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835536e185bfa7e12bcfe1167c1aeca/3835536e185bfa7e12bcfe1167c1aeca1.gif)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835536e185bfa7e12bcfe1167c1aeca/3835536e185bfa7e12bcfe1167c1aeca2.gif)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835536e185bfa7e12bcfe1167c1aeca/3835536e185bfa7e12bcfe1167c1aeca3.gif)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835536e185bfa7e12bcfe1167c1aeca/3835536e185bfa7e12bcfe1167c1aeca4.gif)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835536e185bfa7e12bcfe1167c1aeca/3835536e185bfa7e12bcfe1167c1aec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必备知识基础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嘈杂(cáo) 肆虐(sì) 谬误(miù) 厌恶(wù)B.显露(lòu) 脊梁(jí) 铆足(mǎo) 诬蔑(miè)C.溯源(sù) 兴旺(xīnɡ) 成绩(jī) 罹难(lí)D.通衢(qú) 挑衅(xìn) 反省(xǐnɡ) 压抑(yà)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2020,岁在庚子,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荆楚大地,蔓延波及全国。B.“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沉着应对、果断决策。C.从八方弛援的物资洪流中,人们看到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血脉深情。D.唯有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团结互助、合作共赢,人类才能跨越重重险阻,共同开创光明的未来。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央确定内防扩散、外防输入的战略策略,堵住传染源、切断传播链至关重要。B.为了疫情防控大局,14亿中国人行动起来,“宅”在家里,以一种特别方式默默地贡献自己的力量。C.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证实目前香港提供的两款疫苗(科兴疫苗和复必泰疫苗)均具保护作用。D.每个人都要切实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做防范链条上的积极行动者,如勤洗手、戴口罩、不吃野味等。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目前疫情信息虽然披露越来越多,但不少人对其还一知半解,误以为是寻常流感。B.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武汉当地想方设法,全力防控防治。C.公共卫生环境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有利于保持公共卫生。D.要讲好中国抗击疫情故事,通过有力有理的言行来破除歪曲抹黑和趁火打劫等行径。5.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新冠肺炎疫情,给国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国难面前,,拯救万千人于水火之中;,为防止更多人感染而挺直腰杆;,为抵御病魔而无私奉献;,积极响应国家号令,保护自己和他人。①严防死守的武警军队②奔波劳累的志愿者③团结一心的中国人民④守护患者的白衣天使A.①②④③B.③①②④C.③①④②D.④①②③6.下面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是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经过艰苦努力,付出巨大牺牲才取得的。B.“我们挺过来了!”这句话是钟南山院士的感慨,包含着丰富复杂的情感,也显示抗疫胜利的来之不易。C.面对疫情,听党号令、为国尽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全国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把“不可能”变成现实。D.抗疫胜利这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中华民族披荆斩棘、奋勇向前的力量之源。关键能力综合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现象,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首要问题。新冠肺炎疫情“毒害”了全球关系并加剧了紧张局势。这是我们思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第一点。那么原因何在呢?主要原因在于中美之间日趋恶化的双边关系。从一开始,中国就遭到西方媒体以及一些西方政客恶意并且令人惊讶的攻击。尤其在一些西方国家,这对那些国家民众对于中国的态度产生了负面影响。尽管现在谩骂的海啸已经逐渐退却,但全球抗疫合作的前景却因此遭到了严重损害。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治理造成负面影响的第二个原因是,它带来的威胁如此之大,以至于引发了社会所有阶层的担忧和恐惧。这场危机远没有使各个国家和社会变得更加紧密,相反,却倾向于将它们彼此分离开来。它被一些国家视为一场国家性而非国际性危机,结果大家就在抗疫中各自为战。有关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第二点思考是,抗疫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治理能力的一场巨大测试。面对疫情,世界各国的应对总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在中国、韩国、越南和日本等东亚国家和地区。它们的抗疫方式当然存在重要差异,但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相似之处: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抗疫的目标都是遏制和根除病毒,而非简单地控制。这被视为经济复苏的前提。它们在抗击疫情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功。考虑到中国的规模,它的表现尤其突出。第二种应对方式是西欧国家,它们一直在试图控制而非彻底消灭病毒,这些国家做得远没有东亚地区成功。第三种应对方式就是美国和巴西,那简直是场灾难,因为抗击疫情一直被认为是次要甚至被嫌弃的工作事项,而非根本要务。这些不同类型的抗疫方式带来的后果将会影响深远。对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第三点思考,涉及后疫情时代的全球治理和国际秩序。情况很难让人乐观。当前阶段的中美关系比年初时进一步割裂了。这会削弱全球治理的可能性。一个最明显的例子便是美国退出世卫组织和缩减资金支持。因为美国的态度,世贸组织的未来也遭遇威胁,短期内不大可能正常运转。在可预见的未来,全球治理的进展更可能会出现在地区层面。长远来看,新冠肺炎疫情也可能会带来更广泛形式的合作。东亚地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好于其他国家的原因之一,在于他们有应对“非典”的经验。假以时日,世卫组织将会得到加强,希望也是如此。(摘编自马丁·雅克《新冠疫情如何影响全球治理》)材料二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及其国际化,对于中国大国形象塑造产生巨大挑战,也蕴藏着重要机遇。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谣言四起,恐慌加剧。中国政府及时发声,庄严承诺有能力、有把握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稳定了国内疫情防控大局,向世界表达了中国是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社会主义大国的重大信号。文明大国形象定位,彰显疫情防控的中国精神。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百折不挠的民族,困难和挑战越大,凝聚力和战斗力就越强。中华民族拥有战胜疫情的强大文化基因、丰富经验、强大心理承受能力和战胜疫情的勇气决心。中国政府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疫情防控分享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东方大国形象定位,彰显疫情防控的中国气魄。中国充分发挥独特的制度优势,利用应对“非典”疫情和重大灾情的丰富经验,采用先进的防疫和治疗手段,展现出打赢疫情防控全民战争的信心、能力和把握。疫情暴发后,中国政府迅速反应,举全国之力开展疫情防控。中国人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开启全民隔离模式;中国政府聚焦联防联控,科学、有序推进以武汉市及湖北省为重点、从中央到地方覆盖全国的全方位、多层次防控体系建设,“本着对中国人民和国际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确保疫情可防、可控、可治,有效维护经济社会稳定。负责任大国形象定位,彰显疫情防控的中国风范。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开展疫情防控。全力抢救受到病毒侵害的所有生命,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世界疫情防控贡献力量,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在当前全球疫情大流行风险加剧之时,中国表达了与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政府保持紧密合作的意愿。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定位,彰显疫情防控的中国前景。中国政府拥有强大的领导力,全民众志成城战疫,依法开展疫情防控,充分保证治理效能最大化,彰显了中国制度的独特优势和旺盛活力。同时,中国拥有自我完善的勇气和决心,及时纠错、补齐制度短板和不足,将有效的政策和做法逐渐规范化、制度化和机制化,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彰显了中国制度强大的自我更新完善能力。(摘编自肖晞、宋国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中国大国形象塑造》)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新冠肺炎疫情一开始,中国就遭到西方媒体以及一些西方政客恶意的攻击,谩骂的海啸尽管已经退却,但对全球抗疫合作的前景造成了严重损害。B.新冠肺炎疫情的危机不仅远没有使各个国家和社会变得更加紧密,而且将它们彼此分离开来。它被某些国家视为国家性危机,大家在抗疫中各自为战。C.中美之间日趋恶化的双边关系和新冠肺炎疫情威胁如此之大,引发了社会所有阶层的担忧和恐惧,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治理造成负面影响的两大原因。D.美国退出世卫组织和缩减资金支持,体现了其不负责任的态度,世贸组织的未来也因此遭遇威胁,世卫组织和世贸组织短期内不大可能正常运转。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韩国、越南和日本等东亚国家和地区的抗疫方式存在重要差异,但它们都秉持这一理念:如果不能遏制和根除病毒,经济复苏就不可能。B.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全球治理和国际秩序。目前来看,虽然情况很难让人乐观,但从长远来看,新冠肺炎疫情也可能会给国际社会带来更广泛的合作。C.中国和东亚其他国家、地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比西欧国家和美国都要成功,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他们有应对2003年“非典”疫情的丰富经验。D.因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独特优势和旺盛活力,中国政府凭借强大的领导力,众志成城,依法开展疫情防控,充分保证了治理效能最大化。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塑造中国大国形象的方法的一项是()A.加强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挑选和设计好中国疫情防控故事。B.制定好中国疫情防控故事传播的系统策略,建设好对外话语体系。C.加强国际交流与媒体融合,增加讲好中国疫情防控故事的手段。D.加强对国外受众的调查研究,增强讲述中国疫情防控故事的针对性。4.两则材料在论证结构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说明。答:5.新冠肺炎疫情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它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学科素养升级练进阶训练第三层: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eq\a\vs4\al\co1(语言文字运用)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白衣天使,欢迎回‘珈’”“春暖花开,英雄归来”。武汉大学举办抗疫医护人员赏樱,邀请来自全国各地支援湖北抗疫医护人员及家属近1.2万余人赴约赏樱。回想去年,面对疫情,多少医务人员怀揣“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坚定信念,义无反顾、挺身而出;多少白衣天使立下“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铿锵誓言,请战出征、星夜驰援;多少支援湖北的医疗队队员胸怀“不负生命之托”的医者仁心,全力救治、奋战到底。正是他们白衣为甲、逆行出征,换来了今天城市车流如织、校园书声琅琅、工厂机器轰鸣的安定与活力。()。从这个角度而言,赏樱活动致敬的是抗疫英雄,凝聚的是前行力量。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他们的礼遇值得给予,他们的事迹值得被铭记B.他们值得受到这样的礼遇,他们的事迹值得铭记C.他们的礼遇值得给予,他们的事迹值得铭记D.他们值得受到这样的礼遇,他们的事迹值得被铭记2.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B.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D.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答: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2020年12月20日至12月30日,“见证·造像”抗击疫情影像展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举行。这次展览视野广阔,触角细腻,从纪实的视角出发,真实再现这场聚焦武汉、辐射全国的战“疫”景象。影像题材从病区到社区,从医疗工作者到志愿者,从封闭管控到复工复产,从严冬寒雪到春意盎然……内容非常丰富而且很有代表性。其中特别设置的“为天使造像”单元,通过照片、视频等形式,带领观众走近那些白衣为甲、逆行出征的白衣天使,去看,去听,去感受他们的内心情感和精神力量。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的抗疫大战中,摄影人没有缺席。他们不惧风险,深入一线,用无数细节还原出一段不可磨灭的中国战“疫”记忆。4.请对这则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字。答:5.下图是“为天使造像”单元中的一张照片。请为这张照片写一段文字,表达你的感受。要求:紧扣照片内容,使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不超过80字。两名白衣天使在高强度的工作后,背靠背稍作休整。答:eq\a\vs4\al\co1(拓展阅读)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材料一深化抗疫文艺书写,应向中国美学精神敬礼,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直面灾难、顽强抗争的人文情怀,向抗疫现实靠拢,把握党中央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策部署,了解可歌可泣的抗疫事迹,向灾难书写的纵深掘进,努力探寻抗疫文艺独特的内在美学意识和特定表达形式,在艺术追求中凸显当代中国抗疫文艺的风格特征和艺术气派。抗疫文艺,应从“国本、人本、事本、文本”四个方面提升认知把握能力和艺术表现水平。国本,即一国之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在观察感悟和艺术反映防控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现实时,应自觉摒弃轻信谣言、恶意抹黑等歪风邪气,书写和记录这场同仇敌忾的疫情防控阻击的人民战争,为国家抗疫奉献艺术力量。人本,即以人为本。艺术触角与生命关怀、人性美善融合,描写人们的生存状态和思想情绪,表达对逝者及其家庭的情感抚慰和精神激励,是文艺搭建安抚疏通渠道和体现人道情怀的特殊价值所在。抗疫文艺创作应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关心群众疾苦,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事本,即以客观事实为本。艺术的深度书写需要广泛采集信息,不可捕风捉影、罔顾事实。没有现场感,就难有艺术真实的感染力和穿透力,不能以偏概全、一叶障目。离开或曲解,甚至为了所谓艺术虚构而挑战真实底线,这不是“抗疫文艺”的内涵规定性和美学基本要求,是难以做到“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的。文本,即以文艺作品为本。抗疫题材需要艺术家对灾难本身展开综合性、系统性观察,对人类抗击灾难的信心和意志予以思考,对人类在与灾难的抗争中所体现出的自救互救、防控阻击的伟力和精神进行表现,把笔触深入到民众生活状态之中,深入到人性的各种表现情势之中,深入到家国关系与民族命运之中。只有这样,才会创作出能够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们思想共鸣的、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优秀作品。(摘编自李明泉《提高抗疫文艺书写水平须从四方面着手》)材料二新冠疫情期间,相关文艺作品山积波委,质量却参差不齐。个人认为,优秀的抗疫文艺作品,要能匡正人心、凝聚人心。疫情是对中国卫生防疫能力的一次大考,更是对人性的大考。所谓的抗疫文艺,要对以下三个重要问题进行思考与回答:以何抗疫?抗什么疫?怎么抗疫?文艺作品以何抗疫?表现疫情中的人性光亮。探索人性的幽微与宏阔,一直是文艺作品思考的核心命题。关注疫情中逆行者的人性光亮,正是文艺作品得以抗疫的核心特征所在。文艺作品对人性的书写可概括为本然、实然、超然三种状态。本然状态,就是人心如童心般纯净朴素的状态;实然状态,就是人心在现实苦难中扭曲换气的状态;超然状态,就是人心经历磨砺后超越自我的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沈从文的《边城》写出了人性的本然状态,鲁迅的《伤逝》写出了人性的实然状态,托尔斯泰的《复活》写出了人性的超然状态。文艺作品表现人性的本然、实然、超然状态,是创作者基于个体生活经验的自然选择。但当前的抗疫文艺,更需要表现人性的超然,写出人在面对疾病灾难超越自我时焕发的人性光亮。文艺作品抗什么疫?抗击疫情中的人性病态。文艺作品不是医治病毒的灵丹,却是医治人心的良药。在医治疫情中的人性病态时,文艺作品理应有所贡献。抗战时期,张天翼的短篇小说《华威先生》,就是文艺作品针砭人性病态的名作。卢梭曾说:“人之所以走入迷途,并不是由于他的无知,而是由于他自以为知。”文艺创作需要以诗歌、杂文、漫画、小品、短视频等小快灵的艺术形式及时做出反映,揭露人性在道德无法照亮之灰色地带的隐匿病态,优秀的文艺作品力求针砭时弊、匡正人心、警示世人。文艺作品怎么抗疫?凝聚疫情中的人心之力。文艺抗疫之道在于,以作品凝聚人心共克危难。人类历史上,评价文艺的标准不胜枚举。文艺作品倘能直接作用于人心,往往就可以穿越不同时代的不同标准,充分发挥自己的功能。具体到抗疫文艺作品,其凝聚人心之力,主要包括鼓舞人心、抚慰人心和反思人心。简言之,优秀的抗疫文艺作品,要能表现人性光亮、抗击人性病态、凝聚人心之力。(摘编自杨建军《抗疫文艺如何有效发挥作用》)材料三抗疫文艺显而易见的特点是以线上传播为主,形式多样,呈现出“短平快”的特点。从作品来看,形式多样,大多短小精干,易于传播,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同时,主题也很突出。疫情是突发性事件,在短时期内进行主题创作,体现了文艺工作者对于疫情和国情的关注和关心,也表现出他们创作的责任感。但抗疫文艺也存在着短板与不足,需要我们思考和提升。当下的抗疫文艺创作大同小异,缺乏创新,更缺少精品。抗疫文艺作品基本以讴歌、宣传与劝导为主题,内容单薄单一,绝大多数抗疫歌曲未能传唱开来,不少抗疫诗歌从语言到内容均显雷同。大部分抗疫作品传播辐射范围有限,影响力需要提升。相当多的抗疫文艺作品阅读量不高,除与作品质量有关外,还与对互联网条件下文艺创作和传播规律的运用不够娴熟有关。以上更多的是操作层面的问题,是“术”的问题,经过思索和打磨,可以得到修正和提升。而更为突出的是,通过审视此次抗疫文艺创作,反映出文艺工作者在突发疫情和主题文艺创作核心价值的关系问题上,存在认识和思考明显不足的问题。事实上,主题文艺创作最终的核心价值是建构一个民族的精神史诗,有着其自身的学理体系和创作规律,无视这个体系和规律,作品往往适得其反。反观疫情期间,全国上下团结一致抗击疫情,彰显了制度优势和人性光辉,也反映出一些观念和管理的短板,这些都可以通过文艺创作去反思、呈现、表达,优秀的作品会给人以灵魂深处的触动和警示。抗疫文艺创作在内容、形式及艺术水准上存在着种种不足,与抗疫现实所呈现的“真实”相比,多数作品没有为人们展现出更典型、更概括的“艺术的真实”,即由艺术创作而表现出来的更高级、更感人的真实,艺术创作的价值处于“贫血”状态。(摘编自王宏传《“抗疫文艺”之浅见》)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提升抗疫文艺的认识把握能力和艺术表现水平,就使传承中国美学精神,在“酌奇”与“玩华”上下功夫。B.艺术家只要综合观察灾难,并将笔触深入民众生活,就一定能创作出触及人的灵魂、引人共鸣的优秀作品。C.抗疫文艺以线上传播为主,具有“短平快”的特点,这也决定了其内容单薄单一,存在着很多短板与不足。D.优秀的抗疫文艺作品要针砭时弊、匡正人心、凝聚人心,能表现人性光亮、抗击人性病态、凝聚人心之力。7.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抗疫文艺要以人为本,要将艺术触角与生命关怀、人性美善融合,搭建安抚疏通渠道和体现人道情怀的特殊价值。B.抗疫文艺要以客观事实为本,广泛采集信息,真实反映这次新冠疫情阻击战,不能为了所谓的艺术虚构而挑战真实这一底线。C.当前的抗疫文艺要实现抗疫的目标,表现疫情中的人性光亮,就要专注于超然状态,坚决摒弃本然与实然状态。D.抗疫文艺要针砭疫情中的人性病态,揭露人性在道德无法照亮的灰色地带的隐匿病态,匡正人心、警示世人。8.下列说法中,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政府迅速展开行动,为全球防控疫情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窗口”,得到国际舆论普遍称赞。B.作家熊育群的《钟南山:苍生在上》用人民的视角和家国情怀,写出了钟南山的精神、人性的温暖与他所代表的中国力量,凝聚了人心。C.疫苗研发成功将是抗击疫情的重要进展,中国宣布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是对国际社会实实在在的贡献。D.抗疫的正确态度是实事求是,不渲染,不低估,积极正视,根据事态进展精准施策,尽快查明真相,控制疫情扩散。9.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答:10.请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抗疫文艺创作的意见与建议。答:必备知识基础练1.解析:A.正确。B.错误。“显露”的“露”应读作“lù”;“脊梁”的“脊”应读作“jǐ”。C.错误。“成绩”的“绩”应读作“jì”。D.错误。“压抑”的“压”应读作“yā”。答案:A2.解析:A.全部正确。B.全部正确。C.“弛援”中的“弛”应改为“驰”。D.全部正确。答案:C3.解析:“内防扩散、外防输入”应该加引号。答案:A4.解析:A项,关联词位置不当,“虽然”调到句首;B项,成分残缺,应在“肺炎”后面加“疫情”;D项,搭配不当,“破除……行径”不搭配,应该将“破除”改为“打击”。答案:C5.解析:“拯救万千人于水火之中”对应“守护患者的白衣天使”,“为防止更多人感染而挺直腰杆”对应“严防死守的武警军队”,“为抵御病魔而无私奉献”对应“奔波劳累的志愿者”,“积极响应国家号令,保护自己和他人”对应“团结一心的中国人民”,据此可知,依次填入的句子序号为:④①②③。答案:D6.解析:D项,偷换概念,“抗疫胜利”应改为“中国精神”。答案:D关键能力综合练1.解析:A项,“谩骂的海啸尽管已经退却”不准确,原文是“谩骂的海啸已经逐渐退却”。B项,第一句在原文中是并列关系,而选项成了递进关系,与原意不符;且“而且将它们彼此分离开来”的表述亦欠妥当,原文中为“倾向于将它们彼此分离开来”。D项,原文只提到世贸组织“短期内不大可能正常运转”。答案:C2.解析:原文中“中国制度的独特优势和旺盛活力”是抗疫彰显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即使“中国制度的独特优势”算作原因,“旺盛活力”也不能算原因。答案:D3.解析:“加强对国外受众的调查研究”是“增强讲述中国疫情防控故事的针对性”的一个措施,不是塑造中国大国形象的方法。答案:D4.答案:材料一采用的是并列式结构:文章主要谈了有关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三点思考,三点思考之间是并列式关系。材料二采用的是总分式结构:先总述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大国形象塑造产生的巨大挑战,再分别从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定位四个角度阐述了其彰显的中国精神、中国气魄、中国风范和中国前景。5.答案:①疫情暴发考验了中国的防疫体系、医疗水平;②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③彰显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凝聚力,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优势;④考验了中国政府的治理能力,彰显了中国制度的独特优势和强大的自我更新完善能力,塑造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⑤使中国和一些国家的关系趋于紧张,将影响后疫情时代的国家治理和外交关系。学科素养升级练1.解析:通读文段后,可以看出整段文字讲述的对象是医务工作者,故“他们(医务工作者)”应该作主语,排除AC两项。“他们”作主语后,后文对“他们”的陈述应该是被动句,排除B项。答案:D2.解析: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借代手法,用“白衣”代指医护工作者。A.比喻,本体是“水”,喻体是“天”。B.拟人,比喻,“无才思”是人的行为品质,用来写“杨花榆荚”,赋予了它们人的行为品质,并以“雪”比喻杨花。C.借代,“丝竹”代指音乐,“案牍”代指官府的行政事务。D.夸张,“高百尺”可摘星辰,极言楼之高。答案:C3.解析: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①成分残缺,“举办”缺少宾语,应是“举办……活动”,应在“赏樱”后加上“活动”;②不合逻辑,“近”“余”矛盾,应该去掉其中一个。答案:“赏樱”后加“活动”;去掉“近”或“余”。4.解析:为了字数的精简,新闻的时间可以简化,“12月20日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3.2《 角的比较与运算》听评课记录
- 鲁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1《自然特征与农业》听课评课记录
- 小学二年级上册乘法口算题
-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口算练习试题全套
- 集团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范本
- 药店营业员聘用合同范本
- 2025年度虚拟现实游戏配音音效音乐委托协议
- 2025年度二零二五年度健身工作室门面店转让合同
- 大连市物业管理委托合同
- 2025年度咖啡连锁品牌档口转让及运营管理合同
- 慢性胰腺炎课件
- 北京理工大学应用光学课件第四章
- 阴道镜幻灯课件
- 现代汉语词汇学精选课件
- PCB行业安全生产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课件
- 上海音乐学院 乐理试题
- SAP中国客户名单
- DB32∕T 186-2015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
- 2022年福建泉州中考英语真题【含答案】
- 浅谈固定资产的审计
- WZCK-20系列微机直流监控装置使用说明书(v1.0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