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精神损害的赔偿责任_第1页
论精神损害的赔偿责任_第2页
论精神损害的赔偿责任_第3页
论精神损害的赔偿责任_第4页
论精神损害的赔偿责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精神损害的赔偿责任

随着《民法典》的颁布,因精神损害提起的诉讼数量逐渐增多。继报上披露了著名电影演员杨在葆向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控告《啄木鸟》杂志、北京市药材公司等单位侵犯其肖像权之后,上海、天津、沈阳、安徽等许多地区的人民法院也先后受理了不少关于侵犯公民、法人的肖像权、名誉权等人格尊严的案件。其中有的已经审结,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试对精神损害的赔偿责任做一初步剖析。一、精神损害的涵义及原因精神损害属于侵权损害的范畴。侵权损害是指行为人不法侵害他人的财产权利或人身权利造成的损害,行为人应对受害人承担赔偿责任,以弥补受害人的损失,并制裁、教育违法者。对什么是精神损害现在还没有定论。但一般都认为是基于侵犯他人的人格权而引起的精神损失。例如英格兰判例法认为:“以行动伤害人的荣誉或尊严,以及以言语或书面对人进行诽谤,这两种情况使人的情绪因而受到损害时,行为人都要负赔偿的责任。”《南斯拉夫新债法》给精神损害下定义为:“对于他人造成生理的、心理的,或引起恐惧的损害。”(第155条)这些表述与我国大多数学者的主张相似。固然精神损害侵犯的客体在多数情况下是针对公民的人格权的,但也不尽然。笔者认为,所谓精神损害,就是因行为人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或因其他违法行为致使他人心理和感情遭受创伤和痛苦,无法正常进行日常活动的非财产上的损害。这种损害除主要由于侵犯公民的姓名权、生命权、健康权、自由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等人格权(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引起的以外,还包括因其他违法行为引起的。例如1986年夏天,英国法院判处罐头内有死老鼠的制造商向原告(买受人)赔偿五百英镑。也许有人认为这是涉及产品质量不合格而给他人财产和身体造成损失的赔偿,但判决中并未表明原告人在财产和人身方面有任何损失。这只能认为是这种不法行为给原告人造成心理或精神上的不安,从而在经济上给予赔偿。像这种非直接侵害公民人格权而造成精神损害的情况不乏其例。精神损害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表现形式各异,而后果也有轻重之别。有的受害者在精神方面遭受极大损害,致使情感失调或官能失调,甚至酿成严重的精神病症;也有的只是遭受感情上的创伤和痛苦。但是无论是重大的或一般的精神损害,都给受害者造成不同程度的精神压抑:烦恼、痛苦、忧伤……致使其不能精力充沛地工作、学习和生活,甚至会导致工伤、车祸等重大生命和财产事故。二、侵权法上的损害赔偿以保护特定的财产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远在数千年前就形成了,从《汉漠拉比法典》中已窥见端倪。该法典第2条规定:“倘自由民控自由民犯巫盅之罪而不能证实,则被控犯巫蛊之罪者应行至于河而投入之。倘彼为河所占有,则控告者可以占领其房屋;倘河为之洗白而彼仍无恙,则控彼巫蛊者应处死;投河者取得控告者之房屋。”当然,那时的“占领房屋”的赔偿是附于刑罚之后,还未能形成一种赔偿制度。到罗马法时期,把“私犯”列为债的发生根据之一。所谓“私犯”,是指侵害他人人身或财产的行为。行为人要负赔偿责任,常常表现于处罚行为人“相当之金额”。对人的损害叫做对人私犯,即用语言或文字毁损他人的名誉,抑或用殴打或其他暴行加害于他人身体,举凡伤害、凌辱个人的精神和身体,如侵害他人的自由、名誉、身份和人格等,都包括在内。《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四条规定:“如果欺侮人,则罚款二十五。这里的“罚款”是收归国有还是赔偿受害人的损失无从推论,但含有对精神损害要承担经济责任的意思。那么为什么在1804年制定的《法国民法典》的庞大框架中对侵权行为的规定却寥寥无几?主要是当时正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强调权利的行使是绝对的,如果法律规定过严,势必阻碍自由、竞争和生产的发展。当然,与统治者的认识程度也不无关系。但尽管如此,在该法典第1382条也规定:“任何行为使他人受损害时,因自己的过失而致使损害发生的人,对该他人负赔偿的责任。”资本主义经济从自由竞争逐步发展到垄断,1900年施行的《德国民法典》反映了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要求,对侵权行为做了详尽的规定。第823条规定:“因故意或过失不法侵害他人的生命、身体、健康、自由、所有权或其他权利者,对被害人负赔偿损害的义务。”在847条中更明确规定:“不法侵害他人的身体或健康,或侵夺他人的自由者,被害人所受侵害虽非财产上的损失,亦得因受损害,请求赔偿相当之金额。”这些原则被日本等国承袭下来,对后世立法影响颇大。《日本民法典》第709条规定:“故意或因过失而侵害他人之权利造成损失者,承担赔偿责任。”紧接着又在第710条进一步规定:“凡伤害他人之身体、自由或名誉与损害财产权利时,按前项之规定(即按709条,笔者注),承担赔偿损害责任,对财产以外之损害,亦须赔偿。”国民党民法第195条规定:“不法侵害他人之身体、健康、名誉或自由者,被害人虽非财产上之损害,亦得请求赔偿相当之金额。”在以判例法为主体的英、美等国,也主张对精神损害要赔偿经济损失。1978年美国法院审理了曼哈顿银行2000名女职员控诉该银行实施性别歧视的侵权案件,判决由该银行向原告支付200万美元的赔偿金。这是美国法中的侵权责任不以财产损失为限的明证。在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如捷、波、匈、保、南及东德的民事立法中都有赔偿精神损失的规定。《捷克斯洛伐克民法典》第444条规定:“给人的健康造成损失的时候,应当对所受肉体痛苦和恶化在社会上找不到工作的机会予以一次赔偿。”《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编就是关于保护生命、健康及财产免受损害的规定,第338条规定:“受害人由于健康受损而在参加社交生活方面受到限制的,有权得到合理的赔偿。如果健康的损坏使受害人的幸福严重地或在很长的时期内受到影响的,也应给予赔偿。”然而,苏联、蒙古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事立法却断然否定以金钱来赔偿精神损失。《苏俄民法典》第7条只规定:“公民或组织有权通过法院要求否定损害其名誉和尊严的言论,如果散布者不能证明这些言论符合事实的话。”“如果不执行法院的判决,法院有权对侵权人科处罚款,作为国家收入.”苏联法学界对此争论较大。在一些法学家的著述中,也把侵权损害区分为物质损害和精神损害两大类,也认识到精神损害会“造成一定的痛苦”,主张保护精神利益。他们认为:“人身的概念首先指其精神领域。人的利益和权利说明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它是个人法律地位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精神利益的意义在人的生活中不断增长。”他们还进一步指出,《苏俄民法典》第1条“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本法典也调整其他的人身非财产关系”的规定就含有保护精神损失的内容。因此认为,如果民法不保护非财产因素的精神利益,“在客观上只能降低这些权利的意义及其在民事立法体系中的地位。”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这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主观认识程度以及社会、地理等诸多因素。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制度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例如1978年《匈牙利民法典》修改时,就增加了对精神损失要承担经济赔偿责任的条款。该法典指出,人格权被侵害的人有各种请求权。他不公可以请求停止侵害,并通过以侵害人的费用发表声明而得到相应的名誉恢复,而且也有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南斯拉夫也是在经过一段拒绝赔偿精神损害的时期以后,才在新债务法中确立了赔偿原则的。设立精神损失的赔偿制度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三、社会主义社会的精神损害赔偿与法的关系建国以来,我国一直沿袭苏联的做法,对侵权损害只主张赔偿直接物质损失和由于侵害人身而引起的有形财产损失,如误工工资、工分、奖金等,而否定以金钱来补偿精神损失。也就是说,即使不法行为人侵犯了他人的身体健康权、名誉权、荣誉权等造成重大的精神损害,但没有表现出直接的财产损失,就不承担民事赔责任。这样做的主要理由是:首先,精神损害赔偿不合乎社会主义原则。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早就批判过,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格、良心、道德都是商品,都可以有价钱,一切非财产的损害都可以用金钱来赔偿。但“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名誉和威望,不是交换价值。与资产阶级国家中的立法不同,苏维埃法律没有规定对道德损害的金钱赔偿。”并且认为,劳动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如果采用金钱赔偿办法来补偿精神损害,等于是降低人格。其次,因为精神损害不能用货币、价值来衡量。这种赔偿永远只能是大概的,或者是象征性的。既然无法用金钱来估价,就没有正确的赔偿标准,也难以付诸实践。再次,用金钱赔偿精神损害,既不符合中华民族传统习惯,又有悖于精神文明建设之宗旨,甚至会助长“一切向钱看”等不正之风。此外,还有人认为,如果用物质赔偿精神损失,就是在精神损害中加入财产关系,而财产权利与精神损害的行为及后果并无直接联系,等等。对上述观点笔者不敢苟同。第一,这些主张不利于全面有效地保护公民、法人的民事权利。大家知道,在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中,有不少条款是侈谈民主、权利和自由的。但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决定了它给人民的权利的局限性。只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制度才真正地给人民带来民主、权利和自由。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刑法第138条作了相应的规定。但在现实生活中,恣意侵害他人名誉、姓名、荣誉等人格权而造成精神损害的事件却时有发生。其中构成犯罪的自应追究其刑事责任。但问题在于这种违法行为给受害人带来不幸和痛苦,而又未达到承担刑事责任的程度,受害人常常是告状无门。以往采用“赔礼道歉”、“具结悔过”、“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等手段处理,收效不大。过去由于无法可循,司法机关受理此类案件为数有限,而且受害者往往得不到应有的保护。有人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一切都商品化了的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批判来否定精神损害的赔偿,并企图论证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标志之一,这就未免牵强附会了。诚然,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就是金钱关系,资产阶级民法的核心内容就是赔偿。但是决不能把对非财产损失的精神损害的赔偿与金钱万能划个等号,也不能因为资产阶级民法把对精神损失的赔偿列为普遍原则就执意地对之加以否定。列宁早就指出:“凡是西欧各国文献和经验中所有保护劳动人民利益的东西,都一定要吸收。”资产阶级规定赔偿责任的目的是为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保护有产者的利益并巩固其统治秩序;我们则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和各类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把人当成商品,可以以钱折罪。与此相反,在我国对精神损害只把赔偿经济损失当成一种辅助手段,并且只是适当补偿,决不是等价交换。只有在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合法权益才可能得到充分保护,那就很难理解连资产阶级都普遍地保护精神利益,而我们却断然否定的这种所谓社会主义原则了。第二,上述主张不能全面反映民事责任制度的强制性。民事责任是一种法律责任。追究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就是实行民事制裁。民事制裁与刑罚一样都具有强制性。从我国民事法律对精神损害所适用的几种手段来看,无论是“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或是“训诫”、“具结悔过”等都具有强制性。但问题在于,当这些制裁方法一旦为当事人所拒绝,或者一时接受而屡教不改时,法院很难采取其他措施强令执行。这样,不仅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而且将会有损法律的威力。这对公民、对社会、对国家都是不利的。还应当指出,道德责任与民事责任虽有严格区别,但二者之间并没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前述几种民事制裁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道德规范的外壳,这是由人们长期以来的习惯认识形成的。在民事法律意识十分淡薄的人心目中,对这些“软件”是不以为然的。过去对某些违反公共生活准则的行为采用道德规范约束,如劝止随地吐痰,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等,收效不大。近些年来,不少城市采用罚款手段,触及了人们的物质利益,效果显著。那么,是否可沿袭苏联的办法,以行政或民事罚款来取代赔偿呢?有人这样主张。但我们知道,罚款与赔偿的性质不同,适用场合也不同。前者仅具有惩罚性,后者则既具有惩罚性,又具有补偿性;前者通常只适用于较严重的侵权行为,据苏联等国情况“一般适用极少”,后者却可较广泛用于各种侵权行为,当然也包括严重的侵权行为;前者不论受害人一方是否有损失皆可适用,后者则必须以损失为前提,当然包括精神损失在内。更主要的是,罚款列为国家收入,无法弥补受害人的损失。所以不能把罚款与赔偿混为一谈,不能以行政或民事罚款来代替赔偿。我国民法的强制性集中地体现在民事责任上。因此,只有规定对精神损害给予经济赔偿,才能进一步体现民事责任的强制性。第三,对精神损害的赔偿是侵权损害法律制度的本质要求。我们知道,财产责任是侵权责任制度的本质属性,即责令加害人对其不法行为给他人所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其目的是弥补受害人所受的损失,并给加害人以惩戒和教育。补偿受害人的损失是它的核心内容。但有人认为,精神损害没有物质损失,受害人享受财产权利与精神损害的行为及后果之间并无直接联系。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例如过失毁人容貌和一般器官,既够不上刑事制裁,按照上述观点也不能赔偿受害人的损失,因为受害人没有任何直接的物质减损。但是一个人的容貌被毁损,难以恢复原状,给他带来终生痛苦,这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是艺术工作者等具有专业要求的人员的容貌被毁,这将对他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笔者认为,凡因侵权行为受到精神损害的公民和法人,一般都在财产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损害行为和后果之间存在着客观的联系,只不过这种损失不明显罢了。《民法通则》第120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着重号是笔者加的)。”“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适用前款规定。”人们对这一条文的认识不尽一致。有人认为“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是针对物质损失而言的,也有人认为“有待于有权机关作出解释”。笔者则认为,它是专指精神损害而言。首先,本条规定的几种制裁方法如“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主要是适用于精神损害的民事责任方式,国内国外都如此。其次,对物质利益的损害赔偿在第117条已经作了规定,第106条、119条也有物质利益遭受损害的赔偿的规定。既然前文已有规定,那么在第120条就没有必要赘述了。再次,这条规定正是总结实践经验而作出的。长期以来,由于法制观念淡薄,侵害他人人格权等违法现象较为普遍,其中有些后果严重。倘若不从法律上严格加以保护,对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对社会的安定团结都是不利的。况且过去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对某些精神方面的损失也曾判令加害人承担经济责任。如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而给不需要其扶养的家属的抚慰金或由于人身损害引起的财产损失的一次性赔偿中,往往含有精神损失的赔偿,等等。我国《民法通则》生效时间不长,各级人民法院都把处理精神损害纠纷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事实证明,这有效地保护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侵权人也受到遵纪守法的教育。可以深信,确立赔偿精神损害的法律制度,将更好地保护人们的合法权益,从而将激发人们建设两个文明的积极性。四、明确违反侵权民事法律的责任承担应当承认,对精神损害要定出科学的赔偿原则是相当困难的。的确,精神损失不能直接用价值、货币来衡量,难以定出正确的赔偿标准。纵观各国民事立法,大多作出“赔偿相当之金额”或“得到合理的赔偿”之类的规定。但是决不能因此就认为这是“难以逾越的障碍”。依据历史和现实情况,笔者认为:(一)赔偿条件:基本上仍以侵权行为的四个要件为准,因为精神损害属于侵权行为的组成部分。但对这些条件的运用有其特点。1.损害事实的存在。这里的损害事实,不是指直接财产损失,也不是单指由于侵害人身、财产权利而引起的间接的财产损失,而是指行为人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等违法行为所造成的非财产上的精神损害。至于是否具有有形的(直接的、间接的)物质损失,并不影响民事赔偿责任的成立。瑞士债务法第55条规定:“由他人之侵权行为,于人格关系受到严重损害者,纵无财产损害之证明,裁判官亦得判定相当之金额。”2.行为的违法性。行为人违法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有以作为形式表现出来的积极的违法行为,也有以不作为形式表现出来的消极的违法行为。《民法通则》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当前,我国民事法律规范尚欠完备,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不可能在法律条文中一一列举出来。根据上述规定,凡违反社会主义道德和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就是违反民事法律的行为,行为人对其所致他人损害应负赔偿责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法典》第826条规定:“以违反善良风俗的方法对他人故意施加损害的人,对受害人负有赔偿的义务”。3.一般应坚持过错原则。世界各国一般采用过错责任制。《民法通则》第106条规定:“公民、法人由干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精神损害侵权行为大多表现为故意,如诽谤、侮辱、盗用他人的姓名权(法人的名称权),等等。但有时也表现为过失行为,如对道听途说的虚假消息加以传播,毁坏他人名誉,造成损失,也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在行为人没有过错的情况下是否应承担责任呢?《英国侵权法纲要》主张:“依一般原则,凡一种侮辱言论,不以言者之动机为断,而应以该言论之是否侮辱他人为断,若确系公开之侮辱,则被告不能以出之偶然无心,或一时误会,或戏谑,或以信以为真而免除其责任。”苏联有人主张,“依据民法规范,保护荣誉和尊严,不取决于散布侮辱性消息的人是否有过错。”尽管我国《民法通则》也规定:“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这一条规定主要适用于特殊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对精神损害一般还是坚持以过错原则为宜,否则会不适当地扩大侵权范围,这对社会是不利的。4.关于因果关系。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过去法学界不少人主张只有当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着客观必然联系,才构成赔偿责任,而对间接因果关系则予以否定。如即使是肆意凌辱、诽谤他人的人格引起的所谓“气死人也不犯法”就是其典型表现。这种理论未免陈旧过时,在实践中已被突破。1986年11月上海某人民法院对“气死人”的侵权者判以徒刑。对精神损害引起的财产损失,不像有形财产的损失那样容易观察、计算,它一般都通过无形的间接的形式表现出来,故不宜拘泥于直接或间接联系,应以行为人的过错为前提。只要他有过错,即便是所谓的间接联系,亦应承担责任。在社会生活中,散布流言蜚语,造谣中伤,匿名诬告等侵权行为使不少人蒙受不白之冤,造成不良后果。对于这些行为尤其是对“气死人不犯法”之类的违法行为,如果只强调非直接联系,而使行为人既不承担刑事责任,也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怎能有效地惩戒行为人,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呢!(二)对精神损害只能实行物质补偿的原则。对一般侵权行为造成的财产损失实行全部赔偿的原则,其目的是使受害者的财产免受损失。由于对精神损害难以确切估计,故不宜采取等价原则给予全部赔偿,这是很难办到的。《十二铜表法》曾根据所受损害的程度,把“凌辱”划分为重大和一般侵害。对重大凌辱分别硬性规定损害赔偿的金额,并保留复仇制的痕迹。但规定过死,在执行中遇到困难。后来裁判官允许被害人提起“损害之诉”,并自定赔偿数额,由裁判官酌定。到罗马帝政时代,完全由裁判官视损害的性质、受害的部位、加害的情节及被害人的身份等酌定之。当代许多国家也只笼统规定赔偿“相当之金额”。根据我国情况,笔者认为:1.根据社会危害程度,即损害轻重来确定赔偿数额。这要从侵权手段、场所、后果等方面来考虑。一般地说,损害重的应当多赔,损害轻的应当少赔。精神损失虽然是无形的,但有些还是较为明显的。前不久,上海闸北区人民法院审理上海玩具十九厂侵犯公民杨霁肖像权一案,责令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