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含答案解析 )_第1页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含答案解析 )_第2页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含答案解析 )_第3页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含答案解析 )_第4页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含答案解析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第一学期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试题高二年级生物学科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汜胜之书》著于西汉晚期,是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农学著作,书中提到收获的粮食要“曝使极燥”,降低粮食的含水量后才入仓储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曝使极燥”后,细胞中结合水比例大幅度增加,细胞的代谢强度降低B.“曝使极燥”使种子细胞丧失全部结合水,从而抑制种子新陈代谢C.种子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细胞内结合水所占比例可能不同D.种子萌发形成根系后,无机盐必须溶解于水中才能被吸收【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细胞代谢越旺盛,反之亦然。【详解】A、“曝使极燥”后,细胞中结合水比例大幅度增加,自由水的含量减少,细胞的代谢强度降低,A正确;B、“曝使极燥”后种子细胞不会丧失全部结合水,丧失了大部分自由水,B错误;C、同一生物体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含水量不同,一般年幼个体比年老个体含水量高,C正确;D、种子萌发形成根系后,无机盐必须溶解于水中才能被吸收,D正确。故选B。2.囊泡运输是细胞内重要的物质运输方式。没有精确的囊泡运输,细胞将陷入混乱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囊泡的运输依赖于细胞骨架B.囊泡可来自中心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C.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依赖于膜的选择透过性D.囊泡在细胞内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答案】A【解析】【分析】囊泡运输主要是细胞器之间的蛋白质大分子运输,如蛋白质从内质网转运到高尔基体以及从高尔基体转运到溶酶体、细胞膜、细胞外等的过程。【详解】A、细胞骨架是细胞内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物质运输等活动有关,囊泡运输依赖于细胞骨架,A正确;B、囊泡来自具膜结构,如内质网、高尔基体,中心体不能形成囊泡,B错误;C、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依赖于膜的流动性,C错误;D、囊泡在细胞内运输需要ATP,消耗能量,D错误。故选A。3.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A.杂合子产生两种类型配子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B.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出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C.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性状表现可能相同D.狗的长毛和狗的卷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答案】C【解析】【分析】1、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个体的现象。2、孟德尔在杂交豌豆实验中,把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子一代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3、纯合子自交后代仍然是纯合子,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能产生纯合子和杂合子。4、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详解】A、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个体的现象,A错误;B、具有相对性状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B错误;C、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间性状表现可能相同,如AA和Aa的表现型相同,C正确;D、狗的长毛和卷毛不是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故选C。4.ATP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TP中的能量均来自细胞呼吸B.ATP水解形成ADP时释放能量和磷酸基团C.ATP中的2个高能磷酸键不易水解D.ATP-ADP循环使细胞中储存了大量的ATP【答案】B【解析】【分析】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T是三的意思,P代表磷酸基团。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详解】A、ATP的形成途径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因此ATP中的能量来自光能和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A错误;B、ATP水解形成ADP和Pi,同时释放能量,B正确;C、ATP分子中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水解,C错误;D、ATP-ADP循环,使得细胞中ATP和ADP的相互转化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D错误。故选B。5.浙江浦江县上山村发现了距今1万年的稻作遗址,证明我国先民在1万年前就开始了野生稻驯化。经过长期驯化和改良,现代稻产量不断提高。尤其是袁隆平院士团队培育成的超级杂交稻品种,创造水稻高产新记录,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杰出贡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在水稻驯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B.现代稻的基因库与野生稻的基因库完全相同C.驯化形成的现代稻保留了野生稻的各种性状D.超级杂交稻品种的培育主要利用基因重组原理【答案】D【解析】【分析】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详解】A、自然选择通常选择出的是适应环境条件的类型,而人工选择选择的通常是对人类有利的类型,故人工选择在水稻驯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A错误;B、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所有基因的总和,经过长期驯化和改良,现代稻产量不断提高,则可推测现代稻与野生稻的基因库不完全相同,B错误;C、驯化形成的现代稻保留了野生稻的优良性状,而一些不利性状在选择中被淘汰,C错误;D、超级杂交稻品种的培育借助于杂交育种,该过程的原理主要是基因重组,D正确。故选D。6.单倍体育种的基本程序包括:杂交得到F1,将F1的花药在人工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诱导成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产生染色体加倍的纯合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育种过程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B.秋水仙素促进着丝粒分裂C.育种原理为染色体数目变异D.最终培育形成的植株为单倍体【答案】A【解析】【分析】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方法是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优点是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因而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详解】A、F1的花药在人工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诱导成幼苗,该过程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A正确;B、秋水仙素通过抑制纺锤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B错误;C、育种原理基因重组和染色体数目变异,C错误;D、若该植株为二倍体,用秋水仙素处理经花药离体培养的单倍体幼苗后,产生染色体加倍的纯合植株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为二倍体,D错误。故选A。7.如图所示,曲线b表示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c表示B.酶量减少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C.酶量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D.减小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答案】B【解析】【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进而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详解】A、升高温度后,酶的活性下降,酶促反应速率降低,达到最大酶促反应的速率应降低,不能用曲线c表示,A错误;B、酶量减少后,酶促反应速率降低,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大,达到最大酶促反应速率较小,B正确;C、AB段反应速率没有达到最大,影响其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应为底物浓度,C错误;C、减小pH,酶的活性下降,A、B点为位置均会下降,D错误。故选B。8.生命科学的研究离不开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往往需要几代科学家的努力才能完成。下列有关生命科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A.沃森和克里克依据DNA衍射图谱等推测出DNA双螺旋结构B.格里菲斯以小鼠为实验材料得出S型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C.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孟德尔对F₁进行测交实验,这属于实验验证过程D.摩尔根是历史上第一个将一个特定基因定位在一条特定染色体上的科学家【答案】B【解析】【分析】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了DNA衍射图谱;查哥夫提出碱基A的量总是等于T的量,C的量总是等于G的量;沃森和克里克在以上基础上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详解】A、沃森和克里克依据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的DNA衍射图谱及有关数据,推算出DNA分子呈螺旋结构,A正确;B、格里菲斯以小鼠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体内转化实验,得出S型肺炎链球菌存在使R型菌发生转化的转化因子,并没有证明是转化因子是DNA,B错误;C、孟德尔用F1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中出现了高茎和矮茎且数量比接近1∶1,这属于假说一演绎法中的实验验证过程,从而证明了分离定律的正确性,C正确;D、摩尔根和他的学生发明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方法,并绘制了第一幅果蝇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D正确。故选B。9.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以内部分称原生质体,现将某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其原生质体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4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B.0-1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C.2-3h内物质A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D.0-1h内物质A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答案】C【解析】【分析】曲线图分析:0~1h内,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不断缩小,说明此时期细胞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2~4h内,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不断增大,说明此时期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的自动复原。【详解】A、由图可知,该细胞中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先减小后增大,这说明该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后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由此可推知物质A可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A错误;B、0~1h内,原生质体的体积不断缩小,由于原生质体的伸缩性要远大于细胞壁,因此该时间段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不相等,B错误;C、2~3h内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逐渐增大,这说明细胞吸水,由此可推知该时间段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C正确;D、0~1h内发生质壁分离,物质A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D错误。故选C。10.核酸被证明是生物的遗传物质,下列关于核酸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向大肠杆菌培养液中加入T2噬菌体后立即充分搅拌B.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若培养时间过长会导致沉淀物中放射性较高C.肺炎链球菌的离体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单用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不会使烟草叶片出现病斑【答案】C【解析】【分析】1、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解】A、向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加入放射性标记的T2噬菌体后,需保温培养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充分搅拌,A错误;B、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由于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并且蛋白质外壳并没有侵入大肠杆菌,所以培养时间过长不会改变沉淀物中放射性,B错误;C、肺炎链球菌离体转化实验,即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中,每个实验组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从而鉴定出DNA是遗传物质,C正确;D、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烟草叶会出现病斑,D错误。故选C。11.某同学想制作一个双链DNA模型。下列关于构建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般情况下,需要准备四种脱氧核苷酸B.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上都只连接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C.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的碱基对,A与T之间形成三个氢键D.DNA双螺旋结构碱基排列在外侧,骨架排列在内侧【答案】A【解析】【分析】DNA的双螺旋结构: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详解】A、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有四种,所以每个DNA分子一般都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A正确;B、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均连一个碱基,而除3'端的脱氧核糖只连一个磷酸外,其他部位的脱氧核糖均连两个磷酸,B错误;C、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的碱基对,A与T之间形成两个氢键,C错误;D、DNA分子中的基本骨架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碱基排列在内侧,D错误。故选A。12.下图表示细胞利用葡萄糖进行细胞呼吸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A是丙酮酸,过程①②③④都会产生[H],同时释放少量能量B.①③中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其余存储在ATP中C.当O₂浓度为0时,酵母菌细胞呼吸过程主要为①②③D.人运动时,细胞呼吸产生CO₂的场所只有线粒体【答案】D【解析】【分析】1、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的丙酮酸,产生少量的[H],并且释放出少量的能量。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第三阶段:上述两个阶段产生的[H],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2、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成乳酸。【详解】A、物质A是丙酮酸,过程①④都会产生[H],同时释放少量能量,而过程②③不会产生[H],也不释放能量,A错误;B、①③过程中,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仍存储在酒精中,B错误;

C、当O2浓度为0时,只进行无氧呼吸,酵母菌细胞呼吸过程主要为①③,C错误;D、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只有乳酸,所以运动产生的CO2的场只有线粒体,D正确。故选D。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3-14题。真核细胞核基因中编码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是不连续的,编码蛋白质的序列称为外显子,外显子之间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称为内含子。外显子和内含子序列均被转录到初级RNA,后者与一系列蛋白质-RNA复合物(snRNP)结合后形成剪接体。剪接体能将初级RNA切断,去除内含子对应序列并把外显子对应序列连接,形成成熟mRNA,直接用于翻译。真核生物中的起始密码子一般是AUG,编码甲硫氨酸,而成熟蛋白质的首个氨基酸往往不是甲硫氨酸。13.关于snRNP和剪接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snRNP的水解产物为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B.剪接体中的RNA和蛋白质在细胞核内合成并组装C.剪接体发挥作用时会发生磷酸二酯键的断裂和形成D.snRNP识别相应短核苷酸序列时存在A-U、T-A的碱基配对14.下列关于真核细胞核基因的结构、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含子中碱基对替换、插入或缺失均能引起基因突变B.初级RNA形成过程中RNA聚合酶沿模板链的3'端向5'端移动C.若将成熟mRNA与其DNA模板链进行碱基互补配对,会出现不能配对的区段D.成熟蛋白质的首个氨基酸往往不是甲硫氨酸是RNA的剪切导致的【答案】13.C14.D【解析】【分析】真核细胞中的基因在转录时形成的mRNA要经过加工以后才能形成成熟的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13题详解】A、SnRNP是一种酶-RNA复合物,即蛋白质-RNA复合物,因此水解产物为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A错误;B、剪接体中的RNA是在细胞核中,而蛋白质在细胞质中合成的,B错误;C、剪接体能将初级RNA切断,去除内含子对应序列并把外显子产对应的序列连接,因此推测剪接体具有催化磷酸二酯键断裂和形成的作用,C正确;D、SnRNP辨认相应短核苷酸序列时利用的是RNA和RNA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因此不存在T-A配对,D错误。故选C。【14题详解】A、内含子也是属于基因的一部分,因此内含子中的碱基对的替换、插入或缺失均能引起基因突变,A正确;B、转录时mRNA自身的延申方向是从5'到3'端,因此初级RNA形成过程中RNA聚合酶移动方向为模板链的3’端到5’端,B正确;C、由于成熟mRNA出去了内含子区域转录出来的片段,因此若将成熟mRNA与模板DNA进行杂交,会出现不能配对的区段,C正确;D、蛋白质的第一个氨基酸往往不是甲硫氨酸,可能是翻译生成的多肽链可能进行加工修饰,甲硫氨酸被去掉。转录生成的mRNA行剪切和拼接,但不能将起始密码子剪切,否则不能转录,D错误。故选D。15.下图为人体胃壁细胞的两种H+载体蛋白甲和乙,其中A侧表示胃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载体可使膜两侧H+维持一定的浓度差B.乙载体以主动转运的方式转运H+C.口服甲载体抑制剂可治疗胃酸分泌过多D.乙载体最可能位于线粒体的内膜中【答案】B【解析】【分析】自由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常见的有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的方向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常见的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等。据图可知,甲载体运输H+属于主动运输,乙载体运输H+属于协助扩散。【详解】A、据图可知,甲运输H+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甲载体和ATP提供能量,属于主动运输,可使膜两侧H+维持一定的浓度差,A正确;B、乙载体顺浓度运输H+,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B错误;C、A侧表示胃腔,口服甲载体抑制剂抑制甲载体运输H+,可治疗胃酸分泌过多,C正确;D、乙载体利用H+浓度差驱动ATP的合成,则最可能位于线粒体的内膜中,D正确。故选B。16.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人感染后会出现发烧、头痛、皮疹等症状。84消毒液、75%酒精等家用消毒剂可杀死猴痘病毒(一种含包膜的双链DNA病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猴痘病毒在体外可存活数月,说明病毒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B.猴痘病毒无细胞核结构,其遗传物质DNA存在于拟核区C.猴痘病毒的化学组成中含有核酸、蛋白质、脂质等D.75%酒精杀死猴痘病毒的原理是酒精破坏了病毒蛋白的肽键【答案】C【解析】【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需要寄生在活细胞中;病毒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包膜中含有脂质;猴痘病毒与天花病毒是近亲,接种天花疫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猴痘;体积分数为75%左右的酒精具有杀死猴痘病毒的作用。【详解】A、猴痘病毒在体外环境可存活数月,只是处于未侵染状态,但其增殖过程离不开细胞,病毒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A错误;B、猴痘病毒无细胞核结构,也不存在拟核区,B错误;C、根据题意可知,猴痘病毒的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包膜中还含有脂质,C正确;D、75%酒精可以杀死猴痘病毒的原因是酒精破坏了病毒蛋白的空间结构,未破坏蛋白质的肽键,D错误。故选C。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题科学家通过体外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获得了一种类似胚胎干细胞的细胞,并将其称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研究发现,iPS细胞可以来源于病人自身,这为某些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广阔前景。比如来源于人体皮肤细胞的iPS细胞可以分裂、分化为神经细胞、心肌细胞、肝细胞等多种细胞。17.以下有关iPS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A.iPS细胞的分化程度低于皮肤细胞B.小鼠成纤维细胞和小鼠iPS细胞中的DNA相同,蛋白质完全不相同C.比较iPS细胞分化形成的神经细胞和肝细胞,其基因表达存在差异D.可通过诱导使iPS细胞分化成用于移植的器官18.以下有关iPS细胞及其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iPS细胞和它分化形成神经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B.人体内任何细胞都可以诱导成为iPS细胞C.iPS细胞不存在转变成肿瘤细胞的风险D.白化病患者体细胞培养的iPS细胞不能直接用于治疗白化病【答案】17.B18.D【解析】【分析】iPS细胞是指将某些核心基因转导入动物的体细胞或成体干细胞后产生的类似于ES细胞的具有体外培养无限生长与增殖、能自我更新等特性的细胞。【17题详解】A、iPS细胞具有类似于ES细胞的低分化程度的特点,其分化程度低于皮肤细胞,A正确;B、小鼠成纤维细胞和小鼠iPS细胞中的DNA相同,小鼠成纤维细胞和小鼠iPS细胞中都含有如ATP合成酶、细胞呼吸相关的酶等蛋白质,因此两个细胞的蛋白质不完全相同,B错误;C、神经细胞和肝细胞,是细胞分化引起的,其基因表达存在差异,C正确;D、iPS细胞的应用前景之一即是可通过诱导使其分化成用于移植的器官,D正确。故选B。【18题详解】A、iPS细胞具有细胞周期,神经细胞分化程度较高,一般不分裂,不具有细胞周期,A错误;B、体细胞转化成iPS细胞是对细胞有要求的,不是人体内任何细胞都可以诱导成为iPS细胞,B错误;C、iPS细胞具有分化成各种细胞的潜能,因此存在转变成肿瘤细胞的风险,C错误;D、白化病是由于酪氨酸酶缺乏或功能减退引起的一种遗传病,不能用iPS细胞直接治疗,D正确。故选D。19.某高等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其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两个不同时期细胞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细胞处于后期I且含有2个四分体B.乙细胞无同源染色体,为次级卵母细胞C.该卵原细胞形成甲细胞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D.该卵原细胞分裂产生4种不同基因型的卵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图甲细胞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像,该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乙图细胞细胞质均等分裂,且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并分别移向两极,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像,该细胞为第一极体。【详解】A、图甲细胞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像,此时同源染色体已经分开,无四分体,A错误;B、乙细胞无同源染色体,细胞质均等分裂,表示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第一极体,B错误;C、由图甲可知,该卵原细胞形成甲细胞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即发生了基因重组,C正确;D、该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只能产生一个(即一种基因型)的卵细胞,D错误。故选C。20.雌性哺乳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体细胞中一条X染色体随机高度螺旋化失活形成巴氏小体,但在雌配子中失活的X染色体又恢复正常。Lesch-Nyhan综合征患者体内因缺乏某种酶而患病,其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下图1、2分别表示某患者家系遗传系谱图和某个体的体细胞中巴氏小体及相关基因分布示意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Lesch-Nyhan综合征是一种代谢缺陷型遗传病B.Ⅲ-6体细胞中性染色体上相关基因分布如图2C.Ⅲ-8的致病基因是由I-2经Ⅱ-4传递而来D.Ⅲ-7不含致病基因,其女儿一定不患该病【答案】D【解析】【分析】Lesch-Nyhan综合征患者体内因缺乏某种酶而患病,其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Ⅱ-4、5正常,生出患病后代,可知此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详解】A、Lesch-Nyhan综合征患者体内因缺乏某种酶而患病,属于代谢缺陷型遗传病,A正确;B、由于Ⅱ-5为正常男性只能是XAY,Ⅲ-6患病只能是XAXa,且XA形成巴氏小体,B正确;C、由于Ⅱ-5为正常男性只能是XAY,Ⅲ-8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Ⅱ-4,同理Ⅰ-1为正常男性,Ⅱ-4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I-2,C正确;D、III-7不含致病基因,但其配偶的基因型未知,可能会出现女儿为XAXa,且XA形成巴氏小体的患病情况,D错误。故选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21.图甲为某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所示为某动物细胞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的途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甲细胞是西瓜的红色果肉细胞,则色素主要存在于[]______。该细胞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填序号)。(2)假如图甲为高等动物细胞,不应有的结构是_____(填序号);应添加的结构是_____,它与细胞分裂有关。(3)图乙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是_____(填序号),其中与溶酶体的形成直接有关的是____。(4)细胞乙在分泌物分泌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将会发生改变,面积减少和增多的生物膜依次是[]____、[]______。【答案】(1)①.⑥液泡②.④⑤(2)①.⑤⑥⑦②.中心体(3)①.①③④⑤②.高尔基体(4)①.③内质网膜②.⑤细胞膜【解析】【分析】分析图甲:图甲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结构①~⑦依次表示高尔基体、核孔、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液泡、细胞壁。分析图乙:①为核膜;②为核糖体;③为内质网;④为高尔基体;⑤细胞膜。【小问1详解】若图甲细胞是西瓜的红色果肉细胞,则色素主要存在于[⑥]液泡,图甲细胞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④线粒体(能将有机物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ATP中化学能)、⑤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小问2详解】假如图甲为动物细胞,则应该没有⑤叶绿体、⑥液泡、⑦细胞壁,应添加的结构是中心体,它与细胞分裂有关。【小问3详解】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膜结构构成,故图乙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有①核膜、③内质网膜、④高尔基体膜、⑤细胞膜。其中与溶酶体的形成直接有关的是高尔基体。【小问4详解】根据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的过程分析可知,该过程中③内质网膜的面积减少,⑤细胞膜的面积增加,而④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几乎不变。22.天目铁木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野外植株仅分布于浙江省临安县西天目山,目前全世界仅存5株。收集种子进行迁地栽培是濒危物种保护的常用策略,探明濒危物种的光合作用特性可为幼苗繁育提供参考。图1表示天目铁木和羊角槭幼苗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曲线,图2表示天目铁木幼苗叶肉细胞的叶绿体模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天目铁木的光反应发生在图2中的_____上(填写编号)。光反应产物中的____能够作为还原剂参与三碳酸的还原,并为该过程提供______(填物质)。(2)两种植物中,_____更加耐阴,原因是_____。现探究该差异是否与光合色素含量有关,若提取光合色素时未添加CaCO₃,则会影响滤液中_____的含量。(3)当光照强度为300μmol·m²·s¹时,影响天目铁木光合速率的主要限制因子是___(填“光照强度”或“CO₂浓度”)。若将光照强度提升至900μmol·m²·s¹,短时间内天目铁木叶肉细胞中的五碳糖含量将会_____(填“升高”或“降低”);假设细胞呼吸速率恒定,在光照强度900μmol·m²·s¹下天目铁木通过光合作用至多可合成蔗糖______μmol·m²·s¹。【答案】(1)①.①②.NADPH③.[H]/氢/H+,e-(2)①.羊角槭②.羊角槭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更低③.叶绿素/叶绿素a,b(3)①.光照强度②.升高③.1【解析】【分析】据图1分析,CO2的吸量代表光合速率,天目铁木的呼吸速率为10μmol·m²·s¹,羊角槭的呼吸速率为2μmol·m²·s¹,曲线与横坐标的交点代表光补偿点。图2中,①为叶绿体类囊体薄膜,②为叶绿体内膜,③为叶绿体外膜。【小问1详解】天目铁木的光反应发生在图2中的①类囊体薄膜上,光反应产物中的NADPH能够作为还原剂参与三碳酸的还原,并为该过程提供H+、e-。【小问2详解】由于羊角槭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更低,可判断羊角槭更加耐阴,CaCO3可以保护叶绿素,若提取光合色素时未添加CaCO3,则会影响滤液中叶绿素a,b的含量。【小问3详解】当光照强度为300μmol·m²·s¹时,天目铁木的光合速率依然随光照强度的升高而升高,影响天目铁木光合速率的主要限制因子是光照强度。若将光照强度提升至900μmol·m²·s¹,光反应增强产生的NADPH和ATP增加,C3的还原增加,五碳糖含量将会升高,设细胞呼吸速率恒定,在光照强度900μmol·m²·s¹下天目铁木通过光合作用至多可合成蔗糖1μmol·m²·s¹。23.某二倍体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已知图甲细胞取自该动物的某一器官,图乙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比值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若该动物为雌性个体,图甲细胞名称为_____,产生图甲细胞的卵原细胞在分裂结束后,最终形成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若该动物为雄性个体,则产生甲的精原细胞,最终产生的4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不考虑基因突变等)。(2)图甲细胞中有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个染色体组,可对应图乙的_____段,图乙中c点时细胞内的染色体发生的变化为_____。(3)下列关于遗传具有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A.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形成配子多样性B.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形成配子多样性C.受精作用过程中,雌雄配子间的随机结合导致合子多样性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从而维持了遗传稳定性【答案】(1)①.(第一)极体②.ab③.AB、AB、ab、ab(2)①.0②.2③.cd④.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变为染色体(3)ABCD【解析】【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着丝粒分裂,且次级性母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一个精原细胞产生四个两两基因型相同的精子;一个卵原细胞只产生一个卵细胞。【小问1详解】若该动物为雌性个体,由于没有同源染色体并且细胞均等分裂,图甲细胞名称为(第一)极体,图甲所示细胞的基因型是AABB,与图甲细胞一起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型是aabb,因此图甲细胞的卵原细胞在分裂结束后,最终形成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若该动物是雄性,则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因此产生的精子基因型分别是两个AB和两个ab。【小问2详解】图甲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有0条染色单体,2个染色体组,染色体与DNA之比是1:1,可对应图乙的cd段,c点对应处发生着丝粒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小问3详解】A、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是形成配子多样性的原因之一,A正确;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是形成配子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B正确;C、受精时,雌雄配子间的随机结合是形成合子多样性的重要原因,C正确;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从而维持了遗传的稳定性,D正确。故选ABCD。24.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对促进神经可塑性和认知功能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抑郁症与BDNF基因甲基化水平及外周血中BDNF基因的mRNA含量变化等有关。图1表示BDNF基因表达及其调控过程,图2表示DNA甲基化的机理。(1)图1过程涉及的RNA除tRNA外,还有_____,①过程需要_____酶,以_______为原料。(2)根据图2及所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A.DNA分子中甲基化胞嘧啶不能与鸟嘌呤配对B.启动子部位的DNA甲基化使基因失去转录活性C.可通过离心技术区分同一DNA序列的甲基化和未甲基化D.DNA甲基转移酶发挥作用时需与DNA结合(3)miRN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