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9/22022/10/22022/11/22022/12/22023/1/22023/2/22023/3/22023/4/22023/5/22023/6/22023/7/22023/8/2证券研究报告·行业动态中秋国庆假期铁路日均旅客量预计较2022/9/22022/10/22022/11/22022/12/22023/1/22023/2/22023/3/22023/4/22023/5/22023/6/22023/7/22023/8/2证券研究报告·行业动态中秋国庆假期铁路日均旅客量预计较核心观点1)中秋国庆假期铁路预计日均旅客量较2019年增长14.7%,日均旅客座席能力较2019年同期增长18.5%。9月15日单日售票量创历史2)中秋国庆假期广铁集团预计日均发送230.7万人次,较2019年增长25%。广州、深圳至长沙、潮汕、湛江等方向车票比较紧俏,候补人数较多。3)2023年1-8月长三角中欧班列运量同比增长12.5%,10年来累计开行逾2万列,运送货物超200万标箱。行业动态信息行业综述:日)交运板块整体较为稳定。本周铁路板块上涨1.15%,公路板块上涨4.10%。铁路:中秋国庆假期铁路日均旅客量预计较2019年同期增长14.7%中秋国庆假期铁路单日售票量创历史新高,日均旅客座席能力预计较2019年同期增长18.5%。铁路中秋国庆黄金周运输自9月27日至10月8日,为期12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9亿人次,推算日均旅客量较2019年增长14.7%。9月13日至16日,铁路共发售火车票7405万张,其中9月15日创下单日售票量2287.7万张的历史新高,单日铁路12306系统访问量达532亿次,反映了即将到来的国庆黄金周旅客出行需求更为强劲。铁路部门最大限度运用线路、车辆等资源,挖掘运输潜力,全国铁路实行高峰运行图,日均旅客座席能力预计较2019年同期增长18.5%。中秋国庆假期广铁集团预计日均发送230.7万人次,较2019年增长25%。中秋国庆黄金周运输自9月27日至10月8日,广铁集团预计峰在10月5日至6日。从国庆黄金周运输期预售情况来看,广州、深圳至长沙、潮汕、湛江等方向车票比较紧俏,候补人数较多。旅客出行需求的“扎堆”,造成局部地区和时段运能紧张,尤其在部分热门方向的线路上,一些始发、终到时间比较适宜或全程旅行时间更短韩军hanjunbj@SAC编号:S1440519110001李琛lichenyf@SAC编号:S1440523070005发布日期:2023年09月18日市场表现31%21%-9% 铁路公路上证指数相关研究报告铁路公路铁路公路12023年1-8月长三角中欧班列运量同比增长12.5%,10年来累计开行逾2万列。9月15日,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在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方起点——江苏省连云港市成功举办。长三角地区,2023年1-8月共开行中欧班列(含中欧方向和中亚方向,以下同)2927列(含去程和回程,以下同运送货物31.4万标箱,同比增长12.5%。10年来(截至今年8月长三角中欧班列累计开行逾2万列,运送货物超200万标箱,为长三角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有力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也带动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维持京沪高铁“买入”评级。1)京沪高铁3月13日起重新纳入港股通,带来增量资金变化。3月3日,港交所、深交所、上交所同时宣布沪深港通扩容,成份股覆盖将由大、中盘股票进一步拓展至中、小盘股票,全国铁路发送旅客同比增长176.4%。3)京沪本线最高票价上涨20%,中长期高铁票价仍具备提升空间,京沪线高铁公布票价仅为航空经济舱全价票的3折水平(2017年为4折水平4)京福安徽产能爬坡速度有望提升,路网协同效应持续释放。同时,建议关注广深铁路、大秦铁路等。高速公路:8月全国高速公路交通量同比增长约25%,较2019年增长10%以上,环比7月增长约9%;其中客车同比增长34%,环比增长10%;货车同比增长6%,环比增长4%。9月15日全国整车货运流量约为2019年日均值的120.78%,安徽整车货运流量约为2019年日均值的137.23%。维持皖通高速“买入”评级。铁路公路铁路公路2 3 3 4 6 6 9 92.2.2货车需求强劲,以快递为代表货物驱动货车流量增长 92.2.3差异化收费持续推进,高速公路企业盈利弹性空间有望打开 三、投资评价和建议:推荐京沪高铁、广深铁路、 3.1京沪高铁:大国重器,掌握核心资产 3 3 3 4 5 6 6 7 7 8 9 9 铁路公路铁路公路3一、行情综述:铁路公路板块保持稳定从交运各子板块相对沪深300的表现来看,路板块上涨1.15%,公路板块上涨4.10%。资料来源:Wind,中信建投本周(9月11日-9月15日)龙江交通、东方嘉盛、吉林高速领涨,涨幅分别为30.2%、23.1%和10.0%;海汽集团、新宁物流、吉祥航空本周跌幅分别为4.5%、3.5%和3.4%。本周铁路板块铁路物流、京沪高铁和大秦铁路分别上涨3.6%、1.2%和1.1%。本周公路板块龙江交通、吉林高速和赣粤高速分别上涨30.2%、10.0%和7.4%。图表2:交通运输行业涨跌幅股票排名前十(单位:%)图表3:铁路公路运输板块涨跌幅股票表现(单位:%)112233445566778899资料来源:Wind,中信建投资料来源:Wind,中信建投铁路公路铁路公路4001965.SZ000429.SZ000828.SZ000885.SZ000755.SZ000900.SZ资料来源:Wind,Bloomberg,中信建投美股中加拿大国家铁路、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和诺福克南方分别上涨7.94%、4.53%和4.29%。本周港股中四川成渝高速公路、江苏宁沪高速公路分别上涨3.36%和2.73%,越秀交通基建和浙江沪杭甬分别下跌4.32%和3.38%。5图表5:港股及海外市场铁路板块主要标的表现及估值NSC.N0525.HK2169.HK0177.HK0576.HK0152.HK42.42%资料来源:Wind,Bloomberg,中信建投铁路公路铁路公路6二、行业动态:暑运期间全国铁路发送旅客较2019年同期增长13.0%暑运期间(7月1日至8月31日)全国铁路旅客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约13.0%,7月和8月分别较2019年同期增长15.0%和11.1%。暑运期间(7月1日至8月31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8.3亿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约13.0%,创暑运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其中7月和8月全国铁路旅客量分别较2019年同期增长15.0%和11.1%。暑运期间,全国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达10269列,中老铁路、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分别发送跨境旅客2.6万人次、472万人次。货运方面,暑运期间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6.4亿吨;全国371家铁路直供电厂存煤7400万吨,同比增长16.5%,可耗天数35.4天;国家铁路发送粮食1960万吨,同比增长14%。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分别发送货物32.6万标箱、13.8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7.1%、20.2%;据国家铁路局数据,2023年7月全国铁路发送旅客4.09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80.9%,较2019年同期增长15.0%;货运总发送量4.15亿吨,同比增加0.1%。2023年上半年,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7.7亿人次,其中4、5、6月份旅客发送量快速攀升,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7.6%、5.6%、4.8%,4月29日发送旅客1966.1万人次,创铁路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2023年上半年全国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9311列,较2019年同期增长11.4%。图表6:五一假期营业性客运量恢复至2019年同期(%)图表7:2023年以来长三角铁路客资料来源:交通部,中信建投注:2019年同期为日均数据,公路营业性客运量不包括自驾出行客流资料来源:长三角铁路,中信建投铁路公路铁路公路74002010-042012-042014-042016-042018-042020-042022-04资料来源:Wind,中信建投铁路旅客周转量同比增速铁路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速2010-042012-042014-042016-042018-042020-04资料来源:Wind,中信建投铁路公路铁路公路8旅客发送量35022920671118广深城际列车189.6239.8297.1262.82386.2431.2502.7增速-9.6%-3.6%-12.5%-6.2%资料来源:Wind,中信建投铁路公路铁路公路92.2.1客车流量复苏增长,受益于私家车使用率大幅提升,以及汽2023年“五一”假期全国高速公路车流量较2019年同期日均增长20.6%,小客车流量同比2019年同期增长24.93%。根据交通部数据,2023年4月29日至5月3日(劳动节假期期间)预计全国高速公路流量累计31045.94万辆,同比2019年同期增长24.93%。根据中国公路学会数据,2023年8月全国高速公路交通量同比增长约25%,环比7月增长约9%;其中客车同比增长34%,环比增长10%;货车同比增长6%,环比增长4%。图表11:2019年以来中国高速公路车流量图表12:20资料来源:中国公路学会,中信建投资料来源:中国公路学会,中信建投注:1-2月数据差异主要源于春节假期影响“公转铁”背景下,以快递运输为代表的轻量货物驱动货车流量增长仍然强劲。2018年4月2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调整运输结构,减少公路运输量,增加铁路运输量(即“公转铁”),主要针对大宗货物。根据G7数据,2023年4月整车货运车流量已经恢复至2019年日均水平。我们认为,以快递运输为代表的轻量公路货物需求仍然强劲。2020-2022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834、1085亿件、1106亿件,同比增长31%、30%和2.1%,2022年受国内疫情反复影响较大。2023年一季度中国邮政寄递业务量达341.7亿件,同比增长8.5%,预计将持续推动高速公路货车流量的提升。铁路公路铁路公路1/11/151/292/122/263/123/264/94/235/75/216/46/187/27/167/308/138/279/109/2410/810/2211/511/1912/312/1712/311/11/151/292/121/11/151/292/122/263/123/264/94/235/75/216/46/187/27/167/308/138/279/109/2410/810/2211/511/1912/312/1712/311/11/151/292/122/263/123/264/94/235/75/216/46/187/27/167/308/138/279/109/2410/810/2211/511/1912/312/1712/31图表13:全国整车货运流量约为2019年日均值的123%90807060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170150130110907050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资料来源:G7,中信建投注:数据披露截至2023年9月8日资料来源:G7,中信建投差异化收费政策出台,高速公路企业盈利弹性空间有望打开。2021年6月2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发布了《全面推广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实施方案》(交公路函〔2021〕228号),要求各地于6月底前制定差异化收费方案,9月底前组织实施差异化收费,并于12月中旬形成总结评估报告上报。当前部分省份路段已经发布试行期(1年)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政策。方案具体内容包括一)分路段差异化收费。利用价格杠杆,均衡路网交通流量分布,提高区域路网整体运行效率。(二)分车型(类)差异化收费。继续深化分车型(类)差异化优惠政策。(三)分时段差异化收费。针对波峰波谷明显的路段,执行差异化收费,引导车辆错峰出行。(四)分出入口差异化收费。针对不同的出入口实行差异化收费,实现精准调流降费。(五)分方向差异化收费。针对资源省份货物单向运输特征明显的高速公路,可对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实施差异化收费。(六)分支付方式差异化收费。完善ETC电子支付优惠模式,加大ETC电子支付优惠力度。坚持以现行收费标准为基础、差异化下浮的原则。将现行政府定价调整为指导价,以现有政府定价收费标准为上限,赋予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一定的定价自主权。铁路公路铁路公路三、投资评价和建议:推荐京沪高铁、广深铁路、皖通高速1、中国高铁核心线路,沿线客源长期增长,疫后客流显著恢复1)京沪高铁连接“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沿线北京、江苏、天津等省份或城市自2010年以来人口持续流入,长期客源持续增长;京福安徽公司所辖线路处于“八纵八横”南北通道和东西通道的交汇点,区位优势显著。2)2023年春运铁路客流恢复至2019年同期85.5%,2月11日-13日当日铁路客流同比2019年增长约6%-15%,恢复程度好于其他出行方式。长三角铁路2月18日单日发送旅客再创2023年以来新高,春运旺季后旅客量维持高位,3月上旬长三角铁路将推出旅游专列,带来京沪高铁开行列数进一步增长。2、高铁网络加速贯通,带动跨线列车持续增长高铁网络加速建设,2023年有望提前完成2016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2030年目标4.5万公里,2025年高铁里程目标为5万公里,预计大概率将继续提前完工,届时“八横八纵”主干网络将基本形成。高铁组网完成,将极大化催生高铁网络的客流强度,高铁网络的不平衡性得以快速打破。预计越来越多的高铁网络将接入到京沪高铁等主要干线网,干线网的优势将进一步得以强化。3、京沪本线最高票价上涨20%,中长期具备进一步提价空间1)2021年6月25日,第三季度列车运行图京沪高铁标杆列车二等座票价按照662元“公布票价”执行,相比之前固定价格的553元上涨约19.7%。截至2023年1月中旬,京沪高铁二等座平均票价为580-587元,上涨幅度仅约5%,疫情影响逐步消退,票价有望实现逐步实现20%的涨幅空间,以2019年旅客周转量推算净利润将增厚21.1亿元。2)中长期来看,航空票价的持续提升打开了高铁票价提升空间。自2018年6月以来,京沪航线经济舱全价票持续提升,2022年冬春航季东方航空北京-上海经济舱全价票已经提升至2150元,相较于2017年的1490元上涨73.4%;而同期高铁二等座最高票价仅上涨19.7%,占航空经济舱全价票的比例由2017年的44.6%下降至30.8%。4、提速扩容不断推进,运能仍具备20%的提升空间京沪高铁未来运能仍然具备较大提升空间,主要可通过提高17节大编组列车占比、增加复兴号列车比例、京福安徽帮助缓解徐蚌段运输压力、增加夜间运营时间等方式。其中,17节编组列车全部替换完成后,最大运力较当前可提升14.1%。综合来看,京沪高铁最大运能仍具备20%左右的提升空间。5、京福安徽产能爬坡速度有望提升,路网协同效应持续释放1)不考虑疫情影响下,京福安徽2020年6月商合杭高铁开通后,原本预计三年时间内(即到2023年)实现盈利。当前疫情影响逐步消退,预计京福安徽产能爬坡有望加速,盈利能力或将快速回升。铁路公路铁路公路2)2017年以来京沪本线徐州东-蚌埠南区段本基本饱和,基本无法在该区段直接增加运行线。京福安徽旗下商合杭高铁已于2020年6月开通,开通之后可以分流一部分之前通过徐蚌段路过南京开往杭州的列车。根据《京沪高速铁路列车运行组织优化研究》测算结果,取消7列跨线列车相应可增加4对本线全程列车。1、大湾区铁路核心服务商,可担当非自身线路车次,盈利能力回升拐点已现1)公司为广铁集团旗下唯一上市公司,拥有深圳-广州-坪石全长481.2公里铁路资产,担当开行广州和深圳间城际列车、过港直通车以及各类长途旅客列车,同时为广东省内多条主干线路提供铁路运营服务,2019年两项业务收入合计占比约85%;货运及配套业务保持相对稳定。2)公司担当开行列车获取客票收入,非担当开行列车获取路网清算收入。与京沪高铁不同点在于,公司可担当开行不经过自身线路的车次,例如北京西、重庆西、昆明南、长沙南等至香港西九龙的直通车,其所使用的线路为广深港高铁线路。3)长途车业务收入逆势大增,铁路运营服务范围持续扩大,2023年Q1盈利能力回升拐点已现。公司长途车业务2022年收入逆势增长24.4%至48.3亿元,远超2019年水平,而旅客发送量仅为2019年的39.6%,客均收入较2019年上涨196.4%至281.8元,主要原因在于公司增开了部分包括赣深高铁方向的跨线长途动车组列车。同时,随着广东省内开通铁路线路的增加,公司铁路运营服务范围持续扩大,新增高铁运输能力保障费清算和客服设备维保费清算等其他服务,收入稳健持续增长。2023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46亿元,同比2019年增长20.13%;净利润大幅回升至4.1亿元,同比2019年增长3.85%,主要得益于香港跨境列车的恢复运营以及跨线高铁列车组的增开。而Q1城际列车、直通车和长途及其他列车客运量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45.5%、22.2%和63.2%。公司2016-2017年三季度业绩表现往往为全年单季度最高值,关注2023年Q3出行旺季公司业绩表现。2、香港接入全国高铁网络,直通车业务打开第一增长曲线香港通过广深港高铁接入全国高铁网络,目前广九城际直通车已升级为高铁直通车,香港与内地直通车未来开行空间较大。2018年9月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开通,香港接入全国高铁网络,高铁西九管制站抵港人数显著增长,2018年12月高达93.3万人。2023年1月香港红勘车站继续暂停服务,后续来往红磡的城际直通车或永久停运;广九直通车改为经过广深港高铁香港段(福田-香港西九龙),较原有广九直通车省时约23分钟,恢复初期日均安排6对。长期来看,香港与内地城市的直通车开行空间较大。我们预计在客座率75%情形下,京九高铁直通车单对贡献毛利约2.76亿元;客座率80%情形下,京九高铁直通车单对贡献毛利约3.09亿元。预计客座率75%情形下,公司目前担当开行的京九、重九等所有高铁直通车合计毛利贡献为8.51亿元;客座率80%情形下,公司京九、重九等所有高铁直通车合计毛利贡献为9.58亿3、广州站和广州东站改扩建完成后,高铁长途车业务打开第二增长曲线广州白云站预计2023年底开通运营,将承接广州站、广州东站的全部普速列车业务,也是广州站和广州东铁路公路铁路公路站未来更新改造成高铁站的前置条件。广州东站改扩建预计在2023-2026年。2023年3月广东省发改委印发《广东省2023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广州东站车站改扩建和配套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工程计划”建设起止年限为2023-2026年,总投资190亿元。2023年6月5日,广州市政府发布《广州站站城产居一体化地区控规优化及专项规划招标公告》,明确广州东站由7台15线改造为14台24线,东站规模的变化将影响广州站的功能定位和客流规模,进而影响广州站地区客流的变化。我们预计在客座率70%的情形下,公司每增开10对8节高铁长途列车所贡献的毛利约5.27亿元,每增开10对16节高铁长途列车所贡献的毛利约12.79亿元,后续广州站和广州东站改扩建完成后,公司高铁长途列车增开将持续增厚公司业绩。截至2023年5月底广州站、广州东站普速列车班次分别为71-75列、27-28列,后续该部分普速列车或将全部替换为高速列车。同时,广州至广州东三四线、广州南至广州站联络线以及广州东至新塘五六线建成后,广州站和广州东站开行高铁列数空间有望大幅提升。4、重视高铁组网价值,广东省高铁网络持续加密“十三五”期间,广东省时速200km以上的高铁线路里程突破2000公里,但是运营时速300km及以上的高铁线路仅仅只有京广高铁和广深港高铁广深段,2021年12月京港高铁赣深段开通,2022年贵广高铁提速改造工程正式开始。广汕高铁预计2023年9月30日开通,预计开行列车广州至惠州段100对/日,惠州至汕尾段54对/日。广湛高铁预计2024年开通,预计2030年旅客列车对数为55-64对/日,2035年旅客列车对数为77-86对/日,2045年旅客列车对数为108-120对/日。公司拥有货场和堆场面积达97.5万平方米,闲置土地资源有望重新得到有效利用,土地交储或贡献额外利润。2018年公司签订3.71万平方米土地收储协议,2020年获11.89亿元的土地收储补偿收益。2022年公司深圳龙岗部分土地被收储,预期补偿总金额9809.41万元。1、安徽跨省干线高速公司,核心路产剩余年限较长,直线折旧摊销下业绩弹性较大1)公司为安徽省内唯一的高速公路类上市公司,运营多数路产为跨安徽省国道主干线,位置优势显著。核心路产合宁高速、高界高速均位于国道主干线“两纵两横”中的南京-合肥-武汉通道内,宣广高速公路为杭州进入安徽省的主干道,宁宣杭高速直接连接南京和杭州。2)截至2023年6月,公司经营路产平均剩余年限预计为20.15年(假设合宁高速改扩建后年限延长25年,同时未考虑六武高速的收购),处在行业领先水平。核心路产合宁高速2019年12月完成改扩建,预计延长特许经营权年限25年(公司按照预计的经营权期限25年进行年限平均法摊销);宣广高速改扩建完成后延长年限为30年;高界高速预计于“十四五”末进行改扩建。3)公司采用直线折旧摊销法,成本较为固定,随着后续车流量恢复增长,业绩弹性较大。2020-2022年公司固定资产折旧为1.68亿元、1.69亿元和1.65亿元(2020年统计口径调整后),无形资产摊销(主要为收费公路经营权摊销)为7.53亿元、7.41亿元和7.59亿元,成本较为固定。铁路公路铁路公路2、安徽区域车流量增长值得重视,路产盈利能力强劲1)2023年“五一”假期期间全国高速公路车流量较2019年同期日均增长20.6%,小客车流量同比2019年同期增长24.93%;其中安徽高速公路车流量预计同比2019年同期增长46.3%,客车流量同比2019年同期日均增长48.8%。长期来看,安徽省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2011-2019年GDP年均增长10%,同时汽车保有量2012-2022年均复合增速13.1%,2022年安徽省汽车保有量较2019年增长23.9%。安徽区域车流量增长值得重视。2)安徽区域路产车流量中货车占比相对较高,货车收费标准往往高于客车,导致安徽路产盈利能力较强。货车多以2类及以上货车为主,收费标准在0.90元/车公里以上,客车多以小客车(即乘坐9人以下的小型轻便载客汽车)为主,收费标准在0.45元/车公里。3)安徽省高速公路平均建造成本相对较低,毛利率高于部分东部地区路产,净利率处于全国行业最高水平,路产盈利能力强劲。皖通高速历史新建、改扩建路产项目单公里成本在0.34-0.52亿元,粤高速、深高速等历史改扩建项目单公里成本在0.78-1.01亿元。3、公司改扩建陆续完成,多条断头路打通,提振车流量增长1)合宁高速2022年底全线“四改八”完成,2023年Q1日均车流量已达50,444辆/日,较2022年日均增长30.5%。宣广高速预计2024年“四改八”完成,车流量有望实现翻倍增长。2019年12月合宁高速安徽段“四改八”改扩建项目完工,合宁高速南京段、滁河大桥以及合六叶高速(为G40沪陕和G42沪蓉高速公路安徽段共用线)“四改八”改扩建项目分别于2021年12月、2022年7月和2022年12月完工,2全线八车道通行。根据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四车道设计日均车流量为2.5-5.5万辆/日,八车道设计日均车流量为6-10万辆/日,相较于四车道近乎翻倍增长。2)宁宣杭高速安徽段“断头路”2022年底全线打通,岳武高速安徽段“断头路”预计2023年内打通,有望实现扭亏为盈。宁宣杭高速江苏段、浙江段分别于2022年9月和2022年12月正式通车,宁宣杭高速全线贯通;2023年Q1日均车流量翻倍以上增长至10,202辆/日,2023年春运期间峰值约1.8万台次。岳武高速目前尚未全线贯通,东延线预计2023年内建成通车,作为连接武汉的主干线,或将持续带来业绩提升。3)高界高速相邻的合安高速改扩建二期已完成,2023年Q1日均车流量较2022年日均增长18.8%,达34,436辆/日;安庆大桥通过财政补贴形式对本地小客车减免通行费,同时相邻的无岳高速有望2023年贯通,有望提振车流量增长。4)公司拟收购安徽交控集团旗下的六武公司100%股权,六武高速顺接2022年12月改扩建完成的合六叶高速,车流量处于快速增长期,2023年1-2月六武高速断面交通量达2.48万辆/日,较2022年日均增长54.4%。4、公司分红率提高至75%,为高速公路上市公司最高分红水平2023年-2025年公司分红比例提升至75%,2021年-2022年公司每股股息均为0.55元/股,历史股息回报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假设按照公司六武高速收购草案进行,预计2023-2025年A股股息率为7.59%、8.40%和9.28%,港股股息率为10.67%、11.80%和13.03%。(截至2023年7月21日收盘价数据)铁路公路铁路公路预计2023-2025年营业收入(不考虑宣广高速PPP项目建造期收入)为49.51亿元、54.13亿元和57.92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19.11亿元、21.71亿元和24.21亿元。参考公司A股历史底部PE和同行PE估值水平9倍,以2025年预计归母净利润推算(2025年宣广高速改扩建完成后公司盈利水平相对稳定对应A股目标价为13.13元/股;参考公司港股历史底部PE和同行PE估值水平7倍,对应港股目标价为11.12港币/股。铁路公路铁路公路四、风险分析近年来高铁建设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部分地区存在盲目建设高铁、地铁现象,出现“重高速轻普速、重投入轻产出”等情况,导致铁路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问题,债务压力倍增。若部分建成高铁经营问题较大,或将导致高铁建设速度放缓,全国高铁组网进程放慢,从而导致全国高铁网络不平衡性持续性超出预期,带来高铁企业业绩提升放缓。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能源价格存在大幅度上涨的风险。其次,俄乌冲突带来国际能源市场不稳定性增加,导致国内能源安全保障面临一定压力,能源价格存在大幅提升风险,带来铁路企业成本大幅上涨。高速铁路具有准点率高、载客量大、经济舒适、受自然气候影响小等优点。2016-2019年京沪高铁持续优化列车开行方案,客座率稳步提高、列车开行质量不断提升,与公路客运、航空客运形成了差异化竞争的局面。但是,如果未来公路网持续扩张完善、航空客运准点率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仍可能影响旅客出行选择,如果出现大幅影响旅客周转量的情况,将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一定负面影响。由于铁路行业“全程全网”的业务特点,需要不同铁路运输企业之间相互提供路网服务。为建立铁路运输企业之间公平、公正、公开的清算秩序,原铁道部、原铁路总公司先后制定了《铁路运输进款清算办法》(铁财〔2005〕16号)《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明确有关财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微生物检验技师考试资格评估试题及答案
- 玻璃行业国际标准与认证流程考核试卷
- 畜牧业品牌推广与市场渠道建设考核试卷
- 潜水装备材料科学考核试卷
- 2024年项目管理考试复习建议试题及答案
- 老旧温室复耕方案范本
- 2025年金属非金属矿山提升机操作证考试题及答案
- 石膏在隔音材料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疾病预防控制与医疗废弃物处理规范考核试卷
- 云母制品在农业领域的创新应用考核试卷
- 小学四年级地方课程安全教育教案泰山出版社
- 化学性及药物性颌骨骨髓炎
- 神奇的植物王国课件
- 员工岗位技能考核评定表
- 人工气道的护理刘亚课件
- 项目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 垂体瘤-PPT课件
- 钻井井控装置
- 赣美版(江西)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全册教案
- 12队淘汰赛_对阵表
- 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发展现状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