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胸闷变异性哮喘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_第1页
儿童胸闷变异性哮喘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_第2页
儿童胸闷变异性哮喘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_第3页
儿童胸闷变异性哮喘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_第4页
儿童胸闷变异性哮喘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胸闷变异性哮喘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儿童胸闷变异性哮喘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定义2

流行病学与发病现况3

发病机制目录

4

临床表现5

辅助检查6

诊断及鉴别诊断7

治疗和转归8

展望

儿童胸闷变异性哮喘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CONTENTS儿童胸闷变异性哮喘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哮喘协作组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通信作者:申昆玲,Email:kunlingshen1717@163.com;

沈华浩,Email:huahaoshen@zju.edu.cn【摘要】

胸闷变异性哮喘(chest

tightness

variant

asthma,CTVA)是以胸闷为唯一或主要症状的一种新的不

典型哮喘,无喘息、气促等典型的哮喘表现,肺部听诊无哮鸣音。儿童CTVA

以胸闷、长叹气为常见临床表现,

部分临床医师认识不足,容易误诊、漏诊。为提高儿科医师对CTVA

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哮喘协作组、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和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专

家参照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哮喘诊治指南或共识,结合国内儿童CTVA

的诊治经验及研究成果制定本共识,以

期为广大儿科医师规范诊治CTVA

提供帮助。【关键词】

儿童;不典型哮喘;胸闷变异性哮喘;诊断;专家共识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70009,82270018);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BF2021656);

苏州市“临床医学专家团队”(SZYJTD201806);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专项经费资助(粤府办2021-6)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我国分别在1990年、2000年和2010年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抽样调查,0~14岁儿童哮喘的累积患病率分别为1.00%、1.97%、3.02%;其

中不典型哮喘中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约占哮喘人群的10%。儿童胸闷变异性哮喘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在2015年至2020年全球哮喘网第1

阶段调查中,6~7岁和13~14

岁儿童

的哮喘患病率分别为7.6%和10.5%;

国内上海市2010年流行病学调查显

示儿童哮喘患病率为7.57%,而2021

年患病率达13.9%。近30余年来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

明显上升,带来了巨大的疾病负担。儿童胸闷变异性哮喘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虽然我国当前儿科哮喘的诊治水平已取得较大提升,但仍有约30%的城市儿童哮喘未

能得到及时诊断,并有20%以上的儿童哮喘

未达到良好控制,尤其是不典型哮喘。

胸闷

变异性哮喘(CTVA)

是以胸闷为唯一或主

要症状的一种新的不典型哮喘类型。儿童胸闷变异性哮喘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CTVA

是一种不典型哮喘,以胸闷为唯一或主要症状,病程>4周,无喘息、气促,肺部听诊无哮鸣音,存在气道高反应性AHR

或/和可逆性呼气气流受限,经抗哮喘治疗有效。目前关

于诊断儿童CTVA时胸闷症状持续时间尚不统一,儿科学相关专家认为病程时间4~8周

不等。由于CTVA与CVA都是不典型哮喘的类型,具有类似的病理特征,因此参考2006年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

指南及我国儿童慢性咳嗽相关指南定义CVA

病程>4周,建议儿童CTVA

的胸闷病程>4周。儿童胸闷变异性哮喘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定义●

我国目前尚无儿童CTVA患病率调查研究,仅有一些构成比调查。国内学者

研究发现,在儿童胸闷人群中CTVA构成比为9.9%~14.0%;>6岁AHR阳

性人群CTVA

占比达12.44%;●

成人CTVA占胸闷比例高达22

.4%,提示儿童发病率可能低于成人。

一项评

估全国呼吸专科医师和基层医师对不典型哮喘认知的研究发现,呼吸专科

医师平均年诊断CTVA19.08

例,我国目前有呼吸专科医师1.46万,据此估

算全国呼吸专科医师年诊断CTVA

可能达到27.86万例。以上资料显示临

床上CTVA并不少见,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流行病学与发病现况儿童胸闷变异性哮喘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CTVA

发病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与典型哮喘类似,存在AHR

和气道炎症。Shen等报道了24例CTVA

患者从症状发作到诊断的平均病程3.8年,均具有AHR

可逆性气流受限,6例CTVA

患者气道活检标本提示存在气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胸闷是一种主观感受,是临床患者常见的主诉之一。于胸闷的产生机制,

Binks

等对哮喘患者发生胸闷的原因进行研究,发现哮喘发作时呼吸肌活动增加并不能导致胸闷,而是由于气道炎症或气道平滑肌痉挛所致;另外小气道阻塞、

气流呼出受限时,高残气量亦会影响骨骼肌出现肌张力的改变,也可能导致胸闷症状的发生。发病机制儿童胸闷变异性哮喘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喘息的发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是由于出现气道痉挛、气道炎症等导致管腔口径、弹性变化及呼出气流速变化而产生哮鸣音。儿

童CTVA

用力肺通气功能研究显示,CTVA

患儿通气功能基本正常,提示其气道阻塞不明显;CTVA

的气道激发试验结果显示,AHR

明显低于典型哮喘患者,与CVA

相似。CTVA

存在AHR

而听诊无哮鸣音的原因可能与气道痉挛的程度未达到喘息发生的条件有关。儿童胸闷患者中诊断CTVA

者尘螨和宠物过敏率及总IgE

水平较诊断非CTVA

者更高。>Zhu

等研究也表明,CTVA

患儿合并鼻炎病史的比例高于健康人群,且大部分患者存在多种吸入性变应原致敏。这些研究提示变应原致敏可能是发展为CTVA

的一个重要因素。发病机制儿童胸闷变异性哮喘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神经源性疼痛、

精神心理因素等也参与了胸闷的发生;CTVA患者气道存在神经源性炎症,局部释放的P物

质与神经肽等介质作用于支配气管与支气管的迷走神

经感觉纤维,可能引发胸闷或胸痛等不适症状的发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使得交感神经系统释放的儿茶酚胺量增多,导致外周疼痛神经末梢敏感度增高,进而

出现胸闷、胸痛。气道炎症、气道平滑肌痉挛、AHR、

过敏因素、神经源性疼痛、精神心理因素等可能是导致胸闷症状原因,这

些机制是否共同参与导致CTVA

的发生,需要更进一步

研究去明确。发病机制儿童胸闷变异性哮喘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CTVA

患儿缺乏哮喘的典型表现,以胸闷为主要或唯一表现。婴幼儿因无法表达,常无主诉,故无特异性表现,可表现为屏气或

哭闹;学龄前和部分学龄期患儿因表述能力欠佳,也常无胸闷主

诉,多表现为频繁叹气或叹息样呼吸、深呼吸等;>学龄期及青春期患儿多表现为胸闷,或有胸前不适或呼吸不畅的感受,可伴深吸气、长叹气及胸痛等表现。若患者存在特应性体质,多数存在共患疾病,如

变应性鼻炎、特应性皮炎等;部分可合并抑郁、焦虑症等。>有共患疾病CTVA患儿可同时具有其存在共患病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儿童胸闷变异性哮喘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5.1肺通气功能检测肺通气功能检测是诊断哮喘的重要依据。CTVA

大多数患儿肺通气功能基本正常,或仅部分小气道功能指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肺通气功能在早期可作为初步筛查的手段,肺通气功能正常不能排除诊断。5.2支气管舒张试验如果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70%已提示明显的气流受限或呼吸道阻塞,应行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结果支持CTVA

诊断。部分患儿即使FEV1

正常但存在小气道通气功能障碍者,可尝试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舒张试验阴性不能排除CTVA,

必须结合

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其他辅助检查综合判断。5.3支气管激发试验对于肺通气功能正常患儿,支气管激发试验是确诊CTVA

的重要手段。CTVA

的AHR

可能介于典型哮喘和正常人群之间,与CVA

类似。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推荐对CTVA

患儿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辅助检查儿童胸闷变异性哮喘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5.4呼气峰流速PEF

变异率对于缺乏支气管激发试验等肺功能检查的基层医疗单位或患儿的家庭自我监测,可采用简易峰流速仪测定PEF,其操作简单、费用

低,患儿易于接受。PEF

日间变异率≥13%有助于明确诊断。5.5气道炎症检测CTVA

患者存在嗜酸性粒细胞性气道炎症,可通过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或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

水平等无创检查方法进行评

估。5.5.1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学龄期儿童可进行诱导痰检查操作。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可以反映哮喘严重程度和气道炎症类型,可用于辅助诊断和指导治

疗。5.5.2FeNO

检测FeNO

水平反映气道的嗜酸性粒细胞炎症程度。在胸闷患者中CTVA

人群的FeNO

水平高于对照人群,但明显低于哮喘患者;部分学者研究FeNO>13.5ppb,

诊断CTVA

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但FeNO<20

ppb提示气道炎症水平较低。根据以上研究结果,仅根据FeNO

难以区分不典型哮喘与健康儿童,不推荐单独根据FeNO

检测来诊断CTVA,

可用于评价气道炎症类型、严重程度和

对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

治疗的反应性。辅助检查儿童胸闷变异性哮喘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辅助检查5.6过敏状态评估变应原致敏是发展为哮喘的主要危险因素。对于儿童CTVA

早期过敏也是主要危险因素。儿童CTVA

研究显示,83%的患儿存在过敏原检测阳性,且吸入过敏原阳性高达58.3%。因此对于疑似CTVA

的患儿,推荐进行变

应原检测,以了解患儿的过敏状态,协助CTVA

的诊断和治疗。过敏原检测阴性不能排除CTVA

诊断。5.7胸部影像学评估CTVA

患儿胸部影像学检查一般无异常发现。但对于存在反复胸闷伴有其他合并症状,或怀疑CTVA

以外其他疾病,如气道异物、胸廓畸形或慢性感染(如结核)以及具有其他有影像学检查指征者应进行影像学检测。5.8其他检查根据鉴别诊断需求,可行包括24h食管pH

检测、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及心理评估。儿童胸闷变异性哮喘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6.1诊断儿童CTVA

主要根据临床表现结合患儿具有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和AHR,

并排除可能引起胸闷的其他疾病进行诊断。没有条件检查或不配合检查者也可以进行诊断性治疗,如果治疗后症状缓

解,停药后症状反复,支持CTVA

诊断。(1)胸闷或同时伴有长叹气为唯一或主要的临床表现,持续时间>4周;(2)胸闷发作时肺部听诊无哮鸣音;(3)胸部X线无器质性改变;(4)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PEF

日变异率(连续2周)≥13%,应至少符合1项;(5)排除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及精神心理等因素引起的胸闷;(6)抗哮喘治疗有效。诊断及鉴别诊断儿童胸闷变异性哮喘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6.2鉴别诊断6.2.1心脏疾病心脏相关疾病能引起胸闷,如心肌炎、心肌病、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除具有胸闷表现外还应具有相应的心脏疾病表现,通过临床症状和相应检查可以鉴别。在儿童胸闷大约95%为良性症状,并

非由心脏原因引起,与成人有较大区别。但因以胸闷为表现的心脏疾病可能导致严重后果,需注意

早期鉴别。6.2.2胃食管反流病和/或咽喉反流患者有胃食管反流或咽喉反流时,可出现胸闷,伴有明显反酸、胸骨后烧灼感及嗳气等典型反流症状,年长儿可进行胃食管反流评分,24h食管pH

检测或食管腔内阻抗测定可明确诊断,抗反流治疗

有效。儿童CTVA

的诊断标准:儿童胸闷变异性哮喘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6.2.3精神心理因素在个体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障碍时,高度的精神压力可出现胸闷的躯体表现形式。诊断胸闷由精神心理因素引起时,首先要排除由器质性疾病引起。成人CTVA

患者中焦虑很常见。6.2.4其他少见原因包括声带功能障碍、过度换气综合征及肺间质性疾病等导致的胸闷。在鉴别过程中,详细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是鉴别的重要依据。儿童CTVA

的诊断标准:儿童胸闷变异性哮喘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CTVA

与典型哮喘具有相同的病理基础,包括气道炎症和AHR,

故两者的治疗原则一致,遵循儿童哮喘阶梯治疗原则,包括缓解治疗和抗炎治疗,但抗炎治疗是基础。ICS/

吸入型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

联合制剂目前

是6岁以上CTVA

患儿的一线治疗,6岁以下患儿可以单用ICS

或白三烯受体调节剂;12岁以上儿童治疗参考

成人CTVA

指南。疗程推荐为8周以上。7.1共患病CTVA

的共患病治疗按照《儿童支气管哮喘共患病诊治专家共识》推荐进行治疗。7.2精神心理因素如果患儿出现情绪不稳、紧张恐惧、焦虑抑郁或有其他心理障碍时,需要积极给予心理干预及心理行为治疗。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心理危机干预、认知行为治疗、催眠疗法,必要时可考虑使用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等。治疗和转归儿童胸闷变异性哮喘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