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地理考前押题环境保护_第1页
2023高考地理考前押题环境保护_第2页
2023高考地理考前押题环境保护_第3页
2023高考地理考前押题环境保护_第4页
2023高考地理考前押题环境保护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高考地理考前押题环境保护2024高考地理考前押题:环境爱护

1.(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石家庄市是华北地区的大型城市和工业聚集区,冬季大气污染比较严峻。下图示意石家庄市城区SO2浓度随高度变化。

(1)结合材料,描述石家庄市上空SO2浓度空间分布特征。

(2)石家庄市冬季SO2浓度高的缘由是什么?该日上空1.5千米左右SO2浓度消失极大值可能与什么因素相关?

解析:结合图示信息可得出石家庄市上空SO2浓度空间分布特征;石家庄市冬季SO2浓度高的缘由主要与冬季燃煤取暖有关;逆温现象不利于大气污染物集中,石家庄市上空1.5千米左右SO2浓度消失极大值,最可能是由逆温现象导致。

答案:(1)高度在1.1千米以下,SO2浓度随海拔上升而降低;高度在1.1~1.5千米,SO2浓度随海拔上升而上升;高度在1.5~2.3千米,SO2浓度随海拔上升而降低;高度在2.3千米以上,SO2浓度随海拔上升而上升。

(2)石家庄市冬季气温低,生活供暖加大了对煤炭的需求量,由于能源利用率低,使能源消费中SO2排放增多。上空消失逆温现象,近地面的SO2气体不断在1.5千米处高空集聚,消失SO2浓度极大值。

2.(10分)红碱淖位于陕西神木县西北,系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和陕北最重要的产鱼基地,素有“大漠明珠”之称,近几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厘米的速度下降,水域面积从1996年的67平方千米缩小到现在的41.8平方千米,水质也不断恶化,pH由7.4~7.8上升到9.0~9.42。这远远超出了鱼类生存的极限。

读“红碱淖湖区域图”,分析红碱淖湖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缘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湖泊湿地问题。湖泊湿地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缘由应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分析。

答案:降水稀有,蒸发量大;河流上游修建大坝拦水,使进入湖泊的水量削减;过度开采矿产和抽取地下水,使得地下水的水位下降;工业向湖泊及河流中排放大量污水,导致水质变坏;牧民在湖泊周边过度放牧,导致土地退化。

3.(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广东汕头贵屿镇是中国的电子垃圾产业中心。当地农夫工使用最原始方法处理电子垃圾,数以百计的河流因含有重金属物质而呈现漆黑色;镇区外,那些被抛弃的田地变成了各式

各样的垃圾堆放点,常常冒出遮天蔽日的滚滚黑烟;当地70.8%的儿童的血铅水平处于铅中毒的程度。

材料二:海淀区“电子环保循环经济”示范工程流程图。

说明电子垃圾造成的危害及处理电子垃圾的措施。

解析:电子垃圾的危害包括污染水源、污染土壤、污染大气、危害人体健康等。处理电子垃圾的措施有平安存储和运输、分类处理、有效回收等。

答案:危害:污染水源;污染土壤;污染大气;危害人体健康等。

措施:平安运输;分类处理;有效回收。

4.(10分)下表是我国某区域2024~2024年占用、增补耕地的平均坡度与平均海拔状况,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平均坡度(°)平均海拔(m)

占用耕地增补耕地0.94

8.40

674.46

1830.19

(1)指出占用与增补耕地分布的差异,并推断增补耕地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2)简述该区域爱护耕地可实行的主要措施。

解析:第(1)题,增补耕地的坡度较大,海拔较高,植被破坏后可能会带来严峻的水土流失,进而使土壤肥力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第(2)题,爱护耕地需加强宣扬,要依法爱护耕地,加强农田的基本建设;要爱护好坡度较大区域的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答案:(1)占用耕地分布在坡度小、海拔低的区域;增补耕地分布在坡度大、海拔高的区域。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土壤肥力下降。

(2)加强训练与宣扬,依法爱护耕地;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耕地质量;严格限制坡度大区域开垦。

5.(10分)下图为“我国华北某沿海地区景观剖面示意图”,图中海岸为沙质海岸。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别说明图中甲、乙、丙三处植被的主要生态功能。

(2)近年来,该地区的荒草地不断开垦为农田,指出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解析:第(1)题,从图中不同植被距海远近、地形起伏和图例可以得出,甲地地势起伏大,植被生态功能主要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乙地植被在沿海的平原地区,主要功能是降低风速、阻挡风沙;而丙地植被在沙质海岸上,主要功能是固沙阻浪。第(2)题,依据题干得知,该地位于华北

沿海地区,气候较干旱,特殊是春季蒸发旺盛,而且是荒草地,假如将荒草地开垦为耕地,则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削减、土地盐碱化、水污染。(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答案:(1)甲: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乙:降低风速、阻挡风沙;丙:固沙阻浪。

(2)生物多样性削减;土地盐碱化;水污染。(答出两点即可)

6.(10分)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该湖流域河流众多、草场广布、雪山环绕、环境美丽,然而,20世纪80年月由于农牧业的过度进展使该地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下图为青海湖2000~2024年4月与9月份水风光积变化曲线,下表为2000~2024年青海湖周边四个观看点气候参数变化值。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海宴刚察共和天峻

年降水量变

化值(毫米)

+18.9+7.4+7.8+15.5

年平均气温

变化值(℃)

+0.05+0.06+0.05+0.12

(1)依据上述材料,推想2000~2024年青海湖面积年际变化总趋势。

(2)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消失此趋势的可能缘由。

解析:第(1)题,由青海湖水风光积变化曲线可知,总体上看,2000~2024年青海湖水风光积在不断扩大。第(2)题,结合材料,从自然缘由和人为缘由两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总体上看,青海湖水风光积在不断扩大。

(2)2000年后十年间,青海湖流域降水量不断增加,降水补充湖泊水导致湖面面积增大;十年间该流域平均气温不断上升,导致冰雪融水增加,补充湖泊水导致湖面面积增大;2000年后,该地农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科学放牧等,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7.(10分)下面两则材料为我国西北H市大气质量相关数据。依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西北H市大气质量标准(单位:毫克/立方米)。

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实测

二氧化硫(SO2)日平均0.150.0165达标任何一次0.500.376达标

氮氧化物(NOx)日平均0.100.022达标任何一次0.150.728超标

总悬浮颗粒物(TSP)日平均0.300.322超标任何一次1.005.37超标

材料二:我国西北H市大气质量监测结果表(年日均值)

单位:毫克/立方米

污染物春夏秋冬均值

二氧化硫

(SO2)

0.0230.0130.0090.0210.0165

(1)H市超标最严峻的污染物是什么?说出其可能的来源。

(2)分析H市污染物的季节变化特征及缘由。

解析:第(1)题,据表可知,H市超标最严峻的污染物是总悬浮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的来源途径包括自然环境中的风沙扬尘和产业活动中产生的烟尘、粉尘、扬尘等。第(2)题,结合材料二可知,污染物浓度冬春高、夏秋低;污染物的季节变化缘由从天气、气候及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总悬浮颗粒物。风沙扬尘、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烟尘、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建筑和交通扬尘等。

(2)特征:污染物浓度冬春高、夏秋低。缘由:冬春季节气温低,简单消失逆温,空气对流运动弱;冬春采暖燃煤,排放污染物多;冬春干旱、风大,简单消失扬沙天气。

8.(2024·黑龙江大庆二模,44)(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已经成为困扰很多城市居民生存环境的一个严峻问题。环保专家说:“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城市生活垃圾只要分类收集、科学处理就会变废为宝。在一些垃圾管理较好的地区,大部分垃圾会得到回收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无害化处理。而更多地方的垃圾则经常被简易堆放或填埋。

材料二:生活垃圾分三类:①可回收物:废纸、废金属、废塑料、玻璃等。②厨余垃圾:剩饭菜、骨头、菜根、茶叶等。③不行回收物:①②以外的其他废弃物。

(1)说明简易堆放和填埋垃圾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2)简述垃圾分类收集的意义。

解析:第(1)题,简易堆放和填埋垃圾会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大气、地下水和土壤等。第(2)题,垃圾分类收集的意义,从对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方面进行考虑。

答案:(1)占用土地、污染大气、污染地下水、污染土壤等。(任答3点)

(2)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削减占地;爱护和改善环境,削减环境污染。

9.(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云南丽江古城“城依水存,水随城在”,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游客剧增。据2024年监测,河流流经古城前后,水质由优变为较重污染。

据材料分析丽江古城河水污染的缘由,并提出治理河水污染的建议。

解析:本题考查水污染的缘由及防治措施,属于常规试题。答题时要抓住“游客剧增”这个关键词,从游客的角度分析。

答案:缘由:游客剧增,旅游(服务)业快速进展,生活污水量猛增且(未经处理、不达标)排入河中。

建议:合理掌握进入古城的游客量,将游客接待转向新城区,渐渐实现古城“外住内游”;严格执行污水达标排放,掌握生活污水直接向河中排放,兴建污水排放管网;兴建污水处理设施,提高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10.(10分)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A处为水库,是B城市的唯一水源,C处为山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应实行什么措施来爱护B城市的水源?

(2)某企业拟在C处山坡上开拓采石场,指出其可能对该处造成的生态破坏。

解析:该题考查水源爱护措施及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难度中等,主要考查猎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