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及计算机网络防雷措施随着电力系统容量的增加和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电系统的众多县级电力局已使用了相当数量的计算机、 RTU和其他微电子设备。这些微电子器件的工作电压仅几伏,传递信息的电流小至微安级,极易受雷电流产生的瞬变电磁场干扰,甚至损坏。而微电子器件中 TTL数字电路的抗冲击能力最弱, 10V、30ns脉宽的冲击电压就可使 TTL电路损坏。1、雷电流入侵途径。雷电可以通过电磁感应、沿电力线和通信线等侵入微电子系统。约有25%的雷电流会通过电力线侵入,约有 5%的雷电流会通过通信电缆侵入,约有 50%的雷电流会通过接地系统分流,约有 20%的雷电流会通过水管、天然气管分流人地,当然这些金属管必须接地良好。2、主要防雷措施。①尽量降低侵入电源的过电压。在电力线上分区加装避雷器,通过多级避雷措施后可将侵入设备的残压限制到一个合理水平。如在变压器低压侧加装通流容量大于 40kA的三相电源避雷箱,在进入机房的配电柜处加装中等容量的三相电源避雷箱,最后在计算机等网络设备处就近加装单相电源避雷箱。所有的避雷器都最好加装在防雷区的交界处,并应就近与该区等电位接地排相连。对于电源,具体防雷方法可采用四级保护。第一级用三极气体放电管将大的雷电流限制到后续保护系统可允许的范围;第二级用限流模块;第三极用压敏电阻;第四级用TVS管,使输出的钳位电压达到规定的要求。利用上述四级保护后,UPS或被保护电源一般不会因雷击而损坏。TVS管的显著特点为:响应速度快,瞬时吸收功率大,漏电流小,击穿电压偏差小,钳位电压较易控制, 体积小等。它对保护装置免遭静电、雷电、操作过电压、断路器电弧重燃等各种电磁波干扰十分有效,是微电子设备过电压保护的首选器件。②在信息传输线上采取防雷措施。信息传输线的雷电防护原理与电源线是基本相同的,只不过通过信息传输线的雷电流和工作电流均较小,这样放电器、耦合阻抗的体积都较小,可以在一个避雷器内实现多级防雷措施。另外无线传输网络的天线工作在变电房区,电磁环境恶劣,应加装天线避雷器。目前避雷器的动作电压为 7~220V。③采取合理的接地网和屏蔽。应尽量利用建筑物的钢筋框架形成环形接地网,以减小雷电电磁干扰,同时能有效地分流雷电流,减轻线路避雷器的负担。如果配电房距机房不足30m,应将配电房的地网与机房地网相连。所有从室外进入的金属导体应在进人防雷区的交界处就近直接接地,不能直接接地的导体应通过避雷器接地,电力、通信电缆应穿金属管并埋地进入机房,穿管埋地的距离应大于10m。金属管两端应良好接地。室内设备的金属部分应可靠接地,所有的接地必须接在同一个接地基准点上,以保证室内设备不会因为地电位升高而产生电位差。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越小,过电压值越低。因此,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降低接地电阻值,其具体要求如下:通信调度楼,接地电阻为1~5Ω;通信站,5~10Ω;独立避雷针,10~30Ω;配电变压器,小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支架租赁协议
- 人才引进履约管理办法
- 医院绿化苗圃施工合同
- 数据中心供电施工合同模板
- 砌体工程节能减排协议
- 高一语文下学期工作计划8篇
- 2024年度烟台至上海冷冻货物配送协议
- 餐厅租赁合同模板
- 员工晋升提名协议
- 企业员工通勤私家车租赁协议
- 浮动码头施工方案
- Poka-Yoke防错技术(完整版)
- 保安交接班记录表(2)
- 神明—EZflame火焰检测系统
- 个人简历求职简历课件.ppt
- 2018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在母语的屋檐下
- 新青岛版五四制2021-2022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指导
- 小学四年级音乐课程标准
- 民用机场竣工验收质量评定标准
- 双向细目表和单元测试卷及组卷说明
- 离子色谱法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