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圈闭评价与技术规范 解读-77_第1页
中石化圈闭评价与技术规范 解读-77_第2页
中石化圈闭评价与技术规范 解读-77_第3页
中石化圈闭评价与技术规范 解读-77_第4页
中石化圈闭评价与技术规范 解读-7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石化圈闭评价技术规范解读主要内容第一部分:现状与问题第二部分:圈闭评价技术规范第三部分:工作建议

圈闭的识别、描述、评价是地震工作的主要目的和预探井部署的重要依据。

圈闭评价是在含油气区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目标的识别描述(可靠性)、含油气分析(有效性)、资源量计算、经济评价、优选排队,上钻建议和钻后评估。

时期20世纪80年代之前20世纪80年代之后内容圈闭的可靠性、含油气性、资源量、经济评价、优选决策、钻后分析方法技术与主要参数国外成藏要素定性分析风险分析技术和投资组合生储盖圈运保的好、中、差与EURPg、EUR、NPV、EMV国内成藏要素定性分析成藏条件好、中、差和地质资源量代表公司埃克森、壳牌、雪佛龙、BP、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1.国内外圈闭评价技术对比一、圈闭现状公司概率因子参数体系表征方法Chevron圈闭、烃源岩、储层、匹配a.圈闭:圈闭的存在、特征与盖层的完整性

b.烃源岩:烃源的存在、质量、成熟度

c.储层:储层的存在和质量

d.匹配:运移通道、时间匹配Pg=∏Pi

Exxson烃源岩、储层、圈闭、运移、时间匹配a.烃源岩:有机质数量、类型、成熟度

b.储层:厚度、断层、孔隙度

c.圈闭:存在、类型

d.运移:输导层

e.时间配置Pg=∏Pi

马来西亚石油公司烃源岩、储层、圈闭a.烃源岩:有机质数量、类型、成熟度

b.储层:厚度、物性

c.圈闭:存在和特征的完整性

Pg=∏Pi

中石油中海油烃源岩、圈闭、盖层、储层、运聚匹配a.烃源岩:烃类总量、成熟度

b.圈闭的存在、特征

c.盖层:顶部盖层、断层、底板

d.储层:产状、质量

e.运聚匹配:时间、运移通道、保存/破坏条件

中石化圈闭充注储层保存a.圈闭面积和幅度等落实程度、圈闭闭合b.有机质丰度与成熟度、有效的运移通道与时空配置关系c.有利相带分布与储层厚度、储层物性(孔渗条件)d.盖层厚度及其分布区域、后期破坏作用强度

Pg=∏Pi不同油公司圈闭含油气概率评价参数体系及表征方法评价因子评价子因子地层类圈闭岩性圈闭构造圈闭浊积砂体圈闭滩坝砂体圈闭砂砾岩体圈闭权重赋值权重赋值权重赋值权重赋值权重赋值圈闭概率地震资料品质0.20.30.30.30.2圈闭识别及描述程度0.40.30.40.40.3探井控制程度0.30.20.20.20.3地震控制程度0.10.20.10.10.2油气充注概率生烃洼陷生烃潜力0.40.30.20.20.3油气运移条件0.40.30.40.30.4时间匹配关系0.10.10.10.20.1空间匹配关系0.10.30.30.30.2储层概率储层存在概率0.70.50.50.50.6有效孔隙度概率0.30.50.50.50.4保存概率盖层存在概率0.40.40.50.40.6侧向封堵0.50.40.40.50.3后期构造运动强度0.10.20.10.10.1错误方法×1

=0.2×1=0.4×1=0.3×1=0.1×1=0.4×1

=0.4×1=0.1×1=0.1×1=0.7×1

=0.3×1=0.4×0=0×1=0.11110.5×××0.5Pg=Pi=0①极低风险:Pg=0.5~0.99,平均=0.7②低风险:Pg=0.25~0.5,平均=0.375③中等风险:Pg=0.125~0.25,平均=0.183④高风险:Pg=0.0625~0.125,平均=0.092⑤极高风险:Pg=0.01~

0.0625,平均=0.05正确方法一、圈闭现状2009年以前执行标准为2001年版《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圈闭评价、管理细则》2010年执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圈闭评价技术规范》、《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圈闭管理办法》;其主要变化补充圈闭评价内容(非构造圈闭.经济评价),修改术语,增补表格.2016年标准,补充了含油气概率赋值原则及其计算公式等内容(见5.3.3和5.3.4);补充了三级圈闭资源量计算公式及其计算参数合理性校验方法(见5.3.6);补充了圈闭经济评价内容(见5.4);完善了圈闭综合评价与优选(见5.5.2);增加系统实施效果评估内容(见5.6.2.2);增补了2张报表、完善6张表、删除1张表(见附录A)。2.中石化圈闭评价技术规范二、主要问题1、圈闭不足是面临的首要问题2、圈闭评价与勘探部署脱节,存在“两张皮”近几年申报待钻预探圈闭与实际钻探出入较大,年均钻探符合率不到20%,表明圈闭评价与年度预探井部署存在脱节现象。地震部署工作量与圈闭新发现落实评价数不匹配3、圈闭描述不准是探井失利的主要原因

圈闭钻探未获工业油气流圈闭因圈闭落实差占34%4、圈闭评价管理不规范二、主要问题圈闭不落实、有效性差储层不存在/质量差生烃能力差、油气疏导不畅保存条件差/无不匹配圈闭钻探未获工业油气流圈闭因圈闭落实差占34%(1)不同类型圈闭的识别与描述针对性不强断鼻、复杂小断块、隐蔽(非构造类)圈闭评价描述较薄弱。西部、南方等新区复合、隐蔽圈闭认识不深,识别难度大。构造51.06%岩性地层42.42%复合41.38%不同类型圈闭成功率不同类型圈闭钻探成功率不同二、主要问题(2)不同地区圈闭的成藏风险分析欠深入不同地区成藏关键因素分析针对性不强;圈闭含油气性评价模式化,关键因素风险分析重视不够。圈闭资源量的计算问题(3)目标的钻后评价缺乏深度钻后评价虽较往年有较大进步,但分析还缺乏深度。目标钻探信息反馈不够及时。二、主要问题(1)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圈闭评价技术规范》和《圈闭管理办法》:执行不严。圈闭分级(三级、四级)圈闭评价类别(ⅠⅡⅢ)圈闭含油气概率与含油气条件分析脱节资源量与经济评价不合理4、圈闭管理不规范(2)成果管理不规范文字报告不规范,内容不全。附表不全或缺项。图件不规范(TO、V),图面不清或平面、剖面图相矛盾。(波形+变面积、landmark…、抽道)二、主要问题主要内容第一部分:现状与问题第二部分:圈闭评价技术规范第三部分:工作建议六方面内容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圈闭分类与分级

3.1圈闭分类

3.2圈闭分级与命名4圈闭评价涵义5圈闭评价内容

5.1圈闭识别及其可靠性评价

5.2圈闭含油气性评价(含资源量估算)

5.3圈闭经济评价

5.4圈闭综合评价

5.5圈闭钻探效果分析6圈闭评价成果

6.1报告

6.2附图

6.3附表

6.4图表册附录A圈闭评价报表填写说明第二部分:圈闭评价技术规范第二部分:圈闭评价技术规范一、相关名词解释与说明二、圈闭评价涵义三、圈闭评价内容一、相关名词解释与说明(一)圈闭分类

1、构造圈闭:由于地壳运动使地层发生变形或变位而形成的圈闭。

2、非构造圈闭:指在一定沉积背景下,由地层因素或岩性因素控制形成的圈闭。

3、复合圈闭:受构造和地层因素复合构成的综合地质体所形成的圈闭。

根据准确性、概括性、实用性原则,从寻找控制要素入手,在实际圈闭评价工作中将圈闭划分成三大类:通过圈闭成因分类有利于在勘探实践中根据不同类型油气藏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研究评价思路和勘探技术方法。圈闭:是捕获、聚集和保存油气的场所,是油气聚集的基本地质单元。圈闭是油气钻探的主要对象。1、构造圈闭背斜圈闭(如:挤压背斜、披覆背斜、底辟拱升背斜、逆牵引背斜等圈闭);断层圈闭(如:断块、断鼻、半背斜(断背斜)等圈闭);岩体刺穿遮挡型圈闭(如:泥火山、盐体刺穿、岩浆岩柱刺穿等圈闭)。2、非构造圈闭岩性圈闭(如:岩性上倾尖灭型、生物礁滩型、火山岩体型、成岩封堵型等圈闭);地层圈闭(如:不整合面遮挡型、超覆不整合型、潜山型等圈闭);其他圈闭(如:水动力、沥青封堵型等圈闭)。3、复合圈闭构造-岩性圈闭(如:背斜-岩性、断层-岩性等圈闭);构造-地层圈闭(如:背斜—地层、断层—地层等圈闭);构造-流体圈闭(如:断层-水动力等圈闭)。

(二)圈闭分级与命名圈闭分级主要是指对盆地中二级构造单元中的三.四级圈闭进行分级.1、三级圈闭:

概念:三级构造圈闭是指在二级构造单元内,由时空上相关或纵向位置基本叠合的局部构造组成的具有统一构造背景的圈闭群;三级非构造圈闭是指在二级构造单元内,区域位置相近,成因相似的岩性地层等非构造圈闭群;三级复合圈闭是指在二级构造单元内,由构造控制因素和岩性地层等非构造控制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圈闭群。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最深圈闭线范围内的所有局部圈闭总称,具有完整的三级圈闭基础数据;二是鼻状构造形态范围内的所有局部圈闭总称,具有完整的三级圈闭基础数据;三是位置相近.成因相同的二个或二个以上圈闭,无统一的圈闭线相包容,或因各种原因不便单独命名的三级圈闭,纯属局部圈闭群体,按主控因素称为“构造群”.“断块群”.“岩性群”,无完整三级圈闭基础数据.命名:以能代表圈闭地理位置的村镇、居民点、地区名胜、古迹、特殊地物等名称为主,后面加圈闭类型命名。同一盆地内命名不能重复。如:“枫箱坝构造圈闭”、“下二门断块群”、“九郡湾南岩性圈闭群”、“龙驹坝构造-岩性复合圈闭”等一、相关名词解释与说明(二)圈闭分级与命名2、四级圈闭:

概念:指三级圈闭中的局部构造或小规模的岩性地层等非构造圈闭和复合圈闭。

命名:(1)通常情况:一律以三级圈闭名称的一个到三个汉字为字头,后面加阿拉伯数字编号和圈闭类型命名。如:杨桥断块群中的1号断块、2号断块可分别命名为“杨桥-1块”、“杨桥-2块”,达尔其北岩性圈闭1号砂体可命名为“达北-1砂体”等(2)若经地震重查或资料重新处理解释后,由于测网加密、精度提高,原命名的四级圈闭有新的变化,则对新圈闭应采用在原四级圈闭编号后加罗马数字尾数的办法命名。例如:“杨桥-1块-Ⅰ”、“杨桥-1块-Ⅱ”、“达北-1砂体-Ⅰ”I2001347.0T43浦二段顶部构造图657圈闭:6个,层圈闭面积:15Km2T43I200三、四级构造圈闭关系图三、四级岩性圈闭关系图

利深1圈闭储层条件优越:位于胜北断层下降盘,坨121古冲沟的前方,易形成湖底扇和滑塌浊积扇体;扇体顶面具有较好的背斜形态。利深1坨76坨764坨765第二部分:圈闭评价技术规范一、相关名词解释与说明二、圈闭评价涵义三、圈闭评价内容圈闭评价是在优选出含油气有利区带的基础上,依据油气成藏理论,以石油、天然气勘探数据库为依托,充分利用地面物化探资料、井筒资料和综合研究资料,进行圈闭识别和可靠性评价,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对识别出的圈闭进行含油气性分析、资源量计算、经济评价、圈闭综合排队优选和可钻圈闭的精细描述,进而提出预探井部署设计意见,并对已钻探圈闭进行圈闭钻探效果分析和反馈评价。二、圈闭评价涵义含油气有利区带圈闭识别可靠性评价物化探井筒资料综合研究资料油气成藏理论勘探数据库含油气性评价资源量计算经济评价基础依托手段线索圈闭排队优选可钻圈闭描述圈闭部署、实施效果分析、评价(一)圈闭评价涵义二、圈闭评价

圈闭评价意义:

(1)圈闭评价对年度规划部署具有重要意义,是提高勘探成功率的关键环节。

(2)把经济评价融入到圈闭评价中,贯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寻找商业储量为目标”的指导思想,达到降低发现成本和提高勘探效益的目的;(3)对各个油气田公司的有利圈闭进行统一评价,优选目标,择优部署,确保勘探投资向效益好的地区倾斜,提高总体效益。

圈闭评价目的:

为编制勘探计划提供依据,指导预探井部署,提高圈闭钻探成功率和勘探效益。

(二)圈闭评价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圈闭评价技术规范一、相关名词解释与说明二、圈闭评价涵义三、圈闭评价内容三、圈闭评价的内容1、圈闭识别及可靠性

2、含油气性评价3、圈闭资源量估算

4、圈闭经济评价

5、圈闭综合评价

6、圈闭钻探效果分析

圈闭的识别和描述:主要通过地震资料的综合解释与特殊处理工作,揭示各种潜在圈闭类型,落实圈闭的形态、闭合面积、闭合高度等圈闭基础参数。对非构造圈闭主要是通过沉积相、地震相、测井相及储层预测等基础研究图件,根据成圈要素(岩性尖灭线、地层超覆线、地层剥蚀线、物性变化线、流体突变线、构造等高线和断层面、不整合面、洪泛面、顶底板面)等的形态特征和组合关系,确定非构造圈闭类型,并描述其形态和展布。三、圈闭评价的内容

1、圈闭识别及可靠性评价

1、圈闭识别及可靠性评价

圈闭可靠性评价包括了圈闭的识别、认定及可靠性分析,在地质评价之前还需进行圈闭描述。包括新发现圈闭和经复查后变动的圈闭。(1)圈闭识别:

1)根据个别地震剖面上已发现的构造、地层、岩性显示预测圈闭

2)根据已知二级构造带的轮廓预测圈闭;

3)根据重、磁、电及遥感等物探资料显示预测圈闭。(2)圈闭认定

利用地震、钻井资料,在层位标定的基础上,作出构造图和岩性、地层圈闭顶面形态图,对圈闭类型、位置、形态、大小、圈闭要素等进行分析和认定;三、圈闭评价的内容(3)圈闭可靠性分析(四方面)测网密度控制程度剖面质量钻井资料情况及井—震匹配关系可靠性评价分类:

a、可靠(注意资料品质、圈闭可靠与钻探风险关系)

b、较可靠

c、不可靠

1、圈闭识别及可靠性评价三、圈闭评价的内容a、可靠类(注意用实际资料表现,不可用概括标准论述可靠性)有“井”字测线或更多二维测线及三维地震控制;目的层段地震剖面相位能够连续追踪、断点清楚,剖面品质一级品率达到90%以上;可供类比的钻井资料齐全,井-震关系匹配好,利用地震或钻井资料可准确标定目的层并进行储层预测;对于岩性地层等非构造类圈闭,地震资料能够明显识别目标体,且储、盖层可直接引入圈闭;储集体与围岩的地球物理参数有显著区别,且正演模型结构合理,正演结果与地震剖面特征相似性强;各种地震相关属性资料能够反映圈闭的构造、沉积及形态特征。

(3)圈闭可靠性评价b、较可靠类有“十”字二维测线控制;目的层段地震剖面中有50%以上的相位能够连续追踪、断距较大的断点在剖面上反映清楚,剖面品质一级品率达到80%~90%之间;可供类比的钻井资料齐全,井-震关系匹配较好,利用地震或钻井资料可较准确标定目的层并进行储层预测;对于岩性地层等非构造类圈闭,地震资料可较好识别,且储、盖层较可靠引入圈闭;储集体与围岩的地球物理参数有明显区别,且正演模型可靠,正演结果与地震资料可比性较好;各种地震相关属性资料能够较好反映圈闭的构造、沉积及形态特征。

(3)圈闭可靠性评价c、不可靠类只有一条或两条平行的二维地震测线通过的圈闭;目的层段地震剖面中可连续追踪的相位少于50%,断点不清楚、剖面品质一级品率低于80%;没有可供类比的钻井资料或井-震关系匹配较差,不能准确标定目的层并进行储层预测;对于岩性地层等非构造类圈闭,地震资料不可识别目标体;各种地震相关属性资料不能反映圈闭的构造、沉积及形态特征,圈闭的形态无法确定。

(3)圈闭可靠性评价(4)圈闭识别成果—图.文.表文字内容:

a)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工作简述(针对圈闭特点);

b)圈闭识别各种方法、技术手段、圈闭识别依据和识别结论。

成果表:

a)圈闭识别成果数据表,

b)非构造和复合圈闭可根据各地区具体地质情况进一步落实。

1、圈闭识别及可靠性评价三、圈闭评价的内容(4)圈闭识别成果—图.文.表成果图:

a)主要目的层顶面构造等高线或等深线图;

b)过圈闭主体部位的“+”字地震解释剖面或三维切片及地震解释成果图。

c)断层封堵性分析图。

对非构造和复合圈闭:

d)主要储集体平面分布预测图(标出超覆线、剥蚀线、尖灭线);

e)主要储集体顶面小层构造图;

f)主要储集体平面分布预测与其顶面小层构造叠合图;

g)主要储集体等厚图;

h)地震异常体特殊处理“+”地震地质解释剖面。

1、圈闭识别及可靠性评价三、圈闭评价的内容圈闭可靠性分析的两点体会:一是加强地震资料品质分析;二是注重不同类型圈闭的识别描述;

1、圈闭识别及可靠性评价三、圈闭评价的内容采集(50分)基础工作(15分)

激发因素(5分)

接收因素(5分)

记录质量(20分)

现场处理剖面(5分)

处理(35分)静校正(5分)

去噪、反褶积、一致性处理(5分)

速度分析及速度场建立(5分)

剖面成像效果(15分)

处理流程及处理软件(5分)

解释(15分)构造解释(5分)

储层预测(5分)

应用效果评估(5分)

1)地震资料品质分析目的层地震反射层的构造圈闭平面图、关键部位的构造剖面图。并利用地质录井、垂直地震剖面、测井、测试、分析化验和综合研究等资料,对主要目的层的地层、岩性、储层物性、断层封堵性、油气赋存条件进行研究,开展地震相、沉积相、储层预测及圈闭发育史分析。2)不同类型圈闭的识别描述---复杂断块圈闭识别评价断层精细识别:①不同断裂的认识与组合——不同时期构造运动产生的断裂间相互关系;②断层的存在性落实、断点的精确确定;文明寨油田明1块振幅放大解释落实井间断层①断层的精细落实高精度三维地震应用:目的层段(3000m以内)频宽5-60Hz,能落实10m左右的井间断层、面积大于0.02km2的断块、幅度小于10m的低幅度圈闭。东濮凹陷2)复杂断块圈闭识别评价复杂断块油气藏具有“小、碎、薄、深、隐”的特征①断层的精细落实高精度三维相干数据体与断层分离技术复杂断层“多体约束”解释技术断层封堵机制:①并置:如断层两盘砂层与泥层并置导致该部位具有封堵性能;②黏土涂抹:使得断层自身具备一定的封堵能力;③破碎作用:粗粒岩石被压碎,粒径变小孔隙度降低,导致断层有较高的毛管压力;④成岩作用:沿断层面发生的选择性胶结作用使原来具有渗透性的断层面丧失渗透能力,导致断层封堵"②断层封堵性分析油气在溢出点发生运移油气向封盖层之上发生运移②断层封堵性分析岩性配置关系周庄-宋家垛Ⅰ号断块泰州组T401、断层上陡下缓2、断距上大下小3、断层具有滑脱性质②断层封堵性分析实例:T441801002011、控凹断层侧堵条件2、分支断层侧堵条件控凹断层分支断层②断层封堵性分析②断层封堵性分析构造演化研究T44180100201分支断层②断层封堵性分析岩性配置关系

建立适合勘探本区的断层封闭性评价标准(引江苏油田)

(一)分析断层要素与成藏关系,明确断层封闭模式及主控因素;(二)建立断层封闭性评价量版,实现断块圈闭量化评价。

长期大断层吴堡期断层吴堡-三垛期断层断层封闭要素:级别、期次以及对置盘地层砂地比57%37%三、四级一、二级封闭性:大断层好于小断层;早期断层优于同期断层。18%对置盘地层砂地比与断层封闭性关系图34°--39°13°--26°沙19井油藏剖面17°--26°21°--27°断层封闭要素之二:配置及产状封闭性:反向断层好于顺向断层;缓断层优于陡断层建立了五类九种断层封闭模式3)不同类型圈闭的识别描述---岩性地层圈闭识别与评价

在新探区根据二维或三维地震解释资料和层序地层学研究成果,利用构造等高线、地层超覆线、地层剥蚀线、储层尖灭线、断层相互间的组合关系,确认岩性地层等非构造类圈闭。在老探区开展高精度层序地层、高级次等时地层单元、沉积体系、沉积相(亚相、微相)、储层、岩性地层等非构造类圈闭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和特殊地质体解释,确认岩性地层等非构造类圈闭及其分布的基本规律。K1K2K3K4NWK5白垩系成藏规律不整合面是运移主要通道,油藏沿超覆线或剥蚀线成带分布平面上向东南扩展,纵向上由4-5砂组向1-3砂组扩展,增储潜力2000万吨春59春79春20春57春55-1春81春51春21白垩系圈闭叠合构造图(春光探区)春2-200春52春2-5春10-3K1K2K3K5K4春111春光探区近东西向白垩系地层-岩性油藏连井剖面图K5K4K3K2K1春光探区春111井钻遇白垩系厚油层,新增预测储量356万吨。录井共见油气显示15层63米,其中油斑2层11米,油迹3层11米,荧光10层41米;测井解释油层4层18.4米,差油层3层12.7米。待试油。计算

单元含油面积有效

厚度有效

孔隙度含油

饱和度体积

系数原油

密度地质储量km2

m%%t/m3

104m3

104t春1115.65226010.964369.6356.29春103E春57春111春111井区K2沿层最小振幅属性图Ⅱ3Ⅱ0-1Ⅱ0-2Ⅱ5Ⅱ4Ⅱ3Ⅱ2Ⅱ1砂体细分,纵向拓宽勘探领域砂体细分(以二砂组为例)砂组级别的对比(1个砂体尖灭带)细分至小层级别(4个砂体尖灭带)细分至单砂体级别(10个以上砂体尖灭现象)通过精细对比,Ⅱ砂组由原来的1个尖灭带细分为4个尖灭带,Ⅰ砂也细分为3个尖灭带,由原来的2个尖灭带扩大到7个尖灭带,这些尖灭带具相似的成藏条件,拓宽了滚动增储领域。Ⅱ砂组细分4个小层Ⅱ1Ⅱ2Ⅱ4Ⅱ3春63春2-6Ⅱ1Ⅱ2Ⅱ3Ⅱ4春128E排2-86排2-80春27春32排10春22-1春133E春33排26排2-302春110E-1春132E春63春2921小层砂体等值线、构造线、井显示叠合图22小层砂体等值线、构造线、井显示叠合图23小层砂体等值线、构造线、井显示叠合图24小层砂体等值线、构造线、井显示叠合图砂体细分,纵向拓宽勘探领域N1S1ⅠN1S1ⅡN1S1ⅢN1S1ⅣN1S2ⅤN1S2ⅥN1S2Ⅶ对于沙湾组沙二段V、VI、VII砂组,运用Ⅱ砂组同样的思路、技术进行含油条带精细评价。沙湾组由原来的7个带扩大到17个带,从而拓宽了增储领域。1、明确各砂组沉积相;2、细分层系;3、精细刻画砂体尖灭带砂体细分,纵向拓宽勘探领域2砂沉积相平面图7砂沉积相平面图5砂沉积相平面图

对于沙湾组沙二段V、VI、VII砂组,运用Ⅱ砂组同样的思路、技术进行含油条带精细评价。沙湾组由原来的7个带扩大到17个带,从而拓宽了滚动增储领域。砂体细分,纵向拓宽勘探领域2013年沙湾组7个尖灭带2016年沙湾组17个尖灭带砂体细分六线岩性尖灭线地层超覆线地层剥蚀线物性变化线流体突变线构造等高线四面断层面不整合面洪泛面顶底板面区域宏观要素地层超覆线地层剥蚀线不整合面洪泛面断层面构造等高线局部微观要素岩性尖灭线物性变化线流体突变线顶底板面地层圈闭为主岩性圈闭为主注重岩性地层圈闭形成的10个基本要素成图分析加强地震地质条件分析和6线4面识别精确的层位及储层标定储层岩石物理特征分析储层沉积特征分析(三相分析)储层正反演模型分析储集体的地震地质模型胜利老河口实例---①储集体的地震地质模型不同厚度河道砂体的地震响应特征胜利老河口地区地质模型胜利老河口老河口地区模拟剖面与实际剖面对比胜利老河口地区无砂4米9米潜339.4米砂岩潜3339.4米砂岩江汉通过蚌3井去砂试验后表明该区Eq33内部强反射代表砂岩发育②精确的层位及储层标定沙四下地震相图利97新利深1利深102利深101滨县凸起东营凹陷北带西段沙四下地震相图④储层沉积特征分析(三相分析)郑4利566利98新利深1利90利斜884利88利5NgEs1Es2Es3Es4NgEs1Es2Es3Es4上纯上Es4上纯下AnzAnz盐膏1盐膏2利983郑南—利津地区沉积模式图盐下成藏系统盐上成藏系统④储层沉积特征分析(三相分析)滨浅湖膏泥相陡坡砂砾岩相洪漫砂泥岩相li85li853陡坡砂砾岩相深水盐湖相滨浅湖膏泥相洪漫砂泥岩相图例胜利滨南地区沙四下沉积相图④储层沉积特征分析(三相分析)胜利丰深6-设计井-丰深10沙四段砂砾岩反演剖面图(储层预测平面图、反演剖面图、油藏剖面图、地震十字剖面图等图件图框)砂砾岩体⑤储层反演分析反演剖面图胜利东营北带沙四上储层振幅和(上下20ms)属性预测图47088-39427河98⑤储层反演分析储层预测平面图2、含油气性评价根据圈闭识别结果,对初选出的圈闭从油气成藏过程出发,进行圈闭条件、烃源与充注条件、储层条件、保存条件等四个方面的分析,根据本地区的特点,抓住成藏关键因素,进行地质风险分析,研究圈闭钻探发现油气的地质可能性(即圈闭含油气概率)和圈闭资源量,注重区带的带动意义。三、圈闭评价的内容圈闭基础资料

测网密度、圈闭类型、面积、幅度、埋深和可靠程度、地理条件等区域地质资料构造发育与断层特征、沉积相、储盖层分布、烃源岩分布等、生、排烃及充注资料生烃类型、排烃时期及强度、运聚量、圈源距离、排烃时期与圈闭形成时期关系等单井资料地层厚度,储层岩性、厚度、层数及物性等资源量计算参数单储系数,油、气层有效厚度,含油、气面积系数必备资料可选资料非地震物化探资料储层物性、电性、厚度的下限资料原油密度、体积系数、含油饱和度气层的气体性质、温度、压力区域的地层水资料(矿化度、水型、水动力等)圈闭评价的基础资料2、含油气性评价圈闭的概念只强调了它具备油气聚集的条件。由于圈闭既可能贮存油气,也可能未贮存油气,因此我们要做含油气性预测。地质评价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风险概率法模糊数学专家系统法人工神经网络法加权平均法

以上5种评价方法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风险概率法与成藏关键因素(1)圈闭含油气概率法①根据概率论原理圈闭的含油气概率为:Pg)=P圈闭×P充注×P储层×P保存

概率赋值原则:是否存在;质量如何(即是否满足最小经济储量规模计算下限值)。圈闭、充注、储层和保存条件是油气成藏的相互独立、缺一不可事件。故圈闭的含油气概率用上述四个事件同时发生的各自概率的乘积表示。多个层圈闭的钻探目标含油气概率是指该目标至少有一层发现油气的概率,计算需注意不同层圈闭是否有共同风险即完全相关、部分相关、完全不相关的差异。③利用盆地、区带的预探井成功率对圈闭含油气概率进行真实性检验。评价因子评价子因子地层类圈闭岩性圈闭构造圈闭浊积砂体圈闭滩坝砂体圈闭砂砾岩体圈闭权重赋值权重赋值权重赋值权重赋值权重赋值圈闭概率地震资料品质0.20.30.30.30.2圈闭识别及描述程度0.40.30.40.40.3探井控制程度0.30.20.20.20.3地震控制程度0.10.20.10.10.2油气充注概率生烃洼陷生烃潜力0.40.30.20.20.3油气运移条件0.40.30.40.30.4时间匹配关系0.10.10.10.20.1空间匹配关系0.10.30.30.30.2储层概率储层存在概率0.70.50.50.50.6有效孔隙度概率0.30.50.50.50.4保存概率盖层存在概率0.40.40.50.40.6侧向封堵0.50.40.40.50.3后期构造运动强度0.10.20.10.10.1以往方法风险概率法—木桶原理的应用×1

=0.2×1=0.4×1=0.3×1=0.1×1=0.4×1

=0.4×1=0.1×1=0.1×1=0.7×1

=0.3×1=0.4×0=0×1=0.11110.5×××0.5Pg=Pi=0①极低风险:Pg=0.5~0.99,平均=0.7②低风险:Pg=0.25~0.5,平均=0.375③中等风险:Pg=0.125~0.25,平均=0.183④高风险:Pg=0.0625~0.125,平均=0.092⑤极高风险:Pg=0.01~

0.0625,平均=0.05目前方法战略意义[0,50]成藏条件分析[0,40]工程技术风险[0,10]下步工作建议最终意见(上/补/否)烃源及有利疏导[0,10]圈闭可靠程度[0,10]储层及有利相带[0,10]保存条件[0,10]专家评价表错误在哪?含多个层圈闭的钻探目标含油气概率

在许多有利区带内,通常钻探目标包含多个目的层,这些目的层成藏要素可能是互相独立的,也可能在成藏过程中某些成藏条件是相关的。若多层,且完全独立:若多层,且相关——共享条件主因子:A-1A-2圈闭A各参数均为独立风险:至少一层成功:Pg(A)=1–(0.73×0.86)=0.37Pg(A-1)=0.80.60.80.7Pg(A-2)=0.80.60.50.6××××××=0.27(0.73)=0.14(0.86)A-1A-2A-20.04A-1,A-2都成功0.23A-1成功,A-2失败0.10A-1失败,A-2成功0.63A-1,A-2都失败至少一层成功含多个层圈闭的钻探目标含油气概率储聚单元圈闭A含油气概率圈闭充注储集后期保存A-10.60.80.80.7A-20.60.80.50.6P充注和P圈闭为相关风险:

P共享=P圈闭×P充注=0.8×0.6=0.48

PA-1独立=0.8×0.7=0.56(0.44)

PA-2独立=0.5×0.6=0.3(0.7)A-1和A-2均成功:p=0.48×0.56×0.3=0.08仅A-1成功:p=0.48×0.56×(1–0.3)=0.19仅A-2成功:p=0.48×(1–0.56)×0.3=0.06至少有一层成功:Pg(A)=0.08+0.19+0.06=0.33=P共享×(1-PA-1失败×PA-2失败)=0.48×(1-0.44×0.70)=0.33多目的层圈闭含油气概率计算要考虑各层风险因子的相关性!A-1A-2圈闭A烃源含多个层圈闭的钻探目标含油气概率储聚单元圈闭A含油气概率圈闭充注储集后期保存A-10.60.80.80.7A-20.60.80.50.6

从油气成藏过程出发,分析圈闭、烃源与充注、储层、保存条件这四项主因子的存在(子因子)概率和有效(子因子)概率及其关键因素参数(2)评价参数的选择及其概率赋值原则主因子子因子关键参数圈闭条件圈闭存在b.圈闭有效性

圈闭面积和幅度等落实程度圈闭闭合条件(顶底板条件、侧向封堵条件等)烃源与充注条件a.有效烃源岩存在b.有效运移聚集有机质丰度与成熟度有效的运移通道、时空配置关系储层条件a.储层存在b.储层有效性有利相带分布储层厚度、储层物性(孔渗条件)保存条件a.盖层存在b.后期破坏作用盖层厚度及其分布区域后期破坏作用强度圈闭含油气概率评价参数体系若独立,则相乘若相关,选风险最大者

倾向

成功倾向

失败79010.90.10.80.70.60.50.40.30.2“一半一半”显著的不确定性很可能(=“合理的地质可信度”)有一定可能“高风险地质因子”“几乎确定”肯定出现不可能出现概率赋值原则资料置信程度:相关程度控制程度丰富程度资料质量

因子概率赋值[1,0.8)[0.8,0.6)[0.6,0.4)[0.4,0.2)(0.2,0]圈闭

资料品质、控制程度、井-震关系、正反演模型、解释方案图件证明圈闭存在,圈闭的面积、幅度等明显大于资源评价设定的下限值(或者明显大于计算资源量概率在P90时的面积、幅度等)。

①剖面一级品率达到90%以上,目的层段地震剖面相位能够连续追踪。

②有“井”字测线或更多2D及3D地震控制。

③井-震关系匹配好,可准确标定目的层和进行储层预测的;或对岩性地层等非构造圈闭,地震资料能够明显识别目标体。

④正演模型结构合理,正演结果与地震剖面特征相似性大于90%。

⑤解释合理,图件精度高且齐全。资料品质、控制程度、井-震关系、解释方案和成果图件证明圈闭可能存在,圈闭的面积、幅度等可能大于资源评价设定的下限值(或者可能大于计算资源量概率在P90时的面积、幅度等)。

①剖面一级品率达到80%~90%之间,目的层段地震剖面中有50%以上的相位能够连续追踪。

②有“╪”字测线通过圈闭,地震资料基本满足边界刻画要求。

③井-震关系匹配较好,较准确标定目的层和进行储层预测;或对于岩性地层等非构造类圈闭,地震资料可较好识别。

④正演模型可靠,正演结果与地震资料可比性较好,各种地震切片能够较好地反映岩性地层等非构造类的沉积特征及形态,符合率70%以上。

⑤解释较合理,图件精度较高且齐全。资料品质、控制程度、井-震关系、解释方案和成果图件无法确定圈闭的存在,无法确定圈闭的面积、幅度等是否大于资源评价设定的下限值(或者无法确定是否大于计算资源量概率在P90时的面积、幅度等)。

①剖面一级品率低于80%~70%之间,目的层段地震剖面中可连续追踪的相位50%以下。

②有一条或两条平行的测线通过的圈闭。

③井-震关系匹配较差,不能准确标定目的层和进行储层预测;或对于岩性地层等非构造圈闭,地震资料不可识别。

④地震切片不能反映岩性地层等非构造类圈闭的沉积模式,圈闭的边界无法确定。

⑤解释基本合理,图件基本齐备。资料品质、控制程度、井-震关系、解释方案和成果图件证明圈闭有可能不存在。圈闭的面积、幅度等有可能小于资源评价设定的下限值(或者有可能小于计算资源量概率在P90时的面积、幅度等)。

①剖面一级品率低于70%,目的层段地震剖面中可连续追踪的相位少于30%。

②只有一条或没有二维地震测线通过的圈闭。

③解释方案不合理,图件不齐备。资料品质、控制程度、井-震关系、解释方案和成果图件证明圈闭不存在,或者其面积、幅度等明显小于资源评价设定的下限值。

①剖面一级品率达到90%以上,目的层段地震剖面相位能够连续追踪②有“井”字测线或更多2D及3D地震控制③正演模型结构合理,正演结果与地震剖面特征相似性大于90%。

④解释合理,图件精度高且齐全。(3)含油气概率赋值通用标准

根据不同资料的置性程度,进一步对圈闭含油气概率主因子和子因子详细赋值标准进行量化。因子概率赋值[1,0.8)[0.8,0.6)[0.6,0.4)[0.4,0.2)(0.2,0]储层

根据钻井和地震资料有效储层显然存在。储层厚度大,分布稳定,储层的厚度、物性明显好于资源评价设定的下限值(或者明显大于计算资源量概率在P90时的厚度等)。储层的存在不但为地震相分析所证实,而且已钻井和预探目标之间无储层质量变坏的证据。

储层的存在至少为1口井的资料证实。地震资料证实勘探目标中有储层存在,且储层厚度较大,分布较稳定,储层的厚度、物性大于或等于于资源评价设定的下限值(或者大于或等于计算资源量概率在P90时的储层厚度等)。钻井.地震及相关的沉积、成岩模式既不能肯定也不能否定有效储层的存在,同时也不能确定储层厚度、物性是否大于资源评价设定的下限值(或者无法确定是否大于计算资源量概率在P90时的储层厚度等)。钻井、地震资料及沉积和成岩模式表明,储层有可能缺失。储层的厚度、物性小于资源评价设定的下限值(或者小于计算资源量概率在P90时的储层厚度等)。

根据钻井和地震资料有效储层不存在。储层厚度小,厚度、物性明显小于资源评价设定的下限值。因子概率赋值[1,0.8)[0.8,0.6)[0.6,0.4)[0.4,0.2)(0.2,0]油气充注钻井和地震资料证实烃源岩存在且成熟,预测的或直接测定的烃源岩质量好,潜在产率大于7kg/t。圈闭是在排烃主幕前形成。

成熟烃源岩显然有烃类排出,例如钻井中的油气显示、油气苗以及可能的地震直接找油标志。成熟烃源岩的范围十分明确,有足够的油气供给同一排烃区内勘探目标、油气田或油气发现,以及同一运移通道下倾方向上未勘探过的圈闭。有效的运移通道显然存在。运移通道的几何形态和有效性在地震剖面上是十分清楚的。钻井、地震资料表明烃源岩可能存在,烃源岩质量好,潜在产率大于7kg/t。如果运移通道有效,也可以考虑质量稍差的烃源岩。圈闭可能在排烃主幕前形成。

根据钻井显示、油气苗和可能的地震直接找油标志,成熟烃源岩可能有充足的油气供给同一排烃区内的勘探目标、油气田或油气发现,以及同一运移通道下倾方向上未勘探过的圈闭。勘探目标周围的油气显示分布和可能的地震直接找油标志说明,有效的运移通道可能存在,在地震剖面上应有所显示。根据钻井、地震资料和盆地模拟,不能肯定也不能否认好的烃源岩(潜在产率大于7kg/t)存在,不能确定圈闭是否在排烃主幕前形成。

成熟度模拟说明成熟烃源岩内有烃类排出。成熟烃源岩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可根据盆地模拟和地震解释确定,但不能肯定烃源岩是否有足够的油气供给同一区内的勘探目标、油气田或油气发现,以及同一运移通道下倾方向上未勘探过的圈闭。有效的运移通道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钻井、地震资料表明,好的烃源岩有可能缺失。圈闭可能在排烃主幕后形成。

成熟度模拟表明,成熟烃源岩供给勘探目标的油气可能不充分。根据油气显示、可能的地震标志或构造图,勘探目标可能不在有效运移通道上。钻井和地震资料证实烃源岩不存在或者不成熟,圈闭是在排烃主幕后形成。有效的运移通道显然不存在。因子概率赋值[1,0.8)[0.8,0.6)[0.6,0.4)[0.4,0.2)(0.2,0]保存①钻井和地震资料表明盖层显然存在。盖层的完整性为地震相分析所证实;钻井与勘探目标之间未见盖层岩性变差的证据。岩性为盐层、硬石膏、碳酸盐岩、厚层页岩等。

②圈闭顶部盖层为整合封挡,无需底封或侧封。

③按照压力预测值,盖层未发生破裂。未见构造破裂的证据,诸如断层、节理或破劈理等。后期破坏作用没有或很弱。①盖层的存在至少为1口井的资料证实。按照地震资料,勘探目标中有盖层存在。根据地震相分析也许不能预测盖层的完整性,现有的储层压力资料不足以否定盖层的完整性。。

②在最不利的情况下,构造破裂的风险依然很小。后期破坏作用较弱。

①按钻井或者地震资料,不能肯定也不能否定盖层的存在。②压性或扭压断层、张性断层。后期破坏作用中等。

①根据钻井和地震资料盖层有可能缺失。储层压力资料说明盖层的封盖能力可能变差。

②盖层也可能因构造作用而发生破裂。后期破坏作用强烈。

钻井和地震资料表明盖层显然缺失或盖层因构造作用而发生破裂,后期破坏作用强烈。T8T82T83T84设计井储层已钻井不同地区、不同层系、不同类型圈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针对关键因素参数制定详细的评价标准。

不同地区、不同层系、不同类型圈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针对关键因素参数制定详细的评价标准。

1)圈闭条件评价参数和标准

参数:a.圈闭类型

b.圈闭面积

c.闭合高度

d.高点埋深

e.闭合机制和条件:背斜/断背斜构造线、断层线、岩性尖灭线、物性变化线等圈闭闭合性质和条件

标准:依据圈闭的可靠程度、类型和基础数据,从圈闭形成机制出发,制定圈闭条件评价标准,求得圈闭条件因子概率(4)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圈闭评价参数及评价标准建立参数落实程度→圈闭可靠程度

2)油源条件评价参数和标准

参数:a.烃源岩面积

b.烃源岩厚度

c.有机质丰度

d.成熟度

e.母质类型标准:●依据盆地分析模拟成果(油气运移通道、距离及圈闭所处区带的油气聚集量),建立烃源条件评价标准,求得烃源条件子因子概率;并依据圈闭的规模、形成时间与油气运移时间的匹配关系,以及生、储、盖层空间匹配关系,建立充注条件评价标准,求得充注条件子因子概率。根据烃源条件子因子概率和充注条件子因子概率,求得烃源与充注条件因子概率。f.运移距离g.生烃强度和排烃强度(勘探成熟区)h.时间配置关系i.空间配置关系(4)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圈闭评价参数及评价标准建立

3)储层条件评价参数和标准

参数:a.沉积相带

b.储层类型

c.厚度

d.渗透率

e.孔隙度:对不同盆地或探区、不同目的层系或储层类型应当确定不同的储层孔隙度下限。f.储层岩性及分布的稳定性标准:依据沉积相、储层类型、规模、物性及岩石学特征、建立储层条件评价标准,求得储层条件因子概率。(4)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圈闭评价参数及评价标准建立

4)保存条件评价参数和标准

参数:a.盖层厚度

b.岩性

c.后期破坏情况:指圈闭成藏后,对油气藏产生破坏的断裂活动、岩浆活动、水动力活动等地质作用情况。

d.盖层性质(区域性或局部性盖层):

标准:依据区域沉积相资料,对盖层性质、断层封堵性、地层水及区域水动力等资料进行分析,建立保存条件评价标准,求得保存条件因子概率。(4)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圈闭评价参数及评价标准建立(5)圈闭含油气风险划分成五个等级

由于含油气概率是指钻探发现油气的地质可能性,因此含油气概率越高,地质风险越小,而含油气概率越小,则地质风险越大。将含油气概率划分成五个等级:1、极低风险:含油气概率大于0.5,此类目标一般落实非常可靠,油气成藏条件优越;2、低风险:含油气概率0.25~0.5,该目标一般落实可靠,油气成藏条件好;3、中等风险:含油气概率0.1~0.25,这类目标一般落实可靠,成藏条件较好或者是落实较可靠,成藏条件好;4、高风险:含油气概率分布在0.05~0.1之间,一般落实较可靠,成藏条件较好;5、极高风险:含油气概率分小于0.05,落实程度差或者至少有一项成藏要素差。圈闭含油气性评价的三点体会:一是采用相关图件表征分析圈闭成藏条件并说明概率赋值合理性;二是抓住成藏关键因素深入分析并编制相关图件;

2、圈闭含油气性评价三、圈闭评价的内容三是加强区带评价和战略带动意义分析。(1)圈闭识别与成藏条件预测有利圈闭面积14.5Km2预测圈闭资源量119×104t。反射层构造圈闭平面图一是采用相关图件表征分析圈闭成藏条件并说明概率赋值合理性;官7三维南北向771测线T2T6T4官13官7三维东西向1405测线T2T4T6关键剖面油源条件民丰洼陷牛庄洼陷官13东营凹陷T6立体显示图官13东营凹陷孔二下段烃源岩厚度图

官13井北邻牛庄生油洼陷,可优先捕集沙三-沙四的油源。此外,该井还位于孔二段烃源岩的有利发育区,也可接受孔二段的油气。因此该圈闭油源条件良好。断裂及不整合面是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东营凹陷东部南北向地震剖面油气运移条件东营凹陷沙四段古地貌恢复图滨浅深湖-半深湖相深湖-半深湖相深湖-半深湖相官13湖相沉积特征储层特征南坡33HZ分频体T7均方根振幅属性官13盖层条件从综合录井图来看,沙四段滩坝砂储层与泥岩盖层组合,形成有利的储盖组合。成藏机制分析平均:27%平均:38%调整前含油气概率调整后含油气概率a)含油气概率赋值偏高三级圈闭名称圈闭

类型圈闭概率(%)充注概率(%)储层概率(%)保存概率(%)含油气概率(%)肥西构造8070809040.3蒋垛构造-岩性复合8070759037.8草南地区馆陶组复合圈闭复合8070807031.4埕北45第三系复合圈闭复合7070807023.5车20鼻状构造带沙三段复合圈闭复合7070707522.1街7井区沙二段构造圈闭构造8070708031.4街7井区沙三段岩性圈闭岩性8070707525.2大王北洼陷大1断层下降盘东营组构造圈闭构造9070808040.3青坨子凸起西斜坡上第三系构造圈闭构造8070907035.2广饶北坡缓坡带地层超覆圈闭地层7080857033.3新2井区复合圈闭构造7080707529.4全吉构造圈闭背斜8565707027.1①四项概率赋值偏高②勘探层系划分过细,应以主要目的层评价三级圈闭名称四级圈闭名称层圈闭名称埕北45第三系复合圈闭埕北45第三系复合圈闭-1埕北45NgⅣ1岩性-1-1埕北45NgⅣ2岩性-1-2埕北45沙河街组地层-1-1大王北洼陷大1断层下降盘东营组构造圈闭大38-1大38-1-1大38-2大38-2-1大38-3大38-3-1大38-4大38-4-1大38-5大38-5-1大38-6大38-6-1全吉构造圈闭全吉1号-1块全吉1号-1-1全吉1号-1-2全吉1号-1-3小计全吉1号-2块全吉1号-2-1白庙构造白庙-3块沙三中石千峰石盒子巴彦满都东构造1块巴二段2块巴二段3块巴二段大王北洼陷车732-大38-大52-大374-大58-大71井近南北向预测油藏剖面图012KM大38车732大52大374大58大71SNEd目的层深度:2030mEs2目的层深度:2900m大38:划分6个目的层白庙:划分三个目的层(沙三中、石千峰、石盒子),以上古生界作为评价层系。三级圈闭名称风险分析北浅2西地层圈闭圈闭、保存风险,圈闭概率70%哈浅20井区岩性圈闭保存风险,保存概率80%哈浅24井西北构造圈闭圈闭、保存风险,圈闭、保存概率90%,80%阿克苏构造圈闭储层风险,储层概率60%车浅15井北构造圈闭储层风险,储层概率70%排4井西构造圈闭油源风险,充注概率65%苏1井北构造圈闭油源风险,充注概率65%苏3井西北构造圈闭油源风险,充注概率70%董8井东北复合圈闭储层风险,储层概率70%准沙5西北复合圈闭储层风险,储层概率70%肯德克构造圈闭圈闭条件风险,圈闭概率75%堡南构造圈闭储层风险,储层概率70%马海东构造圈闭圈闭、保存风险,保存概率70%马东山构造圈闭圈闭、油源、保存、储层风险,充注、储层概率80%b)加强关键风险因素分析及风险概率法的应用,并严格按概率赋值标准取值,并注重预测的合理性校验2013年度准噶尔盆地圈闭钻探成功率33.33%不同区带领域圈闭关键风险因素分析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圈闭钻探失利原因分图东部洼陷带岩性圈闭钻探失利原因分析(76口井,砂砾岩体、滩坝砂体、浊积砂体)二是抓住成藏关键因素深入分析并编制相关图件Ng下EdEdNg下Ng下EdEdNg下Es毯状仓储层网毯式运聚成藏概念模式图沟通烃源岩层—输导层的众多油源断层、与输导层--上覆地层间的众多“非油源断层”,共同构成了油气的运移立体网络,称之为“网”。在幕式充注条件下,油气经油源断层进入输导层,并在其中形成众多的临时仓储,称之为“毯”。关键点:①油气输导二是抓住成藏关键因素深入分析并编制相关图件①油气输导Ng下EdEsNg上Nm侧向砂体输导模式:形成地层超覆油藏断裂—砂体输导模式:形成河道砂岩性油藏大型潜山披覆构造油藏二是抓住成藏关键因素深入分析并编制相关图件圈闭优选除考虑钻探本身可能发现的资源量外,着重考虑预探圈闭一旦突破所能带动的区域勘探前景。赋值区间战略意义描述[1,0.75)一旦突破,将取得重大地质认识和圈闭资源量升级,并带动全区地质勘探,具有全局(股份公司)性的重大战略意义。资源规模:老区:油≥1000万吨、气≥50亿方;新区:油≥2000万吨、气≥200亿方。[0.75,0.5)一旦突破,将取得新的地质认识和圈闭资源量升级,并带动多个区带的目标地质勘探,具有较大战略意义。资源规模:老区:油1000~500万吨、气50~25亿方;新区:油2000~1000万吨、气200~100亿方。[0.5,0.25)一旦突破,带动多个目标突破和圈闭资源量升级,具有区带展开的战略意义。资源规模:老区:油500~250万吨、气25~15亿方;新区:油1000~500万吨、气100~50亿方。[0.25,0)一旦突破,单目标可新增地质储量小,展开勘探余地小。资源规模:老区:油<250万吨、气<15亿方;新区:油<500万吨、气<50亿方。战略价值系数赋值标准三是加强区带评价和战略带动意义分析有经济效益有潜在经济效益无经济效益预期收益-风险后价值预期收益(万元)风险后价值(万元)预期收益﹤0,18个风险后价值〈0,4个预期收益=P预探×NPV-(1-P预探)×探井投资价值=税后净现值×战略价值系数风险后价值=预探井成功概率×价值

依据上述圈闭含油气性评价,将圈闭含油气性评价级别分成Ⅰ、Ⅱ、Ⅲ类。

Ⅰ类圈闭:圈闭可靠,石油地质条件有利,可提供预探井井位。通常为极低风险和低风险圈闭,

Ⅱ类圈闭:圈闭可靠或较可靠,石油地质条件较有利,进一步做工作后可提供预探井井位。通常为中等风险和高风险圈闭,

Ⅲ类圈闭:圈闭不可靠,或根据目前的条件与认识,石油地质条件不利,不能提供预探。通常为极高风险圈闭,

三、圈闭评价的内容2、含油气性评价

a.圈闭面积

b.含油气面积系数

c.油气层有效厚度

d.单储系数这4个参数根据前述的圈闭评价内容和方法中的规定确定。其中,含油气面积系数的取值应客观合理;若是1(即圈闭的充满度为100%),证据应充分。

在以年圈闭审查中发现有的油田在复合圈闭计算资源量时存在按复合的类型重复的问题。应该注意!

Ⅰ、Ⅱ类圈闭必须计算三、圈闭评价的内容3、圈闭资源量估算主要参数圈闭资源量计算公式:容积法

石油:N=100AohSof(Sof=ΦSoi/Boi)

天然气:G=0.01AghSgf(Sgf=ΦSgi/Bgi,Bgi=PscZiT/PiTsc)

Ao:含油面积,km2h:油层有效厚度,m

Sof

:原油单储系数,m3/km2·m

Φ:有效孔隙度,f

Soi:含油饱和度,f

Boi:原油体积系数Psc、Tsc:地面标准压力、温度

Pi、T:地层压力、温度

Zi:气体偏差系数蒙特卡洛数学模拟求得受认识、资料限制,资源量的计算用不确定性方法更适合;资源量计算的大小、精度取决于相关参数的概率分布模型。如果草率地选择模型并赋值,不仅无法体现不确定方法的优势,并导致资源量分布范围的错误判断。A-1A-2圈闭A纵向上多目的层横向上多个四级圈闭(三级圈闭)“至少一层获得油气发现”情况下的资源量:“首钻目标获得油气发现”情况下的资源量:考虑风险,对于多目的层圈闭和多个四级圈闭所构成的三级圈闭资源量计算方法如下,如何科学理解资源量均值是关键!圈闭PgmeanP90P50P10A-10.27299188284428A-20.14603294537990A0.374472023508551487算术加和1939(注意不同钻探条件下的差异)数学模型检验法端值校验法类比校验法P10/P90校验法计算参数有效性检验方法检验优先级特点K-S检验分布无关性对分布中心敏感适合小样本A-D检验灵敏度高对分布尾部敏感检验仅适用于大样本兴仁须四岩性圈闭气层厚度P1=37m,储层厚度30m皮山北3号地层岩性圈闭:含油面积P1=1177km2,圈闭面积为874.6km2117737数学模型检验法分区带、分类型、分层位统计不同地区领域资源/储量参数,建立参数模型1.济阳探区;2.塔里木盆地;3.准噶尔盆地;4.四川盆地;5.鄂尔多斯盆地;6.松辽盆地;7.东海盆地4、圈闭经济评价

对经圈闭含油气性评价优选出的Ⅰ、Ⅱ类圈闭,在进行了圈闭资源量计算后,将采用实物量评价和价值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逐个进行经济评价。三、圈闭评价的内容

价值量评价按圈闭经济评价的工作阶段可分成三个部分,即圈闭勘探阶段投资预测、圈闭开发阶段投资预测和圈闭现金收益评价。经济评价常规指标实物量指标:探井成功率勘探成功率成本分析单井预计探明可采储量单位探井可采储量投资价值量指标: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最小经济/商业储量规模其他经济边际指标

圈闭经济评价在油气藏开发概念设计、投资成本预测、生产成本预测、税费参数和价格预测的基础上,进行投资估算、成本费用估算、销售收入估算。

a.预期探明储量b.采收率

c.二维地震d.二维地震成本

e.三维地震f.三维地震成本

g.探井井深h.探井成本

i.探井成功率j.勘探投资

k.预期开发成本l.操作成本

m.稳产期平均单井日产量n.稳产期采油速度

o.商品率p.税金及附加比例

q.管理费r.销售费用比例

s.油气售价(1)圈闭经济评价参数序号圈闭名称1哈深3构造圈闭2成2井区岩性圈闭3成3井南岩性圈闭4董2井北复合圈闭5董2井北岩性圈闭6董8井东北复合圈闭7沙4井区岩性圈闭8征2井区岩性圈闭9庄7井区构造圈闭10准沙5西北复合圈闭11泉子街南三叠系岩性圈闭12泉子街南平地泉组岩性圈闭13肯德克构造圈闭14堡南构造圈闭单井日产(万吨/日)税后净现值(万元)单井稳定初产降低,税后净现值减小不同产量模式对经济评价的影响很大红河油田2013年前投产的水平井,24口井初期产量22t递减拟合曲线油气价格是影响经济评价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94美元80美元70美元(2)圈闭经济评价方法实物量评价

实物量评价方法以工作量、探明储量等物化指标为基础,计算实物量评价指标,实物量指标不能直接反应圈闭勘探的经济效益。

预探井成功概率=圈闭含油气概率×工程技术成功概率赋值区间赋值依据[1.0,0.8)生产实践证实:工程、工艺技术适应目标勘探开发,配套技术系列已形成。[0.8,0.6)生产实践证实:工程工艺技术可能适应目标勘探开发,部分关键技术有待完善。[0.6,0.4)无法证实:现有工程工艺技术适应/不适应目标勘探开发,技术系列正形成,未大规模生产应用。[0.4,0.2)生产实践证实:工程工艺技术可能不适应勘探开发,部分关键技术需要攻关。[0.2,0.0]生产实践证实:工程工艺技术不能满足勘探开发要求,配套技术需要大规模改进与完善。工程技术成功概率赋值标准预探井成功概率=圈闭含油气概率×工程技术成功概率(2)圈闭经济评价方法②价值量评价勘探开发全过程(Lifecycle生命周期)的经济评价方法—现金流量法目的和原则:为决策服务

未来性+相关性原则计算得到:NPV,IRR等税后净现值是指项目按企业的基准收益率或设定的折现率计算的项目评价期内税后净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税后净现值不小于零时则认为是经济的税后内部收益率是指能使项目在评价期内税后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最小商业储量规模:投入=产出,即:NPV=0它的含义是除去成本、税收以外得到的最低回报率的油田规模。假定财务内部收益率等于基准收益率12%,当财务净现值NPV等于零时,所反算出的储量规模,即为最小商业储量规模。其计算过程如下:(1)根据圈闭资源量预测结果,将储量的概率分布变换成累积概率分布函数,并取对数;(2)对储量累积概率分布随机抽样,如抽样随机数为0.6时的储量为MER(1);(3)在其它变量一定的情况下,计算NPV(1)(4)判断NPV(1)<=|0±10-8|;不同油价下的最小商业储量曲线(5)如果NPV(1)>|0±10-8|,则返回第二步,抽样计算(MER(1),NPV(1)),(MER(2),NPV(2)),…(MER(n),NPV(n));(6)当第n次NPV(n)<=|0±10-8|时,停止抽样计算,此时,获得净现值NPV=0时的储量大小MER,MER即为最小商业储量规模。商业成功概率是在储量分布曲线上最小商业可采储量所对应的概率与圈闭含油气概率的乘积。预期收益=预探井成功概率×税后净现值-失败概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