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消息二则》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课消息二则
教学目标
1.了解消息的要素和消息结构,分析消息的特点。
2.把握课文的新闻要素,理清写作思路,品味语言,欣赏新闻写作的艺术。
教学重点
了解消息的要素和消息结构,分析消息的特点。
教学难点
把握课文的新闻要素,理清写作思路,品味语言,欣赏新闻写作的艺术。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来关心国家时事政治的呢?
学生回答:广播、网络、电视、报刊以及他人的传话等,教师引出新闻。
师:想了解国家大事,每晚7:30新闻必须要看。是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让我们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信息。好的新闻是可以穿越时空,供人们品读与回味的。
今天,让我们来共同研读另一篇来自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佳作,一起重温那段荡气回肠、青春激扬的硝烟岁月。
探索新知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字润之。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同时也是优秀的诗人与书法家。
了解渡江战役
1949年,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渡江战役。
文体链接
新闻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新闻泛指出现在电视、广播、报纸及网络等一切传媒上的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社论、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即用概括叙述的方式和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社会典型事实所做的准确简短的报道。
“消息”一词最早出现于《易经》:“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意思是说,太阳到了中午就要逐渐西斜,月亮圆了就要逐渐亏缺,天地间的事物,或丰盈或虚弱,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有时消减,有时滋长。太史公亦曰:“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皇侃注云:“乾者阳,生为息;坤者阴,死为消也。”由此可见,消息之义,盖已古矣。中国古代就把客观世界的变化,把它们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把它们的枯荣、聚散、沉浮、升降、兴衰、动静、得失等变化中的事实称之为“消息”。只是到了近代才逐渐成为一种固定的新闻体裁,所以“消息”又叫新闻。
明确新闻要素
预设:新闻的五要素(五个W)是: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有的还加上如何(How),成为新闻“六要素”。
认准字音
芜湖wúhú
溃退kuìtuì
荻港dí
摧枯拉朽cuīkūlāxiǔ
多音字
塞:塞sài外要塞sài瓶塞sāi阻塞sè
注意凡是与边关要塞有关系的都要读sài,另外书面语读sè,口语读sāi。
强:勉强qiǎng坚强qiáng倔强qiàng
殷:殷yīn切殷yān红殷yín其雷(雷声)
横:蛮横hèng横héng竖撇捺héng横渡
当:锐不可当dāng上当dàng
词语解释
经营:筹划、组织并管理。
摧枯拉朽:这里指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溃退:(军队)被打垮而后退。
三、整体感知,把握文体特点。
1、师:初读文章,两则消息分别写的什么事件?
预设: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所写事件是: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所写事件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2、师提问:反复朗读,勾画出第一则消息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明确:时间:二十一日,于二十日午夜开始;
地点:芜湖、安庆之间;
人物:三十万人民解放军;
事件:渡过长江。
3、师提问:如果你要把这一消息迅速告知身边的人,你会怎样说?请简单描述。
明确:迅速告知: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完整地告知: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具体地告知: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迅速告知对应消息标题;完整地告知对应消息导语。具体地告知对应消息主体。
4、展示课件: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删掉好不好?为什么?
(1)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2)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3)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预设:不好。
用“大约”表示是约数,不是确数。这样表述更准确。
“不含”这个词能准确说出渡江区域中不包含九江这个地方。
“至发电时止”,把时间限制在准确的时刻。这些词语都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5、师:第一则消息报道的是一场大战,只用不到二百字,你觉得效果如何,请说出自己的感觉。作者为什么不详写渡江战斗的情景?
预设:本文不足二百字,却简而不陋,是大手笔,堪称经典。对于渡江和战斗的情景,作者没有详细描写,只是几笔勾勒,粗线条地介绍了渡江的时间、地点及事件的结局。因为敌军“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在三十万大军面前简直不堪一击,所以也不值得去详细介绍。
6、师提问: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哪路详写?哪路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明确:中路军写得简略,是因为新华社在此前已经有关于中路军的详细报道,此处简略交代即可转入下文。西路军写得稍详,是因为渡江正在进行中,有些事情需要交代,如“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已渡过的“正向南扩展中”,预示了战役的前景。东路军写得最详,因为它所遇抵抗“较为顽强”,胜利来之不易,故作详细报道。不仅较具体地写了战斗情况;而且更详尽地写了战果。三个层次写得有同有异,有详有略,统一中有变化,避免了重复雷同。
7、师:文本中为何多次使用第一人称“我”?
“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
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给渍退,毫无斗志
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我已歼灭及击渍一切抵抗之敌
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预设:文章中的“我”代表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更是千千万万的中国受苦百姓。主席反复用“我”来表达,表现了他对解放军的自豪之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感。
8、师:比较两则消息的异同。
明确:
同:
两则新闻都是消息,描述的事件也是相同的都是渡江战役。
都是饱含着作者高度的赞扬。
不同:
第一则写在战斗刚刚打响之际,将战况进行播报,将胜利的消息传到全世界,鼓舞我军的士气,给予敌人以沉重的打击。文章不在长,在迅速。
第二则写于我军取得决定性胜利之时,这时应该比较详细地介绍战斗的过程及取得的成果,总结并宣传此战役。文章可略长,可详实。
9、师:有人认为,消息是客观公正的报道新近发生的事情。既然是客观报道,就不应在字里行间带有感彩。找一找文中带有感彩的词语,品味一下,说说理由。
预设:①其实,这是对新闻语言的片面理解。作者在写新闻时,总是在文中凝聚自己的感情。②本文中的“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用语简洁,突出了敌军的不堪一击,反衬我军的英勇善战。“不到”“即已”两个词前一个表明时间短,后一个表明速度快,充分说明了人民解放军的锐不可当、势如破竹。这两组词包含了作者对解放军的高度赞扬,也充满了对敌人的嘲笑和讽刺,作者的情感爱憎分明,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四、品新闻滋味
指导朗读;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五、悟作者情怀
毛主席之伟大,不仅在于他是思想家革命家,而在于他和曹操一样都是能够横槊赋诗的大才子。
有一首诗这样描写毛泽东:你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二万五千里是最长的一行啊!
师:你知道哪些毛泽东的诗词
预设:
民族情怀:“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
政治情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骨巨细胞瘤护理
- 药品品种培训
- DB63T 2416-2025 小麦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
- DB32T 5097-2025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程
- 湖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二章高校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
- 淘宝基础知识代发
-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
- 强化橡胶制品复合材料应用指南
- 规范水产动物苗种生产许可制度
- 食品营养与卫生知识测试卷
- Q∕SY 04797-2020 燃油加油机应用规范
- 日本古建筑-奈良篇
- 超厚混凝土现浇板的高支模工程施工方案
- 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申报承诺书
- 水龙头生产工艺及其设备
- 副主任药师考试模拟题1
- 传染病登记本
- 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_图文
- 田径运动会各种用表、检录表、统计表(朱)
-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细则
- 奖励协议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