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池州市农村居民消费的变化_第1页
十二五时期池州市农村居民消费的变化_第2页
十二五时期池州市农村居民消费的变化_第3页
十二五时期池州市农村居民消费的变化_第4页
十二五时期池州市农村居民消费的变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二五时期池州市农村居民消费的变化

根据池州市1700名农村居民的抽样结果和100名城市居民的抽样结果,本文重点研究了在“十二五”关键时期,增加池州市农民的收入水平,扩大农村消费,更好地促进全市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十一五”期间,池州市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总量提高、消费结构优化、消费倾向高于城镇居民等特征突出,而城乡、地区、人群之间收入差距拉大以及消费贡献率下降等问题也很明显。一、农民消费支出情况1.减负与增收政策效果显著,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同步提高。进入新世纪以来,取消农业税、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增加农业补贴、扩大农民就业等强农惠农政策连续出台,特别是近年来中央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力促农业生产条件。这些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尤其是有力提高了中低收入农民的收入。2001—2010年,池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9%,特别是“十一五”时期,池州农民收入增长进入快车道,连续迈上三个大台阶,2006年突破3000元大关,2007年突破4000元大关,2010年突破5000元大关,达到5827元,年均增长17.8%。随着收入水平提高,消费支出快速增长。从人均消费水平看,2010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为3968元,10年期间年均增长9.8%,“十一五”期间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增长速度加快,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增长12.1%,比“十五”时期增速年均快0.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与收入增长保持了良好的同步性,而且富于收入弹性,2001—2010年10年间,消费对收入的弹性系数平均约为1.05,即农民收入每增加1%,农民实际消费增加1.05%。农民收入的增加对扩大农村消费具有根本性作用,起到了拉动农村消费的积极效果。从2004年到2010年,连续7年,池州市显现出农村居民消费倾向高于城市居民的消费倾向的态势。2.激励农村消费政策实施和农村消费环境改善,农民消费结构逐渐优化。从2006年开始,池州实施民生工程,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逐年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全面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加大民生工程实施力度,道路、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同时,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包括“家电下乡”等扩大农村消费的政策,并采取措施进一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引导和鼓励农民消费。这些政策的实施为进一步扩大农村消费,优化农村消费结构提供了有力支撑。2010年农村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为46.7%,比2001年降低了6.7个百分点。食品消费中粮食类消费明显减少,对肉禽蛋奶食品、加工性食品、保健食品的消费增加;衣着类消费支出在绝对数增加的同时,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10年内上升了0.9个百分点;随着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交通通讯支出所占比重10年内提高了2.7个百分点;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所占比重2006年达到最高点15.4%,2009年回落到8.9%,文化教育娱乐支出回落原因得益于义务教育改革,免除学杂费,农村居民子女教育支出减少。农民在提高基本生活条件的同时,进一步改善居住条件,农村居民居住支出明显增加,带动家庭设备用品和服务支出所占比重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年农民的医疗保健支出持续增长,2010年医疗保健支出所占比重比2001年上升2个百分点。说明农民关注身体健康,投入加大,生活质量明显上升。二、农民增收方面1.农村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份额持续下降,消费贡献率也在下降。相比GDP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池州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长偏慢,农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配比重、农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2010年池州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全市人均GDP的31.1%,比2001年下降23.1个百分点,年均减少2.3个百分点。从2001年到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占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由38.6%下降到21.2%。2.城乡收入和消费差距明显。“十一五”期间,池州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但是城乡居民收入、消费差距的缩小无法一蹴而就,甚至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2001年以来,池州市城乡居民的收入比、消费比一直保持在2.4:1以上,收入差距在2009年达到峰值(2.87)之后开始回落,2004年以后收入差距超过消费差距,除个别年份外,这个差距是呈逐渐扩大态势。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购买力弱、消费水平较低,2010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相当于2002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之间收入的差距大约在8年左右。3.农民增收对工资性收入依赖性较强。“十一五”期间,工资性收入已成为池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工资性收入与农民纯收入增长的相关性日益密切,2010年农民工资性收入占人均纯收入比重为53.8%,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54.7%,反映出农民增收对工资性收入依赖性过强,工资性收入增长已成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农民增收的决定性因素。而农村居民就业不稳定、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仍比较凸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加大,对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的影响较大。4.依靠家庭经营实现增收空间收窄。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稳定增长对于农民增收仍然具有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作用,但对农民增收的贡献能力出现了明显的趋势性减弱。“十二五”期间,随着农业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农民来自于农业的收入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耕地保有量呈逐年减少趋势,必将影响粮棉油等传统农产品产量的增长。加之受市场机制的影响,主要农产品价格变化的波动性明显增强,农业收入增长已由过去单纯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转变为受自然灾害和市场变化的双重影响,而且市场影响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突出。近年来,在农民农业收入的构成中,来自于非粮食生产,特别是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的收入呈现比重提高的趋势。随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多元化,“十二五”期间将会继续呈现这种趋势。但是,由于农产品价格在总体上进入波动幅度放大、波动频率增加的阶段,加之受上游产品价格传导影响,生产成本也不断增加。因此,农民家庭经营的一产对拉动农民增收的效果不明显。农民家庭经营仍以第一产业为主,二、三产业比重低。2001—2010年,农民家庭经营二、三产业纯收入占人均纯收入比重一直在10%上下波动,农民拥有的二、三产业经营资产占全部生产性资产的比重由2001年的59.5%,到2010年下降为54.8%。由于池州多数农户自身缺乏技术和资金,无力发展二、三产业,农民家庭经营的非农产业基本集中在少数农户,不仅规模小、经营粗放,难以跟上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而且各类金融机构给农民融资的支持也不多。因此,依靠农民非农家庭经营收入增长,带动农民收入的增长的难度较大。5.农村居民收入地区及群体内部差距拉大。2010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县区是最低的县区的1.89倍,生活消费支出为1.41倍。从农民内部差距看,按收入分组比,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以上高收入户是1500元以下低收入户的11.22倍,生活消费支出是2.71倍。各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不同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消费能力、消费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电脑、汽车等高端消费品已经进入寻常农民家庭。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地区,农民的消费仍处于温饱型消费阶段,不仅高档消费品的拥有量非常少,部分常用耐用消费品的普及率也比较低。在一些地区、部分群体已经进入富裕阶段的同时,还有一部分低收入群体尚处于温饱阶段,实现全面小康任重道远。从当前农民收入和消费的特征和问题来看,农民收入增长促进了农村消费的增长,但农民收入和消费的增长速度慢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慢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城乡差距难以很快缩小,城乡统筹发展任务艰巨。此外,农村消费价格涨幅偏高,直接削弱农村居民实际消费能力。扩大农村消费,核心问题就是增强农村居民消费能力,增强消费能力,根本在于提高农民收入。所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激发消费潜力是“十二五”期间扩大农村消费的核心。三、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民增收空间1.农民自身素质影响收入的提高。文化素质偏低已成农民增收瓶颈,过高的教育费用既挤压当期消费又制约收入能力提升。池州农民文化程度普遍在初中及以下水平,农民文化水平整体较低,这一方面造成农民难以有效接受新信息、新技术、新方法,另一方面直接影响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选择和收入水平。尤其当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时,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素质问题更加突出。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农村住户所有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5.7%。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农民在就业上缺乏竞争力,大部分都是从事劳动密集型行业,增收的机会减少。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既构成增收瓶颈又制约着农民消费。虽然经过多年来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病险水库加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有一定改观,但因历史欠账多,仍不能满足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部分地区还没有走出“靠天吃饭”的境况,一些地方还不能具备旱涝保收条件,制约了当地农民的增产增收。实施“村村通”工程虽然显著改善农村道路状况,但与实际需求相比还显不足,主要是路面窄,影响货车通行,另外村组道路基本是沙石路、路况差,制约农产品的销售,也抑制了对交通工具的需求。20世纪末,进行了农村电网改造,缓解了农民用电困难的问题,但随着经济发展,一些地方的农村变压器容量普遍偏小、线路设施标准偏低,难以适应农村生活水平提高对用电迅速增长的需求。农村信息化进程滞后,有线电视网络、互联网覆盖率低。这既制约农村家庭购买电视、电脑,也因为基础设施的差异拉大了城乡、地区间信息的鸿沟。另外,农村市场建设明显滞后,既不利于本地农产品商品化,也不利于外部的生产资料、消费资料和农业科技的输入。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既是影响农民增收的短板,又是制约农村居民消费的瓶颈。3.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农民增收空间受到挤压。池州市目前农业生产是以水稻、棉花、油菜籽等传统种植品种为主,高收益的名特优农产品面积少、产量低。稻谷的收购价格尽管有保护价,但价格涨幅有限,水稻亩均纯收益在300元左右,效益偏低。棉花、油菜籽价格受市场影响大,农民收益不稳定,2011年籽棉的收购价与2010年相比,下降近四成,价格波动太大。受上游产品价格上涨传导影响,种籽、化肥、农药、农业机耕和机收、牧业饲料等生产资料价格的持续上涨,加大了农业生产成本,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同时,还可能受各种自然灾害、病虫害影响,导致区域性、季节性的农产品产量下降,农民收入的增长受到制约,特别对以种植业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纯农户冲击更大。4.地区发展不平衡,制约农民整体收入提高。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市农民收入地域间发展不平衡。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827元,贵池区、东至县、青阳县和九华山管委会的农民收入都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国家级贫困县石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3281元,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546元,仅是最高的52.1%,成为全市农民收入的“木桶短板”,制约了池州农民整体收入的提高。5.农民收入水平低,是制约农民扩大消费的关键因素。收入是消费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也是决定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池州农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农民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但是,在安徽江南区域的马鞍山、芜湖、铜陵、宣城、黄山和池州6市中,池州农民收入还是最低,2010年江南6市农民收入平均水平为7010元,高于池州市1183元,马鞍山、芜湖、铜陵、黄山、宣城分别比池州市高3504元、2007元、1439元、889元、824元。在没有稳固的持续增收因素的支撑下,农民整体消费模式仍然以满足基本生活消费为主,消费欲望不强,这是目前扩大农民消费的最大制约因素。另外,低收入农民群体庞大,收入分配不均衡,收入增长不同步,使潜在的购买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难以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致使农民的总体消费需求增长缓慢。6.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约束农民消费倾向。虽然全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但依然存在诸多不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门诊可报销比例不高,大病医疗仍未得到解决,有效保障程度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处于试点推广阶段,达到受益年龄后每人月55元,保障率低,要拿到更多的钱,缴纳的钱也多(个人缴费标准设每年每人500元),农民养老保险资金负担较重,绝大多数仍处于传统的养老模式下。此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偏低、城乡低保标准差距较大,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水平不高,失地农民保障和孤寡老人的社会救助尚不完善。在这种背景下,农村传统的“量入为出”、“节约第一”等消费习惯不得不延续。7.农村市场体系不健全和消费环境欠佳是影响农民消费的环节之一。尽管近年来实施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据商务部门资料,从2005年开始至今全市累计建设农家店690家,覆盖全市60%的行政村,但传统的“夫妻店”、小卖部仍是全市农村零售网点的主体,规模小而又分散,形不成体系,进货渠道混乱,农村这种低组织化商品流通状况导致了农村商品流通组织混乱、商品流通不畅、流通成本过高、伪劣假冒严重、售后服务差,以至欺骗消费者、坑蒙拐骗等现象的发生,抑制了农民消费的积极性。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民购物难、行路难、上网难等问题依然存在,制约了农村消费。8.农村金融体系不够完善,农村消费信贷滞后,制约了助推消费的作用。全市农村银行网点数目少、放贷额度小、贷款种类少,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消费信贷需求。由于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配套机制不完善,银行缺乏有效的风险保障,农村银行机构在发放贷款时限制条件苛刻、手续繁琐,令农民感觉申请困难,影响了农民跨期消费的可支付能力。农民不得不以增加储蓄应对收入的波动,从而在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