风险的措施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如何让艺术类毕业生以发展的视角来审视自己,从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是就业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是解决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前提。笔者发现,部分艺术类毕业生在择业时有着严重的地域选择性、专业集中性、择业轻浮性,错误的就业观使得这些学生错误的对自己以及对社会竞争产生了错误的评价和认识。他们并没有认清现今社会竞争的残酷性和就业机会的转瞬即逝,盲目的以自我为中心错失很多就业机会。为了使部分艺术类毕业生在面对就业选择时不输在起跑线上,笔者认为,首先要让他们充分认清现代社会竞争的压力之大,毕业生就业之难,用发展的视角来适时的依据自身的专业实力、家庭背景、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为自己树立正确可行的就业观。对未能找到理想就业单位的毕业生要让其学会“先就业,再择业”的实用就业观,从就业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丰富自我,增加自身的社会竞争力,为以后可能出现的更好的就业机会储备实力,蓄势待发。适时地有针对性地为毕业生介绍国家关于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政策。例如,大力宣传2009年国家出台的《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高等学校毕业生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暂行办法》、“三支一扶”、“大学生考村官”等相关政策,让他们树立为祖国服务,到基层工作的奉献就业观。(二)回归主义特征—选择适合自我的就业方式“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就业教育的对象是高校毕业生,这就要求我们从毕业生的自身实际出发,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毕业生合理的选择适合当事人的就业方式。在实际的工作中笔者发现,多数艺术类学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创作欲望和表现能力、创作能力。艺术类学生强调个性的张扬,但他们同样具备刻苦努力、忍耐寂寞等优点。所以在帮助艺术类毕业生选择就业方式时要以其自身的特质和所学专业特点为重要参照。以灵活就业这种就业方式为例,在大众对就业方式的认知中灵活就业应该属于非主流、非首选的就业方式,多数学生家长并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选择这种就业方式,而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找到相对稳定的工作。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灵活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