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公开课1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4eda0a990a092897fe5d76be08afa79/94eda0a990a092897fe5d76be08afa791.gif)
![寡人之于国也公开课1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4eda0a990a092897fe5d76be08afa79/94eda0a990a092897fe5d76be08afa792.gif)
![寡人之于国也公开课1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4eda0a990a092897fe5d76be08afa79/94eda0a990a092897fe5d76be08afa793.gif)
![寡人之于国也公开课1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4eda0a990a092897fe5d76be08afa79/94eda0a990a092897fe5d76be08afa794.gif)
![寡人之于国也公开课1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4eda0a990a092897fe5d76be08afa79/94eda0a990a092897fe5d76be08afa79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整理《寡人之于国也》民贵君轻不愧亚圣,性善气正真乃完人。民贵君轻不愧亚圣,孟子的仁政思想一、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事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二、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三、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又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的仁政思想一、民本思想:二、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三、反
性善论“仁政”(省刑罚、薄税敛、争取民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仁、义、礼、智四种“善端”“浩然之气”
尊王道、行仁政的政治理想
在孟子看来,王道是尧舜先王之道,仁政是先王之道的核心与关键,是后世政道的准则,也是唯一合理的政道。
“贼仁者为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唯有德者居之,如果暴政害民,就是民贼,人人可得而诛之。尊王道、行仁政的政治理想
在孟子看来,王道是尧舜先王之尽心知性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尽心:将“四心”充分发扬知性:对本性中的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有正确深刻的认识并且身体力行。想要成为一个仁人,圣人,就只能反求诸己,使自身天然具备的善端充分扩展开来,全然呈现。尽心知性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在孟子看来,士的身份虽然处在君王之下,但士作为社会的良知,身上担负着社会责任,充当的是“王者师”的角色,有责任和义务去教导君王、引导君王行王道仁政。要敢于直言,要辅助君王成为尧舜一样的贤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
在孟子看来,士的身份虽然处在君王之下,但士作为社会的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舍身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辞也。(苟:苟且,即只顾眼前,得过且过。)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怍:惭愧。)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冯友兰:中国哲学是直接地在人心之内寻求善和幸福。)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名言:1、穷则独善其身,。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
3、为贵,次之,为轻。4、天时不如地利,。
达则兼济天下幼吾幼人之幼民社稷君地利不如人和达则兼济天下幼吾幼人之幼民社稷君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所处的时代“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各国诸侯争城夺地,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孟子所处的时代各国诸侯争城夺地,征1-3段知识梳理
1-3段知识梳理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知识点整理《寡人之于国也》
温故而知新第一段:于:对于凶:荒年,收成不好河内:黄河以北河东:黄河以东无如:比不上加:更第二、三、四段填:形容鼓声鼓:动词曳(yè):拖着走:逃跑直:只是,不过无:通“毋”温故而知新第一段:重点词语:1、河内凶
2、邻国之民不加少3、请以战喻
4、填然鼓之5、兵刃既接6、弃甲曳兵而走
7、或五十步而后止
8、以五十步笑百步(河,古代专指黄河。)(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更。)(打比方,说明。)(鼓,名词用作动词,敲鼓。)(助词,补充音节。)(接触、交锋。)(逃跑。)(有的人。)(介词,凭。)重点词语:1、河内凶(河,古代专指黄河。)(凶,谷物收成不
第五段:胜:尽数:密罟:网第六段:树:种植衣:动词,穿畜:畜养谨:认真从事庠序:学校申:反复陈述悌:敬爱兄长义:道理颁:同“斑”王:为王第七段:食人食:前“食”,动词,吃后“食”,名词,食物检:约束莩:饿死的人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罪,动词,归罪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颁”通“斑”)2、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3、直不百步耳(“直”通“只”)
4、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一、通假字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颁”通“斑”)一、通假字1、河内凶2、邻国之民不加少3、或百步而后止二、古今异义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今义:常指人运动暴躁,心肠狠。古义:更,再,副词.今义:常指增加古义:有人,有时今义:选择连词)1、河内凶二、古今异义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今义:常指人运4、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5、谷不可胜食也6、数罟不入洿池7、树之以桑8、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古义:兵器今义:战士,士兵古义:逃跑今义:行走古义:尽今义:胜利古义:细、密今义:数字或者数数古义:种植,动词今义:常指较高大的林木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同意认可4、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古义:兵器三、一词多义(补充)(一)王:1、然而不王者(称王wàng;名作动)2、梁惠王曰(君王wáng;名词)(二)食:1、谷不可胜食也(吃;动词)
2、狗彘食人食(食物;名词)(三)时:1、不违农时(季节;名词)
2、无失其时(机会、时机;名词)三、一词多义(补充)(四)以:1、请以战喻
2、可以无饥矣3、以时入山林4、申之以孝悌之义5、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五)于: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寡人之于国也3、颁白者不复戴于道路矣(用;介词)(凭借;介词)(按照;介词)(把;介词)(认为;动词)(比;介词)(对;介词)(在;介词)(四)以:(用;介词)(凭借;介词)(按照;介词)(把;介词(六)之:1、填然鼓之(音节助词;无义)2、王道之始也(结构助词;主谓间取消独立性;无义)3、五亩之宅(结构助词;的)
4、申之以孝悌之义(代词;百姓)(七)然:1、河内凶亦然(代词;这样)
2、填然鼓之(地、…的样子)3、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连词
然而、但是)4、赵太后曰:“然”(形容词
对的、认为…对的)(六)之:(八)则:1、则移其民于河东(顺接连词;就、那么)2、人死,则曰:“非我也,兵也”(转接连词;却)(八)则:(1)名词作动词1、填然鼓之鼓:打鼓
2、七十者衣帛食肉
衣:穿3、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为王、称王、统一天下4、树之以桑
树:种植
5、王无罪岁
罪:归罪、归咎四、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四、词类活用(2)动作名1请以战喻(战争)2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活着的人,死去的人)(3)形容词作动词
1、谨庠序之教(认真从事)(4)使动用法1、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使….迁移)(2)动作名五、句式固定句式:
1、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耳,是…也:只是……罢了,那还是……)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或…:有的…有的…)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是何异于…:这与……有什么不同呢?)五、句式固定句式:特殊句式(1)宾语前置句:未之有也(2)判断句:1、是亦走也
2、非我也,兵也
3、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3)状语后置句:1、申之以孝悌之义2、树之以桑
3、则无望民之多于领国也特殊句式讨论核心话题
民不加多
讨论核心话题民不加多民不加多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1段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3、4段
斯天下之民至焉5、6、7段民不加多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1段梁惠王:河内凶(移民移粟)河东亦然。结果:民不加多邻国之君:不用心结果:民不加少梁惠王尽力做了哪些事,为什么困惑?梁惠王:河内凶(移民移粟)河东亦然。结果:民不课文鉴赏
梁惠王于国尽心移民移粟结果民不加多邻国之君不用心民不加少疑问:何也?思考:梁惠王见到孟子为什么首先问关于“民”的问题?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攻争强,胜者为右”(《战国策序》)“争地以展,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课文鉴赏1.孟子为什么要“以战喻”?
以对方熟悉的“战”设喻,更便于启发对方。1.孟子为什么要“以战喻”?以对方熟悉的“战”设喻,更便于
以五十步笑百步2.孟子是怎样“以战喻”的?孟子怎样评价他的政绩?战场上,弃甲之兵,不论是逃跑五十步还是一百步,并没有实质上的区别,都是逃跑。
以五十步笑百步2.孟子是怎样“以战喻”的?孟子怎样评价他的成语:“五十步笑百步”含义: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可是却讥笑别人。以五十步笑百步来做比喻,说明梁惠王与邻国执政者没有本质区别。成语:“五十步笑百步”以五十步笑百步来做比喻,说明梁惠王与邻
3.在孟子看来,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何在?
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不尽心本质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3.在孟子看来,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何在?梁惠王移同位交流,翻译下列语句,注意解释红字部分。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同位交流,翻译下列语句,注意解释红字部分。斧斤以时入山林,材仁政七条王道之始不违农时(农)不入洿池(渔)以时入山林(林)王道之成树之以桑(纺)畜鸡豚狗彘(牧)勿夺亩时(农)谨庠序,申孝悌(德才)使民加多的措施如何?先富后教养生丧死无憾(养民教民)仁政七条王道之始不违农时(农)不入洿池(渔)以时入山林(林)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运用了什么手法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
狗彘食人食(诸侯贵族)
涂有饿莩(下层百姓)
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刺人而杀人归罪于武器
对比比喻施仁政行王道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运用了什么手法批评当
总结孟子的仁政思想:保民而王
1.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无憾”。
2.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
3.害民的并非荒年,而是虐政。
4.统治者要不断地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行仁政,行王道,以民为本,使老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真心归附。
总结孟子的仁政思想:保民而王尽心移其民移其粟民不加多?提出问题五十步笑百步梁惠王邻国之君喻分析问题行仁政之果之始之成斯天下之民至解决问题走未施仁政程度不同实质相同尽心移其民民不加多?提出问题五十步笑百步梁惠王邻国之君喻分析
《孟子》的犀利、《庄子》的恣肆、《荀子》的浑厚和《韩非子》的峻峭,被称为先秦散文的“四大台柱”。作为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孟子论辩之术在气势、声威、心理、思想、情感和技巧上,体现出众多高超之处。你能说说本文论辩艺术的高超之处吗?
《孟子》的犀利、《庄子》的恣肆、《荀子》的浑厚和《韩非文章写作特点:一、结构严谨。全文似乎散漫无章,实则结构严谨,段落分明,以使民加多为主线贯穿全文,思路清晰。二、善用比喻。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三、气势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如文章第三部分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音节铿锵,气势充沛。文章写作特点:一、结构严谨。全文似乎散漫无章,实则结构严谨你估计梁惠王会不会接受孟子的主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Module2Unit1Ihelpedmymum2023-2024学年四年级英语
- 教师职称申请书范文
- 照明设计调研报告共3
- 电商平台的物流配送模式创新
- 环境艺术设计与社区发展的关系研究
- 2025年锁类制品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知识产权申请流程中应避免的常见错误和风险
- 南京市玄武区2024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
- 现代艺术设计与商业品牌的融合策略
- 部编版:2022年七年级《道德A卷》上册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
- 售后工程师绩效考核指南
- 自动测试系统第1章第1节测试系统发展综述
- 2024年河南省水务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人才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Unit 7 Careers Topic Talk 导学案
- 春节复工复产安全教育培训
- 2024年广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护理质量改进项目
-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新能源方向)调研报告
- 输卵管积水疾病演示课件
- 2024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数据交换要求
- 劳动教育-专题一崇尚劳动(劳动的意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