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理学:第九章 多室模型_第1页
临床药理学:第九章 多室模型_第2页
临床药理学:第九章 多室模型_第3页
临床药理学:第九章 多室模型_第4页
临床药理学:第九章 多室模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

多室模型主要内容双室模型与三室模型的概念二室模型静脉注射二室模型静脉滴注二室模型血管外给药隔室模型的判别双室模型中央室组成:血流丰富的组织如心、肝、脾、肺、肾和血浆药物转运特点:分布较快,迅速达到分布平衡,一般假定消除发生在中央室周边室组成:血流贫乏、不易进行物质交换的组织如肌肉、骨骼、皮下脂肪等药物转运特点:分布较慢,较长时间达到平衡三室模型中央室血流高灌注隔室药物以很快的速度分布到中央室消除一般也发生在中央室周边室浅外室(组织隔室)血流灌注较差的组织药物以较慢的速度进入深外室(深部组织隔室)为血流灌注更差的组织,如骨髓、脂肪等药物以更慢的速度进入第一节二室模型静脉注射模型建立血药浓度-时间关系药动学参数求算模型建立Xpk12k10Xck21X0解得:α:分布速度常数(快配置速度常数)β:消除速度常数(慢配置速度常数)血药浓度-时间关系IV-2室CtAB参数求算(α、β、A、B、t1/2)t因为α>>β,当t充分大时,两边取对数,得外推线可得:β、B、t1/2β残数线可得:α、A、t1/2αlgC参数求算(k12、k21

、k10)参数求算AUCCL第二节二室模型静脉滴注模型建立Xpk12k10Xck21k0血药浓度-时间关系

静滴过程中:

整理后得:

滴注过程中血药浓度随滴注时间延长而升高时间趋于无穷大时,血药浓度趋于稳态血药浓度-时间关系

静滴停止后:t’=t-T相关求算参数求算求稳态浓度求表观分布容积临床设计滴注速度第三节二室模型血管外给药模型建立kaXaFXpk12k10Xck21血药浓度-时间关系NV-2室abca:吸收相b:分布相c:消除相实测线:第一残数线:基本参数求算lgCt模型参数求算k12、k21、k10半衰期模型参数求算AUC总表观分布容积总清除率第四节隔室模型的判别隔室判别的基本原则在合理描述实验数据的前提下,采用尽量少的隔室。隔室判别的影响因素给药途径药物的吸收速度采样点及采样周期的时间安排血药浓度测定分析方法的灵敏度等作图判断C-T曲线lnC-T曲线

一室(少见)二室(多数药物)三室

在lnC-T曲线中,便于直观分辨房室情况用残差平方和判断:实测血药浓度:按某一模型计算的理论浓度SUM值越小,说明理论值与实测值的差别越小,选择其中SUM最小的模型权重残差平方和

Wi:权重系数,可取1、1/C、1/C2;

根据数据的精密度加以选择,通常取1/C。Re值越小,说明理论值与实测值的差别越小,选择Re值最小的模型用拟合度判断r2值越大,说明所选择的模型与该药有较好的拟合度AIC法N:实验数据的组数Re:权重残差平方和P:所设模型参数的个数n:隔室数AIC值越小,则认为该模型拟合愈好AIC值最小法,有时并不一定选择到正确的模型,但目前仍以它作为模型判断的常用方法F检验Re1:第一种模型加权残差平方和Re2:第二种模型加权残差平方和d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