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剪力墙结构构件模板安装及拆除_第1页
框架剪力墙结构构件模板安装及拆除_第2页
框架剪力墙结构构件模板安装及拆除_第3页
框架剪力墙结构构件模板安装及拆除_第4页
框架剪力墙结构构件模板安装及拆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框架剪力墙结构构件模板安装与拆除项目项目三: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任务模板工程施工教学目标能力目标具备指导框架剪力墙结构构件模板安装的能力;具备组织框架剪力墙结构构件模板拆除的能力。知识目标框架剪力墙结构构件模板安装的知识;框架剪力墙结构构件模板拆除的知识。教学重点构件模板的安装质量控制方法;构件模板的拆除。教学难点1.构件模板的拆除。设计思路通过上次课的构件模板翻模设计的结果,引入到模板的现场安装上面来。然后通过图片、录像等讲解典型构件模板安装流程和质量控制要点。在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构件模板的安装流程,教师在此过程中适当加以引导和提示,并及时给与总结。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课件、图片、录像等。课前回顾柱、梁、板、墙、楼梯、基础等构件模板翻模设计要点。约2〜3分钟教学引入通过上次课的构件模板翻模设计的结果,引入到构件模板的现场安装上面来。约2〜3分钟课堂小结构件模板安装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构件模板的拆除。约2〜3分钟课外训练预习《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4模板分项工程”的内容。教学体会课堂教学设计一、构件模板安装基础模板(约10分钟)(结合图片讲解基础模板的构造和形式)基础模板常见的形式有:木模、胶合板模板、钢模版和砖胎膜(分别给出图片)模板可利用基坑(或基槽)进行支撑。横板加固一般采用'内撑外拉”式进行,顶撑的作用为不使模板向里倾,铁丝则使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后不向外倾。模板安装时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即通过模板的顶撑和拉筋相结合的办法,使混凝土浇筑前后均能保持设计要求的几何尺寸。施工工艺:做基础垫层f支侧模板f固定模板(顶撑、拉结)♦基础模板的安装建筑物的基础,一般可分为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式基础和箱形基础等多种。不同的基础形式,模板施工方法也不尽相同。▲基础的模板施工应注意以下几点:(1) 注意垫层混凝土的平整,垫层混凝土顶面标高要正确,垫层混凝土周边要比基础底板大10〜15cm。施工前应为基础模板放线,为正确支模提供条件。浇筑垫层时要埋设标高点,周边要设置简易模板。(2) 必须正确放线。要校核建筑物轴线后,再放模板边线和标高线。(3) 在配模支模时,要考虑混凝土施工缝的设置部位。箱形基础等有防水要求的基础要正确设置止水带。能分次浇捣时尽量分次浇捣,以方便支模。当底板与基础墙要一次支模时,往往给支模及混凝土浇筑带来困难,但对防水有好处。(4) 在基础模板支模时要注意设备管道的尺寸和位置。如排水管等因有坡度要求,在基础上各点的标高是不同的。有时为方便起见,考虑建筑物今后下沉等因素,要留较大的孔洞,供管道安装。柱模板(约15分钟)柱模板常采用胶合板模板、组合钢模板。其构造除考虑保证混凝土浇筑前后均能保持构件设计要求的几何尺寸外,还应考虑混凝土浇筑方便,易于清扫垃圾,模板安装顺序要与绑扎钢筋工序相配合等。♦柱模板的安装现浇筑的模板可采用组合钢模板或钢框胶合板模板。为了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安装质量,加快模板周转率,应将定型钢模板预拼成较大的模板块,再用起重机吊装就位拼接,预拼装是组合钢模板施工中关键的工作,预拼成的模板块表面必须平整且具有很好刚度,使吊装后不产生变形。如果采用胶合板模板和木模板也是要事先预拼好。柱内埋设的连接用的锚固钢筋,不应在柱模板上开洞留设。应将锚固钢筋折成直角绑扎于柱的箍筋上,拆模后将锚固钢筋凿出扳直。▲柱模板的施工程序:先清理已绑好柱钢筋的底部,弹出柱的中心线及四周边线。根据测量标高抹水泥砂浆找平层,调整柱底标高,并作为定位的基准,支侧模时应与其靠紧。把四侧模板用柱箍围住,柱箍可用角钢加螺栓或短钢管加扣件做成。如柱截面较大,按构造要求加设对拉螺栓。通排柱(或多根柱)模板安装时,应先将柱脚互相搭牢固定,再将两端柱模板找正吊直,固定后,拉通线校正中间各柱模板。柱模除各柱单独固定外还应加设剪刀撑彼此拉牢,以免浇灌混凝土时偏斜。按构造要求在桂脚预留清扫口,柱子较高时预留浇灌口,高度不得大于2m。柱模初步支好后,要挂线锤检查垂直度。达到竖向垂直,根部位置准确。在浇筑混凝土前,应用水冲洗内部,一起湿润作用,二可把模板底部脏物杂物冲出清洗口,然后再把口封住,这样浇筑的混凝土柱根不会夹渣、吊脚。(8)混凝土浇筑后立即对柱模板进行二次校正。二次校正可用可调支撑进行,也可用中间加花篮螺栓的脚手钢管作调整杆进行调整。▲柱模板支撑的控制重点一要垂直;二要柱箍足够,保证不会胀模;三是稳定,不会移动。3.墙模板(约10分钟)墙模板常采用胶合板模板、组合钢模板拼装,也可采用专制大模板。模板受荷载与柱模板相似,但由于墙呈狭长状,故具体构造有所不同。墙模一般由两片侧模及横楞、竖楞组成。胶合板宽中间需用钢管增强。对拉螺栓和套管用以在混凝土侧压力作用下,保持两片侧模板的距离。▲墙模板的安装墙板模板安装的一般步骤:1) 支模前,应在垫层上放出墙的中心线和边线,并核对标高、找平。2) 先将一侧模板立起,用线锤吊直,然后安装背楞和支撑,经校正后固定。3) 待钢筋保护层垫块及钢筋间的内部撑铁安装完毕后,支另一侧模板,墙身较高时要合理设置混凝土浇筑口。4) 为了控制墙的厚度,内外模板之间用螺栓紧固,加外模支撑,防止模板外倾。5) 调整模板的位置及垂直度,全面拧紧对拉螺栓,最后固定好支撑。6) 全面检查安装质量并与相邻墙模板连接牢固。7) 模板底部应留清扫口。4.梁、楼板模板(约20分钟)模板不仅承受新浇混凝土的侧压力,还要承受新浇混凝土自重等垂直荷载。梁模板由底模板和侧模板组成。底模板承受垂直荷载。常采用木模、胶合板模和组合钢模板,底模下有立柱或桁架承托。立柱多为申缩式,可以调整高度,立柱应支在坚实的地面或楼面上,下垫本楔,以便拆除。当立柱支于泥地时,应做好排水设施,避免土壤被水泡软而产生较大沉降,同时还应在立柱下加垫木板,以分布立柱传给地面的集中荷载,减少立柱的沉降量。在多层或高层建筑施工时,上、下层楼面立柱应在同一竖直线上,使上层楼面立柱的荷载能直接传递到下层楼面立柱上去,因为这时下层楼面混凝土的强度还较低,不能承受由上层立柱传来的施工荷载。当梁的跨度在4m或4m以上时,梁底模应起拱,起拱值由设计规定,如设计无规定时,起拱高度宜取全跨长度的0.1%〜0.30%。▲梁板模板的安装梁模板分为侧模板和底模板两种。一般建筑物内,当梁高不大时,可采用工具式梁卡支撑模板;当梁高大于600mm时,因侧压力较大,为慎重起见,宜采用对拉螺栓支模方式。通常,梁侧模板像墙模一样,能较早拆除,梁底模板要在混凝土强度较高时才能拆除,滞留时间较长。▲梁模板支模中应注意的问题1) 要注意梁模与柱模的接口处理、主梁模板与次梁模板的接口处理,以及梁模板与楼板模板接合处的处理。2) 要根据梁的跨度,在支模时按设计要求对模板起拱。3) 花篮梁、挑梁、曲线梁、曲梁等截面线条多变化的梁,要加强定位卡具,加密对拉螺栓,使梁模在浇筑混凝土时不致走样。4)在梁模板施工中,如要求梁侧模先行拆除时,要进行支模设计,不使楼板模板背楞压在梁侧模上。板模背楞的设置要给梁侧模的先行拆除留有活动余地。▲梁模板的施工程序:1) 放线确定梁轴线位置、尺寸,梁、板底标高。2) 根据梁轴线位置支设梁底模支撑体系,一般采用顶撑,顶撑间要设水平拉结,以增强整体刚度。当房屋层间高度大于5m时,宜采用钢管排架支模,也可用桁架支模。3) 铺设梁底模板(也可以先支一侧模板),然后绑扎梁钢筋并支设梁侧模。4) 用木板或钢模来组合底模和侧模,梁侧模可在底部处用方木或钢管卡住;上部可用斜撑或上口卡或螺栓拉住。梁高度较大时,中间要加对拉螺栓。5) 支设板的模板。板模的支撑比较简单,用木模的应先把板下搁栅铺放平整,再在其上钉木板;6) 通过检查轴线或中线校正梁模板,并根据标高调整支撑高度,可用木楔在立杆或立管底进行调整。也可通过可调支座来调整。7) 检查板模标高及平整度并将板面清理干净。▲梁模板支模中的控制重点梁、板模板支撑的关键是要保证刚度及支撑牢固。要避免出现拆模后梁成鱼腹式,板底下沉的情形。另外要保证预埋件、预留孔洞位置的正确。5.楼梯模板(约15分钟)板式楼梯的模板主要有底模、边侧模、反扶梯基、踢脚板、三角木等组成♦楼梯模板的安装楼梯模板的一般施工程序为:1) 计算斜坡模板长度及踏步三角木的尺寸;2) 定标高和起步位置;3) 支基础梁的模板,梯步处侧模上口要与斜坡底板坡口相接;4) 支撑休息平台梁和平台板,文法和上述梁板支模相似。关键是要掌握好结构标高;5) 支斜坡模板,支撑必须与斜坡垂直,并要互相用拉杆牵牢。斜撑支点根部不能滑动;6) 钉梯帮板及踏步板,并把反扶梯基在踏步板上钉牢。三、模板的拆除(重点、难点)(结合课件讲解)(约10分钟)模板拆除应符合以下规定和原则:(1) 拆模顺序一般应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重大、复杂的模板拆除应有拆模方案。(2) 承重模板底模及其支架的拆除如无设计要求时,应符合下表的规定。(3) 不承重的侧模板的拆除应在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模。(4) 多层楼板模板支柱的拆除应遵循以下原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