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常用修辞手法_第1页
高考诗歌常用修辞手法_第2页
高考诗歌常用修辞手法_第3页
高考诗歌常用修辞手法_第4页
高考诗歌常用修辞手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诗歌常用修辞手法..第一页,共45页。修辞手法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反复、对偶、

排比、设问、反问、倒装、顶针、通感、反语、双关第一页第二页,共45页。1、比喻基本类型: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喻词为“像、似、若、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恰似”等。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变成、构成了”等连接。例如:手肿成了大熊掌。3)借喻: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喻体直接出现于本体的位置。例如:其缺点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4)博喻:连续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喻体,来说明或描绘本体。例如: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第二页第三页,共45页。2.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1)拟人:把物当做人写。例如:太阳的脸红起来了。(2)拟物(借物喻人):人比作物,即把人当做物来写。例如: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例如:咀嚼着时间。第三页第四页,共45页。3、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手法。部分代整体。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特征代本体。例如:给一个袁世凯(当时的银元)不行么?具体代抽象。例如:骨头很硬。工具代本体。例如:被枪炮打进门。第四页第五页,共45页。名称代泛称。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结果代原因,例如:反动政权一见农民就发抖。(发抖指害怕)作者代作品,例如:读鲁迅。牌号代本体,例如:抽宇宙牌。(指香烟)第五页第六页,共45页。4、夸张:即言过其实。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例: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第六页第七页,共45页。5、反复:连续重复某一词语或句子以强调某个意思或者抒发某种感情。分为连绵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绵反复:时间总是太短太短。间隔反复:风雪一天比一天大,人们的干劲一天比一天猛。第七页第八页,共45页。6、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基本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1、正对,例如:徘徊板仓小径,依恋韶山故园。2、反对。例如: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如: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第八页第九页,共45页。7、排比: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例: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第九页第十页,共45页。8、层递:三个或以上结构相似,语气递升或递减的词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表达层层递进的内容。递升,例如:保卫家乡,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递降,例如:对于国内外、省内外、区内外的情况要做出周密的调查。第十页第十一页,共45页。9、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的修辞格。例:实在是标致极了。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第十一页第十二页,共45页。10、双关:利用语音与语义的联系,语句同时兼顾表里两层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例如:我失骄杨君失柳。周繁漪:好,你去吧!小心,现在,(望窗外,自语)风暴就要起来了!第十二页第十三页,共45页。11、顶针:前一句句末的词语作为下一句的起头。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象谁,谁装谁,谁就象谁。听雨雨住,住听雨楼边,住听雨声,声滴滴,听、听、听;观潮潮来,来观潮阁上,来观潮浪,浪涛涛,观、观、观。第十三页第十四页,共45页。12、回环:利用句子首尾词语变换次序,把排列次序不同的语句紧紧连接在一起,给人以回环往复的感觉。例如:科学需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更需要科学。第十四页第十五页,共45页。13、通感:用描写一种感官的词语去描写另一种感官感觉。例如:女子们的笑声像水上的波纹。第十五页第十六页,共45页。14、设问: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例: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踏出来的,从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鲁迅《生命的路》)第十六页第十七页,共45页。15、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反问只问不答。例: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第十七页第十八页,共45页。16、互文: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例:秦时明月汉时关。烟笼寒水月笼沙。第十八页第十九页,共45页。17、呼告:写文章时,对著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跟他(它)说起话来,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呼告。运用呼告,能增加抒情效果,加强感染力。

例: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诗经·硕鼠》天啊!为什么你要这样对我?秋,听说你已来到.第十九页第二十页,共45页。18、对比: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例: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臧克家第二十页第二十一页,共45页。练习1、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第二十一页第二十二页,共45页。练习1、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比喻:以“磁针石”比喻忠于宋朝的一片丹心,表明自己一定要战胜重重困难,回到南方,再兴义师,重整山河的决心。)第二十二页第二十三页,共45页。2、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汉乐府民歌·战城南》)第二十三页第二十四页,共45页。2、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汉乐府民歌·战城南》)(两句是互文,“战”与“死”互补,“城南”与“郭北”互补,实际是说:“战于城南郭北,死于城南郭北”。)第二十四页第二十五页,共45页。3、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第二十五页第二十六页,共45页。3、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一边写战士们浴血奋战,一边写将官们骄奢淫逸。两相对照,异常尖锐地把矛盾揭示了出来。)第二十六页第二十七页,共45页。4、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诗经·王风·采葛》)第二十七页第二十八页,共45页。4、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诗经·王风·采葛》)(层递:按照时间单位的大小,从“三月”到“三秋”再到“三岁”,既在时间单位上递进,又在情感方面递进,表明了越来越多的相思之情。)第二十八页第二十九页,共45页。5、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第二十九页第三十页,共45页。5、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通感:这一句的妙处,在于用听觉感受“闹”表现视觉感受,呈现出一幅杏花盛开、春意盎然的景象。)第三十页第三十一页,共45页。6、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汉乐府·江南》)

第三十一页第三十二页,共45页。6、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汉乐府·江南》)

(排比:最后四句以排比的句式,铺排渲染,描绘出鱼儿们倏忽往来、活泼嬉戏的动态,衬托出采莲少女的活泼可爱及愉快心情。)第三十二页第三十三页,共45页。7、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第三十三页第三十四页,共45页。7、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对偶:以“杨柳依依”之乐景,写“昔我往矣”——征人离家踏上征途,生离死别之哀愁;以哀景“雨雪霏霏”写“今我来思”——征人踏上归乡途之乐)第三十四页第三十五页,共45页。8、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戴叔伦《转应曲》)第三十五页第三十六页,共45页。8、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戴叔伦《转应曲》)(反复:“边草”的反复,就造成了一种茫茫无边的荒凉草原的意境,从而为那老兵提供了一片迷离的活动背景,以烘托其空虚彷徨的心理状态。“明月”的反复,既造成一种月光满地,使戍卒辗转难寐的意境,又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韵致,强烈地烘托了那老兵的辗转反侧的思乡情绪。)第三十六页第三十七页,共45页。9、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人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迥廊;绕迥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螫;泣寒蛰,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呀!不思量,除是铁心肠;铁心肠,也愁泪滴千行。[马致远《汉宫秋(第三折)》](2005年湖北卷)第三十七页第三十八页,共45页。9、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人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迥廊;绕迥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螫;泣寒蛰,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呀!不思量,除是铁心肠;铁心肠,也愁泪滴千行。[马致远《汉宫秋(第三折)》](2005年湖北卷)(顶针:首尾相接,句句蝉联,成功地抒发了别后伤感的凄凉之情。)第三十八页第三十九页,共45页。10、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子夜歌》其七)第三十九页第四十页,共45页。10、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子夜歌》其七)(双关:[丝]蚕丝。谐“情思”的“思”。[匹]布匹,谐匹配的“匹”。表面讲织丝不成匹段,实际是讲两人不能成配偶。)第四十页第四十一页,共45页。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