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_第1页
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_第2页
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_第3页
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_第4页
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依据上述研究对象,本课程主要内容宏观物流网络规划与设计物流战略规划物流网络规划方法物流网络规划评价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1页05区域物流网络规划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2页学习目标了解和掌握区域经济和行政区划之间关系,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之间关系。掌握区域物流刮花思想,标准、目标、意义、方式方法。我国区域物流发展情况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3页学习任务明确世界几大经济区域现实状况,如北美经济去、欧洲经济去、东盟经济区等,国内几大发达经济区特点,如珠江三角经济区、长江三家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东北经济区等。哥哥经济区域物流规划应该依据本区域特点,找出特定时间段重点发展对象,进行规划设计。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4页导入案例——长三角区域物流发展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5页区域经济发展

物流发展现实状况

区域物流发展条件(机遇)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6页长三角地域经济现实状况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全球化作为生产社会化和分工高度发达产物,是世界经济发展必定趋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并最终实现全球资源最优配置。长三角地域凭借优越区位条件、较强产业配套能力、素质较高劳动力资源、较为雄厚综合科技实力、很好投资环境,成为近年来中国吸引跨国企业投资战略区域。二省一市合作力度增加——更多企业向长三角快速聚集“经济一体化进程”指按照自然地域经济内在联络、商品流向、民族文化传统以及社会发展需要形成经济联合体。全球化是必定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接轨全球化必由之路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7页经济发展新形势区域面积增加近一倍区域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由6.3%增加到11.03%。区域GDP总量占全国比重由原来18%增至24%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8页长江三角洲地域物流业现实状况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9页长江三角洲地长江三角洲地域含有当代物流产业发展坚实基础、条件和机遇,但纵观长江三角洲两省一市。

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10页长三角区域公路、铁路、航运和空运等交通运输网络十分发达,经济总量逐步上升,使得物流业业务也在不停连续增加。长三角周围港口、高速公路、内河及物流管理信息平台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展现出快速发展趋势,而且正在着力建设以港口为战略合作重点区域一体化大物流。

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11页由此显示了在中国长三角港口居于经济发展战略中无可争议地位长三角区域城市群已经在中国全部城市群落中一枝独秀。统计表明,仅在长三角区域经国务院相关部门同意一类港口有35个之多,全国范围内14亿吨级港口中,位于长三角区域有五个港口。同时,港口中贸易总额与货物吞吐量均居全国前列。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12页

不过,15个城市行动普遍缺乏统一规划,物流产业空间布局和网络体系建设缺乏协调,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立物流发展规划和若干物流基地及物流中心造成了人为混乱和重复建设,这表明行政壁垒障碍相当严重,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内耗、低效现象较为普遍;长江三角洲地域作为多物流中心区域。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13页以上海主要物流园区分布为代表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14页长三角物流业发展中问题传统物流体制下条块分割和垄断;物流产业技术水平较低,基础设施需要改进;物流中心重复投资严重;快速交通体系完备性和充分性有限;人才紧缺束缚了物流业深入发展。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15页发展机遇外向型经济(全球一体化)

要求物流效率提出了与国际接轨要求而实际上,上海物流费用占销售额百分比达18%,而美国是5%;上海国际物流服务严重制约了跨国企业在上海投资和贸易进出口,制约原因主要包含服务费用高水平低、物流服务商竞争力弱、基础设施较微弱等。汇报预测,上海单位物流成本每降低1%,将造成进出口额增加50.39亿美元。可见,建立高效完善长三角区域物流是提升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竞争力有力保障。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16页思索:依据上述介绍,以及上一讲学习内容回答“物流园区规划”和“经济区域物流系统规划”不一样之处以及相同之处?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17页主要内容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18页区域基本概念区域指地理上某一范围地域。在经济上,主要指经济区。区域划分以地理和经济特征为基础。经济区——又称为综合经济去,在劳动抵抗分工基础上形成不一样层次和各具特色地域经济单元。是以中心城市为关键,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交通运输和商品流通为脉络,含有发达内部经济联络,并在全国经济联络中担负某种专门化智能地域生产综合体。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19页经济区域两大作用经济区域各组成地域间要形成合理分工协作关系,突出中心城市作用,各地域与中心城市间联络要做到通畅快捷,重大基础设施要尽可能做到共享。基础产业和重大项目标建设,要尽可能以经济区为依据,确定空间布局,做到各经济区内部不出现重复建设。(资源集约)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20页区域经济概念区域经济通常指某一特定经济区域内部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关系或联络总和。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21页区域经济理论基础非均衡发展理论梯度理论增加极理论可连续发展理论1987年提出不单指经济连续不停地增加与发展,而是在经济发展同时控制人口增加,提升人口素质,合理利用资源,保护和改进环境,保障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点——轴开发理论点轴开发理论最早由波兰经济家家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点轴开发模式是增加极理论延伸,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看,经济中心总是首先集中在少数条件很好区位,成斑点状分布。这种经济中心既可称为区域增加极,也是点轴开发模式点。中心——外围理论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22页点——轴开发理论主要思绪第一,在一定地域空间范围,选择若干比较优势显著含有开发潜力主要线状基础设施经过地带,作为发展轴给予重点开发;第二,在各发展轴上确定重点发展中心城镇,使之成为增加极,并确定其性质、发展方向和主要功效;第三,确定中心城镇和发展轴等级体系,重点开发较高级别中心城市和发展轴,伴随区域经济实力增强,开发重点逐步转移扩散到级别较低发展轴和中心城镇,最终形成由不一样等级发展轴和中心城镇组成多层次结构点轴系统,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点轴开发模式往往成为开发程度较低、经济比较落后地域首选空间开发模式。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23页思索点——轴开发理论在区域物流规划当中应该怎样应用?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24页中心——外围理论中心-外围理论(CoreandPeripheryTheory),是由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提出一个理论模式,它将资本主义世界划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生产结构同质性和多样化“中心”;一个是生产结构异质性和专业化“外围”。前者主要是由西方发达国家组成,后者则包含广大发展中国家。“中心”与“外围”之间这种结构性差异并不说明它们是彼此独立存在体系,恰恰相反,它们是作为相互联络、互为条件两极存在,组成了一个统一、动态世界经济体系。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25页比如,东南亚规模制造资源对于“中心—外围”体系差异性,普雷维什侧重点在于强调二者在经济结构上巨大差异。他认为,技术进步首先发生在“中心”,而且迅速而均衡地传播到它整个经济体系,因而“中心”经济结构具有同质性和多样性。所谓“同质性”,是指现代化生产技术贯穿于“中心”国家整个经济;而其经济结构“多样性”表明,“中心”国家生产覆盖了资本品、中间产品和最终消费品在内、相对广泛领域。“外围”部分经济结构则完全不一样:一方面,“外围”国家和地区经济结构是专业化,绝大部分生产资源被用来不停地扩大初级产品生产部门,而对工业制成品和服务需求大多依靠进口来满足。其次,“外围”部分经济结构还是异质性,即生产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极低经济部门(如生计型农业)与使用现代化生产技术、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部门同时存在。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26页补充阅读资料经过在产品设计与开发、生产制造及市场销售等方面信息交流与反馈、知识共享,能够及时了解市场需求,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生产制造成本,从而使运作效率提升。比如美国AT&T(美国电话电报企业)企业与MTC(baidu移动云测试中心)合作,由AT&T工程师和工业设计师联合对新型笔记本电脑进行系统设计和外观设计,经过MTC联络并组织制造,充分利用该企业在日本和远东已经有制造网络快速完成制造,使AT&T确定开发新产品之后第四个月,新型Safari笔记本准期在Comdex展示会上展出,第二年春季开始上市销售,直接帮助AT&T在当年美国笔记本电脑产品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27页思索中心——外围理论在区域物流规划当中应该怎样应用?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28页中国经济区划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29页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30页经济区域差异划分依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自然条件西部经济带中部经济带东部经济带三大经济地带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31页经济地带了解中国区域经济有两个角度:一个是行政区划(也就是人们常说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主要是指由国家权力机关建立政治管辖区),另一个是经济区划(是指含有一定经济特征区域,它是一个复杂经济地域系统,通常包含若干个省级行政区划)。本节将在中国行政区划基础上重点介绍中国经济区划。中国是世界上版图最大发展中国家,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尤其行政区。从地理特征看,中国是个多山国家,地势由西向东呈阶梯状逐层下降;从经济特征看,中国不一样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展现出“东高西低”梯度状态。依据各地域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习惯上把整个中国大陆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也称为三大经济区划)。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32页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33页三大经济圈从更细致角度看,当前中国东部已经形成三个在经济发展中含有举足轻重地位经济圈,即以上海为龙头“长江三角洲地域(简称长三角)”、以深圳和广州为中心“珠江三角洲地域(简称珠三角)”及以北京和天津为关键京津唐地域。据统计资料,这三大经济圈土地面积累计为2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2.3%,人口累计为1.48亿,占全国11.68%,国内生产总值累计为30990.49亿元,占全国GDP34.66%,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远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34页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35页(1)长三角经济圈:普通是指上海和江苏、浙江两省一市长江下游地域,主要包含上海、杭州、南京、南通、扬州、常州、镇江、无锡、苏州、宁波、绍兴、温州、舟山、嘉兴、湖州和台州等16个城市。(2)珠三角经济圈:普通是指广东省境内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肇庆市区、惠州市区、惠阳县、惠东县、博罗县、高要市、四会市等14个市县。(3)京津唐地域:普通是指以北京、天津为“双核”,以唐山、保定为两翼,包含北京、天津及河北唐山、保定、廊坊、秦皇岛、张家口、沧州等2个直辖市、3个地级市、5个县级市。

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36页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划分依据经济地带东部中部西部范围(省级行政单位,暂不含港澳台)辽、京、津、冀、鲁、苏、沪、浙、闽、粤、桂、琼12个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湘、赣9个陕、甘、宁新、青、藏川、滇、黔渝10个划分依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优越较优越较差雄厚较微弱微弱低较高高较低低较低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37页东部经济地带优势:1.工农业基地

2.交通便利

3.经济国际化程度高

4.高科技文化水平

5.城市密集、人口稠密问题:1.能源原料不足

2.北方各省淡水不足

3.环境污染

4.大江河下游防洪问题方向:1、外贸、金融、海洋开发基地2、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农业3、发挥技术创新优势,技术改革,新兴产业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38页基地类型主要分布区商品粮基地江淮地域大部分、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商品棉基地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大部分)、长江中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大部分)桑蚕基地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海洋渔业基地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部沿海渔场、北部湾渔场亚热带热带作物基地粤桂闽盛产甘蔗,海南岛、雷洲半岛为天然橡胶生产基地、亚热带、热带水果和经济林木东部经济地带内农业基地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39页中部部经济地带优势:问题:方向:1.能源、矿产优势2.农业较发达(天然林场、牧场)3.有色金属工业、重工业4.交通运输:铁路、内河5.外贸:边贸优势1.晋煤外运压力

2.水土流失(黄土高原)

3.过分砍伐(东北森林)

4.洪水危机(黄河中下游)

5.洪涝(长江中游)

6.风沙问题(长城沿线)1.发挥资源优势→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2.改进环境,发展农业→商品粮和农林渔业基地3.加强东西向运输建设→扩大对外贸易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40页西部部经济地带优势:问题:方向:1.国境线,沿边经贸有较大优势2.能源、矿产、旅游资源丰富3.西南地域水能充分4.资源空间组合很好1.工农业基础微弱2.科学文化教育不发达3.交通落后4.生态恶化1.绿洲农业→提升单产、稳定面积2.发展林牧业→改进生态3.发展交通→发展边贸、旅游创汇4.开发能源→全国动力基地(能源、矿产、水力)5.军工技术向民用转化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41页主要内容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42页主要内容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43页一、区域物流内涵《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未对其定义,在国际学术界对区域物流定义也还未统一。以经济学中区域为基础,研究该区域内物流活动规律。区域物流普通含义是在一定区域地理环境中,以大中型城市为中心,以区域经济规模和范围为基础,结合物流辐射有效范围,将区域内外各类物品从供给地向接收地进行有效实体流动,依据区域物流基础设施条件,将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及管道运输等各种运输方式及物流节点有机衔接,并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及信息处理等物流基本活动有机集成,以服务于本区域经济发展,提升本区域物流活动水平和效率,扩大物流活动规模和范围,辐射其它区域,提升本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44页二、区域物流体系三大服务领域、两个基础平台、一个产业宏观发展政策环境及一个企业群体。三大领域为:国际物流;区域物流;市域物流。两大基础平台: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物流基础信息平台。产业宏观发展政策环境两大基础支柱:适于产业发展、规范化、含有政府主管部门协同能力政策环境。含有相互补充关键业务能力,组成物流行业主体企业协作群体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45页(1)三大服务领域(分类)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46页区域内物流例子补充例:日本“宅急便”-宅配便:小型定形物,重量30千克以下商品。以运费和运输时间为主要原因运输服务。运输方式由业者任意利用铁路、国内海运、自动车、空运等。运费制度以货物一件重量、明确价格及地带运费为准。-.业务内容两类:(1)以“家庭对家庭”、“个人对个人”为对象物流(2)以商业物流为前提“企业对企业”、“企业对家庭”-产业结构1996年全日本宅配便载运量为15,928百万件,前5位是:大和、日通、日本运输、西浓与福山,市场拥有率为93.1%。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47页(2)两大基础平台由物流园区、外部交通基础设施、货运通道、配送道路体系组成。需要强调是:系统整体衔接,克服系统瓶颈。为企业物流信息系统提供基础信息服务,负担供给链管理过程中不一样企业间信息交换枢纽支持,提供车辆跟踪、定位等共享功效服务,提供政府行业管理决议支持等。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48页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49页移动通信子系统交通状态信息公布子系统交通状态监测子系统车辆定位子系统交通监控分系统仓储管理分系统运行车辆管理分系统道路交通紧急救援分系统区域物流共用信息平台公众信息公布分系统物流市场交易分系统企业物流管理分系统共享信息层增值服务层部门管理层基础功效层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50页(3)产业宏观发展政策环境两大基础支柱适应行业阶段性发展需要政策环境;政府部门协同工作机制。政策环境含有阶段性特点。比如市场管制,普通在市场不成熟情况下采取较强市场准人管制,当市场发育到一定阶段采取放松管制标准。三大服务体系经过基础设施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和企业间战略协同组成有机整体。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51页(4)含有相互补充关键业务能力,组成物流行业主体企业群体杜绝加油站+加油站+加油站

恶性竞争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52页三、区域物流组成普通有三个层次物流结点物流基地就对象货物而言,综合性较强,专业性较弱;是各种运输方式交汇结点;是衔接干线运输和市内配送、集散运输主要物流结点;规模大、处理货物能力强;存放能力大,调整能力强物流中心物流中心是在一个领域里面综合性较强,含有这个大领域专业性是特定运输方式交汇结点;是衔接干线运输和市内配送、集散运输主要物流结点;规模大、处理货物能力强;有一定存放能力,调整能力强配送中心专业性较强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53页四、区域物流规划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54页研究现实状况研究政府角色、政策作用、法规建设等研究影响区域物流发展原因研究城市物流系统规划、评价、优化问题研究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之间关系研究物流节点功效定位、规划问题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55页区域物流系统规划任务形成明确行业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合理配置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使用权资源等;与政府管理程序及相关规划之间衔接:如交通建设项目管理等;指导企业参加市场竞争:如指导企业进行战略协同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56页(1)形成明确行业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例:日本综合物流施政纲领 出发点——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将物流作为提升投资环境竞争能力一个基本要素加以考虑。

基本目标——(1)提供亚洲地域便利性最高物流服务;(2)确保合理价格水平(不损害产业投资环境竞争力)基础上提供服务;(3)能够适应于改进环境、节约能源、缓解交通拥挤要求。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57页(2)合理配置资源土地资源、资质资源、人力资源、使用权资源等例——日本东京原木航空物流枢纽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58页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59页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60页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61页(3)与政府管理程序及相关规划之间衔接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62页(4)指导企业参加市场竞争政府职能转变:确保规范有序市场环境经过技术白皮书等指导企业参加市场竞争指导企业进行战略协同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63页规划内容主体——区域物流系统规划主体由交通部门负担日本——原运输省编制《综合物流施政纲领》卡车运输行业改造地方国际物流系统方案运输白皮书内容需求分析(需求量、需求类型)系统概念方案物流基础设施规划:明确设施规模、位置、功效要求、设施间协调关系等问题。在相关规划基础上展开,协调与土地资源管理、城市交通管理、交通建设项目之间关系。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64页(1)需求分析产业环境定性分析+市场需求量定量分析内部环境:交通运输环境、商业环境、仓储环境、物流企业环境外部环境:宏观环境、行业环境、竞争环境、政策环境、人才环境等实物量:交通运输环境、商业环境、仓储环境、物流企业环境价值量:宏观环境、行业环境、竞争环境、政策环境、人才环境等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65页(2)系统设计两部分网络规划网络节点规划(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物流基地(园区))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66页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67页区域物流网络规划物流网络长久规划主要是处理物流基础设施和大型物流设备建设问题,按照物流需求制订建设方案、分析方案优劣,并对规划方案实施进行指导,从而使物流网络建设满足规划年需求过程。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68页网络规划流程图区域物流网络规划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69页区域物流网络节点规划选址功效内部布局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70页主要内容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71页主要有四大区域物流环渤海地域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地域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72页珠江三角洲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73页

区域范围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74页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75页“大珠三角”通常所说“大珠三角”就是指广东、香港、澳门三地组成区域。“大珠三角”面积18.1万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8679万,GDP总值3287亿美元。以经济规模论,“大珠三角”相当于长三角1.2倍。

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76页泛珠三角包含珠江流域地域相邻、经贸关系亲密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东9省区,以及香港、澳门2个尤其行政区,简称“9+2”。其中,9省区面积占全国20.9%,人口占全国34.8%,GDP总值占全国33.3%。从国际来看,越南、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等东盟国家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省海域相接、山水相连、文化相同,加上前要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经济圈应包含东南亚各国。较为完整“泛珠三角”经济圈范围应是:大珠三角洲-大华南-大西南-华中中南部-华东南部-台湾地域-东南亚10国。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77页基础设施建设“泛珠三角”各省市经济发展不平衡,交通基础设施存在显著差距,为满足技术实施战略规划,应该在《泛珠三角经济圈九省区暨重庆市道路运输一体化合作与发展议定书》基础上,结合广东省交通厅与周围五省区(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签署,有计划、分阶段开展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应尽快构建沟《省际公路规划建设备忘录》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78页通九省区综合大交通运输网络,以大大缩短经济距离,扩大地区经济合作地理空间。目前国家交通部已制定了详尽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各省区应主动配合,加快打通省际快速运输通道,构建泛珠三角快速运输网。完善珠三角经济圈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发挥交通枢纽作为巨型物流、人流和信息流中心地位关键作用。一方面要完善现有综合交通枢纽,其次要经过调查,加紧规划新综合交通枢纽,完善各项硬软件配套设施。网络化、信息化是“泛珠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重要支撑平台,需要从规划之初就开始着手考虑。以珠江三角洲港口群为例,其地处太平洋东岸、中国南大门,远东-欧洲和远东-北美两大国际航线交汇于此;经过航运发达珠江水系、高速公路和铁路深入泛珠三角广大内陆腹地。同时,珠江三角洲港口群拥有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广州、深圳、珠海三个System国家沿海主枢纽港口。如实现网络化与信息化,珠江三角洲港口群将普遍受益,极大地提升各自业务处理能力。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79页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80页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81页战略实施机制(1)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交通科技创新体系。(2)建立科技投入稳定增加机制,增加交通科技投入。(3)实施人才战略,建设高素质交通科技队伍。(4)加大国际合作与交流力度,赶超世界交通科技先进水平。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82页各主要城市功效定位“泛珠三角”龙头区域是粤港澳三地组成“大珠三角”,香港是“大珠三角”中关键区,是“大珠三角”区域中主要增加极。香港在区域经济合作中主要优势与强势是其世界一流服务业,包含金融与物流、专业服务业等等。这些服务业使香港成为了著名国际经济中心。香港服务业主体是生产性服务业,由此与广东和周围省区制造业组成了极强互补关系。同时,“泛珠三角”崛起,为香港提供了最为辽阔服务腹地。香港经济结构是服务型经济体,这种结构决定了它必须有经济腹地。它与经济腹地互动,不但是生产基地营运指挥,更主要是要使香港优势及高增值产业能随时进入腹地,为腹地提供服务。“泛珠三角”将极大地扩展香港服务业腹地范围,使香港服务业发展得到空前增加空间,而且为其提供连续发展条件。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83页除此之外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84页泛珠江三角发展当代物流业SWOT分析优势1.雄厚经济势力

2.丰富自然资源和优越区位3.拥有较完善现化综合交通体系4.拥有各具优势海运港口5.涌现了含有一定实力和著名度物流企业6.含有全国领先信息技术开发水平7.枢纽性地理位置;广泛全球性贸易网络;亚太地域主要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8.先进完善基础设施9.优良深水港10.先进国际机场11.先进管理系统及电子信息技术平台12.信息及电子商务,供给链领先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85页劣势1.铁路运输水平有所欠缺2.运输设施区域布局不尽均衡3.集散和储运设施较少,发展水平低4.企业组织规模小5.空港资源配置失调6.基础设施当代化程度相对滞后7.重复建设,铺张浪费8.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上涨9.物流信息技术落后10.泛珠内跨两种行政制度,各方制度和利益难以磨合。11.泛珠内部个体经济实力不平衡。12.科技综合实力弱。13.缺乏高级人力资源和深厚人文底蕴。14.唯粤、港、澳马首是瞻,不重视落后地域之间合作。15.区域内交通枢纽不发达。区域物流网络规划课件第86页机会1.WTO、CEPA、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