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性肠炎并脱水诊疗规范儿童糖尿病诊疗诊疗规范诊疗规范指南修订印刷版三甲资料_第1页
轮状病毒性肠炎并脱水诊疗规范儿童糖尿病诊疗诊疗规范诊疗规范指南修订印刷版三甲资料_第2页
轮状病毒性肠炎并脱水诊疗规范儿童糖尿病诊疗诊疗规范诊疗规范指南修订印刷版三甲资料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诊疗规范指南修订印刷版三甲资料目录轮状病毒性肠炎并脱水诊疗规范儿童糖尿病诊疗诊疗规范类别消化儿科诊疗规范编号EEK-3-01名称生效日期今年-12-31制定单位消化儿科修订日期今年-12-31版本第3版疾病概述轮状病毒性肠炎(rotavirusgastroenteritis)是由轮状病毒(rotavirus)所致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病原体主要通过消化道(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热,呕吐及腹泻。病程大多较短,3-8天,为自限性疾病,少数较长。是腹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可发生流行或大流行。脱水是水分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所引起的体液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量的减少,脱水时除丧失水分外,尚有钠、钾和其他电解质的丢失。是轮状病毒性肠炎常见的并发症。一诊断1.临床表现:6-24月龄小儿多见。潜伏期1-3天,常伴发热及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初1-2天常发生呕吐,随之腹泻。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多,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镜检偶有少量白细胞。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约半数患儿心肌酶异常。脱水时根据患儿前囟、眼窝的凹陷程度、皮肤弹性、循环情况和尿量,可诊断为轻中重度脱水。有3%-5%体重或相当于30-50ml/Kg体液的减少为轻度脱水,有5%-10%体重减少或相当于50-100ml/Kg体液的减少为中度脱水,有10%以上的体重较少或相当于30-50ml/Kg体液的减少为重度脱水。体征:有或无脱水征,肠鸣音活跃。轻度脱水时无心率增快、脉搏可触及、血压正常、皮肤灌注正常、皮肤弹性正常、前囟正常、粘膜湿润、有眼泪、呼吸正常、尿量正常;中度脱水时心率增快、脉搏可触及减弱、体位性血压、皮肤灌注正常、皮肤弹性降低、前囟轻度凹陷、粘膜干燥、有眼泪或减少、呼吸深快、少尿;重度心率增快、脉搏明显减低、低血压、皮肤灌注减少出现皮肤花纹、皮肤弹性差、前囟凹陷、粘膜非常干燥、无眼泪、呼吸深快、无尿或严重少尿;2辅助检查:腹泻病毒、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生化、电解质、血气分析。3鉴别诊断:细菌性痢疾:常有流行病学病史,起病急,全身症状重。便次多,量少,排脓血便伴里急后重,大便镜检有较多脓细胞、红细胞和吞噬细胞,大便细菌培养有志贺痢疾杆菌生长,该患儿不支持。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反复呕吐、腹胀、腹痛,大便由红色糊状渐变为赤豆汤样,可合并腹膜炎、休克等,此患儿无腹胀及哭闹,故不支持。二治疗1.饮食疗法2.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纠正脱水和电解质酸碱紊乱。口服补液,静脉补液。补液原则:先快后慢,先浓后淡,先盐后糖,见尿补钾,见酸补碱,见惊补钙3.药物选择:口服补液盐;肠道菌群调节剂,胃肠粘膜保护剂;抗分泌药(消旋卡多曲);补锌(急性腹泻,6月以上20mg/日,6月以下10mg/日,疗程10-14天);其他具有胃肠功能调节作用的中成药制剂。4.中医中药:调脾散穴位贴敷,小儿推拿5.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时需扩容、纠酸及补液支持。感染中毒症状明显时需抗感染治疗。6.有外科急腹症表现需外科手术治疗。三出院标准食欲好,精神好,尿量正常,大便次数减少、性状好转。类别消化儿科诊疗规范编号EEK-3-02名称儿童糖尿病诊疗诊疗规范生效日期今年-12-31制定单位消化儿科修订日期今年-12-31版本第3版疾病概述:糖尿病:是体内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功能障碍所致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异常的全身性慢性疾病。儿童时期糖尿病是指小于15岁的儿童发生糖尿病者;95%以上为1型糖尿病,极少数为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被破坏而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所致。进一步分为自身免疫性和特发性。一诊断1、临床表现:起病较急,部分患儿常因感染或饮食不当而诱发。典型表现为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多尿常为首发症状,如夜尿增多,甚至发生遗尿,较大儿童突然出现遗尿应考虑有糖尿病的可能性。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者占20%-30%,年龄越小酮症酸中毒的发生率越高。表现为精神萎靡、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呼吸深长,有酮味,节律不整,口唇樱红,恶心、呕吐、腹痛,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甚至休克等。诊断依据:WHO咨询报告《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定义、诊断和分型-1999》公布的糖尿病最新诊断标准为:以静脉血浆葡萄糖(mmol/L)为标准:当患儿有“三多一少”症状、尿糖阳性时,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或任意血浆血糖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h的血糖≥11.1mmol/L(200mg/dl)者即可诊断为糖尿病。2、辅助检查:静脉血浆葡萄糖、尿常规、葡萄糖耐量试验、血液气体分析和电解质测定、血脂、血胰岛素及C肽水平、血胰岛素及C肽水平、血胰岛细胞自身抗体测定等。3、鉴别诊断:病毒性脑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惊厥、甚至昏迷,颅内压升高,神经受累表现,病理反射阳性,脑脊液有细胞数增多,蛋白增高,压力升高等改变,目前不符合。二治疗糖尿病是终身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治疗是综合性的,包括胰岛素治疗、饮食管理、运动及精神心理治疗。治疗目的是:消除高血糖引起的临床症状;积极预防并及时纠正酮症酸中毒;纠正代谢紊乱,力求病情稳定;使患儿获得正常生长发育,保证其正常的生活活动;预防并早期诊断并发症。1.药物:胰岛素治疗:根据胰岛素的种类及作用时间可分为短效普通胰岛素(RI)、中效珠蛋白胰岛素(NPH)和长效鱼精蛋白胰岛素(PZI)。剂量:新患儿开始治疗时可用RI0.5-1.0IU/(kg.d);年龄<3岁者用0.25IU/(kg.d),总量分3-4次注射,每次于进餐前20-30min皮下注射。参考残余β细胞功能,如空腹C-肽过低者及病程较长者,早餐前用量偏大,中、晚餐前用量可相等。剂量调整:根据血糖(有条件的单位可测定早晨空腹、早餐后2h、午餐后2h、晚餐后2h、及睡前的全血血糖)和尿糖检测结果按需调整胰岛素剂量注射部位:双上臂前外侧、大腿前外侧、腹壁等部位为宜。应按顺序成排轮换注射,每针每行间距均为2cm。以防止长期在同一部位注射发生局部皮下组织的纤维化或萎缩。2.饮食管理:糖尿病的饮食管理是进行计划饮食而不是限制饮食,其目的是维持正常血糖和保持理想体重。(1)每日总热卡需要量:食物的热量要适合患儿的年龄、生长发育和日常活动的需要,每日所需热量(卡)为1000+(年龄~80~100),对年幼儿宜稍偏高,此外,还要考虑体重、食欲及运动量。全日热卡分配为早餐1/5,中餐和晚餐分别为2/5,每餐中留出少量(5%)做餐间点心。(2)食物的成分和比例:饮食中能源的分配为:蛋白质15%~20%,碳水化合物50%~55%,脂肪30%。蛋白质成分在3岁以下儿童应稍多,其中一半以上应为动物蛋白,因其含有必需的氨基酸。禽、鱼类、各种瘦肉类为较理想的动物蛋白质来源。碳水化合物则以含纤维素高的,如糙米或玉米等粗粮为主,因为它们造成的血糖波动远较精制的白米、面粉或土豆等制品为小,蔗糖等精制糖应该避免。脂肪应以含多价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为主。蔬菜选用含糖较少的蔬菜。每日进食应定时,饮食量在一段时间内应固定不变。3.运动治疗:运动时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高,从而增强葡萄糖的利用,有利于血糖的控制。运动的种类和剧烈程度应根据年龄和运动能力进行安排,有人主张I型糖尿病的学龄儿童每天都应参加1小时以上的适当运动。运动时必须做好胰岛素用量和饮食调节,运动前减少胰岛素用量或加餐,固定每天的运动时间,避免发生运动后低血糖。4.宣教和管理:由于小儿糖尿病的病情不稳定,易于波动,且本病需要终生饮食控制和注射胰岛素,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种种精神烦恼,因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