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粉煤灰虱生物学习性与防治研究进展_第1页
温室粉煤灰虱生物学习性与防治研究进展_第2页
温室粉煤灰虱生物学习性与防治研究进展_第3页
温室粉煤灰虱生物学习性与防治研究进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室粉煤灰虱生物学习性与防治研究进展

温室内的白虱子属于同科和白虱子科。这是保护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其严重危害黄瓜、茄子、辣椒、豆类,在萝卜、白菜、芹菜、茴香、葱、蒜上也有发生,总计可危害82科279属植物。在我国北方地区,塑料大棚与温室技术的发展,客观上为白粉虱的越冬与繁殖创造了条件。其在温室中繁殖力强,数量扩大快,世代重叠,虫体特别是翅上有白色蜡质粉状物覆盖,不易防治。白粉虱的危害降低了蔬菜果实品质,影响了农业生产与人民生活,至今已有56个国家对其发生、为害、防治作过报道。本文就国内近年来在温室白粉虱的生物学习性与防治研究方面进行概述。1行业方面的病害温室白粉虱对作物及花卉蔬菜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据贺萍报道,主要有:①直接为害,连续吸吮使植物生长缺乏碳水化合物,产量降低。②注射毒素,吸食汁液时把毒素注入植物中。③引发霉菌,其分泌的蜜露适于霉菌生长,污染叶片与果实。④影响产品质量,真菌导致一般果实变黑。⑤传播病毒病,白粉虱是各种作物病毒病的介体。傅子碧等调查发现,白粉虱成虫排泄物不仅影响植株的呼吸,也能引起煤烟病等病害的发生。李祖荫等认为,白粉虱在植株叶背大量分泌蜜露,引起真菌大量繁殖,影响到植物正常呼吸与光合作用,从而降低蔬菜果实质量,影响其商品价值。2温室加工过程于晓春等通过调查与饲养观察,发现温室白粉虱在黑龙江的温室及大棚栽培条件下,一年发生10代以上。成虫活动最高温度是25~30℃,卵发育的起点温度为7.2℃,幼虫抗寒能力差。24℃成虫期为15~17d,卵期7d,幼虫期8d,蛹期6d。适宜温度下,白粉虱以成虫、幼虫、卵、蛹4种状态栖于叶背,成虫、幼虫吸食叶片汁液。成虫有趋黄性,不善飞翔。雌雄成虫一生可交配数次。除两性生殖外,还可孤雌生殖。傅子碧等研究发现,在福建地区,温室白粉虱在温室的蔬菜、花卉上越冬、为害。春暖后迁移扩散,4~5月扩散到露地园地,尤以5~6月的雨季和9~10月阴雨天多的年份或偏施氮肥或连年喷施多效唑的茉莉园地及房前屋后、树荫下均有白粉虱繁殖为害。世代重叠现象明显,虫口密度大,10月以后,随气温下降,虫口密度下降,迁移寄主。温室白粉虱在植株上的分布一般有以下特点:上部嫩叶以成虫、淡黄色卵为多,稍下部以黑色卵为多,再下部是若虫与蛹。贺萍研究表明,就发生期来看,全年寄主作物的连续种植有助于各虫态的存活。春季,主要发生于土豆、西瓜上,又在太阳花上大发生。夏季,主要为害蔬菜,自7月份起,棉田虫口加大。冬季来临,虫口减小,直到翌年春季。黄耀阁等对温室白粉虱的整个生育期作了较系统的观察与研究,结果表明:在20℃和25℃的温度条件下,温室白粉虱完成一个世代所需时间分别为33d与19d。温室白粉虱的变态类型更接近于完全变态,因而其幼龄虫称为“幼虫”比“若虫”合适。交尾频率与温度负相关,而与相对湿度正相关。白粉虱在温室中至少可扩散180cm,扩散方向受温室灯光影响,有正趋光性。李祖荫等认为,温室白粉虱的第四龄期不宜称为蛹,称为拟蛹更为妥当,因为蛹乃代表一个显著的独立发育阶段,而温室白粉虱在这一阶段并不十分显著。3预防和处理3.1黑病诱杀中小企业据贺萍文载,①使用防虫网密闭温室。②用麦草、木屑、发光材料盖土,防其栖息。③使用致伤、胶粘材料如黄色塑板。④选择有抗性的作物品种。⑤消灭杂草寄主,清洁园地。傅子碧等认为可用以下措施:①严格杜绝虫源。②护益控害。③利用白粉虱趋黄性诱杀成虫。另外,还应扎实做好检疫工作,不从疫区调入种苗及栽培材料。秋冬作物换茬时,打开温室,利用自然低温灭虫,-8℃持续4d,可把成虫冻死。生产实践中,还可以通过提高温室内温度、湿度的办法来闷杀白粉虱。刘金郎研究表明,室内闷杀白粉虱的最低温度为40℃,在40~48℃内,随温度的升高,成虫与若虫的致死率很快提高。随空气湿度提高,成虫与若虫的致死率提高。相同温度下,成虫致死率高于若虫致死率。其田间最佳做法是,温度45~48℃,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持续2个小时。3.2在粉病虫及温室中的应用温室白粉虱的天敌,据Mound&Halsey(1978)记载,有蚜小蜂科匀鞭小蜂属(Encarsia)五种,Eretmocerus属二种,Prospaltella属二种,跳小蜂科一种,草蛉科一种(草蛉ChrysoparufilabrisBurmeister)、瘿蚊科一种。此外,白粉虱的天敌还有真菌病原微生物。生产上可以利用的天敌有丽蚜小蜂(Encarsiaformosa)和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mlelanii)。朱国仁等报道,丽蚜小蜂可以按技术要求批量生产,接种于粉虱上。丽蚜小蜂可建立种群,对粉虱若虫寄生率在75%以上,可有效控制白粉虱的发生为害。应用时采用寄生蜂与黄板诱集结合或寄生蜂与选择性农药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可使白粉虱若虫寄生率在75%以上,白粉虱成虫平均密度可控制于10头/株以下。生产中可利用人工助迁的方法,从出现寄生的温室中采集带有黑蛹(丽蚜小蜂寄生所致)的叶片,剔除未寄生的虫态,移入温室,一般每株数10~20头,条件适宜,虫态适当时,寄生率高,可有效消灭蛹态粉虱。人工释放草蛉、螳螂也可防治白粉虱。王克勤等通过应用蜡蚧轮枝菌在温室中防治温室白粉虱的研究表明,3×107个孢子/ml悬浮液对白粉虱的防治作用稳定于58%~60%。与化学试剂混用能提高防治效果,对该菌粗提毒素进行提取,室内生测结果表明,该毒素提取物对温室白粉虱具有很强的毒害作用。李国霞等通过对北京地区蜡蚧轮枝菌11个单孢分离菌枝的菌落生长、产孢量、分生孢子萌发率以及对温室白粉虱2龄若虫致病性研究比较,最终筛选出B3/S1-Sub2和4号两个优良菌株,它们首先具有致病性高(对2龄粉虱若虫的致死率≥95.76%,12d),其次孢子萌发率高(94.24%和98.42%),产孢量大(5.06×109孢子/皿和4.38×109孢子/皿)以及菌落生长速率快(3.13mm/d和3.00mm/d)的特性,具有实用价值,可为今后生物制剂的生产提供菌源。3.3预防干法和农药及应用减量药防治行业我国当前对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手段仍以化学防治为主。但农药的大量施用却造成了药害,污染严重。徐汝梅等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种群动态的模拟模型,探讨了在可能的不同温度及不同初始种群密度的各组合下温室白粉虱种群的动态及发生程度。研究了当必须防治时,如何最优地选择农药品种与施用方式以使打药次数最少、残留相对最少和相对最经济。从结果看,在模拟的温度参数范围内,只要很好地控制住初始种群密度,整个生长期中可以不用防治。因而,培育“清洁苗”,合理地选择作物品种(不易受侵染者),是进行化学防治以至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的关键。王印来等通过室内沾叶法试验表明,灭扫利、来福灵、Prempt等杀虫剂对1~3龄及4龄初期幼虫均有较好的防效。于晓春等提出一套药剂防治方法:①对于冬季室内白粉虱,每平方米用敌敌畏乳油0.6~0.9g熏蒸成虫,再用40%乐果乳油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消灭幼虫。②40%乐果乳油或20%的三氯杀螨醇乳油或50%马拉硫酸乳油1000倍液喷雾,可消灭白粉虱于点片发生阶段。③成虫出现时,可喷2.5%敌杀死乳油1000~2000倍液,每隔7d喷一次,2~3次后既能防成虫又防幼虫。④在成虫、幼虫、卵、蛹同时群栖于叶背时,用20%蚜螨灵乳油2000~2500倍液喷雾两次。邹一桥等1983~1984年用11种农药对温室白粉虱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灭螨猛对温室白粉虱各虫态毒力均高,且随着虫龄的增加,白粉虱的抗药性增强。稻丰散、乐果、氧化乐果,对温室白粉虱若虫毒力尚可,但对其它虫态效果差。马拉硫磷、二嗪农、敌敌畏、洗衣粉等除对一龄若虫有一定效果外,对其他虫态毒力极低。徐劭等1986年5~8月采用改进的方法,用美国FMC公司制造的农药FMC54800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0%FMC54800乳剂防治温室白粉虱,最适浓度为10mg/L,即10%FMC54800乳剂,加水稀释10000倍,对白粉虱成虫、若虫、伪蛹均有突出的防效。孙承钧等对辽宁农科院植保所1991年研制的复配剂型灭虱宁,在北京、保定、海城做了综合试验,表明灭虱宁对白粉虱的成虫和蛹有优异的防效,对若虫和卵防效也较好,4种虫态的综合防效使对成虫的防治持效期达一个月,显著优于对照药剂如敌杀死、扑虱灵。灭虱宁对粉虱有胃毒、触杀、熏蒸作用。剧正理等用粘胶皿法测定了11种不同类型杀虫剂对中国农科院蔬菜所温室白粉虱种群的毒力,结果发现,该成虫种群对多种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和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敏感性均较低,但对烟碱类似物20%康福多浓可溶剂(拜耳公司)十分敏感。研究证实,康福多对温室白粉虱成虫与若虫均有较高毒力。同时表明,由于多种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和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多年使用,温室白粉虱已对此三类药剂产生相当的抗性。田间防治白粉虱,多是常规喷雾,由于喷药不周到,残存虫量较多。胡永军等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种较理想的防治方法——熏蒸法。选取80%敌敌畏乳油(山东农药厂)、2.5%敌杀死(法国)和消抗液(北京雷力农化公司)的不同用量及闷棚时间4个因素试验。试验方法是于夜间密闭大棚,地面安放蜡烛点燃,蜡烛顶部用两块砖支撑一薄凹形铁片,铁片凹处倒入一定量的供试药液,以烛火使药液蒸发,熏及整个棚室,闷棚一定时间。结果表明,较理想的药剂配方、闷棚时间为:每平方米用80%敌敌畏乳油0.35ml,2.5%敌杀死乳油0.025~0.05ml,消抗液0.025ml,闷棚时间以8~12h为宜。一季蔬菜生产中利用这3种药剂进行熏蒸的次数2~3次。熏蒸一次,可控制温室白粉虱为害20~25d。3.4抗药性监测近年来温室白粉虱的抗药性问题日益严重,如果在防治前能得知其抗性水平,则可避免无效防治。以前普遍使用的温室白粉虱抗药性监测方法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正式推荐的1龄若虫浸渍法,方法繁琐且时间长达15d,不能适应当前的需要,所以探求快速简便的测定方法便成当务之急。郑炳宗等根据FAO提出的试验性的温室白粉虱成虫测定抗药性的方法,1992、1993年用4种药剂各测定3次LC50(ug/g),结果充分证实,温室白粉虱抗药性监测完全可用成虫替代1龄若虫。李国霞也采用FAO推荐的方法测定了温室白粉虱的抗药性,表明温室白粉虱抗药性监测,可以采用田间混合日龄成虫代替饲养的不同日龄的成虫或1日龄若虫进行监测,更为简便、快速。白粉虱的抗药性监测法一般采用喷雾法,但其仍需要Potter喷塔与电冰箱或CO2装置,不适于田间使用。郑炳宗等采用了粘胶皿测定法:将不同浓度的杀虫剂丙酮液与粘蝇胶按1∶1(v/w)混合于直径45mm培养皿的皿底,粘着白粉虱成虫,测定其抗药性程度。结果表明,对照死亡率一般不超过5%,每种药剂经2~3次独立试验证明,结果稳定。溴氰菊酯、氰戊菊酯、乐果、氧化乐果、马拉硫磷对番茄上白粉虱的毒力(LC50)分别为23.726mg/g,197.439mg/g,0.895mg/g,0.446mg/g。与喷雾法进行了比较,毒性比值(TR)、溴氰菊酯、氰戊菊酯、乐果、马拉硫磷分别为0.004、0.0027、6.271、3.439、0.446。乐果、氧化乐果与两个菊酯类药剂比值相差很大,可能因为乐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