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2.2.2大气的运动课件鲁教版必修_第1页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2.2.2大气的运动课件鲁教版必修_第2页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2.2.2大气的运动课件鲁教版必修_第3页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2.2.2大气的运动课件鲁教版必修_第4页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2.2.2大气的运动课件鲁教版必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时大气的运动一二一、热力环流1.形成原因:地面冷热不均。一二2.形成过程:(1)冷热状况:A受热,B、C冷却。(2)气流运动:①垂直运动。一二②水平运动。思考讨论

气流一定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吗?

提示:不一定。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总是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但在垂直方向上空气是对流运动,根据近地面的冷热情况来判断。近地面气温高,空气上升;近地面气温低,空气下沉。一二二、大气水平运动——风1.形成风的原因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2.主要作用力一二3.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以北半球为例)一二

思考讨论

假设北半球不同高度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同,高空和近地面风速有何差异?

提示:由于高空没有摩擦力,所以高空的风速大于近地面。探究一探究二主题活动歌曲《军港之夜》中唱道:“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风你轻轻地吹……”结合材料探究:(1)你认为歌词描述“海风”的部分妥当吗?提示:仅从小范围的大气运动来分析,其描述是不妥当的。在滨海地区,夜晚陆地降温快,气温低,形成高压,而海洋降温慢,气温高,形成低压,近地面风应该从陆地吹向海洋。探究一探究二提示:(2)根据海洋和陆地的受热状况,画出海边夜晚的热力环流示意图。

探究一探究二名师精讲一、等压面的形态变化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中,等压面发生了如下(a→b→c)的形态变化。由图中等压面的变化可知:①等压面上凸为高压区,下凹为低压区。②高压区、低压区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在垂直方向上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③同一地区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类型相反。探究一探究二二、常见的热力环流

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典例剖析【例题1】

导学号58734045下图为北半球高空气压分布图,图中MN为等高面。据图完成下列各题。(1)甲、乙两处地面冷热不均,其中受热的是

处,气压

;冷却的是

处,气压

(2)图中A、B、C、D、E五处,气压相等的是

三处,探究一探究二解析:1.读图析图:第(1)题,根据甲、乙两地的垂直气流运动方向可知,甲处气流上升,判断该地受热,气压低;乙地空气下沉,判断该地冷却,气压高。第(2)题,根据图示的等压面分布,位于同一等压面上则气压相等,故B、D、E气压相等。A位于等压面下方则气压较高;C位于等压面的上方则气压较低。2.思路展示:(1)明确同一等压面上,气压值相等。(2)理解在垂直方向上,气压随海拔升高而降低。(3)根据同一等高面上等压线的弯曲状况,判断气压值的差异。答案:(1)甲低乙高(2)B、D、E

A

C易错辨析“高压”与“低压”我们所讲的“高压”和“低压”是对同一水平面上而言的。在垂直方向上,尽管近地面形成低压,其高空形成高压,但近地面低压的气压值仍比高空的高压值大。探究一探究二主题活动天气预报中可能会有以下内容:受冷空气影响,今天至明天,渤海海面吹西北风,风力6~7级……结合材料探究:(1)在水平方向上空气是怎样运动的?提示:在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2)风是怎样形成的?提示:地表受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从而产生了水平气压梯度力,它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从而形成风。(3)影响近地面风力大小的因素是什么?提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面摩擦力。探究一探究二名师精讲一、确定风向的步骤风向判断的“三步曲”。第一步:定水平气压梯度力。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过切点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定地转偏向力。分清图示是哪个半球,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若是北半球,风向向右偏;若是南半球,风向向左偏。第三步:定最终风向。(1)近地面:在三力作用下,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定夹角(30°~45°)。探究一探究二(2)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按以上步骤绘出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的风向(绘成实线箭头)如下:探究一探究二二、风力大小的判定技巧1.同一幅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2.相邻两条等压线间的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反之风力越小。3.同等图幅的等压线图上,比例尺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反之风力越小。4.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同的情况下,摩擦力越小,风速就越大;反之,就越小。如海面上的风力大于沿海陆地,内陆荒漠地区的风力大于绿洲。典例剖析【例题2】

读近地面风向形成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a、b、c、d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

,b

,c

,d

(2)该图所示为

(填“南”或“北”)半球风向,判断依据是什么?

(3)甲、乙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

地,原因是什么?

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解析:第(1)题,仔细阅读近地面风向形成图,可以发现该图显示的是风向及影响风向的三种作用力,其中b代表风向,a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c代表地转偏向力,d代表摩擦力。第(2)题,图中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a)向右偏转,表明在北半球。第(3)题,风力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在同一幅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答案:(1)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地转偏向力摩擦力(2)北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风向右偏。(3)乙乙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1-23-456下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a、b表示等压面)。读图,完成第1~2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压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③C.①>④ D.②>③2.图中①②③④四处的空气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A.②→① B.①→④1-23-456解析:第1题,①在④所在等压面的上方,说明①处的气压较④处低。②在③所在等压面的下方,②处的气压较③处高。①在高空,②③在近地面,①处的气压较②③处低。第2题,由于地面冷热不均,热的地方空气上升,气压降低,冷的地方空气下沉,气压升高,同一水平面上空气从气压高的地方向气压低的地方运动,图中①②③④处的空气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答案:

1-23-456下图示意某一水平面,P1、P2为等压线。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间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据此完成第3~4题。3.若该水平面位于北半球近地面,P1>P2,则O点的风向为(

)A.① B.④ C.⑤ D.⑥4.若该水平面位于南半球高空,P1<P2,则O点的风向为

(

)A.③ B.⑧ C.⑦ D.②1-23-456解析:第3题,近地面大气运动受三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最终与等压线斜交。该水平面位于北半球,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第4题,高空大气运动受两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而南半球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左偏。答案:

1-23-4565.下图为北半球某气压场受力平衡时的风向图,图中气压单位为百帕,其中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的字母依次是(

)、b、c、d 、b、d、c、a、d、c 、b、a、d解析:a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b是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右偏与风向垂直);d是摩擦力(与风向相反);c是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由三力合成,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有一夹角,方向向右偏)。答案:B1-23-456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风能是炙手可热的绿色能源,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可能正一点一点地“侵蚀”着这个能源“新星”。国家气候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材料二

某海岸附近的等压面示意图。1-23-4561-23-456(4)下图为材料二图示地区的水平气压分布图,图中箭头表示所处位置的最终风向。①该图所示地区位于(

)A.北半球B.南半球C.东半球D.西半球②在图中箭头处画出风所受力的方向,用f1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f2表示地转偏向力,f3表示摩擦力。1-23-456解析:第(1)题,材料二所示等压面显示,同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