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科研机构经费管理经验(完整资料)_第1页
国内外科研机构经费管理经验(完整资料)_第2页
国内外科研机构经费管理经验(完整资料)_第3页
国内外科研机构经费管理经验(完整资料)_第4页
国内外科研机构经费管理经验(完整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内外科研机构经费管理经验(完整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

国内外科研机构经费管理经验国内外科研机构经费管理经验(完整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国内科研机构历来与其他行政单位不同,因为它们在承担国家科研任务的同时,还对关系到国计民生、有关社会经济方面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同时还要参与国防科技等战略性研究部署,同时对国家的基础建设以及经济建设,都有直接或者间接参与。在传统政策下,科研单位的经费一般由国家财政支持,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我国非营利科研机构实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唤醒,科研经费的管理也具备了更为规范的模式,并且在多年实践管理中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管理模式。一、国内科研机构的财务管理模式我国非营利科研机构在遵循国家有关部门的法规、方针、财务制度以及政策的前提下,对资金进行有计划的筹集、运用和分配,将财务监督、控制以及核算的工作融入到单位的经济活动中,使得各项科学事业计划和科研经营活动的任务和计划能够顺利进展,而且为科研管理和经营活动提供有效的保证,这是非营利科研机构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它是非营利科研机构经济管理的核心,同时也是非营利科研机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国内科研机构财务管理的原则将勤俭当做办事业的坚持方针;工作中要遵循国家的有关法规以及财务规章制度;将资金供给和事业发展所需的关系处理得当;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单位和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三、国内科研机构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在真实反映单位财务收支情况的前提下,对预算进行合理编制;在依法组织收入的情况下,完整、准确地对决算进行编制以及执行预算,支出的管理也应当遵循严谨的原则,加强经济核算,实施绩效考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强化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规范经济行为,防范财务风险。四、国内科研机构的预算管理办法国家对非营利科研机构实行超支不补、核定收支、结余留用以及定期或者定额补助的预算管理办法.在单位负责人的引导下,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进行良好的配合,将上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参考,支出预算的测算编制需要依据事业的财力可能性和发展需要,而收入预算的测算编制依据则是预算年度所采取的措施以及收入的增减因素。以收定支、统筹兼顾、收支平衡以及保证重点是编制收支预算需要践行的原则。要注意避免赤字预算的编制。首先根据计划提出预算建议数,再经财务主管部门审核后进行核定预算数的汇报,这是非营利科研机构工作流程的体现。单位在进行预算的编制时,要根据财政部门所要求的数目,并且执行的前提是要获得财务主管部门的审批。非营利科研机构预算在执行过程中一般不予调整.美国、英国、日本作为世界主要科技大国,其政府科研机构在承担基础性、战略性公共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的还担负重要的资助、管理和培训职能。科研机构的经费管理政策涉及经费获取、使用和监督等不同方面。一、美国国立科研机构的经费管理美国联邦实验室经费的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预算拨款,企业和其他经费来源所占比例较小.机构内部的各实验室、课题组以项目形式竞争科研经费,这种竞争体现在机构预算的编制与层层审批的过程中:首先由科研机构所属的研究所或实验室以机构使命为基础,提出若干研究课题,在所或实验室层面竞争,而后由室主任或所长审批确定优先项目,并打包形成此领域的研究项目,提交至本机构项目审批和预算的部门。在机构层面上以机构使命为基础审批各项目、确定预算优先项目这一环节中,对某些项目进行调整或淘汰,也体现出机构内部科研经费的竞争。最后,机构将所有项目打包,向总统和国会申请机构科研预算。NASA等科研机构的经费几乎全部来自这种预算拨款.此外国家实验室也可承担其它政府机构的任务,获取竞争项目经费,也可与企业合作研究,接受企业提供的研究经费或付给企业合作研究的经费。经费配置和控制也是以项目为主线.以DOE及其国家实验室为例:国家实验室没有稳定的机构运行经费,DOE的科研经费到实验室、课题组分解为项目经费,实行项目合同制管理——DOE提出目标及其战略方向后,与承担项目的课题组协商年度绩效标准和考核办法,并签订合同。机构运行经费实际包含于项目经费中,以管理费的形式体现——DOE总部和实验室从承担的项目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具体比例由项目双方协商确定,可能达到总经费的40%左右,具体的管理与使用方式由机构自主确定。实验室科研人员的薪酬全部来源于项目经费,以稳定的基本薪酬为主,不存在可变薪酬,如果业绩突出,可以绩效加薪,但是在基本薪酬的基础上增加,属于稳定性报酬。争取不到项目的项目组或实验室将被解散或关闭,以项目经费配置为手段实现科研方向与科研人才的优胜劣汰。二、德国国家科研经费的管理德国公共科研机构通常由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在协议的基础上共同予以资助,政府对研发的资助方式主要包括短期项目资助以及中长期的机构资助.此外,公共科研机构的经费还有小部分来自于企业以及自身研究成果的商业化利润。各科研机构的资助比例根据协议以及自身性质而不尽相同。政府提供的机构资助并不用于特定项目研究,而是以一般性资金的形式拨付给相关科研机构.提供给公共科研机构的机构资助具有严格的使用要求,并受到严格的问责制度的约束。如果对研究成果没有具体要求,被资助机构在上财年的研究活动报告将为资金使用情况提供监测依据。机构资金预算主要取决于研究组织的需求,但同时也受到机构评估结果的影响,如德国科学委员会开展的评估.这些评估结果将会作为对机构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例、研究所的关闭或调整等提出建议的依据,从而对联邦或州政府的相关机构资金预算造成影响.项目资助主要是来自教育研究部、经济产业部以及联邦环境、自然和核安全部的项目资金,通常以一般或专门的资助计划形式提供定期项目.项目资助分为直接项目资助和非直接项目资助。直接项目资助通常提供给那些具体的研究领域,其目的是协助该领域的研究与发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非直接项目资助则用于支持企业或其他科研机构。大部分资助计划接受来自项目管理机构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支持。德国公共科研机构内部的经费配置表现出不同的方式,各有特色。(1)马普学会实行的是基于人的经费配置模式.在获得机构经费后,机构层面和研究所层面都实施基于人的经费配置方式,即在研究所设立时,总部与所长协商确定研究所年度经费总额,在招聘科学家时,所长会与科学家协商拨给科学家的年度科研经费,经费额度根据研究工作的科学质量商定。这种模式需要对所长和科学家予以足够的信任,其关键在于寻找合适的学科带头人或科学家。(2)亥姆霍兹联合会(HFG)实行基于项目的经费配置。2003年以后,HFG改变了过去直接对各研究中心拨款的方式,实施了以项目为基础的经费支持方式。HFG根据教育研究部制定的科研计划,围绕6大领域提出科研项目建议,经项目评估后提交教育研究部,教育研究部向各研究中心发出科研项目资助通知,并将审批后经费总额拨付到联合会总部.总部再按照各科研项目中各个研究中心的参与情况,将总经费分配到各个研究中心.这种经费配置模式可促进科研机构之间的跨学科合作,又可通过课题项目竞争经费,增强了竞争,提高资源利用率.(3)弗劳恩霍夫协会实行与外争经费匹配的经费配置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大部分经费需通过竞争获取横向和纵向的项目经费,并将经费投入与绩效匹配,政府拨款与机构上年的竞争性项目收入水平挂钩。利用政府拨款的事业费进行战略性、前瞻性研究,政府拨款的经费根据研究所承担研发课题性质与优先级按不同比例资助。这种模式具有较强的竞争性,既保证了科研机构基本公益目标和基本运行活动的实现,又有效地提高了政府拨款经费的使用效率,提高了各研究所自主发展的能力。德国政府进行科研经费配置与控制的方式主要包括按机构拨款和按项目资助两种形式.机构拨款是按照国立科研机构规模核定和拨付机构运行经费,实行“包干制”,机构科研绩效与经费没有紧密联系,各机构在经费使用中高度自治;而项目资助的经费,科研机构和企业均可按项目招标要求申请,通过市场竞争获取资助。近年来,政府科技投入更加强调“顶层设计,统一规划",通过科研经费的最佳配置来提高科研机构的履约能力。采取按照科学家的成就来分配科研经费、加强对科研经费投入产出结果的控制以及增加项目经费的比例等一系列举措,来提高科研经费的投入—产出率。2003年,德国对国立科研机构科研经费拨款模式进行了改革,从以机构性经费为主向“以计划为导向”的项目经费为主转变,初步形成了科研项目经费资助竞争机制.预算审批是德国国家政府层面对科研经费配置与管理的主要手段,同时,国家对科研机构的系统评估也在近年来开展.(1)预算审批与执行监督德国政府科研经费实行预算拨款制度,机构经费与项目经费的预算制度与流程不同。德国的预算制度由5年的财政计划和当年的财政预算构成,当年的财政预算必须以5年的财政计划为依据,是一个滚动式的5年计划,逐年修改德国国立科研机构的预算以“机构”为单位编制年度预算,机构预算包括人员经费、科研经费、日常管理费用等。科研机构预算釆用自下而上的流程编制与审批。预算编制还包括风险评估和对研究所前景的预测,预算原则上不能赤字,每年有一次修订,称为纠偏管理。项目经费基本上采用零基预算的形式,采用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两种方式。自上而下的预算,是由项目经费提供者根据以往经验和成本费用情况、新项目经费支出的要求,给予一定的经费总量限定,由承担单位具体细化,包括项目总预算和项目进度预算。自下而上的预算,则是由项目承担单位根据项目设定的目标及要求,结合已有的工作基础和设备条件等,按照预算合同文本内规定的项目内容进行编报,由科研经费提供部门论证审计、综合平衡,最终确定预算并通知项目承担单位。国家对预算的监督由联邦审计院执行.审计院独立于议会、政府和司法部门,是拥有单独预算的最高审计机关,具有独立性,但无审判的权利,也不能做出处罚。在预算执行和决算阶段,审计员审计年终决算以及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执行的合法、合规性和经济效益性。政府则主要通过年度工作报告对国立科研机构进行财务监督.(2)国家对科研机构的系统评估上世纪90年代,德国开始实行对科研活动的评估,由1995年5月德国科学顾问委员会所成立的评估委员会,协助联邦教研部开展评价工作。联邦政府、州政府于1996年12月决定对联邦、州政府共同资助的4大科研组织的科研机构进行评估,目前各机构对口的评估委员会每5年对科研机构和研究项目进行一次系统评估(SystemEvaluation),赫尔姆霍尔兹联合会的系统评估工作由教研部委托科学委员会承担;马普学会的系统评估由德国教育计划联邦和联邦州联合委员会赞助的一个国际委员会承担;德国教研部的一个委员会负责对弗劳恩霍夫学会进行评估。系统评估结果是国家对机构经费进行宏观调控的依据之一。三、日本国立科研机构的经费管理根据日本总务省统计局的统计结果,日本公共科研机构的经费来源主要分为4类:运营费交付金即事业费,用于人员工资和退休金、业务经费等。实验设施购置补助,该项为非常设项,而是根据研究活动需要单独申请。外部收入,包括从政府获得的课题费和受托研究费、企业委托课题费等。其他收入,如专利转让费、出版物发行费、相关服务手续费等.科研经费的分配及研究重点的选择。在日本政府的科技相关预算中,政府拨付给科研机构和大学等部门主要费用为运营费交付金(相当于事业费)和竞争性研究资金(竞争申请的课题费)。运营费交付金用于机构人员开支和业务开支,竞争性研究资金也就是科研经费,主要针对研究人员的自由探索进行的资助。近年来日本政府一直在努力增加竞争性研究资金.竞争性研究资金一般分为直接经费和间接经费,直接经费是与研究人员直接相关的补助,如物品费、差旅费、酬谢金以及其他费用。直接经费不可用于改建和修缮建筑物等设施,不可购置科研机构常备物品以及不可用于处理辅助研究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和灾害等.间接经费是针对科研机构的科研补助,用于改善研究人员的研究环境,提高科研机构的整体研究能力,可支付研究负责人和辅助研究人员的薪酬.但无论直接经费还是间接经费,科研机构每年均需以固定的形式向主管省厅提交《实绩报告书》以说明经费的具体支出情况。四、印度国立科研机构的经费管理印度国立科研机构的经费主要来源于中央政府的财政预算拨款,投入方式分两种:(1)政府科技直接投入。这部分资金是由国家以年度预算的方式提供给政府部门所属科研机构,主要用于维持日常的研究开支。拨款方式主要分为全额拨款和浮动差额拨款两种方式。实行政府全额拨款的机构如印度国防部、空间局、原子能局等直属的科研机构等;实行浮动差额拨款的是拥有较大自由度的各类理事会下属科研机构,如印度科学与工业研究理事会所属研究所和国家实验室等。实行浮动差额拨款的科研机构,政府主管部门全额提供人员工资和日常开支两部分的经费,但研究经费部分实行浮动拨款。以印度科学与工业研究理事会所属的科研机构为例,在保证人员工资和日常运行费用的同时,科技局根据部门总预算和参考上一年度经费按比例增长人员工资和日常开支部分的预算。而科研经费的拨款额度则根据上一年度科研机构的业绩和横向得到的科研经费确定无论是全额拨款还是浮动差额拨款,都需通过国家计划委员会的审批,并且经费使用情况须接受议会委员会和审计总长及会察官的审计。(2)政府项目竞争性资助印度政府各部门和研究组织均设有项目资助基金,为从事研究开发活动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提供全部或部分资金支持。这种部门间的横向资金,是科研机构获得经费的一个重要渠道。各部门和研究组织通过发布项目指南,以公开招标的方式对科研机构提供资助,科研机构根据项目指南提出申请,通过竞争获得项目资助.另外,政府制定的跨部门的科技项目也为各级、各类科研机构提供专项研究经费.五、韩国国立科研机构的经费管理GRI(中央政府资助科研机构)的经费来源绝大部分来自政府财源,民间财源及其他收入仅占4%—5%。政府财源包括政府预算直接拨款、研究项目经费资助等。政府预算直接拨款是拨付给GRI用以维持机构正常运转的政府资助金(经常性幵支基础研究费)。基础研究费的拨款原则是:向从事公共领域研究开发倾斜,削减有可能与民间科研机构形成竞争的领域的研究。政府资助金的申请程序是:每年由企划财政部将“预算编制指南”(科学技术系列研究会的“预算编制指南”由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制定)经研究会主管政府部门、研究会层层下发给GRI,GRI根据“指南”制定并向研究会提交预算案,经研究会下属的规划与评估委员会审议后,各研究会理事会将所属机构预算案综合后提交给主管部门,形成部门预算案后提交给企划财政部审议,政府预算案经韩国国会审议并同意拨款后,再由主管部门、研究会层层下拨给GRI。另一部分为项目研究开发资金,由政府有关部门随研究课题拨出,相当于竞争性经费。韩国多数中央部委开展国家研究开发项目,并设立了隶属于本部门的基金会,以便于部门研究项目经费的拨付、管理以及研发项目的评估.如原科技部通过韩国科学与工程基金会(KOSEF)、原教育部通过韩国研究基金会(KRF)为研发项目提供资助.在韩国科研机构的统计中,机构经费包括政府资助金和自身收入两部分,自身收入大部分来自国家研究幵发项目经费,小部分来自企业委托研究费和技术转让收入等.GRI研究经费的配置基于PBS(Projectbasedsystem)制度,与以前实行的以人员规模为标准提供经费的形式不同,其核心是研发活动与预算结合在一起,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等政府主管部门根据研发课题的总成本支付研究经费,因此在研究经费的成本结构与核算等方面出现了很多变化.比如,总成本分为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人员劳务费也分为内部与外部劳务费。引进PBS制度之前,间接费用中的管理费占总研究经费的3%-5%;而之后管理费占内外部劳务费总额的10%-15%,与劳务费一同核算.委托研究幵发费由外部劳务费、直接费用、间接费用构成.实施PBS制度之前,间接费用包括执行研究项目时所需要的劳务费及管理费,占研究经费的10%以内;之后该费用根据科研机构差额补助的比例乘以内部劳务费来核算。综上所述,各国国家科研经费的总体管理机制的共同特点体现为:一、多元化经费来源体系中以政府支持为主体从上述情况看,政府科研机构运行经费来源模式大致有三种:(1)政府财政拨款支持科研机构日常运作和开展长期性、基础性、关键性研究.(2)科研机构通过申请政府部门或国际组织的竞争性项目获得项目资金。(3)科研机构利用自身科研优势开拓多元化筹资渠道,从产业或其他渠道筹措运行资金。在三种经费筹集渠道中,政府财政拨款是政府科研机构最重要的经费来源。例如,美国联邦政府科研机构大部分经费依靠联邦财政拨、,日本公共科研机构经费收人中运营费交付金一般也占到一半以上。而且,越是从事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的科研机构,其获得政府财政拨款的支持力度越大.这说明,政府充足的经费支持是政府科研机构长期保证高水平科研的根本原因之一。同时,各国科研机构的实践也显示,除财政拨款外政府科研机构也可通过申请竞争性研发项目获取一部分经费,但这部分经费并不是最主要的,数额相对也不稳定。另一方面,由于各科研机构的性质和研究能力不同,从产业或其他渠道筹措运行资金的具体情况存在一定差异。二、“项目制”经费管理纳入政府科研机构管理范畴在科研经费的使用方面,由于大部分政府科研机构以承接政府研发任务为主要工作内容,因此以项目合同为依据的经费管理是所调查政府科研机构中较为普遍的经费管理模式,如美国的研发工作都是通过项目合同形式进行的.通常状态下,政府或其委托机构等在项目立项阶段就要求科研机构将项目实施过程所有费用列入预算,并规定了各类经费的用途。项目申请一旦被审查通过,各项预算就成为项目实施中经费支出的依据。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经费由机构管理层、各部门负责人和课题组长具体管理使用,但必须严格按照预算执行,不得挪用。例如,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经费主要以项目的形式下拨给各联合实验室和项目承担单位。联合实验室主任必须根据其任务制定年度计划和预算,提交主管部门和联邦预算管理局,由主管部门汇总成“授权法案”送国会审议,通过后由总统签署成为年度授权法案。经过这一程序后,联合实验室主任要确保所取得的项目研究经费用于研究项目本身的运作,不能挪用。项目进行过程中,联合实验室每年必须向所长递交项目经费支出报告,接受审计监督办公室和第三方经费审计监管机构的审查。三、以法律、法规和标准构筑经费管理的制度基础明确的、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法规是保证经费监督的前提.各国均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以形成对科研经费管理和监督的准绳。在美国,与科研经费管理和监督相关的法律有《总监察长法》、《联邦会计和审计法》、《联邦会计和审计法》、《单一审计法》、《预算和会计法》、《政府公司控制法》、《首席财务官法》和《政府管理改革法》以及美国预算管理局发布的多则通告。此外,在经费监督执行过程中,美国联邦政府还依据美国会计师协会建立的公认审计标准和公认政府审计标准,对科研经费进行监督管理。在英国,有《公司法》、《大不列颠会计标准》等相关法律和标准约束机构的经费管理行为.在日本,国立科研机构作为独立行政法人要接受《独立行政法人通则法》以及国会为各科研机构制定的关于营运与考核、财务与审计制度、政府预算拨款、人事和薪酬制度的相关法律规定。国内外DRG相关研究总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内医疗环境的快速变化,医院面临着竞争激烈的经营环境,医院管理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我国当前实行按医疗服务项目付费的支付方式,这种支付方式使得医疗服务收费极具扩张性。同时,由于医院管理者缺乏控制成本的动机和压力,医院经营情况不乐观,在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医院设施利用率低、医护人员配置不合理等浪费现象。1、DRG的提出为了控制过度医疗而导致的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目前国际上采用诊断相关组(DiagnosisRelatedGroup,DRG)付费的方式,最早由美国耶鲁大学的学者们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研究。DRG支付制度将按服务项目付费改为按病种付费,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法将住院病人按病人年龄、主次要诊断、手术、并发症或伴随病等分为若干组并制定相应的支付标准。当医院面对固定的DRG价格时,如果实际服务成本超过了该病人的DRG价格,医院则承担相应的经济损失;如果实际服务成本低于DRG价格,两者之间的差额即成为可供医院自由支配的“利润”。对医院来讲,DRG建立了一种动态的价格调整机制和服务监督机制,客观上要求医院增强成本意识,加强对医疗服务成本的预测、计划、计算、控制、分析和考核,努力降低成本,从医疗服务的设计、提供等各环节,寻求最合理的流程,高效使用医疗资源,减少人员、设备、技术的无效投入。自2000年开始,我国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实施病种付费制度。这一新型付费制度能通过规范化的临床路径很好地控制医疗费用增长,但也使医院面临着更多的收益风险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控制面向DRG的医疗服务成本,是当前医院所面临的重要课题。2、国外研究应用现状由于实施DRG确实能起到缩短平均住院日、控制住院费用的效果,因此许多国家纷纷效仿。如英国开发了健康资源分组(HealthResourceGroups,HRG);加拿大和法国在美国HCFA-DRGs7.0版的基础上开发了加拿大版本和法国版本(GHM)。1992一1996年,澳大利亚在此基础上开发了AN-DRGs系统(AustralianNationalDiagnosisRelatedGroups),并每年进行修订,1999年AN—DRGs被更为完善的AR—DRGs(AustralianRefinedDiagnosisRelatedGroups)替代。德国在澳大利亚的AR-DRGs系统的基础上,推出了自己的G—DRGs系统,并于2003年在部分医院进行了试点,计划于2007年全境实施统一的G-DRGs费用偿付制度.发达国家在实施DRG方而起步较早,累积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值得国内研究者学习和探讨。有学者指出,DRG有助于激励医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迫使医院为获得利润主动降低成本,缩短住院天数,减少诱导性医疗费用支付,有利于费用控制.同时,有效地降低了医疗保险机构的管理难度和费用,有利于宏观预测和控制医疗费用,为医疗质量的评估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可相互比较的分类方法.当然,国外在实施DRG的过程中,其不足之处也逐渐暴露出来,包括某些DRG分类补偿不足的疾病变得就医难,医院之间出现推诿现象;抑制医院采用耗费资源大的新诊断方法、新治疗方法、新服务项目,一定意义上小利于临床医学的创新发展;医院注重控制医疗资源,放松医疗质量控制,导致医疗资源使用小足的问题,该用的贵重特效药不用,该用的贵重检查治疗手段不用,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影响了疗效,医患纠纷增加;医院会设法将患者的诊断有意地向赔偿高的DRG组转移,会设法分解患者的住院次数,会更多地依赖社区和康复服务。3、国内研究应用现状为了有效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严峻问题,我国学者探讨了在中国引进DRG的可行性,并结合我国国情进行探索性研究。徐靖从集成化管理的角度,研究了面向DRG的医疗服务成本管理,针对医疗服务成本管理研究现状和我国医院推行DRG存在的实际成本管理问题,应用集成化、系统化的思想,研究了面向DRG的集成化医疗服务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管理模式,并针对病种成本预测和控制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基于粗糙集和支持向量机的单病种及DRG病种系列成本预测方法;将控制图方法引入对医疗服务成本的过程控制,结合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技术,研究基于EWMA控制图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病种成本预测控制方法以及基于改进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病种成本差异识别方法。黄慧英等人完成的诊断相关分类法在北京地区医院管理可行性研究,引入了美国DRG最新版本AP-DRGsⅧ,在北京地区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十家医院,将DGR分组运用于近十万份病例。研究结果表明,对出院病例进行病例组合是完全可行的,相比于病种管理更能全面、科学、有效地评估医院管理效益。但是,因为我国疾病编码在实际使用中欠缺准确性,医疗收费价格定价并非依据成本,推行DRG有一定难度,所以必须要首先完善疾病编码和诊疗成本核算等基础性工作,再按照我国国情改进DRGs,才能将其在我国进行推广应用。付婷辉等通过采用病例组合DRG方法,对剖宫产进行类似DRG分组,建立北京地区剖宫产类似DRG分组模型,提出针对剖宫产的医疗保险、公费医疗付费模式考虑类似DRG分组的预定额支付方案,以达到降低剖宫产率、控制剖宫产费用上涨的目的。高子厚等利用DRG病例组合方法,对1995-2000年云南省5所综合性医院收治的消化系统疾病住院患者进行分组,经过统计分析共形成80个DRG组合和相对应住院费用标准.何凡应用自动交互检测方法(AID),对浙江省住院患者进行病例组合研究,结果表明,对浙江省住院患者建立覆盖常见病种的包含266个组合的DRG是合理的.高晓凤等基于重庆市两所医院1969例卒中患者资料,采用决策树模型分类与回归树算法(ClassificationandRegressionTrees,CART),形成我国卒中住院患者病例组合分类规则,并以国外卒中患者病例组合方案作为对照,建立卒中患者住院费用的多元统计模型,评价了两种病例组合模型对卒中患者住院费用的解释效果。王少利的研究表明,循环系统疾病的DRG分组具有临床的相关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强调,研究美国的DRG并不是要完全照搬,而是要通过引进DRG的思想,运用这种分类方法来分析我国的具体情况,对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最终研制出适合我国的DRG分类系统。张音等人也对军队医院住院病例进行的分组DRG研究,采取树型模型AID算法,选取26所军队医院的4万余份病例,根据病案首页数据,以住院费用为组合轴心,设定13项病人特征为组合变量,通过统计计算得到了132个病例组合DRG,徐勇勇等对这132个组合进行了深入分析。但是,研究中还存在样本选择范围较窄、标准化不够科学、样本量较小等问题。马骏等人开展了病种DRG新模式研究,完成了关于病种DRG费用与质量双项监测的研究,建立了“病种DRG”新模式。该模式包含住院病人病例组合方案和相关标准体系、医疗质量评价和监控系统、医疗产出产值核算体系等.4、总结DRG指导并规范了医院和医务人员合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控制了医疗服务中的不合理消费,从而达到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目的。通过控制DRG的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可以达到充分调动医疗服务提供方进行医疗服务成本控制的积极性,促使医院挖掘潜力、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院效益和效率,减少医疗资源浪费的目的。DRG在国外应用的良好效果,为我国医院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解决思路。但由于医院缺乏有效的成本管理和控制方法,大大限制了DRG的应用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按项目付费使得成本管理多限于成本核算,观念落后、范畴较窄以及方法简单,特别是缺乏必要的成本估计、成本分析、成本优化以及降低成本的关键技术方法,制约了成本控制的作用,无法满足DRG支付制度对医院成本管理的要求。因此,面对DRG付费方式的特点,结合医院的经营现状,通过有效的控制技术来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成为当前急需研究的问题。参考文献[1]徐靖.面向DRG的集成化医疗服务成本管理模式与方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3。[2]JEANM,CAROLINEM.DRGinformationsystem,healthcarereformsandinnovationofmanagementinthewesterncountries[J].Casemix,2002(4):16-19.[3]官波.美国医保DRG支付方式对我国医保支付方式选择的启示[J].卫生软科学,2004,18(6):283—286.[4]徐靖.我国医院推行DRG过程中的成本管理问题和对策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3,25(3),23-29[5]邓伟.BP神经网络构建与优化的研究及其在医学统计中的应用[D].上海,复旦大学,2002.[6]张文彤,竺丽明,王见义,等.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中医医院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3):161-165。[7]DANAAF.TheuseofDRGsinhealthcarepaymentsystemsaroundtheworld[J].Journalofhealthcarefinance,1999,26(2):66-78.[8]徐小炮,尹爱田,王利燕.美国DRGs支付制度对我国医疗支付方式改革的启示[J]。中国卫生经济,2007,26(3):76-78。[9]郭志伟。DRGs的原理与方法及在我国的应用对策[J]。中国卫生经济,2010,29(8):37—39.[10]周宇,郑树忠,孙国桢.德国DRG付费制度的借鉴[J].中国卫生资源,2004,7(4):186—187。[11]徐晓丽。我国公立医院DRGs成本核算模型与方法体系构建[D].南京,东南大学,2015.[12]SilviaE,GemmaV,FredN.PredictingtheCostofHospitalStayforStrokePatients:theUseofDiagnosisRelatedGroups[J]。HealthPolicy,2002,61:21—42[13]韦健,张菊英.适合我国国情的DRGs及其统计方法的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02,29(2):146-147.[14]何凡,沈毅,刘碧瑶,等。浙江省住院患者病例组合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7):460-464.[15]王少利,胡牧,杨芳,等。北京三所三甲医院循环系统住院患者DRGs分组及质量评价[J].中国医院,2006,10(7):33-37.[16]谢雁鸣,田峰。国内DRGs相关研究综述[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5):119—121。[17]高晓凤,曾庆,李幼平,等.我国卒中患者住院费用的病例组合模型对比研究[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5,5(1):42—46.[18]付婷辉,张修梅.北京地区剖宫产类似DRG分组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3):158-161.[19]张菊英,韦健,杨树勤。神经网络模型在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分析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143-145。[20]李包罗,华磊.DRGs是科学解决“看病贵”问题的有效途经[J]。中国医院,2006,10(3),19-22.[21]郭富威,任苒.DRGs在美国的发展及在我国的应用对策[J].中国医院管理,2006,26(2),32—35.[22]黄慧英。诊断相关分类法在北京地区医院管理中的可行性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4,10(3):131-149.管理国内外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研究高文涛广东电网公司惠州供电局,广东惠州516001)要:该文对国内外主流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对不同体系的框架和内容进行探讨,为企业选择和建立适合的、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关键词: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风险分析;资产;等级保护StudyonInformationSecurityManagementAchitectureGUOWen—taoAbastract:Inthispaper,wediscussdomesticandforeignmainstreaminformationsecuritymanagementsystemandexploredifferentsystemsofframeworkandcontentforenterprisesandtheestablishmentofasuitableoption,provideasoundinformationsecuritymanagementsystemreference.Keywords:InformationSecurityManagementSystem;RiskAnalysis;Asset;Levelprotection1概述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针对企业整体或特定范围内建立信息安全方针和目标,以及完成这些目标所用方法的体系.为了建立和维护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国内外出台了许多相关的标准,在这些标准中明确了确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范围、制定信息安全方针、明确管理职责、以风险评估为基础选择控制目标与控制方式等活动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目前国际上主流的信息系统管理体系的标准有ISO/IEC的国际标准17799,英国标准协会(BSI)的7799系列,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委员会(NIST)的特别出版物NISTSP800系列;在我国,公安部出台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本文将对这些主流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分别进行介绍。

安全信息安全:建立企业内的管理体系以便安全管理。内容包括企业内部信息安全责任;信息采集设施安全;可被第三方利用的信息资产的安全;外部信息安全评审。资产管理:利用资产清单,分类处理,信息标签等对信息资产进行保护.2ISO/IEC17799ISO/IEC17799是国际标准组织ISO/IEC所制定的国际标准.它建立了启动、实施、维护和改进信息安全管图1ISO/IEC17799安全管理体系理的指导方针和通用原则,范围包括安全策略、信息安全(4)人员资源安全:为了降低人为错误、窃取、欺骗组织机构、资产管理、人力资源安全、物理和环境安全、及滥用相关设施的风险,来确保使用者意识到信息安全的通信和运行管理、访问控制、系统的开发与维护、信息安威胁,采用签署保密协议;定期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事全事故管理安全、业务持续性管理、符合性等11项安全故与教训总结;惩罚措施等减少人为造成的风险.控制内容、39个主要安全类和133个具体控制措施的信(5)物理与环境安全:防止对关于IT服务的未经许可息安全管理控制措施集合.ISO/IEC17799充分体现了的介入,损伤和干扰服务;避免对信息及其处理设施的破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的思想。基于ISO/IEC17799所建坏或窃取.立的安全管理体系如图1所示.(6)通信与操作管理:确保信息处理设备的正确和安(1)安全策略:建立安全方针文档,为信息安全提供全的操作;降低系统失效的风险;保护软件和信息的完整管理方向和支持.性;维护信息处理和通讯的完整性和可用性;确保网络信95管理息的安全措施和支持基础结构的保护;防止资产被损坏和风险评估: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复杂程度将取决于风险的业务活动被干扰中断;防止企业间的交易信息遭受损坏,复杂程度和受保护资产的敏感程度,所采用的评估措施应修改或误用。 该与企业对信息资产风险的保护需求相一致;(4)进行风(7)访问控制:控制访问信息;阻止非法访问信息系险管理: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风统;确保网络服务得到保护;阻止非法访问计算机;检测险管理的措施包括降低风险、避免风险、转嫁风险和接受非法行为;保证在使用笔记本电脑和远程网络设备时信息风险;(5)选择管理控制目标:选择原则是费用不超过风的安全。ﻩ险所造成的损失;(6)准备适用性声明:适用性声明纪录(8)信息系统获取、开发与维护:确保信息安全保护了企业内相关的风险管制目标和针对每种风险所采取的各深入到操作系统中;阻止应用系统中的用户数据的丢失,种控制措施.修改或误用;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可靠性和完整性;确保IT项目工程及其支持活动在安全的方式下进行;维护应用程序软件和数据的安全。(9)信息安全事件管理:安全事故就是能导致资产丢失与损害的任何事件,为把安全事故的损害降到最低的程度,追踪并从事件中吸取教训,企业应明确有关事故、故障和薄弱点的部门,并根据安全事故与故障的反应过程建立一个报告、反应、评价和惩戒的机制.持续运作规划:要降低对正常活动的阻碍与防止关键企业活动受到严重故障或灾害的影响.符合性:避免违背刑法、民法、条例,遵守契约责任以及各种安全要求;确保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符合安全方针和标准;使系统审查过程的绩效最大化,并将干扰因素降到最小.

图2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步骤BS7799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强调风险管理的思想。基于风险管理的思想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首先对系统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在遵守国家有关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行全过程的动态控制,本着控制费用与风险平衡的原则合理选择保护方式,使信息风险的发生概率和结果降低到可接受收水平,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保持企业业务运作的持续性。3BS7799BS7799是由英国标准协会制定,共包含两部分,第4NISTSP800系列一部分是信息安全管理导则(BS7799—1),目前已成为国美国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采用了系统分类分级实施际ISO/IEC17799国际标准;第二部分是信息安全管理保护的发展思路,并形成了体系化的标准和指南性文件。系统规范(BS7799-2),主要讨论了以PDCA过程方案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委员会(NIST)负责为美国政府和建设信息安全管理系统以及信息安全管理系统评估的内容。商业机构提供信息安全管理相关的标准规范。NIST的一对于BS7799-1,在第二节“ISO/IEC17799”已经有比系列FIPS标准和NIST特别出版物800系列(NISTSP较详尽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下面主要介绍BS7799-2。800系列)成为了指导美国信息安全管理建设的主要标准BS7799-2是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一套规范,详和参考资料.细说明了建立、实施和维护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要求,根据系统分级保护的思想,首先对信息系统进行定级,指出企业需遵循某一风险评估来鉴定最适宜的控制对综合信息系统中的信息类型、信息的安全类别和系统的安象,并对企业内在的需求采取适当的控制。下面是根据全类别三方面要素对信息系统进行定级,目前有三种级BS7799-2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步骤:(1)定义信息别:低、中、高。然后根据所确定的级别,参照NIST的安全策略:信息安全策略是企业信息安全的最高方针,需SP800—53《联邦信息系统推荐安全控制》根据不同级别要根据企业内各个部门的实际情况,分别制订不同的信息系统设置的不同强度的安全控制集选择对应的保护措施。安全策略;(2)定义信息安全管理范围:确定需要重点进800-53根据不同的安全级别提供了层次化、结构化的安行信息安全管理的领域,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企全控制措施要求。提供包括意识和培训、认证、认可和安全业划分成不同的信息安全控制领域,以易于企业对有不同评估、配置管理、持续性规划、事件响应、维护、介质保护、需求的领域进行适当的信息安全管理;(3)进行信息安全物理和环境保护、规划、人员安全、风险评估、系统和服务96算机安全2008.12管理采购、系统和信息完整性这13个安全管理和运营控制族以及106个具体控制措施。具体控制要求如图3所示。图3SP800-53安全控制要求为了利于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保护要求,SP800提出了基线的概念。基线安全控制根据不同的保护级别提出最小安全控制集。安全控制集的有效性可以通过安全认证过程得到验证,同时安全控制集的内容是动态的,允许根据技术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进行不断的修改和扩展,以提高企业信息系统的保护效果。5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我国目前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主要思路是采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思想。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指对国家秘密信息、法人和其他组织和公民的专有信息以及公开信息和存储、传输、处理这些信息的信息系统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对信息系统中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等等级响应、处置。由公安部主持制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7895-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将信息系统安全分为5个等级:第一级:自主保护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第二级:系统审计保护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第三级:安全标记保护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第四级:结构化保护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损害.第五级:访问验证保护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造成特别严重损害。图4基本要求ﻮ针对每级系统,从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两方面分别提出考核要求。技术方面具体考核指标有身份认证、自主访问控制、数据完整性、审计等;管理方面具体考核指标有管理制度、人员录用、安全意识教育与培训等方面。等级保护不同级别的要求具有逐级增强的特点。不同级别的信息系统,安全防护能力、对抗能力和恢复能力也相应的不同;较高级别的系统能够应对更多的威胁,对同一个威胁有更为周密的应对措施。不同级别的信息系统的增强特点如图5所示。图5不同保护级别逐级增强等级保护根据信息系统的综合价值、综合能力保证的不同要求以及安全性破坏可能造成的损失来确定相应的保护等级。采取分级分类的原则,根据不同的信息系统保护需求,构建一个完整的信息安全保护体系。6结束语国外的信息安全之路已经发展了数十年,从早期零散的、随意的标准发展成体系化、层次化、覆盖信息安全管理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我国目前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虽然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但随着经济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比如电信、金融或者从事IT外包业务的企业已经开始主动运用这些先进的技术体系标准来提高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水平。从国际主流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到国内基于等级保护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这些远不是本文短短篇幅所都能深入讨论和涉及到的,本文仅仅是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到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学习、运用和实践中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多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理论,结合我国实际,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切实提高我国的信息安全管理水平。作者简介:高文涛,男,广东电网公司惠州供电局信息部。主要研究及工作方向:网络管理。收稿日期:2008-09-1097国内外医院管理模式介绍医院管理模式(hospitalmanagementmodels)就是医院管理的运作方式和所采取的样式。各国的医院管理模式不尽相同,它与国家的社会制度、经济条件、文化背景、医疗保健制度、市场经济模式等因素密切相关,也就是模式多样化。大体上,医院管理模式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美国医院管理模式美国实行的是当代最典型的市场经济模式,就是以私有制为基础(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8.1%),以经济决策高度分散为特征,完全实行自由经济、自由经营、自由竞争,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十分有限。因此,在医院管理上也基本上套用企业管理模式和方法。在组织管理体制上大多数实行董事会。董事会是医院的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的主要职责是:①聘任和考评医院的主要行政负责人(尤其是院长);②评价和监控医院提供的全部医疗服务质量;③保证医院在财务上的足够充足;④保证医院遵循所有适合于医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条例;⑤任命医师和各类医务人员。在美国,医院董事长为义务服务者,由医院所在地社区选举产生,董事会成员一般任期为2—3年,可以连任,在选举董事会成员时一般要考虑到各种特殊能力或技能,例如法律、财务、基金筹集和政治等多方面.医院院长由董事会任命,通常院长也是董事会成员。凡不设董事会的医院,院长直接由医院职工民主选举产生。对院长的资格要求是:①大学本科毕业并取得MBA(商学硕士),或MHA(卫生管理硕士),或MPA(公共卫生管理硕士)的学位;②在担任大医院院长的职务前,一般应至少有10—15年的管理经验;③参加继续教育计划,对于经济学、市场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商业法学、信息技术学、市场策略学、组织行为学等课程接受过强化教学。医院院长全面主持医院的各项管理工作并对董事会负责。下设2—4名资深副院长,分别主持医疗业务和行政财务管理工作.下设的2名副院长属医疗技术资深副院长领导,分别分管护理和医技服务(例如病理、放射、放疗、生物医学工程、物资、设备管理等);下设2名院长助理属行政管理资深副院长领导,分别分管如人力资源、职工保健、环境卫生、总务、安全、合同管理等。上述院长、资深副院长、副院长和院长助理组成医院的院务委员会,讨论决定医院重大的行政事宜。医院设立管理委员会,有两个执行委员会:①医疗执委会下设诸如:内科、外科、急诊委员会、药事委员会、感染控制委员会、质量控制委员会、医疗资格委员会、教育委员会等;②行政执行委员会下设诸如空间委员会、采购委员会等。医院各方面的问题一般不是先由院务会讨论,而是必须先向相关委员会反映,由各委员会接受、整理、讨论、提出建议上报院务会审议通过.医院人事制度全部实行公开招聘、逐级雇佣办法。除一些政府医院外,医师通常不是医院的雇员,医院各医疗部门的负责人必须由全体医务人员选举从医师中产生,医师在医疗工作中具有的职权范围由院务会提出提交董事会批准。美国的医院都设有护理副院长,属于医疗资源副院长领导,相当于我国的护理部主任。担任护理副院长的资格要求是:①取得注册护士资格证书;②取得学士学位。事实上几乎都为取得护理硕士或管理专业硕士学位;③具有5年以上护理管理经验;④具有下列管理能力:包括在护理学院、州和国家护理组织任职等;⑤能胜任下列管理工作,包括:病房护理活动、手术室、质量控制计划、急诊室、护理继续教育、医院护理研究等。二、英国医院管理模式英国既是一个传统的市场经济国家,市场机制完善,市场体系完备,企业制度以股份制为主,国家原则上不干预经济活动,但是英国又是一个社会保障齐全的福利国家。从颁布《济贫法》起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已建立相当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医疗卫生保障、国民医疗服务等,保证社会每个成员能免费或低价享受医疗保健服务。此外,对残疾人、老年人、精神病人和失去正常照顾的儿童等特殊困难人群提供特殊服务。1948年英国宣布实行国家卫生服务制度(NationalHealthSystem,NHS),为全体国民提供广泛的医疗服务,支付大部分或全部医疗费用,实行初级服务(全科开业医生提供)、地段服务(当地政府提供)和医院服务(专科医疗服务)三级服务体制.1948年英国政府颁布国家卫生服务法,规定所有医疗机构国有化,这些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为国家工作人员.1964年又通过卫生保健法,凡英国居民均可享受国家医院的免费医疗,因此英国是国家医疗服务制度最完善的西方国家之一。有完善的NHS组织体系:图1英国NHS的组织体系英国医院在政府领导下,通过NHS服务体制来监督医院认真执行《病人权利宪章(ThePatient’sCharter)》,医院的医务人员均受雇于政府卫生部门,而社会工作者(socialworker)则受雇于地方政府.医院院长负责全面指挥,下设医务、人事、财务(司库)、护理部主任,其职能相当于美国的助理副院长。院长基本上都是管理专业毕业或经济、法学专业毕业通过培训的专职管理人员,各部主任也必须有管理硕士学位或通过管理专业修学后才能担任。三、日本医院管理模式日本在经济体制上实行的是以市场为基础的“政府导向型市场经济”,推行财产私有、契约化和风险自担的原则,政府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大力发挥民间团体的领导作用,并实行终身雇佣、终身教育、职工参与、年功列序和提倡企业精神等激励机制,这些原则和机制都应用到医院管理之中。在医院领导体制上实行由院长、副院长领导下的诊疗部长、事务部长、护理部长组成的医院领导成员.也有院长领导下,设诊疗部长、助理医疗部长、事务部长、护理部长、研究部长、药剂部长、营养部长七个部长的管理体制.院长必须是医师,除从事本专业外,主持医院全面工作,决定医院大政方针,掌握医院发展方向;副院长也应由专家担任,协助院长工作或兼任诊疗部长,在业务上有权威性,负担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诊疗部下设若干个诊疗科;事务部长是医院的实际组织者,又称运营部长,全权负责医院日常管理人员,一般从各级卫生行政领导机构的官员中选派,也可从医院选调,事务部下设若干个事务科;护理部长负责全院护理工作,护理部长—科护士长-护士-准护士(又称预备护士)-护士助手自成指挥系统,呈垂直领导,其职责为当好医师助手、病人生活护理、专科技术护理、病房管理四大功能,全面推行分级分段护理制度(PPC);大中型综合医院一般附设护士学校(初中毕业2—3年,再经大专2年,毕业后经国家考试合格注册才有护士资格)。在人事制度上实行经专业技术考试和学历资历审查后择优录用,经半年试用期。厚生省规定,医院行政人员退休年龄为60周岁,医疗技术人员为65周岁。医院执行国家颁布的《工资法》,按职位定工资,一年奖励3次,每次30%人员,分A、B、C三级,一年中连获3次A级晋升工次1级。国家鼓励城市医生去农村工作,工资明显高于城市。高校医学生毕业后要作为研究生(称研修医)或医师助手临床培训5年,经医院评议会评审合格才能当正式医师,独立从事诊疗工作。医院经济管理体制可分为国立医院(厚生省或文部省、劳动福利事业团审批和拨款)、地方公立医院(由都、道、府、县、市、町管理的各种医院由地方补贴)、社团(全国社会保险协会联合会、国民健康保险团体、共济组合及其联合会)或私立医院(由兴办者提供资金,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占日本医院数的64.1%、床位数的39。6%)。在日本的国立医院中仅三分之一左右收支接近平衡,其余三分之二要政府补贴专项拨款。1960年起日本推行全民医疗制度,强行人人保险,对大部分病人支付70%—80%医疗费用,以及对残疾人轮椅、自助装置、假肢等支付100%辅助费用,因此医院一方面接受政府和兴办者的领导,另一方面受保险公司的影响较大。四、法国医院管理模式法国在经济体制上实行的是政府指导的“混合市场经济模式”,充分体现法国特色的市场运作机制,政府允许自由定价,但对诸如电力、煤气、供水、汽油、公交、邮电、国有医院的医疗服务、药品、国有住房、出租汽车的价格和收费标准进行直接干预,就是在政府监控下的自由竞争机制,并规定企业职工奖金不得超过4%(国有)和15%(私有)。1945年起就实行以《普及社会保障制度》为主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共有三个层次(即全面专门保障体制、义务性社会互助体制、社会援助和救济体制)和八大类(医疗、养老、工伤职业病、生育、残疾、死亡、孤寡、家庭负担),可负担医药费(包括急救交通费等)的40%—100%。法国的医院管理体制与这种由国家中央社会保障局所属的全国医疗保险体制相适应,决定医院属于福利事业单位,在服务方式和各种制度上充分体现服务病人和方便病人的宗旨,其医院管理机构关系见图2。法国的公立医院面向低收入居民,私立医院面向高工资家庭,主要接纳外科、妇产科病人,慈善机构医院负责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法国公立医院可分五类:①地区大学医院(医学中心);②省级中心医院;③地方医院;④专科医院;⑤急诊医院.院长负责医院全面工作,一般设副院长4人,分别负责行政、财务、后勤和人事,下设若干个职能科室。医院设有院务委员会以及医疗咨询委员会、急诊医疗委员会、安全保险委员会、技术协调委员会、卫生保险委员会、预防医学委员会等非常设机构,帮助院长发挥协调、咨询、监督作用。科室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全面负责科室的医疗、护理、教学和科研。科设科护士长,各病区设病房护士长、护士对病房实行包干制。门诊设普通门诊、专科门诊和私人门诊(相当于我国的专家门诊),门诊不设药房。病房分普通病房(一般病人)、特护病房(重危病人)、私人病房(要人和富人)、日间病房(检查或治疗观察)、周病房(癌症化疗疗程)。从管理体制来说,政府对医院控制较直接,包括医院登记注册、床位增减、大型设备购置都必须经卫生行政部门核批。由于医院经费主要来自社保组织和公共救济金的补助,医院有充分的使用支配权,从总体来讲,法国医院管理模式属社会福利型。图2法国医院管理局组织机构图五、德国医院管理模式德国在经济体制上实行的是“社会市场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既包括市场经济,又包括社会福利和国家政策干预,即通俗公式表示的“市场经济+总体调节+社会保障”.德国是欧美发达国家中社会保障事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社会保障涉及到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的各个环节,几乎包括生、老、病、残、死、疗养和教育等每个方面,早在1881、1884和1889年就相继通过《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法》、《养老、残疾、死亡保险法》。现在,德国的医疗保险分法定医疗保险和自愿医疗保险两大类。法定医疗保险对象为工人、中低收入职员、农民、领取法定养老保险金者、大学生、失业者和残疾人等,占社会成员极大多数,这种医疗保险实质上属自负盈亏的自治管理,国家仅对大学生和领取养老金者予以一定补助。自愿医疗保险为年薪较高的职员和政府官员自愿选择加入的医疗保险.与此相适应的医院管理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为基础,政府对医院实行宏观管理,高度重视区域卫生规划,根据医学专科特点、社会服务需求和经济结构的原则将医院划分为社区服务医院、跨社区服务医院、中心医院和特级医院四个层次。这种按服务人口数建立起来的“区域医院服务体系"中,特级医院床位数一般为1500床以上,服务人口约120万-150万人,主要是大学教学医院(相当于我国的附属医院);中心医院一般为1000床左右,服务人口约40万—50万人;跨社区医院一般为400-600床,服务人口10万人左右;社区服务医院提供普通医疗服务,一般为200床左右,服务人口约5万人。德国医院领导体制的最大特点是设行政院长、医疗院长和护理院长“三驾马车式”结构,医院不设职能科室建制,由三院长在配有秘书的情况分别负责各自的职责,其中行政院长是医院领导人和最高决策者,负责整个医院经营管理、人事、计划基建、物资供应,经费预决算财务和院长间的协调;医疗院长负责医生诊疗工作,包括医技、药房、医学教育和科研以及与开业医生的协调等,护理院长负责医院护理的组织领导。行政院长的任职资格要求是经济类、管理类或商业、法学高校毕业后经2年医院管理培训取得硕士学位者;医疗院长通常为资深医生担任,还需经过接受经济学或社会学以及医院管理、卫生经济等硕士课程教育;护理院长的任职资格培训要求通过医院管理强化教育一年。院长的任职由董事会在全院进行考核绩效后决定。德国医院的性质有公立医院、社团医院(宗教、慈善团体或各类基金会捐资)和私人医院三种,其中私人医院仅占总床位数的10%左右.六、俄罗斯医院管理模式俄罗斯在经济体制上属于正在转轨的以社会为导向的市场经济模式。由于过去80多年时间里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对经济高度垄断,虽然现在进行“休克疗法",但市场体系仍残缺不全,尚处于形成时期,社会保障体系也从行政型实报实销医疗费用的公费医疗制度逐步转变为市场型保障体系,与其相联的医院管理体制也将从国家预算拨款逐步转变为多渠道多形式的经费来源。在医院管理组织形式上,较早实行院长负责制和科主任负责制,院长下设医务、行政等若干副院长,院长和临床科主任都由医生担任,各临床科室的科主任负责制反映科主任对科室的全面负责,护士长下属科主任分管,人事制度正在逐步实行改革,但从总体来说,俄罗斯的医院管理模式比较严格,政治党派已不再是决定医院的领导体系的主要因素,医院工会仍发挥较大的作用.七、新加坡医院管理模式新加坡推行的是政府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模式,在文化价值观上一方面接受市场经济价值观的冲击,另一方面又竭力保持东方文化即华人儒文化的价值观。尤其通过两个五年计划(1961~1965)、(1966~1970),一个十年经济发展计划(1971~1980)和一个经济重组计划(1980~1990),经济发展迅速。新加坡在推行经济发展的同时,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即李光耀所说的“让人民分享蛋糕",实行公积金制,实现老有所养和居者有其屋,并尽量缩小贫富差异。在医疗保障制度方面实施保健储蓄、医疗保险和医疗福利基金三项措施,1983年通过法律,自1984年起凡18岁以上雇员按年龄分别将月工资的6%~8%存入保健储蓄,以供住院时使用,政府还设立医疗福利基金帮助贫困户。新加坡医院分为国家津贴医院和私立医院,政府对国家津贴医院补助约占医院总支出的58%,公立医院收费标准由政府定价,病房分A、B1、B2、C级四等,政府分别补贴0、20%、65%、80%,说明严格控制了医疗需求的导向。新加坡医院,尤其是私立医院以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护理服务和一流酒店式的舒适休养环境及餐饮服务,以突出这两大服务为特点,以借鉴香格里拉酒店和新加坡航空公司先进经验为目标要求,特别强调服务素质和优质服务观念。私立医院只雇佣数量很少的住院医师和一定数量的护理、工勤人员,医疗服务都由私人专科医师提供,院内设立医疗中心大楼以供这些私人专科医师使用。从1985年起,新加坡政府为了改善公立医院管理不如私立医院的现状,实行“重组计划"(restructureprogram),将卫生部直属公立医院转变为私人有限公司管理体制,卫生部派员参加公司董事会,原股权由国家卫生保健局管理,但医院则全部按私人企业管理方式管理。医院管理体制由董事会委派行政总监全权负责,行政总监一般同非医务人员的企业管理专家担任,下设医药委员会、医院筹划委员会,分别由临床主管和行政主管负责,即分别负责医疗业务和行政后勤事务。这种医院重组和企业管理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并有效地控制医院服务费用开支,这种模式就是医院所有权(国家所有)和经营权(私人有限公司)分离的模式,可从中得到启迪.1993年10月新加坡政府发表《大众化医药保健白皮书》,明确提出为人民提供基本有效和大众化的医疗配套措施,让人民享有良好的现代化的基本医药保健服务,并将专科医师规定为不超过医师总数的40%,也就是60%医师将受训为全科医师,这项政策将对医院管理带来一定影响。为控制医疗费用上涨,明确规定先天性心脏病和遗传病手术治疗、出国医诊费用、分娩和人工流产、辅助生育和节育手术、艾滋病、自杀、吸毒酗酒、美容、牙科手术、人工肾、私人护理费、救护车费、疫苗和参与动乱或罢工受伤者不予支付医药费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现C级病床数已大大减少。八、中国医院管理模式我国医院管理模式经历三个发展时期:1949年建国前,医院管理模式主要套用美英德等国的模式,特别是教会医院,类似创办医院的教会国家的模式;建国后,我国全面学习苏联,完全实行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主要特点是:①党的领导在医院中具有最高的地位,院长在党组织领导下具体分管医院业务工作;②经济上实行全额补助,实行低医疗收费标准、低药品价格和低职工工资的“三低”政策;③由于国家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医院经费困难,医院条件较差;④病人中公费、劳保病人占大多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医院在筹资来源、领导管理体制、财务管理、职工奖金等方面不断发生变化,就是逐步从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又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使医院从纯福利型转变为体现政府福利性质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从政府唯一拨款转变为多渠道多形式办医;从全部为公立或集体医院转变为多种所有制形式医院;从党政不分的领导转变为推行院长负责制或党组织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从不重视职工的责权利转变为各种形式的责任制和激励措施;从不重视经营管理转变为重视医院的生产性、经营性和效益性;从单纯医疗服务机构转变为重视扩大预防和区域卫生规划;从单纯的基本医疗服务转变为在保证基本医疗的前提下出现多种形式的特需服务;从医院单纯完成医疗服务转变为同时兴办第三产业以提高医院的自我补偿能力;从单一办院体制和安于“铁饭碗"、“大锅饭”转变从多种办院体制并存竞争增效。总之,通过改革使医院得到显著成效和较大发展。建国50年来,我国医院管理无论从实践和理论方面都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坚持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依靠广大医务人员和提高他们的素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和以质量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坚持科教兴院和重视技术建设,坚持三级医疗卫生网和重视农村医疗卫生的发展,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和合理利用医院资源,坚持中西医并举和依靠西医、中医和中西结合医三股力量的方针,坚持扩大预防和以大卫生观指导医院工作,坚持依靠全社会支持和多渠道多形式办医,都是值得我们继续坚持和发扬的。但是,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我国医院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①医院管理模式基本上尚未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为地将医疗和预防绝然分开的错误做法基本上没有得到纠正;②医院领导体制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党政分工问题,政医不分问题、院长负责制的院长真正有职有责有权有利的问题、领导班子素质问题、有效指挥和民主管理的关系问题等;③医院在人事制度上的“铁饭碗”问题、人才培养和流动问题还存在不少弊端;④分配体制上既有“大锅饭”和不体现按劳取酬的问题,又存在分配不合理,少数医院“灰色收入”的问题,严重影响大多数医务人员的积极性;⑤医院性质、收费标准和国家主渠道之间的矛盾问题,从理论到实践上都尚未理顺;⑥经营管理既存在薄弱的一面,同时也存在不合理收费和看病贵的问题,已成为社会关心的热点之一。国家医疗制度改革方案出台以后,医院将面临大量的经费筹措和事业发展的现实矛盾问题;⑦“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行业风气和职业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的是触目惊心的;⑧在医院管理方面普遍存在医院管理理论落后于管理实践,管理理念又落后于管理理论的状况,有的医院甚至不重视医院科学管理,医院领导班子和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医院管理队伍专业化的道路仍然比较遥远;⑨医疗质量上存在问题较多,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技术建设方面与国外先进医院的差距较大;⑩医政法律尚不完善,依法治院的差距较大,在医疗纠纷处理方面存在的法津适用和处理办法的矛盾突出。总之,医院在活力、效率和效益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虽然这些都是前进中的矛盾和困难,但都有待于认真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使医院适应新世纪发展需要,使我们医院管理水平赶上和超过国外发达国家的水平。ﻫ医院重点学科建设的基本问题学科建设是医院建设的重要任务,学科建设的水平直接反映出医院的整体办院水平和学术地位,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质量、有特色的优势学科,是促进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上水平,上档次,促进医院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一、重点学科建设的意义、目标及确定依据(一)重点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我国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相继推出设立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制度,这是一项十分重要打战略举措,其重要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1.有利于推动整个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协调发展重点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首先是由于它们在发展形成过程中,为了适应形势发展和政府行为的需要,可以补弱补缺、变弱为强,能够为解决新的重要任务而表现出来。解决好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其意义不仅在于重点学科本身,而是力争使我国医药卫生在一些重大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动全局,协调整个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增强卫生科技系统的整体素质和力量,使科学技术能对经济和社会发挥更好的作用。2.有利于形成优势和特色,带动全院科技工作的开展医学科学技术是个大系统概念,它是由许多门类的学科构成的一个庞大的体系。特别在综合性医院,由于学科门类繁多,因此,各医院不可能在所有学科门类上齐头并进处在同一水平,即使有各自的优势和特色,也难免有劣势和弱项.另方面,在一特定时间、空间、条件下,社会对不同门类的学科的需求度也在不断变化,有着主次、轻重、缓急之分。通过开展重点学科建设,有利于医院集中建设一批高质量、有特色的优势学科,这些优势学科将成为医院科学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并以此为“龙头"和依托,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和技术辐射作用,带动全院其他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逐步形成一个门类、结构、比例较合理的科研体系,增强医院科研实力和后劲,为医院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有利于促进医院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重点学科建设有赖于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技术精、学术造诣深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学术带头人队伍。通过重点学科建设,有利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有利于增强学科带头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他们在一定的压力和较优越的条件下不断成长,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作用,使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多出成果、多出人才、多作贡献。(二)重点学科的确定依据确定重点学科要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从医药卫生事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出发,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发挥优势、形成特色,合理布局、突出重点,以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