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课件25张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大学之道》课件25张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大学之道》课件25张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大学之道》课件25张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大学之道》课件25张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校训:止于至善校训:明的

信民

止于至善校训: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校训:明德格物关于“大学”由周代大学发展而来,成为汉代及以后各封建朝代的太学。《汉书·礼乐志》:“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於国,设庠序以化於邑。”《大学》来源

到了唐代,韩愈、李翱从维护儒家的所谓“道统”出发,十分推崇这两篇文章,把它和《论语》、《孟子》相提并论。到了宋代,程颢、程颐更是竭力推崇这两篇文章。《大学》《中庸》本为《礼记》中的一章南宋以前没有单独刊行过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并为四书之首。

《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间,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朱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自由朗读《大学之道》,把握经典节奏

圈画“三纲”语句,解读内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未尝有当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大学》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大学》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在亲民者,言大学之道,在于亲授于民”——孔颖达亲民:成人达己

内圣外王亲民:亲近爱抚民众。一说“亲”当作“新”,“新民”即使天下人去旧立新,去恶向善新民相较于亲民的突破性在哪里?明德新民至善美好的德行使天下人去旧更新达到善的最高境界朗读“八目”语句,解读内容: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理解:古代的那些有大德的人,都以彰显人内心原有的光辉品德为主。彰显品德就必须先把国家治理好,想要把国家治理好,那就要处理好家庭和家族的关系,而家庭由个体组成,能否使家庭和谐有序,个体成员的修养非常重要。一个有修养的人,首先心要正,即不偏不倚,这就要求我们排除私心杂念,去除妄想,做到“意诚”,“意诚”而后“心正”。要想使意念诚实不欺,就只有获得更多的知识,而知识的获得,源于推究事物的原理。哪些句子体现了“八目”的顺序,反复朗读,思考为什么这样排列顺序?1.语句:“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2.顺序: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3.理由:八目中,“修身”是根本,也是关键。修身的方法——“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的目的——“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就是全面透彻地研究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致知”:就是要获得对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认识。“诚意”: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

不自欺。“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情感的偏向。“修身”: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齐家”:是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

“格物、致知”为第一步,对应的是“知”的功夫;“诚意、正心、修身”为第二步,对应的是“修”的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第三步,对应的是“用”的功夫。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修己

“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安人。

问题研讨“修齐治平”四者的关系如何?要达到身修,需经过哪些步骤?“修身”的意思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是《大学》中对个人修养的最高要求,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齐家是指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它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

身修需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个步骤。“格物致知”就是要通过对事物的研究而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识的过程,为下一步诚意、正心奠定基础。请同学思考“三纲”和“八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三纲是八目的宗旨,八目是三纲的具体步骤

怎样实现“三纲”“八目”的目标?(原文)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知”、“止”、“定”、“静”、“安”、“虑”、“得”,是实现“三纲”、“八目”的七个步骤。文章逻辑结构本文的论证特点1.论证结构严谨,条理清晰。2.运用排比、顶真的修辞手法手法,增强气势,加强论证3.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了语势,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

纵览四书五经,我们发现,儒家的全部学说实际上都是循着这三纲八目而展开的。所以,抓住这三纲八目你就等于抓住了一把打开儒学大门的钥匙。循着这进修阶梯一步一个脚印,你就会登堂入室,领略儒学经典的奥妙。就这里的阶梯本身而言,实际上包括“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前面四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后面三纲“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间的“修身”一环,则是连结“内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内修”项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它与后面的“外治”项目连在一起,是“兼善天下”。

下面的材料是《大学》一书中关于论述“诚意”“正心”的文字,反复朗读,结合注释,疏通文意,谈谈怎样才能做到“诚意”和“正心”?拓展延伸,思考讨论诚意

“所谓诚其意者,毋(wú)自欺也,如恶(wù)恶(è)臭(xiù),如好(hào)好(hǎo)色,此之谓自谦(qiè)。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yǎn)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恶恶臭:厌恶腐臭的气味。臭,气味。好好色:好,喜好;好色,美色。

谦:通“慊”(qiè),满足。厌然:遮遮掩掩、躲躲闪闪的样子。

正心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fèn)懥(zhì),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hào)乐(yào),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