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学济南市锦缠街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3.14学点文化系列制作:赵永程1/66国学热北大硕士办一耽学堂,传授三字经自称要复兴国学,图为一耽学堂创办人祭孔2/66“九雯学堂”师生穿长袍上课齐鲁晚报上一则私塾漫画你怎么看?3/66
“国学热”原因1、党对文化越来越重视,强调对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激发“国学热”2、经济连续高速发展与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矛盾,引发“国学热”3、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和与中国大陆传统文化交流,加速“国学热”4、学界与媒体联手,以各种形式教学普及宣传国学,助推“国学热”4/66国学概念1
国学又称“国故学”,指一国固有之学问。国学作为近代意义上概念,始于20世纪初。普通认为,国学相对于新学,指旧学;相对于西学,指中学。引申而言,它即今人眼中中国传统学术文化。5/66关于“国学”,学术界种种说法:章太炎:一国固有之学术吴宓:中国学术总体张岱年:中国学术简称曹伯韩:指西学输入以前中国原有全部学术国学是指一国特有系统而专门学问。6/66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章太炎
“全盘西化”论者关注是民族政权存亡,“国学立本”论者更看重是民族文化传统存亡,含有强烈爱国情结。7/66国学包含三个层面内容它是一个知识体系,提供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它是一个思维智慧和行为方式,形成中国人特有思维和行为它是一个价值系统,提供根本价值理念和关键价值观8/66按学科分可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按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通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隶属地位。按《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国学分类9/66《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丛书,编撰于乾隆年间,由当初纪晓岚、王念孙、戴震等等一流学者完成。“四库”指经、史、子、集四部,“全书”指所收都是全本。
小学:开启中国文化之门管钥经学:中国人道德精神与理想追求史学:中国人价值判断与道德坚持子学:中国人思想与生存智慧文学:中国人人生情怀与咏叹
10/66国学当代意义21.重振国学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实现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意义巨大2.对于提升国人道德水准,维持良好社会秩序意义重大。3.对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增强国际影响意义重大。4.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巩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指导地位有主要意义。11/66国学书目3近代梁启超先生曾将国学入门书目最低程度列为12/66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书籍。四书指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是《诗经》《书经》《礼经》《易经》《春秋经》,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乐经》以后亡佚了,就只剩下了五经。《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基本书目,儒生学子必读之书。13/66礼记诗经《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主要典章制度书籍。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侄子戴圣。戴德选编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以后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礼记》。《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民间歌谣(风)士大夫作品(雅)以及祭神颂辞(颂)14/66周易尚书《尚书》又称《书》、《书经》,为一部多体裁文件汇编,是中国现存最早史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15/66春秋左传论语16/66尔雅《尔雅》是我国最早一部解释词义专著,也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来编纂词典。作为书名,“尔”是“近”意思(以后写作“迩”),“雅”是“正”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标准语。《尔雅》意思是靠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17/66孟子18/66史记汉书司马迁《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主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史事。19/66编年体史书。是一个整体对纪年统一体裁,是一个形象化历史统计方式。特点是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记载历史事件。有利于读者按照事件发展先后次序了解历史事件,便于了解历史事件间相互联络宋代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是我国现存编年体史书中影响最大一部。断代史:主要特点是只统计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历史。20/66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主要典籍。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确定。宋时已经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21/66老子像墨子22/66庄子韩非子23/66抱朴子
《抱朴子》总结了战国以来神仙家理论,从此确立了道教神仙理论体系;又继承魏伯阳炼丹理论,集魏晋炼丹术之大成;它也是研究我国晋代以前道教史及思想史宝贵材料。东晋道家理论著作。东晋葛洪撰。24/66杜甫杜工部集《杜工部集》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诗文集,杜甫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因而得名。现存诗1400余首,文30余篇。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主要地位。杜甫与李白齐名,并称为“李杜”。他诗歌立足于忠厚,其格调雄浑高古,自成一家,被尊称为“诗圣”。他圣诗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最高峰。25/66国学主干演进历程
先秦百家之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代理学——明代心学——清代朴学26/66子学:春秋战国百家之学
诸子百家出现在文化“轴心时代”,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总称。最为流传是: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墨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27/66儒家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论语》、《孟子》、《荀子》。主要思想: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本身涵养。28/66道家
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列子。作品:《道德经》、《庄子》、《列子》。主要思想:以「道」说明宇宙万物本质、根源、组成和改变。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29/66法家
代表人物:韩非、李斯、商鞅。作品:《韩非子》。主要思想: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韩非综合商鞅「法」、慎到「势」和申不害「术」,以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
30/66墨家
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主要思想: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基础: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到达「交相利」目标。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
31/66阴阳家
代表人物:邹衍主要内容: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邹衍综合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依据五行相生相胜说,把五行属性解释为「五德」,创「五德终始说」,并以之作为历代王朝兴废规律。32/66名家
代表人物:邓析、惠施、公孙龙和桓团。作品:《公孙龙子》。主要内容: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当初人则称为「辩者」、「察士」或「刑(形)名家」。33/66纵横家
代表人物:苏秦、张仪。创始人:鬼谷子。主要言论传于《战国策》。主要内容:战国时南与北合为“合纵”,西与东连为“连横”,苏秦力主燕、赵、韩、魏、齐、楚合纵以拒秦;张仪则力破合纵,连横六国分别事秦,纵横家由此得名。34/66杂家
代表人物:吕不韦、淮南王。作品:《吕氏春秋》主要内容:因「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而得名。博采众议,形成一套思想上兼容并蓄治国方针。杂家是战国末期综合学派。35/66农家
代表人物:许行。主要内容:因重视农业生产而得名。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应放在一切工作首位。许行提出贤者应「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治」,表现了农家社会政治理想。此派对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也注意统计和总结。36/66小说家
代表人物:虞初。作品有:《虞初新志》。主要内容:采集民间传说议论,借以考查民情风俗。《汉书·艺文志》云:「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37/66经学:汉代经学(儒学)
四书五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于元光元年(前134年)提出。武帝即位时,主张清静无为黄老思想已不能满足其政治上需要,而儒家春秋大一统思想显然与武帝时所面临形势和任务相适应。于是,在思想领域,儒家终于取代了道家,由此确立了儒家思想正统与主导地位。
38/66佛学:南北朝隋唐佛学
公历纪元前后,佛教开始由印度传入中国,经长久传输发展,而形成含有中国民族特色中国佛教。因为传入时间、路径、地域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景不一样,中国佛教形成三大系:汉传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云南地域小乘佛教(巴利语系)
39/66佛教传输和发展汉地佛教于东汉永平十年即公元67年,正式由官方传入中国。三国、魏、西晋时代,佛教活动主要以译经为主,竺法护为当初代表。东晋南北朝时期,各阶层人普遍信佛教,梁武帝亲自讲经说法,更使南朝佛教尤盛。“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朝是中国佛教发展鼎盛时期。主要宗派有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净土宗和禅宗。
40/66佛教基本教义基本教义是“三法印”、“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三法印”是佛教用以衡量天下事物是否合乎教义三条准绳: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般寂静”。“四圣谛”是指苦、集、灭、道“四谛”。“苦谛”,说人生一切皆苦,苦海无边;“集谛”,是说造成人们痛苦种种原因;“灭谛”,说佛教引导人们最终到达理想境界(涅般);“道谛”,说抵达理想境界种种伎俩和方法。“八正道”提出到达理想境界八种方法,即正见(正确看法)、正思(正确思索)、正语(正确言论)、正业(正确行动)、正命(正确生活)、正精进(正确努力)、正念(正确意念)、正定(正确自我精神集中)“十二因缘”为佛教“世轮回”基本理论。它以“无明”作为过逝世原因,以“识、名、色、六入、触、受”作为现世结果,以“爱、取、有”作为现世原因,以“老、死”作为未来世结果,这就是所谓“三世两重因果”说。41/66魏晋南北朝儒释道三家互补自魏晋南北朝开始,中国传统文化已不再是纯粹儒家文化,而是儒释道三家汇合而成文化形态。其主要特点是:佛为“空”,道为“朴”,儒为“义”。东晋南北朝以至隋唐宋元明清,历代统治者普通都认为儒释道三者在思想文化上对于治道起相互补充作用,有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说法。42/66道教道教东汉时形成,经魏晋到南北朝时盛行起来。道教徒尊称创建者之一张道陵为天师,因而又叫“天师道”。奉老子为教祖,尊为“太上老君”。道教以《道德经》(即《老子》)、《正一经》和《太平洞经》为主要经典。奉三清为最高神。要人脱离现实,炼丹成仙。道教以“道”名教,或言老庄学说,或言内外修炼,或言符箓方术,认为天地万物都有“道”而派生,社会人生都应法“道”而行,最终回归自然。详细而言,是从“天”、“地”、“人”、“鬼”四个方面展开教义系统。43/66理学: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亦称“道学”。指宋明(包含元及清)时代,占主导地位儒家哲学思想体系。理学实际创始人为周敦颐、邵雍、张载、二程弟兄(北宋五子),至南宋朱熹而集大成。提出“理”先于天地而存在,主张“即物而穷理”。与朱熹对立为陆九渊,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命题。明代王守仁发展陆学说,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为学主“明体心”、“致良知”。北宋张载提出气一元论,与二程截然不一样。明代王廷相以及清初王夫之、颜元等,对程朱、陆王均持反对态度。至戴震提出“后儒以理杀人”,则更给予了理学以有力批判。
44/66理学历史地位理学是儒学一个历史形态,是继魏晋把儒学玄学化改造之后,对儒学佛(佛教)老(道教)化改造;宋明理学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文明思想,是对隋唐以来逐步走向没落儒学一个强有力复兴。宋明理学反应了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有思想有见识中国人在思索和处理现实社会问题与文化问题中所生出来哲学智慧,它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后半期社会发展和文明走势。45/66史学:历代史学瞿林东先生在《中国史学史纲》一书中说:“关于人类社会历史认识、记载与撰述综合活动,这便是史学。”。吴泽先生在其主编《史学概论》一书中认为,“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及其规律学问。”46/66中国古代史学优良传统
学兼天人,会通古今以古为镜,经世致用求实直书,书法不隐德识为先,才学并茂史德:高尚品德,尊重客观历史,不以主观好恶影响到对历史反应和评价
史识:史家明是非、别善恶、观成败能力史才:史家撰写史著表示能力史学:史家掌握渊博历史知识和丰富资料47/66正史正史是指《史记》、《汉书》等记传史书。以帝王传记为纲领而且由宫廷史官统计有别于民间野史中国史书。《二十四史》是一部规模巨大、卷帙浩繁史学丛书,全书共计3249卷,4000万字,从第一部《史记》至最终一部《明史》,共耗时1800余年;记叙时间,前后历时4000多年,是世界图书史上巨著。48/66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
《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49/66编年史
编年体史书。是一个整体对纪年统一体裁,是一个形象化历史统计方式。特点是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记载历史事件。宋代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是我国现存编年体史书中影响最大一部。全书共294卷,约300多万字,书中记载历史由公元前4,也就是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一直到959年,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征淮南为止。是司马光认为君亲政,贤明之道为出发点所编写成一本巨著。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50/66别史
别史是不属于纪传体、编年体,记载一代或历代史实史书。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始有别史一目,收录有唐高峻《高氏小史》、宋吕祖谦《新唐书略》等。明黄虞稷《千顷堂书目》把编年体、纪传体以外,杂记历代或一代事实史书,称为“别史”。51/66杂史野史稗史杂史:只记载一事之始末,一时之见闻或一家之私记,是带有掌故性史书。野史:与“正史”相对而言,有别于官撰正史民间编写史书。稗史:通常指记载闾巷风俗,民间琐事及旧闻之类史籍,如清代人潘永因《宋稗类钞》,近代人徐珂《清稗类钞》。有时也用来泛指“野史”。52/66国学基本精神主要内容天人合一整体精神:主张顺天应物,天人协调以人为本人本精神:强调人事为本,天道为末贵和尚中友好精神:推崇执两用中,以和为贵刚健有为进取精神:要求厚德载物,自强不息53/66建设关键价值体系构建标准:
深刻、通俗、简练、隐蔽、稳定中国封建社会:“三纲五常”资本主义社会:“自由、平等、博爱”俄罗斯提出:“主权民主、强大经济、军事威慑54/66新加坡共同价值观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社会关心,尊重个人;协调共识,防止冲突;种族友好,宗教宽容。55/66当代中国关键价值观表述表述之一:爱国、重义、崇富、贵和(国为上、义为重、富为先、和为贵)表述之二:富裕、民主、文明、友好表述之三:统一思想、共同目标、创新精神、良好道德56/66建设友好文化紧迫性信念失守道德失范诚信失约心理失衡法治失真权力失控
“失和文化”是指从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到社会影响均与友好文化相背离文化现象,它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与友好。57/66中国文化是友好型文化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58/66国学基本精神是构建
友好社会主要基石鉴借儒家精神:如鉴借儒家刚健有为精神,来激励我们发愤图强;鉴借公忠为国精神,来培育爱国情怀;鉴借“以义制利”精神,来启示我们正确对待物质利益;鉴借仁爱精神,来培育热爱人民高尚情操;鉴借气节观念,来培育自尊、自强独立人格。鉴借墨家、道家、法家思想:鉴借墨家“兼爱”、“尚贤”、“节用”思想;鉴借道家少私寡欲,道法自然,反朴归真要义;鉴借法家“废私立公”、“国之四维”等思想。59/66借鉴德治思想所谓德治,是把道德教化作为主要治国伎俩,利用道德内在约束力来到达稳定社会目标。
德治思想是儒家经世思想关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缠绕成型课程设计
- 国际象棋的课程设计
- 游戏人物鉴赏课程设计
- 中考生物考前必背知识手册(含习题详解)
- 美化文字微课程设计
- 统计软件课程设计预测
- 自然主题幼儿园课程设计
- 中风护理工作总结
- 电机顺序启动课程设计
- 2024年设备监理师考试题库含答案(基础题)
- 2024时事政治考试题库(100题)
- 2024地理知识竞赛试题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盾构吊装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 【新教材】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课件129张
- 钦州市浦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古典时期钢琴演奏传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星海音乐学院
- 乐山市市中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带答案】
- 两人合伙人合作协议合同
-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完整版)
- 2024年中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项试题
- DZ/T 0462.5-2023 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要求 第5部分:金、银、铌、钽、锂、锆、锶、稀土、锗(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