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通话朗读技巧(常用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
朗读就是朗声读书,即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文字这个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朗读是一项口头语言的艺术,需要创造性地还原语气,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有声的口头语言。如果说写文章是一种创造,朗读则是一种再创造。普通话朗读技巧(常用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朗读是对应试者普通话运用能力的一种综合检测形式。大部分测试者在此项失分相对较多,如果明确朗读的基本要求,掌握朗读的基本技巧,相信会对大家有帮助并取得好的成绩!一、用普通话语音朗读朗读和说话不同,它除了要求应试者忠于作品原貌,不添字、漏字、改字、回读外,还要求朗读时在声母、韵母、声调、轻声、儿化、音变以及语句的表达方式等方面都符合普通话语音的规范。1、注意普通话和自己方言在语音上的差异。普通话和方言在语音上的差异,大多数的情况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又有大的规律和小的规律,规律之中往往又包含一些例外,这些都要靠自己去总结。单是总结还不够,要多查字典和词典,要加强记忆,反复练习。在练习中,不仅要注意声韵调方面的差异,还要注意轻声词和儿化韵的学习。2、注意多音字的读音。一字多音是容易产生误读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必须十分注意。多音字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注意学习。第一类是意义不同的多音字,要着重弄清它的各个不同的意义,从各个不同的意义去记住它的不同的读音。第二类是意义相同的多音字,要着重弄清它的不同的使用场合。这类多音字大多数情况是,一个音使用场合“宽”,一个音使用场合“窄”,只要记住“窄”的就行。3、注意由字形相近或由偏旁类推引起的误读。由于字形相近由甲字张冠李戴地读成乙字,这种误读十分常见。由偏旁本身的读音或者由偏旁级成的较常用的字读音,去类推一个生字的读音而引起的误读,也很常见。所谓“秀才认字读半边”,闹出笑语,就是指的这种误读。4、注意异读词的读音。普通话词汇中,有一部分词(或词中的语素),音义相同或基本相同,但在习惯上有两个或几个不同的读法,这些被称为“异读词”。为了使这些读音规范,国家于50年代就组织了“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并对普通话异读词的读音进行了审定。历经几十年,几易其稿。1985年。国家公布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要求全国文教、出版、广播及其他部门上、行业所涉及的普通话异读词的读间、标音,均以这个新的《审音表》为准。在使用《审音表》的时候,最好是对照着工具书(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来看。先看某个字的全部读音、义项和用例,然后再看《审音表》中的读音和用例。比较以后,如发现两者有不合之处,一律以《审音表》为准。这样就达到了读音规范的目的。二、把握作品的基调1、阅读理解就是首先要熟悉作品,从理性上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精神实质。只有透彻的理解,才能有深切的感受,才能准确地掌握作品的情调与节奏,正确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第一,了解作者当时的思想和作品的时代背景。第二,深刻理解作品的主题,这是深刻理解作品的关键。第三,根据不同体裁作品的特点,熟悉作品的内容和结构。对于抒情性作品,应着重熟悉其抒情线索和感情格调。对于叙事作品,应着重熟悉作品的情节与人物性格。对于论述文,需要通过逐段分析理解,抓住中心论点和各分论点,明确文章的论据和论述方法,或者抓住文章的说明次序和说明方法。总之,只有掌握了不同作品的特点,熟悉了作品的具体内容,才能准确地把握不同的朗读方法。2、设计方案就是在深刻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设计如何通过语音的具体形象把原作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第一,要根据不同文体,不同题材,不同语言风格,以及不同听众对象等因素,来确定朗读的基调。第二,对整个作品的朗读方案应有总体考虑。例如作品中写景的地方怎么读?作品的高潮在什么地方?怎么安排快慢、高低、重音和停顿等。三、朗读的技巧1、呼吸学会自如地控制自己的呼吸非常重要,因为这样发出来的音坚实有力,音质优美,而且传送得较远。有的人在朗读时呼吸显得急促,甚至上气不接下气,这是因为他使用的是胸式呼吸,不能自如地控制自己的呼吸。朗读需要有较充足的气流,一般采用的是胸腹式呼吸法。它的特点是胸腔、腹腔都配合着呼吸进行收缩或扩张,尤其要注意横膈膜的运动。我们可以进行缓慢而均匀的呼吸训练,从中体会用腹肌控制呼吸的方法。2、发音发音的关键是嗓子的运用。朗读者的嗓音应该是柔和、动听和富于表现力的。为此,首先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嗓子,不要长期高声喊叫,也不要由于饮食高温或过于辛辣而刺激嗓子。其次要注意提高自己对嗓音的控制和调节能力。声音的高低是由声带的松紧决定的,音量的大小则由发音时振动用力的大小来决定的,朗读时不要自始至终高声大叫。再者,还要注意调节共鸣,这是使音色柔和、响亮、动听的重要技巧。人们发声的时候,气流通过声门,振动声带发出音波,经过口腔或鼻腔的共鸣,形成不同的音色。改变口腔或鼻腔的条件,音色就会大不相同。例如舌位靠前,共鸣腔浅,可使声音清脆;舌位靠后,共鸣腔深,可使声音洪亮刚强。3、吐字吐字的技巧不仅关系到音节的清晰度,而且关系到声音的圆润、饱满。要吐字清楚,首先要熟练地掌握常用词语的标准音。朗读时,要熟悉每个音节声母、韵母、声调,按照它们的标准音来发音。其次,要力求克服发音含糊、吐词不清的毛病,一是在声母的成阻阶段比较马虎,不大注意发音器官的准确部位,二是在韵母阶段不大注意口形和舌位,三是发音吐字速度太快,没有足够的时值。朗读跟平时说话不同,要使每个音节都让听众或考官听清楚,发音就要有一定力度和时值,每个音素都要到位。平时多练习绕口令就是为了练好吐字的基本功。4、停顿朗读时,有些句子较短,按书面标点停顿就可以。有些句子较长,结构比较复杂,句中虽没有标点符号,但为了表达清楚意思,中途也可以作些短暂的停顿。但如果停顿不当就会破坏句子的结构,这就叫读破句。朗读测试中忌读破句,应试者要格外注意。正确的停顿有以下几种类型:①、标点符号停顿。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停顿符号,也是朗读作品时语言停顿的重要依据。标点符号的停顿规律一般是:句号、问号、感叹号、省略号停顿略长于分号、破折号、连接号;分号、破折号、连接号的停顿时间又长于逗号、冒号;逗号、号的停顿的时间要比一般的句号时间长些。以上停顿,也不是绝对的。有时为表达感情的需要,在没有标点的地方也可心停顿,在有标点的地方也可以不停顿。②、语法停顿。语法停顿是句子中间的自然停顿。它往往是为了强调、突出句子中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或补语而做的短暂停顿。学习语法有助于我们在朗读中正确地停顿断句,不读破句,正确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③、感情停顿。感情停顿不受书面标点和句子语法关系的制约,完全是根据感情或心理的需要而作的停顿处理,它受感情支配,根据感情的需要决定停与不停。它的特点是声断而情不断,也就是声断情连。5、重音重音是指那些在表情达意上起重要作用、在朗读时要加以特别强调的字、词或短语。重音是通过声音的强调来突出意义的,它能给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词增加分量。重音有以下几种情况:①、语法重音。语法重音是按语言习惯自然重读的音节。这些重读的音节大都是按照平时的语言规律确定的。一般说,语法重音不带特别强调的色彩。②、强调重音。强调重音不受语法制约,它是根据语句所要表达的重点决定的,它受应试者的意愿制约,在句子中的位置上是不固定的。强调重音的作用在于揭示语言的内在含义。由于表达目的不同,强调重音就会落在不同的词语上,所揭示的含义也就不相同,表达的效果也不一样。③、感情重音。感情重音可以使朗读的色彩丰富,充满生气,有较强的感染力。感情重音大部分出现在表现内心节奏强烈、情绪激动的地方。6、语速应试者在朗读时,适当掌握读者论坛的快慢,可以造成作品的情绪和气氛,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作品的内容和体裁决定朗读的速度,其中内容是主要的。①、根据内容掌握语速。朗读时的语速须与的情境相适应,根据的思想内容、故事情节、人物个性、环境背景、感情语气、语言特色来处理。当然,语速的快慢在一篇作品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根据具体的内容有所变化。②、根据体裁掌握语速。《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在选编朗读测试材料时,为了保证作品难易程度和评分标准的一致性,所选的50篇作品,几乎都是记叙文。记叙文有记记事、记言。一般说,记事要读得快些,记言要读得慢些。7、语调语调指句子里声音高低升降的变化,其中以结尾的升降变化最为重要,一般是和句子的语气紧密结合的。应试者在朗读时,如能注意语调的升降变化,语音就有了动听的腔调,听起来便具有音乐美,也就能够更细致地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语调变化多端,主要有以下几种:①、高升调。高升调多在疑问句、反诘句、短促的命令句子里使用,或者是在表示愤怒、紧张、警告、号召的句子里使用。朗读时,注意前低后高、语气上扬。②、降抑调。降抑调一般用在感叹句、祈使句或表示坚决、自信、赞扬、祝愿等感情的句子里。表达沉痛、悲愤的感情,一般也用这种语调。朗读时,注意调子逐渐由高降低,末字低而短。③、平直调。平直调一般多且在叙述、说明或表示迟疑、思索、冷淡、追忆、悼念等句子里。朗读时始终平直舒缓,没有显著的高低变化。④、曲折调。曲折调用于表示特殊的感情,如讽刺、讥笑、夸张、强调、双关、特别惊异等句子里。朗读时由高而低后高,把句子中某些特殊的音节特别加重加高或拖长,形成一种升降曲折的变化。短文要怎样朗读1(一)怎样准备短文的朗读
要进行朗读,首先应该弄明白什么是朗读,什么不是朗读。现在,朗读已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在相关院校里进行教学。当然,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大多数应试人都不可接受专门的朗读系列训练,在测试朗读项时出现一些朗读技巧方面的失误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但有些问题,只要你稍加注意、稍加学习就可以很好地解决。一种情况是,没有朗读经验的人往往容易把朗诵理解为当然也处理为念书,测试时就用这种念书腔,念起来没有轻重缓急没有抑扬顿挫没有态度情感,干巴巴的,听起来没有美感,这算不了朗读。另一种情况是,一些受过朗诵之类语言艺术熏陶而不得其法的人可能会把朗读理解为处理为朗诵,读起文章来拿腔拿调夸张造作甚至装腔作势,显得极不真实极不自然。这也算不了朗读,至少不是好的朗读。
词典上说,朗读就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当然,从朗读学科的角度讲,这一种解释尚不够全面周到,但说出了朗读的基本特点。朗,就是清晰响亮的意思;读,就是看着文字念出声音。这里最为关键的是要做到清晰、响亮。笔者认为,要做到清晰,有两个要点:一是发音要准确到位,测试中有些人由于连读仓促致使字词发音不到位,甚至因为心里紧张语速过快造成吃字,都直接影响到朗读的清晰程度。二是表达层次清晰,首先应该做到语气连贯停连适当。有些人完全没有句调分辨意识,读任何句子都是同一个调,前后没有语气连接。最起码应该学会区分完成句与未完成句(书面上的句号和逗号)、陈述句与疑问句这些基本的句调。其次是试图揣摩重音、停顿的处理。运用恰当,就能更清晰地表达意思。最后,能根据文意处理语速、把握节奏、表明态度,进而动用感情,就做到有声有色了。所谓响亮,就是朗读的声音应该有一定的响度。测试时应该控制好响度,不要声音太小,让测试员听得太费力。当然,也不能太大,让人听得不舒服,因为应试人与测试员毕竟是面对面的。
一般来说,应试人在测试前对大纲公布的50篇朗读作品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文章说的什么;但还不够深入细致,毕竟文章数量太多,不可能篇篇都烂熟于心。因此,还需要利用抽签后的一点准备时间加深印象。如何利用这点极为有限的时间突击准备一下呢?我们认为,可分这样三步进行准备。
第一步,应该马上准确地判断出该作品的节奏类型,选择恰当的口气、语速、感情等表达手段来进行朗读。比如你抽到一号作品《海上的日出》,这篇文章是写景的,文中多描写性语言,主要用描述口气来处理,感情主体是喜悦的,节奏是轻快的。
第二步,用较快速度看一下文后的语音提示,弄清一些字词在文章中的特殊读音和难字词的读音,记住提示中的连读变调、轻声词等。
第三步,快速默读一遍全文,体味一下文中各句尤其是一些长句或难句应如何停连断句、语气连贯等。
此外,在朗读前还应该做好生理上心理上的准备,以最佳的状态进入作品的朗读。(二)作品语言的类型处理
作品语言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实际需要,简要地谈谈叙述语言、描写语言、议论语言、感叹语言、人物对话的朗读处理以及不同类型语言的转换处理的基本技巧。一、各类语言的特点及朗读处理
叙述语言一般是作品里的主体语言,所占比重最大。叙述语言的句子一般是陈述句,多由动词充当谓语中心。完成句一般用降调来处理,未完成句一般用升调来处理;完成句用“停”,未完成句用“延”。作品的节奏类型不同,叙述语言的语速语势等也有明显的差异。试体味一下以下各句的细微差别:
(1)读小学的时候,我的外祖母过世了。
(2)在我依稀记事的时候,家中很穷,一个月难得吃上一次鱼肉。
(3)小学的时候,有一次我们去海边远足,妈妈没有做便饭,给了我十块钱买午餐。
(4)从山沟沟里跨进大学那年,我才16岁,浑身上下飞扬着土气。
(5)今年四月,我到广州从化温泉小住了几天。
描写语言的句子多为形容词谓语句或动词谓语句,有时还有成串的名词性非主谓句。朗读时一般应该用重音、停延等手段来突出形容词谓语或形容词修饰语。试读以下各句: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2)瞧,它多美丽,娇巧的小嘴,啄理着绿色的羽毛,鸭子样的扁脚,呈现出春草的鹅黄。
(3)她笑眯眯地看着我,短头发,脸圆圆的。
(4)他长着两条细弱的小腿,此刻这两条小腿却怎么也不听使唤,老是哆哆嗦嗦地。
议论语言多为复句或长句形式,且多用关联词语,讲求逻辑性。朗读时除了准确把握议论的口气,还要读出层次感。体味下列几句的读法。
(1)你只看到两个人之间的异,却没有看到两个人之间的同:他们同样有反省和进取的精神。
(2)当时,我心中只充满感激,而今天,当我自己也成了祖父的时候,突然领悟到他用心之良苦。
(3)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决不做逼人尊重的人所做出的那种倒人胃口的蠢事。
感叹语言一般用感叹句,感叹句多带感叹语气词,句调为降调,句子一般不长。如:
(1)哪儿也不如故乡好!
(2)哟,雏儿!正是这个小家伙!
(3)呵!好大的雪啊!
(4)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5)好一个登山者!
(6)人生会有多少个第一次啊!
(7)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8)可怜的虫子!
人物对话实际上是多类型的,关键是要抓住人物的年龄、性别、性格、心情等特征,以准确的口气“说”出来。如《落花生》、《上将与下士》、《迷途笛音》、《第一次》、《猫和老鼠》等文章的对话就很值得琢磨一阵子。二、同类型语言之间的转换处理
语言类型的转换,大致包含两种:一是口气转换,是指由叙述、描写转为感叹或议论,这种转换文章里常有,一般要有较长的停顿来实现这种转换。二是话体转换,指的是由叙述等语言类型转为人物对话,这是由“读”到“说”的转换。提供以下各例,供大家体味。
(1)他长着两条细弱的小腿,此刻这两条小腿却怎么都不听使唤,老是哆哆嗦嗦地……但两条腿的主人——小男孩想从马路上登上行道的愿望却十分强烈,而且信心十足。
(2)打那以后,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女人作了母亲,便喜欢吃鱼头了。
(3)今天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呵!好大的雪啊!……
(4)旁边走来一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
(5)“哦,这倒是真的!”华盛顿说着,解开大衣纽扣,……(三)准确把握词语句的轻重格式
广东诸方言区的人在使用普通话进行朗读或说话的时候,最容易出现也最难克服的方言语调就是轻重格式与北方人的普通话不一致,在词、语、句上均有明显的表露。我们就从词、语、句三方面来谈谈如何克服轻重格式的失误。一、双音词的轻重格式把握
双音词的轻重格式与词的构造方式有很密切的关系。据统计,读中重格的双音词各结构方式所占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动宾式>主谓式>前缀+词根>偏正式>并列式>补充式>单纯词>词根+后缀。读重轻格或重中格的排序则完全相反。
因此,最不能原谅的轻重格式失误就是把应读中重格的动宾式双音词误读为重轻格或重中格。在朗读短文时我们常能听到应试人把短文中的下列双音词读成重中格甚至重轻格:吃饭、吃惊、赛跑、认真、从前、安心、请客、放假、同学、对面、关心、开头、注意、毕业、唱歌、出差、进步、上当、上课、下雨、种地等等。可读为重轻格的动宾式双音词极少,常见的只有恶心、点心、埋怨、抱怨等少数几个。主谓式双音词的情况与动宾式基本相同,可读为重轻格的极少,轻声词表里只有事情、月亮两个。
前缀+词根构造的双音词如:可爱、可怕、可观、以前、以后、相反、相似、老师、老乡、阿姨等,大多数都读中重格,只有老实、老婆等少数几个读重轻格。
偏正结构的双音词70%以上读中重格,只有20%多的词读重中格或重轻格。可读为重中格的组合形式有(每条均可类推):一月、二月;今年、明年;春季、秋季;白色、黑色;不是、但是、都是;工业、农业;动物、植物;东方、西方;缺点、优点;内科、外科;应用、利用;幻想、理想等。应读为重轻格的组合形式有(可类推,但有限制):上边、下边;前面、后面;这里、那里;这个、那个;木匠、铁匠;底下、乡下;早上、晚上、船上等。
并列结构的双音词读中重格或重中格的居多,占80%以上,读为重轻格的只占百分之十几,且多是口语里常用的词,名词有东西、兄弟、衣裳、衣服、利害、是非、窗户、狐狸、动静、蘑菇、朋友、早晨、地方、媳妇、名字、时候、亲戚、部分、会计、师傅、困难、粮食、钥匙、徒弟、关系等;动词有忘记、报复、摇晃、咳嗽、佩服、合应、照顾、休息、认识、教训、比方、喜欢、报告、告诉、欺负、明白、希罕、吓唬、收拾等;形容词有暖和、聪明、妥当、清楚、舒服、活泼等。
补充结构的双音词,读中重格的后一语素一般是表结果的动词或形容词性语素,如:组成、变成、感动、打倒、学会、发现、改进、扩大、约定、折断、推翻等;读重中格的后一语素表动作的趋向等,如:打开、张开、受到、等到、提出、指出等;读重轻格是来、去两语素构成的双音词,如:出来、过来、回来、进来、上来、下来、起来,出去、进去、回去、进去、上去、下去等。
单纯词多读重轻格,尤其是汉语传统的联绵词,它们所属的词类以名词为主。如:星星、爸爸、妈妈、荸荠、萝卜、喇叭、骆驼、玻璃、石榴、行李、马虎等。读中重格有刚刚、偏偏、常常、蜻蜒、服务、瓦斯、马达等。
词根+后缀构成的双音词,多数读重轻格,少部分读中重格或重中格。读重轻格的,常见后缀有子、头、气、得、么、们、着、法、生、的、巴、处、夫、了、士等;读中重格的,常见后缀有员、观、家、师、化、而等。二、多音词语的轻重格式把握
先说三音词语。三音词语的轻重格式有中中重、中轻重、中重中、中重轻、重中中、重轻轻等格式。其中,中中重格最为普遍,所占比重最大,朗读中常遇到中外人物姓名就属于这种格式,如:华盛顿、翁香玉、罗伯格、凯希尔、孙悟空、毛泽东、郭沫若、周恩来等。广东人习惯把三字姓名的第二字重读,是不符合普通话轻重格式的,应予以格外注意。中轻重格的词语结构上很有特点,很好判断,举例如下:差不多、了不起、吃不下、用得着、走得快、怎么样、豆腐乳、阎王殿、二十二、三十一、四十八、九十九。中重中格的词语很少,但都很常用,要特别注意别读错了,如:不得不、不能不、第一次、第二名、第三周等。中重轻格三字词语的构成也很有特点,一般是后两字本身是个轻声词,如碰钉子、钻空子、咬耳朵、打埋伏、胡萝卜、小家伙、大孩子、手指头、老太太、不记得、为什么、打招呼、闹笑话、不在乎等。重中中格的三字词语是形容词的生动形式ABB式(BB变调为阴平调的),重音在词根上,后面产生变调的叠音后缀读音稍轻些,如:沉甸甸、绿油油、软绵绵之类。重轻轻格常见词语有舍不得、巴不得、看起来、豁出去、怎么着、什么的等。
再简单提示一下四字词语的轻重格式。四字词语绝大多数可读为中中中重格,对称性结构尤其如此。只有少量的读为中轻中重格和重轻中中格,主要是形容词的生动形式AABB式、A里BC式和A里AB式,如:老老实实、大大方方、规规矩矩;叽里咕噜、稀里哗啦;糊里糊涂、慌里慌张等。三、句子结构重音的把握
1、主谓结构的重音
这里说的是简单的主谓结构形式,谓语部分由单个动词、形容词、名词等充当,后面没有宾语、补语,前面没有定语、状语,顶多后面有个动态助词。表示一般陈述时,重读的是谓语部分。例如(在字词的左上角划“ˊ”表重音):
①我ˊ来了。②他ˊ走了。③她俩ˊ好了。④胆子ˊ大了。⑤今年ˊ三十岁。⑥上午ˊ英语课。
只有当主语成为主要回答内容或需要特别强调和分辨时,才重读主语。例如:
①ˊ谁走了?ˊ他走了。(问话内容)
②ˊ胆子大了,ˊ修养却差了。(分辨)
③ˊ红是红得很,却没有光亮。(强调、分辨)
2、动宾结构的重音
动宾结构一般是重读宾语,而不是重读动词,这一点广东人往往搞错,应多加注意。如:①看日ˊ出。②起个ˊ大早。③打开ˊ窗子。④打两个ˊ滚儿,踢几脚ˊ球,赛几趟ˊ跑。
但是,当宾语是由人称代词充当时,应该重读动词,例如:①我不ˊ管它。②伸出小脑袋ˊ瞅瞅我。③他来ˊ帮助你。④群众ˊ需要我们。
3、偏正结构的重音
偏正结构又分定中结构和状中结构两种。定中结构一般是重读定语部分的中心词。如:ˊ新学期ˊ旧书包ˊ男同学ˊ十个人小ˊ王的书ˊ吃的东西。状中结构也是重读状语的时候多,如:ˊ很浅ˊ很浅的悄ˊ悄来默ˊ默地流泪ˊ轻放
ˊ重扣ˊ抢着发言ˊ哭着说ˊ明天见ˊ屋里坐ˊ联系等。但否定副词“不”、“没”作状语时应重读后面的中心语,如:不ˊ走不ˊ吃不ˊ行不ˊ好没ˊ说没ˊ好等。
4、补充结构的重音
结果补语一般重读,如:学ˊ会拿ˊ走吃ˊ饱长ˊ大吃不ˊ下听不ˊ懂等。
程度补语一般也重读,如:好ˊ极了暖和ˊ多了好得ˊ很等;但也有例外,如难ˊ看死了ˊ热死了ˊ脏死了ˊ闷得慌等重读的是中心语。
趋向补语一般不重读,前面动词或形容词重读。如:ˊ爬上去ˊ跳起来ˊ拿出来ˊ滚出去ˊ扔进来ˊ送回去ˊ走过去。
5、疑问代词的重读问题
疑问代词表特指时不论作什么句子成分一般都重读,如:ˊ哪儿也不如故乡好!你到ˊ哪里去?ˊ什么时候回家?ˊ谁给他们医疗费?但表任指或虚指时不重读,如:像负了什么重ˊ担似的你总得ˊ吃点儿什么吧。
句子重音的情况比较复杂,除了以上所说的这些语法格式重音外,还有所谓强调重音语义重音等,需要朗读者认真琢磨要朗读的作品,才能准确把握。(四)准确把握停顿断句
1.停延的把握
停顿,是指人们朗读或说话时语音上的间歇。从生理上说,人朗读或说话时需要呼吸换气,需要有间歇;从语言结构上说,为了层次分明,表达清楚,也需要停顿与连接互相作用来实现;从内容表达上说,要让听者有时间领会内容,突出重要信息,同样需要停顿。停顿的表现方式有两种,一是停,二是延。停,即停歇,停的时间长短主要与语言结构层次的大小有关;延,即延长,一般与语境、语气等有关。
从功用和意义上讲,停顿又有许多不同的类型,说起来比较复杂,我们在这里只简单说说一般性停顿即语法停顿。语法停顿是指语法成分或语法单位之间的停顿,其层级关系及停顿时间的长短大致如下图所示:
词语<意群<句子<句群<段落<篇章
书面形式的标点符号也代表语句层次的大小,其停顿时值的长短如下图所示:
……、——、。、?、!>:、;>,>、
句子内外的停顿,是朗读中出错率最高的,我们就着重谈谈句际的停顿和句内的停顿。
句际停顿,有两种情况:一是完成句之间的停顿,书面上以句号、问号、叹号等为标志;二是未完成句之间的停顿,书面上以逗号或分句为标志。一般情况是,完成句用停的方式,且时值较长些;未完成句用延的方式,时值较短。试用此法体会一下下段文字的停顿处理:
“一堆堆的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金箭似的闪电,把它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闪电的影子,像一条条的火舌,在大海里蜿蜒浮动,一晃就消失了。”
句内停顿:是指单句句子成分间的停顿。一般需要较明显停顿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主谓结构的句子,主语通常是话题,话题与陈述说明部分之间一般需要有个停顿,时值长短决定于该句在篇章段落中的地位。另外,主语和谓语本身的长短差别越是悬殊,停顿就越是明显,主语、谓语都比较长时停顿也同样明显。提供以下各例,供体味:
①雨∧是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②小鸟∧给远航生活蒙上了一层浪漫色调。
③老朋友∧颇能以一种趣味性的眼光欣赏这个改变。
④这棵榕树∧好象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⑤跳动的小红爪∧在纸上发出嚓嚓响。
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专程前往悉尼。
⑦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二是主谓句的前面如果有连词或修饰语时,应该在连词或修饰语与后面的主谓句之间有所停顿,否则可能出现断句错误。例如:
①那时∧天还没有亮。
②转眼∧女儿也能自己吃饭了。
③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出光芒。
④渐渐∧它胆子大了。
⑤终于∧两只脚都站到人行道上去了。三是动宾或介宾结构,有时宾语往往较长,而动词、介词则很短,显得结构不对称,为了缩短距离,朗读时常把短的部分拉长,即在动词或介词后作适当的停或延处理。例如:
①在∧苍茫的大海上。
②在∧闽西南苍苍茫茫的崇山峻岭之中。
③我明白了∧她称自己为素食者的真正原因。
④落到∧被卷到洋里的木板上。
⑤就在于∧他决不做逼人尊重的人所做出的那种倒人胃口的蠢事。2.避免断句错误
断句错误主要是因为停顿不当引起的。原因有二,一是在不该停延的地方停延了;二是在该停延的地方却没有停延。下面是朗读材料中断句错误出现率较高的句子,我们在该停延的地方做上记号“∧”,在不该停延的地方做上“×”,供分辨。(例句后附作品序号)[1]红∧是×红得很,却没有光亮。(1号)
[2]射得人∧眼睛×发痛。(1号)
[3]它毫不悭吝地把自己的艺术青春奉献给了哺育它的∧人。(2号)
[4]人∧和动物×都是一样啊,哪儿也不如故乡好。(2号)
[5]艺术家们的青春只会献给尊敬×他们的∧人。(2号)
[6]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3号)
[7]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5号)
[8]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5号)
[9]朋友新烫了×个头。(7号)
[10]已×经过了∧大喜大悲的岁月,已×经过了∧伤感流泪的年华。(7号)
[11]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8号)
[12]您老∧是×金胡子了。(9号)
[13]像是在等着∧有人×骑到它背上。(9号)
[14]就是×他∧领导美国人民为了自由为了独立浴血奋战,赶走了统治者。(12号)
[15]你会觉得∧他×普通得就和你一样……(12号)
[16]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13号)
[17]告诉卖糖的∧说×是我偷来的。(13号)
[18]说我愿意∧替他拆箱卸货×作为赔偿。(13号)
[19]但妈妈却明白∧我×只是个孩子。(13号)
[20]我记得∧妈×有一次叫他教我骑自行车。(13号)
[21]他们知道∧与其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14号)
[22]小姐,在你们国家∧有没有小孩儿×患小儿麻痹?(15号)
[23]使我这个∧有生以来×在众目睽睽之下让别人擦鞋的异乡人,……(15号)
[24]正是这些老人们的流血牺牲∧换来了包括他们×信仰自由在内的∧许许多多。(15号)
[25]妈妈买了∧家乡×很金贵的鲑鱼。(16号)
[26]丽娜不厌其烦地描述∧她×八岁那年如何勇敢地从城西换一趟车走到城东。(19号)
[27]知道了∧男人×常常追求女人却又追求不到。(19号)
[28]决定∧把一棵直径×超过英尺的松树锯倒。(21号)
[29]当时的澳大利亚总理凯希尔∧应×担任乐团总指挥的好友古申斯的请求,……(22号)
这里举的只是很少一部分例子,相信仔细琢磨后,大家会悟出一些道道,起到举一反三的功效。另外,朗读时,要特别注意一些长句子,推敲如何停顿才能避免断句错误。(五)作品朗读的情感处理
常有应试者问朗读短文时要不要动用感情或要不要表情,我说能有表情地或动情地朗读当然是最好的,说明你对作品的理解提高了一个档次。但是,要真正理解作品才能准确地动情,否则就有造作之感,让人听来觉得肉麻。我们在这里结合一些作品谈谈几种情感的处理。
1、慈爱之情一般适用长辈对晚辈的关切、怜爱、鼓励等情景,朗读时面部作亲切和蔼状,用气徐缓,声音柔和。体味以下几句的朗读处理:
(1)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作品8号《落花生》)
(2)“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你的昨天过去,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不能再回到昨天。爸爸以前也和你一样小,现在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时间,就永远不会回来了。”爸爸说。(作品14号《和时间赛跑》)
(3)他长着两条细弱的小腿,此刻这两条小腿却怎么也不听使唤,老是哆哆嗦嗦地……(作品25号《第一次》)
(4)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钻出身。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蓝灰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作品3号《珍珠岛》)
2、喜悦之情的表现方式是面露喜悦兴奋之色,气息饱满,声音高亢。试读以下各例:
(5)一刹那间,这深红的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光亮,射得人眼睛发痛,同时附近的云也添了光彩。(作品1号《海上的日出》)
(6)我们继续拍掌,很快地这个树林就变得很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在扑翅膀。(作品11号《小鸟的天堂》)
(7)终于两只脚都站到人行道上去了,这也许是孩子一生中拿下的第一个高地,小胖脸同时绽开了笑容——了不起的胜利!(作品25号)
3、悲哀之情可这样表现:面显悲痛之色,气息下沉,声音缓慢沉重。如:
(8)读小学的时候,我的外祖母过世了。外祖母生前最疼爱我,我无法排除自己的忧伤,每天在学校的操场上一圈儿又一圈儿在跑着,跑得累倒在地上,扑在草坪上痛哭。(作品14号)
(9)就在那年秋天,母亲离我们去了,小弟弟一生下来不哭也不动,也追随母亲去了。为了我的生存,母亲去了,弟弟也去了。(作品33号《小河》)
(10)可万万没有想到,这么一位在艺术上日趋辉煌、前途不可估量的小“猴娃”,竟然被白血病这个病魔无情地夺走了生命,年仅16岁。他的英年早逝,着实令人痛惜不已。(作品44号《生命在于奉献》)
4、愤怒之情可如此表现:面带怒意,怒目圆睁,气粗声重。例如:
(11)爹听了便叫嚷道:“你以为这是什么车?旅游车?”(作品13号《父亲的爱》)
(12)猫一下子全明白了,瞪圆双眼大声说:“是你给吃见底了?”(作品28号《猫和老鼠》)
5、嘲讽之情的表现方式可这样把握:面露嘲笑讽刺之色。气息浮漂,声音跳跃。如:
(13)海鸥在暴风雨到来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在大海上面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作品46号《海燕》)
此外,还有恐惧之情,冷漠之情、急切之情、憎恶之情、凝思之情、谄媚之情等等,读作品要仔细体味。准确地运用情感,并把情感表现与气、声的处理结合起来。(六)快慢合体,节奏鲜明
节奏包含的内容很多,如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语流中的回环往复等。除语速的快慢外,其他内容在前几篇文章里多有涉及,这里就专门谈谈和语速有关的一些问题。
1、制约语速的各因素
首先,语速的快慢与文章的节奏类型密切相关。一般将文章的节奏类型区分为二调六型,即阳刚调和阴柔调,阳刚调含轻快、高亢、紧张三型;阴柔调含凝重、低沉、舒缓三型。阳刚调三型语速较快,阴柔调三型语速较慢。阳刚调三型的例文如《春》、《海燕》、《难以想象的抉择》等;阴柔调三型的例文如《小河》、《我的母亲独一无二》、《济南的冬天》等。
其次,语速的快慢与人物说话时的心境有关,一般是激动时—如快乐、激怒、慌乱等就说得较快;而心情平静或沉重时则说得较慢。
第三,语速与人物性格也有关,性格活泼开朗的人说话较快,性格内向沉稳的人说话较慢。细究起来,还与年龄、性别等有关。
2、节奏变化与语速转换
前述节奏类型是就一篇文章整体节奏而言。实际上,一篇文章里往往包含几种不同的节奏类型,语速有快有慢,只是主次有别。这里就有个节奏变化带来的语速转换问题,转换得恰到好处才叫合体。我们举几个实例来分析一下这种转换(“//”处为语速转换点)。
(1)现在我要回家了,胸前佩带着醒目的绿黑两色的解放十字绶带,上面挂着五六枚我终身难忘的勋章,肩上还佩带着军官肩章。//到达旅馆时,没有一个人跟我打招呼。原来,我母亲在3年半以前就已经离开人间了。(作品37号《我的母亲独一无二》)
(2)小时候,我喜欢站在小河边看哥哥、姐姐在河里游泳,他们一会儿游入水底,在水中捉迷藏,一会儿浮出水面,泼水打仗。我好羡慕他们啊。//一次,我见他们向远处游去,幼小的我带着好奇走入水中,恍惚在梦境中一般,幸好母亲发觉我不在岸上,又见水中直泛水泡,不会游泳的母亲费了许多力气将我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作品33号《小河》)
(3)我上小学的时候,日了过得很苦。学校是一座小土庙,破破烂烂的,冬天里四面进风,学生们就常常冻了手脚。寒冷的早晨我们读着书,窗外亮亮的阳光一照,我们就急切地盼着下课了//。铃声一响,学生们蜂涌而出,跑进干冷的阳光里,一齐往中间挤,咬牙,弓腿,喊号子,挤掉了帽子是顾不及捡的,绷断了线做的腰带,也只能硬撑着,一来二去,身体就暖和起来,甚至冒出汗来。//这种游戏,我们叫挤油,天天要做的。(作品43号《挤油》)
例(1)(2)均属于欲抑先扬的写法,语速处理为先快后慢。二例前段均为兴奋或欢娱的内容,属阳刚调型;形式上多用并列句式,且语气衔接很紧。而后段则表现突然发现或出现不如意的令人难过的情况,语速自然要慢下来,而且越来越慢,音色也越来越暗。
例(3)的情况则不同,属欲扬先抑,语速应处理成先慢后快。前段叙述的是不如意的环境或状况,语速应慢些;中段写一系列连贯的急切的欢娱的动作和状态,短句甚多,节奏颇紧,当然语速就快;后段一句作总结说明,语速又慢了些。
我们这里举的是同一自然段落里的语速转换例子。在文章中,自然段落之间产生的这种语速转换尤为常见,稍加注意便随处可见。(七)朗读中的各种语流音变
轻声、儿化等语流音变前文已谈,这里专说变调和语气词“啊”的音变问题。
1.关于上声变调
在双音节词语里,上声作为首字总是产生变调,变调结果有二:一是变为阳平调,二是变为半上声调。上声变为阳平调的条件主要是后字也为上声调,如:产品、导体、勉强、口语、永远等。其次,上声在下列格式的轻声音节前也变为阳平调:
动词重叠式:走走、想想、瞅瞅、洗洗;
方位词“里”:桶里、水里、火里、嘴里;
其他:把手、想法、给你、找我。
上声在阴平、阳平、去声前出现时均变为半上声调,如:本家、本科;本名、本能;本性、本色。上声在下列格式的轻声音节前也变为半上声调:
后缀“子”:本子、本事、斧子、椅子;
后缀“头”:苦头、镐头、想头、里头;
助词“的”、“们”、“了”:好的,小的;你们,我们;醒了,走了。
方位词“上”、“下”:脸上、掌上,底下;
叠音称谓:奶奶、婶婶、姐姐、宝宝;
其他:哑巴、耳朵、伙计、脊梁、老婆等。
在三个上声相连的三音词语里,上声变调也有两种格式。双单格的前两字变为阳平调,如:选举法、洗脸水、两米五等;单双格的首音节变为半上,次音节变为阳平,如:党小组、纸老虎、冷处理、孔乙己、耍笔杆等。
2.关于“一”的变调
“一”的变调有四种结果,现将变调条件及例词罗列如下:
1)读本调即阴平调:单念、位于句末、表示序数。例如:第一场雪、一楼、1991年;
2)变为阳平调:出现在去声音节之前,如:一道红霞、一会儿、一步一步地、一刹那、一片绿叶、一粒泥土等;
3)变为去声调:出现在阴平、阳平、上声音节前。例如:一丝花香、生气地叫一声;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碟大头菜;一缕炊烟、一卷干草。
4)变为轻声:“一”夹在词语中间时念轻声。如: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谈一谈考试问题。
3.关于“不”的变调
“不”出现在去声音节前面时,要变读为阳平调,大多数人在这一点上不会出错;出错较多的是,夹在词语中间的“不”应该读轻声,而不是读去声或阳平,例如:说不说、行不行、好不好、去不去、来不及、巴不得、了不起、吃不下、睡不着、想不开等。
4.关于去声变调
两个去声音节相连,首字要由全降调变读为半降调(调值为53)。很多人习惯把首字读为全降调,末字就自然变成了半降调或低降调,感觉上有些像轻声。测试时应注意改正这一习惯,下列词语供练读:寂静、扩大、重担、附近、绿叶、世界、渐渐、画框、细腻、信赖等。
5.关于形容词重叠形式的变调
1)AA式与AA儿式变调辨析
AA式单音形容词重叠形式,后字是不变调的,有些人习惯把后字变读为阴平或轻声是错误的,要注意改正,例词如:绿绿的、嫩嫩的、慢慢地、好好地、长长地、偷偷地等。AA儿式末音节为儿化音节,是口语里的重叠格式,儿化音节要变读为阴平调。如慢慢儿走、好好儿工作、早早儿起床等。
2)ABB式的变调与不变调,ABB式里后两个重叠音节,有些要变读为阴平调,有些则不变仍读原调。变还是不变,分辨起来有些难度,我们提供以下一些分辨办法供大家参考。一是《现代汉语词典》里注为变调形式阴平调的,最好还是读成阴平调,如:红彤彤、软绵绵、沉甸甸、绿油油、毛茸茸、慢腾腾、明晃晃、亮堂堂、热辣辣、血淋淋、文绉绉、直瞪瞪等。二是有些ABB式后面的BB意义比较实,书面性较强,词典也注为原调,则不要读为变调形式。如:金灿灿、赤裸裸、亮闪闪、恶狠狠、阴沉沉、睛朗朗、直挺挺、喜洋洋、气昂昂、红艳艳、松垮垮等。三是BB本来变阴平,不存在变调,则照原调读就行了,如:亮晶晶、干巴巴、冷冰冰、水汪汪、香喷喷等。
3)AABB式的变调与不变调
一部分口语色彩较浓的双音形容词重叠为AABB式时,产生这样两种音变:第二音节变读为轻声,三四音节即BB变读为阴平调。常见有:漂漂亮亮、老老实实、马马虎虎、支支吾吾、干干净净、热热闹闹等。这种变调形式一般用于日常口语,表示随和、亲切的感情色彩。一旦认真起来,用于庄严的、强调的、书面的语境,则可以不产生如上所述的变调。有些书面性较强的,就不能产生上述变调,第二音节反而重读。如:勤勤恳恳、鬼鬼祟祟、了了草草、从从容容等。还有一种情况,AB不是一个词,是AA+BB的形式,千万不能读为上述变调形式。如:老老小小、沟沟坎坎、家家户户、走走停停等。
6.关于语气词“啊”的变调
语气词“啊”在普通话里可以用于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全部四类句式,可以用于句末,也可以用句中,是最为常用的一个语气词。在朗读文章和说话时都会经常使用它,读对了说对了可以避免不少语音失误。“啊”受前字末尾音素的影响而产生音变,共有六种音变形式,注意都是读轻声。
1)读ya,也可以写成“呀”
出现在以a、o、e、ê为末尾音的音节,产生异化增音。包含的韵母有:a、ia、ua、o、uo、e、ie、üe。例如:原来是他啊你快说呀真没辙啊要认真地学啊。
出现在以i、ü为末尾音素的音节后面,产生同化增音。包含的韵母为:i、ai、ei、uai、uei、ü。例如:别急啊来啊真黑啊跑得好快啊东西真贵啊去不去啊。
2)读wa,也可以写成“哇”
出现在以u为末尾音素的音节后面,是一种同化增音。韵母为:u、ou、iou、ao、iao。例如:别哭啊快走啊吹什么牛啊好啊真好笑啊。
3)读na,也可以写成“哪”
出现在前鼻音韵母后面,产生同化增音。韵母有an、en、in、ün、ian、uan、üan、uen,例如:怎么办啊真笨啊别多心啊好险啊好玄啊算得真准啊。
4)读nga,一般应写成“啊”
出现在后鼻音韵母后面,也是同化增音。韵母有ang、eng、ing、ong、iong、iang、uang、ueng。例如:唱啊唱人和动物都是一样啊懂不懂啊行啊有什么用啊快讲啊别慌啊什么是请君入瓮啊。
5)读ra,一般应写成“啊”
出现在zhi、chi、shi、ri、er及儿化音节后面,也是同化增音。例如:同志啊吃啊是啊今天是节日啊儿啊真好玩儿啊。
6)读[za],一般只写成“啊”,
出现在zi、ci、si三音节后面,也是同化增音。声母[z]是与s同部位的浊擦音,读s时振动声带即可。例如:谁认识这个字啊人生会有多少个第一次啊老四啊。(八)作品朗读综合分析示例
我们以1号作品为例做朗读综合分析,希望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分析符号及所处位置如下:ˊA—语法重音;″A—强调重音;A—轻声音节;∧—句中停顿;A~—延长,↗—升调;↘—降调;→—平调。语言类型、语速、情感等处理分析在相应句子后的括号里加以说明。
在船上~,↗为了看日ˊ出~,↗我ˊ特ˊ地∧起个在大ˊ早。↘那时~天∧还没有ˊ亮,↗周围是很寂ˊ静的,→″只有机器房的声音。↘【此段说明事由,交待周围环境,属叙述类语言,语速整体较慢,心态平和】
天空~变成了浅蓝ˊ色~,↗ˊ很浅~ˊ很浅的;↘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ˊ霞,↗慢慢儿~扩大了它的范ˊ围~,↗加强了它的光ˊ亮。↘∧我知道~太阳要从那天际∧ˊ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ˊ望着那里。【本段第一句属于描写语言,重音停延都很明显,分号前较慢,分号后则较快些。第二句为叙述类语言,表示急切心情,停短气促,语速较快。注意几处音变:“很浅、转眼”属上声变调,前字变为阳平调;“一道”的“一”念阳平调;趋向动“起来”用在动词后应念轻声。】
果然,ˊ过了一会儿~,↗在那里~就出现了太阳的一小ˊ半,↗红~是红得ˊ很,↗却∧没有光亮。↘这太阳~像负着什么重ˊ担似的,↗慢慢儿,↗一步一步地,努力向上面升起来,↗到了最后~,↗ˊ终于冲破了云ˊ霞,↗完全跳出了海ˊ面。↘那颜色~,真红得可ˊ爱。↘一刹那间~,↗这深ˊ红的东西~,↗忽然发出ˊ夺目的光亮,↗射得人~~眼睛发ˊ痛,↘同时~附近的云也添了光ˊ彩。↘【本段主体为描写语言,且语义转折颇多,快慢交错,缓急互现,朗读时要注意气息的合理运用。第一句前三个逗号句读得较快,后两个分句则较慢;第二句前三个逗句较慢,分句间停延较长,后三个分语速较快,连接颇紧;第三句相当于感叹句,语速稍慢;第四句整体语速较快,较急促。文中“一”的变调依次为:阳平、去声、阳平、阳平、阳平】
有时~太阳走入ˊ云里~,↗它的光ˊ线∧却∧仍从云里透ˊ射下来,↗ˊ直射到水ˊ面上。↘这时候~,人∧要分辨出~何处是水,何处是天~,↗很不容ˊ易,↘因为~,ˊ只能够看见光ˊ亮的一片。↘【第一句是描写语言,语速稍慢。第二句有些说明议论分析的意味,前四个逗号句较快,最后一个分句较慢些。】
有时~天边有黑ˊ云~,↗而且~云片很ˊ厚。↘太阳出来了,↗人~却不能够ˊ看见它。↘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出光ˊ芒,↗透过黑云的周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光ˊ亮的金边,↗把一片片黑云~变成了紫云∧或∧红霞。↘″这时候~,↗光亮的~不ˊ仅是太ˊ阳∧ˊ云∧和海ˊ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ˊ亮的了。”↘【第一句与上段第一句并列,语速较慢。第二句语速也稍慢。第三句分句多,语速较快,节奏紧。第四句表示心情激动,节奏变化较大,前两个逗句稍慢,最后一句语速快声音高。】
这~不是ˊ很伟大的奇ˊ观么?↗【此句形为问句,实为感叹,音节着力,轻重分明,句调上扬。】掌握朗读的技巧(一)心理的真切感受训练
1.逻辑感受的运用
作品的逻辑关系主要指文章结构的安排和构思。把握文章逻辑关系,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段落之间的层递关系,看看文章是如何开展的。
(2)句群之间的关系,如并列、递进、因果转折等,主要从虚词上入手。
(3)实词的运用,尤其是主要动词。
(4)修辞方法的运用。
2.形象感受的运用
作品中的形象指任务、事件、景物等。这些鲜活的形象不断地刺激着我们的感观。朗读时,就需要调动起这些形象客体去感染听众,达到朗读的目的。
3.情感感受的作用
朗读时要抓住作品的感情线索,确定朗读时的感情基调,还要引起听众的感情共鸣,这“三情”统一一致,就是成功的朗读。
(二)语言的表达技巧训练
1.停连
停连是指朗读语流中声音的暂时休止和接续,可以说它是有声语言表达中的标点符号。一方面,停连是作品内容、情感表达的需要,在适当的地方利用停连,造成声音的暂时间歇和延读,帮助听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的思想内容。另一方面,它也是朗读者生理上的需要。
(1)停连的分类
停连可以分为语法停联和强调停连两类:
①语法停连
语法停连是反映词句间的语法关系,显示语法结构的停连。例如:
亲爱的爸爸妈妈:/欢迎您!
亲爱的爸爸:/妈妈欢迎您!
亲爱的:/爸爸妈妈欢迎您!可见,停连的位置不同,显示的语法关系和结构也不相同。语法停连可分为两种:一是句逗停连。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口语中则用停顿来表示,其停顿时间的长短,一般由标点的类型决定。常用的标点符号停顿时间大致是:句号、问号、叹号>分号、冒号>逗号>顿号。例如: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光,//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只泻到江面。////……
标点符号虽是停顿的重要标志,但也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据语意的表达和语气的需要灵活处理。(斜竖线的多少表示停连时间的长短)
二是语组停连。
语组停连是指在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按照词语法关系所作的停顿。语组停顿比句逗停顿的时间要短些。一般说来,主谓之间、动宾之间,修饰成分与中心语之间,都可以有停顿。例如:
/海/翻了个身似的/泼天的/大雨,将要/洗干净/太阳上的/白翳。
夕阳/把水面/映得/通红,把天空/也染成/万道影霞。
②强调停连
强调停连是为了突出某种事物或表达某种特殊感情所作的停连。它不受语法停连的限制,而是依据表情达意的需要来决定停连的位置和时间。它可表示某种特殊的语意,还可显现出它前后连接部分的某种特殊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表现语句中的区分关系:伊/伏在地上;车夫/便也立住脚。他/对于/我,渐渐又几乎变成了一种威压……
在“伊”和“车夫”后面略有一顿挫,人物关系、动作更为明了,如在眼前。二是表现语句中的呼应关系
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表示连接)这里“乌云听出了”是呼,后面三个短语“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胜利的信心”是应。在“听出了”后面要停顿明确,是后面三个短语之间要紧凑,如果机械的按标点符号停顿,便成为:
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这样朗读就破坏了句子内部的对应关系,造成语义不清。
三是表现语句中的并列关系
用它/搭过蓬帐,用它/打过梭标,用它/当缶盛过水,当碗蒸过饭,用它/做过扁担与吹火筒。
这一句话有四个并列短句,可以在“用它”之后略一停顿,显示出它的并列感。特别是第三个短句:用它/当缶盛过水,当碗蒸过饭,中间要连起来,不能按标点停顿,否则就形成了五个短句,使语意散乱。四是表现句中的转换关系:
我便对他说:“没有什么的。走你的罢!//
车夫毫不理会,—或者并没有听到,
却放下车子,扶那老女人慢慢起来,搀着臂膊立定……在作品中,语句并不都是平铺直叙的,随着内容、情节的发展,在语句之间往往会形成语意的变化、感情的反差,上举两句之间的转换性停顿,就把“我”的无所谓和“车夫”的关注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
(2)停连的方法
从语句的停连和连续来看,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
一是落停:即停顿时间相对较长,句尾声音顺势而落,声止气也尽。这种停顿多用在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讲完之后,句逗停顿中多用在句号、问号、感叹号处。
二是扬停:即停顿时间相对较短,停之前声音稍上扬或持平,声虽止但气未尽,一听便知是才说了半句话,还有下文。多用在一个意思还未说完,而中间又需要停顿之处。句逗停顿多用在分号、逗号、顿号处。
三是直连:即顺势而下,连接迅速,不露连接的痕迹。多用于内容联系紧密,持续抒发感情的地方。一般与扬停配合使用。
四是曲连:即在连接处有一定空隙,但又连环相接,迂回向前。多用于既要连接,又要有所区分处,常与落停配合使用。
请看下例: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潭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为落停、/为扬停、
为曲连、—为直连)
2.重音
重音是指朗读时为了突出主题、表达思想、抒发情感而对于句中的某些词语加以突出强调的音,它是体现语句内容的重要手段。在朗读中,重音位置不同,语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例如:
我知道你爱看小说。(别以为我不知道)
我知道你爱看小说。(爱不爱看诗歌我不知道)(1)重音的分类:
重音可分为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两类。
①语法重音
语法重音是由语句的结构自然表现出来的重音,有规律可循。位置也比较固定。如一般在语句中,谓语、中心语的修饰成分,疑问代词和揭示代词都是语法重音。例如:
小燕子在海面上斜掠着,浮憩着。(谓语)
我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兴奋和愉快。(定语)
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指示代词)
②强调重音
强调重音是为了突出表达某种思想感情而把语句中的某些词语加以强调的音,又叫“逻辑重音”。强调重音没有固定的位置,它是根据表意的内容和需要来确定的。
一是突出话语重点,能表明语意内容的词句。二是表示对比、并列、照应和递进等关系的词句。
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
三是表达某种强烈感情的词句。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四是比喻性的词句。
会场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2)重音的表现方法
重音的表现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加强音量。既有意识地把某些词语读的重一些,响一些,使音量增强。
这时候,他用力把我往上一顶,一下子,把我甩在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不能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
二是拖长音节。既有意将音节拖长一些,用延长音节的办法使重音突出。
太阳像负者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的使劲向上升。
三是重音轻读。表现重音,不一定非要增加音量,有时用减轻音量的方法,,将重音低沉地轻轻吐出,效果反而会更好。一般在表达极为复杂而细腻的感情时,多用这种方法。
风一吹,芦花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的飞了起来。
我忍着笑,轻轻走过来。
四是停顿强调。在要强调的词后面做一短暂的停顿。
再见了,亲人!我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
3.语势
语势指朗读时声音升降平曲、高低起伏的变化形式,它是通过控制声带的松紧来实现的。语调由平升高,高亢激昂,称为“扬”,语调先平后降,低沉持重,成为“抑”;语调缺少变化,平缓舒展,称为“平”;语调升降频繁,起伏不定,称为“曲”。
当年毛委员和朱军长带领队伍下山去挑粮食,不就是用这样的扁担吗?
(上扬调,表示疑问)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降抑调,表示肯定)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花园,相传叫百草园。→(平直调,叙述、说明)
这真是所谓“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了”……→(曲折调,揶揄语气)
4.节奏
节奏是指朗读过程中由声音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而形成的回环往复的形式。常见的节奏类型大体有:
(1)轻快型
这种节奏语速较快,多扬少抑,多轻少重,声轻不着力,词语密度大,有时有跳越感。多用来描绘欢快、诙谐的情志。例如:
我爱看天上的一片云,那片白白的、会变的云。瞧它一会儿变成只小黄狗,摇着尾巴,追着太阳跑;一会儿变成只小灰羊,在草原上撒欢儿跳高。
(2)沉稳型
这种节奏语势沉缓,多抑少扬,多重少轻,音强而着力,词语密度疏,常用来表现庄重,肃穆的气氛和悲痛、抑郁的情感。例如:
灵车队,万众心相随。哭别总理心欲碎,八亿神州泪纷飞。红旗低垂,新华门前洒满泪。日理万机的总理啊,您今晚几时回?
(3)舒缓型
这种节奏语速较缓,语势较平稳,声音轻柔而不着力,常常用来描绘幽静的场面和美丽的景色,也可以表现舒展的情怀。例如:
大海上一片静寂。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朦朦胧胧欲睡似的。在平静的深黯的海面上,月光劈开了一款狭长的明亮的云汀,闪闪地颤动着,银鳞一般。
(4)强疾型
这种节奏语速较快,多扬少抑,声音强劲而有力,常用来表现紧张急迫的情形和抒发激越的情怀。例如: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高傲的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以上四种节奏类型,只是大体的分类,每一种还可以再分小类,不再一一列举。在实际的朗读过程中,一篇作品的节奏不一定是单一的,往往随着内容情节的变化,节奏也会相应发生改变。因此在朗读过程中,节奏必须因文而异,切忌死板单一,一统到低。如何保持良好的朗读状态朗读者在朗读过程中,必须获得并保持正确的状态。正确的朗读状态有共性的一面,叫一般状态,也有个性的一面,叫特殊状态。所谓状态,是指朗读者在朗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形态,包括在心理状态与生理状态两大方面,不过,心理状态是主导方面。朗读状态不正确,或过分紧张,张口结舌;或过分懈怠,无精打采;或激动万分,千头万绪;或追求技巧,三心二意;或腔调固定,色彩单一……,这一切都不可能把自己的全部准备工作付诸实现,朗读者对作品的理解、感受、构思、设计,便会付之东流。因此可以说,朗读状态正确与否,是朗读成败的重要关节,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什么是正确的朗读状态呢?怎样把握它呢?不正确的朗读状态又怎样克服呢?我们从几个方面给以说明。(一)信心百倍
积极主动正确的朗读状态,首先是精神状态正确。为了传达朗读的作品内容,以事省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朗读者要由衷地感到作品的深刻、丰富,预见到它对听者具有的多方面教益,和可能从中获得的美感享受。朗读者一定要引发出比较强烈的朗读愿望,要有一种需要立即朗读才好的迫切感:如此优秀的作品,朗读它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自己一定要尽力展现作品的面貌和魅力,诉诸有声语言之后,会使听者有更多的收益!这种信心和愿望,不是空洞的、勉强的,它是出于对朗读本身的兴趣、爱好,发之于对朗读作品的理解、感动和欣赏。朗读者之对朗读作品,应该成为一种切实的需要,就像诗人写诗,画家作画,摄影家拍照,书法家挥毫,这种需要是一种动力,心向往之,欲罢不能。这种朗读作品的需要,促使朗读者沉着、镇静,而又积极、炽烈。在朗读过程中,朗读者处于一种其乐融融的胜任愉快的满足之中。这时朗读者心里会不断地鼓励着自己:我一定要朗读好,我肯定能朗读好,我必定会朗读好。所谓“胸有成竹”,一方面是说,对朗读内容十分熟悉,并且已经化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领略到了“个中滋味”;另一方面是说,对朗读进程能够驾驭,语语中的,声声入耳,一鼓作气,善始善终。但是,朗读时往往会出现缺乏信心、不够主动的状态。究其原因,一是过分紧张:众目睽睽,大庭广众之下,不好意思,不敢放松,好似参加考试,又像被人审查,于是心跳过速,气息不畅,朗读起来,思想出现空白,看字念音,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感情不能调动,声音喑哑苍白,只想快点读完了事。听者反应怎样,听明白了没有,也全然不知。这就是一种缺乏信心,不能自制,失去自如的状态。二是过于懈怠:好像是迫不得已才朗读,心不在焉,传达不出朗读的内容,没有感情,不积极主动,就像与已无关,敷衍应付,吐字松软,声音干瘪。这种状态,“睁眼懒看字,念字懒张嘴”,比紧张要坏得多。为了克服朗读中紧张或懈怠的不良状态,我们要从认识上解决“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的问题。要看到朗读并不神秘、人人都可学,有口皆能读,而且可以通过反复朗读、细心体会,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水平。在具体朗读时,也要看到真正使字字有依据,处处有变化,并不容易,得下苦功夫才行。这样,朗读时才能够获得从容而不懈怠,积极而不急促的正确状态。信心百倍,积极主动,并不完全是具体的朗读状态问题。一个在业务上缺乏上进心的人,一个在事业上缺乏责任感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是漫不经心的;一个心胸狭隘的人,一个患得患失的人,对什么事情总是缺乏魄力和眼光的。这样说,并非夸大其辞,而是说,朗读也有思想修养的问题,而这又是同艺术修养、语言修养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更为根本的问题。托尔斯泰不是说过吗?艺术家为了明白他应该说些什么,就必须了解全人类所特有的东西,同时还有人类所不明白的东西。要做到这一点,艺术家就应该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当代高度教养的人,主要是不要生活得自私自利,而应该成为人类共同生活的参加者。这话说得相当深刻,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朗读者,应该怎样成为一个“当代高度教养”的人,不是值得我们深思?(二)全神贯注
进入作品所谓全神贯注,就是在朗读中注意力集中,排除干扰,全力以赴,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朗读中,倾注在朗读的作品中,这是很容易理解的。所谓进入作品,就是把作品内容、语言,化为自己的理解、感受,化为自己的思维过程心理活动;要主动去揭示语言本质及逻辑链条,要设身处地、寓情于景,加强形象感受;要尽力引发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紧紧抓住与听者的对象交流;要在整体运筹之中具体加以把握。这样,朗读都就没有心力去考虑其他,连注意的边缘也少有兴奋点的干扰了。当然,进入不是陷入。陷入,就会失去主动,失去自由。就像伯思斯坦所说:“运动就是一切,目的是没有的”,失去方向,不分主次。进入则不同,它是一种清醒的、自制的状态,能在体味作品中也觉察自我,能在情动于衷时还可以调节检验,时时评价,不会神不守舍,不会贸然失态。为什么不能进入呢?这种情况的发生,有时是某种与朗读内容无关的思维活动闯入脑海,侵犯了注意中心,改变了思维内容与思维方向,因而与朗读需要背道而驰造成的。有时,是朗读者以主观随意性强加于朗读内容和作品形式;有时是忽进忽出,全无主动性;有时是强迫自己进入而不得,是为了进入而进入,丧失了内在的依据性。诸如此类,都应具体分析,具体解决。犹如演员进入角色,有第一自我(被引动方面)、第二自我(能调节方面)的问题一样,朗读应该学会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使自己在进入朗读内容时,有足够的、适度的控纵能力,既不游离于外,也不陷入其中,真正掌握和行使朗读的主动权、自主权。(三)动脑动心
有感而发在朗读的准备过程中,朗读者获得了对朗读内容的深刻理解和具体感觉,但这并不能保证在朗读过程中也有相同范围、相同程度的思想感情和运动状态形之于声。也就是说,如果在朗读时不能把那深刻的理解、具体的感受再一次唤起,不能在形之于声时既动脑又动心,不能句句情动于衷,有感而发,那么,任何最充分的准备与钻研、体味与酝酿,也只能是功败垂成。这里的关键,是“第二次唤起”。第二次唤起,是朗读状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正确的朗读状态的标志,最进入朗读内容的必备条件。在朗读时,应该做到“见文生情”,即:看到文字,又看到内涵;再现场景,又引动感情;产生表象,又把握本质……几乎同时涌现出来,在脑际萦回,有脑中激荡,在声音中流露。当然激情并不是感情不可遏止的泛滥,在这个意义上,别林斯基说的不错,他认为:“激情永远是观念在人的心灵中的激发出来的一种热情,并且永远向往观念。因此,它是一种纯粹的、道德的、极其完美的热情。”像这样认识激情,在朗读时就可以避免浅薄和偏激,当然,也不应该笼统和过分。第二次唤起,是以全部准备工作为根基,取决于朗读者的语言造诣、语言功力(包括语言感受阈限、情感运动阈限)。我们认为,第二次唤起,需要长期培养和训练,当然,各人有各自的具体途径和方法。但是不能因为是第二次的唤起就轻视它。仅仅从第一次唤起中获得一鳞半爪,或只是某种外壳,在第二次唤起时就顺手牵羊,以为驾轻车就熟路,那恐怕连第一次唤起时的星星之火也点燃不起来了,又怎么能有第二次唤起的燎原之势呢?第二次唤起,至少应该同第一次唤起一样,甚至应该比第一次唤起更深刻、更丰满。如果是多次朗读同一作品,像语文教师年复一年地朗读同一篇课文,尤其要注意“常读常新”,每一次朗读都要有每一次的新认识、新体会,都要获得新情绪、新表现,用以积聚每一次唤起的能量,使朗读提高到更新的水平。朗读中,有时会产生“灵感”,但那绝不是“灵机一动”“心血来潮”,不是朦胧的巧合,而是厚积勃发、高度注意爆出的火花,也许偶然,但毕竟是处于必然的进程中。(四)速看慢读
由己达人除背诵外,朗读总是要按照作品的文字序列进行,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看、想、读”这个过程。正确的朗读状态,就要求朗读者正确处理这三者的关系,既不颠倒它们的顺序,也不应忽略、省略某一个环节。我们可以研究一下朗读时是怎样看、怎样读的,这对提高朗读质量恐怕不无裨益。当我们的眼睛看到作品的字词时,当然要反映到脑子里,而后再就字出声。而每当读出看过的字词时,我们的眼光又会落到下一组字词。在边看边读、边读边看的过程中存在着纵横交错、表里合一的复杂情况。从纵向目的地,有字形、字音、字义的深化,也有字词、句的深化;从横向看,有见字连词组句和读字读句的双重轨道。这双重轨道,是交叉重迭、先后错开的,不是完全重合、同时并进的。在这纵横交错的双轨行进中,我们不但要获得形象感受,还要获得逻辑感受,进而情动于衷,声形于外,达到表里合一。双轨进行,这是朗读中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掌握了它,就可以把看和读紧密结合起来,免去诸多弊端。
如:“蓖麻∧一天天地▲越长越高。”这句话,在朗读时并不是先看一遍、然后读一遍的。当看过“蓖麻”时就读它,在读它时,又在看“一天天地”了,在读“一天天地”时,又在看“越长越高”了。这里,准备朗读时的一切必要工作都会发挥作用。在对全篇作品理解、感受的基础上,看见“蓖麻”,不但有它的形象,而且也会同时产生“长高”的感受,读“蓖麻”时,心中十分清楚重点在后面。层次、主题、背景、目的、重点、基调等等,都融化在字句中,整体感受和具体感受共同体现在字句中,看中有想,想中有读,读中有看……三股绳绞结在一起,牵动着有声语言走向预定的目标。为了说明问题,我们不妨列出一个简表:
看:
蓖麻……
一天天地……
越长越高。
读:
蓖麻
Λ一天天地
▲
越长越高这个表,近似解剖图,从中可以了解“看、想、读”的情况。在“看、想、读”的过程中,究竟看到哪里才开始读,读到哪里再往下看,是更为复杂的问题,它因人而异,也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通讯行业营业员岗位总结
- 幼儿园工作总结点亮孩子未来的希望
- 医疗器械行业技术岗位总结
- 2024校园消防安全应急预案(34篇)
- 减资协议书(2篇)
- 别墅区住宅租赁协议(2篇)
- 全民读书心得体会
- Unit1TeenageLife(词汇短语句式)-2025届高三人教版英语一轮复习闯关攻略(解析版)
- 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分层作业)(解析版)
- 2023-2024学年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 物流行业服务质量保障制度
- 养老院物资采购流程及制度
- 眼镜店年终总结及计划
- 汽车行走的艺术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一年级新生家长会课件(共25张课件)
- 广东省东华高级中学2025届高一上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GB/T 22081-2024网络安全技术信息安全控制
- 2024-2025学年上海市闵行区华东师大二附中九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10月份)(含解析)
- 心理健康教育(共35张课件)
-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目录(一至六年级上册下册齐全)
- GB/T 44271-2024信息技术云计算边缘云通用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