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员培训课件~-建筑砂浆_第1页
试验员培训课件~-建筑砂浆_第2页
试验员培训课件~-建筑砂浆_第3页
试验员培训课件~-建筑砂浆_第4页
试验员培训课件~-建筑砂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建筑砂浆9建筑砂浆1定义建筑砂浆——是由胶凝材料、细骨料和水按适当比例配制而成的材料。又称无粗骨料混凝土。用途:砖石结构中,砂浆可以把砖、石块、砌块胶结成砌体。墙面、地面及钢筋混凝土梁、柱等结构表面需要用砂浆抹面,起到保护结构和装饰作用。镶贴大理石、水磨石、陶瓷面砖、马赛克以及制作钢丝网水泥等都要使用砂浆。定义建筑砂浆——是由胶凝材料、细骨料和水按适当比例配制而成的2砂浆分类根据用途:

砌筑砂浆抹面砂浆装饰砂浆特种砂浆根据胶结材料:

水泥砂浆石灰砂浆混合砂浆(水泥石灰砂浆、水泥粘土砂浆及石灰粘土砂浆等)。砂浆分类根据用途:3砌筑砂浆用于砌筑砖、石等各种砌块的砂浆称为砌筑砂浆。它起着粘结砌块,传递荷载的作用,是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组成材料:

水泥砂石灰粉煤灰微沫剂(减水剂+引气剂)砌筑砂浆用于砌筑砖、石等各种砌块的砂浆称为砌筑砂浆。它起着粘4砌筑砂浆的组成材料

(1)胶结料及掺加料

砌筑砂浆常用的胶凝材料有水泥、石灰膏、建筑石膏等。

砌筑砂浆用水泥的强度等级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选择。水泥砂浆采用的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宜大于32.5级;水泥混合砂浆采用的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宜大于42.5级。

为改善砂浆和易性,降低水泥用量,往往在水泥砂浆中掺入部分石灰膏、粘土膏或粉煤灰等,这样配制的砂浆称水泥混合砂浆。这些材料不得含有影响砂浆性能的有害物质,含有颗粒或结块时应用3mm的方孔筛过滤。消石灰粉不得直接用于砌筑砂浆中。

砌筑砂浆的组成材料

5(2)细集料

砌筑砂浆用砂宜选用中砂,其中毛石砌体宜选用粗砂。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强度等级为M2.5的水泥混合砂浆,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10%。

(3)对外加剂的要求

与混凝土中掺加外加剂一样,为改善砂浆的某些性能,也可加入塑化、早强、防冻、缓凝等作用的外加剂。一般应使用无机外加剂,其品种和掺量应经试验确定。

(4)砂浆用水的要求与混凝土的要求相同。(2)细集料

砌筑砂浆用砂宜选用中砂,其中毛石砌体宜选用粗6砌筑砂浆的技术性质新拌砂浆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以易在粗糙的砖石基面上铺抹成均匀的薄层,而且能够和底面紧密粘结。硬化后的砂浆应具有所需的强度和对基面的粘结力,而且其变形不能过大。砌筑砂浆的技术性质新拌砂浆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以易在粗糙的砖71、流动性定义——砂浆的流动性也称稠度,是指在自重或外力作用下流动的性能。影响砂浆的流动性——如胶凝材料用量、用水量、砂子级配和粗细、搅拌时间及塑化剂掺量等。砂浆的流动性的评定:用砂浆稠度仪测定其稠度值(即沉入量)来表示砂浆的流动性。1、流动性定义——砂浆的流动性也称稠度,是指在自重或外力作用82、保水性定义——新拌砂浆能够保持水分的能力叫做保水性。保水性也指砂浆中各项组成材料不易离析的性质。砂浆的保水性的评定:用分层度(mm)表示,用分层度仪测定。分层度过大,表示砂浆易产生分层离析,不利于施工及水泥硬化。水泥砂浆分层度不应大于30mm,水泥混合砂浆不应大于20mm,分层度值接近于零的砂浆,容易产生干缩裂缝。2、保水性定义——新拌砂浆能够保持水分的能力叫做保水性。保水9砂浆的强度砂浆的强度等级是以边长为70.7mm×70.7mm×70.7mm的立方体,按标准条件下养护至28天的抗压强度的平均值并考虑具有95%强度保证率而确定。砂浆的强度等级有:M2.5、M5、M7.5、M10、M15、M20等六个等级。砂浆的强度随其组成材料的种类和砌筑层吸水性的不同而变化较大。砂浆的强度砂浆的强度等级是以边长为70.7mm×70.7mm10砂浆强度公式Ⅰ用于不吸水基层(如密实的石材):fm,o=0.29fce(C/W-0.4)

式中fm,o───砂浆28d抗压强度(MPa);fce──水泥的实测强度(MPa);C/w───灰水比。砂浆强度公式Ⅰ用于不吸水基层(如密实的石材):11Ⅱ用于吸水基层(如粘土砖及其它多孔材料)

由于基层吸水,砂浆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强度与水泥用量,而与水灰比无关。fm,o=AfceQc/1000+B

式中Qc───每立方米砂浆的水泥用量(kg);A、B──砂浆特征系数Ⅱ用于吸水基层(如粘土砖及其它多孔材料)由于基层吸12粘结力:砖石砌体是靠砂浆把块状的砖石材料粘结成为坚固的整体。为保证砌体的强度、耐久性及抗震性等,要求砂浆与基层材料之间应有足够的粘结力。一般砂浆的抗压强度越高,它与基层的粘结力也越大。此外,砖石表面状况、清洁程度、湿润状况以及施工养护条件等都直接影响砂浆的粘结力。砂浆的变形砂浆在承受荷载、温度变化或湿度变化时,均会产生变形,如果变形过大或不均匀,都会引起沉陷或裂缝,降低砌体质量。粘结力:13砌筑砂浆的配合比设计砌筑砂浆要根据工程类别及砌体部位的设计要求,选择砂浆的强度等级,再按砂浆等级来确定其配合比。砂浆配合比的确定:

A、查表法——查阅有关手册或资料来选择;B、计算法——对重要工程用的砂浆,可根据《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98-2000),按下列步骤计算砌筑砂浆的配合比设计砌筑砂浆要根据工程类别及砌体部位的设计要14

1、确定砂浆的配制强度(fm,o)

fm,o=fm,k+0.645σ

式中fm,o───砂浆的配制强度(MPa);

fm,k───砂浆设计强度(MPa);σ──砂浆现场强度标准差,可根据表9.2选用。

1、确定砂浆的配制强度(fm,o)152、确定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Qc)fm,o=AfceQc/1000+B

Qc=1000(fm,o-B)/Afce式中Qc───每立方米砂浆的水泥用量,Kg/m3

fm,o───砂浆的试配强度(MPa);A、B───砂浆的特征系数A=3.03B=-15.09fce───水泥的实测强度(MPa)。当计算出水泥砂浆中的水泥用量不足200Kg/m3时,应按200Kg/m3取用。2、确定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Qc)fm,o=Af163、确定水泥混合砂浆的掺合料用量(QD)

QD=QA-

QC

式中QD───每m3砂浆的掺合料用量(Kg/m3);QC───每m3砂浆的水泥用量(Kg/m3);QA───每m3砂浆中胶结材料和掺合料的总量(Kg/m3),一般应在300~350(Kg/m3)之间。3、确定水泥混合砂浆的掺合料用量(QD)174、确定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子用量(Qs)

Qs=ρ0干(1+β)式中Qs───每立方米砂浆的砂子用量(kg);ρ0干──砂干燥状态的堆集密度(Kg/m3)β——砂子的含水率(%)4、确定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子用量(Qs)185、根据砂浆稠度要求确定用水量(Qw)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用水量,可根据经验或按表9.3选用。1m3砂浆中用水量选用值砂浆品种混合砂浆水泥砂浆用水量(kg/m3)260~300270~3305、根据砂浆稠度要求确定用水量(Qw)每立方米砂浆中19砂浆配合比的试拌调整无论是查表或是计算所得的砂浆配合比,都必须经过试配,试配时进行必要的调整。达到:和易性强度符合要求且水泥用量较少的砂浆配合比。砂浆配合比的试拌调整无论是查表或是计算所得的砂浆配合比,都必20例某工程用砌砖砂浆设计强度等级为M10、要求稠度为80~100㎜的水泥石灰砂浆,现有砌筑水泥的强度为32.5MPa,细集料为堆积密度1450kg/m3的中砂,含水率为2%,已有石灰膏的稠度为100mm;施工水平一般。计算此砂浆的配合比。

根据已知条件,施工水平一般的M10砂浆的标准差σ=2.5MPa(表5-3),则此砂浆的试配强度为

fm,0=f2+0.645σ=10+0.645×2.5=11.6MPa

计算水泥用量

由A=3.03,B=-15.09

Qc=1000(11.6+15.09)/3.03×32.5=271kg/m3

计算石灰膏用量QDQA=330㎏

QD=QA一Qc=330-271=59kg/m3

例某工程用砌砖砂浆设计强度等级为M10、要求稠度为8021查表得稠度为100mm石灰膏换算为120mm时需乘以0.97,则应掺加石灰膏量为

59×0.97=57kg/m3

砂用量为Qs=1×ρ0干=1450×(1+0.02)=1479kg/m3

选择用水量为300kg/m3

则砂浆的设计配比为:

水泥:石灰膏:砂:水=271:57:1479:300

该砂浆的设计配比亦可表示为:

水泥:石灰膏:砂=1:0.21:5.4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