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6古诗鉴赏
(2022•河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将士们怎样的情感?
2.这首诗中的"秋色"应该理解为绚烂的景象还是肃杀的景象?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2022・河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新制布裘
白居易
桂®布白似雪,吴②绵软于云。布重绵且厚,为袭有馀®温。
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
中夕④忽有念,抚袭起逡巡久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安得万里袭,盖裹周四垠久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①桂:地名。②吴:地名。③馀:同"余"。④中夕:半夜。⑤逡巡:迟疑徘徊,欲行又止。⑥垠:边际。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因-事,产生联想,表达内心的愿望;《新制布裘》中,白居
易因新制布裘这件事,产生联想,表达自己的愿望。
4.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这两首诗中作者的境况不同,但抒发的情感有相同之
处,都抒发了诗人的情怀。
(2022•河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新制布裘
白居易
桂①布白似雪,吴②绵软于云。布重绵且厚,为裘有馀③温。
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
中夕④忽有念,抚裘起逡巡⑤,丈夫责兼济,岂独善一身。
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⑥,稳暖皆如找,天下无寒人。
①桂,地名。②吴:地名。③馀:同"余"④中夕:丰皮。⑤逡巡;迟疑徘徊,欲行又止。⑥垠:边际。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因______________一事,产生联想,表达内心的愿望;《新制布裘》中,
白居易因新制布裘这件事,产生联想,表达自己的愿望。
6.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这两首诗中作者的境况不同,但抒发的情感有相同之
处,都抒发了诗人的情怀。
(2022•陕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7.首联"风烟望五津"的"望"改成"看",好不好?请谈谈你的看法。
8.人们常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作为临别赠言。毕业在即,请另外淮用一两句古诗词,写一段话,
表达你对同学的祝愿。
(2022•江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江山秋色图①
胡行简
连山缥缈树槎牙②,江上西风雁影斜。
万迭③秋光无限好,画围偏在野人④家。
[注]①此诗为画作《江山秋色图》上的题诗。②槎(ch&)牙:形容树木错杂不齐貌。③万迭:万重。④
野人:山野之人。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乏砸的一项是()
A.前两句通过山、树、江、风、雁等意象,营造了秋的意境。
B.前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江山秋色图,与题目照应。
C.本诗写景从视觉感受出发,写出了多种景物的形态。
D.本诗是一首题画七绝,读起来音韵和谐优美。
10.结合本诗三、四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人喜爱画作《江山秋色图》的原因。
(2022•江苏苏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题《云山图》二首
沈周①
(一)
看云疑是青上动,
谁道云忙山自闲。
我看云山亦忘我,
闲来洗砚写云山。
(二)
侵晓溪山半是云,
草堂亦许白云分。
故人到此云相接,
欲去还须云送君。
【注】①沈周,长洲(今苏州)人,明代绘画大师,工诗善画。
11.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侵晓溪山半是云,草堂亦许白云分"所表现的画面。
12.下面的诗句都写到了云,意境与这两首诗最接近的一项是()
A.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颍《黄鹤楼》)
B.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白居易《白云泉》)
C.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初山。(王之涣《凉州词》)
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13.诗人写云山,手法别致,富有情趣。请以"看云疑是青山动,谁道云忙山自闲"为例,作简要分析.
(2022•湖南长沙•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舟师
[明]俞大猷°
倚剑东冥②势独雄,扶桑®今在指挥中。
岛头云雾须臾尽,天外旌旗上下期久
队火⑤光摇河汉⑥影,歌声气压虬龙宫气
夕阳景⑥里归篷近,背水阵奇⑨战士功。
【注释】①俞大戳:明代战功显著的抗倭名将。②东冥:东海。③扶桑:我国对日本的旧称。④加:通"冲",
舞动的意思。⑤队火:排列成队的战船上的炮火.⑥河汉:指银河。⑦虬龙宫:比喻倭寇的巢穴。⑧景:
通"影⑨背水阵奇:比喻抗倭水军战阵的精妙奇特。
14.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或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剑""扶桑"写出了水军武器的锋利和倭寇的凶残。
B."云雾”写出了战时环境的恶劣,"旌旗"写出了倭寇人数之多。
C."队火""河汉影"写出了战争中炮火连天的凄惨场面。
D."夕阳景""归篷近"描绘了在夕阳的余晖里,战船徐徐归来的情景。
15.请分析诗歌表现的情感,填写下面的表格。
阶段表现的情感
战前(首联)坚信战争必胜的自信
战中(颔联、颈联)①
战后(尾联)②
(2022•山东滨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②静,船尾跳鱼拨刺③鸣。
【注释】①风灯:船中桅杆上挂着的灯,有纸罩能避风。②联拳:指夜宿的白鹭屈曲着身子,三五成群团
聚在沙滩上。拳,屈曲。③拨刺:拟声词,指鱼在水里跳动发出的声音。
16.这首诗通过"""风灯""宿鹭""_______________"等意象,描绘出一幅恬淡平和的江上月
夜图。
17.这首诗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请结合第四句简要分析。
18.(2022•云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问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⑴请对曲中的"望"作简要赏析。
⑵请结合全曲内容,简要分析作者"伤心"的原因有哪些。
19.(2022•新疆•中考真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唐代是诗的时代",这首五言律诗以叙事开端,交代了地点和事由,诗人将乘舟离开楚地去往蜀国,表
达诗人外出游历的喜悦之情。
B.颔联以雄健的笔力,化静为动,写出了景物的变化,看似无理,却正是行舟观景时的真实体验,也符合
江水进入楚地后一马平川的特征.
C.颈联以静观的视角描摹江上美景,富有画面感:朗月映照下江水澄净明澈,黄昏天边云朵高高堆垒,犹
如海市蜃楼,变幻多姿,让人陶醉。
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思乡之叹,诗人用多情的笔调,写出了家乡水的情深意重,将全诗用一根无
形的线收束在一起,余音袅袅。
20.(2022•湖北武汉•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⑶
【唐】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氤。
【注】此诗为张九龄受唐玄宗赏识而出任洪州都督后所作。湖口,即江西鄱阳湖湖口,当时归洪州都督府
统辖。
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哪的一项是()
A.首联用"万丈红泉""迢迢半紫"描摹庐山瀑布从天而降、绚丽夺目的壮观景象。
B.颔联中的"下"和"出",凸显了瀑布越过山间杂树、穿透空中层云的宏大气势。
C.颈联描写了两种截然不同天气状态下的瀑布美景;晴日彩虹当空,雨天声势浩大。
D.尾联赞叹飞瀑与山、云、天连成一片的恢宏气象,展现了诗人博大开阔的胸襟。
专题06古诗鉴赏
(2022•河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将士们怎样的情感?
2.这首诗中的"秋色"应该理解为绚烂的景象还是肃杀的景象?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赞美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誓死报国的决心)。(意思对即可)
2.示例-:肃杀的景象。从本诗中"霜重鼓寒声不起”一句看,此时天气已非常寒冷,可以想见当时的边塞
应是草木凋零、一片萧条的肃杀景象。
示例二:绚烂的景象。本诗多处使用描绘色彩的词语,形成一种浓墨重彩、雄浑悲壮的美,秋色的绚烂可
与整首诗画面风格一致。
示例三:两种理解都可以。无论哪种理解都有助于表现战争的悲壮惨烈,绚烂的景象可与之形成强烈反差,
肃杀的景象则可以从正面烘托.
【解析】
1.
考查对诗人情感的把握。《雁门太守行》是唐代诗人李贺运用乐府古题创作的诗歌。此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
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奇异的画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地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首句写
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并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第二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
面演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第三句写部队夜袭和浴血奋战的场面;最后一句引用典故写出将士
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从诗人对战斗场面以及对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的刻画可看出诗人对将士们艰苦
卓绝的斗争精神的赞美之情。
2.
考查对诗句的鉴赏。
"角声满天秋色,塞上燕脂凝夜紫”一句的意思是:号角的声音在秋色里响彻天空,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
凝为紫色。"秋色"一词可理解为秋天的色彩,这个词点明了当时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
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显然,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进行。"角声满天",勾画出战争的规模。敌军依
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可据此分析“秋色"应该理解为肃杀的景象。
结合"角声满天""半卷红旗临易水"及"报君黄金台上,提携玉龙为君死”可知,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
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
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写出了将士们面对重重困难,
将士们毫不气馁的精神。"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
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
决心。"秋色"更能衬托出战争的悲壮及将士们奋勇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可据此分析"秋色"应该理解为绚
烂的景象。
(2022•河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新制布裘
白居易
桂®布白似雪,吴②绵软于云。布重绵且厚,为袭有馀®温。
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
中夕④忽有念,抚袭起逡巡久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安得万里袭,盖裹周四垠久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①桂:地名。②吴:地名。③馀:同"余"。④中夕:半夜。⑤逡巡:迟疑徘徊,欲行又止.⑥垠:边际。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因-事,产生联想,表达内心的愿望;《新制布裘》中,白居
易因新制布裘这件事,产生联想,表达自己的愿望。
4.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这两首诗中作者的境况不同,但抒发的情感有相同之
处,都抒发了诗人的情怀。
【答案】3.茅屋为秋风所破(或"秋风破屋")
4.推己及人的博大胸襟、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和心系天下寒士的济世情怀。
【解析】
3.
本题考查作家作品识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七言
古诗。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
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
4.
本题考查对比阅读及情感主旨把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
"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激情和火热希望。这种感情,咏歌不
足以表达,所以诗人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抒发作者忧
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
漓尽致。
《新制布裘》描述J'作者严冬季节身穿布裘温暖如春的感受,由此推己及人,慨然以救济天下寒人为己任。
其中"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是全诗的警句,反映了白居易的思想:大丈夫贵在兼济天下,做利国利民之
事,不能只顾独善一身。结尾四句"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源于杜甫《茅屋
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它表明两位伟大诗人的博
爱情怀都是一致的,都具有推己及人的博大胸襟、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和心系天下寒士的济世情怀。
(2022•河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新制布裘
白居易
桂®布白似雪,吴②绵软于云。布重绵且厚,为裘有馀@温。
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
中夕④忽有念,抚裘起逡巡⑥,丈夫责兼济,岂独善一身。
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⑥,稳暖皆如找,天下无寒人。
①桂,地名。②吴:地名。③馀:同"余"④中夕:丰皮。⑤逡巡;迟疑徘徊,欲行又止。⑥垠:边际。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因_______________一事,产生联想,表达内心的愿望;《新制布裘》中,
白居易因新制布裘这件事,产生联想,表达自己的愿望。
6.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这两首诗中作者的境况不同,但抒发的情感有相同之
处,都抒发了诗人的情怀。
【答案】5.茅屋为秋风所破(或"秋风破屋")
6.推己及人的博大胸襟、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和心系天下寒士的济世情怀。
【解析】
5.
本题考查作家作品识记。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叙述作者的
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
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
6.
本题考查对比阅读及情感主旨把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
"床头屋漏无十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激情和火热希望。这种感情,咏歌不
足以表达,所以诗人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抒发作者忧
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
漓尽致。
《新制布裘》描述了作者严冬季节身穿布裘温暖如春的感受,由此推己及人,慨然以救济天下寒人为己任。
其中"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是全诗的警句,反映了白居易的思想:大丈夫贵在兼济天下,做利国利民之
事,不能只顾独善一身。结尾四句“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源于杜甫《茅屋
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它表明,两位伟大诗人的博
爱情怀都是一致的。据此回答即可。
(2022•陕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7.首联"风烟望五津"的"望"改成"看",好不好?请谈谈你的看法。
8.人们常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作为临别赠言。毕业在即,请另外选用一两句古诗词,写一段话,
表达你对同学的祝愿。
【答案】7.不好。"望"字从空间着眼,写作者自长安遥望千里之外朋友即将宦游的巴蜀之地,流露出对朋
友的深情厚意;"看"则距离较近,表达不出作者的这种情感。
8.[示例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希望我们分开之后,依然能彼此牵挂,友谊天长地久。
[示例二]希望你充满信心,努力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示例三]"莫愁前路无知己",希望你在新的环境满怀信心,抖擞精神,开启新征程。
【解析】
7.
本题考查炼字。此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
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风烟望五津"的意思是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诗人巧用一个"望"字,
将秦蜀二地联系起来,好似诗人站在三秦护卫下的长安,遥望千里之外朋友即将远赴的蜀地,这就暗喻了
惜别的情意。"望"字不仅拓宽了诗的意境,使读者的视野吓子铺开,而且在心理上拉近了两地的距离,使
人感觉到既然"五津"可望,那就不必为离别而忧伤,表达r对朋友的深情厚意。"看"则距离较近,表达不出
作者的这种情感。
8.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开放类试题,符合题目的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希望你在今后的人生历程里,努力奋进,攀登人生的顶峰。
(2022•江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江山秋色图①
胡行简
连山缥缈树槎牙②,江上西风雁影斜。
万迭③秋光无限好,画围偏在野人④家。
[注]①此诗为画作《江山秋色图》上的题诗。②槎(Ch3)牙:形容树木错杂不齐貌。③万迭:万重。④
野人:山野之人。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生项的一项是()
A.前两句通过山、树、江、风、雁等意象,营造了秋的意境。
B.前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江山秋色图,与题目照应。
C.本诗写景从视觉感受出发,写出了多种景物的形态。
D.本诗是一首题画七绝,读起来音韵和谐优美。
10.结合本诗三、四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人喜爱画作《江山秋色图》的原因。
【答案】9.B
10.画作展现出万重秋天的美好,显现出,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佳境。图中还画了许多人物活动情景,使
画面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令观者目不暇接,百看不厌。
【解析】
9.
B.本项"一幅生机勃勃的江山秋色图"有误,根据前两句中的"树槎牙"和"西风雁影"可知,前两句描绘了一
幅树木枝叶稀疏,江山西风劲吹,北雁南归的画面,虽不可说萧瑟凄凉,但也不能说“生机勃勃"。故选B。
10.
考查诗句赏析。三、四句大意为:一重重的秋光风景无限美好,画中还有山野之人的活动,使画面增加了
生趣。由此可知,联系前两句中的"连山缥缈”可知,画作展示「万重秋光的美好,一重山色就是一重秋光,
一重秋光就是一重美好。除了自然风光以外,画作中还有很多山野之人的活动情景,景与人相融相合,使
画面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2022•江苏苏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题《云山图》二首
沈周3
(一)
看云疑是青山动,
雄道云忙山自闲。
我看云山亦忘我,
闲来洗砚写云山。
(二)
侵晓溪山半是云,
草堂亦许白云分。
故人至||此云相接,
欲去还须云送君。
【注】①沈周,长洲(今苏州)人,明代绘画大师,工诗善画。
11.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侵晓溪山半是云,草堂亦许白云分"所表现的画面。
12.下面的诗句都写到了云,意境与这两首诗最接近的一项是()
A.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颠《黄鹤楼》)
B.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白居易《白云泉》)
C.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初山。(王之涣《凉州词》)
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13.诗人写云山,手法别致,富有情趣。请以“看云疑是青山动,谁道云忙山自闲”为例,作简要分析。
【答案】
11.抓住诗句中"白云""溪山""草堂"等景物,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摹,表现宁静、幽美的
特点。
12.B
13.诗句运用拟人的修辞,"忙"与"闲"二字赋予了云与山人的情态,形象地展现J'云与山动静皆宜的情景。
运用衬托的手法,先写诗人的错觉,看到云在移动,他却误认为青山在移动。在云与山的变幻中,表现出
白云的动态美。诗句流露出诗人闲适超脱、物我相融的情趣。
【解析】
11.
本题考查诗歌画面的描绘。
"侵晓溪山半是云,草堂亦许白云分"抓住诗句中"白云""溪山""草堂"等景物,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生动的语
言加以描摹,表现宁静、幽美的特点。
示例:早晨,溪山里一半是云,云雾缭绕,朦朦胧胧,草堂在朦胧云雾中,若隐若现,远远望去,仿佛白
云和草堂主人各占了草堂的一半。
12.
本题考查诗歌的理解。这两首小诗,都是写"云容"、"云态",也写"云情"。
第一首描写画家兼诗人沈周眼中看出的"云"。首句先写诗人的错觉,他看到云在移动,却疑为青山在移动。
次句紧承,纠正自己的错觉,说:谁知道山停云动,山自空闲,云自忙碌。第三句的"云山",以云为主,我
看白云忙忙碌碌,也许忘记了自我,这是为第二句"云忙"的诗意加重语气,强化它忙碌的意思。具有动态美
的移动的白云,触发了画家的雅兴,他准备在空闲的时候,"洗砚写云山",把"云容"画出来,写出了诗人的
闲情逸致。
与第一首不同的是,第二首里的"云"是主角,写云之"态",也写云之"情"。早晨,溪山里一半是云,云和草
堂主人各占草堂的一半。最后二句里的“故人",便是画家、诗人自己。石田到山里来,由"云"相接,故人要
归去,还须"云"相送。诗画家赋予"云”以人的性格和感情。表现宁静、幽美的特点。
A."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意思是"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白云在天上飘飘荡
荡","白云"变幻难测,寓托着作者世事难料的吁嗟叹喟,另外此联中"空"与首联中的"空"字分别从空间和时
间角度来写,抒发了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与本题中的两首诗意境不符合;
B.“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表现白云坦荡淡泊的胸怀和泉
水闲静雅致的神态,恰好是诗人思想感情的自我写照。该选项的诗句与本题中的两首诗意境最接近;
C."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初山”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
来的一般,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
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与本题中的两首诗意境不符合;
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清晨告别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
达。“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描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彩云间”也是写早晨景
色,显示出从晦暝转为光明的大好气象,而诗人便在这曙光初灿的时刻,怀着兴奋的心情匆匆告别白帝城。
与本题中的两首诗意境不符合;
故选Bo
13.
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
“看云疑是青山动,谁道云忙山自闲”首句先写诗人的错觉,他看到云在移动,却疑为青山在移动。次句紧承,
纠正自己的错觉,说:谁知道山停云动,山自空闲,云自忙碌。"忙"和"闲"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云与山拟
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静止与云移动时的画面,诗人误认为山在移动,事实上是云在移动,山作为云
的陪衬,衬托出白云的变化的动态美,故而也运用了衬托的手法,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物我合一
的情趣。
(2022・湖南长沙•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舟师
[明]俞大猷再
倚剑东冥②势独雄,扶桑®今在指挥中。
岛头云雾须臾尽,天外旌旗上下期④。
队火⑤光摇河汉⑥影,歌声气压虬龙宫久
夕阳景⑧里归篷近,背水阵奇⑨战士功。
【注释】①俞大戳:明代战功显著的抗倭名将。②东冥:东海。③扶桑:我国对日本的旧称。④鼬:通"冲",
舞动的意思。⑤队火:排列成队的战船上的炮火。⑥河汉:指银河。⑦虬龙宫:比喻倭寇的巢穴。⑧景:
通"影"。⑨背水阵奇:比喻抗倭水军战阵的精妙奇特。
14.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或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剑""扶桑"写出了水军武器的锋利和倭寇的凶残。
B."云雾”写出了战时环境的恶劣,"旌旗"写出了倭寇人数之多。
C."队火""河汉影"写出了战争中炮火连天的凄惨场面。
D."夕阳景""归篷近"描绘了在夕阳的余晖里,战船徐徐归来的情景。
15.请分析诗歌表现的情感,填写下面的表格。
阶段表现的情感
战前(首联)坚信战争必胜的自信
战中(颔联、颈联)①
战后(尾联)②
【答案】14.D
15.①抗击倭寇的坚强斗志
②对水军战士的英勇气概和辉煌战绩的歌颂
【解析】
14.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A."倚剑J倚天之剑的省称,古人想象中靠在天边的长剑,这里代指俞家水军。诗句"扶桑今在指挥中"译为:
扶桑受制,胜券在握。首联表现了作者必胜的信心.故题干中表述的"‘剑"扶桑’写出了水军武器的锋利和倭
寇的凶残"有误。
B.颔联译为:云消雾散,正是作战的好时机;战船陈列,旌旗翻飞,水师已作好战斗准备。所以云雾并非
写出了战时环境的恶劣,"旌旗''是为了突出战士的士气,并非写出了倭寇人数之多。表述有误。
C.颈联紧承上联写水军与倭寇作战的情景:•串串炮火飞上天空,在银河里摇动着倒影;喊声阵阵,气势
镇住了群寇。写出了规模宏大的海战过程。并非突出战争中炮火连天的凄惨场面。表述有误。
D.尾联写海战结束,在夕阳的余晖里,战船徐徐归来,身为将领的诗人,为军阵奇妙、战士勇武而深感欣
慰。表述正确。
故选D。
15.
此题考查诗歌情感。
首联写水军雄伟气势,说明明水军稳操胜券;颔联转向自然景观的描写,烘托战前气氛,进一步渲染了水
军的声威和抗敌决胜的信心;颈联紧承上联写水军与倭寇作战的情景,把规模宏大的海战过程描写得淋漓
尽致;尾联写傍晚水军战上凯旋,肯定他们英勇作战建立了不朽功勋。
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明朝水军与倭寇的一次激战的描述,赞扬了明朝水军的军威、士气和高昂的战斗
力,歌颂了水军战士的英勇气概和辉煌战绩,洋溢着作者保卫海疆、扫清来犯倭寇的战斗豪情。
(2022•山东滨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①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②静,船尾跳鱼拨刺③鸣。
【注释】①风灯:船中桅杆上挂着的灯,有纸罩能避风。②联拳:指夜宿的白鹭屈曲着身子,三五成群团
聚在沙滩上。拳,屈曲。③拨刺:拟声词,指鱼在水里跳动发出的声音。
16.这首诗通过"""风灯""宿鹭"""等意象,描绘出一幅恬淡平和的江上月
夜图。
17.这首诗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请结合第四句简要分析。
【答案】16.江月跳鱼
17.示例一:第四句写"跳鱼""拨刺"之动,前三句写江上月夜之静,以动衬静,衬托出江上月夜的静谧。
示例二:以第四句"跳鱼""拨刺"之动衬托第三句“宿鹭联拳"之静,营造出一种恬淡、静谧的意境。
【解析】
16.
本题考查信息梳理与概括提炼,重在梳理出诗中的意象。意象即诗中出现的景物,可组成特定的意境。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意为:水中的月影离我只有数尺之远,船中桅杆上的风灯照耀着夜空,
时间马上就要进入三更天。由此可知,"江月""风灯"都是其中的意象;"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
的意思是:栖息在沙滩上的白鹭静静地蜷身而睡,突然船尾方向传来"拨剌"一声,原来有一条鱼儿跃出水面。
由此可见,"宿鹭""跳鱼"也是文中的意象。
17.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第四句"船尾跳鱼拨刺鸣"写的是从船尾方向有一条鱼儿跃出水面,发出“拨剌"一声响。联系前三句可知,诗
的前三句着力刻画的"江月""风灯"及"宿鹭"都在一个"静"字,而末句却有"跳鱼"之动,"拨刺"之响,是写动、
写声,似乎破了静谧之境,然而其表达效果恰好相反,以动破静,愈见其静;以声破静,愈见其静。故这
一以动衬静,营造出一种恬淡、静谧的意境,衬托出江上月夜的静谧。
综上分析,概括作答即可。
18.(2022・云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问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⑴请对曲中的"望"作简要赏析。
(2)请结合全曲内容,简要分析作者"伤心"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一个"望"字,作者抚今追昔,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生物医药制品研发与临床试验合同
- 经纪人合同三篇
- 2024年农村小产权房屋转售合同3篇
- 2024年度金融服务合同包含贷款额度与利率规定2篇
- 2024年建筑施工木材材料供应合同3篇
- 2024年度福建海域使用权转让合同
- 秋季学期实践教学方案计划
- 旅游诚信服务:导游行为承诺书
- 2024年度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与聘用合同2篇
- 二零二四年楼顶篮球场租赁合同:体育活动与使用权协议3篇
- 湖北省十一校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生物试卷(含答案)
- 2024陕西榆林市黄河东线引水工程限公司招聘2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GB/T 44819-2024煤层自然发火标志气体及临界值确定方法
- 广东开放大学2024秋《形势与政策(专)》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专科《液压与气压传动》一平台在线形考(实验报告1)试题及答案
- 3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表式(变电工程电气专业)-2024年版
- 秀场内外-走进服装表演艺术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武汉纺织大学
- 《我的白鸽》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2024年《军事理论》考试题库附答案(含各题型)
- MOOC 大学英语视听导学-湖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小学各年级 科技与创新 主题班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