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鼎制度名词解释_第1页
列鼎制度名词解释_第2页
列鼎制度名词解释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列鼎制度名词解释列鼎制度:西周社会的统治者为了维护国家政权稳定,为了维系分封制,建立了完善的礼乐制度,青铜礼乐器直接为礼乐制度服务,被贵族用以祭天祀祖、宴享宾朋、赏赐功臣、纪功铭德等等。其中,鼎是最重要的器种,成为国家政权和社会等级的典型代表器物。周代的九个鼎是国家社稷的宝物,占有它意味着占有王权,九鼎是周王朝的象征。周代的礼制规定: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到了东周,则是天子、诸侯用九鼎,卿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不同等级用不同数量的一组形制相同、纹饰相同、大小依次递减的鼎的组合,这种制度被称为“列鼎制度”。鼎以及伴随的其他铜器如簋等都是“礼器”,在“礼不下庶人”的周代丧葬制度中,是贵族的专利品,一般平民陪葬的则是日用陶器。【解析】大名鼎鼎、问鼎苍穹、鼎足而立……在诸多成语中,“鼎”字被赋予“显赫”“宏大”等引申意义。事实上,这些意义源于中国古人对鼎的崇拜。古时,鼎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到了周代,出现了丧葬制度中最典型的“列鼎制度”。所谓“列鼎制度”,是指一组形制相同、纹饰相同、大小依次递减的鼎的组合。这种用鼎制度最早萌芽于西周早期,那时周人丧葬中用鼎的数量与墓主人的身份是一致的。到了西周中期,“列鼎制度”趋于成熟,王室贵族的祭祀、宴飨、丧葬等活动都遵从“列鼎制度”,其使用“列鼎”的数目也按“名位不同,礼亦异数”的规定。《公羊传•桓公二年》何休注:“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即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王室贵族的生享死葬都以此为标准,人们不能僭越这种规制,这种礼仪制度是周礼的重要组成部分。春秋中晚期,越礼的现象开始出现,随着社会的改革,列鼎制度也遭到了破坏。1974年,宝鸡市茹家庄弓鱼国墓地中出土了五鼎四簋。其中,鼎有五件,器形风格完全一致,大小相次。器物显得较为低矮,腹径大于器高,器表光素无纹,口沿均有铭文一字:“儿”。簋一组四件,形制大小基本一致,口沿均有铭文一字:“儿”。腹径大于器高,簋敛口,短颈,薄尖唇,浅腹,两兽耳,兽头作牛首,双角尖翘。这五件鼎和四件簋也被人们称作“儿鼎”和“儿簋”,因为其风格相同、铭文都在口沿部位,被确定为同一时期铸造的礼器。根据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奇数的鼎要用偶数的簋来配合使用,即九鼎用八簋相配,七鼎用六簋相配,五鼎用四簋相配,三鼎用二簋相配。周初,重臣周公姬旦“制礼作乐,以治天下”,制定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礼仪典制,规定贵族们在祭祀、礼聘、宴飨等重要礼仪场合,根据其身份、地位的高低使用不同数量的鼎。按照这一严格制度,天子使用形制、纹饰相同,大小依次递减的九鼎,诸侯使用七鼎,大夫使用五鼎,元士使用三鼎,不遵守这个制度就会被视为大逆不道,要加以惩处。一般而言,生前使用多少鼎,死了以后也随葬多少鼎。而茹家庄弓鱼国墓地出土的这一组五鼎四簋,规格就是严格遵守《周礼》规定,墓主是一个诸侯级方国的国君。但有意思的是,这组礼器的形态、纹饰与常见西周时期中原青铜礼器的风格迥异,地方色彩颇为浓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格调。有专家指出,这组青铜器既有中原地区西周青铜文化的特征,又呈现出许多不同于中原地区西周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