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标: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扩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两汉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重点:两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的巩固措施难点:两汉衰亡的历史原因汉高祖刘邦,在位时间:BC202-BC194汉文帝刘恒,在位时间:BC180-BC157汉景帝刘启,在位时间:BC157年—BC141年汉武帝刘彻,在位时间:BC141年—BC87年新朝开国皇帝王莽,在位:AC9-AC23东汉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在位时间:AC25—AC57西汉时期东汉时期两个时期、两种治国思想、两个治世文景之治课时预览时空坐标9年25年220年曹丕灭汉光武中兴武帝强盛独尊儒术西汉灭亡王莽篡汉公元前202年
一条主线: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东汉中期以后党锢之祸豪强兴起军阀割据重现大一统——西汉建立巩固大一统——西汉强盛延续大一统——东汉兴衰回望大一统——两汉文化四大隐患:刘邦建汉黄老思想第4课西汉和东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四大内容:王国问题、匈奴问题、外戚宦官专权、豪强地主势力强大史记书影汉书书影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初,统治者面临怎样的国家局势?时空观念刘邦建立西汉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刘秀建立东汉西汉新朝东汉曹丕称帝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公元25年公元220年黄老之学以早期道家学派(黄帝和老子)为基础,糅合其他各派形成的学说,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地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汉初三帝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西汉建立时间:公元前202年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建立者:刘邦【汉高祖】思考:面对这种残破局面,汉初施政者的统治方针如何调整,结果如何?1、西汉建立之初的社会环境2、汉初的施政方针
社会满目疮痍,社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经济凋敝,百姓流离失所,物价飞涨治国思想:黄老之学,无为而治经济政策:与民休息政策政治制度:汉承秦制,有所损益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汉初三帝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2、汉初的施政方针:经济--与民休息政策1)与民休息的具体表现: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材料一:(汉高祖)夏五月,兵皆罢归家。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材料二:(汉文帝)亲率天下农耕、年八十已上,赠米人月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
五月,除肉刑法,语在《刑法志》。
(文帝)作一台,度用百金……废而不为。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帷帐不得文绣。
—《汉书·文帝纪第四》材料三: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班固《汉书》2)与民休息的影响:经济得到了明显恢复和发展,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思考:无为而治在西汉初期的政治建设上有何体现?西汉初期在地方设置什么制度,原因是什么,结果如何?2、汉初的施政方针:政治--“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里。……此外,刘邦为“矫秦县之失策”,还“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可在其封地上“自置吏”、“得赋敛”。
—据樊树志《国史概要》等整理继承:三公九卿、郡县制;
损益:地方:郡国并行制汉初三帝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汉初为什么实行郡国并行制?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汉书·诸侯王表》东方各地特别是楚、齐等地的文化传统仍有很大影响力,东西方文化习俗的差异和冲突明显,为此汉政府在东部封诸侯王,从俗而治;在西部沿用郡县制。刑白马而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史称“白马之盟”)----《史记·吕太后本纪》吸收亡秦孤立之败的教训从俗而治,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确保刘家天下,确保皇位传承稳固因功封王因亲封王壮大自己势力,安抚宗室和功臣的工具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2、汉初的施政方针:政治--“汉承秦制”,有所损益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2、汉初的施政方针:政治--“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损益:地方:郡国并行制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汉书·诸侯王表》刑白马而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史称“白马之盟”)--《史记·吕太后本纪》1)推行“郡国并行制”理由:①吸取秦亡教训;②分封制深入人心;③兑现在争夺天下时对臣将的承诺:2)影响:初期:有利于维护汉的统治后期:七国之乱,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景帝即位后,用大臣晁错削藩之议,削减一些诸侯国的辖地。于是吴、楚、赵、胶西、胶东、济南、淄川七国于景帝三年(前154)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借口发动叛乱,史称“吴楚七国之乱”。
此时西汉国势处于上升时期,社会秩序稳定,七国的分裂活动不得心。汉朝以太尉周亚夫率军平叛,不足三月,七国之乱即被镇压。景帝趁此机会,将王国任用官吏的权力收归朝廷,使诸侯王的势力受到很大削弱。汉初的时代特征汉初三帝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政治:中央丞相位高权重;地方郡国并行制,初期利于巩固政权,后期造成王国问题,削弱了中央集权经济: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但土地兼并加剧,地方豪强膨胀思想:实行黄老之学,无为而治“文景之治”的和平繁荣景象下潜藏着一系列巨大的甚至是颠覆性的风险,其中之一就是“未统一”与“伪统一”
——梅新育《盛世下的“未统一”与“伪统一”》
诸侯势大,王国问题……相权太盛,威胁王权……思想混乱,没有统一……匈奴犯境,边患问题……钱花的太多了……愁啊……无为不再适合社会需要要走向有为政治边疆经济思想推恩令设中朝察举制设刺史用酷吏独尊儒术改革币制盐铁官营均输平准抑制工商北击匈奴经营西域开拓边疆汉武帝刘彻阅读课本“西汉的强盛”,归纳汉武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上采取的措施并分析其影响。二、西汉的强盛: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举措①颁布“推恩令”诸侯王死后,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国部分土地为列侯,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影响: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左官律、附益法、酎金夺爵……“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二、西汉的强盛: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举措(一)政治:1、加强中央集权--①在地方颁布推恩令二、西汉的强盛: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举措(一)政治:1、加强中央集权--②完善监察:地方刺史制度刺史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刺史由丞相派属员分任,秩六百石,但出刺时代表朝廷,故“位卑而权重”。十三部刺史的设立,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白寿彝《中国通史》制度:十三州刺史制度特点:位卑权重职能:监察地方吏治、子弟及豪强。作用: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1.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2.二千石不奉诏书、侵渔白姓3.二千石风厉杀人、怒则任刑4.二千石选署不平5.二千石子弟恃怙荣事、请托所监6.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二、西汉的强盛: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举措(一)政治:1、加强中央集权--③选官制度:察举制
(武帝)於是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习法令,……四曰刚毅多略。”
-《通典卷第十三》
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葛洪《抱朴子•外篇•审举》选拔标准:品行、才能选拔方式:由地方郡国长官或有名望的人在辖区内选取合适的人才举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考核后任命。评价:积—为选士制度开了先河,奠定科举制基础;客观上为朝廷选拔了人才,一定程度上利于吏治清明;前期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
消—后期容易造成权力分散,任人唯亲,被举荐之人的素质得不到保障。察举制程序:地方官举荐→考核→授官(自下而上推选人才)影响:从地方选拔人才,拓展了选拔范围,加强中央集权,但后期,“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被地方世家大族控制选官。二、西汉的强盛: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举措(一)政治:1、加强中央集权--④任用酷吏,严刑峻法
武帝任用大批执法严厉的酷吏,打击地方豪强游侠势力。进一步严密法律,命张汤等制作新的律令。律令合计达359章,死刑法令409条1882事,死罪判例13472件,汉律令规模至此达到顶峰,有“禁网浸密”(《汉书·刑法志》)之称。强化君权,加强中央集权二、西汉的强盛: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举措(一)政治:2、加强君主专制(皇权)--设中朝制度(内外朝制度)皇帝中朝外朝尚书令侍中常侍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有事上报
汉武帝即位后,不拘一格任用人才,提拔一些资历浅、有能力的人,赐给他们侍中、给事中等加官,使其出入宫禁,参与决策,形成“中朝”或称“内朝”
相权削弱,进而加强了皇权二、西汉的强盛: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举措(二)经济:
到了武帝时期,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一方面,经济恢复与发展以后,土地兼并日盛,豪强势力扩大,而商人资本的发展则加剧了这一过程,使社会矛盾激化;另一方面,匈奴也加强了对边境的压力,而对外战争需要的经济基础却由于诸侯王的存在而难以巩固。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实行自由放任的黄老之术就行不通了,必须加强中央集权和改行国家干预政策。
——高德步《中国经济简史》统制经济,扩大财源①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②实行盐铁官营,酒榷③均输平准④征税抑商:算缗告缗二、西汉的强盛: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举措(二)经济:①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②实行盐铁官营,酒榷五铢钱
“故吴,诸侯也,以即山铸钱,富埒liè天子,其后卒以叛逆。
--《史记·平准书》
吴有豫章郡铜山,濞(高祖侄)则招致天下亡命者(任侠所为)盗铸钱,煮海水为盐(商贾所为),以故无赋,国用富饶。
—《史记》影响:①加强了中央对经济的控制,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②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业的发展。桑弘羊二、西汉的强盛: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举措(二)经济:③均输平准;④征税抑商:算缗告缗均输:设均输官,把应由各地输京的物品转运至各地贩卖,既可免除各郡国输送贡物入京的烦难,减轻农民的劳役负担,又可避免贡物在运输中损坏和变质,使国家财政也能增加收入。平准:是国家运用手中掌握的大量物资和经济力量,贵时抛售,贱时收买,以稳定市场物价的一种经济活动。(打击投机倒把)
作用:均输:增加政府收入,抑制大商人垄断市场,保证朝廷贡物,促进经济交流和发展;平准:调剂供需,平抑物价;打击富商,加强中央集权“算缗”:是向大商人、高利贷者、手工业者征收的的财产税。“告缗”:凡有人告发商人所没收资产的一半,作为奖赏。各地争相告缗,许多大商人都因而破产;未破产的人也不敢再经营商业,而汉朝政府却增加了大量的收入。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为打败匈奴和加强中央集权提供了物质基础;抑制工商业者,平抑物价,打击了富商大贾,加强中央集权二、西汉的强盛: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举措(三)思想上:尊崇儒术董仲舒理论来源:依据《公羊春秋》学说,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著有《春秋繁露》。1、内容及作用:①“春秋大一统”尊崇儒术
——思想统一,中央集权②“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加强君权;避免暴政
③“三纲五常”
——维护统治④“施行仁政”“德刑并用”
——缓和社会矛盾焚书坑儒秦始皇秦始皇汉武帝尊崇儒术①任用儒生为官②五经成为国家规定教科书③在中央兴办太学设五经博士,教授儒学2、实质:借助天上的神权来强化地上的皇权,以思想上的大一统来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3、影响: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儒学独尊)(正统地位)(文化主流)匈奴西汉长安西安西北庆阳西北北地郡陇西郡临洮张掖郡武威郡酒泉郡敦煌郡朔方郡杭锦旗北河套赵信城燕然山山爱杭居延泽祁连山河西走廊白登山平城大同东北漠大单于庭瀚海呼伦湖贝尔湖辽水勃海黄海河水河黄前119年霍去病前119年卫青西汉与匈奴的战争匈奴南下进攻方向汉军第一次出击方向汉军第二次出击方向汉军第三次出击方向战后疆界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经过三次较大规模战争,即漠南战役、河西战役、漠北战役,夺取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公元前104年,西汉设置酒泉郡、张掖郡,前111年设置武威郡,前88年设敦煌郡。----《汉书·地理志》(四)军事:①北击匈奴,设河西四郡第一次:汉武帝欲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第二次:发展与西域各国友好往来BC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被匈奴俘虏,羁留十余年逃脱。夹击计划失败,但传播汉朝声威,被誉为“凿空之举”。BC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匈奴已被击败,较顺利。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为“丝绸之路”的发展奠定基础。目的:过程:影响:二、西汉的强盛: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举措(四)军事:西北:②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军事路、外交路经济文化之路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促进了中原王朝和周边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与交融,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对当今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以及西部大开发和旅游业发展仍有很大作用影响:瓷器、丝绸;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珠宝、香料、乐器、歌舞、葡萄、核桃、石榴、皮货公元前60年(汉宣帝),西汉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加强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二、西汉的强盛: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举措(四)军事:西北:②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③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
措施目的(作用)政治设立中朝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设立察举制选拔范围广,提高官员质量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减了诸侯王的势力设刺史促进地方监察,加强地方管理,加强中央集权任用酷吏经济改革币制改用五铢钱,铸币权收归中央重农抑商,抑制富商大贾实力,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强化中央集权盐铁官营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商业贸易,平抑物价算缗告缗抑制工商业者,增加财政收入思想尊崇儒术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统一思想,确立儒学独尊地位设五经博士中央设太学,建立起中央到地方的教育体系问题:汉武帝采取哪些措施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有什么意义?政治思想疆域民族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尊崇儒学,形成以儒学为主体的大一统思想,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奠定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共同心理素质。促进民族交融,推动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实体的发展。积极开拓疆域,扩大中华疆域,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奠定基础,边疆治理为后世提供典范。政治外戚干政政治黑暗经济土地兼并赋税沉重社会流民问题社会动荡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频发社会动荡不安公元9年外戚王莽建立新朝西汉的衰亡
王莽改制:王莽针对西汉后期的社会矛盾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试图挽救社会危机,但措施不切实际,反而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统治末年出现严重的旱灾和蝗灾,引发农民大起义。23年政权被推翻。25年刘秀建东汉,定都洛阳
企图解决问题的王莽,成为被问题解决的王莽。——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
——《后汉书·光武帝纪》三、西汉的灭亡,王莽新朝、东汉建立四、东汉的兴衰(一)东汉之兴——光武中兴学习任务:阅读p22,梳理刘秀采取了哪些措施,使社会出现繁荣景象。措施目的(作用)政治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的作用加强中央集权,节约政府开支严格控制外戚干政裁并郡县,裁减官吏,节省开支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经济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与民休息,缓和社会矛盾,社会经济重新发展起来释放奴婢文化重视儒学儒学得到了继续发展
在中国两千年左右的历史上,比较值得称道,能够做到齐家治国的榜样,大概算来,只有东汉中兴之主的光武帝刘秀一人。
---南怀瑾四、东汉的兴衰(一)东汉之衰——东汉中期以后结合教材,分析导致东汉衰亡的原因有哪些?政治腐朽,皇帝年幼清议,党锢之祸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黄巾起义(184年)军阀割据豪强地主经营“田庄经济模式”经济上—自给自足规模大政治上—影响地方政权军事上—有私人武装和军事设施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材料:东汉(豪强地主)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东汉豪强地主的表现:政治: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成为官宦世家。经济:建立起自给自足的大庄园,农民依附其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军事:拥有“家兵”“部曲”等私人武装力量。文化:精通儒学,把持地方舆论。四、东汉的兴衰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东汉豪强地主的表现:政治: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成为官宦世家。经济:建立起自给自足的大庄园,农民依附其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军事:拥有“家兵”“部曲”等私人武装力量。文化:精通儒学,把持地方舆论。东汉豪强地主的影响:东汉后期,豪强地主演变为地方割据势力,对统一王朝构成巨大威胁。经济上兼并土地,占有大量劳动力,影响国家税收。阶级矛盾日益尖锐。黄巾军起义失败,但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地方长官趁机拥兵自重,军阀割据局面出现,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四、东汉的兴衰五、两汉的文化:灿若星河阅读课本列举两汉在史学、文学、造纸等的成就史学文学科技医学《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华佗:麻沸散数学《周髀算经》农学①《氾胜之书》;②《四民月令》其他
东汉张衡:
发明候风地动仪,著《灵宪》司马迁《史记》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班固《汉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赋乐府诗五言诗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反映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语言朴实、生动,传播广泛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被誉为“医圣”《九章算术》在中国及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蔡伦改进造纸术促进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西汉初期汉武强盛第4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本课小结西汉初年——黄老之学经济恢复巩固新生政权——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政治强化汉朝经济恢复——与民休息与文景之治重视儒学外戚干政、宦官专权西汉衰落政治大一统经济大一统思想大一统疆域大一统民族大一统西汉土地兼并外戚干政社会动荡东汉光武中兴中期动荡群雄割据党锢之祸豪强地主发展土地兼并黄巾起义群雄并起、割据局面习题训练1、由右侧司马迁对历史细节的记载可知,汉初A.延续了西周的礼乐等级制度B.思想大一统趋势开始出现C.西汉政权面临内忧外患局面D.地方势力削弱了中央王朝C2《汉书·礼乐制》记载:“汉兴,拨乱反正,日不暇给”。当时“拨乱反正”主要是指A.轻徭薄赋与民休息B.郡国并行国家安定C.布衣将相励精图治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习题训练3、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必须“承秦”包括承秦之制,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特别是楚、齐、赵人之俗。刘邦在地方制度上兼顾秦和东方习俗的做法(
)A.动摇了西汉的统治基础B.加强君主专制维护统治C.对中央集权造成严重威胁D.为西汉历代统治者沿用C4、秦汉两代朝廷非常重视道路的建设。秦兼并六国之后,建立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道路交通网;西汉武帝时,在秦成果的基础上,开辟了通向西南、西域、夜郎等地的交通道路;东汉的都城洛阳则是“处于中土,平夷洞达,万方幅凑”的交通枢钮。这些成就的取得A.保证了秦汉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B.说明交通是秦汉地方治理的核心C.得益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D.确保了中央对地方的绝对领导权C习题训练5、西汉桑弘羊认为:“楚之云梦、齐之孟诸,有国之富而霸王之资也。……今山川海泽之原,非独云梦、孟诸也。鼓铸煮盐,其势必深居幽谷,奸猾交通山海之际,恐生大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电讯职业学院《班主任著作研读》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中医药大学《数字摄影测量》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TIA技术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钢结构设计概述》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小学通风和消毒制度
- 情境剧本创作技巧及其作用
- DB2201T 66.3-2024 肉牛牛舍建设规范 第3部分:种母牛
- 生物学基础与方法模板
- 人资行政战略展望模板
- 七夕传媒策略研讨
- 2024年日语培训机构市场供需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4年公安机关理论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基础题)
- 历史-广东省大湾区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试卷和答案
- 2024年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清单
- 2023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设题特点及备考策略
- 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 考级代理合同范文大全
- 2024解析:第三章物态变化-讲核心(原卷版)
- DB32T 1590-2010 钢管塑料大棚(单体)通 用技术要求
- 安全行车知识培训
- 2024年安徽省高校分类对口招生考试数学试卷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