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课程名称原子的结构课时第一课时学段学科八年级化学教材版本人民教育作者潘学民学校54中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知道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初步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及其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2.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共同讲述原子结构的发展史,初步了解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方式---假说与模型的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通过宏观现象分析微观物质结构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树立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是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学习科学家在科研中的团结协作、不懈追求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愿意为科学献身的情感。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原子的构成难点:原子内部结构微观模型的建立三、学情分析本节课学生在上节课基础之上刚刚接触了微观的分子与原子的概念,教材趁热打铁继续介绍原子的结构。学生思维已经固定在微观范围,所以适时的介绍有助于学生学习的系统性。学生对微观上原子的结构有很多想要探究的内容,应抓住这个契机想学生介绍原子的结构。四、教学方法自学法,探究法,启发法,实验法五、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观察视频资料引入观看《从眼睛到扫描隧道显微镜》,知道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扫描隧道显微镜,我们已经“看到”了物质表面分子和原子的表面排列,引发对微粒内部结构的猜想。由形象的视频资料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索、思考的兴趣。分子原子是极小的微观离子,但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那么原子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咱们这节课来学习复习旧知识提问:分子是()的最小微粒,原子是()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可分,()不可分。提出问题PPT展示道尔顿及其原子结构模型,PPT展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图片。既然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提出科学原子系统原子论的道尔顿也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实心球体,那么原子是不是最小的不可分的粒子呢?那么这个结构是怎样的?又是怎样被一步步发现的呢?板书:一、原子结构发现史介绍无核模型图片展示:电子的发现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并通过使用证实电子带负电荷,是所有物质原子共有的组成部分。介绍汤姆逊的枣糕式无核模型。发现点电子的汤姆逊认为: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均匀的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正电荷,从而形成了中性原子。学生讲述a粒子散射实验课前布置两位学生查阅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的资料,课前让他们讲述,并引导其他学生思考“卢瑟福行星式有核模型”提出的依据,有疑问的话向两位同学提出。剖析a粒子散射实验通过两位同学的精彩展示,我们对这个实验有了大致的里了解,分析a粒子三种散射情况说明了原子内部的哪些信息?请举手回答介绍有核模型在分析a粒子散射实验后结合图片介绍卢瑟福行星式有核模型。介绍波尔模型结合图片接受:1913年丹麦原子物理学家波尔原子结构模型。介绍中子的发现核内有带正电的质子,核外有带负电的电子,但从原子的质量上推测,核内还应该有另外一种微粒,它不带电,但质量和质子相当,它是什么呢?从而介绍中子假说的提出和中子的发现年代和发现者。(小结)原子结构的发展史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小结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史。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图片展示:原子构成示意图和原子个微粒的电性情况图,引导学生分析数据:1.原子直径约是10-10m,原子核的直径约是10-15m。2.书上表3-1列出的质子、中子和电子关系数据。形象的比喻图片展示:操场和蚂蚁;大楼和桃核。学习原子的构成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原子内部的构成并板书。分析数据先用动画展示氧原子、钠原子、碳原子、氢原子的结构,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学案上“几种原子的构成”表格。[教师板书]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总结科研方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一种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重要方法:假说与模型方法,其一般程序为:提出假说→建立模型→实验论证→解释现象、检验理论→形成理论。恩格斯有一句名言: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引申即使在今天我们仍然不能说原子结构的奥秘已经完全被揭开了,譬如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那么这些微粒又是什么构成的呢?现在又有“夸克”假说……思考并举手回答通过复习旧知识强化“原子不可分”的条件是“在化学变化中”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出结论:原子弹开发的是原子核能,可见原子虽小,却还有核,所以原子内部是有结构的。通过观看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图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观看道尔顿及其原子结构模型知道203年前的科学家的观点在不断被修正。思考猜想原子结构究竟是怎样被发现的?学生观看图片,了解到汤姆逊获得19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体会科学家的重大贡献。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崇尚和对科学家的景仰。观看图片,了解第一个有代表性的原子结构模型:就像红枣镶嵌在糯米糕中一样,人称枣糕式无核模型。并引发了思考这个模型的科学依据。用图片形象的展示模型,是学生了解到原子结构模型的发现历程。两位同学生动的讲述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结合实验阐述“原子结构的行星式有核模型”,并让其他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使大家深刻的理解这个实验。培养学生独立查阅资料的能力,由学生讲述这个重要的实验,换个角度教学,引发其他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学生回答:大部分粒子没有发生偏转,说明原内部有很大的空间;少数a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说明受到带正电荷的斥作用;极少数a粒子完全被弹回说明原子内部有一个质量很大体积很小的核,给a粒子有力的撞击。培养学生分析实验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同时体会原子的有核模型是如何通过实验事实建立起来的。学生学习原子的有核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荷的核,他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它周围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转,就像行星围绕太阳运转一样,大宇宙和小宇宙的美是统一的。从多维课堂目标上,引导和培养学生反思与小结的能力,并自然接受原子的核式模型。学生学习:波尔提出核外电子只能在限定的、稳定的轨道(即区域)内绕核运转,按能量高低远近不同,即电子分层排布和运动的原子模型,后人称为“波尔原子模型”。波尔获得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引导学生理解科学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原子结构模型也在不断的完善,同时为学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打下基础。学生通过预习可说出:中子进一步学习:1920年卢瑟福又提出了天才的中子假说,认为原子核中除了带正电荷的质子外还应该有一种和质子质量相近的电中性的微粒,后来他的学生查德威克通过实验证明了中子的存在,也因此获得1935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使学生完整地了解原子内部三种重要微粒的发现史,更体会科学家不断探索和实践的执著精神和他们为科学作出的重大贡献。学生回顾:道尔顿的实心球模型;汤姆逊的枣糕式无核模型;波尔的电子分层排布模型。培养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总结的能力,从源头上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过程。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出结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质子和中子)上,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但原子核占据的体积却非常小。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体会科学结论一定是建立在可靠的实验数据上,从而信服自己所学的知识。学生观察并深刻理解数据的含义:若将原子比作一个庞大的体育场,尔原子核只相当于一只蚂蚁;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但是原子核的体积仅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原子内部有一个很大的空间。通过两个比喻使学生对抽象的数据有了形象的理解。学生通过上述学习得出原子的构成;原子的质量≈原子核的质量=质子+中子的质量前面大量的化学史介绍就是为了辅助这部分主要知识的学习,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容易。学生交流讨论得出:1.所有的原子都含有质子和核外电子,但不一定含中子;2.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书(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3.如果说原子有身份证,则质子可以作为身份证号码。得出另一个等式: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通过多种原子内部三种微粒个数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分析表格的能力。学生阅读老师发的资料,假说与模型的方法》,体会此方法在原子结构模型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一种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方法,同时学习科学家们不畏艰难、不畏权威的探究精神。学生倾听、思考,展望未来。让学生了解:时间在延续,科学在发展,没有终止的时候。激励他们树立宏伟大志,今天努力学习基础知识,明天积极投身科学研究。【板书设计】课题2原子的结构(一)*原子结构发现史一、原子的构成质子(带正电)原子核(带正电)原子中子(不带电)(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电)原子的质量≈原子核的质量=质子+中子的质量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课程名称原子的结构课时第二课时学段学科八年级化学教材版本人民教育作者潘学民学校54中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涵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初步了解离子的形成,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2.过程与方法:根据归纳出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规律书写l~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归纳小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探究分析NaCl的形成过程,初步了解离子的形成。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增加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想象、猜想、教师讲授,归纳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学习兴趣。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涵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难点: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三、学情分析本节课学生在上节课基础之上刚刚接触了微观的分子与原子的概念,教材趁热打铁继续介绍原子的结构。学生思维已经固定在微观范围,所以适时的介绍有助于学生学习的系统性。学生对微观上原子的结构有很多想要探究的内容,应抓住这个契机想学生介绍原子的结构。四、教学方法自学法,探究法,启发法,实验法五、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回顾】原子的结构是怎样的?【强调】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位于中心的很小很小的原子核上,而电子的质量相比于质子和中子可以忽略不计,在相对较大的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设问】原子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它们能否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呢?引导探究核外电子的排布[投影]评价学生的猜想【总结讲授】核外电子的运动有自己的特点,虽然没有固定的轨道,但有经常出现的区域,我们把这些区域按照离核的远近划分为不同的电子层,核外电子是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的,这就是电子的分层排布。【教师启发】科学家在探索原子核外电子运动时,也经历了假设、猜想的阶段,然后通过科学的手段、借助先进的仪器进行实验测定、检验而得到真理的。那么电子为什么有的排在第一层?有的排在第二层?各电子层上电子数目有什么规律?【讲解】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几点初步规律(适用于1—18号元素):①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②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第一层不超过2个);③核外电子先排满能量低的电子层,然后再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中。举例展示规律应用以钠原子为例,核外有11个电子,如何排布,边书写边讲解规律。小结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寒意,引导学生与元素符号比较巩固应用仿照实例,遵循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规律按照元素周期表的布局书写前18号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教师在教室环视,观察学生书写情况大屏幕展示前18号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引导探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引导提问】1、请观察氦、氖、氩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多少?它们通常被称为什么气体?【评价引导】大家回答的很好,惰性气体说明它们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原因就在于它们的结构,所以我们把最外层具有8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具有2个电子)的结构叫相对稳定结构【引导提问】2、请观察锂、铍、钠、镁、铝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多少?它们属于什么元素?【评价引导】很好,我们说人都追求完美,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原子也有趋向(追求)稳定结构的趋势,那么金属元素要怎么样达到稳定结构?【引导提问】3、请观察氟、氯、氧、硫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多少?它们属于什么元素?如何达到稳定结构?【板书总结】元素分类最外层电子数元素性质稀有气体8(氦为2)稳定结构金属元素小于4易失电子非金属元素大于4易得电用【回顾反思】当金属钠和氯气发生反应,一边分析一边板书在这个过程中钠原子和氯原子通过得失电子达到了双赢,可谓是情投意合,都达到了稳定结构,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觉得原子和离子有什么不同?学生猜想: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请一位学生分享他想象中核外电子如何运动?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通过铺垫突破难点。学生思考让学生由想象到直观模型后,进一步启发学生对电子排布的猜想。学生倾听、思考通过实例演示,引导学生强化理解练习学生对照,检查评价及时评价,增强学生成就感,及时巩固新知学生思考回答:都为8,氦为2,稀有气体,部分同学答惰性气体学生回答,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金属元素学生思考回答:失去电子学生思考回答: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非金属元素,得到电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寻求规律,加强理解将抽象的原子人性化,便于学生的理解。进一步提升思维能力将学生观察讨论得出的结果汇总形成规律,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对照P55页图3-13来理解进一步将知识升华,与前面学习的分子、原子联系起来,用生动的语言和清楚的图示将离子这种粒子讲述清楚,并让学生知道离子如何形成化合物总结收获,交流体会课题2原子的结构(二)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分层排布2、核外电子的初步规律3、元素分类最外层电子数元素性质稀有气体8(氦为2)稳定结构金属元素小于4易失电子非金属元素大于4易得电子结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4、离子的形成①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②离子的分类③离子符号【板书设计】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课程名称原子的结构课时第三课时学段学科八年级化学教材版本人民教育作者潘学民学校54中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GB3①、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2\*GB3②、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3\*GB3③、学会简单计算=4\*GB3④、理解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区别和联系2.过程与方法:=1\*GB3①、认识用相对标准衡量原子质量大小和意义=2\*GB3②、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材还介绍了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相对原子质量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难点: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三、学情分析本节课学生在上节课基础之上刚刚接触了微观的分子与原子的概念,教材趁热打铁继续介绍原子的结构。学生思维已经固定在微观范围,所以适时的介绍有助于学生学习的系统性。学生对微观上原子的结构有很多想要探究的内容,应抓住这个契机想学生介绍原子的结构。四、教学方法自学法,探究法,启发法,实验法五、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感受实际质量表达的不便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应用学习查阅方法原子中的几个数量关系总结复习有关原子的知识1、什么是原子2、原子的构成3、原子的性质[讲解]原子虽然很小,但也有一定的质量。通过现代科学仪器可精确地测出原子的实际质量。[展示]感知原子质量的大小。一个氢原子的质量约为:×10-27kg即00000000000000000000000167kg一个碳原子的质量约为:×10-26kg即00000000000000000000001993kg一个氧原子的质量约为:×10-26kg即00000000000000000000002657kg[类比讲解]这正像我们用吨为单位来表示一粒大米的质量有多大一样极不方便,比较聪明的回答是“大米的质量比小米大一点”。类似的,为了便于研究问题,国际上采用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质量的大小。[设问]如何计算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介绍]其它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我们不需要再去计算,科学家已经把所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测定出。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就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过卓越贡献。利用教材153页附录ⅱ;教材62页表3--4查阅下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氢、碳、氧、钠、铝、铁我国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铒、锗、锌、镝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则该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为______
,中子数为_____核外电子数为
__________
。简单说明核电荷数的意义。探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近似整数值)、质子数、中子数的关系,屏显表P53屏显【练习】2000年3月美国铱星公司宣布破产。依星公司原计划发射77颗卫星以实现全球卫星通讯,发射卫星的数目与依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相等。下列关于依元素的各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依原子的质子数为77B、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7C、依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7D、依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7思考题:相同质量的铁和铜,哪一种所含的原子数多?[展示]氢、碳、氧、钠、铝、铁原子的内部构成与相对原子质量表[板书]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回忆前面学习知识,回答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教学工作计划2022年生物
- 大学学习计划3篇
- 个人销售工作计划展望7篇
- 销售合同范文集合7篇
- 小学生鉴定评语(集合15篇)
- 2022年小班教师保教工作计划
- 积木课程设计课教案
- 防治工作计划模板集合7篇
- 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四篇
- 信达商社2025年度策略报告:景区板块有望迎来新一轮产能扩张政策利好+线下零售调改带来行业性变革机遇
- 鄂尔多斯盆地测井地质分层和曲线特征课件
-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上34《世界的聚落》课件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单元分析及全部教案(共计8课时)
- 1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 高尔夫英语(第二版)课件整套课件完整版ppt教学教程最全电子讲义教案
- 公司理财全书电子教案完整版ppt整套教学课件最全教学教程
- 粉尘整改方案
- SJG 74-2020 深圳市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高清现行
- 新媒体运营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 ICD-O-3形态学编码
-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