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军神》第二课时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11《军神》第二课时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11《军神》第二课时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11《军神》第二课时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军神》第二课时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五下第四单元《军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含反思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五下第四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用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来揭示,感受人物以国为重,不顾个人安危的高贵品质,《古诗三首》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写出了戍边将士的决心,“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道出了人民的期盼,“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这是文人听到失地收复时的狂喜,还有毛泽东“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胸襟,具有钢铁般意志的刘伯承,守着清贫为国献出生命的方志敏,从古至今扛起国家责任的爱国志士的故事贯穿本单元。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这些要求的落实,以《青山处处埋忠骨》和《军神》为例,让学生体会、尝试去表现。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基于学生学习了《青山处处埋忠骨》,学生完成了认会写会生字,积累词语,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正确、流利读课文第一课时任务的基础上,继续重视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内心活动,品词读句中深刻感悟,并尝试运用所学方法,用文字记录生活的场景。

设计思路:

依据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内容第三学段(1):“观察、思考日常生活,阅读记人叙事的优秀文本,学习通过口头表达、书面叙写,与他人交流身边令人感动、难忘的人和事。”我将本节课定位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围绕“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内心,并尝试运用本节课所学方法,表现人物内心。"这一目标层层推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读中体会,读中总结,掌握方法,学以致用。我设计了三个任务:

任务一:走近军神,探寻方法。

任务二:读出语气,感悟方法。

任务三:创设情境,学以致用。

教学目标:

1.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内心。理解侧面描写对人物的烘托作用。

2.尝试运用已学的描写方法表现人物内心。

教学重点:

理解侧面描写对人物品质的衬托作用。

教学难点:

尝试运用已学的描写方法表现人物内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乐曲,跟着节奏活动。

2.谈话:你现在的心情怎么样?你是怎么表现出来,让老师知道的呢?(生答)神态、动作能表达我们的心情,用文字把看到的神态、动作记录下来,同样也可以表现我们的内心。今天就让我们来读《军神》,学习这样的方法。

任务一:走近军神,探寻方法。

1.上节课我们读文认识了“军神”——刘伯承,知道了他和沃克医生之间发生的事。下面请同学们大声读课文,画出文中刘伯承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句子。

2.把课文中你印象最深刻、最感动你的内容读给大家听。

3.师生分角色读1-10自然段,感受刘伯承的心理活动。

A.他微微一笑:“沃克医生,你说我是军人,我就是军人吧。"

读到这里我们发现刘伯承说话的语气变了,此时他内心会想什么呢?

(补充资料:1916年在反对袁称帝的护国战争中,刘伯承率领的东护国军攻占四川丰都城时,他身先士卒,带头冲锋,不幸被子弹打伤了右眼,负了重伤。由于流血过多,他昏迷过去。一些人认为他不行了。但刘伯承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后在一家外国教会医院接受秘密治疗。)

B.他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师引导读:眼部手术开始了,他一声不吭。1916年3月受的伤,直到年底才秘密接受治疗,此时,冰冷的手术刀碰着这些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他感受到的是?请你读出来。

他能喊吗?他能动吗?那请大家用左手抓住你的右胳膊,我们来体会体会:割了一刀,割了两刀,他双手抓得“紧紧的”,割了四刀、五刀……此时他的手背?你体验到了……?

白床单被抓破了,为什么要写“崭新"的床单?

他忍受着这样的钻心之痛,他不能喊、他不能动,他就像钢板一样忍受着,请大家读出自己的体会。

4.作者用了怎样的描写,让我们看到这样一位令人敬佩的军神?

任务二:读出语气,感悟方法。

1.对比读句子: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军神!”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2.你认为句中用“堪称”好在哪里?

(刘伯承的毅力远远超出了我们对军人的认识,他“堪称"军神饱含赞叹、敬佩之情。)

3.两人一组,有感情地读文中人物的对话。感受沃克医生内心的变化?学生汇报交流。

4.感动我们的是军神刘伯承,那去掉对沃克医生的描写,行吗?为什么?

5.同学们,你知道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描写来表现人物吗?

任务三:创设情境,学以致用。

场景一:

有一次我生病了,妈妈很快从单位回家了,一进门,包都没放,直接冲到我跟前,一边摸我额头一边问:“你现在什么感觉?头疼吗?……”请读一读、找一找这段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妈妈的内心是怎样的呢?请你试着用今天学到的描写方法也来写写妈妈的内心。

场景二:

还记得你第一次在班级自我介绍、第一次上台演讲、讲故事时的情景吗?什么样的心理?你做了什么呢?试着写一写。

请任选一个情景展开描写。

作业:

1.读《丰碑》,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2.继续运用语言、神态、动作描写,完成课堂小练笔(场景一或场景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