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职业安全健康讲课_第1页
电力企业职业安全健康讲课_第2页
电力企业职业安全健康讲课_第3页
电力企业职业安全健康讲课_第4页
电力企业职业安全健康讲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安全健康职业安全健康

一、职业安全健康管理

二、劳动防护用品发放使用和管理三、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

四、职业危害申报

职业安全健康贯穿于发电企业生产的全过程,着眼于劳动者的健康,立足于控制危害。职业安全健康的基本任务是识别、评价和控制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为劳动者提供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以保护和促进劳动者的健康。发电企业职业安全健康主要包括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健康法律、法规、标准、劳动防护用品发放使用和管理、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和职业危害申报。一、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一)职业安全工作方针和工作体制1.职业安全健康方针

职业病的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电力生产企业应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以人为本,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的规定,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改善劳动条件,减少或消除职业危害,预防职业病的发生,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职业安全健康工作体制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职业安全健康工作体制

企业负责就是企业在其经营活动中必须对本企业职业安全健康负全面责任,企业法定代表人是职业安全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各企业应建立职业健康安全责任制,在管生产的同时,必须搞好安全卫生工作,这样才能达到责权利的相互统一。

企业必须遵守职业安全健康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企业职业安全健康规章制度;必须设置安全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对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工作进行有效管理。企业还应负责提供符合国家安全生产要求的工作场所、生产设施,加强对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和特种设备的管理和

人员都要严格培训。

行业管理职能主要体现在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和标准,对行业安全工作进行管理和检查,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加强对行业所属企业以及归口管理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管理,防止和控制伤亡事故和职业病。

国家监察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对职业安全健康工作进行监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公正性和权威性。职业安全健康监察部门对企业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和执行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情况依法进行监督检查,对不遵守的要下达监察通知书,做出限期整改和停产整顿的决定。

群众监督是职业安全健康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新的经济体制的建立,群众监督的内涵也在扩大。(二)企业职业卫生的主体责任

电力生产企业职业健康方面的主要职责(31项):1.为劳动者提供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发电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2.危害严重的发电企业,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其他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发电企业,劳动者超过100人的,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劳动者在1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3.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与本企业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知识和管理能力,并接受职业卫生培训。4.职业病危害的发电企业应当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5.发电企业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按照《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的规定,及时、如实申报,并接受监督检查。6.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7.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发电企业,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8.发电企业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并督促、指导劳动者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使用,不得发放钱物替代发放职业病防护用品。9.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等应当设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工作场所或者临近地点,并在醒目位置设置清晰的标识。10.发电企业应当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和保养,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11.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发电企业,应当及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12.发电企业在日常的职业病危害监测或者定期检测、现状评价过程中,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确保其符合职业卫生环境和条件的要求。13.向发电企业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14.向发电企业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材料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说明书应当载明产品特性、主要成份、存在的有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和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15.任何发电企业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16.发电企业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危害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逐步替代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技术、工艺、材料、设备。17.发电企业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18.发电企业应当按照《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19.劳动者健康出现损害需要进行职业病诊断、鉴定的,发电企业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和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等资料。20.发电企业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21.发电企业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或者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止事故扩大。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发电企业应当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并承担所需费用。22.发电企业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及时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23.工作场所使用有毒物品的发电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办理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24.发电企业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三)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任务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识别、评价和控制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为劳动者提供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以保护和促进劳动者的健康。1.职业危害的识别

工作环境中的职业危害因素通常经调查进行识别,即判断作业场所是否存在职业危害因素。职业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产生的其他职业性有害因素。

一般来说,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来源于3个方面:(1)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2)在劳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有害因素。(3)在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职业危害因素识别的常用方法包括:1)经验法,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原有的资料积累识别出作业环境中的有害因素;2)类比法,参考同类工艺同类企业等条件相同的企业存在的有害因素来识别自身工作场所的有害因素;3)工艺过程等综合分析法,通过对整个工艺过程和操作条件,以及工艺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产生中问产品.最终成品、副产物等物质的性质进行认真分析,找出整个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2.职业危害的评价

职业危害的评价即判断职业危害的程度,主要包括接触评价和危害评价两个方面。接触评价主要是通过弄清作业人员目前工作中接触的危害因素强度、接触频率以及接触时间,并与相关职业卫生标准进行比较,以此判断职业危害程度。

职业危害评价主要是解决对作业人员的健康现在影响如何,不久的将来影响如何,在他们可预测的工作期间影响如何,以及对后代影响如何等问题。3.职业危害的控制

无论是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识别,还是对它的评价,两者本身都不能防止职业危害的产生及其对健康的影响,只有控制好工作环境中的职业危害因素,才能防止职业危害的发生及其对健康的影响。职业危害控制是职业卫生的根本目的。对职业危害的控制,一般包括工程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4.职业卫生服务

职业卫生服务是以保护和促进劳动者健康为目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场所可能对健康和安全造成危害的因素和条件的服务措施。职业卫生服务是通过预防和控制工作场所可能对健康和安全造成危害的因素和条件,以保护和促进劳动者健康为目的的服务措施。(四)作业场所职业安全管理1.职业病危害的发电企业应建立、健全下列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13项)(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二)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四)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五)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六)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七)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八)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九)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十)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十一)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十二)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十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2.作业场所职业安全健康要求职业病危害的发电企业的工作场所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1)生产布局合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2)工作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工作场所不得住人;(3)有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相适应的有效防护设施;(4)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5)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6)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7)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其他规定。3.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

(1)职业危害设施

发电企业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和保养,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职业危害防护设施。

存在职业危害的发电企业应当设有专人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测,保证监测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监测的结果应当及时向从业人员公布。(四)职工的健康监护1.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档案(13项)

发电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下列职业卫生档案资料:(1)职业病防治责任制文件;(2)职业卫生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3)发电企业设备材料管理;(4)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清单、岗位分布以及作业人员接触情况等资料;

(5)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基本信息,以及其配置、使用、维护、检修与更换等记录;(6)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与记录;(7)职业病防护用品配备、发放、维护与更换等记录;(8)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职业病危害严重工作岗位的劳动者等相关人员职业卫生培训资料;

(9)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与应急处置记录;(10)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汇总资料,存在职业禁忌证、职业健康损害或者职业病的劳动者处理和安置情况记录;(11)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有关技术资料,以及其备案、审核、审查或者验收等有关回执或者批复文件;(12)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申领、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等有关回执或者批复文件;(13)其他有关职业卫生管理的资料或者文件。

向发电企业提供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设备,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警示标示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载明没备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安全操作和检修维护注意事项、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等内容。

向发电企业提供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危险化学品等材料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说明书应当载明产品特性、主要成份、存在的有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职业危害防护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产品包装应当有醒目的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贮存场所应当设置危险物品标识。

对接触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生产经营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位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发电企业承担。

发电企业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从业人员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从业人员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对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从业人员,应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从业人员,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发电企业应当为从业人员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从业人员离开发电企业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发电企业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五)职业危害事故处理

发电企业发生职业危害事故,应及时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并采收有效措施,减少或者消除职业危害因素,防止事故扩大。对遭受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及时救治,并承担所有费用。

发电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职业危害事故。(六)职业安全健康培训1.针对发电企业负责人的培训

发电企业负责人应接受职业健康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2.针对发电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人员的培训

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人员进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专业知识与管理知识培训,使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人员明白做什么、怎么做。3.针对劳动者的培训

发电企业针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健康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健康培训,普及职业健康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七)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

1.按照《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依照本办法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职业卫生“三同时”的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可以与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一并进行。2.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风险程度,按照下列规定对其实行分类监督管理:(1)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职业病防护设施由建设单位自行组织竣工验收,并将验收情况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2)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后,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验收;

(3)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后,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验收。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目录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制定并公布。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目录作出补充规定。3.职业病危害预评价(1)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编制预评价报告。(2)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编制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当组织有关职业卫生专家,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进行评审。(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或者审核同意后,建设项目的选址、生产规模、工艺或者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职业病防护设施等发生重大变更的,建设单位应当对变更内容重新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办理相应的备案或者审核手续。4.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1)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2)

建设单位在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完成后,应当组织有关职业卫生专家,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进行评审。(3)

对职业病危害一般和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完成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评审后,按照有关规定组织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施工。(4)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在完成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评审后,应当按照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的申请。5.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与防护设施竣工验收(1)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由取得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负责施工,并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进行。(2)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期间,建设单位应当对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3)建设项目完工后,需要进行试运行的,其配套建设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试运行时间应当不少于30日,最长不得超过180日。(4)

建设项目试运行期间,建设单位应当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的情况和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建设单位应当为评价活动提供符合检测、评价标准和要求的受检场所、设备和设施。(5)建设单位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编制完成后,应当组织有关职业卫生专家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进行评审。建设单位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6)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由建设单位自行组织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竣工验收,并自验收完成之日起30日内按照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备案。二、劳动防护用品发放使用和管理(一)

职业危害防护用品的管理原则

当劳动条件尚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时,劳动防护用品是预防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最基本措施。从管理角度看,劳动防护用品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配备的,使其在劳动过程免遭或者减轻事故伤害及职业危害的个人防护装备。列如,在火力发电企业化学危险品装卸过程中,操作者佩戴的防护眼镜、防护服等;在化学试验的操作过程中,试验者的抗化学腐蚀手套、套袖和围裙等。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全国劳动防护用品的生产、检验、经营和使用的情况实施综合监督管理。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劳动防护用品的生产、检验、经营和使用的情况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国家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或地方标准,为从业人员配备劳动防护用品。企业应组织生产、安全等管理部门的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对企业进行全面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识别作业过程中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确定进行各种作业时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形态、分布情况等,同时需要考虑生产作业环境、劳动强度以及生产岗位接触有害因素的存在形式、性质、浓度(强度)和防护用品的防护性能选用职业危害防护用品,使之能够达到对各个暴露部位的有效防护,满足作业安全的要求。(二)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发放和使用

1.劳动防护用品分为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和一般劳动防护用品。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目录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确定并公布,如安全帽、防酸工作服、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等;未列入目录的劳动防护为一般防护用品,如工作鞋、工作帽、雨衣等。

2.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单位(以下简称使用单位)应为劳动者免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单位不得以货币或其他物品替代应当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

使用单位按照《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表1作业类别及主要危险特征举例和个体防护装备的选用程序(附录A)配备个体防护用品。综合性作业需根据作业特点选择多功能防护装备。3.在选择各种防护用品时,还应参考相应的选用规范,遵守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要求,并根据实际作业情况选择个体防护装备。根据可识别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个体防护装备的选择。4.使用单位应到定点经营单位或生产企业购买特种劳动防护用品。购买的劳动防护用品须经本单位的安全技术部门验收。5.使用单位应教育本单位劳动者按照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规则和防护要求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6.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劳动防护用品的购买、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更换、报废等管理制度;并应按照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要求,在使用前对其防护功能进行必要的检查。7.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予以判废,包括:1)所选用的个体防护装备技术指标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行业标准;2)所选用的个体防护装备与所从事的作业类型不匹配;3)个体防护装备产品标识不符合产品要求或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4)个体防护装备在使用或保管贮存期内遭到破损或超过有效使用期;5)所选用的个体防护装备经定期检验和抽查为不合格;6)当发生使用说明中规定的其他报废条件时。

判废后的个体防护装备应立即封存,并建立封存记录。

(三)监督管理

2005年国家颁布了《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的监督管理。劳动防护用品(尤其是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职工的健康与安全。

职业危害防护用品使用单位对职业危害防护用品管理应该注意以下七个方而:(l)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根据各工种的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的专项经费.为职工配备具有相应安全、卫生性能的劳动防护用品。(2)建立健全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更换、报废等管理制度,安全技术部门和工会组织进行督促检查。(3)购买特种劳动用品必须具有“三证”,即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安全鉴定证。(4)凡是从事多种作业或在多种劳动环境中作业的人员,应按其主要作业的工种和劳动环境配备劳动防护用品。(5)生产管理、保卫、安全部门等有关人员,应根据其经常进入的生产区域,配备相应的劳动防护的劳动防护用品。应有公用的劳动防护用品,设专人保管,供外来参观、学习、检查工作人员临时借用。(6)根据规定的使用期限,定时核对工种岗位劳动防护用品的种类和使用期限,增发必需的劳动防护用品。发给车间、班组公用的劳动防护用品,应指定专人管理。(7)保存相关记录。三、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一)职业病危害告知

《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职业健康法规都对职业危害告知有明确规定。职业危害告知包括用人单位及其相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1.用人单位的权利(1)用人单位购置可能产生职业危害设备的,应当向供货方索取说明书,并查验在设备的醒目位置是否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2)用人单位购置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材料的,应当向供货方索取中文说明书,说明书应当载明产品特性、主要配方、存在的有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以及应急救援措施等内容;查验产品包装是否有醒目的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2.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告知义务(5项)(1)合同告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劳动保健津贴、工伤保险等)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格式合同文本内容不完善的,可以增加附页加以说明。

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前款规定,向劳动者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条款。变更后的工作岗位或工作内容存在或产生的所有职业病危害,应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写入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当将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合同告知的内容包括:1)劳动过程中可能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危害程度;2)危害结果;3)提供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体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4)工资待遇、岗位津贴和工伤社会保险待遇;5)职业健康知识培训教育;6)职业病防治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2)培训告知

在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中,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教育,普及职业卫生知识,告知劳动者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等。告知劳动者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内容,学习职业病防护设施设备操作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3)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告知1)

产生职业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危害监测结果。2)

对产生严重职业危害作业岗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示和中文警示说明。(4)作业岗位告知1)存在或产生高毒物品的作业岗位,应当按照《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的规定,在醒目位置设置高毒物品告知卡。告知卡应当载明高毒物品的名称、外观形态、主要成份、理化特性、健康危害、防护措施及应急处理、操作及储存注意事项、废弃处置方法、应急及急救电话等,储存场所应载明储存的数量。2)告知卡应字迹清楚、颜色醒目,告知卡外形尺寸及设置要求按照GBZ158规范执行。(5)个人体检结果书面告知用人单位应当将劳动者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书面如实告知劳动者,保存书面记录并要求劳动者签字认可。劳动者个人隐私应当依法受到保护。(二)职业病危害警示

职业病危害警示是指用人单位应当在工作场所设置可以使劳动者产生警觉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图形、线条、相关文字、信号、报警装置及通讯报警装置等。其中图形、线条和相关文字统称警示标识。

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设施设备、材料和产品,应当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等的要求,在醒目位置设置图形、警示线、警示语句等警示标识或中文警示说明。根据工作场所实际,组合使用各类警示标识。

警示标识分为图形标识、警告线、警示语句和有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警示线:警示线分为黄色警示线、红色警示线和绿色警示线;1.使用警示标识的要求

警示标识设置的高度,尽量与人眼的视线高度相一致,悬挂式和柱式的环境信息警示标识的下缘距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2m;局部信息警示标识的设置高度以视具体情况确定。

警示标识(不包括警示线)的固定方式分附着式、悬挂式和柱式三种。悬挂式和附着式的固定要稳固不倾斜,柱式的警示标识和支架应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在高毒物品作业场所,设置红色警示线。在一般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设置黄色警示线。警示线设在使用有毒作业场所外缘不少于30cm处。

作业岗位、设施设备及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等材料的警示标识的种类、规格、设置等具体要求参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作业岗位警示

对存在或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对存在或产生高毒物品的作业岗位,在醒目位置设置高毒物品告知卡。

使用、贮存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场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3.设施设备警示

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施设备前方,或设施设备本体的醒目位置,应当设置相应的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4.材料和产品警示

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材料,中文说明书应当载明产品特性、主要成份、存在的有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和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中文说明书的内容与格式应符合《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GB/T16483),产品包装应当有醒目的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贮存上述材料的场所应当在入口处和存放处等规定的部位设置危险物品标识或者放射性警示标识。四、职业危害申报

2011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业健康司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安监总局第27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