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一周一练同步练习: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_第1页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一周一练同步练习: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_第2页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一周一练同步练习: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_第3页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一周一练同步练习: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经济建设的开展和曲折一、选择题1.某年?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说:“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确有很大影响。但是,我们不可坐等老天爷的恩赐,而应该努力改造自然,限制自然,利用自然,把提高粮食产量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在变革的过程中,右倾保守思想是经常存在的,需要用很大的力量同它进行斗争。〞这说明当时A.无视了经济开展客观规律B.“大跃进〞运动已经开始C.右倾保守思想已十分严重D.中共八大的方针得到坚持【答案】A2.1961年,我国规定:对粮、棉、油等一类产品坚持统购统销的政策;对猪、牛、羊、鸡、蛋等二类产品,通过合同进行洽购,完成任务后可上市自由销售;对一、二类以外的农副产品,那么允许上市出售,自由定价。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减少国民经济的统一管理B.使农民拥有经营的自主权C.缓解市场供给的紧张局面D.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答案】C3.漫画因其生动形象性而在宣传工作中有较强感染力。以下图为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有关集体食堂的宣传画。这反映出当时人民公社办集体食堂的意图是A.提升妇女的社会地位B.提高农民文化生活C.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D.实行绝对平均主义【答案】C4.以下图是一幅于1958年绘制的农民壁画。画中的文字是“稻子玉米搭彩门,悟空说是南天门,社员高坐哈哈笑,这是俺社幸福门〞。导致壁画中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劳动人民的创造精神B.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C.“左〞倾错误的严重开展D.科技开展的巨大成果【答案】C5.1956年中共八大肯定了陈云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即国家经营与集体经营、方案生产、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个体经营、自由生产、自由市场作为补充。这说明中共八大A.从根本上否认了苏联模式B.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C.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答案】D6.下面是1957—1960年中国全国职工总人数变化图,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一五〞方案期间集中力量开展重工业B.这一时期片面追求工业开展的高速度C.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D.八字方针的实施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开展【答案】B7.以下图为公私合营企业私股股东领息凭证。此凭证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私企合作化运动开始B.社会经济多元化趋势C.社会主义制度逐步建立D.私股人员社会地位变化【答案】C8.“一五〞方案规定,五年中的国家投资总额为766.4亿元,其中根本建设投资占55.8%,各部门所占比例按方案规定(如下表所示)。由此可见,我国当时A.充分利用了旧中国原有工业根底B.注重经济有方案、按比例统筹开展C.初步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D.着力改变原有工业布局的不平衡【答案】B9.作者在回忆拍摄?欢腾在早稻“卫星〞上?照片时写道:“在群众的启发下,让四个孩子站在稻穗上跳动,以显示稻穗的厚和密并富有沙发似的弹力。〞照片及作者的回忆说明A.人民公社化推动了农业大开展B.照片因为造假而毫无史料价值C.“大跃进〞时期存在浮夸风盛行的事实D.照片是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真实史料【答案】C10.如图为“1953—1973年中国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比照示意图〞,以下对1953、1958、1968、1973年GDP平均增长率比照的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1953年中国GDP超高的增长率是因为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完成B.1958年中国GDP增长率远远高于世界是因为“文化大革命〞的开始C.1968年中国GDP增长率低于世界根源是周边国家形势的恶化D.1973年中国GDP增长率高于世界是因为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答案】D二、非选择题11.〔22分〕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二下面是1836—1838年与1894年中国茶叶产销量统计表。1836-1838年〔平均每年〕1894年数量〔万担〕比例〔%〕数量〔万担〕比例〔%〕内销165.2976.78171.4844.32外销5023.22215.4455.68产量215.29100386.92100材料三1953年2月,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阔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置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阔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农村政策文件选编?〔一〕〔1〕阅读材料一,说明黄宗羲与商鞅思想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8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的成因以及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6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共中央提出将农民“组织起来〞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将农民“组织起来〞的得与失。〔8分〕【答案】〔1〕由重农抑商到工商皆本。〔2分〕原因: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商品经济开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市民工商阶层壮大;经世致用思想兴起。〔6分,答出3点即可〕〔2〕现象:产量扩大,外销增长,比例超过内销。〔2分〕成因:列强侵略,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2分〕影响:小农经济逐步瓦解,有利于商业开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开展。〔2分〕〔3〕理由: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所需要的粮食和原料,扩大工业品市场帮助农民走上富裕道路。〔4分〕得:1953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推动生产力开展。〔2分〕失:1958年在农村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是导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2分〕12.〔18分〕阅读下面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1952年底,党中央按照毛泽东同志的建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根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过渡时期总路线与三大改造的评价,有以下三种观点:一是龚育之提出的“既是水到渠成,又是重要开展〞;二是薛暮桥提出的“根本方向正确,但搞早了或搞急了〞;三是林蕴晖提出的“战略思想的重大变更〞,认为它离开了我国国情,离开了以开展生产力为中心。试评材料中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三大改造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观点一:社会主义总路线提出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三大改造,使“一五〞方案超额完成,并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根底,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文化建设提供了物质根底,为社会主义全面××局面的形成创造了条件。观点二:中国工业化建设是在极其落后的工业根底上进行的,进行重工业建设的物质根底缺乏;片面开展重工业,导致农、轻、重比例失调;苏联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经历了近20年,我国三大改造只用了三四年时间,后期存在着工作过粗、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