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专题集训提升练三十二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语言的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秋浦①途中杜牧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②无?【注】①秋浦: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②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二两句描写水陆风光,景中蕴情,再现诗人风尘仆仆的身影和暗淡凄迷的心态。B.“为问寒沙新到雁”一句与作者《赤壁》中“东风不与周郎便”一句都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借归雁来喻思归之人,表达出有家归不得的流离之苦。C.“来时还下杜陵无”一句,轻声一问,把作者对故乡、亲人的怀念,对羁旅的愁思,婉转深致地表现了出来。D.这首诗透过景物的描写,蕴藉而含蓄地抒发感情,富有情韵,给人以深致的回味。【解析】选B。B项,“比喻”错,应该是“拟人”。★(2)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前两句诗中的“萧萧”和“淅淅”两个拟声词。(6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结合诗句解释两个拟声词的含义,然后结合整首诗的思想情感,阐释其情感内涵。答案:“萧萧”描落叶纷飞之状,暗含秋风无情、寒意萧疏;(2分)“淅淅”状秋风飒飒之态,泛起波光,掀动菖蒲,暗含行舟水上、漂泊无依之感。(2分)表现了诗人旅途的艰辛,衬托了孤寂悲凉之情。(2分)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 导学号凝香斋①曾巩每觉西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诸侯。一尊风月身无事,千里耕桑岁有秋。云水醒心鸣好鸟,玉砂清耳漱寒流。沉心细细黄卷,疑在香炉②最上头。【注】①凝香斋:原名西斋,位于济南大明湖畔。曾巩于1071年任齐州(治所今山东济南)知州,齐州大治,该篇为1072年游大明湖而作。②香炉:香炉峰。(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该诗首句点题,领起全诗,以下写景抒情都是围绕这句展开的。曾巩身临西斋,徜徉山水,忘怀世情俗务,“不知”只因“景最幽”,俯仰其间,心神愉悦。B.颔联写曾巩任职齐州,身闲无事,手持酒杯,临风赏月;桑麻遍野,庄稼茁壮,可望秋季丰收。他不打理政务,醉心自然风物。C.齐州最有代表性的风物是湖光和泉水。颈联上句写湖光,下句写泉水。纯净的湖水使白云驻足,让人心灵清醒明澈;泉底砂石如玉,清寒的泉流激荡,悦耳清幽。D.炼字精警,颇具匠心。“醒”“鸣”“清”“漱”四个动词使意境灵动。诗句景情理俱在,让人顿生赏湖景、观流泉的雅兴。【解析】选B。B项,“他不打理政务,醉心自然风物”理解错误,“身闲无事”是因齐州大治。★(2)后人多认为此诗诗眼为首联中的“幽”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着重考查诗眼“幽”,要求学生“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题时,要从标题、内容、情感、结构等方面展开思考。西斋的景物特征、诗人的政治才干、大明湖的山水特点、诗人潜心典籍的雅兴等,都是思考的线索。答案:诗眼“幽”字,总揽西斋景物特征。①大明湖畔的西斋,地处幽僻之处,实为清幽境界。悠游庭斋,临风赏月,乐而忘身乃一地方诸侯。身为齐州知州,政通人和,丰收有望,才有闲情探幽览胜。②湖水清幽,白云驻足,好鸟幽鸣,泉清见石,寒流激荡,好不让人留恋喜爱。可谓幽景寄幽情。③悠游之余,潜心书史,感到无异于置身香炉峰,更显得作者情趣高雅、心境清幽。全诗无不紧扣诗眼“幽”字展开意境。(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导学号春思皇甫冉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①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②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机中锦字③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④,何时返旆勒燕然。【注】①马邑:今山西朔县,汉时曾与匈奴争夺此城。②层城:因京城分内外两层,故称。③机中锦字:窦滔被贬龙沙,其妻苏蕙能文,颇思滔,乃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寄之。共八百四十字,纵横颠倒,皆成文意。④元戎窦车骑:元戎,犹主将;窦车骑,后汉窦宪为车骑将军,大破匈奴,遂登燕然山,命班固作铭,刻石而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一位出征军人的妻子在春日对丈夫梦绕魂牵的思念,以及对战争早日胜利的盼望。B.诗中的女主人公住在繁华和平的京城,目睹皇宫奢靡的生活,联想到丈夫戍守在荒凉的边疆,顿生愤懑之情。C.第四句“心随明月”与“我寄愁心与明月”表意相似,深刻表达了女主人公只能把对丈夫的思念寄托给明月的无奈。D.尾联写女主人公问军中主帅何时才能胜利班师,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统一起来,赋予了本诗积极的社会意义。【解析】选B。第三句只是承第二句“路几千”而来,讲述京城离边关的遥远,“皇宫奢靡的生活”和“愤懑之情”都是曲解。★(2)这首诗的首联历来为人称道,请从艺术手法方面赏析其精妙之处。(6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一句是眼前实景,第二句是想象,虚实相生,表现出对从征亲人的思念和牵挂之情。上句“莺啼燕语”四字,色彩浓丽,生机盎然,这是和平宁静的象征;新年佳节,这是亲人团聚的时辰。但是,另一方面,在那遥远的边关,从征的亲人却不能享受这宁静,无法得到这温情,所以用了反衬、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答案:①拟人。“燕语”赋予春天燕子以人的情感,形象描述和平宁静、亲人团聚的场景。②对比。“莺啼燕语”的春景与“路几千”的边关对比鲜明,使读者感受到强烈的震撼。③虚实结合。第一句是眼前实景,第二句是想象,虚实相生,表现对从征亲人的思念和牵挂之情。④衬托(反衬、以乐景衬哀情)。上句写京城春天,色彩浓丽,下句写从征亲人在遥远的边疆,不能享受这宁静,无法得到这温情,在上句春意盎然的反衬下,下句更显得沉郁悲壮。(任意三点即可)4.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2)题。(9分)[双调]折桂令·九日①张可久②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③。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注】①九日:又称“重九”,即我国传统的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②张可久:曾任典史等小吏,一生怀才不遇,时官时隐,仕途上很不得意,平生好遨游,足迹遍江南各地,晚年居杭州。此为张可久晚年之作。③蝶愁来明日黄花:苏轼曾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之句。(1)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前三句,写作者登高时所见之景,“秋”“归雁”之意象传达出困倦游子对功名未就、仕途失意的烦躁。“强整乌纱”表现了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B.七、八两句“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是作者有感于眼前之景,有思于今昔的境况而发出的深沉感慨:人生易老,好景不长,游子不要留恋他乡。C.七、八两句化用了古人诗句,由于添加了“西风白发”这一意象,因而在意境上更胜一筹;同时,倒装加对偶的句式,韵律和谐,也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D.综观全曲,一个“思”字贯穿全篇。语言清丽,对仗工整,清雅自然,具有典雅蕴藉之美,堪称元曲中的精品。【解析】选A。A项,“秋”“归雁”之意象和“强整乌纱”的动作传达出的应是困倦游子对家乡的思念。★(2)作品末尾三句“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表达情感颇具特色,请结合全曲简要赏析。(6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作者在此以景结情,写出了眼前的凄清景象:回首茫茫天涯,只见一抹斜阳,几只远飞的寒鸦。②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有助于思乡主题的表达。③这是景语,又是情语;这既是实景,又是作者大半生人生路途的写照。④苍凉微茫的景色,反映出诗人漂泊无依的情怀,倦客之心、思乡之情溢于笔端。(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游凤林寺西岭孟浩然共喜年华好,来游水石间。烟容开远树,春色满幽山。壶酒朋情洽,琴歌野兴闲。莫愁归路暝,招月伴人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扣题写诗人与友人趁着良辰美景同游山水之事,笔触清新,语言轻快。B.颔联描写了烟雾散开、远树初露、春色满山,一派清幽的景象,景中融情。C.本诗叙述与友人同游之事,意境清幽,洋溢着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D.本诗写游山、玩水、赏石、品酒、弹琴、歌咏之乐事,反衬对仕宦的厌倦。【解析】选D。D项,“反衬对仕宦的厌倦”这一分析脱离文本实际内涵。★(2)简要赏析尾联中“招”字的表达效果。(6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招月伴人还”意为让我们把月亮召唤出来一道伴我们回家,“招”字将月亮拟人化,仿佛月亮是善解人意的伙伴。用“招”字不仅表达了诗人愉人悦己的心情,而且也反映出年轻人无所不能的朝气,用字传神,颇具浪漫主义色彩。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9分)酬周参军吴均【注】日暮忧人起,倚户怅无欢。水传洞庭远,风送雁门寒。江南霜雪重,相如衣服单。沈云隐乔树,细雨灭层峦。且当对樽酒,朱弦永夜弹。【注】吴均:南朝梁文学家,素有才名,然位仅下吏。(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开门见山,向友人诉说郁悒的心情,“忧人”起居颠倒,怅而无欢,无事可做,只得倚门远望。B.“江南霜雪重”是泛说秋冬以来的天气,下句诗人自比相如,天寒衣单,隐含着无限的辛酸与不平。C.诗人写望远时所见的景色有云景与雨景,云“沈”有质重感,雨“细”有迷蒙感,的确是宛然如画。D.全篇以忧怀开端,以琴酒收结,诗人并没有在艰难困苦的折磨中哀伤不已,而是体现了豁达超然。【解析】选D。由全诗来看,从忧写起,由忧及寒,因寒增忧,并揭示出忧的原因。故D项“豁达超然”说法错误。★(2)“水传洞庭远,风送雁门寒”两句广受后人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6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提升画面感。使用拟人手法,水传洞庭,风送寒气,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空旷肃杀(肃寒、凄寒)的日暮画面。②强化情感。借水的远阔、风的寒冷,强化了诗人寥落凄凉的情怀。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 导学号客怀何应龙客怀处处不宜秋,秋到梧桐动客愁。想得故人无字到,雁声远过夕阳楼。(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处处”有到处之意,深刻地道出了游子四处奔波、百无聊赖的心情。B.“不宜秋”,是因为秋雨、梧桐叶落时的萧瑟景象触动了游子的悲秋之情。C.首句从秋景描写入手,烘托了浓重的悲秋氛围。D.“远”字用得极妙,诗人盼“字”到来,雁却远远地飞过,颇有无情之叹。【解析】选C。首句并没有“秋景描写”。★(2)全诗的诗眼是哪个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愁”。诗歌内容句句围绕“愁”字展开。首句写诗人客居他乡,处处引发游子的悲愁情怀;第二句写梧桐叶落的景象触动了异乡客寂寞、孤独的悲秋情思;第三句写诗人急盼见到亲朋好友的一言半语,结果却“无字到”,便更添愁苦;最后一句写传书的鸿雁飞过,消失在洒满夕阳的高楼之外,只余雁声回荡耳际,更是愁上加愁。8.(2020·许昌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导学号灞上①秋居马戴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②。【注】①灞上:地名,位于长安东郊,为作者寓居之地。②致此身:献身于国家。(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的首联描写了秋风、秋雨傍晚时分才停下来,在暮霭沉沉的天际,雁群自北向南急急飞过的画面,渲染了凄清、阴冷、孤独的氛围。B.颔联中在他乡落叶时节,孤独的诗人独自处在寒意包围之中,面对的只有一盏孤灯,“寒”与“独”相互映衬,由寒灯而显出夜长难捱,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影视播放器硬件构成考核试卷
- 电子运动比赛现场设备考核试卷
- 窄轨机车车辆基础知识考核试卷
- 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的护理技术
- 河北省邢台市2023~2024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外科学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厦门安防科技职业学院《医学实验技术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藏藏医药大学《中小学舞蹈创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艺术学院《普通物理专题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4-2025学年小升初总复习数学精练含解析
- 2024年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招聘笔试真题
- 公路养护机械安全操作
- 2025年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深度调研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预测报告
- 体育产业智慧场馆建设与运营模式创新
- 浙江国企招聘2024宁波慈溪市诚安燃气服务有限公司招聘10人(二)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部队网络安全常识授课
- 员工职业晋升规划计划
- 仓库人员安全教育培训
- 尼康COOLPIXL120用户手册
- 功角摇摆与新能源低穿控制切换耦合诱导的同步机暂态功角多摆失稳机理
- 全国飞盘运动竞赛规则(试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