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英语初级教程unit1-7部分译文及语言点_第1页
石油英语初级教程unit1-7部分译文及语言点_第2页
石油英语初级教程unit1-7部分译文及语言点_第3页
石油英语初级教程unit1-7部分译文及语言点_第4页
石油英语初级教程unit1-7部分译文及语言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Unit1石油的起源石油有机成因1.石油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和特定矿物质如硫磺在极大压力下混合而成。现如今,科学家证明,尽管不是全部,但大多数油田是几百万年前海床上的动植物残骸经过数十亿吨的泥沙沉积而成。2.当小型海洋动植物死亡后,尸体会下沉。然后它们会沉淀在海床上,被分解并与泥沙混合在一起。在分解过程中,细菌会就将其中的一些化学物质如磷、氮、氧去掉。这一过程使得大多数的碳和氢保留下来。海洋底部没有足够的氧气使这些尸体完全被分解。而剩下没有被分解的就成为了石油形成的原材料。3.被部分分解的残骸会形成巨大的胶状物,而后会慢慢地被层层泥沙所覆盖。层层覆盖的掩埋过程要经过数百万年的时间。随着沉积物的逐渐堆积,泥沙作用在胶状物上的重量会将其挤压成更薄的层状物。最后,当这些被掩埋的分解层深入到一万尺深的地方时,地球自身的热量以及巨大的压力会综合作用到胶状物上。久而久之,石油便形成了。石油无机成因4.尽管现在被接受的石油形成理论包括动植物有机残留物质到碳氢化合物的缓慢转变过程(有机成因说或生物成因说),但这并不是被唯一提出的理论。早在16世纪,有一种石油生成理论认为石油是由地球深处的积碳形成的,而这些积碳远比地球上的生物久远。这一理论被称为石油无机成因理论,几乎被人忘却,直到最近一些人(部分是科学家)重拾这一理论。5.最新的石油无机成因理论认为,石油是在地壳和下地幔中经过无机过程形成的。科学家解释说,石油形成后通过裂缝和多孔岩石渗透到油藏中,人类通过开发这些油藏来获得石油。如果这些说法是真的的话,石油可能就不会像有机成因理论的支持者认为的那样有限。这就意味着石油会比我们之前认为的更加―可再生‖。6.石油无机成因理论之所以得到拥护有很多原因,但很多当代支持者指出在彗星、流星和其它无生命特征的星球上存在着甲烷,他们并以此作为证据证明有机物在石油的产生过程中并不是必不可少的。其他支持者在石油起源方面提出了其它线索例如,石油中金属元素的分布,碳氢化合物和氦的合成,油藏呈大规模完整沉积而不是斑块沉积。这些支持者都声称,所有理由足以令人相信石油并不来自于动植物,而是产生于包括无机物在内的自然化学过程。7.这个理论之所以能够存在有很多原因,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没有人真正见证过石油的形成。因为石油的形成需要数百万年的时间,任何我们关于石油生成的理论都是基于对当前物质的观察而形成的。我们可能通过分析、预测和对这些预测进行试验从而获得证据来支持或者否定既有的理论。但是,对于石油的形成过程,人们却不可能像对冰的形成一样肯定,因为后者是可以进行直接观测的。所以,哪个理论有更多的证据呢?8.大多数科学家认为,目前的证据毫无疑问的证明,石油是由古代的有机物形成的。他们提出了化学方面的强有力的证据(所谓的―生物标志物‖),证明碳氢化合物的有机成因,而不是无机成因。他们还指出已经发现了碳氢化合物生成的各个阶段,揭示了从泥炭一直到无烟煤或者从海藻到石油的发展过程。他们还认为在实验室里可以制造出少量的碳氢化合物,这有力地支持了他们的观点。9.然而石油无机成因理论的并不是没有证据。这些科学家指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油藏在停止开采一段时间后会重新被流体充满。这一事实与石油有机成因理论不符。他们还指出石油也存在于流星和其他从没有生命的星体上。他们还认为,关于石油化学性质的主张是不正确的。这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在地球深处到底发生了什么,使我们认为石油是来自于有机物质,实则不然。无机物质可以产生石油也是真实的,这也支持了这一理论。共识10.许多科学家有很多依据来支持石油有机生成理论。作为对无机成因理论的回应,他们例举出了以下几条:11.首先,两种现象能够解释油井为什么可以重新被流体充满。第一,我们在恶劣环境下采油的能力在不断提升。因此,通过使用新技术,那些曾经开采殆尽的油井现在可以再次开发,并产出石油。第二,石油是流动的,并且密度不同,从油井中抽油会释放压力,这就会使裂缝、断层和其他区域的石油经过一段时间后流入油井中。12.科学家怀疑无机成因理论的第二个依据是它的根本的理论基础就站不住脚。也就是说,深层岩石多孔的观点与研究结果不符。当然,此理论的支持者指出岩浆可以流动这一事实,那么为什么石油不可以流动呢?13.反对无机成因理论的第三个最主要依据是化学物质不会累积。首先,地下似乎没有充足的二氧化碳形成石油。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然而,更重要的是,石油的各种不同同位素和生化结构有力地支持了石油有机成因理论。例如,存于碳氢化合物中的氦是惰性气体(不与任何物质反应),其特性意味着它产生于地表而不是其他地方。14.很显然,这些问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鉴于石油对于能源需求的重要性,很多著名机构正努力解决这一问题。在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正尝试探索石油可以在多深的地方沉积形成。油藏越深,有机成因的可能性越小。15.另一种可能性是双方都是正确的。两个过程或许都能产生石油。如果是这样的话,石油资源或许不会像我们猜测的那样有限了。政治16.就像其它很多问题一样,政治在这场石油有机成因和无机成因的争论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直到近几十年,使得这场争论不断进行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供给是否有限。对于那些开采者来说,有限的供应可以使他们获得经济利益。对于政治家来说,有限的资源可以用来控制民众,并作为发动战争的理由。另一方面,无限的资源供给意味着我们不需要担心资源枯竭。我们应该能钻更多的油井,增加日常供给以降低油价等等。17.然而,近几年,人们由于担心燃烧碳氢化合物产生的二氧化碳会直接导致全球变暖,以上的争议被搁置。如果是真的,石油资源是否有限便无关紧要,因为石油的使用正产生着巨大的危害。18.最终,科学会解决这场争论。但是哪一派能得到资金支持直接取决于两个因素,即哪些政治家当权以及谁出钱。在某个时刻,我们会知道石油起源和二氧化碳影响环境的最终答案的。LanguagePoints1.Duringthedecompositionprocesstinybacteriawillcertainchemicals…(Para.2)Duringtheprocessofdecay,thebacteriawillremovecertainchemicalsfromtheremainsofsmallanimalsandplantlife.翻译:在动植物遗体分解的过程中,细菌会将其中的一些化学物质去掉。2.Mostscientistsbelievetheevidenceoilformingfromdeceasedorganicmatter.(Para.8)Mostscientistsbelievethattheevidenceundoubtedlysupportsoilformingfromdeceasedorganicmatter.2翻译:大多数科学家认为,目前的证据毫无疑问地证明,石油是由古代的有机物质生成的…thatitstheoreticalfoundationsseemtobecontrarytoscientificresearch.3.…thatitsbasicdon’tseemtobeInscientificterms,itdoesnotfitwiththeprincipleofmassbalanceinchemicalequation.翻译:从科学角度来说,这不符合化学方程式中的质量平衡。翻译:它的理论基础似乎就站不住脚5.…but…butthetwofactors,whichpoliticiansareinpowerandwhoprovidesthemoney,decidewhatsciencewillgetthefinancialsupport.翻译:什么科学能得到资金支持直接取决于两个因素,即哪些政治家当权以及谁出钱。

Unit3石油的消费、进口和未来趋势简介1石油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甚至决定性作用。石油及石化产品几乎影响着人类文明以及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衣食住行和娱乐等。石油的生产、供应和消费影响着国民经济,同时与全球政治与国际关系密切相关。2以私营公司的石油总储量进行归类核算,―超级巨头‖的总产量接近全球石油供应总量的15%。而超过80%的世界油气储量由国有公司控制。全球实力最雄厚的20家石油公司中,有15家是国有企业。3石油在世界能源消费中占相当大比重,低至欧亚的32%,高至中东的53%。其他地区的消费数据如下:南美及中美占44%,非洲占41%,北美占40%。全球年均消耗石油总量三千亿桶,其中发达国家为主要消费国。2007年,美国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25%。全球竞赛:20年石油之争全球石油市场的开放,消除了80年来世界对能源多样性的顾虑,然而新的挑战开始出现:油价。4对于全球石油生产及能源安全而言,两件事使1991年成为至关重要的一年。首先是1990年8月,海湾战争爆发。当时由萨达姆·侯赛因主政的伊拉克入侵了科威特,战争于1991年2月28日结束。同年12月底,前苏联宣告解体,而这一地区拥有除中东以外最大的可探明石油储量。5苏联解体之前的30年中,美国对石油进口依赖性持续增强。1991年,美国石油进口达40%,其中54%和24%的进口石油分别来自石油输出国组织和波斯湾。1973年和1979年的石油危机重创美国经济,其阴影至今令国人心有余悸。自始至终,能源高度依赖进口都被视为国家安全隐患。6中东地区的政局十分动荡。从那时起,美国能源安全政策就一直致力于摆脱对这一地区的能源依赖。正如温斯顿·丘吉尔在1913年所言:―石油的安全与稳定依赖于多样性,且只能依赖于多样性。‖践行这一理念,就意味着从友邦那里进口石油,增加全球石油供应,并实现全球石油市场的一体化整合。7政局变化和经济波动也为市场带来了新的石油来源。2006年,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输油管道投入使用。该管道过境前苏联两大邦联国——阿塞拜疆、格鲁吉亚,途经土耳其,可将从里海开采的原油输送至全球石油市场,这在20多年前是无法想象的。8市场的整合扩大了全球石油生产规模。埃克森美孚、雪佛兰、英国石油公司等石油公司强强合并,大量投资进行基础性建设,形成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石油市场。自此,石油贸易以统一价格纳入全球液体商品交易市场。由于上述变化,在全球石油贸易中,石油价格的差别只能反映出油品质量和运输成本的实际差别。9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石油市场的发展,美国对其能源安全问题不再如履薄冰,因此,不必担心其石油供应会中断,美国也不需再被动出兵保卫石油资源。10然而,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乐观。如今,美国国内超过50%的石油消费乃自主生产,另外有20%自加拿大和墨西哥两大友好邻国进口。从波斯湾进口的石油总量则降至国内消费总量的9%。尽管形势趋好,然而美国对其国家的能源安全问题依然心存顾虑。11美国不必担心其石油供应会中断,却有一个更棘手的问题摆在面前:油价。美国人根本不会在意自己油箱里的油从哪儿来:无论是从加拿大、委内瑞拉、尼日利亚,还是沙特阿拉伯进口的汽油,对他们来说,别无两样。我们建立的全球一体化市场意味着石油价格是全球统一的。12在过去的2011年5月,利比亚内战战火蔓延的同时,国际石油价格飙升至每桶113美元。美国从利比亚日均进口石油70,000桶(约占国内消费总量的0.6%)。与此同时,美国国内油品价格,尤其是作为必需消费品的汽油价格也是急剧攀升。由此可见,国家能源安全的关键不在于石油进口的多元化,而在于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13石油,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性能源,要想摆脱对它的依赖,或许最好的办法就是大力拓展新型的能源运输方式。随着未来新型电动汽车和生物燃料汽车的大量涌现,石油对交通行业的影响会大幅削弱。尽管这种变化不那么显著,但能够更为有效的增强能源安全。中美石油消费和进口14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中国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中国石油的日消耗量约为700桶,而美国则约为2000桶。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11年,中国石油的日需求量将超过九百万桶。中国的能源需求大多依赖于国内的可用煤,石油和天然气仅占能源需求的20%,进口石油还达不到能源总消费量的10%。正确地看待这一现象很重要,即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是全世界能源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由于利用率低以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在很多产业,煤炭逐渐被石油所代替。中国对石油和天然气需求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对煤炭的需求。15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中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位居第三。然而,按人均石油进口量来看,中国仅占美国的二十分之一。中国拥有十三亿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因此人均占有量会降低。然而,中国石油需求增长要快于美国。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和飞速发展的经济加剧了其与包括美国在内的诸多国家之间的石油竞争。中国逐步上升的石油消费量也导致了原油价格的上升。16自1994年来,中国原油进口的年增长率大约为13%。2006年,中国进口石油占石油消费总量的47%,而在美国,这个比例大约为60%。按照目前的石油消费增长速度来看,到2015年,中国的石油进口量将达到总需求的三分之二,而在美国,这个比例将超过60%。为了满足逐步上升的石油消费量和进口量,中国正在使石油供应商多元化,并且鼓励国有石油公司在非洲、中东和其他地区进行投资。中国并没有效仿西方国家石油公司看重短期效益的方法,而是着手制定能源安全的长期政策。非洲地区石油的重要性17相比中东地区62%的可探明石油储量,非洲53个国家的可探明石油蕴藏量仅占世界总量的9%。但非洲大部分地区未被开发,未来可能成为石油和天然气重要的开采地。美国IHS油气能源咨询公司认为,到2010年,非洲将提供世界石油产品增长的30%。美国能源部门的研究预计,2002年至2025年,非洲的石油总量将增长91%。同时,由于非洲地区石油高质低硫,因而更受炼油厂的青睐。作为石油产地,非洲地区虽然没有中东地区重要,但非洲地区不再扮演边缘性角色,对中美两国起着重要的作用。利比亚390亿桶和尼日利亚360亿桶的石油储量都可达中国可探明石油储量的2倍,也接近美国石油储量的2倍。18中国的进口石油三分之一来自非洲地区,而在2004年,这个比例仅为四分之一。非洲向中国出口的产品,其中三分之二是石油。2006年,美国的进口原油22%来自非洲,而2004年为15%,略高于美国从中东进口的原油量。自2002年来,美国从非洲地区进口的石油几乎翻了一番。中美两国都计划加大从非洲进口的石油量。近年来,尽管中国从中东地区进口的石油量一直维持在50%左右,但他们仍计划将这个比例提高。同时,中国不愿意过度依赖中东地区,将其作为石油产地,因为中国缺乏对中东地区重原油的精练技术。19一些评论家将中国看做是新殖民主义势力,认为中国把非洲仅当做是原材料,尤其是石油的产地。的确,非洲石油、矿物和木材几乎涵盖了所有向中国出口的产品,对中国经济的平稳至关重要。但这种言论是有悖事实的,此评论可能更适合评价美国、欧洲和日本。2006年,非洲向外出口的石油量,中国仅占9%,而美国占33%,欧洲占36%。2006年,中国四个主要的非洲石油供应国按其重要性排序依次为:安哥拉、刚果共和国、赤道几内亚和苏丹。而对美国而言,四大石油供应国依次为尼日利亚、安哥拉、阿尔及利亚和加蓬。2013年:石油和中东地区20阿拉伯之春是指发生的一系列影响重大的历史事件。仅用这个词来形容2012年是远远不够的。春天过后意味着夏天和冬天将至,但这两个词无法恰当地形容这一年。我们真的能够将所有的阿拉伯国家聚集到统一的旗帜下吗?每个国家都在经历革命,并且朝着不同的轨道发展,这种趋势在2013年会愈加明显。21经济学家指出,影响中东和北非各国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石油。在过去两年的阿拉伯革命期间,所有倒台的政权没有一个是石油出口国。石油国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让本国的民众生活富足。所以当看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的发展前景时,难免会令人大吃一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到2012年,阿拉伯地区的石油出口国(伊朗、沙特阿拉伯、阿尔及利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科威特、伊拉克)经济将增长5.3%,而石油进口国(埃及、摩洛哥、突尼斯、苏丹、黎巴嫩、约旦)将仅增长1.2%。然而到2013年,这种差距会有所改变,预计石油出口国经济增长速度将放缓至3.8%,而石油进口国将提升至3.3%。22产生这一现象的因素有许多。石油储量丰富的国家领导人,在大把砸钱解决问题后,躲过了政治动荡。但是现在他们不得不去处理那些并不合理的预算,预算中包括无法长久维持的补贴及各类工资开支。而且他们还会受到国际油价的左右,这在以前绝对是不可能的。他们需要高价出售原油,这样才能保证不赔。2012年,原油平均价格超过100美元一桶(尽管在应对通货膨胀时已稍加调整,但此价格也达历史最高)。全球经济低迷,这可能会导致2013年油价下降。而油价降低会波及很多国家,或许巴林,或许是科威特,甚至有可能是沙特阿拉伯。这些国家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生抗议行为。如果在某个国家发生的话,那也不足为奇。LanguagePoints1.Thesupply,productionandconsumptionofpetroleuminfluencenationaleconomies,andhaveabearingonglobalpoliticsandinternationalrelationships.(Para.1)翻译:石油的供应,生产及消费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并与全球政治,国际关系密切相关。2.Safetyandcertaintyinoillieinvarietyandvarietyalone.(Para.6)翻译:石油的安全性与确定性取决于,而且只取决于供应渠道的多样化。3.Americawouldnolongerbeheldhostagetosupplyshocksthatcouldcutoffouraccesstooil.(Para.9)翻译:美国不再受制于可能切断我们石油来源的供给冲击。4.Theyarealsohostagetoglobaloilpriceslikeneverbefore—theyneedcrudetosellforrecordhighssimplytobreakeven.(Para.22)翻译:他们受制于国际油价—他们需要原油售价创历史新高,只为收支平衡不赢不亏。

Unit4国家石油公司:石油的黑暗秘密1世界上大部分的石油储备都掌握在国有公司的手中,而这些公司大多数经营不善。2埃克森美孚公司是世界上最值钱的上市公司,其市值达到4120亿美元。但如果将它和其他石油公司的储备量进行对比,那么这个美国巨头也只能排在第14名。排在它之前的全部13家石油公司都是国家石油公司(NOC):部分或者全部归国家所有,并且国家通过这些公司来从石油生产中获得利益。由于这些国有巨头们控制了世界上大约90%的石油和天然气,因此它们能比埃克森公司更易于缓和目前对石油供应的担心,并影响相对应的股价。但是和大多数国有公司一样,它们也都可能有各种弊端:人员过剩,投资不足,政治干涉以及腐败。3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值得让人警惕的教训。委内瑞拉从16世纪就开始出口石油。到了1930年,委内瑞拉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生产国。此外,它还有很大的潜力来扩大产量:如果把它拥有的几乎无穷的超重油包括在内,委内瑞拉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国。4但是自乌戈·查韦斯总统1999年掌权以后,他强迫在委内瑞拉的大多数外国石油公司和它的石油寡头进行合作。它现在经营了许多合资公司——大概并不会比它原先经营的油田好到哪去。其他的国家则更进一步:例如,沙特石油公司在沙特阿拉伯拥有了石油生产的垄断地位。PFCEnergy公司(一家顾问公司)估算世界上77%的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都掌握在这些国家的国有石油公司和合作伙伴手中。5随着像北海和墨西哥湾那样对所有开发商都公开的区域的石油生产的减少,国有石油公司将逐渐更加占据主导地位。由于远离像埃克森美孚公司和英国石油公司这样的跨国公司,新的油田最有可能在国有石油公司的领土上被发现,因为这些地方还没有被完全开发。因此,未来的石油生产将会更加集中在俄罗斯和波斯湾的国有石油公司手中。6但大多数国家石油公司面临相似的问题。很多公司都受到政府这样或者那样的干涉。法律规定雇佣一定数量的当地人让一些波斯湾酋长国的国有公司陷入令人绝望的人员过剩。俄罗斯利用它的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开放式股份公司(Gazprom)和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作为其外交手段。同时,玻利维亚还不能确定它是否需要国有石油公司。它已经向外国投资者开放了它的石油工业,但又至少对其进行了三次国有化。7国有公司大多数都缺乏公开性。有一种理论认为沙特国家石油公司(译注:也叫沙特阿美,全称Arabian-AmericanOilCompany)的实际石油储备量并没有其声称的那样多,而且它的产量已经达到了顶峰,但是沙特石油公司未能提供足够的数据来反驳这理论。今年早些时候《美国石油信息周刊》上一篇文章指出,科威特的国营科威特石油公司(KPC)并没有提供其石油储备量的真实情况。8投资不足是国有公司最普遍的问题。国有石油公司坐拥着世界上大部分的石油却只开采出全球产量的一半这个事实表明他们存在投资方面的系统性失误。任何总体上依赖石油,特别是依赖一个国有石油公司获得大部分收入的政府,在石油价格下跌的时候都会倾向于缩减投资,因为相对于削减公务员的薪水和医院预算来说,大量减少钻探项目和地质调查在政治上更易于接受。9由于各种原因,国有化在各个国家都让人失望。除了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以外,伊朗是石油和天然气储备量最多的国家,它现在的产油量比1979的产量还要低,那时,新的伊斯兰政府把外国人都赶出了伊朗。PFC能源公司的萨阿德·拉希姆认为国有公司这种让人失望的表现的根源在于其薄弱的组织结构。大部分有国有公司的国家都是利用石油财富来巩固国家的权威,而不是恰好相反(用国家权威去获得石油财富)。因此,国有公司得以快速发展,直到国家有足够强大的机构来约束它们或者来管理它们创造的财富,而这正是造成低效和腐败的成分。10那么,挪威国家石油公司Statoil被大家普遍认为是其中最好的国有公司就不足为奇了。毕竟在Statoil生产它第一桶石油之前,挪威就已经是一个国民富有、管理高效的国家了。它拥有足够多的高素质国民来为其工作和管理,此外,还有一个自由的媒体环境,资金充足的警察和公正的法庭来防止腐败的发生。挪威也要求选民减少浪费和低效。同样,马来西亚和巴西有着相对强大的政府以及多样化的经济,因此其国营石油公司也比其它大多数国有公司要好。11但是,组织结构并不意味着一切。对五家国有石油公司进行了比较研究的作者ValérieMarcel指出,毕竟,尽管沙特政府存在许多缺点,但沙特阿美自从国有化以来就一直发展良好。她认为,部分原因是由于它采用了渐进而友好的接管方式。沙特用7年时间从拥有公司的外国人手中买下这家公司,这使得它得以保存其组织结构和高效的企业文化。它还在公司董事会保留了一些外国人。相比之下,阿尔及利亚国家石油公司Sonatrach则以一种更加生硬刻薄的方式接管了外国石油公司的财产,接下来又陷入了漫长而残酷的独立战争。12Marcel女士认为,在最好的国家石油公司里,明确的战略方针和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同样重要。例如,沙特政府就允许阿美石油公司自行设定石油价格,而不像科威特政府那样将定价下达给KPC。而当查韦斯先生就铺设管道地点和公司销售客户向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发号施令的时候,沙特阿美的管理者们却自主决定这些事情。更重要的是,沙特阿美能够保留一部分收入用于公司的日常运作和发展,而不是依靠国家预算的划拨来维持生存,而直到不久以前,这一直是伊朗国家石油公司赖以生存的方式。13竞争也起了很大作用。不说别的,巴西和马来西亚允许其它公司与它们各自的国有石油公司,即巴西石油公司(Petrobras)和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来竞标石油勘探和开采权。由于两家公司更了解当地情况和地质,因此它们仍然能够在与跨国公司的对抗中取胜。但是竞争迫使它们降低成本和更新技术。跨国公司的出现也帮助培养了一大批技术熟练的劳动力,并且当他们在合资企业中工作时也传播了新技术和新观念。14要成为一家成功的国有石油公司并不需要以拥有大量的石油储备为先决条件。巴西石油公司(Petrobras)起步之初是一家炼油厂和零售商的,它利用这些生意获得的利润为新的企业注资从事石油勘探和开采。而另一方面,丰富但不能转化为收益的石油资源似乎给国有石油9公司带来的弊大于利。LanguagePoints1)Becausethesenationalchampionscontrolasmuchas90%oftheworld’soilandgas,theycanrecordprices.……theypolitical翻译:由于这些国有巨头们控制了世界上大约90%的石油和天然气,因此它们能比埃克森公司更易于缓和目前对石油供应的担心,并影响相对应的股价。但是和大多数国有公司一样,它们也都可能有各种弊端:人员过剩,投资不足,政治干涉以及腐败。2)Itisnowrunningtheresultingjointventures—fields.(Para.4)翻译:它现在经营了许多合资公司——大概并不会比它原先经营的油田好到哪去。3)NewoilismostlikelytobefoundintheNOCs’territory,preciselybecauseitislargelyoutofsuchas……andsohas翻译:由于远离像埃克森美孚公司和英国石油公司这样的跨国公司,新的油田最有可能在国有石油公司的领土上被发现,因为这些地方还没有被完全开发。翻译:有一种理论认为沙特国家石油公司(译注:也叫沙特阿美,全称Arabian-AmericanOilCompany)的实际石油储备量并没有其声称的那样多,而且它的产量已经达到了顶峰,但是沙特石油公司未能提供足够的数据来反驳这理论。seismicsurveythancivilservantssalariesandhospitalbudgets.(Para.7)翻译:任何总体上依赖石油,特别是依赖一个国有石油公司获得大部分收入的政府,在石油价格下跌的时候都会倾向于缩减投资,因为相对于削减公务员的薪水和医院预算来说,大量减少钻探项目和地质调查在政治上更易于接受。managethemoneytheygenerate—翻译:因此,国有公司得以快速发展,直到国家有足够强大的机构来约束它们或者来管理它们创造的财富,而这正是造成低效和腐败的成分。foreignoilfirms’assetsinAlgeriamuchmoreabruptlyandacrimoniously,followingalongandbitterlyfoughtwarofindependence.(Para.10)翻译:相比之下,阿尔及利亚国家石油公司Sonatrach则以一种更加生硬刻薄的方式接管了外国石油公司的财产,接下来又陷入了漫长而残酷的独立战争。8)TheSaudigovernment,forexample,letsAramcosetitsownprices,unlikeKuwait’s,which翻译:例如,沙特政府就允许阿美石油公司自行设定石油价格,而不像科威特政府那样将定价下达给KPC。9)Critically,Aramcoisabletoaportionofitsearningsforandexpansion,ratherthananformthenationalbudget,asIran’sstate-runoilfirmdiduntilrecently.(Para.11)翻译:更重要的是,沙特阿美能够保留一部分收入用于公司的日常运作和发展,而不是依靠国家预算的划拨来维持生存,而直到不久以前,这一直是伊朗国家石油公司赖以生存的方式。10)Thepresenceofmultinationalsalsohelpstodevelopskilledlaborand,10翻译:跨国公司的出现也帮助培养了一大批技术熟练的劳动力,并且当他们在合资企业中工作时也传播了新技术和新观念。

Unit5LanguagePoints1)Thesestunningchangesinthedomesticoilandgasmarketshavenearlyeveryone翻译:国内油气市场的巨变让几乎每一个人都感到震惊。翻译:要不是拥有处理大数据能力的现代计算及时出现,3D成像技术所生成的大量数据足以压垮石油工程师们。3)ButtherevolutionreallyasthefullpowerofU.S.Seismic’sricherdatastreamsenabletheemergenceofbetteralgorithmsandbetterdynamicgeophysicsmodelsthataccommodatethecomplexmixofbothplasticandbrittlebehaviorofrocksinthesubsurface.翻译:这场油气革命要真正生根发芽,需要美国地震系统公司提供更丰富的数据流,更先进的计算机运算法则以及更灵敏的动态地球物理模型,使之适应地下岩石的塑脆性特征。Unit6ThequestionofradioactivewasteandhowtodisposeofitsafelyexistregardingtheuseLanguagePointsofnuclearpower.翻译:笼罩着核能使用的是放射性废物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安全处理2.Petroleum-basedfuelswhichprovidemorethan96%oftransportationenergyarekeyculpritsingreenhousegasemissionswhicharemajorcontributorstoglobalwarming.(para.11)In2012,11400megawattsofelectricitygeneratedbygeothermalenergyistransmittedto翻译:由石油加工提炼获得的燃料占全部交通燃料的百分之九十六,它们是导致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源头。24countriesworldwide.TextC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选自《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推进能源多元清洁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中国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到―十二五‖末,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11.4%,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到30%。——积极发展水电。中国水能资源蕴藏丰富,技术可开发量5.42亿千瓦,居世界第一。按发电量计算,中国目前的水电开发程度不到30%,仍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的目标,一半以上需要依靠水电来完成。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移民安置的前提下,中国将积极发展水电,把水电开发与促进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切实做到―开11发一方资源,发展一方经济,改善一方环境,造福一方百姓‖。完善水电移民安置政策,健全利益共享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影响评价,严格落实已建水电站的生态保护措施,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生态环境效益。做好水电开发流域规划,加快重点流域大型水电站建设,因地制宜开发中小河流水能资源,科学规划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到2015年,中国水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9亿千瓦。——安全高效发展核电。核电是一种优质、清洁、高效的现代能源。发展核电对优化能源结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核电发电量仅占总发电量的1.8%,远远低于14%的世界平均水平。核安全是核电发展的生命线。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中国对境内核电厂开展了全面、严格的综合安全检查。检查结果表明,中国核电安全是有保障的,在运核电机组20年来从未发生过2级及以上核安全事件(事故),主要运行参数好于世界平均值,部分指标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继续坚持科学理性的核安全理念,把―安全第一‖的原则严格落实到核电规划、选址、研发、设计、建造、运营、退役等全过程。制定和完善核电法规体系。健全和优化核电安全管理机制,从严设置准入门槛,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完善核电监管体系,加强在建及运行核电厂的安全监督检查和辐射环境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国家核事故应急机制,提高应急能力。加大核电科技创新投入,推广应用先进核电技术,提高核电装备水平,重视核电人才培养。到2015年,中国运行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000万千瓦。——有效发展风电。风电是现阶段最具规模化开发和市场化利用条件的非水可再生能源。中国是世界上风电发展最快的国家,―十二五‖时期,坚持集中开发与分散发展并举,优化风电开发布局。有序推进西北、华北、东北风能资源丰富地区风电建设,加快分散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稳步发展海上风电。完善风电设备标准和产业监测体系。鼓励风电设备企业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加快风电产业技术升级。通过加强电网建设、改进电网调度水平、提高风电设备性能、加强风电预测预报等途径,提高电力系统消纳风电的能力。到2015年,中国风电装机将突破1亿千瓦,其中海上风电装机达到500万千瓦。——积极利用太阳能。中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十二五‖时期,中国坚持集中开发与分布式利用相结合,推进太阳能多元化利用。在青海、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太阳能资源丰富、具有荒漠和闲散土地资源的地区,以增加当地电力供应为目的,建设大型并网光伏电站和太阳能热发电项目。鼓励在中东部地区建设与建筑结合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加大太阳能热水器普及力度,鼓励太阳能集中供热水、太阳能采暖和制冷、太阳能中高温工业应用。在农村、边疆和小城镇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和太阳房。到2015年,中国将建成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2100万千瓦以上,太阳能集热面积达到4亿平方米。——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中国坚持―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综合利用、有序发展‖的原则,发展生物质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在粮棉主产区,有序发展以农作物秸秆、粮食加工剩余物和蔗渣等为燃料的生物质发电。在林木资源丰富地区,适度发展林木生物质发电。发展城市垃圾焚烧和填埋气发电。在具备条件的地区推进沼气等生物质供气工程。因地制宜建设生物质成型燃料生产基地。发展生物柴油,开展纤维素乙醇产业示范。在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前提下,推广地热能高效利用技术。加强对潮汐能、波浪能、干热岩发电等开发利用技术的跟踪和研发。——促进清洁能源分布式利用。中国坚持―自用为主、富余上网、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的原则,积极发展分布式能源。在能源负荷中心,加快建设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以城市、工业园区等能源消费中心为重点,大力推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技术应用。因地制宜在农村、林区、海岛推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12建设。制定分布式能源标准,完善分布式能源上网电价形成机制和政策,努力实现分布式发电直供及无歧视、无障碍接入电网。―十二五‖期间建设1000个左右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以及10个左右各类典型特征的分布式能源示范区域。第六单元TextA化石燃料的影响和替代能源化石燃料在当代世界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然而,人们对化石燃料和环境污染两者之间的关系日益关注。化石燃料影响恶劣的证据不胜枚举,形式繁多。2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就是燃烧化石燃料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全球变暖对环境的影响范围广泛,波及诸多领域。在北极,气温上升会加速极冰融化速度,引起海平面上升,危及周围水域的构成成分。单海平面上升这一现象就会从商业和娱乐双方面影响居民生活,农业和捕鱼业的发展。3使用化石燃料产生的另一问题是空气污染,导致烟雾的形成。烟雾除了造成人类疾病外,还会影响农作物的可持续性发展。烟雾渗透叶子的保护层,损害重要细胞膜,造成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下降。因为农作物被迫进行内部修复,无法茁壮成长。4转化化石燃料也会造成固体废物的累积,而这对环境有毁灭性的影响。存储和处理这类废物需要足够的空间和财政支持,同时对不易处理的废物也需要监管。这类废物会增加毒性地表径流的风险,污染绵延数里的地表和地下水源。毒性地表径流也会危及到周围的植被,野生生物和海洋生物。5运输化石燃料能造成石油泄露,我们对此类灾难带来的影响并不陌生.从石油钻塔底座和管道的油气渗漏也会对动物居住地以及野生生物造成类似的破坏.能源专家们越来越一致认为要想解决全球能源供给和环境问题就要实现从化石燃料到无污染可再生能源的转化.促使人们寻找化石燃料,特别是石油替代能源的原因很多,其中包括化石燃料有限的可开采储备,国家安全,环境因素和利润等.7核能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尽管核能并非可再生能源,却是最清洁的能源之一.少量的核燃料即可产生巨大的能量.据估计,一公吨的核燃料和200-300万吨的化石燃料产生的能源相当,并且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然而,公众对核能的认知仍然是负面的.一直笼罩着核能源的是放射性废料和如何将其安全处理的问题.自从三大核反应堆事故(三里岛,切尔诺贝利)之后,人们对核能源一直处于高度警惕的状态.然而,随着迫在眉睫的油气产量下降,人们和政府很可能会接受核能这一相对便宜的选择.8太阳能另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是太阳能.地球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接收的太阳能相当于世界上全部化石燃料的储备.太阳能的发展应用一直蒸蒸日上,在过去的十年内,实现了世界范围内约20%的增幅.然而安装的太阳能基地数量规模依旧很小,三大领头国家--日本,美国和德国,仅有1000兆瓦的产量.当太阳能可以直接转化为电力时,就会更有用.光电池是目前人们研究和投资的目标,然而要使这一方法更加合算,必须要降低成本.展望未来,太阳能时代到来之前,电力储存方面必须要有重大进展。9风力能源风力能源是将风能转化成一种可用的能量形式,比如使用风力涡轮机制造电能,使用风车制造机械动力,用风力泵抽水或排水,或者船帆驱动船只。大型风力发电厂拥有数百个风力涡轮机连接于输电网。对新型风力发电厂而言,陆上风是一种廉价的电力来源,比化石燃料发电厂更具竞争力,在许多方面也更加便宜。小型陆地风力发电场向偏远的地方提供电力。公用事业公司越来越多地购买小型风力发电机组生产的富余电力。近海风比陆地风更加稳定强烈,且近海风力发电厂造成的视觉影响小,但是建设和维修成本皆大大提高。一般来说,风力发电厂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都小于其他能源。年度风力发电量基本上是恒定的,但是在较短的时间尺度内有着显著变化。(Itisthereforeusedinconjunctionwithotherelectricpowersourcestogiveareliablesupply.)随着风力发电的比率增加,需要升级输电网,而(由于风力的不稳定性)替代传统能源生产的能力会降低。要大大缓解这些问题,可以使用的能源管理技巧包括,对多余能量的存储能力,按地理位置装配风力涡轮机,拥有可快速发送的后备能源存储比如抽水蓄能水电,能对领近地区进口和出口电力,或者在风电产量降低时减少需求。此外,天气预报能对可预测的产量变化做出预测,可使电力网络随时做好准备。10潮汐能潮汐能是水能的一种,是将潮汐能量转化为有用的能量--主要是电力。尽管应用并不广泛,但潮汐能有未来发电的潜能。潮汐比太阳能和风力更容易预测。在可再生能源中,由于造价相对较高,具有足够高的潮差和流速的场地有限,潮汐能的应用一直受到限制。然而,很多在设计(比如,动力潮汐能,潮汐泻湖)和涡轮机技术(比如,新的轴流式涡轮机,交流式涡轮机)等方面的最新科技发展改进预示着潮汐能的总体使用率可能比之前预计的要高得多,其经济和环境成本也会降低到极具竞争力的范畴。11氢能氢是未来可持续发展,非污染,可再生燃料的终极典范。人们对氢的兴趣源于一个及简单的事实:氢产生能量时,产生的废料只有水而已。使用氢当做燃料的真正优势在于燃料电池。未来氢燃料电池将在商业和居民供电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由石油加工提炼的燃料占整个交通燃料的96%,这是导致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排放的罪魁祸首。据国际能源署统计,全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中有28%是交通运输产生的,而这一数据在不断攀升。然而氢并不能随意使用,纯氢造价昂贵,不易存储。要想使氢成为21世纪的燃料,必须设法解决这些问题。燃料电池汽车科技将最终对全球汽油和柴油消费产生巨大影响。然而要在世界范围内随时随地使用燃料电池汽车,至少需要15-20年的时间,而且它们必须要在适用范围,便利性和价格上与当今的汽车相媲美。12生物质能生物质是源于生物,或最近活着的生物体的生物材料。一般是指植物或以植物为基础的材料,人们专门称之为木质纤维素生物质。作为一种能源,人们可通过燃烧产生热量直接应用,或者将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生物燃料间接使用。将生物质转化为生物燃料的不同方法可大体划分为:热力式,化学式和生化式。生物质可转化为其他可应用的能量比如沼气,或者乙醇和生物柴油之类的运输燃料.腐烂的垃圾,农业和人类产生的垃圾都释放沼气——也称之为垃圾填埋气或者生物气。玉米和甘蔗之类的农作物经过发酵可产生运输燃料乙醇。食物残余比如植物油和动物油脂可产生另外一种运输燃料生物柴油。同时,生物质转液体和纤维素乙醇仍处于研究阶段。还有大量的研究涉及到海藻,或海藻衍生物的生物质,由于它是非食物来源,所以其生产速度可以比其他陆地农业产物(如玉米和大豆)快5-10倍。收获之后,可发酵产生生物燃料比如乙醇,丁醇和沼气,还有生物柴油和氢。13地热能地热能是产生和储存于地球内部的热能。地壳的地热能来源于地球的最初形成物(20%)和矿物质的放射性衰变(80%)。地热梯度(地核和地球表面的温度差异)驱使地核不断以热量的形式向地球表面输送地热能。从旧石器时代起,地热能的应用体现在人们利用温泉洗浴,从罗马时代开始,用作采暖,而如今人们更为熟知的是用地热能发电。2012年世界范围内24个国家有大约11400兆瓦的地热能在线。2010年安装了另外28千兆瓦可直接使用的地热能用于供热,采暖,温泉,工业加工,海水淡化和农业应用。地热能性价比高,安全可靠,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然而其应用自古以来一直局限于地壳板块边界附近区域。最新的科技进步极大扩展了可利用资源的范围和规模,尤其是在居家取暖方面,为其广泛的应用提拱了可能性。地热井释放了深藏在地球内部的温室气体,然而每单位能量的排放量远低于化石燃料。因此,如果能大量取代化石燃料,地热能有潜力缓解全球变暖问题。理论上,地热能源足以满足人类对能源的需求,然而只有一小部分可以有利地加以利用。钻探开采(地球)深部资源极其昂贵。未来地热能的发展预测取决于科技,能源价格,补贴和利率。14假如我们要弥合能源之间的差别,创造一个可持续的未来能源供应,从化石燃料到可再生能源的转化是不可避免的。各种类型的可再生能源注定会成为21世纪的主要能源,但是必须要显著提高相对应的支撑技术以保证其可支付性和应用的便利性。

Unit7LanguagePoints1.(Para.2)In2000,oilhashitthethenunheardofpriceof$40abarrel,andwithinmonthsthedot-combubblecollapsed.Crudespikesover$100abarrelin2007,andafewmonthslatertheeconomy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