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城杨继盛《墓志》简编_第1页
容城杨继盛《墓志》简编_第2页
容城杨继盛《墓志》简编_第3页
容城杨继盛《墓志》简编_第4页
容城杨继盛《墓志》简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容城杨继盛《墓志》简编

三、关于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纪事》有1000多年的历史,不仅记录了杨继生的生活和思想,而且还包括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规章制度等重大问题。由于作者的水平和时间,他只讨论以下问题。(一)第二本书为甲权,乙儒,有关“月朝审”1、杨继盛在谱前(原为封面)书“嘉靖三十二年闰三月二十一日立。椒山年谱,付男应解收。”系指《年谱》卷录文,即《文物春秋》2011年2期62页左栏20行(以下简称某页某栏某行)“予家原口外小兴州”起,至70页左栏末行“凡此皆据柙床书也。癸丑年春,椒山子书”止,原文凡447行8296字,当书于嘉靖三十二年闰三月二十一日(1553年5月3日)。潘应椿跋云:“按谱中公(杨继盛)自识‘癸丑年春,书付男应解、应麟收藏’,考公疏上于是年正月十八日,而此卷为三月廿一日书,距公入狱甫两月,公盖早以死自矢耳。”从谱中可知,杨继盛奏劾大学士严嵩的时间是嘉靖三十二年(癸丑年,1553年)正月“十八日本上,二十日拿送镇抚司打问”,至闰三月二十一日为3个月,潘氏所言“距公入狱甫两月”是不对的,漏了闰三月,嘉靖三十二年是闰三月的。2、潘应椿跋云:“此后复续缀百三十八行,当是甲寅、乙卯两年中所书也。”所谓“复续缀百三十八行”,即从70页右栏1行的“方予未上本之前”起,至72页右栏20行的“贼嵩见公论不容”止,原文凡138行2649字,潘氏认为是甲寅(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乙卯(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两年中所书。所言不误,但过于宽泛。谛视卷中,从70页右栏第1行“方予未上本之前”起,至72页左栏2行“盖自被杖至起行四个月日也”止,与其后的“九月朝审”以后的字体略有不同(图一五),前者墨色略淡,字略小,略草,书写略快;后者墨略浓,字略大,略楷,而且是逐渐变得略小而草,书写速度由慢逐渐变得越来越快,就是说复续的138行2649字可能是两次所书,即从“盖自被杖至起行四个月日也”与“九月朝审”断开,前者88行1822字,应是该卷的第二次所书,是杨继盛遭廷杖4个月后,能起床拄着拐杖行走时,对《年谱》进行的补充,即对“其锦衣卫之打、刑部之监、棒疮之发,人共知之,故不必细书”而进行的“细书”,较为详尽地记述了廷杖、棒疮发作过程以及同僚、狱官、狱卒各自的不同心态与表现,其撰写时间应为嘉靖三十二年四月二十二日(1555年6月2日),或稍后几天。3、所剩文字,即从72页左栏4行“九月朝审”起,至右栏20行“贼嵩见公论不容”止,原文凡50行827字,当书于“甲寅、乙卯两年中”的何时呢?从谱中可知,杨继盛书时已过了乙卯年(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的“九月朝审”,并从死牢中得知嘉靖皇帝“依律处决”的旨意已下达,当距其就义的时间所剩无几了。其子杨应尾曾在刊刻《年谱》时云:此为“先忠愍公将赴义之先一夕所著《年谱》。”他所指的不应是《年谱》卷全文,而应该是最后这50行827字。若确,与之同时所书的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谕妻谕儿》卷(图一六),该卷系杨继盛在“复奏本已上,恐本下急,仓猝之间,灯下写此”。为公认的“椒山先生赴义前一夕遗嘱手卷真迹也”。两者相较,《谕妻谕儿》卷凡144行,约3000字,所书“修身齐家之道纤悉具备,而从首至尾,字画真楷,无一笔潦草,且疑难之字即加音注,精详周到,毫无激烈仓惶气象,真所谓从容就义者也。”而《年谱》卷后50行827字却与之不同,内容虽涉癸丑、甲寅、乙卯三年,但较为简略。其书写开始用行楷,渐变为行草,而且越后越疾速,笔力遒劲,酣畅淋漓,纯任自然,末行仅书“不容”2字和涂抹4字(图一七),其纸完整,并未残损,可见是戛然中止,为何?可能是时间已到,不允许再写了,准备赴刑场了。若确,此段文字当与《谕妻谕儿》卷同书于就义前的夜里,且先写了《谕妻谕儿》卷,尚有时间,又续写了《年谱》卷后50行827字。有关杨继盛就义的时间,王世贞云:“公(杨继盛)生于正德丙子五月十七日,殁于乙卯之十月晦。”徐阶云:杨继盛“在狱三年,以乙卯十月晦死于西市。”晦,农历每月的末一天。故有的学者认为“嘉靖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九日,杨继盛被斩于市”。可是,明代死刑是有禁刑日期的。“关于禁刑具体日期,《明史》和《明会典》的记载完全一致,都是‘停刑之日,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凡十日’。即使是在可以行刑的月份内,在上述特定日期内仍然不得行刑。”可见“十月晦”,不是确指十月二十九日。查《谕妻谕儿》卷中有杨继盛所书写时间为“嘉靖三十四年十月二十六日,椒山子书于福堂”。由此可知杨继盛就义时间是嘉靖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七日(1555年11月10日),那么《年谱》卷的最后50行827字当书于十月二十六日(11月9日)夜。(二)廷王后时代杨继盛因奏劾大学士严嵩,被“拿送镇抚司打问”,“锦衣卫打一百棍,四棍一换”。所言打棍,就是令人胆寒的明代廷杖。所谓“廷杖”,就是皇帝在朝廷上杖责臣子,它始于隋,盛于明,废于清。明代的廷杖始自开国皇帝朱元璋,至嘉靖时到达极致。《明史》载:“嘉靖三年,群臣争大礼,廷杖丰熙等百三十四人,死者十六人。……四十余年间,杖杀朝士,倍蓰前代。”可是,这种被帝王滥施的酷刑却不载于律令条规之中,而且当时的人们对此似乎有点司空见惯,如杨继盛所言:“其锦衣卫之打、刑部之监、棒疮之发,人共知之,故不必细书。”这就导致了文献记载的缺失和遗漏,故有关明代的廷杖,仅零散见于一些史书、诗文集与笔记中,最详尽者莫过于成书于清康熙初年的《魏叔子集》与成书于清嘉庆五年(1800年)的《续只尘谈》,各亦不过百余字而已,兹抄录如下:每廷杖,必遣大珰监视,众官朱衣陪列。左中使,右锦衣卫,各三十员,下列旗校百人,皆衣襞衣,执木棍。宣读毕,一人持麻布兜,自肩脊下束之,左右不得动。一人缚其两足,四面牵曳。惟露股受杖。头面触地,地尘满口中。受杖者多死;不死,必去败肉斗许,医治数月乃愈。凡廷杖者,以绳缚两腕,囚服逮午门外。司礼监宣驾帖讫,坐于午门西墀下左,锦衣卫使坐右。须臾,缚囚定,左右厉声喝。喝“阁棍!”则人持棍出,阁于囚股上。喝:“打!”则行杖。杖之三,令“着实打!”或伺上不测,喝曰“用心打!”而囚无生理矣。五杖则易一人,喝如前。喊声动地,闻者股栗。凡杖,以布承囚,四人舁之。杖毕,以布掷于地,几绝者十之八九从上可知,廷杖监刑者多为一些心术不正的司礼监太监,施刑者是一群身材高大、膀大腰圆、杀气腾腾的锦衣校尉,打五棍就换人(打杨继盛是四棍换人),被打之人很快就皮开肉绽,血肉横飞,命悬一线。而且旁边持棍的校尉们还齐声大喝:“着实打!”“用心打!”闻者莫不毛骨悚然。以上仅是清人的追记,实际上犯人往往在廷杖前就已遭受酷刑。杨继盛云:“二十日拿送镇抚司打问,先拶到手拶,木绳俱断。……先敲一百敲……乃夹一夹,将胫骨又夹出,……乃又敲五十二敲,又夹一夹棍。”这里的拶、夹、敲,皆为古代酷刑。拶,又称拶刑,即用拶子套入手指,用力紧收,常将手指夹断,使人疼痛难耐。夹,指夹棍,用两根木棍做成,行刑时夹犯人腿部。杨继盛仅被夹一夹,就将小腿的胫骨夹出,可见此刑具之酷烈。敲,指敲扑,乃鞭打犯人的刑具,据说短者曰敲(木杖),长者曰扑。有时亦指敲打鞭笞,使人痛苦万分。犯人经过拶、夹、敲,再廷杖,若不死,可谓万幸。杨继盛云:“二十日……打四十棍,重刑具送监。至二十二日晚旨下,锦衣卫打一百棍,四棍一换。”就是说三天内,两次被打140棍,四棍一换人。第一次打40棍,换10人;第二次打100棍,换25人,似乎历史上从未有如此之惨烈!曹国庆先生云:“由于廷杖为不成文法,故而每次廷杖次数的多寡没有具体规定,从目前接触的材料看,最少的杖三十,最多的杖一百。”在一般情况下,人被打七八十棍就会毙命,如《明史》载:嘉靖十三年三月,户科给事中张选因谏言,杖八十,毙于杖下。杨继盛三天被打140棍,且监刑者与施刑者均为严嵩死党,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杨继盛自己亦云:“我打一百四十棍不死,是天保佑我。”并且在死牢中将“廷杖”前前后后记录下来,为我们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三)《文献》卷2:“清孔,不入”,无“家”。过,有“前”字,5.杨继盛云:“将半生逐年行事直书,……凡此皆据柙床书也。”所谓柙床书,即在柙床上所书写的《年谱》。因后人多不知柙床为何物,对“柙床书”也就漠然视之。殊不知,柙床乃死囚牢中一种极为残酷的刑具。吕坤《实政录》载:柙床之制,极为严密。头上有揪头环,项间有夹项锁,胸前有拦胸铁索,腹上有压腹木梁,两手有双环铁钮,两胫有短索铁镣,两足闸于柙栏,仍有号天板一叶,钉长三寸,密如猬刺,利如狼牙,其板盖于囚身,去面不及二寸,仍以臬木关闸,而禁卒卧于其上,以听囚犯动静。复有四面棂栏,状如鸟笼。八缚在槛,四体如僵,手足不得屈伸,肩背不得辗转,莫道蚤虱交攻,蚊虻争噆,纵使毒蝎蛰身,饿鼠啮足,蚰蜒入脑,大蛇缠头,只须忍受。……凡系重刑,皆当就柙,立法者岂如是以苦人哉?吕坤(1536-1618年),曾任提刑按察使、刑部左右侍郎,熟知明代各种刑具,所言可信。杨继盛云:“(正月)二十八日,刑帖到司。狱司即下老监,日夜笼柙,日与众囚为伍,死尸在侧,备极苦楚。”至二月“二十八日,提牢官丘洲峰乃独仗公义,迁予于监东狱卒小房,幸脱笼柙矣”。他历经拶、夹、敲和杖140棍,再日夜笼柙一个月,并在柙床上草写了《年谱》,令人惊心动魄,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需要说明的是,现在呈献给读者的《年谱》卷的前447行8296字,并不是“柙床书”的原稿,而是“凡此皆据柙床书”整理抄录的,这从其书写规整、笔力遒劲可得到证实。其在柙床上所书的时间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一月二十八日至二月二十八日。整理抄写的时间应为“幸脱笼柙”后的二月二十八日之后,竣于闰三月二十一日,距杨继盛能“起床,拄杖行”的四月二十二日尚有月余,可见整理抄写时伤势仍较重,能在死牢中忍受巨痛将其整理抄写出来亦是极为不易的。(四)法与狄道的关系嘉靖三十年(1551年)二月,杨继盛因上《阻马市之疏》,“遂下予锦衣狱,拶一拶,敲一百敲,夹一夹”,并“将臣手指拶折,胫骨夹出,必欲置之于死”,受尽酷刑,侥幸不死,被贬到临洮府狄道(今甘肃临洮县)任典史。杨继盛在狄道的时间以往众说不一,主要有三:一是3年,《甘肃通志》载:杨继盛在狄道“居三年,吏民呼‘杨父’,诸生称‘关西夫子’”。二是2年,王世贞云:“公(杨继盛)之为典史狄道将二年。”三是一年半,彭怀祖云:“杨椒山在临洮仅有一年半时间,1551年4月来临洮,约于1552年9月离去。”其中“3年”说,不知所据,抑或误传。“2年”说者王世贞与杨继盛为同科进士、好友,当可信,但所言并非专指在狄道的具体时间,而是指杨继盛于嘉靖三十年(1551年)二月被贬狄道典史,至翌年十二月任兵部武选司员外郎,约2年。提出“一年半”的彭怀祖先生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读于临洮(狄道),所言虽经调查考证,但仍不确。如今从《年谱》卷中可查到杨继盛在狄道的确切时间为嘉靖三十年六月十八日至翌年五月十一日(1551年7月21日-1552年6月2日),凡317天,仅10个月另13天。狄道位于我国西部边陲,为汉、藏、回等民族杂居之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杨继盛在狄道任典史,仅是知县手下掌管缉捕、监狱的一个小官。官虽小,他却要问民生,兴教育,造福一方百姓,“故虽丛怨冒罪,亦有所不暇顾云”。他先后建书院、设讲读、开煤山、疏园圃、去浮粮、置学田、肃褐市等,不仅解决了百姓急需的生产生活问题,而且开创了当地的文化教育,“由是文人蔚起,科第联翩,浸浸乎称盛矣”。区区10个月,就有如此作为,百姓怎能不爱戴有加,故“在任则讴歌满道,去任则哭泣而送于百里之外者千余人”。200余年后,曾任甘肃按察使的胡季堂追忆在狄道所见所闻,充满仰慕与赞叹地说:余昔陈臬甘肃,过狄道,见州城南北数十里,引洮水灌园圃,沟洫井井。甘省地高,多苦旱,此独无虞。时金子光斗牧是州,余接而询之,知为先生所疏凿,并言州治南有超然书院,亦先生所创建,岁久倾圮,捐赀重葺之,已落成,乞余为之记。余兼访之绅士耆老,又言先生开煤窑,以利民用;去浮粮,清积弊,以苏民困;并置地书院中为诸生膏火,而冠婚丧祭及岁时荒歉,皆量贫富以为补助。诸善政啧啧不已,二百余年咸称为“杨夫子”。……先生在狄道仅期年,所为已若此,推之天下,俾得大展谟猷,其利物济人当更何如耶?……惟是先生之才猷经济,随所处而必有所措施,其见于狄道者已如此。恐或未之知,而仅目为直戆之士耳。时光荏苒,又过了200年,如今彭怀祖先生云:笔者三四十年代在临洮读书时,学校还循往昔之陈观,一年一度还要“祭丁”。“祭丁”者,祭我国古代第一个教育家孔子也。然而,那时的临洮,名曰“祭丁”,实则纪念杨椒山先生。老师给学生们讲述杨椒山弹劾严嵩,为临洮开书院、倡学风、兴利除弊的事迹。那时,无论城里乡外,家家户户的庭堂中,都要挂一幅先生手书的对联拓片:“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400余年惠及百姓,400余年传颂不绝,杨继盛被贬乃狄道百姓之福。范仲淹所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于此见矣。四、《这篇》主要内容是《自著可传《文献》杨继盛《年谱》刊本有多种,或为雕刻本,或为活字本,均属古籍善本,寻觅颇难。笔者寡陋,经数年寻找,得见时间早、传布广者有康熙年间的《容城三贤文集·忠愍卷·自著年谱》、康熙年间的《增补杨椒山先生全集·自著年谱》与乾隆年间的《文渊阁四库全书·杨忠愍集·自著年谱》三种。其中《容城三贤文集》为容城元代刘因、明代杨继盛、清代孙奇逢合集,线装,凡两函,笔者仅见下函的《忠愍集》与《夏逢集》,无刊刻时间,书签上为刊于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不过从字体、纸张、墨色、刀法、版式等看,应为康熙年间所刊无疑。其《忠愍集》中的《自著年谱》末尾刊有杨继盛之子杨应尾、杨应箕题记,曰:先忠愍公将赴义之先一夕所著《年谱》,授不肖应尾,盖十二年。而赖今上仁圣采用事大臣议,赠先公太常寺少卿赐祭,予应尾为国子生。寻用给事中言赐今谥,又用御史言赐祠,祠额曰旌忠。不肖乃始敢改葬,欲乞志铭于致政少师元相华亭徐公,而假年家太仓王君之状以为先容,仅刻此谱如左。隆庆二年冬十月,不肖男杨应尾、应箕泣血百拜识。由此可知,《年谱》卷最早由杨应尾刊刻于明隆庆二年(1568年)十月。而此《自著年谱》应是翻刻保存在杨继盛容城故里的家刻本,颇珍贵。因笔者无法找到原刻本,权以此代之,称之为杨本。《增补杨椒山先生全集》为毛大可鉴定,章梅溪、朱芷庵重订,古吴三乐斋梓行。其所收入的《自著年谱》乃“李卓吾先生定本”(图一八),即潘应椿跋中所言“刻本故卓吾李氏所定”。卓吾李氏,即李贽(1527-1602年),字卓吾,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此本应由李贽审定,再经清毛大可(奇龄)鉴定,应为极具权威性的本子。因笔者亦无法找到李贽审定的原刻本,权以此代之,称之为李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杨忠愍集》中的《自著年谱》是传之既久且广的本子,亦是目前读者最多的本子,颇重要,简称之四库本。李敦愚跋云:《年谱》卷全文“皆觉奕奕有精采,不可增损也”。遗憾的是刊本却有较大的“增损”,而世人多不知之。下面就以《年谱》卷为底本,与以上三种刊本对勘,并略作讨论,以便读者甄别。(一)杨应尾的整理与补述杨本是《年谱》卷的全文照录,还是有所删改、增补?若是有所删改、增补,其遵循的原则又是什么?杨应尾于题记中只字未谈,使人误认为杨本就是《年谱》卷的原文。经对勘,发现杨应尾对《年谱》卷除稍有增补外,对每段文字或多或少均有所删改,其中仅删掉文字就达2483字。笔者将其删改、增补大致归纳为二:一是写作技巧,一是内容。其中写作技巧的删改、增补较为简单,且对内容影响不大,主要有以下几点:1、门炔,大宗族如“改换门闾,大吾宗族”改作“高门闾,大宗族”;“模样”改作“状”;“每对俱称善”改作“辄称善”;“父与庶母始归家”改作“始归”;等等。2、“姐”、“入里斋”、“捐馆”如“吉阳谓予曰:‘诸公欲兄一行,何如?’”改作“诸公谓予曰:‘兄能为国一行乎?’”再如“姐”改作“姊”,“入学”改作“入里塾”,“登黄甲”改作“进士”,“死”改作“捐馆”,等等。3、弯弓搭箭举矛急驰双方正在激战之中,身穿盔甲的武将在追杀,有的弯弓搭箭回头欲射,有的骑马举矛向前急驰,还有的士兵高举军旗。题绝句云”增为“至极顶,因题绝句云”,等等。4、仍然是这样如“荒年”改作“年荒”,“五寸长、三寸阔、一寸五分深”改作“长五寸、阔三寸、深一寸五分”等。5、其他人则删除了如72页的二月“二十八日”出现了三次,删掉前两个,保留后者。6、删除代词和语言如删“其”、“之”、“矣”、“焉”等等。7、杨继盛奏奏本内容的删改、增补较为复杂,所涉及的问题亦多,兹将主要者列之如下:1、删庶母、兄的不端行为。如从62页左栏倒数5行“父妾陈氏性最妒忌”起,至倒数3行“后亦无恙”止,删40字。从67页右栏倒数7行“叔穿衣同婶造予家”起,至68页左栏首行“由而兄之怒不可解矣”止,删124字。从68页左栏倒数4行“时予下狱”起,至右栏24行“六月十八日至狄道”止,删425字,等等。其家庭的不和睦与内乱,有违封建家庭礼教,悖于“尊长卑幼”和“有父尊父,无父尊兄”古训,家不齐,何以治国?且家丑是不可外扬的,故将其删掉了。2、删泰山天仙玉女、道士借邪术诈骗钱财。从67页左栏倒数7行“初至泰安州南”起,至右栏21行“不能不有望于负道学之统者”止,删441字。所言天仙玉女,乃道教中的女神,传其神通广大,信者众多。明代崇尚道教,尤以嘉靖皇帝为甚,他厌倦朝政,焚修斋醮,迷信方士,自称“真君”、“仙翁”、“帝君”等,并在宫中遍设坛场,而大臣的任用、提拔也多以撰写“青词”的优劣而定,就是杨继盛的老师、大学士徐阶亦不得不写青词谄媚。虽然杨继盛一身正气,反对装神弄鬼、妖言惑众、骗钱害人等封建迷信活动,却与当时人们,尤其是统治者的封建迷信思想、观念相悖,焉能不删。3、删周冕失节。从71页右栏17行“是月,皇上以予奏嵩孙鹄及效忠冒滥军功”起,至28行“良可恨哉”止,删193字。所言周松崖,即周冕,与杨继盛为同僚、好友,是一位不畏权势、刚直勇谏之士。但在办理杨继盛“奏嵩孙鹄及效忠冒滥军功”事上,却因严嵩、严世蕃父子从中作祟,有失其节。后在汪少泉、王继津的提醒下,幡然悔悟,具本上奏,所奏内容今尚存,颇珍贵,录之如下:臣奉诏检得二十七年通政司状,效忠年十六,因武会试未第,咨两广军门听用。已而必进及总兵官陈圭奏黎贼平,遣效忠报捷,授锦衣试所镇抚。未逾月,严鹄言兄效忠曾斩首七级,并功加赏,应得署副千户。今效忠身抱痼疾,鹄请代职。臣心疑其伪,方将核实以闻。嵩子世蕃乃自创一藁付臣,属臣依违题覆。臣观其藁,率诞谩舛戾,请得一一折之。如效忠曾中武举,何初无本籍起送文牒,今又称民人,而不言武举?如效忠果鹄之兄,世蕃之子,则世蕃数子俱幼,未有名效忠者。如效忠果斩首七级,则当时状称年止十六,岂能赴战。何军门诸将俱未闻斩获功,独宰相一孙乃骁勇冠三军?如曰效忠对敌,胫臂受创,计临阵及差委,相去未一月,何以万里军情即能驰报?如曰效忠到京以创甚疾故,何以鹄代职之日,止告不能受职?如曰效忠镇抚当代,则奏捷功止及身,例无传袭。如曰效忠功当并论,例先奏请,何止用通状,而逼令司官奉行?臣悉心廉访,初未有名效忠者赴军门听用,鹄亦非效忠亲弟。其姓名乃诡设,首级亦要买,而非有纤毫实迹也。必进既嵩乡曲,圭又世蕃姻亲,依阿朋比,共为欺罔。臣如不言,陛下何从知其奸。且自累朝以来,未闻有宰相之子孙送军门报效者。今嵩不唯咨送军门,而且诡托名姓,破坏祖宗之制,彼蒋应奎、唐国相辈何怪其效尤耶。臣职守攸关,义不敢隐,乞特赐究正,使天下晓然知朝廷有不可幸之功、不可犯之法。臣虽得罪,死无所恨。周冕此奏言辞犀利,证据确凿,可见杨继盛所奏不虚,足证嘉靖皇帝指责杨继盛奏劾严嵩是“谪官怀怨,摭拾浮言,恣肆渎奏”纯属莫须有。故该奏本呈上后,“直声震朝廷。嵩父子大惧,力事弥缝。帝责冕报复,下诏狱拷讯,斥为民”。可见周冕在处理此事时,终不失士大夫之气节,并为之逮捕入狱,遭受严刑拷打,削职为民,故删之情有可原。4、删改李默污点。从72页左栏倒数8行“默原贼嵩门下心腹人”起,至倒数2行“默亦羞惭不能言”止,删98字;再将72页右栏7行至10行的“九月朝审……李默又判‘情真奏请’”54字,删改成“九月朝审,复议情真奏请”10字。杨继盛所言“默原贼嵩门下心腹人,以形貌与嵩相似,故嵩认为干儿子”不见史料记载。不过,当时严嵩权倾人主,位冠百僚,大小官员若拜其为父,即可加官进爵,故“江右士大夫往往号之为父,其后外省亦稍稍有效之者。”李默是在严嵩擅权专横下得到了世宗的重用,先后任六部之首的吏部左右侍郎、尚书,虽然“默出帝特简,盖异数也”,似与严嵩不无关系。但李默“博雅有才辨,以气自豪”,任吏部尚书后,不仅不依附严嵩,却持正不阿,坚持己见,被严嵩怀恨在心。《明史》载:“严嵩柄政,擅黜陟权。默每持己意,嵩衔之。……默由外吏骤显,有所恃,不附嵩。凡有铨除,与争可否,气甚壮。”在判杨继盛死罪的问题上,李默是秉承嘉靖皇帝的旨意,当无奈何而为之。在杨继盛就义4个月后,即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二月,李默就被严嵩、严世蕃及严嵩义子赵文华陷害,“收系狱拷讯,竟死狱中”。堂堂吏部尚书竟遭如此残害,不忍再有所诟病,删改当在情理之中。5、增补王世贞设法营救杨继盛的内容。将第72页20行的“贼嵩见公论不容,欲上本救之,犹豫未定”增补为“凤洲为余画策,以司业王材者渠门生也见之谋,欲劝渠相救。王果慨然往。贼嵩初亦迫于公论,欲上疏见救,犹豫不果”。凤洲,即王世贞,他自己亦云:“乙卯(1555年)冬,仲芳兄(杨继盛)且论报,世贞不自揣,托所知向严氏解救,不遂。已见其嫂代死疏辞戆,少为笔削。就义之后,躬视含殓,经纪其丧。”《明史·王世贞传》亦载:“杨继盛下狱,时进汤药。其妻讼夫冤,代为草。既死,复棺殓之。嵩大恨。”杨继盛下狱,王世贞设法营救;杨继盛就义,王世贞经纪其丧;杨继盛妻为夫讼冤,王世贞代草疏章;从而招致严嵩、严世蕃父子对他恨之入骨,这亦是导致王世贞的父亲、蓟辽总督王忬被害的主要原因,这恐怕就是杨应尾为何要添上一笔的缘由。6、删掉了涉有嘉靖皇帝及众审官的一些言辞。如从71页右栏倒数9行“先予被杖系狱四五日”起,至72页左栏3行“盖自被杖至起行四个月日也”止,删170字;从72页左栏9行“予办云”起,至15行“然畏贼嵩之势”止,删96字,等等。7、删掉一些琐事。如从66页左栏26行“此子方七岁”起,至30行“故不入排行之列”止,删61字,等等。删科考的题目,如65页左栏11行“考题目……平勃羊陆交欢何如”,删34字,等等。8、公之于世贞即是出所依据的刊本书遗言二卷,一付继津,一付二子”合二为一,删改成结尾:“余付之一笑。夫余死岂系嵩,毋论植、懋卿辈,天不过欲不朽此辈恶名耳。故将半生逐年行事直书,付男应尾、应箕收藏,以为后日墓志之用。凡此皆据柙床书也。”将《年谱》手稿三次所书,改作临刑前一夕所书,使第一次“据柙床书”,变为全文均“据柙床书”。此改似不妥,洋洋万言,一夕焉能写就,使人对其真实性产生置疑。总之,杨应尾在刊刻时,对《年谱》手稿进行了较大的删改和稍许增补,以符合当时的道德礼教,和谐人际关系。由此推之,杨氏子孙对《年谱》手稿秘而不宣,不仅仅是因为《墓志铭》、《行状》的完成,而主要是顾忌当时的道德礼教与君臣、同僚、亲友等人际关系,以及一些我们所不知的隐情。若公之于众,似乎对己对人均不好,甚至还要受到某些人的责难,这大概也是杨应尾在刊刻时对删改、增补讳而不言的缘由吧。此外,笔者从“公(杨继盛)临当赴义,出所著《年谱》授其子应尾,曰‘后十年可开也’”,至12年后杨应尾“欲乞志铭于致政少师元相华亭徐公,而假年家太仓王君之状以为先容,仅刻此谱如左。隆庆二年冬十月”,再到“持公所著《年谱》徒步冰雪中八百里而谒世贞……隆庆戊辰年(1568年)冬十二月”分析,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杨继盛就义前将《年谱》亲手交给长子杨应尾秘藏,隆庆二年(1568年)十月,杨应尾将其打开并付梓,持之徒步冰雪中400公里请王世贞写《行状》,《行状》竣于隆庆二年十二月,再持《行状》请徐阶撰写《墓志铭》,由此推知王世贞写《行状》、徐阶撰写《墓志铭》,除了他们自己所见所闻外,所依据的是刊本,而不是手稿。就是说除杨家人外,王世贞、徐阶也没有见过《年谱》手稿,直至清乾隆时的潘应椿方是见到的第一人。(二)杨本推定李经对勘,发现李本基本未动杨应尾所删改、增补的文字,由此推定李贽审定时,所依据的是杨本,而非手稿,就是说李贽亦未见过手稿,仅在杨本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删改、增补,再删1087字(图一九)。其删改、增补有以下几点:1、文凡84字,杨本如从62页左栏20行“予家原口外小兴州人”起,至倒数3行“后亦无恙”止,原文凡285字,杨本删44字,李本再删115字、改1字,原文仅存125字。再如从62页右栏21行“夏即善牧牛”起,至31行“此儿将来必登黄甲矣”止,凡174字,杨本删6字、改12字,李本再删89字,原文仅存74字,等等。2、“李本”至“李将军”如从67页右栏倒数11行“十一月归至家”起,至68页左栏1行“由而兄之怒不可解矣”止,凡201字,杨本删124字,李本将所剩77字全部删掉。3、简化就是简化如“时兄以舍侄常思家”改作“时二侄思家”,“是年尚在京”改作“在京”,“是年尚从少湖师学”改作“从少湖师学”,等等。4、字转换如将“又”改作“而”,“乐”改作“学”,“会则”改作“相与”,等等。5、附加字如将“中一甲”增为“中第一甲”,“地价则卖”增为“地价不足则卖”,等等。6、语言及其他会文如删“其”、“予”、“矣”、“焉”,等等。李贽为何要对杨本再进行删改,因未见相关资料,不得而知。推测是为了主题更为突出,语言更为精炼,但不免含有主观臆断的成分,甚至出现一些纰漏。如从65页左栏6行“是夏”起,至11行“予遂以优等补廪焉”止,凡99字,李氏删53字,改作“是夏,与庠友李鹤峰、九皋及奕山会文于宁国寺上房,阴云樵、养晦等会文于午方村关王庙。七月间,提学湖广朱公两崖岁考,优等补廪”,混淆了两次“会文”之关系,让读者茫然。故其删改或多或少降低了《年谱》的价值。(三)李本《基本会报》的积极开展经对勘,发现四库本与李本除“□(虏)”改作“寇”,“□□(胡虏)”改作“寇贼”,“俺答”改作“谙答”外,余皆同,可知四库本即李本。若说二者有区别,就是四库本改了几个避讳字、音译字而已。由此可窥李本的权威性与可信度,后人不再妄加删改了。《年谱》卷虽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被潘应椿发现,并于嘉庆初年入藏定兴北河祠堂,但知之者屈指可数。纪晓岚因未见过《年谱》卷,不知刊本的删改、增补,故刊本的删改、增补与其无关。不过,作为直隶同乡,他十分有幸目睹了杨继盛亲笔所书的《谏草》卷与《谕妻谕儿》卷,因为两卷均有其乾隆丙午(1876年)八月廿六日的观款。五、北魏杨继盛墓志(一)《年谱》卷的递藏关系为:嘉靖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七日(1555年11月10日),杨继盛就义前将其交长子杨应尾收藏。隆庆二年(1568年)十月,杨应尾删改付梓后仍秘藏其家。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被怀来知县潘应椿发现,并重装成手卷。嘉庆初年(1796-1801年)归定兴北河祠堂。光绪二年(1876年)为人所窃,被在京的直隶同僚集资购之。光绪五年(1879年)归畿辅先哲祠。1953年归河北省博物馆。2003年归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二)《年谱》卷原文凡593行11131字。前585行10945字为杨继盛所书,其中从第1行“予家原口外小兴州人”起,至447行“癸丑年春,椒山子书”止,凡8296字,竣于嘉靖三十二年闰三月二十一日(1553年5月3日)。原拟截止于此,随生命之延长,复续二次:一是从448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