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皇帝的新装预习学案皇帝的新装预习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掌握生字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3、正确理解“新装”的含义,学习本文揭露和讽刺的手法。
4、培养复述、朗读的能力,提高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学习重难点
1、重点:正确理解“新装”的含义,学习本文揭露和讽刺的手法。
2、难点:如何理解“‘我什么东西也没看见!’皇帝想,‘难道我真的是愚蠢的吗?我不称职?那我简直是连这些骑士都不如!’”的含义。
三、预习学案
1、作者介绍:安徒生(1805-1875),全名安徒生丹麦人,全名安徒生·丹麦人,全名安徒生·赫尔辛欧·丹麦人,全名安徒生·赫尔辛欧·克罗道夫·安德森,出生于丹麦菲英岛欧登塞市,毕业于哥本哈根大学,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主要作品有《海的女儿》、《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白雪公主》等。
2、字音字形:皇帝(huángdì)炫耀(xuànyào)爵士(juéshì)钦差大臣(qīnchāidàchén)随声附和(suíshēngfùhè)不可救药(bùkějiùyào)
3、整体感知:(1)本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请分别用2-3个词概括课文中的三个“角色”的特点。皇帝:自欺欺人、昏庸虚伪骗子:狡猾伪善、阿谀逢迎大臣:虚伪愚昧、自欺欺人(3)文中出现了几次“新装”,分别有什么含义?4.研读与思考:(1)文中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请举例说明。(2)如何理解文中“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除非是为了炫耀一下新装。”这句话的含义?(3)皇帝相信两个骗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这说明皇帝___________。(4)“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是故事的点睛之笔,请说说它的意思。(5)小孩为什么会说出真话?这告诉了我们什么?
四、课堂检测
1、给加点字注音。滑稽()陛下()赏赐()钦差()缥缈()钦差大臣()爵士()
2、解释词语。炫耀:;不可救药:。
3、判断题。(1)《皇帝的新装》的作者安徒生是法国人。()(2)故事一开始便交代两个骗子的行骗手段,这表明作者在布局谋篇方面有着独到的匠心。()(3)“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开始了游行大典。”这句话语序有问题。()(4)课文中有皇帝、两个骗子、大臣以及一个孩子,从故事中我们能看到人性的复杂与多样。()
4、简答题。(1)文中围绕“新装”,写了哪些相关的情节?(2)对于文中的两个“角色”,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3)“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故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5、发挥题。结合课文的情节和人物性格,发挥你的想象,以皇帝为主人公,编写一个后续故事,展示皇帝的性格特点。
五、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册中本课的相关练习。
2、以“皇帝的新装后传”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描述皇帝回到宫中的情形。公开课教案皇帝的新装皇帝的新装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本文所描绘的皇帝、大臣、骗子和小孩子的形象,以及他们之间的故事。
2、理解本文所传达的深刻道理:只有真诚才能得到真理,虚伪和欺骗最终会被人识破。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激发他们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
1、皇帝的新装:理解文章中皇帝的虚荣心以及他如何被骗子所利用。
2、大臣的虚伪:理解文章中大臣们的虚伪和胆小,以及他们如何助长了皇帝的虚荣心。
3、小孩子的勇敢:理解文章中小孩子的勇敢和诚实,以及他们如何揭露了皇帝的虚伪。
三、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问题导入,让学生思考如果他们生活在古代,会不会被皇帝的新装所迷惑。
2、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全文,并要求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描述皇帝、大臣、骗子和小孩子形象的词语和句子。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他们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理解,以及这些人物所反映出的社会现象。
4、课堂分享:邀请几个学生分享他们的理解和看法,鼓励他们提出不同的观点。
5、教师讲解:结合学生的分享,对文章进行深入讲解,包括词汇、语法和文章所传达的道理。
四、教学评估
1、课堂提问:在课堂上通过问题来评估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2、课后作业:布置一篇作文,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文章中的故事,以此评估他们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
1、回顾课堂过程,思考哪些环节可以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
2、评估教学效果,思考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结合学生的反馈,思考如何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六、教学资源
1、PPT课件:包含本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图片、单词、句子和思考题等。
2、视频资料:选取一段与本课相关的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3、课外阅读材料:提供一篇与本课主题相关的课外阅读文章,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七、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
1、对于古代社会背景的理解:通过展示相关历史资料和图片,帮助学生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和文化。
2、对于人物心理的理解: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换位思考的方式,深入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
八、教学重点及其实施方式
1、重点理解文章所传达的道理: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写作练习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的主题和道理。
2、重点培养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通过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等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
九、教学安排
1、导入(5分钟)
2、阅读理解(20分钟)
3、小组讨论(15分钟)
4、课堂分享(10分钟)
5、教师讲解(20分钟)
6、教学评估(10分钟)
以上是本次公开课教案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够为各位老师提供一些教学上的参考和帮助。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高教学质量。皇帝的新装doc知识点《皇帝的新装》是丹麦著名作家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首次出版于1837年。这篇故事源自于丹麦的民间传说,被安徒生精妙地诠释,成为了世界儿童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这个故事主要描述了一个年轻的皇帝对时尚和美的痴迷,以及他如何被两个骗子所欺骗,最后在公众面前出丑的故事。这个故事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揭示了虚伪、欺骗和虚荣心的危害,同时也强调了诚实和真实的重要性。
以下是《皇帝的新装》的几个主要知识点:
1、人物形象:故事中的皇帝被描绘成一个年轻、英俊、但过于追求时尚和美的统治者。他因为对时尚的过度追求,而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力,最终被两个骗子所骗。这个形象教育孩子们,过于追求外表的华丽和虚荣心的满足,可能会让他们失去对真实的认识和判断力。
2、情节发展:故事的情节发展非常有趣,开始于两个骗子在皇帝的宫廷中宣称他们的纺织品可以制作出一种神奇的衣物,只有聪明的人才能看到。皇帝信以为真,结果在穿上他们制作的“新装”后,却发现除了他自己,没有人能看到这个衣物。皇帝的虚荣心让他坚信这是真正的神奇新装,并决定在游行大典上展示。然而,在大典上,一个小孩指出皇帝没有穿衣服,最后皇帝在公众面前尴尬万分。
3、主题思想:这个故事的主题思想是诚实和真实。它告诉我们,虚伪、欺骗和虚荣心会让我们失去对真实的认识,最终会导致我们的失败和尴尬。同时,这个故事也强调了诚实的价值和重要性,只有诚实才能让我们看到真实的自己和世界。
4、寓言性质:《皇帝的新装》不仅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还具有深刻的寓言性质。它通过虚构的故事,传达了一种真实的生活哲理,让孩子们在愉快的阅读中,提高了对诚实和真实的认识,增强了他们的道德观念。
总的来说,《皇帝的新装》是一篇极具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它以幽默、生动的方式,揭示了虚伪、欺骗和虚荣心的危害,强调了诚实和真实的重要性。这个故事已经成为世界儿童文学的经典之作,让无数的孩子们在快乐的阅读中,汲取到了丰富的人生智慧和道德启示。带拼音的儿童故事皇帝的新装hàoqíxīnzhuāngdehuángdì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皇帝特别喜欢穿新衣服。他每天都要换一套新的衣服,旧的全部扔掉。他的皇宫里有许多许多裁缝,他们没日没夜地给皇帝做新衣服。
有一天,两个骗子来到了皇宫,他们说自己是最出色的裁缝,能做出非常美丽的衣服。皇帝听了很高兴,就让他们开始做衣服。
这两个骗子根本不会做衣服,他们只是想骗钱。他们告诉皇帝,这件衣服只有聪明的人才能看到,而愚蠢的人则看不到。皇帝听了很高兴,认为这件衣服非常特别。
当骗子们为皇帝穿上这件“新衣服”时,皇帝发现自己看不到它。他心里有点害怕,但当他问他的大臣们时,他们都说这件衣服非常美丽,皇帝听了非常高兴。
然而,有一个小男孩看穿了这两个骗子的伎俩。他大声说:“皇帝没有穿衣服!”皇帝听到这句话,心里很震惊。他马上让侍卫把这两个骗子抓起来,并感谢这个小男孩提醒了他。
从此以后,皇帝不再盲目追求新衣服,而是更加珍惜自己的名誉和尊严。他开始更加关心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努力做一个好皇帝。《北京的春节》预习学案一、主题:北京的春节
二、目标:
1、了解北京春节的历史、文化及传统习俗。
2、掌握描述春节活动的相关词汇和表达。
3、理解并掌握北京人在春节期间的礼仪规范。
三、预习内容:
1、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是家人团聚、共享欢乐的时刻。请简要描述一下春节的含义和背景。
2、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请列举一些与北京春节相关的传统习俗和活动。
3、在北京过春节,逛庙会、赏花灯、吃年夜饭是必不可少的活动。请描述一下这些活动的具体内容和你的参与感受。
4、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规范非常重要。请介绍一些北京人在春节期间遵循的礼仪规范,比如拜年、待客等方面的礼仪。
5、请总结一下北京春节的特点和意义,并思考如何将这些文化和传统传承下去。
四、预习问题:
1、春节有哪些重要的传统习俗和活动?
2、北京春节有哪些特别的活动和感受?
3、北京人在春节期间遵循哪些礼仪规范?
4、北京春节的特点和意义是什么?
五、预习建议:
1、通过查阅书籍、网络资源等了解北京春节的相关信息。
2、可以选择阅读有关北京春节的文学作品或历史资料,以加深对这一主题的理解。
3、尝试用英语表达自己对北京春节的感受和体验,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六、预习反思:在预习过程中,你对自己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进行反思,找出自己的薄弱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也可以思考如何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以加深对这一主题的理解和掌握。
七、预习成果:通过预习,你应该能够完成以下任务:
1、简要描述春节的含义和背景。
2、列举北京春节相关的传统习俗和活动。
3、描述北京春节期间的主要活动和参与感受。
4、介绍北京人在春节期间遵循的礼仪规范。
5、总结北京春节的特点和意义,并思考如何将这些文化和传统传承下去。
八、关键词:北京、春节、传统习俗、活动、礼仪规范、传承。
九、思考题:
1、为什么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如此重要?
2、你认为北京春节有哪些特别的文化和传统值得传承?
3、怎样将传统和现代相结合,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中国的传统节日?
十、拓展阅读:
1、《北京的春节》——老舍著,描述了老北京春节的习俗和活动,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中国传统节日的故事》——刘晓峰著,介绍了包括春节在内的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传说,适合初学者阅读。
3、《中国民俗文化》——刘铁梁著,详细介绍了中国民俗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发展,对于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大帮助。《变色龙》预习学案《变色龙》预习学案
一、主题概述
本文《变色龙》通过讲述一只小狗和一个人的故事,揭示了社会地位与个人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文章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展示了在现实社会中,人们为了迎合社会地位和权力的追求,常常会放弃自己的价值观和原则。
二、深入理解
1、变色龙:本文中的“变色龙”不仅仅指一种动物,还隐喻了现代社会中人们身份地位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变色龙善于根据环境变化颜色,以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同样,人们在社会中也常常根据环境改变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2、小狗的“英雄”:小狗在文章中展现了一种无私的爱和忠诚,与变色龙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作者通过小狗的形象,表达了对那些能够坚持自我价值观和原则的人的赞扬。
3、人的“变脸”:文章中的人物为了迎合社会地位和权力的追求,不断改变自己的面貌。这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人们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可以忽略道德原则的现实。
三、文章结构
1、开篇描述:文章以小狗和人的相遇为开端,为后续的故事展开铺垫。
2、发展:随着故事的推进,人物形象逐渐明朗,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主人公为了追求社会地位而放弃个人价值观的全过程。
3、高潮:小狗的“英雄”行为与主人公的“变脸”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社会地位与个人价值观之间的矛盾。
4、结局:文章以小狗的离去和主人公的困惑为结局,暗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身份地位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四、问题与思考
1、为什么主人公会为了追求社会地位而放弃个人价值观?
2、你认为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如何处理个人价值观与社会地位之间的关系?
3、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为了迎合他人而改变自己的人或事?请举例说明。
4、你认为这种为了迎合他人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是否可取?为什么?
五、总结
本文《变色龙》通过一个简单而生动的故事,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身份地位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以及个人价值观与社会地位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通过小狗的“英雄”形象与人的“变脸”行为的对比,作者表达了对坚持自我价值观和原则的人的赞扬,同时也对现代社会中人们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忽略道德原则的现象进行了反思。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不要为了迎合他人而改变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天净沙秋思》预习学案《天净沙秋思》预习学案
一、主题:本学案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元代著名戏曲家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通过对作品背景、作者、文本解读以及相关知识的介绍,让读者对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引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天净沙秋思》出自元代戏曲家马致远之手。全曲以景寄情,寓情于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惆怅和思乡之情。
三、关键词分析:
1、枯藤:形容枯萎的藤蔓,象征着生命的衰败和岁月的沉淀。
2、老树:古老的树木,常常被用来比喻长者和生命的沧桑。
3、昏鸦:黄昏时的乌鸦,在这里象征着死亡和衰败。
4、小桥:小巧精致的桥梁,寓意着家乡和亲情。
5、流水:流动的溪水,常常被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6、人家:指家庭和家乡,代表着温馨和安宁。
7、古道:古老的驿道,象征着历史的沉淀和岁月的痕迹。
8、西风:来自西边的寒风,寓意着漂泊和孤独。
9、瘦马:瘦弱的马匹,象征着作者的疲惫和艰辛。
10、夕阳:落日的余晖,常常被用来比喻人生的晚年和乡愁。
11、断肠人:离乡背井的人,代表了作者自己。
12、天涯:遥远的地方,象征着漂泊和孤独。
四、课文解读:《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全篇只有短短的28个字,却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深刻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全曲以枯藤、老树、昏鸦等12个意象展现出一幅秋日黄昏的图景,烘托出作者的惆怅和思乡之情。
五、预习检测:
1、背诵《天净沙秋思》。
2、尝试用自己的语言简述《天净沙秋思》的情景。
3、思考题:《天净沙秋思》中的意象有哪些?它们各自象征什么?全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六、拓展延伸:
1、阅读马致远的其它作品,如《汉宫秋》、《青衫泪》等,了解其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2、了解元曲的发展历程,以及元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3、欣赏现代艺术家根据《天净沙秋思》创作的美术作品。
七、总结:通过本学案的学习,读者可以深入理解《天净沙秋思》的意境和情感内涵,同时对元代社会和元曲艺术有一定了解。在学习过程中,读者不仅可以提高语言文学的理解能力,还能丰富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历史文化知识。《孔乙己》预习学案《孔乙己》预习学案
一、主题概述
本文主要讲述了在旧社会中,一个名叫孔乙己的穷苦书生的人生经历。通过对他的外貌、性格、生活状况的描绘,展现了旧社会中知识分子的生活困境和无奈,同时也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残酷和荒谬。
二、背景信息
孔乙己是中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922年。该作品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主人公孔乙己在旧社会的遭遇。鲁迅先生通过孔乙己这一形象,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病和矛盾,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制度的强烈批判。
三、人物描述
孔乙己是一个穷苦书生,身着破旧的长衫,满脸胡须,常常喝得醉醺醺的。他性格善良,喜欢孩子,但也常常被人嘲笑和欺负。尽管他生活贫困,但仍然热爱生活,喜欢在孩子们面前炫耀自己过去的功绩。在故事中,孔乙己经历了许多悲惨的遭遇,最终在人们的嘲笑和冷漠中走向了死亡。
四、情节分析
文章以“我”的视角展开,讲述了孔乙己在旧社会的遭遇。从孔乙己的出生、成长到死亡,文章通过描绘他的生活状况、人际关系和心理状态,展现了旧社会中知识分子的苦难命运。在情节展开的过程中,作者通过对孔乙己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封建社会的残酷和荒谬。同时,通过对其他人物的描写,如酒客、老板等,展现了当时社会的众生相。
五、课堂练习
1、简答题
a.孔乙己喜欢在孩子们面前炫耀自己过去的功绩,这是为什么?
b.在文章中,“我”的角色是什么?他对孔乙己的态度是怎样的?
c.孔乙己的穷困潦倒和悲惨命运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2、讨论题
a.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中运用了讽刺和夸张的手法,这些手法在文章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b.孔乙己的死是必然的吗?请阐述你的观点。
3、课后作业
请写一篇关于《孔乙己》读后感的文章,内容包括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对人物形象的描绘以及自己的感悟。
六、学习建议
1、在预习过程中,注意对文章中生字、生词的学习,理解字词含义,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2、深入阅读文章,把握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思考文章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3、在阅读过程中,注意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4、结合历史背景,了解鲁迅先生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题。
5、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同学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共同探讨问题。
6、课后再度阅读文章,梳理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完成课后作业。
通过本次预习学案的学习,相信大家对《孔乙己》这篇文章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希望大家能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继续深入挖掘文章的内涵,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慈母情深》预习学案《慈母情深》预习学案
一、主题阐述
本文主要探讨母爱的深度与广度,通过描绘一位慈爱的母亲形象,表达了对母爱的敬仰和感激之情。我们将从文章细节、文学手法、背景介绍、个人观点等方面展开学习。
二、背景介绍
《慈母情深》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作者通过对自己童年时期的回忆,刻画了一位无私奉献、慈爱深切的母亲形象。文章背景设定在改革开放时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民生活状况,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时代信息。
三、深入分析
1、文章结构:文章以“慈母情深”为主题,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首尾呼应,使得全文结构严谨、完整。
2、人物形象:文章通过描写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等,塑造了一位具有高度责任感、慈爱深切的母亲形象。例如,从“她满脸疲惫,但仍强打起精神……”等句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的坚强与伟大。
3、文学手法:文章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和对比手法,如用“瘦弱”的背影与“强壮”的背影做对比,突出了母亲的辛勤和付出。此外,作者还运用了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感人。
四、个人观点
作为一名学生,我深深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深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高端汽车销售代理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冲击钻施工安全防护措施合同4篇
- 绿色办公环境的营造与策略研究
- 跨越领域的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的跨学科应用
- 实验室自动化设备的智能化转型
- 电商助力小区内快消品市场的线上化转型之路
- 二零二五年度车辆租赁合同电子化管理范本7篇
- 2025版专业烘焙食材配送合同书(含定制化服务)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财务数据保密及风险评估协议2篇
- 二零二五年度餐厅品牌跨界合作开发合同3篇
- 医院急诊医学小讲课课件:急诊呼吸衰竭的处理
- 肠梗阻导管在临床中的使用及护理课件
- 调料厂工作管理制度
- 2023年MRI技术操作规范
- 小学英语单词汇总大全打印
- 卫生健康系统安全生产隐患全面排查
- GB/T 15114-2023铝合金压铸件
- 三相分离器原理及操作
- 货物验收单表格模板
- 600字A4标准作文纸
- GB/T 18015.2-2007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2部分:水平层布线电缆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