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诗意,简单地说就是诗的意境。情与理融合为“意”,形与神凝结为“境”,情理与形神相互渗透、依存、制约,结出了诗意之果。诗意是文学艺术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一种亦真亦幻、亦虚亦实的存在。因此,诗意具有潜在性、模糊性和延伸性的特点。那么,小说的诗意又是什么?小说的意境与诗的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因体裁属性不同,不能等同于诗的意境,它是优秀叙事文学散发出的袅袅余音与淡淡幽香。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不是诗歌之学,是指一切文艺作品,可见诗意对于所有文学艺术作品都具有普遍意义。因此,诗意并不是诗歌所独有的,涵盖了其他文艺作品。对于小说而言,诗意是好小说的标配。解读小说的诗意,我认为有两把钥匙,可以打开曲径通幽之门。第一把钥匙,是汉朝董仲舒所说的“诗无达诂”。意思是说,对《诗经》从来没有一个完美的解释。《诗经》的注疏,自毛亨之后甚众,但没有一部著作能够完全说服后世,历朝历代都有学者质疑不断,新解迭出,每一家都只是一家之言,而不能达成“全面共识”。之所以不能“达诂”,因读者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导致了审美鉴赏的差异性,于是就有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小说的诗意,要想“达诂”也非易事。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的揭幕人,他的小说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具诗意的代表之作。他笔下的很多句子没有饱和感,感觉后面尚未写完,却像铁锤一样敲打着读者的心,无不让人感到压抑、愤怒和惆怅。顺着小说的人物走向和故事脉络前行,在五光十色、意涵丰盈的文字之外,是小说张力的刚劲、诗意的席卷,不断开启着读者的心理和生理观感,在五味杂陈之中,悲悯、怨恨、疼痛,一齐涌上心头,让人有很多话想说,却又说不出来,最终变成了读书人的一声长叹。这便是诗意的震撼力。解读小说的诗意的第二把钥匙,是海明威的“冰山原则”。海明威说:“冰山运动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这八分之一,是小说文本表现出的文字和形象。水下的八分之七就是情感和思想。换句话说,八分之一是外在的,一目了然;八分之七是内在的,深藏不露,有着极大的弹性空间,读者尽可以结合文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探寻作品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内核。海明威的《乞力马扎罗的雪》,就是一部充满了诗意的短篇小说。小说描写了作家哈里在死亡之前的一系列回忆。这些回忆都是片段性的,却连接着他的整个人生舞台。片段留下的缝隙成为解读小说的另一种通道,我们可以在遵循艺术逻辑和生活逻辑的视域下,结合艺术想象与生命情感,在文本之外开拓疆域,追问哈里的情感变迁、心理波动、命运起伏等方面的奥秘。一部可以多解的小说,绝不是教科书归纳的那样,是唯一的主题。像《老人与海》这类优秀小说,都会给读者留下很多“话柄”。因为这种小说具有汪洋恣肆的诗意潜质,“话柄”就是对诗意空间的想象、阐释和填充,是读者参与互动的激情对话。一般而论,叙事密不透风,主题鲜明而单一,结局圆满,四平八稳的小说,在诗意上是略逊一筹的。叙事时一味做加法,太过细腻会产生水分,无遮蔽,不留白,所有空间都被作者自己挤占了,堵住了行文的疏朗之气,也堵住了诗意的生长点。这样的小说或许是无可挑剔的,但同时也让读者无话可说,最终趋于平庸。(摘编自李春平《袅袅余音与淡淡幽香——关于小说的诗意》)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意具有潜在性、模糊性和延伸性的特点,因而它又是一种亦真亦幻、亦虚亦实的存在。B.因体裁属性的差异,小说的意境与诗的意境有所不同,小说的意境是优秀叙事文学的魅力所在。C.诗意涵盖了其他文艺作品,因此,诗意并不是诗歌所独有的,其他一切文艺作品都具有诗意。D.“冰山原则”中的八分之七有着让读者尽情发挥想象去探寻作品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内核的弹性空间。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阐述了诗的意境,并指出其与小说的意境不能等同,引出后文对小说诗意的解读。B.文章在论证过程中以钥匙来比喻解读小说诗意的两种方法,具有生动形象、浅显易懂的效果。C.文章以鲁迅小说的诗意为例,是为了论证他的小说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具诗意的代表之作。D.文章举《乞力马扎罗的雪》和《老人与海》是为了论证“冰山原则”是解读小说的诗意的有效途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的解释之所以不能“达诂”,是因为读者的知识结构、生活经历带来审美鉴赏的差异,而不能对《诗经》形成“全面共识”。B.在解读小说诗意时,海明威的“冰山原则”意在突出水下八分之七的情感和思想比水面八分之一的文字和形象更重要。C.对于一部可以多解的小说,教科书对其主题的归纳可能是单一的,这对小说诗意空间的拓展是不利的。D.叙事紧密,主题鲜明单一,情节平稳,结局圆满的小说,通常情况下在诗意上都是不足的,最终会趋于平庸。二、非连续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建筑之始,本无所谓一定形式,更无所谓派别。所谓某系或某派建筑,其先盖完全由于当时彼地的人情风俗、政治情况之情形,气候及物产材料之供给,和匠人对于力学知识、技术巧拙之了解等复杂情况总影响所产生。一系建筑之个性,犹如一个人格,莫不是同时受父母先天的遗传和后天朋友师长的教益而形成的。中国的建筑,在中国整个环境影响之下,虽各个时代各有其特征,其基本的方法及原则,却始终一贯。数千年来的匠师们在他们自己的潮流内顺流而下,如同欧洲中世纪的匠师们一样,对于他们自己及他们的作品都没有一种自觉。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年,中国文化屡次屈辱于西方坚船利炮之下以后,中国却忽然到了“凡是西方的都是好的”段落,又因其先已有帝王骄奢好奇的游戏,如郎世宁辈在圆明园建造西洋楼等事为先驱,于是“洋式楼房”“洋式门面”如雨后春笋,酝酿出光宣以来建筑界的大混乱。正在这个时期,有少数真正或略受过建筑训练的外国建筑家,在香港、上海、天津乃至许多内地都邑里,将他们的希腊、罗马、哥特等式样似是而非地移植过来。同时还有早期的留学生,敬佩西洋城市间的高楼霄汉,帮助他们移植这种艺术。这可说是中国建筑术由匠人手中升到“士大夫”手中之始;但是这几位先辈留学建筑师,多数对于中国式建筑根本鄙视。近来虽然有人对于中国建筑有相当兴趣,但也不过取一种神秘态度,或含糊地、骄傲地用些抽象字句来对外人颂扬它;至于其结构上的美德及真正艺术上的成功,则仍非常缺乏了解。现在中国各处“洋化”过的旧房子,竟有许多将洋式的短处来替代中国式的长处,成了兼二者之短的“低能儿”,这些亦正可表示出他们对于中国建筑的不了解态度。欧洲大战以后,艺潮汹涌,近来风行欧美的“国际式”新建筑,承认机械及新材料在我们生活中已占据主要地位。这些“国际式”建筑,名目虽然笼统,其精神观念却是极诚实的。这种建筑现在已传至中国各通商口岸,许多建筑师又全在抄袭或模仿那种形式。但是对于新建筑有真正认识的人,都应知道现代最新的构架法,与中国固有建筑的构架法,所用材料不同,基本原则却一样——都是先立骨架,次加墙壁的。这并不是他们故意抄袭我们的形式,乃因结构使然。我们若是回顾到我们古代遗物,它们的每个部分莫不是内部结构坦率的表现,正合乎今日建筑设计人所崇尚的途径。这样两种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艺术,竟融洽相类似,在文化史中确是有趣的现象。我们这个时期,正该是中国建筑因新科学、材料、结构而又强旺更生的时期,也是中国新建筑师产生的时期。他们在文化上的地位是他们知道的:他们对于他们的工作是依其意向而设计的;他们并不像古代的匠师,盲目地在海中漂泊,他们把定了舵,向着一定的目标走。我认为,他们是最有希望的。(摘编自梁思成《中国建筑的希望》)材料二:艺术创造不能完全脱离以往的传统基础而独立,这在注重画学的中国应该用不着解释。能发挥新创都是受过传统熏陶的。即使突然接受一种崭新的形式,根据外来思想的影响,也仍然能表现本国精神。如南北朝的佛教雕刻或唐宋的寺塔都起源于印度,非中国本有的观念,但结果仍以中国风格造成成熟的中国特有艺术,驰名世界。艺术的进境是基于丰富的遗产上,今后的中国建筑自亦不能例外。将来,中国将大量采用西洋现代建筑材料与技术。如何发扬光大我民族建筑技艺之特点,在以往都是无名匠师不自觉的贡献,今后却要成近代建筑师的责任了。如何接受新科学的材料方法而仍能表现中国特有的作风及意义,老树上发出新枝,则真是问题了。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的代表着我们文化衰落,至于消灭的现象。今后为适应科学动向,我们在建筑上虽仍同样的必须采用西洋方法,但一切为自觉的建设。世界建筑工程对于钢铁及化学材料之结构愈有彻底的了解,近来应用愈趋简洁。形式为部署逻辑,部署又为实际问题最美最善的答案,已为建筑艺术的抽象理想。今后我们自不能同这理想背道而驰。我们还要进一步重新检讨过去建筑结构上的逻辑:如同致力于新文学的人还要明了文言的结构文法一样。表现中国精神的途径尚有许多,“宫殿式”只是其中之一。要能提炼旧建筑中所包含的中国质素,我们需增加对旧建筑结构系统及平面部署的认识。构架的纵横承托或联络,常是有机的组织,附带着才是轮廓的钝锐,彩画雕饰,及门窗细项的分配诸点。这些工程上及美术上措施常表现着中国的智慧及美感,值得我们研究。许多平面部署,大的到一城一市,小的到一宅一园,都是我们生活思想的答案,值得我们重新剖视。我们有传统习惯和趣味:家庭组织、生活程度、工作、游憩,以及烹饪、缝纫、室内的书画陈设、室外的庭院花木,都不与西人相同。这一切表现的总表现曾是我们的建筑。现在我们不必削足就履,将生活未将就欧美的部署,或张冠李戴,颠倒欧美建筑的作用。我们要创造适合于自己的建筑。在城市街心如能保存古老堂皇的楼宇,道的树阴,街署的前庭,或优美的牌坊,比较用洋灰建造卑小简陋的外国式喷水池或纪念碑实在合乎中国的身份,壮美得多。且那些仿制的洋式点缀,同欧美大理石富于“雕刻美”的市心建置相较起来,太像东施效颦,有伤尊严。因为一切有传统的精神,欧美街心伟大石造的纪念性雕刻物是由希腊而罗马而文艺复兴延续下来的血统,魄力极为雄厚,造诣极高,不是我们一朝一夕所能望其项背的。我们的建筑师在这方面所需要的是参考我们自己艺术藏库中的遗宝。我们应该研究汉阙、南北朝的石刻、唐宋的经幢、明清的牌楼,以及零星碑亭、泮池、影壁、石桥、华表的部署及雕刻,加以聪明的应用。艺术研究可以培养美感,用此驾驭材料,不论是木材、石块、化学混合物,或钢铁,都同样的可能创造有特殊富于风格趣味的建筑。世界各国在最新法结构原则下造成所谓“国际式”建筑,但每个国家民族仍有不同的表现。英、美、苏、法、荷、比、北欧或日本都曾造成他们本国特殊作风,适宜于他们个别的环境及意趣。以我国艺术背景的丰富,当然有更多可以发展的方面。新中国建筑及城市设计不但可能产生,且当有惊人的成绩。(摘编自梁思成《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代序)》)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几千年来,中国匠师们秉承一贯的建筑基本方法和原则,使中国建筑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B.中国文化受西方思潮影响,加上帝王的骄奢好奇,致使“洋式楼房”“洋式门面”大量涌现。C.风行欧美的“国际式”新建筑与中国建筑的构架法所用材料不同,建筑的基本原则是一样的。D.南北朝佛教雕刻、唐宋寺塔都体现了传统的中国建筑理念,呈现出中国特有的建筑风格。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传统建筑理念对今后中国建筑发展有重要影响,脱离传统基础的建筑创造是不存在的。B.中国建筑师自觉摒弃传统建筑理念,采用西洋现代建筑新技术,融入世界建筑发展中。C.一个国家如果在建筑上完全失掉民族的艺术特性,就必然导致文化的衰落和社会发展的停滞。D.我国许多建筑师模仿“国际式”新建筑,说明中国固有建筑的构架法已经落伍于世界。6.下列说法中,最适合作为理由来支撑结尾画线句这一结论的一项是(
)A.19世纪末叶及20世纪初年,中国出现了“凡是西方的都是好的”建筑思潮。B.中国新建筑师产生了,他们知道自己在文化上的地位,对于自己及作品都有一种自觉。C.中国曾有过接受崭新的形式而仍能表现本国精神的成功范例,如碑亭、泮池、影壁等。D.我们的艺术藏库中有大量的遗宝,并且艺术背景丰富,可以在诸多方面进行艺术研究。7.“国际式新建筑”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
8.作者认为中国建筑应该如何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三、双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小镇大树叶为宝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的葛源镇,是一个不大的镇子,九十多年前曾是红色赣东北省的首府,这里写满了红色的历史。虎年春日,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了葛源。葛源镇文化站的杨李佳站长给我做向导,陪我寻访方志敏同志的足迹。穿过一条窄窄的街道,我们来到一堵围墙外面,老杨停了下来,说:“这里是列宁公园,是1931年方志敏建造的!”我抬眼望去,只见公园大门上“列宁公园”四个繁体大字遒劲有力,赫然在目。我们拾级而上,走进公园。老杨边走边介绍:“这座公园应该是我党历史上建造最早的人民公园之一了,园名是方志敏定的,也是他亲笔题写的。”不知不觉间,我们走到了一棵大树下。老杨充满自豪地对我说:“葛源人民引以为荣的不仅是拥有这座列宁公园,更因为园内有方志敏亲手种下的这棵梭柁树!”方志敏同志亲植的树!我不禁肃然起敬。我满怀恭敬地站在树下,仔细打量着这棵老树。它树干粗壮,需三人才可合抱,高达十几米,一派枝繁叶茂。梭柁树是常绿乔木,树质坚硬,雨雪风霜不易摧折。我想,这大约是方志敏同志选择栽种它的原因吧。“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时值晌午,我们站在树下,享受着大树带来的清凉与平和。一阵清风吹过,梭柁树发出沙沙的响声,低吟浅唱中,仿佛在诉说当年血与火的历史。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敌人的“围剿”下,苏区政权和红军战士连生存也是一种奢求,为何方志敏还要建公园植绿树呢?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中对未来美好中国的憧憬:“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我想,他一定是怀着革命必胜的信念建造这座公园的,他一定笃信,他栽种的梭柁苗定会长成参天大树!“方志敏建公园植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老杨娓娓道来,“当年上海法租界有座‘法国公园’,1922年夏天,方志敏和朋友散步来到这座公园附近,本想进去看看,但门口的一块牌子——‘华人与狗不准进园’——让方志敏义愤填膺!建在中国土地上的公园却不让中国人进,还如此羞辱中国人!方志敏暗暗立志,一定要把帝国主义列强赶出中国,一定要让中国的劳苦大众也拥有自己的公园。九年后,方志敏领导下的赣东北苏区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一派繁荣景象,于是他着手建造了这座列宁公园。”“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列宁公园是后来修复重建的,方志敏建的公园已经毁于战火了。”老杨继续介绍,“1934年10月,红十军团北上抗日后,赣东北省首府葛源失陷,国民党反动派对苏区进行疯狂的报复,列宁公园被炮火所毁,园内绿植只有这棵梭柁树因其木质坚硬,幸免于难。”听完老杨的介绍,我发现眼前这棵挺立的大树,竟是如此的伟岸。出了公园,老杨还介绍了一位朋友给我认识。他叫刘福炉,今年六十八岁,是当年苏维埃政府妇女主任廖桂秀的孙子。刘福炉告诉我,当年他奶奶常参加在列宁公园举办的各种慰劳红军战士的活动。刘福炉老人身体健朗,精神矍铄,退休前的工作是护理园林。他说他每天早晚都会和伙伴们来到列宁公园,或是溜达散步,或是下棋打拳,每天过得无比安闲与幸福。第二天清早,我登上葛源的东山岭,远眺葛源镇。曙光初上,小镇格外地安然恬静,谁能想到,这儿曾是一片历经血与火洗礼的土地。随着时光的流逝,很多东西正在消失,但有些东西却是永恒的,就像这座公园,它正在老去,但里面的那棵梭柁树承载的记忆却是永恒的,这种记忆存在于人民的心里,永远不可摧毁。远处,葛源的田野里荡漾着绿色的波浪和泱泱春水,一切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列宁公园在一片黄墙红顶、错落有致的民居环抱之中,犹如这片大地上的一座火炬台。我仿佛看见了那棵梭柁树,是的,它一直都在我的心中,它是一尊方志敏的巍峨雕像,是一簇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焰!(选自《啄木鸟》2022年第5期)文本二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何立波方志敏很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把他们的生活记在心头。在敌人对赣东北苏区实行封锁的恶劣环境下,他时刻在想着如何去改善群众生活。如农民购买农具、耕牛或做小生意缺少资金的问题,食盐及各种日用品缺乏问题,还有婚姻、孩子上学、开办俱乐部、清洁卫生、白区迁入群众的安置、老弱病残救济直至桥船路等问题,在方志敏的关心下,都被苏维埃列入议程,想方设法妥善解决,成效卓著。在方志敏的倡导下,苏区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赣东北苏维埃省会葛源办有省属列宁小学,各乡有列宁完小,各村有列宁劳动小学。15岁以下儿童能够入学学习,各级列宁小学均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方志敏对广大群众的卫生和健康非常关注,他提出要给劳苦群众普及卫生常识,提出经常组织卫生运动,开展卫生检查,散发卫生宣传单。为增强人民体质,方志敏发出了“要尽量发动群众的体育运动”的号召,接连几年春季和秋季,省苏维埃都举办了规模盛大的全省、全军或儿童体育运动会,充分显示了苏区军民朝气蓬勃、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方志敏还在百忙中亲自设计和筹划修建了供地方干部群众休闲的列宁公园、游泳池和红色广场,努力营造欢乐和谐的氛围。赣东北的群众过上了从来没有过的物质、精神上的好生活。(选自《人民网》党史频道)9.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对刘福炉老人生活的交待,呼应了上文“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一语,用真实事例证明革命先烈的理想得以实现了。B.文本一结尾处从虚处落笔,描绘了葛源优美动人、富有生机的景象,重点突出列宁公园中那株梭柁树,升华了主题。C.文本二交待了方志敏同志从各个方面关心百姓生活,大到教育、卫健,小到购买生活物资,这表现了方志敏的爱民之心。D.两个文本都展现了方志敏的革命事业,表现了以方志敏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风骨和境界,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党的赞美之情。10.大树这个意象在文中有哪些作用?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
11.这两个文本都塑造了方志敏的形象,但是塑造手段并不相同。请比较并简要分析。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秦武王谓甘茂曰:“寡人欲车通三川以窥周室,而寡人死不朽乎?”甘茂对曰:“请之魏,约伐韩。”王令向寿辅行。甘茂至魏,谓向寿曰:“子归告王曰:‘魏听臣矣,然愿王勿攻也。’事成,尽以为子功。”向寿归以告王,王迎甘茂于息壤。甘茂至,王问其故。对曰:“宜阳,大县也,上党、南阳积之久矣,名为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而攻之,难矣。今臣羁旅之臣也,樗里疾、公孙衍二人者,挟韩而议,王必听之。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令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王曰:“寡人不听也,请与子盟。”于是与之盟于息壤。果攻宜阳,五月而不能拔也。樗里疾、公孙衍二人在,争之王,王将听之,召甘茂而告之。甘茂对曰:“息壤在彼。”王曰:“有之。”因悉起兵,复使甘茂攻之。宜阳未得,秦死伤者众,甘茂欲息兵。左成谓甘茂曰:“公内攻于樗里疾、公孙衍,而外与韩倗为怨,今公用兵无功,公必穷矣。”攻宜阳,三鼓之而卒不上。向寿对曰:“公不论兵,必大困。”甘茂曰:“我羁旅而得相秦者,今攻宜阳而不拔,公孙衍、樗里疾挫我于内,而公中®以韩穷我于外,是无茂之日已!请明日鼓之,而不可下,因以宜阳之郭为墓。”于是出私金以益公赏。明日鼓之,宜阳拔。(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注]①公中:即韩相公仲倗,“中”通“仲”。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B.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C.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D.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盟”,文中指在神明面前立誓缔约,在春秋战国时期,结盟具有较强的约束力。B.“今公用兵无功,公必穷矣”与“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穷”含义不同。C.“三鼓”,文中指三次击鼓命令军队出击,起鼓舞士气的作用,与《曹刿论战》中“齐人三鼓”的“三鼓”意思相同。D.“于是出私金以益公赏”与“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的“益”的含义相同。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武王野心勃勃,觊觎周王室,想死后可以永垂不朽。他当即决定,任命甘茂为先锋,向寿为副使,进攻三川,征伐韩国。B.曾参的母亲最初并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会杀人,但因为不断有人前来报信,才最终相信并惊恐万分地“投杼逾墙”而逃。C.宜阳久攻不下,而樗里疾、公孙衍二人意见一致,反对甘茂攻打宜阳,导致武王对战争胜利信心不足,准备停止进攻。D.进攻宜阳时,秦国士兵士气低落,属下左成劝告甘茂要振作建功,向寿则建议甘茂研究军事和兵法。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曰:“寡人不听也,请与子盟。”于是与之盟于息壤。
(2)请明日鼓之,而不可下,因以宜阳之郭为墓。
16.甘茂在帮助秦国的过程中遭遇了多种困难,他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呢?请简要概括。
五、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南乡子王安石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绕水恣行游,上尽层城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注】这首词是王安石晚年罢居金陵时所作。17.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盛赞金陵的繁华,“自古”点明作为帝都时间之久,“佳气”指帝王之气。B.上片末句借用李白诗句,描摹晋代贵族化为荒冢古丘的情形,饱含历史的沧桑感。C.“恣行”即随意走动,写出诗人的悠闲自在。“回头”一语双关,既实写也有暗指。D.全词上片以时间为主线,侧重咏史怀古;下片以空间为主线,侧重写登高所见所思。18.此词写于作者晚年谪居金陵之时,词中主要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
六、名篇名句默写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晏殊的《浣溪沙》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2)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浓重的乡愁,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
(3)“________,________”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示范温室大棚安装协议
- 儿童玩具设计总监聘任合同
- 厂房水电施工合同:印刷业篇
- 演出器材租赁合同
- 生态农业园绿化施工合同
- 建筑公司项目经理聘请协议
- 知识产权保护合同规范
- 图书馆资料储存分类方法
- 煤矿安全监查员工作规范
- 旅游景点设施管理
- 家长会课件:初三年级学生家长会
- 【培训课件】《统计法》宣传课件 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依法保障数据质量
- 医院培训课件:《病室环境管理》
- 数学中的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
- 带电作业规程课件
- 建筑工程《拟投入本项目的主要施工设备表及试验检测仪器设备表》
- 2024年山东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传统文化的精髓
- 畜牧业的生态循环与资源节约
- 旅行社管理系统课件
- 汽轮机本体检修要点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