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药资源概况_第1页
河南省中药资源概况_第2页
河南省中药资源概况_第3页
河南省中药资源概况_第4页
河南省中药资源概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河南省中药资源概况【摘要】河南是悠久中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传统的中药材生产大省,中药种类和储量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河南适宜的环境生长了众多的药物,有植物,动物以及矿物,河南省的药物资源自古就非常多,随着时代的发展,药物的种植也在大规模的扩张。目前中药材的产量、人工栽培种植面积均居全国前三位。药物的利用也愈来愈广。【关键词】中药资源河南基地目录一、河南十大中药材种植基地TOC\o"1-5"\h\z(―)焦作市四大怀药种植基地(含武陟、温县)51•怀地黄52•怀牛膝53•怀山药54•怀菊花5(二)南阳市优质药材种植基地(含西峡、南召、方城、唐河)1•西峡县山茱萸种植基地52•南召县辛夷种植基地63•方城县裕丹参种植基地64•唐河县栀子种植基地6(三)济源市冬凌草种植基地7(四)封丘县金银花种植基地7(五)确山县中药材种植基地7(六)禹州市中药材种植基地8(七)汝阳县杜仲种植基地8(八)嵩县柴胡种植基地8(九)卢氏县连翘基地8(十)辉县山楂种植基地9二、河南山区中药分布表…………………9三、河南药材分布图10四、河南药材分布表…………10五、河南其它中药材种植现状(―)驻马店药材11(二)洛阳药材111•栾川药材11(1)栾川菖蒲11(2)栾川卢氏天麻11(3)栾川白符予11(4)栾川党参12(5)栾川人工牛黄12(三)新乡药材12

1•延津县药材122•卫辉市红花123•原阳县金银花12信阳药材121•息县半夏122•新县银杏133•商城药材13商茯苓13商天麻13(3)商桔梗134•淮滨猫爪草145•淮滨芡实14三门峡141.灵宝杜仲1414142•卢氏县药材14143•渑池县药材南阳药材151.桐柏回龙乡夏枯草152•邓州麦冬153•平县杜仲154•天麻种植基地155•内乡县药材15(1)内乡山茱萸15(2)黄姜种植基地16(七)平顶山药材171•汝州药材基地172•鲁山辛夷花17(八)周口药材171•周口药材概述172•郸城药材17(1)郸城薄荷17(2)郸城药材基地17(九)安阳药材171•茶店乡172•汤阴药材17(十)鹤壁药材171•林果中药材种植基地172•金银花17(十一)濮阳药材17六.河南中医学院药材种植基地………………18七.河南自然药物资源(一)药用植物18(二)药用动物20(三)药用矿物20一、河南十大中药材基地(一)四大怀药种植基地产地:焦作(武陟、温县、孟州)四大怀药”(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怀菊花)为河南产名贵地药材,在焦作地区已有三千年的种植历史。自公元前734年封建诸侯卫桓公以怀山药为贡品进献周王室起,直至清朝末年,四大怀药一直作为贡品进献历代王朝。怀药的药性及保健值极佳,为历代中药典籍所称道。目前怀药畅销,怀药的种植规模也在扩大,河南怀药资源丰富质量上乘。地黄利用现状:地黄是大宗常用药材之一,年销量约1000万kg,商品来源于栽培,栽培成本较低,价格大起大落。已研究开发的保健食品有含地黄的清凉滋补饮料地黄精、地黄茶,鲜地黄腌制的十香地黄菜、地黄罐头等。地黄刺激性小,含多种营养成分及抗菌消炎作用,可制成幼儿药物沐浴液、洁肤液,成人洗发香波、止痒头油等。地黄鲜叶梓醇含量比鲜根高,很有开发价值。2•怀牛膝利用现状:年需量100万〜130万kg,人工栽培能够满足需求,但怀牛膝栽培面积受价格影响较大。3•怀山药利用现状:山药为药食两用植物,药用量约600万kg,产量很大,主要作为蔬菜和淀粉食用。山药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等功效,补益效果好,在保健食品开发方面前景良好。4•怀菊花利用现状:怀菊花是四大怀药之一,以河南焦作的最为有名,颇受大众青睐怀菊花,花、叶、茎皆可入药。古代医学认为,怀菊花得天地之清气,含金水之精英,饱经露霜、备受四气、善清上焦邪热、疏风解毒,清肝明目,安肠胃,调四肢,解渴消毒。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益寿。焦作市怀菊花的品种主要有怀菊花1号(小黄菊)、怀菊花2号(小白菊)和怀菊花3号(茶菊)三个品种。目前,焦作市的温县、武陟县、孟州市、沁阳市、博爱县、修武县60个乡镇、590个行政村、40多万人围绕怀药产业搞种植、加工、经销,有2000多人长年住在广州经销怀药,依靠怀药走上了致富道路。(二)南阳市优质药材种植基地(西峡、南召、方城、唐河)1.西峡山茱萸种植基地山茱萸主产于伏牛山区,尤以西峡产量大、品质佳。西峡山茱萸种植历史上百年,早在宋代就有“茂林修行地,桐漆茱萸乡”的美誉。近年来,山茱萸基地得到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全县山茱萸总面积达22万亩,挂果13万亩,年产量1800吨,占全国山茱萸年总产量的1/2,河南山茱萸年总产量的2/3,山茱萸规模、产量、产值均居全国第一。1999年、2001年西峡产山茱萸被评为世博会优质产品,西峡县被国家林业局定为“名优特经济林--山茱萸之乡”,西峡山茱萸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际地理标志产品”2003年,西峡22万亩山茱萸药材基地通过GAP认证,既是全国第一个山茱萸GAP基地,也是全国首批、河南首家GAP中药材基地。南召辛夷种植基地南召辛夷甲天下。南召是辛夷的原生地,全国辛夷的主产区,县内中低山区均有分布。根据史料记载,南召县元末明初就产辛夷万余公斤,至今仍保留500年以上的辛夷天然植物群落。目前全县种植面积10万亩310万株,其中处于盛果期的3万亩100万株,年产干药2000吨,并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占全省产量的80%,全国产量的40%,种植规模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现在,南召辛夷种植基本实现了布局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管理规范化、质量标准化格局。辛夷种植面积大、产量高、质量好,2000年3月,南召县被国家林业局首批命名为“中国名优特经济林辛夷之乡”。同年10月,又被国家科技部和河南省政府确定为“绿色道地中药材种植辛夷基地县”。方城县裕丹参种植基地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宜,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出了种类繁多的中药材。据调查,方城县县共有中草药380余种,素有天然药库之称。裕丹参以其品质上乘、疗效显著等优点,成为这座天然药库中的一支奇葩。2001年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中国名牌产品”;2003年9月通过河南省无公害中药材生产基地认证;2003年9月通过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认证。据史料记载,方城丹参己有2000多年历史,早在汉代已被医圣张仲景誉为“丹参之首”。该县按照中药材GAP标准和《裕丹参仿野生栽培技术规程》建立种苗基地500亩,种植裕丹参3万亩,封山育参15万亩,使裕丹参产业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之路。唐河栀子种植基地唐河县地处南阳盆地与桐柏山余脉交接地带,气候温和,适宜栀子生长。人工栽培栀子古已有之,久盛不衰。栀子药材质量道地,药效上佳,被历代医家冠以“唐栀子”之美誉。唐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栀子开发,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围绕山区资源优势,调整农村经济结构,集中连片建设栀子基地。截至目前,共建造栀子林10万亩,平均亩产达到300公斤,产品销往全国各大药材市场和东南亚国家,备受青睐。2005年获得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成为道地药材原产地。(三)济源市冬凌草种植基地冬凌草“绒面四棱,开粉紫花”,因“每至霜降,叶茎上挂满薄如蝉翼的冰凌,遇阳光不化,遭风沙不落”而得名。冬凌草主要生长在河南济源太行山、王屋山海拔200米至1000米的壤土或沙壤土中。2001年以来,济源市政府、济世药业和河南中医学院联合开展了“十五”国家重点科研计划:冬凌草规范化种植课题研究,制定了“冬凌草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0P)”,并且在2004年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验收。2004年,济源市“冬凌草有机栽培标准化及其加工技术研究”被列入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这些措施对进一步提高济源冬凌草的产量和质量、规范冬凌草的生产加工及销售、促进济源冬凌草种植规范化与药材交易以及中成药生产等方面具有的特殊优势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四)封丘县金银花种植基地封丘县栽培金银花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封丘古属魏地,西晋《博物志》有“魏地人家场圃所种,藤生,凌冬不凋”之说。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也有“忍冬在处有之,封丘较佳”的字句。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医药公司确定封丘为全国金银花生产基地;90年代,封丘成为金陵药业、哈药二厂等国内知名大型制药企业的药源基地。2003年3月,封丘金银花荣获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原产地标记注册证,从此使封丘金银花在世贸组织成员国内受到知识产权级的保护。封丘金银花人工大田种植面积最大,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管理技术最好,品质最优,效益最佳已成为全国金银花生产第一县。到目前为止,封丘金银花种植面积已经达到30万亩,年产干花1000多万公斤,占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通过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产品也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金银花利用现状:金银花清热解毒,为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商品来自栽培品,年消费量600万〜700万kg,金银花的茎、叶均含有绿原酸、异绿原酸等,可代替花蕾,大量用作于食品、饮料及化工原料,促进了金银花资源的开发。金银花是消暑解热的佳品,可制作清凉饮料与糖果,产品有忍冬可乐、银花汽水、银花啤酒及银花糖果。此外金银花还是食品添加剂以及忍冬花牙膏、金银花痱子水等日用品的原料。(五)确山县中药材种植基地目前,河南省确山县已成为我国中药材徐长卿种植大县,该县瓦岗、石滚河等山区乡镇的徐长卿种植面积占全国种植面积的7%左右。近年,确山县的几个山区乡镇积极引种徐长卿,如今年种植面积已发展到700亩左右,每亩年收入达万元。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境内山地、河滩面积广,桔梗、丹参、半枝莲、白花蛇草、徐长卿等野生中药材达335种。这里的群众种植中药材历史悠久,远在明清时期此地就药商云集。在调查论证的基础上,该县及时调整结构,确定了以发展穿心莲、白花蛇草、徐长卿、半枝莲为主和适度发展白芷、射干、红花、麦冬等中药材,同时推广丹参、玄参、柴胡、穿心莲等30多个药材品种,初步形成了以竹沟、瓦岗、石滚河等乡镇为中心的中药材连片种植基地,并向全县发展延伸。(六)禹州禹南星、杭白菊生产基地禹州历史上是全国的药材集散地,现在又有国家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素有“药都”之称。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加工炮制技术精良,有“药不经禹州不香,药经禹州倍生香”的美誉。禹州中药资源丰富,道地药材种类多,农民有中药材种植、加工的传统,中药产业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禹白芷、禹漏芦、禹白附(子)、禹南星(虎掌半夏)等为禹州道地药材。禹州市经过认真规划,强力实施,目前已经建成标准化种植基地25个。基地建设带动了加工制药企业的发展和中药材专业市场的繁荣,全市加工制药企业星罗棋布,产值达2亿多元;经营商户500多家,年成交额10亿元以上。(七)汝阳杜仲种植基地杜仲,别名思仙、思仲、丝棉皮,属杜仲科落叶乔木,是我国特有树种之一,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压等作用,其药用价值之高,用途之广被誉为“植物黄金”。林业部杜仲“一优双高”示范基地项目在汝阳县实施后,1996年被确定为国家级杜仲基地县。截至目前,全县杜仲面积已达到17.8万亩,总产量达到3404万吨,总产值达到4727.8万元,使杜仲真正成为一项富县、富民的支柱产业。(八)嵩县柴胡种植基地嵩县地处亚热带和温带交界处,山高林密,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适合柴胡生长。近年来,全县柴胡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年产量15万公斤,因该县柴胡产量高、质量好、疗效佳、销路广,被人们誉为“中国柴胡之王”。随着柴胡及其制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需求,嵩县率先在全国开展柴胡野生变家种试验,从1980年开始,经过3年的试种和种质繁育,于1983年试验成功,申请注册了“小嵩洲”商标,该科研项目获洛阳市科技成果一等奖,1987年获国家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九)卢氏连翘种植基地卢氏连翘多年来一直作为道地药材为医宗、药家所钟爱。连翘为卢氏县中药材名产,为道地大宗药材,国内行销20多个省市和港、澳特区,外贸出口到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卢氏连翘每年产量占全国连翘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为统一规范卢氏连翘的生产技术,卢氏县成立了中药材生产管理办公室,建起了专业市场,并在大力开展野生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全面推广标准化、规范化的中药材人工种植。并建立了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卢氏连翘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按标准化要求进行卢氏连翘的可控生产。同时,该县加大政府资金投入,每年投入50万元,作为卢氏连翘示范基地建设和野生连翘清坡的专项资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4年批准对“卢氏连翘”实施原产地域保护。(十)辉县山楂种植基地辉县山楂种植始于清朝康熙年间,是我国五大山楂产地之一。辉县市山楂产量居河南之首,已有350多年的栽种历史。辉县山楂具有果实浑圆、果色鲜红、果面光泽、果点突出等典型特征,适宜鲜食以及做医药制品和深加工制品,有机酸、钙、山楂黄酮类含量均高于同类产品,山楂及其制品远销我国20多个省市及东南亚国际市场。山楂种植范围包括辉县市薄壁、上八里、黄水、南村、沙窑、南寨6个乡镇、80个行政村,区域总面积650平方公里,适宜山楂种植面积15000公顷,年总产量达18万吨二、河南山区中药分布表古黄河河道淤积区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怀菊花。太行山区山茱萸,丹参,冬凌草,山楂伏牛山区山茱萸,杜仲,天麻,麦冬,百合,桔梗,怀菊花淮河一大别山区猫爪草,半夏,商茯苓,灵芝,百合豫东平原白勺,薄何,户根,浦黄,白止伏牛山余脉与豫东平原的过渡区密银花,红花,禹白附,禹南星,禹白芷,禹韭,禹州漏芦三、河南药材分布图*也药逢翘皂剌s、盘坏牛膝4生逊會全银花理书IrlLi五咳■-—-•葛根*也药逢翘皂剌s、盘坏牛膝4生逊會全银花理书IrlLi五咳■-—-•葛根乜还不擠行社忡生芦巴子心.化备谿半讎•匕{耳察凍明»香圖h匕白花竝舌吓!'箕危爪草E0ir辛亜花四、河南药材分布表山药武陟、博爱、孟县山茱萸南阳、嵩县、济源、巩县山五味子鲁山、商城、新县、西峡、内乡天花粉商丘、安阳、洛阳天南星禹县、长葛水防风新乡、孟县、辉县、登封、荣阳生地温县、博爱、武陟、孟县白及灵宝、栾川红花沁阳县、温县全蝎禹县、鹿邑、南阳、洛阳、许昌、新乡、安阳何首乌嵩县、卢氏补骨脂商丘、新乡、博爱、怀庆、信阳怀牛膝武陟、孟县、博爱、温县、沁阳县连翘灵宝、伊阳、沁阳、辉县、嵩县刺猬皮濮阳金银花密县、禹县禹白附禹县、长葛茯苓商水、新县、固始射干信阳、南阳菊花武陟、温县款冬花洛宁县、嵩县琥珀南阳、西峡五、河南其它中药材种植现状(一)驻马店药材驻马店市驿城区发展入社农户50余户,建有白桃、豌豆角、中药材、香椿叶4个种植基地,种植总面积1万多亩,带动农户1000多户,年可助农增收100多万元。(二)洛阳药材2003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50.2万亩,药材产量4.10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1%和24%。分品种看,杜仲11.9万亩、桔梗种植面积25.7亩、山萸肉18.2万亩、天麻1.3万亩、柴胡5.8万亩、二花1.9万亩、丹参1.3万亩、黄姜2.8万亩等。嵩县的“嵩胡”驰名中外,是柴胡中的上品,该县柴胡种植面积3.8万亩,占全市柴胡总面积的65.5%。栾川县境内种有多种药材,据不完全统计,有近千个品种(包括野生药材品种),素有天然大药库之称。栾川药材(1)栾川菖蒲:栾川县深山林丛中多有出产,药农采挖历史悠久,为河南省主要产地,但生长缓慢,一年只生长一节,小满前后18天采挖。栾川菖蒲色褐黄,质量佳,列为细药,畅销各省。1965年收购量曾达1.6万公斤,现收购量下降,生长缓慢,人工栽培者不多。(2)栾川卢氏天麻:建国后产量和收购量均居全省首位,常年收购量3000公斤左右,最高年收购4000余公斤。由于质优药效高,很受南方各省欢迎。1983年广交会、1984年河南百泉和江西省樟树全国医药交流会上,各地指名选购卢氏天麻,价值高于四川、汉中等地的产品。1963年狮子坪药农开始人工试种天麻。全省天麻主要产区还有栾川、西峡等山区。栾川亦有许多农民人工种植天麻,产量举全省之冠,被誉为“天麻之乡”。(3)栾川白符予:1970年前年产量在2万公斤左右,1979年经前县多点发展,1981年收购量达17.7万公斤。所发展的家种白附子,经化验符合国家药典规定,色白、个大、粉足、质佳、药用疗效高。栾川县已发展成为河南省白附子重点产区。(4)栾川党参:建国后县医药部门先后引进山西上党党参籽在县境内的高寒地区三川、冷水、叫河试种成功。经化验,符合国家药典规定标准,含义葡萄糖、蔗糖率高,嚼之无渣且高产。1976年收购量达22万公斤,产量占全省第一位。1984年种7000多亩,产量50万公斤,为栾川大宗名产药材。(5)栾川人工种植特大牛黄:牛黄多结生在瘦弱的牛胆囊内,自然生成极其鲜见。1981年5月县医药公司、县科委对全县35头牛进行人工种植牛黄实验,1982年从1头牛中去除牛黄3克,人工种植牛黄成功。(三)新乡药材延津县延寿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3000多户,板蓝根、红花、半夏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5000多亩,亩均为农户创收5000多元,带动该县及周边农户依靠中药材种植走上了致富路卫辉红花2011年11月,卫红花种子成功搭载神州8号进行太空育种,实现了卫辉市太空育种零的突破,使红花品种得到改良创新,提升了品质和产量。卫红花在卫辉市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历史上卫辉府的红花、怀庆府的菊花、彰德府的棉花被誉为“豫北三花”,所以卫辉市的红花被誉为“卫红花”,是河南省历史悠久的名优特产,以其“量高质佳、蕊长色红、手抓油润、劲攥不折、药香扑鼻”的特征,仅次于“藏红花”而驰名全国,并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卫红花”是中国道地中药材。原阳金银花金银花(又名忍冬花,二花)是国家二类贵重药材,花、蕾、叶均能入药。全国金银花属河南,河南金银花又属原阳所产之质量最佳,数量最大,原阳金银花种植已有数百年的历史。1983年被列为全国生产基地县。“原阳一号”等优质花已走出国门,远销海外,主要分布在封丘、原阳两县,延津、新乡县也有种植。1982年封丘、原阳两县已被确定为全国生产基地,1983年经有关专家鉴定,新乡市金银花引种栽培技术为全国首创,荣获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国家医药局二等奖。2003年元旦,封丘县金银花顺利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标记注册认定,已建立GAP生产基地5万亩。(四)信阳药材息半夏息半夏是息县独有的优良中药材品种,医药、医疗界对息县所产半夏极为推崇,为了将它区别于另外产品,特意在半夏二字之前冠—“息”字,称为“息半夏”,以示对它的青睐。1914年3月,在旧金山举办万国商品博览会上,息半夏因其个大、粉足、品质优良、疗效显著广受外商欢迎。息半夏以淮河、闾河沿岸出产的品质为最佳,通过大量临床试验和药理检测,9克息半夏相当于外地半夏15克药效。多年来,息半夏以质量地道,信誉卓著而驰名中外,在同类药材中被视为珍品。新县银杏新县位于大别山区,有2000多年的银杏种植历史,素有“银杏之乡”的美誉。当地政府抓住这一资源优势,开展了以银杏为突破口的“万亩银杏基地工程”。新县共建成5个银杏示范区、50个示范点,绿化村庄532个,绿化130公里,初步构成集食用、药用、饮用、材用于一体的银杏产业化框架。河南省新县地理位置独特,四季宜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银杏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其品质、产量均居河南省之冠,其中当地的银杏种植区域是全国四大银杏基地之一,新县全县银杏面积已发展到2.8万亩,1089万株,其中,百年以上的银杏古树4150株。年银杏果产量达50万公斤,银杏叶产量150万公斤,果、叶产量均占河南省总产量的80%以上。商城茯苓商城县有大量的野生茯苓,主要寄生在马尾松等松树的根际,人工栽培于窖在地下的松木(椴木或树兜)上。茯苓主要的寄生源马尾松占林地总面积的71.8%,达到68万亩。适宜的生态、良好的气候条件、肥沃的森林土壤,造就了商茯苓优良地道的品质,加上丰富地野生和人工栽培茯苓资源,使得商城县成为河南省的茯苓生产基地,并且是全国茯苓主产区之一。商城茯苓以其优异的品质,精细的加工,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特色,在国内外市场久负盛名,“茯荟之乡”的美名越传越广。商天麻天麻,别名赤箭,属兰科天麻属植物。商城从1970年开始探索天麻的人工培植技术,不久取得成功,到1981年发展天麻的人工栽培面积1.5万平方米(2尺长的菌材5根摆放1平方米)。随着栽培经验的不断积累,全县栽培面积有了很大的发展,单位面积产量也有明显提高,年产天麻药材10万公斤以上。野生商天麻主产于大别山主峰金刚台附近的深山区。商桔梗商城桔梗根肥大肉质,切片断面纹理清晰,呈白色或淡黄色,宛若菊花,是谓“菊花心”。1986年被国家医药管理局列为第一批对外保密名种,被誉为“商桔梗”。商城县所产的桔梗不但具有“龙头凤尾菊花心”的优良品质,并且本县境内桔梗资源非常丰富,生产历史悠长,最高年产量可达70万斤。1969年,商城县桔梗野生变家种试验获得成功,首开了全国人工栽培桔梗新纪录。经过不断总结提高,扩大商桔梗种植,形成了大面积生产,提供了大量商品药材,弥补了野生资源的不足。1983年,商城县桔梗留存面积2000余亩,桔梗收购量稳定在30万斤左右。商桔梗的发展,已逐步走上了一条野生种保纯、栽培面积扩大、加工层次提高、种植逐步规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随着桔梗开发的多元化,桔梗全草都被派上了用场,传统的桔梗也由医用向医膳、食用、野菜、保健品、滋补品和旅游产品等方向发展,鲜食桔梗更是被称作是“大别山的人参”。淮滨猫爪草猫爪草是一种中药材,属毛茛科植物,猫爪草又叫“三散草”因其块根酷似猫爪而得名。猫爪草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对治疗结核病、疟疾有独特疗效。上个世纪90年代,淮滨县王家岗乡率先建立了猫爪草基地,猫爪草亦从野生变成人工栽培。由上个世纪末4000亩扩大到2008年1.6万亩,主要分布在王家岗乡的毛庄、李营、武村、种植、四河等村,谷堆乡的赵湾、杜营、符营,邓湾乡的陈台、小集栏杆镇的东乡、半坡等村也有零星种植。从事猫爪草采集的农户有9000多户,人口3.5万人。当地有猫爪草交易市场5处,从事经营商户100余户,成为国内最大的猫爪草生产基地。淮滨芡实淮滨芡实,俗称“鸡头菱”。生于池、沼、沟、塘、湖泊中,其种仁、根部皆可入药,性平味甘涩,具有益精、补脾、止泻功能,淮滨县全境均有,主产淮河以南的张庄、期思、王店等乡。其药用在淮滨由来以久。建国前各药店收购,加工供配方使用,小部分外销。(五)三门峡药材灵宝杜仲灵宝杜仲产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中国是现存杜仲资源的唯一原产地,杜仲资源量占全世界的99.9%以上。灵宝杜仲栽植历史悠久,于2006年被确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目前灵宝杜仲基地已发展5万余亩,拥有亚洲最大的人工种植良种杜仲生态园基地。卢氏县药材三门峡市卢氏县地处黄河、长江分山岭南北两麓,境内千山起伏,万壑纵横,河流遍布,为深山地区,适宜各类中药材生长和繁育,是全国十大中药材生产基地之一。该县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木本药材以连翘为主的野生资源30万亩,年产量300万公斤;杜仲0.5万亩,年产量75万公斤;山茱萸1.5万亩,年产量500万公斤;辛夷0.02万亩,年产量1.2万公斤。其中,卢氏的连翘以质优量大闻名遐迩,被国家确定为原产地域重点保护产品。渑池县药材三门峡市渑池县利用当地资源优势,积极开发花卉药材项目,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渑池县南村乡南村玫瑰园,以玫瑰观赏、玫瑰洗浴、玫瑰产品展销等为主体的玫瑰产业化发展模式已初具雏形。目前该项目种植面积达2000亩,连片种植面积位居世界第一。(六)南阳药材1.桐柏县药材回龙乡夏枯草其果穗即夏枯球,入药,味苦、辛,性寒,归肝、胆经,具有清肝火、散瘀结等功效,用药历史2000年以上。除夏枯草外,回龙乡还种植有生地、桔梗、半枝莲、玄参等中药材。山中无闲草,遍地皆灵药”,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让回龙乡成为“天然药库”,境内一直有野生夏枯草的存在。2003年,该乡将杨集村、汪大庄村作为试点,从山上移栽夏枯草种子,鼓励农户大面积种植。2004年发现,回龙乡夏枯草不仅产量高、药质好、价格高,且抗病能力强、易管理。野生夏枯草移栽技术很快在全乡得到推广。目前,回龙乡已发展夏枯草种植达两万多亩,且全是野生品种。麦冬种植基地:麦冬,别名寸冬、麦门冬和沿阶草等,为百合科沿阶草属植物,以肉质根入药,是一味名贵传统中药材,为养阴生津之要药,泽枯润燥乏上品。邓州市从1963年开始引种,所产麦冬产量高,而且肥大质柔,色泽黄白,气味香甜,药用成份含量高,疗效确切。到80年代已形成为全国主产区之一,产品畅销全国并有出口。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在全国药材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位置,被誉为邓麦冬。2002年,南阳市确定邓州市为麦冬生产基地县。平县杜仲平县杜仲栽培已有数百年历史。据历史资料考查,唐代在距县城东北25里的菩提寺建寺绿化时,就栽植有杜仲。据1983年林业资源调查,全县仅有杜仲26万株(墩),年产杜仲1万公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加大了发展力度,1995年发展到1600多万株;产量由1万公斤提高到90多万公斤,年产值由8万余元,骤增到现在的3000多万元。已成为河南省杜仲生产第一县,并跃入全国杜仲六强县行列。天麻种植基地:西峡县现有天麻800万穴,重点分布于西坪镇、重阳乡、丁河镇、五里桥乡、双龙镇、二郎坪乡、太平镇乡、军马河乡、米坪镇、石界河乡、桑坪镇、陈阳乡、寨根乡等13个乡镇。年产量保持在1200万公斤左右。西峡产天麻经国家农业部长春参茸检测中心检验,天麻素含量超法定质量标准5倍多。内乡县药材(1)内乡山茱萸内乡宝天曼景区良好的植被,适宜的气候,孕育了原生山茱萸的生长,山茱萸目前种植面积近20多万亩,年产量150万公斤。仅夏馆镇适宜山萸肉生长的面积达38万亩,年产量30万斤,这里独特的气候使山萸肉单枝挂果多、个大、肉厚、色红。(2)黄姜种植基地内乡县目前黄姜种植面积12万亩,分布在15个乡镇(城关镇除外),280个行政村,均为一年生,2003年平均亩产1210斤/亩,总产72600吨。(七)平顶山药材1.汝州药材汝州市目前牛蒡子、白芷、白术、金银花等中草药种植面积达1万余亩该村已有近500亩的中药材种植面积,今年预计能扩大到2000亩甘草、丹参等中药材2.鲁山辛夷花辛夷花即辛夷树(又称紫玉兰)之花蕾,是名贵中药材材,鲁山县为平顶山的主产区,主要产于鸡冢、四棵树、下汤、熊背、赵村等乡。其色黄白,外壳长满磷毛,芳香浓郁,对鼻炎、感冒、头痛等病疗效显著。辛夷油可熏茶、制化妆品等花园沟村共180户、830多口人,辛夷树有20多万株,其中,树龄在300年以上的有30多棵。初春季节,漫山遍野都是辛夷花,香飘数里。(八)周口药材1.周口药材概述周口市野生中药材主要品种有蒲公英、紫花地丁、车前草、败酱草、旱莲草、马弁草、透骨草、益母草、苍耳子、白蒺藜、紫苏、青蒿、黄蒿、葶苈子、扁蓄、蛇床子、地肤子、香附、马齿苋、地骨皮、锦葵、白茅根、褚实子、兔丝子等215种。周口市传统种植和引种栽培的药材品种有:板兰根、白术、红花、银花、党参、丹参、菊花、玄胡、桑皮、杜仲、黄柏、合欢皮、槐米、白芍、玄参、薏苡仁生地、芸苔子、芦笋、白芷、麦冬、天冬、莱菔子、北沙参、桔梗、天花粉、白扁豆、丹皮、天南星等167种。开发的动物药材主要品种有:土元、龟板、鳖甲、地龙、蜂蜜、蜂房、驴皮、全虫、蝉蜕、蟾蜍、鸡内金、牛黄等117种。另外,还有一些家种、野生兼有的药材品种:血参、前胡、土元、半夏、南星、地骨皮、泽兰地龙、全虫、鳖甲、紫苑、薄荷、菊花、天花粉、二丑、地黄等。2.郸城药材(1)郸城薄荷薄荷药用量不大,而生产薄荷脑、油用量很大,全国年产总量约3000万〜4000万kg,年产薄荷脑、油20万〜30万kg,仅约10%作为传统中药用。薄荷具清凉香气,有散风热、清头目的作用,可用来制作防晒润肤露、肤净露、花露水、洗发香波、驱臭露等化妆品。从新鲜茎叶中提取的薄荷油和薄荷脑可作芳香剂、调味剂及驱风药,是生产牙膏、糖果、饮料、化妆品的重要原料。(2)郸城药材基地基地拥有1000余亩,种植药材有丹参、白术、知母、防风、牛蒡子、地黄、板蓝根等品种。种植基地位于新昌县羽林街道三合村,面积600亩,无污染、环境优雅,交通便利。(九)安阳药材1.茶店乡药材茶店乡连续三年被安阳市评为“中药材特色产业乡”。2013年茶店乡立足乡情,因地制宜,明确了“东山菊花千亩方、西山黄芩万亩区”的中药材产业规划。共投资1000万元,在胡家沟、张大郊、小坡等村种植菊花5300亩,形成东山“黄金走廊”菊花基地。在李家庄、小碾、元家口、茶店等村种植黄芩8000亩,该乡充分发挥药材协会的作用,申报注册了“太行菊”产品商标,使全乡中药材走出自己的品牌。2.汤阴药材目前,已有汤阴、内黄、浚县等地800多家农户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有3000余亩。今年,该合作社还新建了900多亩林药间作示范田,栽种山楂、桃树、黄梨等果木3万多棵,每年能实现产值5000多万元,净利润3000多万元。目前,汤阴县已经形成中药材种植基地10000亩左右。其中,伏道镇就发展规模化中药材种植4500亩,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发展中药材种植3000余人。(十)鹤壁药材1.林果中药材基地鹤壁鹤山区五岩山是药王孙思邈隐居地,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适宜种植中药材,且当地村民早有种植中草药的良好传统。2011年,鹤山区林业局通过招商引资,积极建设5万亩林果中药材基地(林药立体种植),大力发展林产经济。该区已建立东头林药间作立体种植示范区537亩,其中栽植山楂、核桃、葡萄、海棠等苗木3.4万余株,牡丹、芍药、丹参、白芍、桔梗等80万余株,该项目实施带动了张家沟、韩林涧、王马庄、大吕寨、南街村与该公司签约采取林药种植6800亩,年内发展中药材种植将达到1万亩。2.金银花鹤壁微是金银花合作社充分利用“中国金银花之乡”的地域资源优势,以其严谨的科研态度,丰富的科技理论、实践和经验,形成了金银花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体系。合作社建有优质金银花基地1000多亩,畅销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为西北大开发和退耕还林做出了巨大贡献。鹤壁市鹤山区微是金银花专业合作社毗邻中国“金银花之乡”封丘,东临京港澳高速公路,西跨京广铁路,位于大唐药王孙思邈曾隐居之地--五岩山脚下,山清水秀,环境优雅,交通便捷,为无污染山区。(十一)濮阳市金银花河南省濮阳县金银花种植基地是金银花(俗称二花)等产品专业生产加工的集

体合资企业,公司总部设在河南省濮阳县八公桥镇,总种植面积有2000多亩。六、河南中医学院药材种植基地冬凌草栽培技术普及推广陈随清紫丹参GMP标准化种植董成明确山县留庄镇中药材种植基地谢新年辉县市连翘及连翘页综合利用与示范推广王宪玲中药材、药用菌饮片加工谢新年中药材黄姜增产与质量提高技术谢新年黄姜深加工技术研究谢新年尹集镇中草药基地建设谢新年无公害菊花管理技术培训张振凌曷根种植技术贾玉梅山茱萸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规模开发陈穗清温县怀草堂怀药专业合作社耿新生中药材无公害种植技术韦大文中药材综合种植董成明杜仲基地丰产园建设董成明紫丹参GMP标准化种植技术示范推广董成明地黄规模化种植基地优化升级及系列产品综合开发研究冯卫生河南省四大怀药、金银花、连翘规范化种植及深加工耿新生七、河南自然药物资源(一)药用植物中华卷柏、岩柏、究州卷柏、伏地卷柏、节节草、木贼、问荆、犬问荆、瓶儿小草、狭叶瓶儿小草、阴地蕨、勁直阴地蕨、紫琪、海金沙、芒萁、鹿角菜、金毛狗、乌蕨、肾蕨、毛蕨、半边旗、蜈蚣草、井栏草、猪毛草、大叶井口边草、野鸡藤、金丝草、伸筋草、团羽铁线蕨、铁线蕨、凤丫蕨、普通凤丫蕨、乳头凤丫蕨、华中介蕨、单叶双盖蕨、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