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婴儿呈标准化《聊斋志异》婴宁不笑源于《老子》婴儿未孩考论
《婴儿》是《聊斋志异》中的一个有争议的文章。自杜贵晨师揭橥《婴宁》之命名出自《庄子·大宗师》“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后(1),362将《婴宁》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当下依违不一,聚讼射覆,迄无定论。赵伯陶先生《〈婴宁〉的命名及其蕴涵》持“撄宁”说,袁行霈先生主编《中国文学史》已经采用这种说法,可见“婴宁”出自《庄子·大宗师》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不少学者认同。但反对者也有不少。如苏涵先生《〈婴宁〉的文化解读与小说的文化研究》认为“婴宁”乃“婴儿”之意。王昊先生从“作者的主观创作意图、具体的叙事文本、特定的文化语境三个维度”证明“婴宁”并非“撄宁”。此外,马瑞芳先生认为系由《韩非子·说难》婴鳞说演变而来。218以上三种观点中,马瑞芳先生的观点响应的不多,可暂且不论。而“撄宁”与非“撄宁”说可谓各有道理。“撄宁”虽然有道理,但笔者认为,只此一点不能完全涵盖《婴宁》的内容与主旨,因为至少“笑”作为婴宁的主要特征没有被阐释。笔者认为,“婴宁”之“婴”本意就是“婴儿”,因为《婴宁》中婴宁之母就说“年已十六,呆痴裁如婴儿”151就可为证,这一点在小说中很明显,论者也都看到这一点,但这一“婴儿”来自何方?却无人具体指出。苏涵先生认为出自《老子》,他说:“应该是以老子的‘婴儿’和庄子的‘孺子’的意思来给小说命意的。”陈京龙先生《〈婴宁〉的文化意蕴初探》说:“婴儿般纯真的‘婴宁’,这一名字是有来历的。《老子》中用婴儿作比就有五处……‘年已十六’仍‘如婴儿’般纯真的‘婴宁’的命名,至少在潜意识里受到过老子的‘婴儿’观的影响。”可以说,只要读过《婴宁》的人很少没有人不联想到老子的婴儿说、李贽的童心说的。这样解释诚然有理,但嫌过于宽泛,因为它们并没有对婴宁为什么爱笑作出解释。我们知道,婴宁最突出的特征是爱花与爱笑,与爱花相比,爱笑更是她的与生命溶为一体的特征。婴宁最大的特征就是她的爱笑,“婴宁笑”我们可以理解为“婴儿的笑”,而在《老子》中有:众人熙熙,若享太牢,若春登台。我魄未兆,若婴儿未孩。乘乘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纯纯。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淡若海,漂无所止。众人皆有已,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143傅奕本,范应元本“孩”作“咳”。143《说文解字注》:“咳,小儿笑也;从口,亥声,孩,古文咳,从子。”55“孩”“咳”古字相同,即婴儿的笑。历来大多数学者都把它训为“小孩笑”。笔者认为,“婴宁”也可以被理解为“婴儿的宁静”,而婴宁不笑就是《老子》中说的“婴儿之未孩”。在《老子》当中,“众人皆有余。俗人昭昭。俗人察察,众人皆有已”,“我独若遗。我独若昏。我独闷闷。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众人与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以说,“我独闷闷”等词语与婴宁的性格是吻合的。如婴宁的母亲、作者及婆婆称她“此女亦太憨”“孜孜憨笑”“憨狂尔尔”“我婴宁何常憨”。古人对于“未孩”两字很熟悉,如明代有朱未孩、徐未孩,都是在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就《老子》来说,并不是所有的婴儿都是纯洁无瑕的,只有“未孩之婴儿”才是最高的、至上的。“婴儿之未孩”是《老子》中追求的一个最高的境界,通俗地说,就是“象婴儿不会笑”,引申地说就是“喜怒不形于色”。我们知道“喜怒不形于色”是古人追求的一种人格修养,如《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就是“喜怒不形于色”,其实就是小说中所说“呆痴如婴儿”。在道家修炼中,要求摈弃“七情六欲”,在中医学中,讲究“恐伤肾,喜伤心”,在《西游记》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中有六个贼人就是象征了人的七情六欲。如:那人道:“你是不知,我说与你听:一个唤做眼看喜,一个唤做耳听怒,一个唤做鼻嗅爱,一个唤作舌尝思,一个唤作意见欲,一个唤作身本忧。”这里的两处“喜”都是“笑”的意思。可见“笑”是一种应该去掉的情绪。而在《老子》中,“笑”还是“下士”所特有的“标志”: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上士、中士、下士是士的三个级别,而下士最为低下,所以“笑”。“笑”会给人带来不少厄运。如宋代《春渚纪闻》载有一个人一笑而得到瞎眼妻子的结果:忠老视之,忽若微笑者。旁一人谓忠老曰:“子视此不加恻然,更复嬉笑,以助其怒心。此绯衣人乃子今日之妻也。”语竟而觉。忠老遽以所梦语盲妻曰:“异哉!冥报之事不为诬也。汝以一怒之炽,至于火灼人目,遂获半生无目之报。我以一笑之缘,不免今日有盲妻之累。”58需要注意的,这里“忽若微笑”其实并不能看成是“嘲笑”,而这个“微笑”竟然也种下了祸根。“笑”甚至会使天上的神仙谪下人间。在明代朱有燉杂剧《悟真如》中,讲在如来说法大会上,散花仙子、莲花童子相看一笑,微动凡心,被谪往人间。《英烈传》第四回“真明主应瑞濠梁”:只见左边的金童并那右边的玉女,两下一笑,把那日月掌扇,混做一处,却象个“明”字一般。玉皇便问:“你二人何故如此笑?我如今就着你二人脱生下世,一个做皇帝,一个做皇后,二人不许推阻。明年九月间,着送生太君,便送下去吧。”那金童玉女那里肯应,玉皇又说:“恐怕下去吃苦么?我便再拨些星宿辅弼你二人;你二人下去,便于方才扇子一般,号了‘大明’吧,不得违误!”在神仙当中,不但自己不能笑,就是引诱他人笑也是不允许的。《春渚纪闻》载:陆农师左丞之父少师公规,生七岁,不能言,一日忽书门间云:“昔年曾往海三山,日月宫中数往还。无事引他天女笑,谪来为吏向人间。”自此能言语。112引诱天女发笑,竟然被从天上赶出来到人间,可见处罚之重,这也可见天女是多么不应该笑。《平妖传》第十四回:那皇子乃是赤脚大仙转生。怎见得?原来真宗二十一岁上登基,宫中尚无皇嗣。乃御制祝文,颁行天下,令各处名山宫院,修斋设醮,祈求上帝。时玉帝正与群仙会聚,问谁人肯往,群仙都不答应。只有赤脚大仙笑了一笑,玉帝道:“笑者未免有情。”即命降生宫中,与李宸妃为子。生后,昼夜啼哭不止。便御榜招医,有个道人向内侍说:“贫道能止儿啼。”真宗召入宫中,抱出皇子,叫他诊视。道人向皇子耳边说道:“莫叫,莫叫,何似当初莫笑!”皇子便不哭了。108这个故事在清代吕熊小说《女仙外史》第一回中亦有,文字略有差别,“止有赤脚大仙微笑。上帝曰:‘笑者未免有情。’”在《西游记》第二回中孙悟空被祖师赶出师门,也主要是因为“笑”:祖师怒喝道:“你等大呼小叫,全不像个修行的体段。修行的人,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如何在此嚷笑?”仙女寒簧就是一笑而被罚下人间的。明代叶绍袁《午梦堂集·续窈闻》:寒簧偶以书生狂言,不觉心动失笑,实则既一现后,即已深悔,断不愿谪人间行鄙亵事。然上界已切责其一笑,故来;因复自悔,故来而不与合也。值得我们深思的是“笑者未免有情”之句。因此,从道家虚静的观点来看,他们是不主张笑的。因此联系到婴宁由笑而惩罚西人子,“一日,西人子见之,凝注倾倒。女不避而笑。西人子谓女意属己,心益荡”,这难说没有婴宁任何的责任。东汉班昭《女诫》提出“专心纺绩,不好戏笑,洁齐酒食,以奉宾客,是谓妇功”可见,2789从这种意义上说,婴宁的笑与封建淑女相背离。当然我们并不是拿封建标准来要求婴宁,只是说,婴宁的笑在客观上增大了西人子的野心。在《型世言》第二十六回《吴郎妄意院中花,奸棍巧施云里手》有一个张二娘在楼前独坐,被一个游手好闲的人吴尔辉看见,想“那一笑与我甚是有情”,300因此造成一场悲剧。这样的例子在小说或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可见,“笑者未免有情”是有道理的。因此,婴宁的笑虽然在世俗中达到一种很美的境界,这种境界读者也极容易感觉到,但是这种笑还是低层次的。婴宁爱笑是有名的,但是古代有许多人爱笑成为一种“疾病”。如《晋书·陆云传》:平,入洛。机初诣张华,华问云何在。机曰:“云有笑疾,未敢自见。”俄而云至。华为人多姿制,又好帛绳缠须。云见而大笑,不能自已。先是,尝著衰绖上船,于水中顾见其影,因大笑落水,人救获免。从上面有人由笑而变成一种异常来看,婴宁之笑或多或少显得有点异样,从此种意义上看,她妈妈所说“若不笑,当为全人”应该是一种正确的意见,她婆婆所说“过喜而伏忧也”也是明哲睿智的话。《黄帝内经·素问》对人的“笑”作出如下解释: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婴宁》两次提到婴宁住在“西南山”,如吴生说婴宁住在“西南山中,去此可三十余里”;“吴忆曩言,因教于西南山村寻觅”,在西南山找到了王子服。在这里,“西南”可约等于“南”,如小说中写王子服“无可问程,但望南山行去”,结果一样找到了婴宁的家。这表明蒲松龄在安排婴宁爱笑时已经注意到“笑”与“南方”之关系。最后婴宁从笑到不笑就是从喜到伤心,喜从开始就注定了要伤心。不论这里的“伤心”是医学上的伤心还是生活中的伤心。从上面《平妖传》等小说来看,在道家(仙家)看来,人们是不应该笑的,或者说不应该大笑的。《老子》还有“天下皆谓我大,不肖。夫唯大,故不肖”,这里的“肖”有的本子都作“笑”,有研究者认为“肖”而不是“笔”,但从上面的分析看,我个人觉得作“笑”更符合老子的愿意。成玄英曰:“河上本作‘肖’,诸家云‘笑’。笑者,言老君体道自然,妙果圆极,故天下苍生莫不尊之为大圣也。何意得如此耶?只为接物谦和,不矜夸嗤笑于物,故致然也。”我个人认为这个解释是有道理的。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比较孔子、释迦、耶稣笑时说:“《阳货》记孔子‘莞尔而笑’……释迦则‘恐人言佛不知笑故’而开口笑……耶稣又悲世悯人,其容常戚戚,终身不开笑口。方斯二人,孔子‘时然后笑’,较得中道。158《婴宁》的笑本身就有多种含义与象征意味。“拈梅花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这不正像灵山上伽叶尊者的微笑吗?而这个意象在这篇短文中出现了两次,“一女郎(即婴宁)由东而西,执杏花一朵,俯首自簪;举头见生,遂不复簪,含笑拈花而入”。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10如果说这时婴宁像佛一样,一片童心,天真烂漫,似乎也并无不可。美国学者夏志清先生《中国古典小说史论》谈到《西游记》孙悟空爱笑时说:“佛教徒们坚持主张,应以笑来作为观察世界的根本方式,孙悟空的态度正与此不谋而合。”136婴宁爱笑与孙悟空之爱笑有某些相同的内涵。婴宁笑得太多了,她的婆母曰:“人罔不笑,但须有时。”这种“笑”不正是孔子的“时然后笑”吗?不是不要笑,是要笑得“中庸”,笑得是时候,笑得不偏不正。然而婴宁最终不笑了,正是达到了道家的不笑,正像“耶稣又悲世悯人,其容常戚戚,终身不开笑口”,不过比起耶稣来,婴宁无戚容。但是世俗中自然还是需要笑声。虽然婴宁不笑了,但是她的儿子还是笑,“女逾年,生一子。在怀抱中,不畏生人,见人辄笑”。实际上这也是婴宁笑的延续。而且这个小孩子的笑也是用典。《太平广记》卷三八七引《甘泽谣》中有李源与和尚圆观的故事。圆观与李源为好友,圆观要投胎转世,变成一个小孩,圆观要李源在他出生三日时找到,“若相顾一笑,即其认公也”。果然“李公三日往观新儿,襁褓就明,果致一笑”。婴宁的儿子见人就笑,好像所有的人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修桥合同范本
- 2025年安徽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考试内容是什么
- 包工料水电装修合同范本
- 公司退休返聘合同范例
- 医院人事劳务合同范本
- 全套合同范本目录
- 佣金合同范本道客
- 全职抖音主播合同范本
- 农村改水电合同范本
- 出租生态大棚合同范本
- 【道法】开学第一课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专家讲座第一讲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
- 卫生部病历管理规定
- 2023年浙江省统招专升本考试英语真题及答案解析
- GB 9706.202-2021医用电气设备第2-2部分:高频手术设备及高频附件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
- 神经外科疾病健康宣教
- 2. SHT 3543-2017施工过程文件表格
- 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清单
- 跌倒护理不良事件案列分析 - 肾内科
- 电缆防火分析及措施
- 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段白蚁防治综合治理试验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