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延庆区历史模拟试卷_第1页
北京市延庆区历史模拟试卷_第2页
北京市延庆区历史模拟试卷_第3页
北京市延庆区历史模拟试卷_第4页
北京市延庆区历史模拟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2017年北京市延庆区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有一部中国古代历史故事集.下列故事与如图所示时代相符的是()A.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B.范蠡徙陶,致产百万C.楚汉相争,四面楚歌 D.坐堂先生,辩证施治2.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政事堂是中枢部门的首脑官署,也是正副宰相集体处理政事的最高权力机构.民政、军政、财政分属不同部门,主管财政的机构由盐铁、度支、户部组成.上述机构设置出现在()A.秦朝咸阳 B.东汉洛阳 C.唐朝长安 D.北宋汴梁3.康熙帝亲政后,在养心殿近侧特意选了一个房间,作为学习教室,请讲官讲解满汉文化和儒家经典,还请西方传教士讲解自然科学知识,并购置了大批科学仪器。这说明康熙()A.学习西方,应对边疆外来威胁B.安定民心,解决满汉民族矛盾C.顺应时代,萌生师夷长技思想D.好学不倦,提高治国理政能力4.明朝成化年间(1464年﹣1487年),苏州一个叫文若虚的读书人,随朋友去海外经商,贩卖“洞庭红"蜜桔到南洋,获利千倍。返途,捡到一个腹中藏有巨大珍珠的“海龟”,船到福建,被波斯商人玛宝哈高价买下,遂逐步成为大户人家。这说明当时()①大量农产品进入商品流通领域②学而优则仕及贱商的观念有所改变③政府已经放弃闭关锁国的政策④海上丝绸之路仍然发挥着一定作用。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5.梁启超在辛亥革命十周年,发表《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演讲,肯定了辛亥革命的民主与进步。两年后,再以《我对双十节的感想》为题演讲,对民国的乱象大加挞伐,并将原因归于国民党乃至孙中山。这说明梁启超()A.根本上反对辛亥革命和民主共和B.思想变化受共产党成立直接影响C.对辛亥革命既有肯定又进行反思D.与时俱进积极投身国民革命运动6.近代上海有诸多民族卷烟企业,其生产的“马占山将军牌”、“美丽牌”香烟一投放市场,供不应求,行销全国.图1和图2是20世纪30年代初刊登在《申报》上的整版广告。这两则广告折射出()①爱国将领的举动激发了民众抗敌救亡热情②抗日战争开始后商人以特殊形式抗敌御侮③民国政府把广告作为动员民众的主要手段④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下出现救亡高潮.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7.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始终襟怀坦荡,勇于面对自身所犯错误,并依靠自身力量不断发现和改正失误,从而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下列选项与所述内容相符的是()A.中共“一大”的召开 B.遵义会议的召开C.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D.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8.20世纪80年代,一批以中外文明交流为题材的电影集中上映,如以大唐盛世为背景、以敦煌艺术为底蕴的《丝路花雨》,由中国、意大利、美国、英国等多国合拍的《马可•波罗》,均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这些电影()①艺术地再现了丝绸之路和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史实②为研究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③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为融入世界提供了历史借鉴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艺术方面的体现.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如图为康德拉捷夫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波动周期表,下列对各时期史实叙述正确的是()A.①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B.②日本进行明治维新C.③英国建立“福利国家” D.④美国呈现经济“繁荣"10.如图中①②③④代表四个国家,对其历史上重要历史人物描述正确的是()A.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在①,颁布《民法大全》B.16世纪莎士比亚在②创作《哈姆雷特》,传播了启蒙思想C.19世纪恩格斯在③建立第二国际,推动国际工人运动D.20世纪罗斯福在④进行改革,推动经济发展11.19世纪,某国宪法规定:帝国法律高于各邦法律,帝国由若干个邦和自由城市组成。帝国中央权力极大,各邦有一些自治权,但是各邦地位很不平等。依据材料推断这是()A.美国联邦制 B.德国联邦制 C.法国共和制 D.日本天皇制12.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美国文化以电影、时装、摇滚乐这类商业形式牢固占领欧洲市场时,许多欧洲人不安地要求:欧洲应有一个简明有力的自我概念。法国在反对美国文化影响方面特别积极……他们认为自己是在为欧洲的价值和传统而战.与此相关的背景是()①多极化趋势出现②欧共体成立③人文主义兴起④新经济出现.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52分)13.(36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材料一墨子(约前479年﹣约前381年)是墨家学派创始人,其著作《墨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总结了力学、光学、几何学等多种自然科学知识,最早解释了小孔成像的科学原理.墨辩和印度因明学、古希腊逻辑学并称世界三大逻辑学。梁启超在《墨经校释•自序》中说:“在吾国古籍中,欲求与今世所谓科学精神相悬契者,《墨经》而已矣,《墨经》而已矣.”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前384年﹣前322年)曾创办吕克昂学园。他几乎在每一学术领域都有研究,著有《工具论》《物理学》等科学著作,最早论证了大地是球形的。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提出著名的三段论.英国科学史专家贝尔纳曾说:“现代科学是直接从希腊科学导来的,并由它备下了一个大纲、一种方法和一套语言.”(1)阅读材料一,概括墨子和亚里士多德在科学贡献方面的异同。材料二19世纪40年代,兵器家龚振麟借鉴英军火轮,并参考林则徐提供的《车轮船图》仿制成“车轮战船”。1905年,清政府成立学部。1909年,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通车。1914年,任鸿隽等一批留美学生,组织民间的中国科学社。1928年,在蔡元培推动下,国民政府成立了中央研究院.随后,在殷墟发现了大量青铜器和甲骨卜辞,筹建了紫金山天文台,还对我国的地下资源作了大量的地质勘探工作.20世纪30、40年代,涌现出叶企孙、吴有训、吴大猷等一批有世界影响的科学家。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1956年,毛泽东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国家先后制定实施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1963年至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取得了人工合成胰岛素、“两弹一星”、杂交水稻等尖端科技成果。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召开.1995年,我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2000年,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5年,屠呦呦获诺贝尔奖。2016年,中国科学院共拥有12个分院、100多家科研院所、130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成了完整的自然科学学科体系,整体水平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经国务院批准,2017年5月30日,将成为我国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2)阅读材料二,概括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对此特点进行分析。材料三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近代自然科学建立起来。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的开发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当今时代,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指导之下.(3)①结合所学,概述世界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时代背景.②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促进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冲击和破坏.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运用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4.(8分)世界不同文明的演进,不仅为本民族的社会和文化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更促进世界文化的相互理解、借鉴和交融.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由于亚欧非和美洲之间开始交往,不同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也在两个半球间传播。随后欧洲的船长们建立了双方永久性联系的桥梁……欧洲自由民和非洲奴隶组成的新移民开始定居西半球,同时欧洲亚洲人获得了新的食物(包括玉米、烟草、土豆等).……16世纪中叶,美洲开采出的白银通过西班牙的大型帆船贸易横跨太平洋直接运往中国.以白银为财源,欧洲得以在亚洲沿海地区的经济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据埃德蒙.柏克三世等《世界史﹣﹣﹣大时代》改编结合所学概括16世纪世界主要贸易路线,并分析新航路的开辟对中国的影响。15.(8分)《大西山》立足北京建城3061年和800多年建都史,以史实为依据,艺术地表达了北京人文历史的底蕴和特色鲜明的历史景观,纪录片体现了史学研究的一些重要方法.治史重在描述过去的变化并说明成因,司马迁所说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可谓是对史学真谛的精辟概括.王国维发展了司马迁的说法,更明确地提出“凡记述事物而求其原因、定其法理者,谓之科学。求事物变迁之迹而明其因果者,谓之史学.”﹣﹣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与技艺》自然科学的事项,为超时间空间的;历史事项反是,恒以时间空间关系为主要基件。……史迹之为物,必与“当时”、“此地"之两观念相结合,然后有评价之可言.﹣﹣摘编自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历史学的基本特征和研究方法.

2017年北京市延庆区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有一部中国古代历史故事集。下列故事与如图所示时代相符的是()A.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B.范蠡徙陶,致产百万C.楚汉相争,四面楚歌 D.坐堂先生,辩证施治【考点】2J: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发展.【分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图片切入,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发展进行思考.【解答】从图片中的“吴"“越”可知,题干反映的时间是春秋战国时期.A反映的是西周时期,排除;B是春秋战国时期,符合题意;C是秦汉时期,排除;中国民间称中医坐诊大夫为“坐堂先生”,追根索源,这种俗称还是从医圣张仲景开始的.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所以排除D;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发展,本题是一道地图式材料型选择题,考查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以及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政事堂是中枢部门的首脑官署,也是正副宰相集体处理政事的最高权力机构.民政、军政、财政分属不同部门,主管财政的机构由盐铁、度支、户部组成。上述机构设置出现在()A.秦朝咸阳 B.东汉洛阳 C.唐朝长安 D.北宋汴梁【考点】1H: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朝中央官制的设置,要求学生结合宋朝中央二府三司机构的设置特征来分析材料.【解答】A.秦朝没有政事堂机构.B.汉朝时期中央也没有政事堂.C.唐朝时期有政事堂会议,中央权力没有划分成民政军政财政三部分.D.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当时北宋时期,政事堂的主官是宰相,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民政大权,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事大权,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大权.材料指的是北宋时期的二府三司机构.故选D.【点评】宋朝政治体制的主要特点是加强中央集权,在职官制度上,中央集权、百官权力分散、重文轻武.宋朝官制,以元丰改制为界限,改制前、后各为一阶段,南宋又为一大阶段.宋代设中书、枢密、三司分掌政、军、财三大务,宰相之权为枢密使、三司使所分取.宰相、枢密使、三司使三者的事权不相上下,不相统摄.中枢官制是中央集权的轴心,官称和实职的分离,使朝廷内外大批官员无所事事,三省六部多有更迭,握有最高行政权者是“宰执”.宋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基本上消除了造成封建割据和威胁皇权的种种因素.为了防范文臣、武将、女后、外戚、宗室、宦官等六种人的专权独裁,宋朝廷制订出一整套集中政权、兵权、财权、司法权等各种制度.可以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是从宋代逐步发展的.3.康熙帝亲政后,在养心殿近侧特意选了一个房间,作为学习教室,请讲官讲解满汉文化和儒家经典,还请西方传教士讲解自然科学知识,并购置了大批科学仪器.这说明康熙()A.学习西方,应对边疆外来威胁B.安定民心,解决满汉民族矛盾C.顺应时代,萌生师夷长技思想D.好学不倦,提高治国理政能力【考点】V6:康熙帝的历史功绩.【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康熙时期的政治活动,要求学生结合康熙帝的历史功绩的基础知识来分析材料.【解答】A.材料反映的是康熙皇帝在行政之余学习文化知识,并没有反映出康熙皇帝,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边疆的威胁.B.从材料可以看出,康熙皇帝系学习汉族文化,也学习满族文化,学习西方的,这主要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知识文化水平,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执政能力,并不能直接反映出解决满汉矛盾目的.C.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当时没有师夷长技的思想,只有近代鸦片战争前后才出现师夷长技的思想.D.材料能够反映出康熙皇帝学习非常积极,结合康熙皇帝的历史功绩的基础知识,我们可以看出,他学习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执政能力.故选D.【点评】康熙皇帝是清朝著名的君主,在他统治期间,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铲除了鳌拜势力,加强了君主专制,同时也促进了经济发展,促进了文化发展,开启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康乾盛世,取得,这样的成就与康熙皇帝勤政爱民密切相关,也与他积极学习努力吸收前人的统治经验密不可分.4.明朝成化年间(1464年﹣1487年),苏州一个叫文若虚的读书人,随朋友去海外经商,贩卖“洞庭红"蜜桔到南洋,获利千倍。返途,捡到一个腹中藏有巨大珍珠的“海龟",船到福建,被波斯商人玛宝哈高价买下,遂逐步成为大户人家。这说明当时()①大量农产品进入商品流通领域②学而优则仕及贱商的观念有所改变③政府已经放弃闭关锁国的政策④海上丝绸之路仍然发挥着一定作用。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考点】2T:丝绸之路.【分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需要掌握明清时期经济观念的转变和对外贸易的状况.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提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即可.【解答】依据题干“文若虚的读书人”、“随朋友去海外经商”、“成为大户人家"可以得出学而优则仕及贱商的观念有所改变,故②正确.依据题干“船到福建,被波斯商人玛宝哈高价买下"说明海上丝绸之路仍然发挥着一定作用,故④正确.大量农产品进入商品流通领域不能从材料中得出,故①错误.明清时期严格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故③错误,故C项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考查对明清时期经济观念的转变和对外贸易的状况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5.梁启超在辛亥革命十周年,发表《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演讲,肯定了辛亥革命的民主与进步。两年后,再以《我对双十节的感想》为题演讲,对民国的乱象大加挞伐,并将原因归于国民党乃至孙中山。这说明梁启超()A.根本上反对辛亥革命和民主共和B.思想变化受共产党成立直接影响C.对辛亥革命既有肯定又进行反思D.与时俱进积极投身国民革命运动【考点】9A:辛亥革命.【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腐朽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解答】"肯定了辛亥革命的民主与进步“”对民国的乱象大加挞伐,并将原因归于国民党乃至孙中山“说明梁启超对辛亥革命既有肯定又进行反思,故C正确;AB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C.【点评】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6.近代上海有诸多民族卷烟企业,其生产的“马占山将军牌”、“美丽牌”香烟一投放市场,供不应求,行销全国。图1和图2是20世纪30年代初刊登在《申报》上的整版广告。这两则广告折射出()①爱国将领的举动激发了民众抗敌救亡热情②抗日战争开始后商人以特殊形式抗敌御侮③民国政府把广告作为动员民众的主要手段④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下出现救亡高潮。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考点】9S:抗日战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的反抗,要求学生结合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人民抗战的具体史实分析材料.【解答】①材料中的图片体现了马占山的抗日和中国东北的沦陷,你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这是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人民抗战的宣传,马占山的爱国抗日行为,激发了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热情.②材料反映了商人利用自己的产品来宣传抗战,体现了商人的爱国主义思想.③材料中的广告是民间行为,不是政府行为.④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30年代初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还没有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1936年初步形成,1937年最终形成.故选A.【点评】马占山(1885﹣1950),字秀芳,著名抗日爱国将领.1885年11月30日生于吉林怀德县,祖籍河北省丰润县.陆军中将加上将衔,被世人称作“抗日英雄“.1931年“九•一八“事变,马占山在齐齐哈尔就任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军事总指挥,率领爱国官兵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江桥抗战打响了抗日第一枪.马占山在“七•七“事变后,重上抗日前线,坚持武装抗日.解放战争期间,他又为和平而奔走,对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立下了功劳.7.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始终襟怀坦荡,勇于面对自身所犯错误,并依靠自身力量不断发现和改正失误,从而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下列选项与所述内容相符的是()A.中共“一大”的召开 B.遵义会议的召开C.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D.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考点】9Q:红军长征.【分析】本题考查长征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勇于面对自身所犯错误,并依靠自身力量不断发现和改正失误,从而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征关键时期,中共召开遵义会议,在与共产国际的联系暂时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中共独立自主的正确解决的党内问题,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故B正确.ACD均通过关键信息不符,故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实际考查遵义会议的特点,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直接得出结论,难度适中.8.20世纪80年代,一批以中外文明交流为题材的电影集中上映,如以大唐盛世为背景、以敦煌艺术为底蕴的《丝路花雨》,由中国、意大利、美国、英国等多国合拍的《马可•波罗》,均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这些电影()①艺术地再现了丝绸之路和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史实②为研究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③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为融入世界提供了历史借鉴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艺术方面的体现.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考点】ID:电影的起源与发展.【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电影艺术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电影艺术的特点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现实来分析材料.【解答】①以敦煌艺术为底蕴的《丝路花雨》,涉及到唐朝时期的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涉及到欧洲新航路开辟的社会背景,过儿材料,能够体现出电影,再现了当时社会现实.②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影视艺术不属于第一手的资料.③材料中的作品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有利于中国与世界联系的加强.④材料没有体现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信息,主要体现的是中外交流的信息.故选A.【点评】丝绸之路,简称丝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前202年﹣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并正式运用.9.如图为康德拉捷夫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波动周期表,下列对各时期史实叙述正确的是()A.①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B.②日本进行明治维新C.③英国建立“福利国家” D.④美国呈现经济“繁荣”【考点】DD:美国的“新经济”.【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规律来分析材料.【解答】①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是17世纪的事情,第一阶段反映的是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初.②日本进行明治维新应该是19世纪70年代而且还要中二阶段70年代以后经济权限衰退状态.③英国建立福利国家是二战以后,应该是四阶段.④四阶段反映的是美国30年代以后经济发展,材料中能够体现出二战以后美国经济发展黄金阶段.故选D.【点评】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战争结束后,经过恢复与改造,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南部呈现繁荣景象;第二阶段,面对危机与“通胀”,经过调整,8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形势好转,但债务负担沉重;第三阶段,通过调整政策,90年代以来,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10.如图中①②③④代表四个国家,对其历史上重要历史人物描述正确的是()A.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在①,颁布《民法大全》B.16世纪莎士比亚在②创作《哈姆雷特》,传播了启蒙思想C.19世纪恩格斯在③建立第二国际,推动国际工人运动D.20世纪罗斯福在④进行改革,推动经济发展【考点】X9: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分析】本题考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第二国际即“社会主义国际”“社会党国际”,1889年在巴黎开第一次大会,通过《劳工法案》及《五一节案》,决定以同盟罢工为工人斗争的武器.【解答】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在东罗马,颁布《民法大全》,故A错误;16世纪莎士比亚在英国创作《哈姆雷特》,传播了人文主义思想,故B错误;19世纪恩格斯在巴黎,建立第二国际,推动国际工人运动,故C正确;20世纪罗斯福在美国进行改革,推动经济发展,故D错误.故选C.【点评】第二国际是在资本主义相对稳定发展时期进行活动的.这时欧美工人运动在向横广方面扩展,各国处于建立民族国家范围内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并开展以合法斗争为主的时期.适应这个历史时期的特点,第二国际不是各国党的上级组织,各国党是独立自主的.它没有发表过成立宣言或纲领性文献,而是通过历次代表大会的决议给各国党指出行动方向.在很长时间内没有常设领导机构和共同规章,没有机关报.只是在每次代表大会上选出一个委员会负责筹备下次代表大会.11.19世纪,某国宪法规定:帝国法律高于各邦法律,帝国由若干个邦和自由城市组成。帝国中央权力极大,各邦有一些自治权,但是各邦地位很不平等。依据材料推断这是()A.美国联邦制 B.德国联邦制 C.法国共和制 D.日本天皇制【考点】6G: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分析】本题考查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实行联邦制,由22个邦和自由城市组成.帝国中央权力极大,各邦有一些民政自治权,但是各邦地位很不平等.事实上,德意志各邦已成为联邦政府的地方自治单位,失去了其原有的独立性.【解答】“帝国法律高于各邦法律,帝国由若干个邦和自由城市组成.帝国中央权力极大,各邦有一些自治权,但是各邦地位很不平等”指的是德国联邦制,故B正确;A与“帝国中央权力极大"不符,排除;C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B.【点评】宪法的颁布巩固了国家统一,将革命成果用法律的形式巩固下来.宪法的颁布使德意志帝国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标志着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是德国社会的一大进步.12.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美国文化以电影、时装、摇滚乐这类商业形式牢固占领欧洲市场时,许多欧洲人不安地要求:欧洲应有一个简明有力的自我概念。法国在反对美国文化影响方面特别积极……他们认为自己是在为欧洲的价值和传统而战。与此相关的背景是()①多极化趋势出现②欧共体成立③人文主义兴起④新经济出现。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考点】E6: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分析】本题考查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欧共体是西欧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政府出面组成的一个经济和政治集团,本质上是一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解答】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洲崛起并走向一体化,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故①正确;“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他们认为自己是在为欧洲的价值和传统而战”说明欧共体成立,故②正确;③④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A.【点评】欧洲共同体的基础文件《罗马条约》规定其宗旨是:在欧洲各国人民之间建立不断的、愈益密切的、联合的基础,清除分裂欧洲的壁垒,保证各国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和就业的条件,并通过共同贸易政策促进国际交换.在修改《罗马条约》的《欧洲单一文件》中强调:欧共体及欧洲合作旨在共同切实促进欧洲团结的发展,共同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52分)13.(36分)(2017•北京模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材料一墨子(约前479年﹣约前381年)是墨家学派创始人,其著作《墨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总结了力学、光学、几何学等多种自然科学知识,最早解释了小孔成像的科学原理。墨辩和印度因明学、古希腊逻辑学并称世界三大逻辑学.梁启超在《墨经校释•自序》中说:“在吾国古籍中,欲求与今世所谓科学精神相悬契者,《墨经》而已矣,《墨经》而已矣。”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前384年﹣前322年)曾创办吕克昂学园。他几乎在每一学术领域都有研究,著有《工具论》《物理学》等科学著作,最早论证了大地是球形的.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提出著名的三段论。英国科学史专家贝尔纳曾说:“现代科学是直接从希腊科学导来的,并由它备下了一个大纲、一种方法和一套语言。"(1)阅读材料一,概括墨子和亚里士多德在科学贡献方面的异同。材料二19世纪40年代,兵器家龚振麟借鉴英军火轮,并参考林则徐提供的《车轮船图》仿制成“车轮战船”。1905年,清政府成立学部。1909年,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通车。1914年,任鸿隽等一批留美学生,组织民间的中国科学社。1928年,在蔡元培推动下,国民政府成立了中央研究院。随后,在殷墟发现了大量青铜器和甲骨卜辞,筹建了紫金山天文台,还对我国的地下资源作了大量的地质勘探工作。20世纪30、40年代,涌现出叶企孙、吴有训、吴大猷等一批有世界影响的科学家。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1956年,毛泽东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国家先后制定实施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1963年至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取得了人工合成胰岛素、“两弹一星”、杂交水稻等尖端科技成果。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召开。1995年,我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2000年,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5年,屠呦呦获诺贝尔奖。2016年,中国科学院共拥有12个分院、100多家科研院所、130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成了完整的自然科学学科体系,整体水平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经国务院批准,2017年5月30日,将成为我国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2)阅读材料二,概括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对此特点进行分析。材料三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近代自然科学建立起来.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的开发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当今时代,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指导之下。(3)①结合所学,概述世界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时代背景。②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促进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冲击和破坏。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运用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考点】32:百家争鸣;HC: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VF:亚里士多德对人类的贡献.【分析】(1)本题考查墨子和亚里士多德在科学贡献方面的异同,创办教育,培养科学人才;都著有科学著作,都是百科全书式学者(或总结多项科学成果);对一些自然现象作出创造性的科学解释;所创立的逻辑学,在逻辑学史上享有重要地位.(2)本题考查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政府对科技的重视程度是影响科技发展的关键因素.(3)本题考查世界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时代背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或手工工场产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民族国家兴起.【解答】(1)“其著作《墨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总结了力学、光学、几何学等多种自然科学知识,最早解释了小孔成像的科学原理.墨辩和印度因明学、古希腊逻辑学并称世界三大逻辑学”“他几乎在每一学术领域都有研究,著有《工具论》《物理学》等科学著作,最早论证了大地是球形的.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提出著名的三段论”同:创办教育,培养科学人才;都著有科学著作,都是百科全书式学者(或总结多项科学成果);对一些自然现象作出创造性的科学解释;所创立的逻辑学,在逻辑学史上享有重要地位.异:对后世科学技术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同(或墨子学派我国对后世科技发展没有直接影响;亚里士多德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科学精神,对西方近代科学的产生起到重要作用.(2)第一小问,“1995年,我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2000年,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5年,屠呦呦获诺贝尔奖.2016年,中国科学院共拥有12个分院、100多家科研院所、130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成了完整的自然科学学科体系,整体水平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水平方面:科技发展从学习西方到领先世界(或科技水平由落后到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原因方面:政府对科技的重视程度是影响科技发展的关键因素.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晚清时期,面对民族危机,开始向西方学习科技;清末新政推动科技的发展,取得一些世界领先的成就,但中国科技发展水平整体落后.民国时期,政府组织科学家开展科技研究,取得一些显著的科技成果.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科研机构,制定科学规划,取得一批尖端科技成果.改革开放后,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科技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3)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或手工工场产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民族国家兴起(或资产阶级革命发生).②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为:(1)同:创办教育,培养科学人才;都著有科学著作,都是百科全书式学者(或总结多项科学成果);对一些自然现象作出创造性的科学解释;所创立的逻辑学,在逻辑学史上享有重要地位.异:对后世科学技术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同(或墨子学派我国对后世科技发展没有直接影响;亚里士多德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科学精神,对西方近代科学的产生起到重要作用.(2)特点:水平方面:科技发展从学习西方到领先世界(或科技水平由落后到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原因方面:政府对科技的重视程度是影响科技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晚清时期,面对民族危机,开始向西方学习科技;清末新政推动科技的发展,取得一些世界领先的成就,但中国科技发展水平整体落后.民国时期,政府组织科学家开展科技研究,取得一些显著的科技成果.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科研机构,制定科学规划,取得一批尖端科技成果.改革开放后,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科技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3)①时代背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或手工工场产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民族国家兴起(或资产阶级革命发生).②示例一辩证论证科技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人类先后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计算机网络,导致整个社会人际关系发生着深刻的改变.科技发展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成为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和发达国家主导全球化的工具,加大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科技革命对自然环境的冲击和破坏,进而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人类是自然的产物,地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场所,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必然的选择.示例二事实论证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促进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可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冲击和破坏,它具有两重性,关键取决于人类的运用.比如,核能的研制.爱因斯坦著名的“质能方程式”是科学史上伟大的发现,原子核能因此被开发出来,但是用于战争的原子弹又使人类自身蒙受灾难.但这并非原子能的错,而是错在人类将它用于战争.由此可见,科学家的工作不仅是某个人的,也是全社会的.在社会越来越具有科学性的同时,科学也正越来越具有社会性.【点评】“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14.世界不同文明的演进,不仅为本民族的社会和文化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更促进世界文化的相互理解、借鉴和交融。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由于亚欧非和美洲之间开始交往,不同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也在两个半球间传播。随后欧洲的船长们建立了双方永久性联系的桥梁……欧洲自由民和非洲奴隶组成的新移民开始定居西半球,同时欧洲亚洲人获得了新的食物(包括玉米、烟草、土豆等).……16世纪中叶,美洲开采出的白银通过西班牙的大型帆船贸易横跨太平洋直接运往中国。以白银为财源,欧洲得以在亚洲沿海地区的经济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据埃德蒙.柏克三世等《世界史﹣﹣﹣大时代》改编结合所学概括16世纪世界主要贸易路线,并分析新航路的开辟对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