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绘画与雕塑艺术看史前先民的发式审美_第1页
从绘画与雕塑艺术看史前先民的发式审美_第2页
从绘画与雕塑艺术看史前先民的发式审美_第3页
从绘画与雕塑艺术看史前先民的发式审美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绘画与雕塑艺术看史前先民的发式审美

美丽是人类的本能。人类对美的追求,首先体现在自身形象的修饰上,尤其对发式十分讲究,而发式则往往是史前先民追求美的一种具体表现。我国西北地区的史前先民在运用绘画和雕塑等艺术形式中留下了自我的形象,随着田野考古工作的日益广泛开展,大量考古出土的文物资料中也得到印证,其中有很多是人像的发式刻画或描绘。从而向我们真实地再现了我国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史前先民的不同发式。一、身份证号:“独龙族”生产之实践披发是人类最原始、未经任何修饰的一种发式。与现代妇女的披肩发较为类同,头发较长时,自然披于脑后。然而,从人类发展史上可以看出,史前先民一般都有蓄发不剪的习惯,任凭头发随意长长,头发自然就下披了。有时这种披发也散落在脸上,古人叫“披发覆面”。这些从许多雕塑及文字记载资料中可得到证实。如《礼记·王制》载:“东方日夷,被发文身……西方曰戎,被发衣皮。”《山海经》中的“白民之国”、“长股之国”以及“据比之尸”皆“被发”。《淮南子·齐俗训》也云:“胡貉匈奴之国,纵体施发,箕踞反言。”可见当时远古的少数民族大多也盛行这种发式。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在生产活动中逐步意识到披发极不方便,可能逐步出现了其他的一些发式。直到近代,我国的独龙族和佤族仍保持着这一传统的披发发式习俗。披发之俗在古代除了文字记载以外,从考古发现也可窥见一斑。1967年在天水柴家坪出土的陶塑人面像,残高25.5厘米,宽16厘米,细泥红陶质,塑工相当细腻,额上有隆起的披发,眉弓清晰,耳垂有穿孔,作张嘴欲语状,下巴尖长,颧骨大而突出,呈蒙古人种特点。20世纪70年代在甘肃永昌鸳鸯池墓地中出土的一件筒状半塑半绘彩陶罐上也发现有一女性头像,在其下端与罐柄相对方向有一假流。流端面浮雕人面像,眼、鼻、口俱全,其发式也是披发。同样70年代在青海乐都柳湾也征集了一件马厂类型裸体人像彩陶壶。该人像彩陶壶为泥质红陶,通体磨光后施红色陶衣。采用雕塑、彩绘结合手法塑造出裸体像。头部位于壶颈,眼、口、耳、鼻具全,脸部还绘有墨线数道,使人一看便知道那是覆盖着一层稀疏的头发。由于该人像的乳房、生殖器等部位被描绘得非常细致,可确定其为女性。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人物的面颊上,都绘有一些明显的黑色线条,以象征下垂的头发1。甘肃临夏征集的一件圆雕人头像彩陶壶。泥质橙黄陶,残高7.5厘米,宽6.5厘米。人头脸部呈菱形,堆塑鼻子刻出两个鼻孔,眼和嘴浅刻,捏塑扁平状穿孔双耳。褐彩绘出眉、眼眶、唇。面颊画两道竖线,鼻下画两道竖线表示鼻准。额顶以上绘线纹表示头发,头发呈八字形分垂于脑后,颈部微收。由此看来,在距今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披发是当时西北地区史前先民普遍的一种发式。二、土地样品发式短发是指头发的长度在脖子以上且不及脖子的发式。在史前有些地区的先民曾流行过这种发式。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短发实物是1973年甘肃秦安大地湾出土一件陶人头形器口彩陶瓶。通高31.8厘米,细泥红陶质,在瓜子形的脸庞上、瓶口上塑有人头象,前额和两鬓为齐眉的短发,梳理十分整齐。瓶口设在人像头顶,瓶身绘三列由弧线三角纹和柳叶纹组成的黑彩图案,具有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特征气史前先民如此整齐的梳理头发,实在是我们意想不到的,它也许是新石器时代当地男子的标准发型。这件器物的出土,也表明早在五千年前生活在西北地区的史前先民都已很崇尚短发。甘肃广河采集到三件半山类型人头形器盖,在嘴巴及两腮部位画着胡须,或在脸上画着黑色的直线纹和锯齿纹,形貌狞猛。其发式类似于我们今天的齐耳短发。其前额上部有两个角状凸起,且有钻孔,也许便于手提或装饰。更有趣的是脑勺的后部还卧有一条长蛇,很可能是他们的宗教崇拜偶像。1958年至1960年底,在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发掘中出土了一件彩绘人头像。该人像为细泥红陶,宽脸挺鼻,下领圆收。头顶平而有发,黑彩表示眉毛和胡须。1975年在甘肃秦安寺嘴遗址出土了一件陶塑人头形器口红陶瓶。器表施橙黄色陶衣,瓶口塑一个额上有短发、耳垂有穿孔的人物。眼眶用泥条圈贴而成,显得炯炯有神。像今天所说的前额齐流海儿的齐耳短发,且梳理得整整齐齐。这种发式,古籍上常说南方人有短发(断发)习俗,由此看来,断发并不只是南方人的专利,西北人也喜爱这种发式。沈从文先生也说:“不知在5000多年以前,究竟用什么工具或方法才能作这样的修剪。”以上的短发发式,还在甘肃秦安、东乡、永昌出土的人面纹彩陶上也有发现,说明新石器时代的西北地区,这种发式也是比较流行的。另外,居住在江南地区的吴人,也以短发为尚。《左传·哀公七年》中就有“仲雍嗣之,断发文身,赢以为饰”的记载。吴人断发文身,主要是为了便于生存,因其生活在水乡泽国,以捕鱼捉虾为生,身披长发,潜水不便,还难免被水草纠缠,所以只能将头发剪短。三、晚则时的艺术应用编发也就是辫发,是指把留下的长发梳成不同式样的辫子,有独辫、双辫或多辫。比如在内蒙古曾出土一件红山文化女神像,梳一条长辫垂在身后;还有的是将头发编成两个或多个辫子。另外在我国的北方,东从兴安岭南端,西北到巴丹吉林沙漠一带,有着号称天然博物馆的众多岩画,其中在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孟根布拉格苏木境内的曼德拉山岩画中,有一幅众人骑马的画面,有两位似是小姑娘的骑手,长辫随风飘曳,英姿飒爽。据考古学家分析,这些岩画时间早则有3万多年,晚则也有几千年的历史。在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马家窑文化墓葬中出土的一件舞蹈纹彩陶盆,主体纹饰舞蹈纹,用黑彩绘,五人一组,手拉手,面向一致,头侧各有一斜道,似为发辫,摆向划一。另外,在青海大通后子河出土的一件马家窑文化人像陶瓮,夹砂黄陶质,器身已残,瓮的肩部用浮雕的形式堆塑一个女孩形象,像高11.5厘米,五官锥划而成,体型瘦弱,其头部两侧垂着发辨,发辫不过肩,头侧亦垂有两条齐肩的编织发辫整体作挥臂迈步状。这些发辫或为歌舞欢愉的图画,或是一种图腾仪式的记录,它反映人们沉浸在一种情绪感染之中的情景,原始艺术家们用艺术的形式忠实地记录下了头发的意义,让它在古代艺术史中占一席地。1964年在甘肃礼县高寺头出土圆雕少女头像。残高12.5厘米,用堆塑与锥镂相结合的手法制成,陶色橙黄,颈下部分己残缺,原先可能是陶壶器口的装饰。头顶锥刺着一个小孔,前额至脑后堆塑着半圈高低起伏的泥条,很像是盘绕在额际的编织发辫。此件实物也堪称是中国原始社会人像雕塑的优秀代表。这种习俗在古代史料中也能见到,如《晋书·吐谷浑传》记载鲜卑妇女“以金花为首饰,辫发萦后,缀以珠贝”;《西域闻见录》卷七中也记载“凡回女皆垂发辫数十,嫁后一月,则后垂,以红丝为络,宽六七寸,长三四尺,富者上缀细珠宝石珊瑚事物”;《史记·西南夷传》记昆明人“皆编发,随畜迁徙”。至今,我国藏族、蒙古族、裕固族等少数民族仍还保留这种盘辫习俗。这些资料说明,居住在西北的史前先民们除流行披发外还有编发。四、骨束发或饰带结发是指将头发挽束起来盘结在脑后,用笄或簪于头顶。也有人称为“束发”,也叫梳髻或发髻。笄,后来叫簪,主要是把头发束起来挽成发髻后,用笄来贯穿发髻中,起发髻不散的作用。史前先民不断地在生活过程中意识到披发极为不方便,逐步利用绳带系束散乱的头发。最初先民们用简易的树枝,后来由于审美及装饰的需要,开始用兽骨、玉石一类的材料,将其磨成相对统一的形状,用绳带将其串联在头上,起到固定用头发的作用。束发器也就这样在史前先民的生活中诞生了。结发之俗起源于何时,众说不一。从文字资料看,似乎在燧人氏时期就有了,如唐人刘存《事始》引《实录》:“自隧人氏束发为髻。”还有段成式的《髻拱品》也载:“髻始自隧人氏,以发相缠,而无系缚。”到了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引《二仪实录》同是这样记载:“燧人氏为髻,女娲之女以荆杖及竹为笄以贯发,至尧以铜为之,且横贯焉。舜杂以象牙、玳瑁,此钗之始也。”由此看来,燧人氏时开始结发梳髻,到女蜗、尧、舜时仍梳这种发式,所不同的是贯发质料越来越高档。由于这些资料多属于考据性的,加之女蜗、尧、舜目前仍是传说中的人物,这只能说是一家之言。从考古出土的实物看,至少在距今六七千年前这种发式就已经存在。如在西安半坡遗址出土陶盆上的人面鱼纹,是很典型的束发至顶并用笄横贯发髻的图案,这无疑是当时他们生活的一种反映。同样,这种头顶束髻的形象,在陕西临渔姜寨出土的陶钵上也较为常见。最值得注意的是陕西华县元君庙墓地出土的骨笄十分独特,长20~30厘米,宽3~4厘米,厚0.1~0.2厘米,形似“圭状”,在M420三号女性人骨的头骨上,残留着一条宽约3厘米的灰黑色印痕,在有三座墓葬的人骨头部都发现有骨笄,据此推测死者当时是将头发盘结于头顶,再用骨笄束系,梳成高耸的圆形发髻,并在发髻的下面通过额部、耳部和枕骨的下方系一条饰带。在青海,新石器时代的先民们也大量用发笄等首饰来装扮自身,青海发现的古代发笄形式繁多,从质料上看有骨笄、石笄、玉笄和陶笄等。出土的数量也较为客观:1979年,青海民和核桃庄马牌墓地出土了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骨笄一件,呈圆柱状,用兽骨磨制而成。1980年,青海民和阳山墓地出土了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骨笄两件。1999年,青海民和胡李家遗址出土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骨笄两件,长约16厘米左右,呈圆柱状,一端尖锐、一段稍粗。1994年,青海同德宗日文化遗址出土骨笄六件,通体光滑,断面呈圆形,它们均有动物肢骨切割磨制而成。以上仅为列举的几个典型地点,还有很多出土骨笄的地点不一一说明,其出土位置大多在人头部周围,在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青海地区的笄和簪男女皆用。似乎在这个时期已有束发习俗,也不存在性别上的区别。我们由此判断西北地区有着古老的椎髻传统,同时,诸多新石器时代墓葬中出土的散落在人头骨附近的骨笄、石笄等,也是以笄贯发成髻的证明。所以说,史前先民结发的习俗也是由来已久。不仅如此,结发为髻对后来中原地区的先民影响很大,包括男女成年时,都是以结发加冠、结发加笄为标志的。因而,在古代人们习惯将年少时结为的夫妻,称为“结发夫妻”,这种发式延用时间很长,直到满洲人入关强令“剃发垂辫”才退出历史舞台。总之,新石器时代西北地区史前先民的发式多种多样,目前我们对于史前先民的各种发式还不是全面的了解,但就上述介绍的若干考古发现,可以得知,史前先民用雕塑和绘画手法再现了自己本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